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甘油如何檢驗
加入氫氧化銅藍色的縣濁液,溶液變成清澈的絳藍色的溶液,即證明甘油存在的可能性。
B. 甘油(丙三醇)的檢測
定量測定一定質量是甘油和金屬鈉反應產生的氣體的體積(標況下)換算成羥基的個數
C. 甘油的化學檢測方法!
滴加硫酸銅溶液,溶液呈現絳藍色則說明存在甘油
絳藍色是Cu2+離子與甘油形成螯合物的特有顏色
D. 甘油的定性及定量檢測方法誰知道啊
簡單的說就是
定性-- 是什麼物質 用文字語言進行相關描述
定量-- 每種物質的含量 用數學語言進行描述
具體說
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應該是統一的,相互補充的;; 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沒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種盲目的、毫無價值的定量;; 定量分析使之定性更加科學、准確,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廣泛而深入的結論
定量分析是依據統計數據,建立數學模型,並用數學模型計算出分析對象的各項指標及其數值的一種方法。定性分析則是主要憑分析者的直覺、經驗,憑分析對象過去和現在的延續狀況及最新的信息資料,對分析對象的性質、特點、發展變化規律作出判斷的一種方法。相比而言,前一種方法更加科學,但需要較高深的數學知識,而後一種方法雖然較為粗糙,但在數據資料不夠充分或分析者數學基礎較為薄弱時比較適用,更適合於一般的投資者與經濟工作者。因此,本章以後幾節所做的分析基本上以定性分析為主。但是必須指出,兩種分析方法對數學知識的要求雖然有高有低,但並不能就此把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截然劃分開來。事實上,現代定性分析方法同樣要採用數學工具進行計算,而定量分析則必須建立在定性預測基礎上,二者相輔相成,定性是定量的依據,定量是定性的具體化,二者結合起來靈活運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不同的分析方法各有其不同的特點與性能,但是都具有一個共同之處,即它們一般都是通過比較對照來分析問題和說明問題的。正是通過對各種指標的比較或不同時期同一指標的對照才反映出數量的多少、質量的優劣、效率的高低、消耗的大小、發展速度的快慢等等,才能為作鑒別、下判斷提供確鑿有據的信息。
應用:
在證據法學研究中,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各有長處,可以相輔相成。但是由於我國證據法學的研究人員比較熟悉定性分析方法,所以有必要特別強調定量分析方法的功能和重要性。例如,我們不僅要分析某個證據規則是好還是不好,而且要分析其利弊比例……等等
專利分析法分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兩種。定量分析即對專利文獻的外部特徵(專利文獻的各種著錄項目)按照一定的指標(如專利數量)進行統計,並對有關的數據進行解釋和分析。定性分析是以專利的內容為對象,按技術特徵歸並專利文獻,使之有序化的分析過程。通常情況下需要將二者結合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E. 甘油的化學檢測方法,具體的方法.都用到什麼試劑都說
滴加硫酸銅溶液,溶液呈現絳藍色則說明存在甘油絳藍色是Cu2+離子與甘油形成螯合物的特有顏色。
F. 甘油三酯的測定方法
