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小學解決問題方法有哪些問題

小學解決問題方法有哪些問題

發布時間:2023-07-07 12:43:57

⑴ 小學數學中解決問題的策略有哪些

要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是要加強對學生進行解決問題策略的指導。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積累的,同時需要學生自己不斷進行內化。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解決問題的策略可以分為一般策略和特殊策略兩類。

一、一般策略
有些問題的數量關系比較簡單,學生只需依據生活經驗或通過分析、綜合等抽象思維過程就可以直接解決問題。
1.生活化。生活化是指在解決數學問題時通過建立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從而解決問題的策略,常運用於學習新知時,關鍵要在問題解決後向學生點明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蘊涵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如學習《最大公因數》,先出示問題:老師最近買了一個車庫,長40分米、寬32分米,想在車庫的地面上鋪正方形地磚。如果要使地磚的邊長是整分米數,在鋪地磚時又不用切割,地磚有幾種選擇?如果要使買的塊數最少,應該買哪一種?因為學生對此類問題比較熟悉,所以普遍認為:地磚的邊長應該是40和32公有的因數,公有因數最大時買的塊數最少,解決這兩個問題應先找出40和32的因數。然後讓學生梳理解決問題的過程,並點明什麼是公因數、什麼是最大公因數、如何找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2.數學化。數學化是指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通過建立與學生已有知識的聯系從而解決問題的策略,常運用於實際解決問題時,關鍵是在解決問題之前要讓學生明確運用什麼知識和方法來解決問題。如學習《長方形周長》,當學生已經知道長方形周長=(長+寬)×2後出示:小明沿著一個長方形游泳池走了一圈,他一共走了多少米?首先讓學生明確「求一共走了多少米就是求長方形周長」,再思考「長方形周長怎麼求」、「求長方形周長應知道什麼」,最後出示信息「長50米、寬20米」,學生就能自主解決問題。
3.純數學。純數學是指在解決數學問題時通過分析、利用數量之間的關系從而解決問題的策略,常運用於學習與舊知有密切聯系的新知時,關鍵要在需解決的數學問題和已有的數學知識之間建立起橋梁。如學習《稍復雜的分數乘法應用題》,先出示舊問題:水泥廠二月份生產水泥8400噸,三月份比二月份增加25%,三月份生產水泥幾噸?學生認為:因為增加幾噸=二月份幾噸×25%,所以三月份幾噸=二月份幾噸×(1+25%)=8400×(1+25%)。再出示新問題:水泥廠二月份生產水泥8400噸,三月份比二月份減少25%,三月份生產水泥幾噸?讓學生說說兩類問題有什麼異同,因為這兩類問題有著本質的聯系,所以教師只需在兩者之間建立起聯系的橋梁,學生就能用遷移的方法自主解決新問題,他們認為:因為減少幾噸=二月份幾噸×25%,所以三月份幾噸=二月份幾噸×(1-25%)=8400×(1-25%)。

