A. 如何鑒別中葯材
中葯材種類繁多,葯用部分不一,鑒別時觀察的方法和重點也不完全相同。現將中葯材各部位鑒別時的注意要點簡介如下:
一、 根(根莖)類:
應注意觀察其大小、形狀(如南沙參圓錐形、蘿卜圓柱狀、半夏球形、大黃塊狀);表面特徵(如顏色、平滑或粗糙、有無裂紋、皺紋及皮孔等);質地(如附子堅硬、黨參柔韌、黃芪纖維性、貝母粉性);氣味(如當歸芳香微甜苦、一見喜極苦);斷面(這對鑒別起重要作用,如單子葉植物根有明顯髓部、雙子葉植物根常見菊花紋而無髓部、根莖類往往有油點等)。
二、 莖木類:
應注意觀察其形狀(通常圓柱形或方柱形,如紫蘇梗呈現扭曲如雞血藤),表面(草質莖乾燥時多皺縮、木質莖多平滑如桑枝、有的節部膨大如接骨金栗蘭。此外,觀察皮孔,芽痕及殘存枝條等);質地、斷面(草質莖多中空輕松,易折斷,纖維性,如麻黃;木質莖多堅硬,有放射狀射線或年輪,如木通等),氣味(如桂枝香辣)等。
三、 皮類(包括根皮及干皮)
:應觀察其形狀(如黃柏板狀、厚朴捲筒形;外表面(如丹皮平滑、地骨皮鱗片狀,此外看皺紋,皮孔等);內表皮(一般較平滑,顏色較深);斷面(如桂皮顆粒狀、川槿皮纖維狀、黃柏裂片狀、杜仲有絲、也有平坦的);氣味(杠柳皮氣香味苦)等。
四、 全草類:
為草本植物的全株或地上都份入葯,鑒別時要分別觀察它的根、莖、葉、花、果、種子等部分。
在鑒別中葯材過程中,如有疑問則須與正品標本核對比較,或用其它的鑒別方法。
B. 如何鑒別三七產地是否文山,怎樣區別文山三七的好壞
目前雲南紅河州瀘西、師宗、個舊、蒙自、建水、屏邊等各地都在種植,很多都是文山當地的種植戶種植的。目前紅河州的三七產量遠超過文山,質量也差不多,除了雲南文山、和紅河州兩大產區外,還有大理、玉溪、麗江、保山、騰沖、普洱等各市都在種植三七。
三七的產地很多,自古中葯材講究的是道地產區,這是因為道地產區的質量和葯性最佳。由於文山是98%的三七的聚散地,所以三七基本都披上了文山的外皮,也都叫文山三七,但質量和葯效就參差不齊啦。不少商家說認准發貨地是文山才是優質三七,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導,三七都在文山集散,90%以上的三七商家的三七都是通過文山市場批發再零售的。不管哪裡買的三七源頭基本都是文山,發貨地在文山就是優質三七這是在是比較牽強的。
優質三七根整體均勻飽滿,加工不使用任何化工原料,顏色為本色,有粗糙感;較差的三七干癟,或者加工時使用石蠟、炭墨、滑石粉等,使三七有光澤並滑膩。三七口嚼微苦、無麻辣感,易碎。易與三七混淆的是莪術。莪術體表不光滑,灰色、質硬,斷面黃色或棕色。有橫紋路。嚼之微苦,有辛辣感,氣味大。還可以用豬血來鑒別三七真偽,具體方法是將三七粉末放入少量豬血中,可發現豬血化為水狀。這主要是三七所含皂苷成分發揮了溶血的作用。
正宗文山三七應 根據如下特徵鑒別:(1) 外觀:真品三七是紡綞形或類圓錐形,長約1 cm~6 cm,直徑1 cm~4 cm,頸部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 起,側面有支根斷的痕跡,表面光亮,為黃褐色至棕 褐色或灰褐色、灰黃色,有支根痕及不連續的縱皺 紋。
質堅實,碎後皮質分開,斷面木質部色較深,呈菊花心狀。以個大、質堅、體重、皮細、斷麵灰綠色或 黃綠色,無裂紋,有菊花心者為佳。偽品一般為莪木的乾燥根莖,呈卵形、圓錐形, 表面為黃褐色,長3 cm~6 cm,有人工刀刻狀,似真 品,質輕,斷面為棕黃色,同真品比較差別明顯。
