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營養評估的常用的方法有
營養評估的常用的方法有
營養評估的常用的方法有,營養評定就是對患者營養狀態進行全面的評估。通過營養評定,可以判定機體的營養狀況,確定營養不良的類型和程度,下面看看營養評估的常用的方法有。
一、 SGA
主觀整體評估法是最通用的營養評估法,問題涉及六個方面,也較易於操作。
A等級越多表示營養狀況越好,B、C等級多表明營養不良。應激表示發熱等身體上的症狀。
二、 微型營養評價法(MNA)
MNA是專為老年人設計的,如果是中青年人則不適用。MNA-SF是MNA的簡化版,題目較簡單。
分值12-14分,提示營養狀況良好;
分值8-11分,提示營養不良風險;
分值0-7分,提示營養不良。
營養評價方法
(1) 臨床檢查:①病史採集;②體格檢查。
(2) 人體測量:①體重;②身高;③體質指數;④皮褶厚度與臂圍。
(3) 生化及實驗室檢查:①血漿蛋白;②氮平衡與凈氮利用率;③肌酐- 身高指數;④3-甲基組氨酸;⑤免疫功能。
(4) 營養不良的診斷:①營養不良類型;②營養不良診斷標准。
(5) 人體組成測定:①生物電阻抗分析法;②雙能X線吸收法;③總液體滴定法;④總體鉀含量法。
(6) 綜合性營養評價指標:①預後營養指數;②主觀全面評定;③微型營養評定;④營養評價指數;⑤營養危險指數;⑥住院患者預後指數。
營養狀況評價的內容
(一)病史詢問
(二)營養調查
1.全面的營養調查
應包括:
①膳食調查;
②體格檢査和體格發育評價;
③實驗室檢查。
只有正確完成此3項內容,才可能對受檢兒童的營養狀況作出可靠、全面的評價。
2.膳食調查
兒童的膳食調査是從其每日攝入食物的種類和數量中計算所攝入的各種營養素的數量,然後參照國家規定的相應年齡兒童的營養素供給量標准分析其膳食平衡狀況。
(1)調查方法:
①稱重法;②記賬法;③詢問法。
(2)膳食調查結果評價:
無論採用何種調査方法都是從總能量供給、蛋白質攝入量與動物性蛋白質所佔比例,以及三大產能物質的.比例來評價。一般要求全日攝入食物的總能量和蛋白質攝入量均應達到推薦的同齡兒供給量的80%以上,且動物性蛋白質和大豆蛋白應占總蛋白的50%,至少不低於30%;三大產能物質的比例應是蛋白質佔10%~15%、脂肪佔25%~30%、糖類佔50%~60%。
營養評估是對營養狀況的定量評價。全面的營養評估包括6個部分:
1、膳食史,並與推薦攝入量進行比較
2、病史和用葯史
3、體格檢查
4、生長和人體測量
5、實驗室檢查
6、干預和監測
營養評估應從哪幾方面入手
1、體重:體重變化可直接反映營養狀態,但應排除脫水或水腫等影響因素。標准體重與性別、身高及體型有關。
2、肱三頭肌皮膚褶皺厚度。
3、上臂肌圍(AMC)。
4、握力。
5、內臟白蛋白測定。
6、淋巴細胞計數。
7、氮平衡測定。
8、肌酐/身高指數。
營養不足分類:
營養不足,又稱為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症,是一種以機體組織消耗、生長發育停滯、免疫功能低下、器官萎縮為特徵的營養缺乏症。
1、能量缺乏型以能量不足為主,表現為皮下脂肪和骨骼肌顯著消耗和內臟器官萎縮,稱為消瘦型營養不足,又稱marasmus綜合征。
2、低蛋白質營養不良蛋白質缺乏而能量尚屬正常稱為水腫型營養不足,又稱Kwashiorkor綜合征,惡性(蛋白質)營養不良。表現為血漿蛋白質水平下降、水腫、皮膚病、免疫功能受損等。後期可發生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可合並神經系統症狀。
3、混合型營養不良能量與蛋白質均缺乏者稱為混合型營養不良,這是最常見的營養不良。
Ⅱ 園藝植物的營養診斷方法有哪些
通常採用下列方法:
1、形態診斷法。通過觀察植物外部形態的某些異常特徵以判斷其體內營養元素不足或過剩的方法。主要憑視覺進行判斷,較簡單方便。但植物因營養失調而表現出的外部形態症狀並不都具有特異性,同一類型的症狀可能由幾種不同元素失調引起;