二、特殊策略
有些問題的數量關系較復雜,常需要一些特殊的解題策略來突破難點,從而找到解題的關鍵並順利解決問題。小學生常用的也易接受的特殊策略主要有以下七種:
1.列表的策略。這種策略適用於解決「信息資料復雜難明、信息之間關系模糊」的問題,它是「把信息中的資料用表列出來,觀察和理順問題的條件、發現解題方法」的一種策略。如在學習人教版第7冊《烙餅中的數學問題》時,為了研究烙餅個數與烙餅時間的關系就可採用列表策略,如右圖。運用此策略時要注意:(1)帶領學生經歷填表過程;(2)引導學生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3)啟發學生利用表格理出解題思路,說一說自己的發現,感受函數關系。
2.畫圖的策略。這種策略適用於解決「較抽象而又可以圖像化」的問題,它是「用簡單的圖直觀地顯示題意、有條理地表示數量關系,從中發現解題方法、確定解題方法」的一種策略。如在學習人教版第5冊《搭配問題》時,為了能更直觀、有條理地解決問題就可採用畫圖策略,如右圖。運用此策略時要注意:(1)讓學生在畫圖的活動中體會方法,學會方法;(2)畫圖前要理請數量關系;(3)畫圖要與數量關系相統一。
3.枚舉的策略。這種策略適用於解決「用列式解答比較困難」的問題,它是「把事情發生的各種可能進行有序思考、逐個羅列,並用某種形式進行整理,從而找到問題答案」的一種策略。如在學習人教版第3冊《簡單的排列與組合》時,為了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就可採用枚舉策略,如右圖。運用此策略時要注意:(1)在枚舉的時候要有序地思考,做到不重復、不遺漏;(2)設計的教學活動應包括「引發需要——填表列舉——反思方法——感悟策略」等幾個主要環節;(3)要在反思中積累列舉技巧,引導學生進行整理、歸納與交流。
4.替換的策略。這種策略較適用於解決「條件關系復雜、沒有直接方法可解」的問題,它是「用一種相等的數值、數量、關系、方法、思路去替代變換另一種數值、數量、 關系、方法、思路從而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如學習人教版第6冊《等量代換》時,為了能把復雜問題變成簡單問題就可採用替換策略,如右圖。運用此策略時要注意:(1)把握替換的思路,提出假設並進行替換、分析替換後的數量關系;(2)掌握替換的方法,在題目中尋找可以進行替換的依據、表示替換的過程;(3)抓住替換的關鍵,明確什麼替換什麼、把握替換後的數量關系。
5.轉化的策略。這種策略主要適用於解決「能把數學問題轉化為已經解決或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的問題,它是「通過把復雜問題變成簡單問題、把新穎問題變成已經解決的問題」的一種策略。如學習人教版第11冊《按比例分配》時,為了能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主動解決新問題就可採用轉化策略,如右圖。運用此策略時要注意:(1)突出轉化策略的實用價值,精心選擇數學問題;(2)突破運用轉化策略的關鍵,把新問題、非常規問題分別轉化成熟悉的、常規的且能夠解決的問題;(3)在豐富的題材里靈活應用轉化策略,提高應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
6.假設的策略。這種策略主要運用於解決「一些數量關系比較隱蔽」的問題,它是「根據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或結論作出某種假設,然後根據假設進行推算,對數量上出現的矛盾進行適當調整,從而找到正確答案」的一種策略。如學習人教版第11冊《雞兔同籠》時,為了能使隱蔽復雜的數量關系明朗化、簡單化就可採用假設策略,如右圖。運用此策略時要注意:(1)根據題目的已知條件或結論作出合理的假設;(2)要弄清楚由於假設而引起的數量上出現的矛盾並作適當調整;(3)根據一個單位相差多少與總數共差多少之間的數量關系解決問題。
7.逆推的策略。這種策略主要運用於解決「已知『最後的結果、到達最終結果時每一步的具體過程或做法、未知的是最初的數量』這三個條件」的問題,它是「從題目的問題或結果出發、根據已知條件一步一步地進行逆向推理,逐步靠攏已知條件直至問題解決」的一種策略。如解決右圖中的類似問題時,為了能更充分地利用條件、更好地解決問題就可以運用逆推策略。運用此策略時要注意:(1)在鋪墊式敘述時不要有任何暗示,不到最後不要得出結論;(2)在每一處的敘述中都要能為最後的結論服務;(3)在向前推理的過程中,每一步運算都是原來運算的逆運算;(4)這類問題還可以用畫線段圖和列表的方法來解決。

關註解決問題的策略,對於如何分類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理解常用策略的本質、把握每種策略的運用范圍和要點,更快、更好地解決問題。

⑵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如下:

1、形象思維方法

形象思維方法是指人們用形象思維來認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它的思維基礎是具體形象,並從具體形象展開來的思維過程。

形象思維的主要手段是實物、圖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它的認識特點是以個別表現一般,始終保留著對事物的直觀性。

公式法:運用定律、公式、規則、法則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它體現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繹思維。公式法簡便、有效,也是小學生學習數學必須學會和掌握的一種方法。但一定要讓學生對公式、定律、規則、法則有一個正確而深刻的理解,並能准確運用。

解題技巧:

1.剔除法:利用已知條件和選項所提供的信息,從四個選項中剔除掉三個錯誤的答案,從而達到正確選擇的目的。這是一種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答案為定值,或者有數值范圍時,取特殊點代入驗證即可排除。

2. 特殊值檢驗法:對於具有一般性的數學問題,在解題過程中,可以將問題特殊化,利用問題在某一特殊情況下不真,則它在一般情況下不真這一原理,達到去偽存真的目的。

⑶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大全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 方法 有哪些?解決問題需要注意什麼問題?要抓住什麼要點?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數學解決問題 方法大全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大全