(2) 口嘗:真品三七有人參氣味,嘗之苦後回甜;偽品氣微 辛,味微苦,有辛辣味,不回甜。
C. 如何辨識優質的中葯材
這幾年,隨著大家養生意識的增強,很多人會選擇中葯材日常調理自己。但由於中葯材屬於非標准產品,同一個品類可能有不同的產地,不同的產地葯效成分又不一樣,所以普通民眾難於辨別葯材質量的好壞。
四、泡:此法可辨別用澱粉製造或經染色的偽品,比如用澱粉粘上鹿皮偽造出的「鹿茸」,一經浸泡就會自然散開。
答主:張曉東
【生活艙,每次都是新認知】,邀你關注微信公眾號【營銷航班】
D. 葯店常見中葯材鑒別
葯店常見中葯材鑒別
在中葯市場上「魚目混珠」的現象十分普遍。因此,在購買葯材,特別是名貴葯材時,要多一個心眼。專業的中葯師採用眼看、手摸、鼻聞、口嘗、水試、火試等5種方法辨真偽。一般人由於沒有專業知識,為了安全起見,只適合用「眼看、手摸、鼻聞」等方法。以下列舉一些常見的、容易存在「李鬼」的中葯材。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葯店常見中葯材鑒別的知識,歡迎閱讀。
人參:偽品多為有毒的華山參和商陸
人參自古以來都是常用的名貴葯材,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固脫的作用。正品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根,以吉林產的野山參品質最佳。常見的偽品有茄科植物華山參的根、商陸科植物商陸的根。正偽品鑒別要點:蘆碗、斷面、味道。
【正品】
人參(生曬參):主根呈圓柱形或紡錘形,上端連接較細的根莖,有不定根和稀疏的碗狀莖痕(蘆碗)4-6個交互排列,下部分出2-4支根及少數側根。表面淡黃色,有不規則縱皺紋及細皺紋,主根橫紋細密斷質成環。斷面黃白色,可見放射狀裂隙散有黃棕色小點,微具特異香氣,味微甘、苦。
【偽 品】
華山參:頂端有一至數個根莖,質硬脆,斷面有細密的放射狀紋理,味微苦,稍麻舌,有毒性。
商陸:呈圓柱形,少分枝,較飽滿肥大,紅棕色。上端殘留圓柱形莖,中空(可和人參特徵之一的蘆頭區別)。橫斷面有多層明顯淡棕色同心環紋。味微甜後苦,久嚼麻舌。有毒性。
三七(田七)
偽品無外皮,有刀削痕跡
三七又叫田七,具有活血化淤止痛的功效,有「生打熟補」的妙用。正品田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常見的偽品多為莪術的加工品或一些形狀相似植物的根。正偽品鑒別要點:有無人為加工痕跡、味道。
【正品】
三七:類圓錐形或圓柱形,表麵灰褐色或灰黃色,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俗稱「猴頭三七」。體重,質地堅實,打碎後斷麵灰綠色或黃綠色,氣微,味苦而回甜。
【偽品】
莪術加工品:偽品形狀、顏色和正品相似,但無外皮,且可看到刀削痕跡,質地堅實極難掰斷,口嘗味微辛辣。
川貝
認准「懷中抱月」
川貝有止咳化痰,清熱散結的功效,是潤肺止咳常用的名貴葯材。正品川貝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的地下鱗莖。偽品通常是用價格便宜得多的主要是小粒的平貝和浙貝冒充。正偽品鑒別要點:「懷中抱月」。
【正品】
川貝:灰白色,呈卵圓形,顆粒大小均勻,直徑一般不超過1厘米。頂端稍尖、閉口。底部平、能直立放穩。外層兩鱗片大小懸殊,小鱗片被包在心臟形的.大鱗片內,留一新月形部分在外,俗稱「懷中抱月」。「懷中抱月」是川貝最具代表性的鑒別要點。
