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處理棘手問題
棘手問題的內部非常復雜,長期的短期的,各種利益集結,像一團亂麻。當我們遇到棘手問題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方法叫做董事會法,什麼意思呢?就是假如你是董事長,你在內心給各位董事開會,這些董事,你可以想像成別人也可以想像成不同角度的自己,當你遇到棘手問題的時候,你可以反復的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
如果我一無所有,我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如果明天就死了,我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如果過幾天冷靜下來後,我會做怎樣的選擇?如果是十年後的自己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如果你很敬佩的人在你身邊,他會建議你做什麼樣的選擇等等。
遇到棘手問題時,如果你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那你可能永遠也解不開了,但如果你換一種角度,跳出來,看所有人是怎麼想的,說不定你會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黃金法則。
❷ 干貨|學會這3點讓你在處理棘手問題面前淡定從容
生活里人人都會遇到棘手的問題,但很多人不是在棘手問題的背後去發現棘手問題產生的原因。
大多數朋友的只是簡單盲目的去試百種方法,越嘗試越混亂,從而導致自己的生活一團糟,或者因此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其實解決棘手問題是有一套有跡可循的方法的。主要的還是我們自己對事物的看待方式,盡量不只用單一的看法和眼光去處理事務。
棘手的事情之所以是棘手,主要的還是要看透它背後的底層邏輯是出於什麼樣子的,根據機制原理自發的向自己提問一些問題。
如果你有看過柯南·道爾創作的《血字的研究》,你就能知道為什麼福爾摩斯他能本質的看到現象背後出現的原因。
小說里開頭就寫到了第一次見到的華生,福爾摩斯就可以很快的說出他剛去過阿富汗,並且也確實如福爾摩斯說的那樣。
福爾摩斯是如何看出來的呢?這主要得益於他對對象的仔細觀察。對方擁有了醫務工作者的風度,同時有一副軍人的氣概,那麼顯然他就是一個軍醫。
並且身體的膚色還有手腕都明顯的黑白分明,這么差異化的膚色只有從熱帶地區才能有顯現,並且他的左手臂看起來挺僵硬的,可見他的左手必是受過傷。這種種的事例暗示下來,他去過的地方也就自然只有在阿富汗了。
可能你看到這里會說是作者根據對象去進行的一個自我推理演繹。這種方法其實最早亞里士多德是有說過的,並且這種方法就是還原推理模式,說的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溯因推理法」。
溯因推理法主要的原理還是在於我們敢於大膽的做出假設,並且在假設的後面能夠准確地去求證。
這背後的一系列求證原理都需要我們去建立一個理性心態,不以摻雜過多的個人情感為主要前提。接下來將和你分享大膽的假設和小心的求證都有具體的哪些方法。
就拿我們為客戶提供服務這件事來說。如果你是盲目的推銷自己的產品,以為客戶會需要你的產品,實則你在這里就大大踏入了一個錯誤的方向。
就比如洗頭水這個行業,我們最為知曉的就是海飛絲的廣告。曾經有一個叫蘇大昌的網友就曾說過:他第一次拜訪他的岳父岳母的時候,肩上都是頭皮屑,為此他的老丈人也是一臉的嫌棄。當他遇到海飛絲這個廣告的時候,上面的廣告詞就可以算是非常的打動到她他,因為他需要的是去屑服務,是一款適合針對性他痛點的洗頭水。
所以說當你迷茫不知如何解決事物的問題的時候,你得深入的去探究自己的內心,你的痛點是在哪裡?你害怕什麼?隨後你就會想到你想得到什麼樣的幫助,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根據這個出發點去了解你的解決初衷,為此就會找得到你想解決的方式,或者來自其他渠道的幫助。
這就是做出大膽假設的第一步,即痛點就是恐懼。
五次「為什麼」的提問方法,主要就是為了幫助我們撥開雲霧和情感導向,從結果開始不斷地沿著因果關系的鏈條去找到原有問題發生的根本本質原因。
就拿咱們平常生活的起居習慣來說:你早上起不來,那為什麼會起不來?是因為你睡得太晚,你為什麼睡得太晚?因為你的工作還沒有完成,為什麼你的工作?因為自己的效率極其低下,為什麼你的效率極其低下?因為你在工作時候總是開小差。