(1)多讀題,緩慢讀題,讀得順暢、連貫,劃出問題,圈出關鍵詞句。

讀題有利於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有助於通過語言描述看到問題解決的契機。對於問題意義表徵受阻的學困生,有必要指導他們從「指讀」(用筆尖指著題目,眼睛看著所指的文字讀)開始,逐步養成邊讀邊思考,反復讀幾遍,直至讀懂的習慣。進一步,還可以指導他們劃出題中已知的數學信息和所求問題,並在句中圈出關鍵詞。

(2)把「大數」化「小」。

例如,一本書共369頁,平均每天看41頁,多少天看完?對有困難的學生,只要將原題改為:一本書24 頁,平均每天看8 頁,多少天看完?他們往往能脫口而出「3天」。再用「小步子」進行追問:用什麼方法算?怎樣列式?為什麼這樣列式?這兩題有什麼相同和不同?從而使學生領悟到,兩題都是求一個數裡面有幾個幾。

(3)聯系生活,想像情境。

讓學生想像自己是問題中的「小明」,進入情境,想像自己拿著20元錢去買票。從而增強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有助於解決問題。以上三條策略,其實就是過去的讀題、審題策略,現在依然非常實用。

(4)列表、畫圖。

表、圖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可以幫助學生簡潔、明了、正確地表徵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用比例知識解決正反比例的問題時,學困生往往不清楚量與量之間的對應關系。可以引導學生列表來幫助理解。

2解決問題方法

(1)培養良好的審題習慣。一要審數和符號,二要審運算順序,明確先算什麼,後算什麼。三要審計算方法的合理、簡便,看能否簡算,然後再動手解題。

(2)養成仔細計算、規范書寫的習慣。按格式書寫,數位對齊,字跡工整、不潦草,保持作業的整齊美觀。

(3)養成估算和驗算的習慣。這是計算正確的保證。驗算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

(4)強調檢查。計算都要抄題,要求學生凡是抄下來的都校對,做到不錯不漏。

(5)合理使用草稿紙。在打草稿的時候,要從左往右,從上到下,有序的打下去。一張寫完,再翻一張,估計位置不夠不要隨意下筆換一個空間大的地方打草稿。檢查時,也可從草稿入手。

3解決問題方法

1、仔細觀察的習慣。通過課堂上仔細觀察情境圖、操作的過程,發展到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2、敢於提問的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恥下問,隨時表揚那些敢於、善於提問題的同學。對於學生的問題,教師要耐心解答。課堂上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學生。

3、多角度思考的習慣。遇到問題不要局限或拘泥於一個角度思考問題,而是從多個角度去探討問題的答案,鼓勵學生的 創新思維 、求異思維。

4、善於聯想、猜想和假設的習慣。遇到問題,無從下手時,可以大膽去猜想、假設答案,然後再往前推理。尤其是在做那些難度較大的思考題時,可用這種方法。

如果學生養成了這幾種好的習慣,學生的思維靈活度便會大大提高,理解能力也會跟著上升。

4解決問題方法

(1)合理強化。

在學困生不合理的知識結構問題解決之後,應進行相應的練習。實施練習的首要原則是增強針對性,做到缺什麼補什麼,什麼弱強化什麼;同時,注意及時強化與把握好強化的頻率。

及時強化是根據遺忘曲線先快後慢的規律,使學生新獲得的知識點和知識結構當堂鞏固;強化的頻率是指根據掌握、回生的實際情況,縮短或延長強化的周期,以促進問題解決方法的內化。

(2)分解強化。

為了讓學困生形成比較穩定、清晰的思路,我們通常採用「分解強化」策略實施訓練,即將問題分解為若干個「小步子」,為思維的清晰化提供一個支架,再逐漸將支架拆除。

(3)順向加工策略。

順向加工策略,是指不考慮一道題的特殊問題,而是整體考慮該類問題所含變數能組成多少種問題情境,予以全面呈現,一一練習,以此幫助學生有效地形成解決該類型問題的知識系統。