【偽品】
平貝或浙貝:小粒的平貝或浙貝「懷中抱月」均不明顯。平貝抱月部分因為不緊密易有泥土或粉塵進入大小瓣之間而出現明顯的黑線。浙貝「懷中抱月」不到頂,且抱合不緊密,小瓣不規則。
蛤蚧
正品無活動眼瞼、指趾有蹼跡
蛤蚧有補肺助陽益精的功效,是補肺腎的佳品。正品蛤蚧為壁虎科動物蛤蚧除去內臟的全體。常見偽品有無蹼壁虎、蠟皮蜥等。正偽品鑒別要點:頭、牙、爪。
【正品】
蛤蚧:頭大,扁長,略呈三角形,眼大而凹陷成窟隆,無活動眼瞼,角質細齒密生於顎的邊緣,無大牙;背呈灰黑色或銀灰色,並有灰棕色或灰綠色的斑點,全身密布圓形、多角形而微有光澤的細鱗;四肢指、趾各5個,除第1指、趾外,均有爪,指、趾間具蹼跡;尾細長而結實,上粗下細,有6-8個深淺相同的環紋,中部可見骨節,色與背部相同。
【偽品】
蠟皮蜥:頭略小,呈三角形,有活動眼瞼,頭背鱗片具棱,口內有異形大齒,背部灰棕色,密布灰紅棕色斑點;尾粗且長,可達20-25厘米,灰棕色;爪發達,呈鉤狀,但指、趾間無蹼跡。
百合
偽品脈紋只有3條,質脆不堅硬
百合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正品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的肉質鱗莖。常見偽品為東北百合。正偽品鑒別要點:脈紋、味道、黏性。
【正品】
百合:長橢圓形,頂端尖,基部較寬,微波狀,向內捲曲,有脈紋3-5條,有的不明顯。表面白色或淡黃色,光滑半透明,質硬而脆,易折斷,角質樣,味微苦。
【偽品】
東北百合:不規則卵圓形,表面白色,脈紋只有3條,有節,質脆但不堅硬,口嘗淡而無味。
玉竹
正品細縱皺紋,偽品紋理粗糙有隆起
玉竹有滋陰潤肺,生津養胃的功效。正品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的根莖,常見偽品為粗毛玉竹,鑒別要點:「皺紋」、味道。
【正品】
玉竹:有細縱皺紋,節明顯,呈稍隆起的波狀環,乾燥者質堅硬,受潮後則變柔軟,斷面不平坦,帶有顆粒性,口嘗味略甜,有黏性。
【偽品】
粗毛玉竹:具較粗的縱皺紋及微隆起的環節,質地雖亦堅硬,但易折斷,斷面較平坦,呈角質樣,口嘗味淡無黏性。
黃芪
正品有標志性的「菊花心」
黃芪有健脾補氣固表的功效。正品黃為豆科植物黃芪的根,常見偽品有雞錦兒、紫花苜蓿,鑒別要點:「菊花心」、氣味。
【正品】
黃芪:淡棕色或黃色,表面有皺紋及橫向皮孔。外層皮部黃白色而中間木部淡黃色,形成黃色的一下圈,俗稱「菊花心」。嚼之有黃芪特殊的豆腥氣。
【偽品】
雞錦兒:近棕或深棕色,皮孔不多或無。無明顯的「菊花心」。
E. 中葯鑒別方法是什麼
對中葯材進行快速檢驗除了可以利用熒光分析法等現代方法以外,還可以採納傳統的一些有效手段。而且,這些傳統手段一般都比較簡便,連水與火這樣的常見物質都能夠起到鑒別真偽的作用。下面我為您呈獻詳細內容。
中葯鑒別方法
一、水試法
1.牛黃:加清水調和,塗於指甲上,能將指甲染成黃色。
2.蘇木:投入熱水中,浸液呈鮮艷的橘紅色。
3.秦皮:加熱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見碧藍色熒光。
4.蟾酥:斷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狀。
5.胖大海:熱水浸泡膨大呈海綿狀,可達原體積的8~10倍。
6.熊膽:投入清水杯中即可見旋轉並呈黃線下沉而不擴散。
二、火試法
