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花生油里的黃麴黴素如何檢驗
GB/T 18979-2003 食品中黃麴黴毒素的測定 免疫親和層析凈化高效液相色譜法和熒光光度法
② 現在黃麴黴怎麼怎麼檢測
在紫外線下,黃麴黴毒素b1,b2發藍色熒光,黃麴黴毒素g1,g2發綠色熒光.黃麴黴毒素的相對分子量為312-346.難溶於水,易溶於油,甲醇,丙酮和氯仿等有機溶劑,但不溶於石油醚,己烷和乙醚中.一般在中性溶液中較穩定,但在強酸性溶液中稍有分解,在ph9-10的強鹼溶液中分解迅速.其純品為無色結晶,耐高溫,黃麴黴毒素b1的分解溫度為268℃紫外線對低濃度黃麴黴毒素有一定的破壞性.
液相色譜法
液相色譜(liquid chromatography,lc)與薄層層析在許多方面具有相似性,二者互相補充.通常用tlc進行前期的條件設定,選擇適宜的分離條件後,再用lc進行黃麴黴毒素的定量測定.
免疫化學分析方法
利用具有高度專一性的單克隆抗體或多克隆抗體設計的黃麴黴毒素的免疫分析方法,也是最常用的黃麴黴毒素檢測方法.這類方法通常包括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adioimmunoassay,ria),酶聯免疫法(enzyme-linked of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免疫層析法(immunoaflinity column assay,ica).它們均可以對黃麴黴毒素進行定量測定.
(1) 免疫親和柱-熒光分光光度法和免疫親和術-hplc法
免疫親和柱法和酶聯免疫吸附法雖然都可達到速簡便效果,但酶聯免疫吸附法僅能檢測單一毒素(如黃麴黴毒素b1)含量,而且易出現假陽性結果,難以控制.免疫親和柱法(包括熒光光度法和hplc法)卻能達到既定量准確又快速簡便的要求.
免疫親和柱的使用可以避免傳統tlc和hplc的缺點,同時免疫親和柱與tlc和hplc法結合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靈敏度和准確度.
黃麴黴毒素免疫親和柱-熒光光度計法是以單克隆免疫親和柱為分離手段,用熒光計,紫外燈作為檢測工具的快速分析方法.它克服了tlc和hplc法在操作過程中使用劇毒的真菌毒素作為標定標准物和在樣品預處理過程中使用多種有毒,異味的有機溶劑,毒害操作人員和污染環境的缺點.同時黃麴黴毒素免疫親和柱-熒光光度計法分析速度快,一個樣品只需10-15min,比傳統方法快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時間;儀器設備輕便容易攜帶,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直接讀出測試結果,可以在小型實驗或現場使用.可以進行黃麴黴毒素總量 (b1b2g1g2) 的測定,檢測限可達到1ug/kg,達到黃麴黴毒素標准限量值以下測定范圍為1-300ug/kg.
黃麴黴毒素免疫親和柱-高效液相色譜法比傳統的hplc法更加安全,可靠,靈敏度和准確度高.它採用單克隆抗體免疫技術,可以特效性地將黃麴黴毒素或其他真菌毒素分離出來,分離效率和回收率高.
分析原理試樣中的黃麴黴毒素用一定比例的甲醇/水提取液經過過濾,稀釋後,用免疫親和柱凈化,以甲醇將親和柱上的黃麴黴毒素淋洗下來,在淋洗液中加入溴溶液衍生,以提高測定靈敏度,然後用熒光分光光度計進行定量.也可以將甲醇-黃麴黴毒素淋洗液的一部分注入hplc中,對黃麴黴毒素b1,b2,g1,b2分別進行定量分析.免疫親和柱是用大劑量的黃麴黴毒素單克隆抗體固化在水不溶性的載體上,然後裝柱而成.該方法的測定范圍0-300ug/kg.
(2) 酶聯免疫吸附法:
1996年,nakane 建立了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抗體的測定技術.由於該方法簡便,敏感,特異,可作為多種抗原或抗體的測定,20世紀70年代後期,該方法引入真菌毒素的檢測中,下面介紹的是競爭性酶聯免疫吸附間接法檢測黃麴黴毒素b1.
