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試析課堂教學中師生沖突的有效管理策略
試析課堂教學中師生沖突的有效管理策略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採的作文呢?以棗滲慎下是我整理的試析課堂教學中師生沖突的有效管理策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文摘要:師生關系的好壞決定著學校教育目標的實現。然而在教學活動,尤其是課堂教學中,師生沖突現象時有發生。如何有效地管理沖突,實現學校教育目標是教師和學校管理者面臨的重要任務。
論文關鍵詞:師生沖突;課堂教學;管理策略
一次上課時,某教師發現班上的一位差生與其同桌在課桌里玩自製的紙棋,便喝令他:「我講到哪裡了?」這位學生竟脫口而出一個「將」字。此時,那位教師怒從心起,便將他拉扯上講台。由於中途用力過猛,學生摔倒了,哭鬧起來。結果,家長對這位教師有意見,學生也對他「敬」而遠之。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學校微觀環境中的教育問題逐漸為人們所關注,師生沖突現象就是其中之一,而課堂中的師生沖突現象則尤為突出。
本文開頭所述案例就是課堂中師生沖突的常見表現形式之一,課堂中的師生沖突往往表現為面對面的、激烈的沖突,教師如果不能採取有效的管理策略緩解沖突,不僅會影響當下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而且會使師生關系進一步惡化,嚴重影響學校教育教學目標的最終實現。
可見,運用有效的管理策略緩解師生沖突是教師和學校管理者面臨的重要任務。本文將根據組織沖突管理的有關理論嘗試提出有效的師生沖突管理策略,以期為正被此問題困擾的教師和學校管理者提供借鑒。
一、師生沖突的概念
一般來說,沖突之所以產生有兩個要素是必不可少:一是觀點分歧(有些是表面上的分歧),二是這些觀點不能相容。沖突廣泛存在於人類生活中,組織生活概莫能外。
組織管理學認為,沖突現象存在於任何組織中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人們對組織沖突的認識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傳統的管理理論試圖構建以和諧、團結、效率為特徵的、穩步發展的理想組織,認為沖突是破壞性的,不利於組織的正常活動,因而對組織沖突應該採取迴避、掩蓋或壓制的態度。然而這種做法不僅沒喊雹有解決問題,反而破壞了組織的自我調節能力,妨礙了組織的發展。
現在,組織沖突被認為是正常組織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存在沖突並不完全是壞事,如果對其進行有效管理,還能發揮有益的、積極的作用,因此,管理者要接納沖突,並思考如何有效地管理沖突。
學校組織中的沖突表現為學校成員與學校成員(個體或團體層面)之間的沖突。教師和學生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雙方主體,師生之間的沖突構成了學校組織沖突的主體部分,正確看待並有效管理師生沖突是保證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和學校組織目標如期實現的重要條件。
根據現代組織管理學,可以對師生沖突形成以下基本認識:師生沖突是學校生活的組成部分,既無法避免也不可能消除;師生沖突的產生與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師生雙方的地位目標不一致以及信息的溝通不暢等因素有關;分析師生沖突的原因是很重要的,但相對而言,更重要的則是如何有效地管理沖突,降低沖突的破壞性後果,並盡可能使之產生積極的、建設性的後果。
在本文開頭所述案例中,教師「喝令」學生回答、「怒從心起」、「拉扯」學生等一系列表現均表明該教師不希望學生在課堂上做出與課堂教學無關的行為,試圖通過壓制(懲罰)的方法制止該學生的不規范行為,並為其他同學樹立規范。
從管凳敬理過程來看,教師之所以採用壓制(懲罰)的方法對待「下棋」學生,是因為在該教師的觀念中學生的不規范行為破壞了課堂秩序,而理想的課堂形態應當是每個學生都認真聽講、積極思考、主動參與教學,因此該教師不容許有「下棋」這種「擾亂」課堂秩序的行為出現,出現了這種行為就不是正常的課堂教學了。