血清甘油三酯/三醯甘油(TG)是一項重要的臨床血脂常規測定指標,特別是隨著對其致動脈粥樣硬化(AS)作用研究的深入,TG作為冠心病的一項獨立的危險因素日益受到重視。但是血清TG測定及其臨床應用尚存在很多問題,如生物學變異、游離甘油對測定的影響、測定的標准化系統不完善等等。本文僅對TG的生物化學、測定方法與標准化、臨床意義等方面的近況作一簡述。 血清TG測定方法一般可分為化學法、酶法和色譜法3大類。早期測定方法是以總脂質與膽固醇和磷脂之差估算。化學法用有機溶劑抽提標本中的TG,去除抽提液中磷脂等干擾物後,用鹼水解(皂化)TG,以過碘酸氧化甘油生成甲醛,然後用顯色反應測甲醛。比較准確的是二氯甲烷-硅酸-變色酸法(Van Handel-Caslson法),此法抽提完全、能去除磷脂及甘油干擾、變色酸顯色靈敏度高、顯色穩定,至今還是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內部參考方法。但因操作步驟繁多、技術要求高而不適於常規工作應用。核素稀釋/氣相色譜/質譜技術(ID/GC/MS)主要用作參考系統中決定性方法的建立及參考物質的制備與定值,此法費用昂貴,樣品處理復雜,難以推廣應用。
所有的臨床實驗室都用酶法檢測血清TG水平,雖然方法各異,但一般都包括3個基本步驟[3,5~7]:用最合適的LPL水解TG生成甘油和FFA;接著是轉化,該步驟一般只用一種酶,例如甘油激酶,將甘油磷酸化以進行下一步反應,或者生成中間待測物;最後是有色染料(常為醌亞胺等)或者紫外吸收物質的形成,再通過分光光度法計算相應的TG濃度。如脂蛋白脂肪酶-甘油磷酸氧化酶- 過氧化物酶-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法(GPO-PAP 法)等。此法具有簡便快速、微量、精密度高的優點,且特異性強,易於達到終點,線性范圍寬。用一步法測定的是血清總甘油酯(定義為TG和FG及少量甘油二酯、甘油一酯之和,習慣統稱為TG)。為了消除FG的干擾,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曾推薦GPO-PAP 法的兩步酶法作為血清TG常規測定方法[7],該法不增加試劑成本和工作量,適合自動化分析,由於試劑分成兩部分加入,對正確設置分析測定參數有較高要求。對此法能否去凈游離甘油方面有人提出質疑。針對這一情況,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在《關於臨床血脂測定的建議》文件中建議酶法如GPO-PAP 法作為臨床實驗室測定血清TG的常規方法。普通臨床常規實驗室可採用一步GPO-PAP法,有條件的實驗室(如三級以上醫院)應考慮開展游離甘油的測定。
血清FG對TG測定結果的影響一直是臨床十分關注的問題。國外資料顯示,正常人體血清FG含量為0.06~0.22mmol/L,約占總TG的6%~14%[3]。國內的研究結果與此相近,中國正常人血清FG 水平平均約為0.08mmol/L(0.02~ 0.33mmol/L),約占總TG7.19%(0.81% ~21.64%)。雖然臨床標本中FG顯著升高者很少見,但有些異常或病理情況下如應激反應(腎上腺素激活LPL促進體內脂肪水解),劇烈運動,服用含甘油的葯物如硝酸甘油,靜脈輸入含甘油的營養液,肝素治療,某些嚴重的糖尿病、肝病與腎病,取血器材或試管塞上帶有甘油等時,可見血清FG顯著升高,並給臨床決策帶來誤導[3]。因此,可採取測定「真」TG的方法減少其影響:一種是同時測定總甘油和FG,兩個結果的差值反應了真TG濃度(外空白法),另一種是用上文所述的兩步酶法直接測定TG(內空白法)。前者國內外應用較少,後者國外(如日本)使用較多,已有許多臨床實驗室開展。
對於FG空白的設置建議採取如下措施:
⑴臨床實驗室應備有可以做FG空白的檢測系統,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做FG空白;
⑵TG報告單中應標明是否為FG空白結果,實驗室應告知臨床醫生FG空白的意義;
⑶臨床及基礎研究、參加CDC脂質標准化計劃的實驗室都要做FG空白;
⑷住院病人中內源性甘油過高群體的標本都應做FG空白;
⑸體檢及門診患者可以不做FG空白,但糖尿病或其他特殊門診例外;