當你根據這五步疑問為什麼提問自己下來之後,你就能清楚的知道你的問題出發點歸因於什麼方面出了問題,然後你根據你的最終歸因問題去解決歸因問題,那麼後面的問題就會相應的好解決的多了。
這樣子的方法下來,總比你一味的不斷自責,然後在循環的日子裡不斷晚睡的結果更有實質性。
上述的五步提問法多數解決於我們較為簡單的問題適用性比較廣泛,但對於復雜性的問題來說還需要進一步的根據有結構的模型去詳細的規范化自己的問題所在。
想要根據金字塔模型去規范自己的問題所在,你首先得知道金字塔原理的三大規則。
規則一:金字塔模型下的任何一層的內容,它一定是下一層內容的總結。
規則二:金字塔下的同一層的內容,它必須具有相同的特徵。
規則三:金字塔下的同一層的內容必須是按照一定的邏輯和排列順序來的。
那麼簡單來說金字塔模型的原則就是相互獨立不重疊,完全窮盡無遺漏。
打個比方: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很容易早醒或者睡眠潛,這里我們可以概括為兩個主要原因,可以外因,內因。
外因:你可以根據睡眠的環境或者睡眠的設備去定義。內因:可以根據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干擾因素去定義。
當你根據一層一層的原因去展開影響的因素的時候,你就能發現哪些因素是主要影響的。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同一個問題,很多時候會是多種因素的綜合原因導致的不斷擴大和影響的。
所以,當你運用好金字塔模型的結構去分析你當下的問題時候,可以清晰瞭然的知道你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和主要問題是哪些,列出主次因素進而一個個攻破原因。
當你根據問題做出了以上的三大步驟去假設之後,找出了自己的問題所在,接下來就需要想辦法去求證這個問題是否真的如此重要或者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精力去解決。
求證的原理需要我們做到以下的三大步驟幫,助你去求證自己的問題根源。
當你的根據問題做出了全面假設後,你還要再反問自己,除了這個假設還有其他替代的假設嗎?
如果你不確定的話,你可以根據以下的三個小標准去對標一下:
標准一:邏輯上的是否具備合理性?
標准二:與你所學的其他知識之間這個假設是否具備一致性?
標准三:如果你這個假設能夠解釋過去的事情的話,那麼能否能夠預測未來的事件?
比如當你下班回來後發現地上多了一灘水的時候,你可能會有以下幾種的想像:會不會是家人不小心把水灑在了地上?或者是馬桶的漏水?或者是天花板漏水?
當你把同一個事件做出了不同的多個假設的時候,你就會參照假設與結果能否有機的吻合,進而逐一的排除不可能出現的假設,以求證自己其中之一假設成立的可能性。
當某種假設不能僅僅依靠上述的三個標准去解釋的時候,你就得需要通過實質性的驗證去得出結論。
就如同上述的案例,關於睡不著覺是更多的因為外因因素影響還是內因因素影響,你需要多方面的去拆解求證。
興許你可以改變一下睡眠環境中的光線,或者睡眠設備的床墊枕頭。如果是內因當中的生理因素的話,你或許可以試著去增加運動量或者減少夜間看電子設備的頻率。
這些在你不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情況,你都可以一一的通過驗證去確定導致問題發生的原因,而實驗就是最好的確認方式。
事實上,大多時候我們做出的假設很多時候是可以找到反例的,並且越是普遍使用的底層邏輯,找到的反例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反例的意義就在於否定你這個假設,當你的假設不足以完全立於不敗之地的時候,說明你的問題是存在於多方面的質疑的。
就拿那些研究物理的大師們來說:愛因斯坦他的一生到死都一直在反對一個量子力學。為此,每當他得出一個實驗結論的時候,支持量子力學的泡利和海森堡都會極力的找出論據中的錯誤,狠狠地反駁愛因斯坦。
而這反駁的時間過程也是非常的漫長,直到愛因斯坦的生命最後他都沒有辦法給出一個有效的反例去加以證明量子力學的錯誤。
所以說,當我們的問題讓人有足夠的證據去反例自己的假設時候,那麼問題的假設就是站不住腳的,也不具有可靠性。
也正是有這種勇於反例的精神,世上的偉大成就才足以不斷的突破,這也是一個時代不斷成長的產物之一。
生長在這個和平時代的我們,如果只是一味的只想而不拿出實質性解決問題的態度去做假設求論證的話,問題始終是問題。
要知道,解決問題的背後一定是有一套嚴謹的底層邏輯。當你具備了解這些底層邏輯之後,你的生活和思想都可以得到一個有實質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