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豬病常用的血清學診斷方法有哪些
抗原和相應的抗體在動物體內或體外都能發生特異性結合反應,這種反應稱為抗原抗體反應,習慣上把體內的抗原抗體反應稱為免疫反應,體外的抗原抗體反應稱為血清學反應,因為抗體主要存在於血清中。
血清學反應可以用已知的抗體檢查未知的抗原,也可用已知抗原測定未知的抗體。人們根據抗體能與相應抗原發生反應並出現可見的抗原—抗體復合物的原理,設計了許多血清學診斷方法,不僅可以檢測動物體內乃至體外的病原微生物,或其抗原性成分,而且還可以測定動物機體對病原微生物的侵襲或對其抗原成分的免疫反應。在抗原—抗體復合物成不可見狀態時,可以通過瓊脂擴散、凝集實驗以及酶標記等指示系統,使其變為可見或可測狀態。
目前已知的血清學診斷方法很多,現僅介紹幾種在目前條件下規模化豬場通過學習都能做到的診斷方法:
(1)凝集試驗豬病診斷過程中常用的操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全血平板凝集試驗實踐中主要用於細菌性疾病的抗體檢測和抗原(經分離培養後)的鑒定。現舉例用已知豬丹毒抗原(丹毒桿菌的純培養液)測定被檢豬血清中的抗體。其操作步驟如下:
a.材料豬丹毒凝集抗原,玻片,9號針頭,酒精棉球,酒精燈,鉑耳(取血環)等。b.操作用鉑耳取已知抗原1滴,置於玻片上。用酒精棉球擦拭針頭,鉑耳在酒精燈上灼燒消毒。用針頭刺破被檢豬的耳靜脈,以鉑耳取血與玻片上的抗原等量混合,在2~3分鍾內觀察結果。c.結果判定出現顆粒狀的凝集,為陽性反應。否則為陰性。
②試管凝集試驗是一種定量法,用於測定被檢血清或其他體液中有否某種抗體及其效價,可做臨床的輔助診斷,或用於流行病學監測。在豬場中,本法常用於豬布氏桿菌病的診斷。
A.材料布氏桿菌病試管凝集抗原(1∶20倍稀釋),布氏桿菌病陽性血清、陰性血清(1∶25倍稀釋),稀釋液(0.5 %石炭酸生理鹽水),滅菌小試管,1毫升吸管,試管架,待檢血清等。B.操作取試管7支置於試管架上,設陽性和陰性血清及抗原對照各1支,測定管4支,以後每增加1個樣品,只需增加4支測定管。
按表10示意稀釋血清,加抗原,完成後每支試管內應含1毫升液體。
B. 豬蛔蟲病的診斷依據是什麼怎樣防治
蛔蟲病雖然出現一些臨床病症,但不能作為確診的依據。確診需作實驗室檢查。對2個月以上的仔豬,可用漂浮法檢查蟲卵。正常的受精卵為短橢圓形,黃褐色,卵殼內有一個受精卵細胞,兩端有半月形空隙,卵殼表面有起伏不平的蛋白質膜,通常比較整齊。有時糞便中可見到未受精卵,偏長,蛋白質膜常不整齊,卵殼內充滿顆粒,兩端無空隙。但是豬感染蛔蟲是普遍現象,並不是糞便中含有蛔蟲卵就認為豬患蛔蟲病,只有當糞便中蟲卵數達到1000個以上時,才可以診斷豬患蛔蟲病。
幼蟲期寄生可用血清學方法或剖檢的方法診斷。目前已研製出特異性強的ELISA檢測法。肝臟和肺臟的病變有助於診斷,用貝爾曼法或凝膠法分離肝臟、肺臟或小腸內的幼蟲可確診。
預防性驅蟲是防治豬蛔蟲病的主要措施。規模化豬場,豬蛔蟲病的預防措施與規模化豬場的驅蟲措施相同。對於散養的育肥豬,也要定期按計劃驅蟲,例如我國某些地區對散養育肥豬,在3月齡和5月齡各驅蟲一次。國外專家推薦,對於斷奶仔豬,選用抗線蟲葯進行一次驅蟲,並且在4~6周後再驅蟲一次。懷孕母豬在其懷孕前和產仔前1~2周進行驅蟲。對引進的種豬進行驅蟲。蟲卵在輪牧和土地輪翻耕種的情況下,可將污染降至最低。
下列葯物可供選用:
左咪唑:每千克體重10毫克,喂服或肌注;甲苯咪唑:每千克體重10~20毫克,混在飼料內喂服;氟苯咪唑:以30毫克/千克濃度混入飼料,連用5天,或每千克體重5毫克,一次口服;丙硫苯咪唑:每千克體重10毫克,一次口服;硫苯咪唑(芬苯噠唑):每千克體重3毫克,連用3天;伊維菌素1%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3毫克,一次皮下注射,飼料預混劑:每天每千克體重0.1毫克,連用7天;阿維菌素:用法同伊維菌素;多拉菌素:1%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3毫克,一次皮下注射。
