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鑒定銅佛像
九尊佛像
用銅或青銅鑄造,表面鎏金、可移動的佛造像,俗稱「鎏金銅佛像」。這種佛像是供宮廷、寺廟、使用;它的出現始於兩漢,盛行於隋唐,延續至明清。到民國,乃至現代的港台地區,鎏金銅佛像仍在使用。鎏金銅佛像的種類有若干,常見的有釋迦牟尼、觀音、文殊、普賢、天王、母度等。在蘭州、西安等地的古董攤上常網球些好似很下的婆銅佛像,令收藏者真假難辨。
鎏金銅佛像的斷代和鑒定是件比較難的事,但如能加以科學考證和分析,是會識別出真假的。
看造像特徵以斷代各時代的佛像的各時代的造像特徵。這是我們斷你的主要依據。
漢和十六國時期 佛像方臉,面目平和,頭發平直,為坐式。這一時期的佛多為單的,尺幅較小。例如1989年1月,四川綿陽何家山東漢晚期崖墓出土一株銅質搖錢樹,樹幹上鑄有佛像5尊,每尊高6.5厘米,頭後有橫橢圓形光,頭頂有肉髻,雙眼微從事,兩耳較大,上唇有髭,穿通肩袈裟,右手施無畏印相,左手拳執,結跏跌座佛衣下垂呈「U」形,繞於手腕,垂於足前,這是我國發現的時代最早的銅佛像了。1972年,甘肅涇川縣玉都有鄉出土一鋪帶華蓋鎏金青銅佛像,高19厘米(包括傘蓋、底座),重0.5公斤,由可拆卸的四部分組成:華蓋、背光和頭光、置於獅子蓮花座上的佛身、四足底座。小巧玲瓏,工藝精湛。筆者考證,它的鑄造和流傳到涇川的時代在公元四世紀末到五世紀初的十六國時期,造型上繼承綿陽搖錢樹上的佛像特徵。
北朝(北魏以後) 佛像頭為蓋碗式,長臉而瘦,高鼻大耳,閉目凝神,面目清癯,高額發髻,呈螺旋式,披袈裟,袒右肩。有的結跏跌坐,有的盤腿坐,掌心朝上。佛座或為點腰較矮的須彌座或為4足方座。有的頭攮 項光,有的身後的背光,皆尖,周圍作作火焰紋。北魏造像還有一顯著特點是主佛兩旁常為1至2菩薩,多為立姿。
隋唐時期銅鑄造像,頭扎蓮花冠,臉龐發圓,腮發胖,高額髻,身著僧祗支,外披袈裟,寬衣下著百褶裙,垂於雙足v hmn h。座下有雙層4足高床或單層4足,項或背光為較粗的尖楣形。
宋代銅佛像以菩薩像居多,有的高發髻,臉上胖下尖,身段高長。有的腿為一拱一掉,左手臂放於拱腿上,右手往下垂搭,平按於座上。衣裙稍有褶,掉於腿後,左手盤於腿上,右手於腹前伸。佩戴纓絡,身坐兩層蓮花的細腰圓座。宋代出現了普賢、文殊、觀音銅像,坐於長方形四腿座上或像背、獅背、猻背上。河北正定隆興寺內有大悲銅菩薩像。通高22米余,共有42臂,造型體型纖細頎長,比例勻稱,衣紋流暢,富於宋代藝術風格。
蛤清銅佛像以刺頭居多,有的刺頭頂上有肉瘤,大耳,下頦有一道肉褶,脖有一至四道肉褶,肉褶越多,年代越近。胸前有的鑄有「ㄊ」字,披袈裟、袒胸、盤坐,掌心一般皆朝上。蓮形或山形座相對前代高,底座無銼痕。銘文或於座腿前。坐姿多樣,腿或一盤一掉,或一拱一掉。宋喀巴皆戴「」形帽。色重顯紅,金水發黃厚。
藏佛與漢佛也不一樣,藏佛胸高乳大,漢佛胸平乳小。嵌松石者多為藏佛,刺頭者皆為漢佛。甘肅省博物館收藏的這件11面觀音就是典型的明、清藏傳佛教鎏金銅造像。
採用化學方法鑒別真假古代鎏金銅佛像,大都局部有銹,在實驗室里作硫酸或鹽酸對銹進行溶解後根據能否分解出銅離子或雜質離子,可以斷定是做銹還是自然銹,這項工作一般實驗室里都能做。
⑵ 金銅佛像的如何辨別
1、看材質。金銅佛像有青銅、黃銅、紅銅和其它銅合金等,但不同時期的用銅是不一樣的,元代以前的銅佛一般都用青銅,也有一些紅銅製品,元代以後則出現了較多銅鋅合金的黃銅及純銅製作的所謂紅銅佛像,而在青銅上鎏金的佛像一般被稱為金銅佛像,黃銅佛像大多是不鎏金的;
2、看標識、座騎、手印和坐姿。佛像製造時十分嚴謹,造像的標識、座騎、手印和坐姿都是很規范的,只要多加學習,了解各個時期金銅佛像的不同特徵,並細心察看和對照,就可准確地為某件藏品定名;
