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辨別真假青銅器(佛像)等
銅器的作偽與鑒定
青銅器收藏是我國傳統收藏中的一個大項,雖說國之重器大都在國家館藏之列,但民用青銅器鍋、盆以及素鼎和戈、劍之類的收藏者不少,帶鉤、先秦錢幣等從材質上也屬於青銅大類。
青銅器辨偽的方法
青銅器收藏是我國傳統收藏中的一個大項,雖說國之重器大都在國家館藏之列,但民用青銅器鍋、盆以及素鼎和戈、劍之類的收藏者不少,帶鉤、先秦錢幣等從材質上也屬於青銅大類。
困擾收藏者的主要問題是辨偽,當前這方面的書籍文章不少,但大都文字冗長,讀後難得要領,不便操作.現根據個人經驗,且支幾招,僅供參考。
第一招 聞味、手搓
真正的千年古銅無論傳世或出土品,均無刺鼻的酸、臭、嗆等異味,出土生坑品稍帶土腥味,但因千年以上的時間,土層與銅器的氧化物已牢結一體,青銅本身和銹蝕的氣息已被基本吸收.如仔細聞辨似乎有一種接近甜味的感覺.過去的老古董商有的用舌舔,此法看來不會被講衛生的今人所取.其實更好的辦法,是用手在器物上反復快速搓磨,待搓得指頭發熱時,再聞手上的氣味,老東西有陳舊器物那種類似發霉的甜味,新貨則有酸、嗆之氣。
第二招 看銹色
(1)疙瘩銹可疑:疙瘩銹色深淺不一,成較均勻的小塊狀,布於器物之某一部位,雖不能將有疙瘩銹的器物一概視為贗品,但作偽者用塗料、油漆和乳膠所作的假銹,多呈此狀。
(2)粉綠色銹可疑:粉綠色銹多為浮銹,除特殊環境如土層潮濕、過分接近地表等原因,少數真器有此情況外,一般粉銹多半為急於求成的作偽者用酸、鹼腐蝕而成.有的真器,出土後保管條件不好,染上有害銹也偶爾呈粉綠色,但購藏青銅器必須對此保持警惕,以防上當。
(3)單一銹色可疑:一件歷經千年標準的青銅器,其包漿銹色應當層次豐富,斑斕可人.正像宋元時期的古畫一樣,除了總的基調色彩因陳舊顯得單一外,觀其細部色彩也是各有千秋,其感覺是和諧而不單調,多彩而不刺目,就是一枚小小的秦漢時期的青銅帶鉤,也可體現出這種特色.凡銹色過分單一,缺乏變化與對比通體硬綠銹者,一般都是「速成「贗品,不可取也。
再一招 辨聲
(1)偽器敲擊聲亮而有轉音(轉音即頻率較高而較悠長向上),真器聲音較低沈短促。
(2)破音可疑:有的作偽者為了模模擬器的「啞音「,有意將器物弄出裂痕,這樣做雖然消除了亮音,但卻呈現出破裂之音。
又一招 細察材質
作偽者為省事,常用新銅(黃銅)製作贗品,選好後塗以假銹色包漿,或腐蝕後埋入地下,使人看不出器物材質.購藏者用20倍以上放大鏡,通體仔細觀察,如發現有黃色晶體狀亮點,即可能為新銅所造。
銅器的作偽:
第一,器物整體均偽。作偽者利用真銅器翻模鑄造新器,或以某件器物的圖形為藍本,來作偽器。如舊時常仿《博古圖》上的鳥獸尊。這些偽器作好後,先埋於地下,使其生銹,二三年後再取出。
第二,器物是拼湊改造的,即過去古董商人稱的「搗撤貨「。拼湊器基本上可分成兩種情況,其一,是器物的每一部分都是古代殘器,而將殘器重新配合在一起,使成為一件完整的銅器。例如甑的下部配以鼎,以成甗,這與甑下應是鬲則大相徑庭;其二,由真器的殘體和偽作的一部分相陪,成為一件完整器物。例如利用缺三足的鼎體,下面再配以校和圈足,使成為豆。以上偽作情況,明眼人一望便知是拼湊之器。還有一種情況,是在真器內嵌入別的的真器的真銘,使之成為有銘器。這里需要談一個問題,即在出土或傳世的銅器中,常有這種情況,即器物整體顏色不一致。如湖南前些年出土的戈卣,提梁與器身不同,在傳世的銅器中也見有這種情況,因此亦不能絕對認為,一件器物的某一部分與其它部分銅色不同就一定是拼湊器。