越黴素飼料預混劑和潮黴素飼料預混劑,可用於預防豬蛔蟲感染。
C. 幾種常用的豬病檢測方法
檢查豬病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
(1)群體檢查
為盡早發現病豬,應每天對豬群進行檢查,在豬保持安靜時,觀察豬的姿勢,精神、體態,呼吸等狀態,有無不正常的,把豬哄起來觀察有無瘸腿、站立不穩、行動困難的、咳嗽、顫抖和獨立一處不動的豬,發現以上不正常情況可能是豬剛要發病了。
(2)症狀檢查
當患病豬到了症狀明顯期,就表現出特殊症狀,這時不但要進行一般檢查,還要進行系統檢查,必要時要對豬的糞、尿、血進行常規化驗檢查,來確診豬是否已患病。
(3)解剖檢查
對病死的豬進行剖檢,檢查皮膚、皮下脂肪、內臟器官、血液、淋巴結等的病理變化,進一步確診豬的疾病。
D. 哪些設備可以檢測豬病尤其是常見的豬病。
豬場的常見病主要是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尤以前者最為嚴重。因此,實驗室檢測的重點主要是豬傳染病。豬傳染病分為細菌性傳染病和病毒性傳染病,細菌性疾病的實驗室檢測方法主要有塗片鏡檢、分離培養、生化試驗、動物試驗、血清型鑒定及葯敏試驗等,屬於傳統的實驗室檢測方法,操作繁瑣,需要的時間長。
病毒性疾病檢測常用方法主要有 3 種 :
一是膠體金檢測卡試紙條,如豬瘟、豬偽狂犬病、豬藍耳病等,分為抗原檢測卡和抗體檢測卡,檢測所需時間短,但其敏感性較低,且檢測結果只能提供陽性、弱陽性、陰性的半定量結果,無法提供數值性的檢測結果。因此,該方法目前只能作為初篩診斷試劑,用於疾病的輔助診斷。同時,也無法區分是疫苗抗體還是野毒抗體 ;
二是抗體(抗原)檢測 ELISA試劑盒,目前,常用的豬瘟、豬偽狂犬病、豬藍耳病、豬圓環病毒病、豬口蹄疫等,既有國產的,也有進口的,操作方便,檢測結果快,但需要酶標儀,並且抗體ELISA 檢測試劑盒,除豬偽狂犬病等少數試劑盒外,其他大多無法區分疫苗抗體和野毒抗體,往往需要根據抗體水平升高的幅度和抗體離散度、臨床表現等來進行判斷,並且有些國產試劑盒與進口試劑盒檢測結果存在一定差異。
三是PCR 檢測方法,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及部分畜牧局系統應用較多,檢測結果准確,但需要配套儀器,如 PCR 基因擴增儀、電泳儀、凝膠成像系統等,投入費用高,操作條件要求高,需要專業人士才能操作。
其他,如血凝試驗、中和試驗、凝集試驗及瓊脂擴散試驗等,要麼操作復雜、技術要求高,需要昂貴儀器,需要一定條件的實驗室才能開展,要麼特異性較低,也不適合大批量樣品的檢測。
E. 豬回腸炎最佳治療方法
豬回腸炎可以用腹瀉太保針,腹瀉太保針包括恩諾沙星+小檗鹼,二者各取一支混合均勻,肌內注射,混合在一起共20ml,根據病情可注射200斤-400體重的豬。殺菌+修復腸道,效果出眾。
引起豬回腸炎的原因
1、豬採食了分泌腐敗、蟲蛀的飼料或者誤食了有毒物質,致使細菌、毒素、化學毒物等損傷胃腸粘膜及其深層組織,從而使其機能受到嚴重的破壞。
2、濫用抗生素,導致胃腸道菌群失調,繼發性腸胃炎。
3、豬採食了冰凍、霉變、腐爛的食物,或飲用了不幹凈的水,或採食了有毒植物,比如蓖麻、巴豆等。
4、長途運輸使胃腸血液循環不良,機能下降,特別是在沒有得到充分休息就給大量精飼料時,飼料積於胃腸不能充分消化,引發異常發酵、腐敗而致病。
豬回腸炎的預防:合理飼養,不要用發霉、腐敗、蟲蛀、泥沙以及含有毒物的飼料。飼料要搭配得當,防止精飼料過多或者飼料單一,切忌不要突然更換飼料,更換飼料要逐漸進行。並且定期做好腸道寄生蟲的驅蟲工作,在冬季做好棚舍通風保溫工作,以防感冒。
豬回腸炎
豬增生性回腸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是由細胞內勞森菌感染引起的以一種以回腸和結腸隱窩內未成熟的腸細胞發生腺瘤樣增生為特徵的豬常見接觸性腸道傳染病。
以上參考豬回腸炎
F. 懷孕母豬回腸炎怎麼治療