因缺乏同種元素而在不同植物體上表現出的症狀也會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即使是訓練有素的工作者,也難免誤診。此法不能用作診斷的主要手段。
2、化學診斷法。此法藉助化學分析對植株、葉片及其組織液中營養元素的含量進行測定,並與由試驗確定的養分臨界值相比較,從而判斷營養元素的豐缺情況。成敗的關鍵取決於養分臨界值的精確性和取樣的代表性。
由於同一植物器官在不同生育期的化學成分及含量差異較大,應用此法時必須對采樣時期和采樣部位作出統一規定,以資比較。
3、酶診斷法。又稱生物化學診斷法。通過對植物體內某些酶活性的測定,間接地判斷植物體內某營養元素的豐缺情況。例如,對碳酸酐酶活性的測定,能判斷植物是否缺鋅,鋅含量不足時這種酶的活性將明顯減弱。
此法靈敏度高,且酶作用引起的變化早於外表形態的變化,用以診斷早期的潛在營養缺乏,尤為適宜。
(2)判斷營養狀況最簡單迅速的方法擴展閱讀:
最早的診斷方法是根據植物的葉色、植株發育程度及缺素和元素毒害的症狀等形態方法判斷植物的營養狀況,隨後,外形診斷與土壤、植物養分含量分析相結合,逐步奠定了由定性走向定量診斷的基礎。20世紀40年代植物營養診斷形成一門獨立的技術科學並用於生產。
70年代以來,隨著植物營養診斷手段的多樣化及分析技術日趨成熟,出現了診斷施肥綜合法,使營養診斷由原來單一元素的診斷走向多元素的綜合診斷,大大提高了診斷的准確率;酶學診斷的應用也使診斷時期提早,從而提高營養診斷的價值。
Ⅲ 親親我的寶貝—兒童是否營養不良,4個簡單方法幫您判斷
營養是維持兒童基本新陳代謝,保證兒童正常生長發育的關鍵。營養不良包括能量-蛋白質缺乏性營養不良(如消瘦和惡性營養不良)和微量營養素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等),能量-蛋白質缺乏性營養不良現象越來越少,但微量營養素缺乏,又被稱為「隱性飢餓」在兒童中卻並不少見。
兒童是否營養不良,在身體體格發育、情緒、狀態等方面都會有所表現,父母可以多留心這些外在的變化,進而可以判斷兒孩子是否營養不良。
1. 兒童的身高和體重
兒童的身高和體重是其機體營養狀況的念談虛最直觀的表現形式。
家長要定期測量,從測量的數據上可以判斷出兒童的營養是否充足。
一般如果兒童體重低於參考標准值的15%,就可以視為輕度的營養不足,平時需要多攝入蛋白質和熱量;
如果兒童體重超出了參考標准值的20%,就表明孩子已經營養過剩,需要適當減少蛋白質和熱量的攝入。
2. 兒童的身體異常變化
日常飲食中如果缺乏蛋白質、必需脂肪酸、維生素及鋅、鐵等微量營養素時,頭發就會仔燃變得乾枯、發黃。
兒童的頭發一般會比較柔順,如果家長們覺得孩子頭發發黃,且不柔順,看看是否缺乏營養,特別是蛋白質;
如果兒童經常出現唇乾裂、口腔潰瘍、口角炎、舌炎,則有可能維生素B2缺乏;
如果兒童經常出現腹瀉、反復性呼吸道感染,有可能是維生素A和鋅缺乏;
如果兒童經常牙齦出血,要考慮孩子是否維生素C缺乏。
........
3. 兒童的情緒變化
如果孩子缺鐵,則會表現反應遲鈍、表情麻木;
如果缺乏B族維生素,則孩子會表現情緒低落,驚恐不安;
孩子精製碳水化合物和甜食攝入過多,情緒會煩躁多變;
如果孩子固執膽小、難以安撫,有可能是缺乏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或鈣等。
4. 兒童的行為異常
如果兒童偏食、異食,有可能缺鋅;
如果兒童夜間磨牙、易驚醒,可能是缺鈣;
如果兒童不喜歡與人交流,動作笨拙,有可能是缺乏維生素C;
如果寶寶情商發育滯後,行為較同齡寶寶幼稚,有可能是體內氨基酸的缺乏。
現代 社會 ,雖然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兒童微營養素缺乏,即「隱性飢餓」的發生還是常見、多見,仍需要重點防範。
飲食是最好的營養來源,日常生活要做到食物多樣化,均衡營養才行。
對「隱性飢餓」比較嚴重的兒童,也可以服用膳食補充劑,如貝聰美兒童營養包,來全面補充多種營養素,避免兒童期的營養缺乏。
家長們掌握了以上4個簡單方法,判斷侍啟孩子是否營養不良就變得容易了,孩子的 健康 則又多了一份保障!