3、看面相、體型和服飾。佛像的面部五官、身材比例、肌肉和衣紋特徵等,不同的朝代,即使是同一朝代的不同時期也是有許多變化的,比如隋唐兩個相連的朝代,雖說佛像的整體風格是相近的,但面相還是略有區別的,隋代的佛和菩薩為半圓臉型,唐初起就變得稍瘦一些;
4、看款式。款式是指佛像本身所固有的文字資料,比如銘文和題記等,對收藏者在鑒別佛像真偽時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5、聞氣味。古代的金銅佛像或其它木質、陶瓷等材質的佛像,在長時期受人們供奉時被煙火熏染過,或是長時期埋藏於地下。只要對其仔細進行嗅別,一般都可以嗅到煙火、發霉或發朽的味道,而現代仿製品則完全沒有這種味道,即便是有些偽品用煙熏或埋於地下等作舊方式處理,也難免露出破綻,或煙火味過濃,或泥土味太重,容易被行家識破。 金銅佛像 是佛教造像藝術之一。在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品中,佛教雕塑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這與佛教在整個社會的盛行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有關。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於佛教教義能夠起到對民眾進行精神控制的作用,因此得到歷代統治者的大力提倡。其間除了在國家走向衰落時,統治者感到佛教寺院經濟的發展已經出現「與國爭利」的局面而引發的幾次「滅佛」運動以外,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一直暢通無阻。伴隨著佛教的傳播,佛教藝術也在全國各地盛行起來,自魏晉南北朝開始,佛教徒們在歷史上掀起了無數次製作佛像的熱潮,信徒們將自己對佛的信仰以及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寄託在鑄造、雕塑、繪畫及印刷的佛像之中。
早期佛像主要是漢傳佛教造像 ,如北齊、北魏、隋唐、宋遼等時期,都是中國佛教造像的高潮期,而南詔、吐蕃、大理等地所鑄的佛像更有著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文獻記載最早的民族佛像的創始者是東晉的戴逵,他與其子戴勃、戴都善長雕鑄佛像,所鑄作品極其逼真傳神,因而被譽為「戴家樣」。北魏時期佛教大盛,銅佛的鑄造風靡一時,甚至皇後的選取也與是否能夠鑄成佛像有關:嬪妃生子後,必令手鑄佛像,成者為後,敗者賜死。至隋唐,佛像的製作風格改變了北魏以來的「秀骨清像」型,受當時社會風氣的影響,向「雍容華貴」的方向發展,並且更加人性化,故有「菩薩似宮娃」一說。自元代開始,中國佛像製作的主流風格由漢式轉為藏式。這一方面是出於皇帝個人對藏傳佛教的信奉,另一方面也是受朝廷統治政策的影響。特別是明清兩代,出於民間供奉和安撫、籠絡西藏的政治需要,朝廷大力扶持藏傳佛教在中原的傳播。藏傳金銅造像迅速發展,形成了金銅佛像製作的高峰期,尤其是在明代的永樂、宣德時期和清代的康熙、乾隆兩朝。這些漢地製作的藏式佛像,特別是明清宮廷造像,外表大都採用鎏金製作,工藝精湛,氣勢輝煌,姿態普遍富於動感,頗具震撼力,在撫慰人心的同時,也凸顯尊崇之美。藏傳佛像除漢地製作的以外,藏中、藏西、青海等地都有製作,且不同產地的風格變化各異,豐富多彩。這些佛像除作為供奉的對象供人膜拜以外,也是精美的藝術品,在給人帶來心理慰藉的同時也給人以美的享受。藏式金銅佛像被大量生產的同時,漢式佛像的製作也仍在繼續。但與藏傳佛像相比,漢式佛像的題材較為單調,造型比較單一,表情也不如藏式佛像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