可見該教師的觀念仍是傳統管理思想的體現。從管理結果來看,學生「哭鬧起來」,對教師的「管」並沒有表現出認同和服從,當下的課堂教學沒有出現教師預期的結果,而且該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更加惡化了,與學生家長的關系也受到了影響,教師的管理並沒有緩解師生沖突,反而更加破壞了師生關系,教師壓制學生的做法對學生而言是一種無效管理。
對沖突的無效管理「不僅會導致當前局勢惡化,還會使組織狀況每況愈下:員工挫折感不斷累積、組織氛圍日趨惡化和破壞性行為日益增多」。
總之,教師的傳統管理觀念和無效管理策略會嚴重損壞學校組織健康,破壞教育教學活動。然而,現實中有相當多的教師像案例中的教師一樣固守著傳統觀念並採取無效的強硬做法,帶來的破壞性嚴重侵蝕著學校教育的有機體。要發揮師生沖突的積極影響需要教師和學校管理者正確看待沖突,掌握有效的沖突管理策略,這是現代教育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國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二、師生沖突的有效管理策略
1.組織沖突的管理思想
既然沖突表現為對立、不相容,沖突本身就內含著「非贏即輸」的傾向,為了避免這種傾向帶來的不利後果,有必要在行動之前首先對影響作出判斷。
正是基於這樣的想法,美國管理學家肯尼思·托馬斯(Kenneth Thomas)提出了沖突診斷的權變方法。他認為,人們認識沖突的方式源於兩個重要的維度:合作性,即一方滿足對方利益的程度;獨斷性,即一方滿足自身利益的程度。
基於這兩個維度,托馬斯還提出了五種管理模型,即競爭性行為、迴避、調停、分攤的傾向和合作的傾向,與之對應的管理策略分別是以下幾種。
(1)強迫策略,它以一方犧牲他人利益為代價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傾向於高度競爭、不合作,其結果就是導致「非贏即輸」的局面。
(2)迴避策略,是指沖突的一方持漠視態度,無視沖突的存在,試圖迴避沖突以解決矛盾,其行為表現為冷漠、退縮和無動於衷,但這並不表示沖突不存在,潛在的沖突在另外的.時候又會以另一種形式表現出來。
(3)遷就策略,是以一方忽視自己而關心他人為特徵,目的在於息事寧人。
(4)妥協策略,沖突雙方進行談判,力求消除分歧,做出讓步,達到利益的平衡。
(5)合作策略,努力實現沖突雙方的合作,使雙方的利益得到充分的滿足,從而實現「雙贏」。
美國另一管理學家羅伯特·歐文斯(Robert Owens)提出了判斷組織沖突管理策略是否有效的三個標准:第一,它是否能將沖突的破壞性後果控制到最小;第二,它是否會產生一些遺留問題(比如敵對情緒),從而引發以後更大的沖突;第三,它是否有助於發展組織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組織目標。
根據這一標准,迴避和緩和不屬於沖突管理的范疇,對付沖突的基本策略是:合作、談判和權力斗爭。
2.課堂教學中師生沖突的有效管理策略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互動活動,教學的有效性取決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更取決於教和學的互動影響。
因此,教師教的成功也就意味著學生學的成功,學生學的成功也蘊含著教師教的成功,師生在教學中是「俱榮俱損」的,沒有「非贏即輸」的情況存在,從發展的角度看,更是如此。
課堂教學是一種集中授課形式,時間短、容量大,需要師生雙方全力以赴,而「無論是為了『非贏即輸』帶有競爭性質的玩弄權術,還是通過合作來解決問題,都很需要精力、時間和計謀」。[2]綜上所述,前面提到的組織沖突的管理策略並不都適合在課堂教學中使用。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宜採用迴避策略和遷就策略。這兩種策略可以將課堂沖突轉移到課外,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妥協策略和合作策略是有效的沖突解決策略,可以在課後時間和精力寬裕時用來進一步緩解師生沖突。