第三,舊時一些銅器在出土後,破損殘缺嚴重,作偽者利用其技能,將破損器進行修補,使成為一件完整器,並作假地子和假銹,如有花紋並補配花紋等。對於這種修補器,應辯明哪部分是原器殘件,哪部分是後補的。
第四,器物與銘文皆偽,或器真銘偽,或器偽銘真,也有的是真器上已有銘文,作偽者畫蛇添足,再添補銘文。銘文的辯偽很重要,銅器偽銘的選材和製作情況也較多樣,有的是依據古籍著錄的拓本內容為藍本,刻在真器或新鑄的銅器上,有的偽作銘文是利用真銘的一部分銘文,與古籍記載的銘文相拼湊,例如現存英國的晉侯盤,銘辭主要取材於散氏盤銘、石古銘,以及《尚書》、《左傳》的詞語。
第五,器真,花紋是後刻的,或在真器殘存的一部分花紋上再增添假花紋。
第六,銅器辯偽的復雜性還表現在某一件銅器上,器物、花紋、銘文的真偽共存,這就需要逐一地認真進行辯偽,切不可只顧一點,而忘記其餘。
以上簡略地將偽作銅器製作的一些情況進行了歸納,下面再談一下銅器辯偽的主要方法與依據。
第一,掌握先秦以至兩漢青銅器的鑄造、種類、造型、花紋、銘文等一些基本知識,了解青銅器的發展演變規律,是辨別青銅器真偽的基礎。
第二,在辯偽工作中,對銅器的第與銹的辨別是很重要的一環。由於先秦兩漢的青銅器年代久遠,各時期各地鑄造的銅器銅質不同,入土或入水的地區土質不同,銅器表層形成了不同顏色的地(皮色)和銹。無論是第還是銹都在一二十種以上,主要有綠、藍、黃、白、紅、黑等等。真器由於製作年代久遠,形成的地子一般是發光亮的,而偽作的假地子則發暗。在銅銹上,真銹由於時間久遠,銹塊結實堅硬,銹不是浮在銅器表面,而是滲透到了內部,假銹是浮在銅器表面,銹塊較軟,弄下來易搓成粉末狀,又因是假銹,銹一下來,就會露出新銹。
第三,在偽造技術上,偽造的銅器外形沒有真器那麼有生氣。假花、假銘也沒有真器雄偉渾厚的氣韻。真器花紋一般層次分明而平整,而偽花則軟而凸散,且沒有鑄造真花時常出現的鑄瘤。真銘文,商周時代一般為鑄字,字體勻整,深淺如一;而偽銘則有刀鑿痕,字體呆板無神韻。在真器上補刻的偽銘,常有將銘文刻在墊片上,這就大露破綻。在真器上補刻偽銘時也常將器物的銹斑與氧化層破壞,字口內光亮干凈,辯者常可一目瞭然。
第四,真器在一件器物上所表現出的造型、花紋、銘文等方面風格是一致的,而偽器在一件器物上常常出現風格矛盾,這就特別需要加以注意。比如在漢代銅器上補刻商周文字,對青銅器稍有常識的人都可辨別出。 第五,在銅器辯偽上要多利用考古發掘品和專家們公認的器物進行對照,又增強可靠性。
『貳』 如何鑒定鎏金銅佛像的真假
用銅或青銅鑄造,表面鎏金、可移動的佛造像,俗稱「鎏金銅佛像」。這種佛像是供宮廷、寺廟、使用;它的出現始於兩漢,盛行於隋唐,延續至明清。到民國,乃至現代的港台地區,鎏金銅佛像仍在使用。鎏金銅佛像的種類有若干,常見的有釋迦牟尼、觀音、文殊、普賢、天王、母度等。
鎏金銅佛像的斷代和鑒定是件比較難的事,但如能加以科學考證和分析,是會識別出真假的。下面介紹幾方法:
看造像特徵以斷代
各時代的佛像有各時代的造像特徵。這是我們斷代的主要依據。
漢和十六國時期,佛像方臉,面目平和,頭發平直,為坐式。這一時期的佛多為單的,尺幅較小。例如1989年1月,四川綿陽何家山東漢晚期崖墓出土一株銅質搖錢樹,樹幹上鑄有佛像5尊,每尊高6.5厘米,頭後有橫橢圓形光,頭頂有肉髻,雙眼微睜,兩耳較大,上唇有髭,穿通肩袈裟,右手施無畏印相,左手拳執,結跏跌座佛衣下垂呈「U」形,繞於手腕,垂於足前,這是我國發現的時代最早的銅佛像了。1972年,甘肅涇川縣玉都有鄉出土一尊帶華蓋鎏金青銅佛像,高19厘米(包括傘蓋、底座),重0.5公斤,由可拆卸的四部分組成:華蓋、背光和頭光、置於獅子蓮花座上的佛身、四足底座。小巧玲瓏,工藝精湛。筆者考證,它的鑄造和流傳到涇川的時代在公元四世紀末到五世紀初的十六國時期,造型上繼承綿陽搖錢樹上的佛像特徵。