原理:將已知抗原吸附在固態載體表面,洗除末吸附抗原,加入一定量抗體與待測樣品(含有抗原)提取液的混合液,競爭培養後,在固相載體表面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洗除多餘抗體成分,然後加入酶標記的抗球蛋白的第二抗體結合物,與吸附在固體表面的抗原抗體結合物相結合,再加入酶底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底物發生降解反應,產生有色物質,通過酶標檢測儀測出酶底物的降解量,從而推知被測樣品中的抗原量.
(3) 微柱篩選法 可以用來半定量測定各種食品中黃麴黴毒素b1,b2,g1,g2的總量.
原理 樣品提取液中的黃麴黴毒素被微柱管風硅鎂型吸附層吸附後,在波長365nm紫外光燈下顯示藍紫色熒光環,其熒光強度與黃麴黴毒素在一定的光密度范圍內成正比例關系.若硅鎂型吸附劑層未出現藍紫色熒光,則樣品為陰性(方法靈敏度為5-10ug/kg).由於在微柱上不能分離黃麴黴毒素b1,b2,g1,g2,所以測得結果為總的黃麴黴毒素含量.
(4) 一步式黃麴黴毒素檢測金標試紙法
一步式黃麴黴毒素檢測金標試紙法是利用單克隆抗體而設計的固相免疫分析法.由此產生的一步式黃麴黴毒素快速檢測試紙可在5—10分鍾完成對樣品中黃麴黴毒素的定性測定.藉助黃麴黴毒素標准樣品,這種方法能估算黃麴黴毒素的含量,非常適用於現場測試和進行大量樣品的初選.
③ 黃麴黴毒素B1的檢測方法
GB2761-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中真菌黴素的限量》中對於黃麴黴毒素B1的限量以及檢測方法做了修改,嬰幼兒配方食品及嬰幼兒輔助食品按照GB5009.24規定的方法測試,其他食品按照GB/T18979規定的方法測定。 TLC法是測定黃麴黴毒素的經典方法,是中國測定食品及飼料中AFT黃麴黴素B1(AFB1)的標准方法之一(GB/T5009.23-2006)。其原理是針對不同的樣品,用適宜的提取溶劑將AFB1從樣品中提取出來,經溶劑萃取純化,再在薄層板上層析展開,分離,利用AFB1的熒光特性,根據熒光斑點的大小和強弱,比較測定黃麴黴毒素含量。
TLC有單項展開法和雙向展開法,TLC法由於設備簡單,易於普及,所以國內外仍在使用,但由於該法樣品前處理繁瑣,且提取和凈化效果不夠理想,提取液中雜質較多因而在展開時影響斑點的熒光強度,而雙向展開雖避免了雜質干擾,增加了靈敏度,但增加了操作步驟和時間。 酶聯免疫法檢測AFB1的理論基礎是抗原抗體反應,其採用單克隆或多克隆抗體技術,具有特異性強、分析時間短等優點。其原理是抗原(或抗體)吸附於載體上的免疫吸附劑和用酶標抗體(或抗原)與標本中的待測物(抗原或抗體)起特異的免疫學反應,最後用測定酶活力的方法來增加測定的敏感度。大體分為2類:一是用雙抗體夾心法檢測樣本中的AFTB1, 二是用競爭法檢測樣本中的AFTB1,。為了使用方便,目前國內外已研製了酶標記免疫吸附測定試劑盒及配套儀器,方法也被列入國家標准(GB/T5009.22 1996第二法)。
但由於ELISA法中酶的活性易受反應條件影響,因此ELISA法測定結果穩定性較差,分析結果的准確性不高,容易出現假陽性結果。 一般來說,組織中黃麴黴毒素含量很低,而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具有比高效色譜法更高的靈敏度和准確性,如今這種方法還極少使用在測定組織黴菌毒素含量中。該方法檢測限可達0.02~0.025 ppb。 84%甲醇水溶液提取樣品中,正己烷脫脂,HLB固相萃取柱凈化。採用電噴霧電離,正離子掃描,選擇多反應檢測模式(MRM)監測,外標法定量,該法靈敏,結果可靠。
④ 中葯材黃麴黴素是用以下哪種方法檢驗的