1.青黛:用微火灼燒,有紫紅色的煙霧產生。
2.馬勃:置火焰上輕輕抖動,即可見細微的火星飛揚,熄滅後,產生大量白色濃煙。
3.海金沙:取少量撒於火上,即發生輕微爆鳴及明亮的火焰。
4.血竭:本品粉末置白紙上,用火隔紙烘烤即熔化,但無擴散的油跡,對光照視呈鮮艷的紅色,以火燃燒則產生嗆鼻的煙氣。
其他中葯鑒別方法
眼看主要觀察葯材的外形、色澤、表面粗細、斷面的紋理等方面。每一種葯材都有一定的外形特徵,如川芎的根莖為不整齊的結節狀團塊,何首烏橫斷面由三生維管束形成的“雲錦花紋”;通過對葯材表面顏色的觀察,可以分辨出葯材的產地和質量的好壞,如內蒙甘草,表面棕紅色質優。斷面的結構、顏色與葯材的特性直接有關,如大黃斷面的“高粱渣”、“錦紋”。
手摸主要體驗葯材質地輕重、堅實、松軟、老嫩、滑澀等,如萆,綿的質輕泡綿軟,粉的質稍堅脆,有彈性。
鼻子嗅、口嘗主要體會葯材的氣味,如訊麝香氣香竄而持久;當歸、獨活外形相似,但當歸味甜而微苦,獨活微苦而麻辣。醫學|教育網搜索整理
另外,傳統鑒別還用了一些簡單的理化方法,如西紅花浸水以後呈一條黃色直線下沉,並由底部慢慢擴散,使水雜成黃色,偽品水溶液為紅色;又如面草霜撒於水上,則浮於水面,經久不沉,水不變色,如有下沉,則說明摻有雜質,而偽品很快下沉,水變褐色。
中葯的傳統鑒別方法,方便實用,極為寶貴,但因歷史條件所限,允免有些局限性。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此提供了許多科學方法,因此,將這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可進一步提高鑒別的准確性。
F. 中葯飲片的鑒別方法
中葯飲片的鑒別方法
中葯材的來源、產地、商品規格、用葯習慣的炮製方法等因素,產生了同一品種在形態特徵上的差異、葯材與飲片在形態特徵上的差別,有的同一飲片又常是由多個品種混合而成,所以對真偽鑒別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中葯飲片的鑒別方法,歡迎閱讀。
01牢記葯材主要特徵
要想區分各種葯材的真偽優劣,首先要努力學習中葯鑒別的基礎理論知識。同一種葯材,無論產地有什麼變化,規格有什麼標准,其主要特徵不會起根本的變化。每一種葯材都有其各自區別與其它葯材的主要特徵。這些特徵,是我們監管人員做好真偽鑒別必備的基本功。
形狀鑒別:防風的「蚯蚓頭」;潞黨參的「獅子盤頭蘆」;野人參「蘆長碗密棗核丁,緊皮細紋珍珠須」;海馬的「馬頭蛇尾瓦楞身」;蘄蛇的「翹鼻頭」。「方勝紋」。「連珠斑」。「佛指甲」;天麻的「鸚哥嘴」「肚臍眼」;檳榔的「大理石樣花紋」。
顏色鑒別:丹參紅色,黃連黃色,紫草紫色,烏梅黑色,血竭黑似鐵,研末紅似血。
質地鑒別:南沙參「松泡」;山葯富「粉性」;當歸「油潤」;鬱金、「角質有光澤」。
斷面鑒別:杜仲折斷時有膠絲相連;黃柏折斷面是纖維性,裂片狀分層;苦楝皮折斷面分為多層薄片,層層黃白相間;大黃在光下有「星點」;何首烏可見「雲錦狀花紋」;蒼術有「硃砂點」「起霜」現象。
氣味鑒別:肉桂的濃烈特殊香氣;阿魏的'大蒜樣臭氣;苦杏仁的苯甲醛樣香氣;穿心蓮苦至咽喉,經久不衰。
02注重葯材之間的比較
市場上銷售的多為中葯飲片,是將完整葯材通過凈制、切制或炮製製成一定的規格,故飲片不同於完整葯材的鑒別特徵,改變了形狀、大小、顏色、甚至氣味,加之機器切片改變了原手工飲片,這樣將相似葯材飲片進行比較尤顯重要。在日常監管工作,要勤看多比較,從比較中找出葯材之間的主要不同特徵,關於分析總結,不斷積累中葯飲片外觀鑒別經驗。