豬回腸炎,又叫做豬增生性腸炎、壞死性腸炎等。它是一種細菌病,致病菌是細胞內勞森菌。養殖戶遇見豬回腸炎,其實不想知道太多的學術東西,本文也就只介紹上面這幾句。下面重點介紹豬回腸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案。
首先說豬回腸炎的症狀。一般的回腸炎,都是發生在保育豬階段,兩三個月的豬發病比較多。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拉稀一般是糊狀的,顏色一般是水泥樣或者瀝青樣,反正就是顏色比較深。有時候拉的稀糞裡面帶有血液、腸粘膜組織。比較小的豬,也可能是拉灰色,這個時候不太好判斷了。另外,回腸炎的豬,拉的糞便一般有惡臭。
其次說豬回腸炎的治療。既然是細菌病,那就需要殺菌,而殺滅細胞內勞森菌比較好的選擇是:泰妙菌素,最好配合硫酸粘菌素一起使用。如果需要打針,可以選擇:腹瀉太保針。這些都是殺菌的。同時還需要止瀉,可以選擇飲水:利克太保。另外,需要修復腸胃系統,可以選擇拌料:保育太保。
這里要廣大養殖戶的是,豬回腸炎發病後,要及時對發病豬進行隔離治療,沒有發病的豬最好也用上泰妙菌素+保育太保,進行大群預防。還有就是要及時清理糞便,做好嚴格消毒工作。在病豬治療好之後,可以繼續使用保育太保進行腸胃修復和調理。保育太保可以一直添加到保育期結束,有效提高豬的抗病和抗應激能力,加快生長速度。
G. 豬回腸炎的豬回腸炎防治方法
山東某養殖場30多頭70日齡豬只,間歇性下痢半月,病豬體重大小不齊,嚴重者與健康豬相差二十多斤,被毛粗亂,排水泥樣稀便,糞便可見未消化飼料殘渣。場長反映飼料中曾添加痢菌凈、新黴素,注射過土黴素、博落回、氧氟沙星、頭孢等葯物,均未見好轉。
根據臨床症狀初步診斷為回腸炎,採用每500升水添加妙立素50克,每噸飼料添加奧來可1公斤、中威聚能星500克,連用半月。嚴重豬只採用1克妙立素以10毫升注射用水稀釋注射100斤體重,連用4天。剛斷奶豬每噸飼料添加妙立素150克、奧來可1公斤、中威聚能星500克,連用兩周。半月後病情有效控制,且未見新病例出現。
回腸炎又稱豬增生性腸炎,是由細胞內勞森菌感染引起的以豬頑固性或間歇性出血性下痢為特徵的消化道疾病,病原菌為厭氧菌,革蘭氏染色陰性,在回腸上皮細胞內的細胞質中繁殖,感染豬可持續排菌4周~10周,病菌在糞便中可存活2周左右,容易造成持續感染;病菌對一般消毒劑有抵抗力,對含碘和季銨鹽消毒劑敏感。據報道稱中國98%的育肥豬帶菌,經產母豬陽性率達74%,病豬和帶菌豬是主要傳染源,經消化道感染。
本病急性型主要症狀為血水樣下痢,病程稍長排瀝青樣黑色糞便或血樣糞便,並發生突然死亡,也有突然死亡僅見皮膚蒼白而無糞便異常的病例。
慢性型常見,8周~16周豬多發,表現為同一欄中不時出現間歇性下痢,糞便變軟、變稀、糊狀或水樣,有時混有血液或壞死組織碎片;食慾減退,吃幾口就走,甚至廢絕;病豬消瘦,被毛粗亂,弓背彎腰,有的站立不穩,病程長的皮膚蒼白,治療不及時可成為僵豬。
造成最大危害的是亞臨床型,多發於6周~20周(即因為病菌持續存在,基本整個育肥期都可發病),症狀輕微或無明顯腹瀉,但生長速度和對飼料利用率明顯下降,對飼料利用率可降低17%~40%,平均減緩育肥豬日增重24%,出欄時間至少延長14天。據估計在中國回腸炎造成每頭豬平均損失為12元~30元。
由於一般抗生素只能產生抑菌環境,不能有效清除細胞內勞森菌,當斷奶保健過後,及第6周~8周,發病明顯增多。
防治措施:嚴格消毒,選用正規廠家的合適消毒劑,如威遠金維康;消毒前認真做好清理工作,消毒與空圈結合;減少應激,因大多豬場都存在病菌,只有在應激情況下豬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病,如轉群,長途運輸,飼養密度大,溫度過高或過低或溫差大,濕度高,頻繁接種,營養不良,飼喂發霉飼料,免疫抑制性疾病等因素均可引起發病。
葯物防治:斷奶前後飼料或飲水中添加妙立素,每噸飼料添加妙立素150克,連用兩周,或50克妙立素兌水500升,連用兩周,可有效控制回腸炎,同時可起到凈化支原體,控制呼吸道疾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