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嬰兒吐泡泡怎麼回事
首先我肯定的告訴寶寶家長,孩子吐泡泡並不是生病了,而是正常的一種生理反應,多數寶寶在月子裡面唾液分泌量比較少,滿月之後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們各項生理機能也隨之增加,唾液也就跟著增多了,唾液增多他們還不會吞咽的時候他們就會將口水以泡泡的形式排出,其實泡泡就是寶寶的口水,寶寶到了3個月開始口水不斷的增多,吐泡泡的現象也就更加明顯了。其實寶寶開始分泌唾液也是為添加輔食做好了准備,寶寶的唾液是澱粉類食物的消化液,他們可以幫助寶寶消化輔食,如果寶寶的口水不充足就無法消化澱粉類的食物。只要寶寶單純性的流口水,不發燒也不咳嗽,並且發育一切正常就沒有任何問題。不過腦癱的患兒也會有流口水吐泡泡的現象,但這么寶寶多數還伴有其他明顯的患病症狀,所以正常寶寶吐泡泡家長是無需擔心的。 對於開始流口水吐泡泡時期的寶寶家長應該如何護理呢?雖然寶寶吐泡泡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也不代表著家長可以完全不予理會,寶寶流口水吐泡泡會將脖子、前胸都弄濕,嘴角周圍也經常是濕漉漉的,如果媽媽不及時給寶寶擦乾口水寶寶的皮膚就會長期處在潮濕的狀態下,引發一些皮膚類的疾病,所以寶寶流口水時期家長應該隨時准備一塊紗布手絹給寶寶擦口水,並且及時更換寶寶的衣服,最好再給寶寶墊上一塊口水巾,因為寶寶月齡小,骨骼比較軟,經常換衣服容易閃到腰,並且也會著涼生病,所以更換口水巾就方便多了,口水巾比較容易拿下來,清洗也方便,建議新媽媽們多給寶寶准備幾塊口水巾。寶寶4個月開始萌牙,為了緩解流口水的現象新媽媽們可以給寶寶准備一些磨牙棒、磨牙餅干,緩解寶寶牙床的不適,口水流的也就少一些了。
Ⅱ 寶寶總是吐口水泡泡怎麼回事
兒時期較為常見。其中,有些是生理性的,有些則是病理性的,應加以區別,採取不同的措施,做好家庭護理。 生理性流口水 三四個月的嬰兒唾液腺發育逐漸成熟,唾液分泌量增加,但此時孩子吞咽功能尚不健全,口腔較淺,閉唇與吞咽動作尚不協調,所以,常流口水。孩子長到六七個月時,正在萌出的牙齒刺激到口腔內神經,加上唾液腺已發育成熟,唾液大量分泌,流口水的現象更為明顯。生理性的流口水隨著孩子的生長發育會自然消失。 病理性流口水 當孩子患某些口腔疾病如口腔炎、舌頭潰瘍和咽炎時,口腔及咽部十分疼痛,甚至連咽口水也難以忍受,唾液不能正常下咽而不斷外流。這時,流出的口水常為黃色或粉紅色,有臭味。家長發現這情況後,應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和治療。 唾液呈酸性,對皮膚有刺激作用。口水外流,經常浸漬頰部、下頜乃至頸部皮膚,會使皮膚局部發紅、腫脹甚至糜爛、脫皮。因此,無論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流口水,家長都應及時用柔軟的手巾輕而快地擦去流下的口水,濕衣服也應及時更換,並常用溫水清洗孩子的下頜及頸部,局部塗上潤膚液,以保護皮膚。 還有個辦法,若你的寶寶正在出牙期,可買些磨牙餅磨牙棒給他吃,即可幫助長牙,又可收斂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