⑹FG>2.3mmol/L者最好做FG空白;
⑺對某些可疑情況,如TG高而血清不混濁應排除高FG的可能。
此外,一些物質如抗氧化物質(維生素C等)、黃疸、溶血、脂血等對酶法測定TG有干擾,可採用設置血清空白予以消除。
在應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臨床常規TG測定時,還要特別注意交叉污染和基質效應。最易對TG測定產生交叉污染的是總蛋白和鐵試劑,因其還原物質濃度可影響Trinder反應。如果接著TG測定直接膽紅素,也會因表面活性劑的導入產生誤差。鐵測定對TG的影響與亞鐵氰化鉀的量有關。此外,還要注意常規酶法測定TG對制備物的基質效應。Halani等用24份新鮮血清為對照,對5份CAP制備的凍干血清及9份CDC冰凍混合血清進行了評價。以3種商品TG酶試劑測定,以CDC參考方法為對比方法,校正游離甘油後,2種商品試劑對CAP及CDC血清均無基質效應,另一種商品試劑對4份CAP血清有基質效應。也有資料表明,各種質控血清中FG佔TG的12%~85%。我們的研究也發現,臨床使用的各種TG檢測試劑盒、不同的測定/校準系統、質控血清之間存在明顯的基質效應,因此對於不同方法/試劑的選擇,如選用兩步酶法試劑和質控物時要注意其反應的通用性與適用性。 TG測定的結果受取樣時個體生物學變異(CVb)和分析不精密度(CVa)的影響[3]。一般情況下,CVa相對較小(約為3%),而CVb占總變異的90%多[6]。即使嚴格按美國膽固醇教育計劃(NCEP)要求控制的個體,在2周內2次所測的TG結果差異百分比約為膽固醇的5倍,75%以上的個體在兩周內的變異大於10%。李健齋等[9]研究發現,中國人群血清TG個體間變異為28%,居所有血脂項目之首。國外資料表明,空腹2.5月的人群TG變異約25%,非空腹狀態的變異更大,日間約為6.3%~65%,月內為12.9%~34.8%,一年為12.9% ~39.9%,以上數據均為正常個體穩定飲食狀態的結果,某些病理狀態下的波動會更大。
為減少上述變異對TG測定的影響,NCEP建議受試者在兩月內分次測定,兩次間至少間隔一周,測定結果取均值。但當血脂水平遠離醫學決定水平時,則無需多次取樣。標本採集要求受檢者在前三周內不改變飲食習慣,采血前至少12h不進食,72h不飲酒。抽血後應盡快檢測,某些含有高活性LPL的標本,如用肝素治療的病人標本,TG常會過度水解。標本最好放在冰浴中,2h內分離血清。室溫放置1天TG下降達34%。Eberly等研究發現非空腹高TG血症的發生明顯多於空腹,而兩種狀態高TG血症所致冠心病的危險基本相同,因此測非空腹TG更有利於冠心病危險預測。
臨床上常見到肉眼脂血標本,這常與一些潛在的錯誤有關。其中之一是LPL水解TG時產生的「清除效應」。在用血清而非試劑作空白時,大顆粒TRL散射引起假性高基線吸收。隨著反應的進行,TG被水解,脂蛋白顆粒變小,濁度也減小,總的效應是在吸光度上升(產生NADH)的反應中,結果輕微偏低。這種誤差所佔比率較小,且只發生於高濃度TG標本中,其誤差通常是可接受的。另外,肉眼脂血標本特別是CM含量過高者,由於CM漂到樣品杯上層使標本成為多相。因此對於肉眼脂血標本,應充分混勻且盡快檢測。TG水解產生大量脂肪酸,特別是脂血標本,由於其濁度和產物的抑製作用,對分析也有影響。在反應的緩沖液中加入牛血清白蛋白或α-環式糊精可以避免上述情況。 美國的TG測定的參考系統較為完善,其推薦的決定性方法是由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所(NIST)建立的ID/GC/MS法,以13C3甘油三軟脂酸酯為內標,可測總甘油酯和「凈」TG,一級參考物質為NIST的SRM1595(三軟脂酸甘油酯);參考方法為CDC的二氯甲烷-硅酸-變色酸法,一直被用作美國CDC-NHLBI血脂標准化計劃中的參考方法,該法用Supelco的三油酸酯和NIST的三軟脂酸甘油酯標准物質SRM 1595的2:1混合物作標准,測定值不僅是TG,還包括(或部分包括)甘油二酯和甘油一酯。二級參考物質有NIST的SRM1951a、CAP RM026及CDC的多種冰凍血清。此法此參考方法步驟繁瑣,實驗室間進行方法學轉移比較困難,CDC擬對其進行改進,以期在膽固醇參考方法實驗室網路(CRMLN)建立一個結合提取、水解步驟的酶法作為「指定參考方法」。