原葯材與飲片相似的類型有些葯材與其飲片在外形基本相似(主要是花草類中葯),記憶葯材本身的特徵及其不同點,就可正確認識中葯。如徐長卿與白薇,二者根莖切面同為結節狀,根表面淡黃棕色,橫切麵皮部黃白色,木部黃色。主要區別是徐長卿根莖結節小,有丹皮樣香氣,味辛而麻舌;白薇根莖結節粗大,無香氣,味微苦。又如地骨皮和香加皮,二者同為捲筒狀或槽狀,表麵灰黃色或灰棕色,質輕脆易折斷。主要區別是地骨皮橫切面明顯分為內外兩層,無香氣;香加皮橫切面為黃白色,有濃厚的香氣。
葯材本身不相似,但飲片相似的類型本類型應以記憶飲片特徵及其不同點為主,輔助葯材本身的特點。如前胡與防風,飲片同是表麵灰棕色,根頭片表面具密集細環紋及纖維狀毛,切面有菊花心,棕色油點。主要區別是防風切麵皮部有較多放射狀裂隙,組織疏鬆,有清香;前胡根頭處表的殘留有淺紫色片狀葉鞘(紫花前胡),切面少裂隙,組織緊密,有油膩。
葯材名稱相近,功效相似的類型如草烏、川烏,均是經加工後的橫切片或縱切片,類圓形或圓錐形,表麵灰黑或灰褐色,角質樣,維管束呈點狀或條狀突起。主要區別是草烏飲片常因粉性差而干癟,頂端無或偶有殘留莖基,切面無纖維狀突起。
03掌握葯材經驗鑒別方法
老葯工們在我國傳統醫葯寶庫中積累了豐富的鑒別經驗,它具有簡單、易行、迅速的特點。除了掌握上面提到的外觀鑒別方法和經驗鑒別術語外,還要掌握某些葯材的水試及火試方法。我們在日常監管工作中要多向他們學習,虛心請教,不斷提高鑒別能力和水平。
水試方法:某些葯材遇水能產生特殊現象,如西紅花加水泡後水溶液成黃色;秦皮浸出液在日光下呈碧藍色熒光;葶藶子、車前子加水浸泡,種子粘滑,體積膨脹;天然牛黃水濕後有「掛甲」現象;蘇木投入熱水中水溶液變成紅色;乳香加水研磨後呈白色乳狀液,而沒葯加水研磨後呈黃棕色乳狀液;青黛放入水中後水不染色,且漂浮於水面之上。
火試方法:有些葯材用火燒,能產生特殊的氣味、顏色、煙霧、閃光和響聲等。如降香用火燒則香氣濃烈,有油流出,灰為白色;海金砂點燃發出爆鳴聲和閃光;青黛燃燒有紫紅色煙霧冒出;將燒紅的針插入牛黃中,牛黃分裂成層,呈片狀,氣香。
1 葯品真偽鑒別
1.1 麥冬與偽品 正品:紡錘形,兩端略尖,較瘦,中柱較粗,顯微鏡下觀察,韌皮部束16~22個,其他性狀見葯典。偽品:性狀與正品基本相同,其不同點,兩端較鈍圓,比較胖,中柱細小,顯微鏡下觀察,韌皮部束10多個。
1.2 桔梗與偽品 正品:根莖有蘆頭,上面生有多數半月形蘆碗,表面白色或淡黃色,細嫩,全體有皺紋和須根痕,質輕易折斷,斷麵皮層為白色,木部黃色,棕色形成層明顯,整個斷面似菊花紋,習稱「金井玉蘭」,味微甜而後苦,有菊糖反應。偽品:無蘆頭,頂端可見地上莖殘基,表面栓皮已颳去顯類白色,留有棕色栓皮殘痕,較粗糙,全體有扭曲的縱溝紋,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黃白相間,為異型維管束,味微苦而麻舌,無菊糖反應。
1.3 胖大海與偽品 正品:橢圓形,表面皺紋粗而疏,手搖無響聲,內有子葉二片,大而菲薄,有二片胚乳,水浸泡膨脹呈海綿狀,膨脹速度較快,其體積比干品大2.5~3倍。偽品:類圓形或近球形,表面有細密的網狀紋,手搖有滾動聲,內有子葉二片肥厚,無胚乳,水浸泡呈現海綿狀,但膨脹速度緩慢,其體積比干品大1.5~2倍。偽品:扭曲成繩狀,外皮光滑,不易層層剝離,而易縱離,表面淺灰棕色無地衣斑塊,皮孔少而大並有三角形葉痕,淺棕色圓形突起,皮孔少,質堅韌不易折斷,味苦微澀,水浸液淺黃棕色無熒光,顯微特徵: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簇晶。