2015版《中國葯典》中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對陳皮、僵蠶、桃仁、胖大海、酸棗仁、薏苡仁、柏子仁、蓮子、麥芽、使君子、檳榔、肉豆蔻、決明子、遠志、大棗、地龍、水蛭、全蠍、蜈蚣等19種葯材及其飲片品種項下增加「黃麴黴毒素」檢查項目。葯典限量為黃麴黴毒素B1不得過5 μg/kg,黃麴黴毒素B1、B2、G1、G2總量不得過10 μg/kg 。同時第四部2351規定黃麴黴毒素測定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另外葯典增補描述該法增加柱後光化學衍生法檢測。Pribolab KRC光化學柱後衍生器,雙波長254nm/352nm衍生光源,FEP衍生反應池線圈<10米,光源壽命超3000小時,不需要任何衍生試劑。配合PriboFast黃麴黴毒素免疫親和柱。
⑤ 有什麼方法可以檢驗花生油中有沒有黃麴黴素
炸花生油是去除黃麴黴素方法:
1.家庭中最簡單快捷的方法是煮花生時加點食用鹼,用高壓電飯煲可徹底破壞黃麴黴毒素,特別是熬八寶粥,加點食用鹼不僅可徹底破壞各種豆類和花生中的黃麴黴毒素,同時保護雜糧中的維生素族,使玉米中的營養能被人吸收。
2.消除毒素的主要方法是加鹼破壞毒素。結晶的黃麴黴素b1,耐強酸和紫外線照射,加熱到268-269℃時開始分解破壞。
3.黃麴黴素是一種強致癌物,是由一系列黴菌代謝產生的,容易導致肝癌,還會降低免疫能力。黃麴黴素可怕的地方還在於它耐高溫、不易清除。黃麴黴菌落一般生長在花生皮(種皮)上,放置很長時間後,黃麴黴素會積累到一定程度對人體有很大危害(致癌)。花生油是花生的子葉(兩片白色花生仁)壓榨而成,需要脫去種皮,所以好的花生油一般含有的黃麴黴素量極低,劣質花生油就不能保證。因此專家提醒,消費者盡量不要食用粗製花生油,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花生油。
⑥ 土榨花生油怎麼樣檢測黃麴黴素
土榨花生油檢測黃麴黴素的方法如下:
在炒菜時放一顆剝皮的蒜頭(蒜子),蒜子對於黃麴黴素最敏感。
如果蒜子變紅色,就是用地溝油,含有大量黃麴黴素。食油良好的話,蒜子是白色的。
⑦ 你們黃麴黴毒素B1是怎麼檢測的用什麼方法學檢測的
通用方法
薄膜層析法和液相色譜法是目前國內絕大多數檢測機構都在使用的方法。由於其檢測周期長,程序復雜所需試劑繁多等缺點已遠遠不能滿足現代檢測要求.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人們已創建了不少快速,簡便特異,敏感低耗且適用的黃麴黴毒素檢測方法.而且以金標試紙為代表的這些方法已經被先進國家所廣泛使用,引進和消化這些先進的方法是我們檢測領域的當務之急.免疫親和柱法優點很多但由於檢測費用過高,而無法普及.而一步式黃麴黴毒素檢測金標試紙法似乎更適用於中國值得推廣。薄層層析(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是在黃麴黴毒素研究方面應用最廣的分離技術.自1990年它被列為AOAC (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gricultural Chemists)標准方法,該方法同時具有定性和定量分析黃麴黴毒素的功能.2、液相色譜法液相色譜(Liquid Chromatography,LC)與薄層層析在許多方面具有相似性二者互相補充.通常用TLC進行前期的條件設定,選擇適宜的分離條件後再用LC進行黃麴黴毒素的定量測定。3、免疫化學分析方法利用具有高度專一性的單克隆抗體或多克隆抗體設計的黃麴黴毒素的免疫分析方法也是最常用的黃麴黴毒素檢測方法.這類方法通常包括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adioimmunoassay,RIA),酶聯免疫法(Enzyme-linked of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免疫層析法(Immunoaflinity Column Assay,ICA).它們均可以對黃麴黴毒素進行定量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