(1)迴避策略。迴避策略是在沖突不甚激烈時,教師用來延遲緩解沖突的權宜之計。教學活動中,當學生出現不聽講、有小動作或其他違紀行為時,只要不影響其他同學,教師應採用迴避策略暫時忽略這些問題,以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假如本文開頭所綜述案例中的教師對學生「下棋」行為視而不見,會出現什麼情況呢?只要學生的「下棋」行為沒有影響到其他同學,教師的「視而不見」就可以避免師生之間出現面對面的、激烈的沖突,一堂課的教學任務也就能順利完成。但是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教師在課後還應該做進一步工作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時的迴避實際上是將課堂矛盾延遲到課後來解決的一種策略。
(2)遷就策略。在沖突相當激烈,如果「視而不見」則會影響課堂教學時,教師宜採用遷就策略。在課堂中,集中性開展教學活動是師生的主要任務,教師必須避免沖突影響到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為此,教師可以為了息事寧人而放低姿態,以求暫時緩和沖突,這是教師的職責所在。
在本文開頭案例中,面對學生的不服從態度,教師可以先做出一定的讓步,以換取課堂沖突的暫時緩解。但這種策略仍然是將課內沖突轉移到課外解決的權宜之計。
值得注意的是,運用這一策略必須有個限度,即以激烈沖突暫時得到緩解為目的。如果教師總是對學生無原則地讓步,學生就會覺得「老師沒能力,管不了學生」,這會導致教師威信掃地,課堂秩序混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樹立專業權威和課堂規范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在現實中,班風、學風較好的班級的學生能更好地配合教師的教學和管理。
(3)妥協策略。這是化解師生沖突的有效策略。這一策略要求沖突雙方都做出一定的讓步,從而在某種程度上達成和解,以化解矛盾。
也就是說,妥協是一個師生雙方通過談判不斷爭取和做出讓步的過程。在本文開頭所述案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後,可以自己先做出讓步,然後引導學生做出讓步,這時讓步也是一種「爭取」,雙方在讓步和爭取中尋找利益的最佳結合點,最後達成和解。這是一個沖突雙方利益較量達到均衡的過程。
通過談判,教師要採用有效的方式讓學生明白師生雙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並且在與學生的互動中不斷強化這種認識。這種策略在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經常使用。在日常教學生活中,師生之間或緩和或緊張的互動關系,實際上是師生雙方通過談判不斷調整各自的利益訴求,以求達到利益平衡的過程。
(4)合作策略。合作策略能夠使師生關系達到理想的和諧狀態,是解決師生沖突的最優策略。
師生合作是師生關系的理想狀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都是「主體」,是「我和你」的關系,通過主體間的平等對話、相互尊重達到雙方互相理解、彼此接納,最終實現教學相長。可見,合作既是一種管理策略也是一種管理思想。
學校日常教學中,每一次師生沖突的凸顯和激化都是師生矛盾日漸積累的結果,這次沖突解決不好又會引起以後更深的師生矛盾,導致師生關系更加緊張,師生沖突更加頻繁。
三、結束語
本文開頭所述案例中教師要想讓師生關系達到和諧狀態,首先應當改變自己的教育思想,樹立師生平等的教育觀念和「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把學生看成平等發展的個體,而不是給他們貼上「優等生」、「差生」等不同的標簽;其次在教育和管理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在尊重的基礎上實現雙方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最後通過激勵、作出積極回應等方法不斷強化積極的師生關系,達到師生之間的良性循環互動。
;『貳』 管理者處理沖突有什麼技巧
1.你處理沖突的基本風格是什麼樣的
盡管大多數人都會根據不同的情況改變自己對沖突的反應,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處理沖突的基本風格。例如“和事佬”和“坐地泡”。
你應當理解自己處理沖突的基本風格,因為基本風格表明了你最有可能如何行動,以及你經常使用的處理方法。
2.謹慎選擇准備處理的沖突
並不是所有的沖突都必須處理。我們不應當對所有的沖突一視同仁。一些沖突可能不值得花費精力,還有一些你真的無能為力。