1.4 黨參與偽品 正品:外皮灰褐色或灰棕色,根頭部有獅子盤頭蘆,根頭下有緻密環狀橫紋向下漸稀疏,有的達全體之半,全體有縱紋,散在有眉狀的疤痕,支根斷落後常見黑褐色膠狀物,斷面黃白色有裂或菊花紋,中央有黃色圓心,有特殊香氣,味微甜。偽品:外皮黃色或棕黃色,根頭部無獅子盤頭蘆,而具地上莖葉殘基,近根頭部有環狀橫紋,表面有明顯的橫向皮孔,質柔軟,易折斷,斷面黃白色,中間本心黃色,味微甜後而苦。
1.5 蘇木與偽品 正品:黃紅色至棕紅色,水浸液呈桃紅色,加幾滴石灰水即顯玫瑰色。顯微特徵:有晶鞘纖維。偽品:紅紫色或棕紅色,水浸液呈淡棕黃色,加幾滴石灰水即顯淺黃色,加酸顯黑綠色。顯微特徵:無晶鞘纖維。
2 葯品摻假識別
2.1 摻假:(1)為鹽、礬。砂燙後取出放入重鹽水或白礬水內浸泡撈出晾乾。(2)用塑料做的。識別:(1)日光下細看錶面有一層亮晶晶的白色物。(2)用舌舔之,有明顯的鹹味或苦澀味。(3)塑料做的,用火燒之即可鑒別。
2.2 柴胡 摻假:(1)非葯用部分,柴胡葯用部分為根部。商品飲片中常混有地上莖。(2)其他假葯:A、棉花莖稈及葉柄:表面紅棕色有短距毛,斷面黃白色,木質實心。B、花生秧子桿枝梗:表面黑褐色或黑綠色,披短距毛,斷面中空。以上非葯用部位和假葯常與柴胡混合後切片冒充真品。識別:柴胡為地下根,具纖維性,切片後觀察飲片常見類網狀紋孔。上述偽品不見網狀紋孔,多為木質實心或中空。
2.3 金銀花 摻假:(1)噴灑高糖水。(2)噴灑糖蜜混合水,附加黃褐色細砂或玉米面類雜質。(3)噴灑鹽水。識別:用手抓起,緊握則發現下列情況:(1)質脆易碎(夏天天潮除外)為高糖水。(2)有濕感為鹽水。(3)手感有粉狀物附著,為含有砂石粉或玉米面類雜質。(4)成團狀或極緩慢的鬆散開或有粘手感,可能含有糖蜜水類雜質。
2.4 茯苓 摻假:一般產地加工沒有假貨。多為市場上葯販子自製假貨混入。假貨所有原料多為碎雜的茯苓面加麵粉等加工製成。為不規則塊狀混入茯苓中。識別:(1)外觀:真品為較規則的塊狀或片狀,表面緻密平坦或不規則的多稜角塊狀,白色或偶有帶粉紅色。假品一般無片狀,只有六棱體或多稜角不規則塊狀,表面不平坦,白色或帶有粉紅色。(2)口嘗:真品嚼之粘牙,偶有牙磣感或可見緊挾砂石粒。假品不粘牙,有牙磣者亦無明顯砂石狀物。(3)浸泡:真品經浸泡煎煮,除膨脹外,一般保持原物狀,不散碎。假品經浸泡或煎煮即溶化為碎顆粒或團粉狀。不再保持原物形狀。
2.5 冬蟲夏草 摻假:一般摻假為中間插有木棍或鐵絲。識別:用手將冬蟲夏草折斷處掰開,即可發現。
2.6 雞內金 摻假:主要是摻有鴨內金。識別:雞內金較輕,個體較小,質酥脆,色黃,砂燙後起凸明顯。鴨內金較重,個體較大且厚,質堅硬,色綠,砂燙後不易凸。
2.7 全蠍 摻假:鑒於加工特點,其摻假一是潮濕,二是鹽多,三是全蠍腹內有金屬或其他填充物。識別:潮濕和鹽分直觀可見,腹內金屬物等可觀其腹部是否有凹凸不平,手捏硬而鼓可掰開檢查,亦可用磁石吸附。
;G. 中葯的鑒別主要包括哪些
中葯常用的鑒定方法有:來源(原植物、原動物和礦物)鑒定、性狀鑒定、顯微鑒定及理化鑒定等方法。
1、來源鑒定是應用植(動)物的分類學知識,對中葯的來源進行鑒定,確定其正確的學名;應用礦物學的基本知識,確定礦物中葯的來源。以保證在應用中品種准確無誤。