作者:王福利
Ⅳ 我們可以通過什麼的方法辨別食物中含有的營養成份
辨別食物中營養成分的辦法:
一、定型包裝的產品,可以直接看產品的營養成分表,上面有主要營養成分的數據。
二、通過實驗室檢測,測得食物的營養成分數據。
1、澱粉的鑒定:在試管中滴加2ml1%可溶性澱粉溶液,然後逐滴加入碘液,注意每加入一滴碘液都要振盪搖勻,並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2、還原性糖的鑒定:在試管中滴加2ml1%葡萄糖溶液,再加入1ml班氏試劑,搖勻後在酒精燈上均勻加熱至沸騰,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3、蛋白質的鑒定:在試管中滴加2ml10%雞蛋清溶液,然後加入2ml5%NAOH溶液,振盪後在緩慢加入2-3滴1%CuSO4溶液,搖勻,觀察溶液顏色
4、脂肪(油脂)的鑒定:在試管中加入2ml植物油,然後逐滴加入蘇丹Ⅲ染液,振盪至顏色不再變化為止。觀察溶液顏色
三、通過查看工具書《中國食物成分表》來查看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4)判斷營養狀況最簡單迅速的方法擴展閱讀:
1、營養成分含量的標示:
企業可以通過原料計算或產品檢測結果,結合產品營養成分情況,考慮該成分的允許誤差來確定標簽標示的數值。
判定營養標簽標示數值的准確性時,應以企業確定標簽數值的方法(計演算法或檢測法)作為依據。
判定時,除需考慮標准中規定的能量和營養成分含量的允許誤差范圍外,還應注意營養標簽上的標示值首先要求「真實、客觀」,這是在標准基本要求中的規定。
企業應該在真實客觀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可能影響到產品營養成分波動的各項因素來確定標簽值,而不能為了遷就允許誤差,「編造」或者「改造」數值。
如標准中規定脂肪等的實測值應_120%標示值,但是沒有下限,某產品中脂肪含量在2克/100克左右波動,為確保其含量范圍在標示值的允許誤差內。
某企業標示為5克/100克,這樣做就違背了標准「真實、客觀」的基本要求。
此外,不能以營養標簽的標示值及允許誤差直接判定產品是否合格。如果相應產品的標准中對營養素含量有要求,應同時符合產品標準的要求和營養標簽標准規定的允許誤差范圍。
如《食品安全國家標准滅菌乳》(GB25190-2010)中規定牛乳中蛋白質含量應_2.9克/100克,若該產品營養標簽上蛋白質標示值為3.0克/100克。
判定產品是否符合國家標准要求應主要取決於其蛋白質實際含量是否_2.9克/100克。
2、營養成分表的格式:
營養成分祥攔悶表應以一個「方框表」的形式表示(特殊情況除外),方框可為任意尺寸,並與包裝的基線垂直。
營養成分表包括5個基本要素:表頭(即「營養成分表」)、營養成分名稱、含量(包括數值和表達單位)、NRV%、方框(即採用表格或相應形式)。
標准表1中列出了營養成分表中強制標示和可選擇性標示的營養成分的名稱和順序、表達單位、修約間隔、「0」界限值等內容,進行營養成分表的標示時,應該符合表1的規定。
此外,為了規范食品營養標簽標示,謹彎便於消費者記憶和比較,本標准附錄B中推薦了6種基本格式供參考。
在保證符合基本格式要求和確保不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基礎上,企業在版面設計時可進行適當調整。
包括但不限於:因美觀要求或為便於消費觀察而調整文字格式(左對齊、居中等)、背景和表格顏色或適當增加內框線等。
3、可選擇性標示的內容:
標准中規定的可選擇性標示的內容衡喚共三部分:
一是除強制標示內容外,營養成分表中可選擇標示表1中的其他成分;
二是營養聲稱,即對某營養成分進行含量聲稱或比較聲稱,進行聲稱時應確保其含量標示值符合標准中附錄C的相應要求;
三是營養成分功能聲稱,即選擇標准附錄D中的一條或多條營養成分功能聲稱標准用語對某營養成分進行聲稱,進行聲稱時同樣應確保其含量標示值符合含量聲稱或比較聲稱的要求和條件。
且要注意不應對功能聲稱用語進行任何形式的刪改、添加和合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