北朝(北魏以後),佛像頭為蓋碗式,長臉而瘦,高鼻大耳,閉目凝神,面目清癯,高額發髻,呈螺旋式,披袈裟,袒右肩。有的結跏跌坐,有的盤腿坐,掌心朝上。佛座或為點腰較矮的須彌座或為4足方座。有的頭攮 項光,有的身後有背光,皆尖,周圍作有火焰紋。北魏造像還有一顯著特點是主佛兩旁常為1至2菩薩,多為立姿。
隋唐時期銅鑄造像,頭扎蓮花冠,臉龐發圓,腮發胖,高額髻,身著僧祗支,外披袈裟,寬衣下著百褶裙,垂於雙足。座下有雙層4足高床或單層4足,項或背光為較粗的尖楣形。
宋代銅佛像以菩薩像居多,有的高發髻,臉上胖下尖,身段高長。有的腿為一拱一掉,左手臂放於拱腿上,右手往下垂搭,平按於座上。衣裙稍有褶,掉於腿後,左手盤於腿上,右手於腹前伸。佩戴纓絡,身坐兩層蓮花的細腰圓座。宋代出現了普賢、文殊、觀音銅像,坐於長方形四腿座上或像背、獅背、猻背上。河北正定隆興寺內有大悲銅菩薩像。通高22米余,共有42臂,造型體型纖細頎長,比例勻稱,衣紋流暢,富於宋代藝術風格。
蛤清銅佛像以刺頭居多,有的刺頭頂上有肉瘤,大耳,下頦有一道肉褶,脖有一至四道肉褶,肉褶越多,年代越近。胸前有的鑄有「ㄊ」字,披袈裟、袒胸、盤坐,掌心一般皆朝上。蓮形或山形座相對前代高,底座無銼痕。銘文或於座腿前。坐姿多樣,腿或一盤一掉,或一拱一掉。宋喀巴皆戴「」形帽。色重顯紅,金水發黃厚。
藏佛與漢佛也不一樣,藏佛胸高乳大,漢佛胸平乳小。嵌松石者多為藏佛,刺頭者皆為漢佛。甘肅省博物館收藏的這件11面觀音,就是典型的明、清藏傳佛教鎏金銅造像。
採用化學方法鑒別真假
古代鎏金銅佛像,大都局部有銹,在實驗室里作硫酸或鹽酸對銹進行溶解後根據能否分解出銅離子或雜質離子,可以斷定是做銹還是自然銹,這項工作一般實驗室里都能做。
『叄』 金銅佛像收藏鑒定方法
對於金銅佛像的收藏愛好者來說,懂得一些辨偽的方法是必要的。下面是我為您分享了金銅佛像收藏鑒定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鑒別一件金銅佛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造型的鑒定
每個時期的金銅佛像都有它的風格特徵,根據其突出的造型特點來進行鑒別。
1、面相和姿態。佛像的面相與姿態是鑒定佛像的關鍵。包括面部的五官和表情、身材的比例,以及或坐或卧或立的姿態。
2背光與台座。佛像的背光和台座是鑒定佛像的參照。例如區別佛、菩薩、羅漢,可以根據有無頭光和身光,以及台座的不同式樣、做工,作為斷代的依據。還可以根據台座的樣式進行鑒別,佛陀和菩薩多安置在蓮花座上,而羅漢則位於蒲團座上。
3.手印與持物。佛像的手印和持物有嚴格的規定,根據佛像的手印和所持的法器,可以判定佛像的類別,例如大多數佛陀手中不持物,只以手印示薯歲意。而各種菩薩、護法手中的持物也有嚴格的區分。
(二)鑄遺技術的鑒別
古代金銅佛像一般用失蠟法和模具法鑄造。由於古代鑄造技術高超,造像的器壁較薄,用手敲擊的聲音比較清脆、集中,就是行話中的“手頭”和“聲響”。作偽者不知道原物的重量,隨意鑄成,作偽的佛像不是過厚就是過薄。胎體過厚或過薄的偽作,用手敲擊,前者銅聲混濁,後者銅聲脆而散。
古代工匠有著豐富的鑄像經驗,注意佛身、背光、佛床之間的比例,一般下重上輕,或者將背光加重來校正器物的重心爛手猛。但是作偽者無法顧及,佛像就做得十分單薄,尤其是佛的背光鑄造得均衡、呆直.給人重心不穩的感覺。
(三)包漿的鑒別