(4)在輔導學困生時,要注意強調第四個步驟。例如,一個圓錐形的模具,底面半徑是75px,高是100px。它的體積是多少?學困生往往能選擇公式V = 13Sh ,但是算式卻列成1/3×3×4。原來,他們直覺地認為是三個數相乘,卻忽略了公式的實際意義。因此,強調所需條件,提醒關注已知數據常常是必要的。

相關 文章 :

1.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策略

2.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問題

3. 小學數學的19種學習方法

4. 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方法

5. 小學數學學好的方法和技巧

⑷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如何教更有效

小學數學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如分析法、歸納法、倒推法等等,應靈活應用。常用的方法是前兩種,但分析法較為常見,我們都叫它為順藤摸瓜法,即從問題入手,根據問題找條件。倒推法是指有些問題順向無法解決,只有逆向思考才能解決,如:一堆煤,第一天燒了它的1/7,第二天燒了剩下的1/5,第三天燒了剩下的1/3,第四天燒了剩下的1/2,還剩6噸,這堆煤一共多少噸?
無論什麼法,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⑸ 小學解決應用題的方法有哪些

可分為如下幾類:單位「1」的問題,百分數問題,出粉率、出油率等相關問題,比的應用題,圓的應用題,列方程解應用題,整數和小數解應用題,工程問題,用比例解決問題,圓柱圓錐問題。

下面分類討論:

一、單位「1」已知用乘法。比如:

二.單位「1」未知用除法。比如:

1、修築一條公路,完成了全長的2/3後,離中點16.5千米,這條公路全長多少千米?

2、一缸水,用去1/2和5桶,還剩2/5,這缸水有多少桶?

解題思路:1.一般都是先找出題中的單位「1」,可以讓學生圈出來。基本 在「比」、「是」「……的」等這類字的後面。

2.判斷單位「1」已知還是未知。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

三、用百分數解決問題。比如:

解題思路:百分數實際上也是找單位「1」的題目。跟上個題型是換湯不換葯的。

四、出粉率、出油率等相關問題。比如:

1、2千克大豆能榨油1800克,大豆的出油率是多少?

2、六(1)班星期一來了50人,有2人請假,他們班的出勤率是多少?

3、 一種小麥出粉率為85%,要磨13.6噸麵粉,需要這樣的小麥多少噸?如果有小麥30噸,可以磨出麵粉多少噸?

解題思路:這類型有個萬能公式:

(出油量/出勤量/出粉量)÷總量=出油率/出勤率/出粉率

五、比的應用題。比如:

解題思路:熟記長、正方形面積、體積公式。

六、圓的應用題。比如:

1、有一個圓環,內圓的周長是31.4厘米,外圓的周長是62.8厘米,圓環的寬是多少厘米?

2、一隻掛鍾的分針長20厘米,經過1小時後,這根分針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掃過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3、一個圓形花壇的直徑是10厘米,在它的四周鋪一條2米寬的小路,這條小路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解題思路:熟記圓環周長、面積公式,熟記圓周長、面積公式。

七、列方程解決問題。比如:

1、食堂運來150千克大米,比運來的麵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運來麵粉多少千克?

2、父親今年的年齡是兒子年齡的4倍,8年後父親年齡與兒子年齡的和是61,父親和兒子今年各多少歲?

3、甲乙兩地間的鐵路長480千米,客車和貨車同時從兩地相對開出,經過4小時相遇。已知客車每小時行65千米,貨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解題思路:如果問題又是單位「1」,就設它為X,另一個量可以用X表示出來,再找一個題中沒有用過的兩個量之間的等量關系,即可列出方程。還要注意要會解方程。

八、整數和小數應用題

解題思路:根據總量不變去做。

九、工程問題。比如:

1、一項工程單獨一個隊做,甲隊15天完成,乙隊45天完成。兩隊合做多少天完成?

2、加工一批機器零件,甲車間要10天完成,乙車間要15天完成,丙車間要20天完成。三個車間同時加工,多少天完成?

3、修一段路,甲隊要20天完成,乙隊要30天完成。兩隊同時修,多少天完成3/5?

4、一件工作,張師傅要8天完成,李師傅3天完成了1/4,兩位師傅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

解題思路:以上4個題目都未給出總量,但總量又是解題關鍵,所以可以將總量看作「1」來解題。如果學生較難理解「1」,可以將總量設置一個具體的量。比如第1題,可以設總量為10或者100這種比較特殊的值。因為無論總量是幾,都不會影響最後的結果。

十、用比例解決問題、比如:

解題思路:熟記比例尺的公式。

十一、圓柱圓錐問題。比如:

1.一個圓柱形,側面展開是一個邊長為12.56厘米的正方形,這個圓柱形的底面積和側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厘米?