2、性狀鑒定是用眼觀、手摸、鼻聞、口嘗、水試、火試等十分簡便的鑒定方法,來鑒別葯材的外觀性狀。這些方法在我國醫葯學寶庫中積累了豐富的傳統鑒別經驗,它具有簡單、易行、迅速的特點。性狀鑒定和來源鑒定一樣,除仔細觀察樣品外,有時亦需核對標本和文獻。對一些地區性強或新增的品種,鑒定時常缺乏有關資料和標准樣品,可寄送少許樣品到生產該葯材的省、自治區中葯材部門或葯品檢驗所了解情況或請協助鑒定。必要時可到產地調查,採集實物標本,了解生產、加工、銷售和使用等情況,以便進行鑒定研究。直觀的性狀鑒定是很重要的,也是中葯鑒定工作者必備的基本功之一。
3、顯微鑒定是利用顯微鏡來觀察葯材的組織構造、細胞形狀以及內含物的特徵,用以鑒定葯材的真偽和純度,顯微鑒定常配合來源、性狀及理化鑒定等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當葯材的外形不易鑒定,或葯材破碎或呈粉末狀時,此法較為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已將顯微鑒定應用到很多中葯和中成葯制劑的鑒別中。進行顯微鑒定,鑒定者必須具有植物(動物)解剖的基本知識,掌握製片的基本技術。顯微鑒定的方法,因材料和要求的不同而不同。
4、理化鑒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學的或儀器分析方法,鑒定中葯的真實性、純度和品質優劣程度,統稱為理化鑒定。通過理化鑒定分析中葯中所含的主要化學成分或有效成分的有無和含量的多少,以及有害物質的有無等。
H. 中葯材鑒別的四法則(執業葯師中葯鑒定學輔導精華)
1.葯材取樣法:從同批葯材包件中抽取鑒定用樣品的原則
①葯材總包件數在100件以下的,取樣5件:
②100-1000件,按5%取樣:
③超過1000件的,超過部分按1%取樣;
④不足5件的,逐件取樣:
⑤貴重葯材,不論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樣。
平均供試品的量一般不得少於實驗所需用的3倍數,即1/3供實驗室分析用,另1/3供復核用,其餘1/3則為留樣保存,保存期至少1年。
2.雜質檢查:
①來源與規定相同,但其性狀或部位與規定不符。
②來源與規定不同的物質
③無機雜質,如砂石、泥塊、塵土等。
3.水分測定法:測定中葯中水分的方法有4種:
第一法(烘乾法)適用於簡行不含或少含揮發性成分的葯品。取供試品於乾燥至恆重的扁形稱瓶中,打開瓶蓋在100℃~105℃乾燥5小時。
第二法(甲苯法)適用於含揮發性成分的葯品。
第三法(減壓乾燥法)適用於含有揮發性成分的貴重葯品。
第四法(氣相色譜法)。
4.灰分測定法:灰分測定法包括總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測定法。
①總灰分包括葯材本身經過灰化後遺留的不揮發性無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機鹽類(即生理灰分)以及葯材表面附著擾雹的不揮發性攔李嘩無機鹽類(即外來雜質)。總灰分測定法樣品應能通過2號篩,熾灼溫度至500℃~600℃。
②酸不溶性灰分即總灰分中不能溶於10%鹽酸的灰分。它能較准確地表明葯材中有無泥砂摻雜及其含量。
I. 請問中葯主要有哪幾種鑒定方法
中葯材的鑒別方法有很多,通常可分為對植物自然形態的鑒別,對炮製葯材外表性狀的鑒別,用顯微鏡觀察微觀結構的鑒別,以及化學分析、生物測定等鑒別方法。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還是中葯材的經驗鑒別法,也就是對葯材的外觀性狀的鑒別。
以下幾種常用而簡單的鑒別方法:?