包漿是鑒別金銅佛像的重要依據之一,指器物表面沒有浮銹,氧化層均勻覆蓋通體,呈現一種自然、瑩潤的光澤。金銅佛像的包漿有生坑和熟坑兩種:
生坑是指新出土的金銅佛像,表面一般氧化的較嚴重。作偽者仿造生坑的佛像,一般作漆斑,色澤不潤,刺眼,行話“發賊”。可以通過以下的方法辨別:一是用雙手搓熱觸摸器物後,手上有銅腥味;二是用熱鹼水刷洗器表,假漆容易脫落。
熟坑,是指未經入土的傳世品。佛像經過長期流傳,表面形成一種自然、勻凈的光澤,底層色澤豐富,表層光亮耀眼。作偽者通常給偽作表層上蠟,雖然表層光澤明亮,但底層呆板,沒有層次感。
(四)銘文的鑒別
金銅佛像的銘文,也稱發願文,銘文內容主要包括:時代、年號、月日、地方名、施願者姓名、發願內容等,有寥寥十餘字,也有百餘字。有的鐫刻在佛床的邊框上或是足表面,有的刻在佛像背面。
鑒別銘文的真偽, 是看字體,各個時期的風格不同; 二是看刀法,刀法的優劣,是否自然。特別是一些作偽者,在佛像上加刻銘文,通過觀察字的銅色的新舊程度,加以區分。另外再看所刻的內容是否符合佛像所展現的時代風格特徵。
(五)紋飾的鑒別
佛像的紋飾對於鑒定佛像比較實用,如南北朝時期,佛像的衣著為褒衣博帶式大衣,衣紋繁復飄逸,具有漢式風格;隋唐時的佛像服飾已十分華麗,紋飾繁雜,瓔珞粗大、飽滿,束冠繒帶低垂,帔帛下垂至足,顯得飄逸秀美;宋代的時候出現了內穿V字領的僧衣,袈裟樣式與宋代僧人所穿的相同;遼代的佛像多下著長裙,裝飾簡潔明清時期的佛像多為藏式佛像,浮雕珠寶,較為華美。
藝術價值遠勝投資價值
比起投資價值,佛像的收藏價值更多體現在其文化內涵上,藝術價值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其投資價值。據央視《鑒寶》欄目報道,佛像藝術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佛教高深的哲學、美學思想集中凝聚在佛像里,可以說每一件都包含了古人的藝術生命力。
比如明早期的漢傳佛教造像,身材比例比較適中,身軀飽滿結實,線條簡潔流暢,豐腴而不虛,近人而不俗,造像胸部、腹部的起伏和平簡的外衣形成對照,富有整體感。
而縱觀近幾年的佛像拍賣專場,比較常見的除漢傳佛像之外,藏傳佛像的拍品更多。據了解,明清伊始,藏傳佛教在內地開始大行其道,連帶著藏傳佛造像也開始流行中原。出自這個時代的佛像,代表了藏傳佛造像成熟的飢橋藝術特點,工藝和材質都更為講究,也更有觀賞性,所以在市場上一直受到藏家的青睞。
相比而言,內地宮廷的造像注重整體鎏金上光,藏地的佛像則注重遠視效果,喜歡鑲嵌各種礦物,包括綠松石、青金石等,有的只在臉部鎏金或貼金。而同為藏地造像,受克什米爾風格影響的造像,多以黃銅鑄造,澄黃亮麗,他處少見。同時,眼與白毫常以白銀鑲嵌,唇部和衣紋喜歡用紅銅鑲嵌,使整體造像顯得非常華麗。
一、中國古代的鎏金佛像有很多種風格,藏友們收藏的時候務必搞清青銅成分或鎏金等質地;根據相關資料結合整體特徵綜合分析,判斷佛像是不是屬於新仿,有沒有進行過做舊的處理。
二、古代的佛像一般都放在佛龕上,時間長了,特別是銅像的表層會發生顏色暗淡,現代市場上那些新仿、做舊處理過的佛像顏色艷麗。
三、鎏金佛像所用的銅質很純,非常有重量,而且澆築的方法使得表皮非常厚重。而仿製的鎏金佛像一般銅質不夠純 ,質量偏輕,鑄造使用的是合金材料。
四、古代鑄造的佛像要經過人手工進行細致雕塑技法處理,其加工的痕跡清晰可見。而現代仿造的鎏金佛像都是使用機制打磨,加工痕跡特別的規模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