2.把一個長2米,底面半徑為4分米的圓柱木料截成4段,表面積會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3、一個圓柱形玻璃杯底面半徑是10厘米,裡面裝有水,水的高度是12厘米,把一小塊鐵塊放進杯中,水上升到15厘米,這塊鐵塊重多少克?(每立方厘米鐵重7.8克)

4、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的體積之和是72cm³,圓錐的體積各是多少?

5、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比圓錐體積大28cm³,圓柱的體積是多少?

解題思路:畫圖,熟記公式。

⑹ 小學數學問題解決策略有幾種

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策略有:作圖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舉信息的策略、動手做的策略、嘗試的策略等。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
1、作圖解決問題的策略
線段圖在解答分數問題時的作用是顯而易見,教過小學高年級數學的教師都會對運用線段圖來解答分數問題情有獨鍾,但線段圖在解決其他類型的問題同樣也會發揮其直觀、形象作用。
2、列舉信息的策略
枚舉篩選法是指解某些數學題時,有時要根據題目的一部分條件,先把可能的答案一一列舉出來,然後再根據另一部分條件檢驗,篩選出題目的答案。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既是一種不斷地變更問題的過程,也是一種不斷試錯與篩選的過程。
3、動手做的策略
這是一種通過探索性動手操作而獲得問題解決的策略。在學習空間與圖形這一塊內容時,動手做的策略就會顯得很有效。如在講授認識平行四邊形這一新課時,教學目標就是要讓學生能夠自己動手操作探索出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徵兩條對邊互相平行且相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動手之前,教師不要給太多的暗示,要把實際操作策略的選擇權留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實現操作策略的多樣化。
4、嘗試的策略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桑代克曾把人和動物的學習定義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聯結是通過盲目嘗試、逐步減少錯誤而形成的,即通過試誤形成的。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說早在一百年前就提出來了,也被大多數人所認同。這里的嘗試策略也就是多種方法的「試誤」過程。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數學水平,因此,要允許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去學習數學。教師所要做的,就是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採用嘗試的策略去解決問題。

⑺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有哪些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有以下幾個步驟:

1. 閱讀理解題目

首先要仔細閱讀題目,理解題意,找出問題的關鍵點和要求,確定所給的數據和需要求解的未知量。

2. 列出方程式

根據問題的描述和要求,列出方程式,盡量簡化表達式,定義正確的符號,以便更好地表示關余老系。

3. 解方程式

使用基本的數學運算和計算技巧,解決方程式,逐步求解未知量,檢查答案是否與判毀世問題所要求的一致。

4. 回答問題

將求得的解答應用到原題目上,判斷結果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夠解釋和說明問題的全部內容。

5. 檢查掘肢結果

最後一步是檢查答案是否正確,如果有時間,可以反復檢查解答過程和結果,發現錯誤並改正,以確保結果正確。

這些策略在小學數學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幫助學生系統性地解決數學問題。當學生掌握這些策略,並能夠熟練運用時,就能夠更自信地面對數學問題,並取得更好的成績。

閱讀全文

與小學解決問題方法有哪些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生殖器泡疹治療方法 瀏覽:22
熊娃娃機器人使用方法 瀏覽:7
產後阿膠粉的食用方法 瀏覽:936
腰肌強韌訓練方法 瀏覽:265
如何看懂大盤的方法 瀏覽:613
四川房產測量地下坡道計面積方法 瀏覽:830
防曬噴霧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351
心衰的症狀和解決的方法 瀏覽:687
烙餅問題思考研究的方法 瀏覽:787
蜘蛛牌放大方法視頻 瀏覽:289
社會方法研究計劃 瀏覽:829
ac7260信號弱解決方法 瀏覽:945
淋浴簾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675
來川學習方法如何檢查試卷 瀏覽:496
多位數豎式加法計算方法 瀏覽:895
紫花地丁草食用方法 瀏覽:684
學習數字的正確方法 瀏覽:324
人熱可以用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786
用哪些方法洗臉 瀏覽:192
犬感冒治療方法 瀏覽: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