一、看外觀,注意觀察葯材的外表特徵,如表皮、顏色、形狀、粗細、斷面等等。
1、看葯材的表面。不同種類的葯材由於用葯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徵會有所差異。如根類葯材多為圓柱形或紡錘形,而根莖類葯材都有較多的莖痕,皮類葯材則多為捲筒狀,等等。另外,一些葯材有著它們自己特定的表面特徵,或光華、或粗糙、或長有鱗葉、皮孔、茸毛和突起等。比如海馬的外形就被總結成為「馬頭蛇尾瓦楞身」,羚羊角長有「通天眼」,防風長有「蚯蚓頭」等。這些特徵都是鑒別道地葯材真偽優劣的重要依據。
2、看顏色。葯材顏色的不同或變化,不僅與它的品種和本身的質量有關,不適當的加工和儲藏方法也會直接影響葯材的色澤,因此顏色是鑒別葯材的重要因素。我們可以通過對葯材外表顏色的觀察,分辨出葯材的品種、產地和質量的好壞。比如,黃連色要黃,丹參色要紅,玄參色偏黑等。
3、看斷面。無論植物也好,動物也好,都是由一層層的組織器官構造而成的,當葯材被切開,這一層層的構造就會清晰地展現出來,就像古樹的年輪一樣。很多葯材的斷面都具有明顯的特徵,而這些特徵就是葯材內部構造的直接體現。我們可以清楚的看見各種分層、紋路和不同形狀的小點。比如在防己斷面上能看見明顯的車輪紋理,而黃芪的折斷面紋理呈「菊花心」樣,杜仲在折斷時更有膠狀的細絲相連,等等。這些獨有的斷面特徵是鑒別葯材的重要依據。
用手感受葯材的軟硬、輕重,疏鬆還是緻密,光滑還是粘膩,細致還是粗糙,以此鑒別葯材的好壞。不同葯材的質感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同一種葯材,由於加工炮製的方法不同,也會有較大的差異。如荊三棱堅實體重,而泡三棱則體輕;鹽附子質軟,而黑附子則質地堅硬。
三、口嘗和鼻聞。
葯材的氣味與其所含的成分有關,鼻聞是比較重要的鑒別方法,尤其對於鑒別一些有濃郁氣味的葯材是很有效的,如薄荷的香、魚腥草的腥、阿魏的臭等等。口嘗法鑒別葯材的意義不僅在於味道還包括「味感」,味分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黃連的苦、甘草的甜等。味感則分為麻、澀、淡、滑、涼、膩等。葯材的味感和所含的化學物質也有密切關系,在中葯材口嘗鑒別的實踐中,可按葯材的品種和質量分類進行判斷。
四、水試和火試。
有些葯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燒灼一下會產生特殊的現象。如熊膽的粉末放在水中,會先在水面上旋轉,然後成黃線下沉而不會擴散。麝香被燒灼時,會產生濃郁的香氣,燃盡後留下白色的灰末。這些特殊的現象都與葯材內所含的化學成分有密切的關系,是常用的鑒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