國內陳文祥等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譜(HPLC)測定總甘油和游離甘油的方法,測定總甘油酯的相對不精密度小於2%,游離甘油小於4%,總甘油平均回收率100.0%,游離甘油99.7%,與ID/GC/MS法相對偏差不大於±2%。此法擬推薦為中國TG測定的參考方法。
血脂測定標准化並非要求統一測定方法,而是要求實驗室測定結果達到所制定的技術目標。對於TG測定,國內外要求不精密度(用CV表示)應不大於5%,不準確度(用偏差表示)應不大於±5%,總誤差應不大於15%。總誤差=偏差%+1.96CV(與參考血清的靶值比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衛生部北京老年醫學研究所血脂實驗室已於2002年3月被接納CDC的CRMLN成員(全球共12家),在血脂測定的標准化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國TG測定的參考系統正在建立之中。
G. 什麼儀器可以測量甘油含量
嗯。你都問到這個問題了,具體儀器、操作什麼的我就不說了。就說一下思路。強鹼條件下甘油和二價銅的絡合物顯絳藍色,所以利用甘油的這個特性就可以輕松搞定。主要試劑是AR級的甘油、氫氧化鈉、硫酸銅。向氫氧化鈉鹼化的甘油溶液里加硫酸銅,一定要保證甘油被完全絡合,並且保證多餘的二價銅都以氫氧化銅沉澱形式存在,但是氫氧化鈉也不要加太多。甘油銅可見區最大吸收波長是在630nm。先作個標准系列,繪出吸光度-濃度曲線,然後把待測試樣吸光度測出來在標准曲線上一算,濃度就得到了。氫氧化銅解離出來的銅離子在630nm處也有吸收,好在它是一個定值,測出來後從每個甘油的A裡面扣掉就行了。要點就是以上這些。其它我就不知道了
H. 工業用甘油(丙三醇)純度的測定方法(一般實驗室配置)
http://www.cheml.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75不能復制,所以自己看啦~
I. 怎樣鑒別甘油
不知道你要鑒別什麼。甘油分為好幾種,有粗甘油,合成甘油,工業甘油,醫葯級的甘油,
現在我們鑒別甘油一般都是鑒別含量和色度,粗甘油要交給專門的測試中心來鑒別,因為粗甘油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如果有問題,必須是權威部門給出鑒別結果才有用,合成甘油現在一般已經淡出市場,不作太多解釋了,工業甘油的含量是95%,可以用好幾種方法檢測,一種密度法(需要一些簡單的儀器),一種光的折射法(需要儀器),一種是加熱法,好的甘油加熱到290度是不會變色的,差一點的會稍發黃,但只是輕微的不會渾濁,如果很黃且渾濁的話,甘油就比較差了,還可以通過聞氣味,好的甘油是沒有氣味的,但現在工業甘油都是通過粗甘油精煉的,所以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味的,很淡,濃了就不對了,還有一種是猶太認證法,,不經常用,工業級的可用在油漆,防凍液製作都方面,簡單的也可以嘗一下,甘油越純,甜味越大,醫葯級的含量在99.5%以上,主要用在醫葯製作,化妝品製作上面,醫葯級的甘油鑒別方法同工業級的。
J. 滴定法測定甘油含量
需要預先調節水樣至近中性,否則是不能用酚酞指示終點的.
甘油被高碘酸鈉所氧化而生成一分子甲酸與兩分子甲醛,過量的高碘酸鈉再被過量的乙二醇還原為碘酸鈉和乙二醛.氫氧化鈉滴定甲酸從而測定甘油含量.
如果水樣的鹼性太強,甲酸就不能被滴定,甘油含量也就無法測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