“迴避”可能顯得是在逃避,但有時候是最恰當的做法。通過迴避瑣碎的沖突,可以提高整體的管理效率。因此,你必須謹慎地選擇准備處理的沖突,把精力留給那些有價值、有意義的事件。
不要天真地以為管理高手可以解決所有的沖突。一些沖突根本就不值得花費精力,還有一些沖突在你的影響力之外。剩餘的一些沖突才是你應當處理的,你首先應當把它們挑出來。
3.評估沖突當事人
如果你決定處理特定的沖突,花時間仔細了解當事人是十分重要的。
什麼人捲入了沖突?沖突雙方各自的基本情況是什麼?雙方的資源狀況如何?如果你能夠站在沖突雙方的角度,設身處地看待沖突,則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沖突的實質,處理成功的可能性也會大侍啟大提高。
4.評估沖突的原因
沖突不是在真空中產生的,它的出現總是有理由的。選擇解決沖突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沖突發生的原因。通常情況下,沖突的原因可以分為三種基本類型。
(1)溝通差異導致的沖突。溝通差異是指雙方的意見不一致。人們常常輕易的認為,大多數的沖突是由於缺乏溝通造成的,但事實上,許多沖突中卻伴隨著大量的溝通。
有一個錯誤的認識,就是將良好的溝通與別人同意自己的觀點等同起來。乍看一下,幾乎所有的沖突似乎都是由於溝通不暢造成的,進一步分析,不一致的意見是由於不同的角色要求、組織目標、人格因素、價值體系,以及其他很多原因造成的。因此,管理者不能過分重視不良的溝通因素而忽視真正的原因。
(2)立場差異導致的'沖突。每一個人或者組織都有自己獨特的利益和觀念,這是導致沖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企業內部,由於組織存在垂直和水平的分化,也就是有不同的部門或者利益團體。這種組織結構上的原因導致整和的困難,其結果就是沖突。
這種沖突不是個人恩怨造成的,處理起老逗如來也很麻煩。
(3)個性特徵導致的沖突。一些人的特點導致別人很難與他們合作。個人的背景、教育、經歷和培訓等因素塑造了每一個人具體而獨特的個性特點和價值觀,其結果有的人令人感到尖刻、不可信任或者陌生。
這些人格上的差異也會導致沖突。
5.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
當沖突過於激烈的時候,管理者採用什麼手段或技巧可以減弱沖突呢?你有五種選擇,包括迴避、遷就、強制、妥協和合作。
每一種方法都有利弊和各自適應的情形,沒有一種“通用和標准”的。作為管理者,你也許經常使用特定的方法(與你的沖突處理基本風格有關)。但是高級的管理者應該知道每一種方法能夠做什麼,怎樣做,以及什麼時候使用效果最好。
(1)迴避。我們多次指猜強調,並不是每一項沖突都必須處理,有時“迴避”,也就是從沖突中退出或者抑制沖突,就是最好的方法。
迴避策略什麼時候效果最好?當沖突微不足道;或者沖突雙方情緒極為激動而需要時間平靜的情況下,這一策略效果很好。
(2)遷就。遷就的目標就是把別人的需求和考慮放在高於自己的位置上,從而獲得和諧的關系。例如,你順從其他人對特定事情的看法就是遷就。
當爭端的問題不是很重要或者你希望為今後的工作打下基礎的時候,這個選擇很有價值。
(3)強制。強制與遷就相反,就是試圖以犧牲對方為代價而滿足自己的需求。在管理中就是管理者運用職權解決爭端。
當你需要對重大事件作出迅速的處理時,或者需要採取不同尋常的活動時,以及與其他人無關緊要時,這種選擇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4)妥協。妥協是要求沖突的雙方都作出一定的有價值的讓步。當沖突雙方勢均力敵的時候;或者希望一項復雜的問題得到暫時的解決方案時;或者時間緊迫需要一個權宜之計時,妥協是最佳的選擇。
(5)合作。這是一種“雙贏”的解決方式,沖突的雙方都滿足了自己的利益。
合作要求雙方開誠布公的討論、積極的傾聽,並理解雙方的差異,對有利於雙方的所有可能解決方案進行仔細的考察。
什麼時候使用這一招呢?沒有什麼時間壓力,沖突雙方都希望獲得“雙贏”的解決方式,問題十分重要不可能妥協折衷時,合作就是最佳的策略。
『叄』 論述解決沖突的主要策略和方法
論述解決沖突的主要策略和方法有迴避,遷就,強迫,妥協,協同。
1、迴避:藉由暫時冷卻或中場休息,以避免過度激化的僵局。
2、遷就:先抑制自己的需求,滿足其他人的需求,以便維持雙方一種和諧的關系。
3、強迫:迫使對方讓步,以滿足自己需求的作法。
4、妥協:沖突的雙方各讓一步,來取得協議。
5、協同:透過彼此公開而具誠意的溝通,來了解彼此雙方的差異所在,並努力找出可能的雙贏方案,使雙方都獲得最大的可能利益。
(3)用雙贏方法解決教室里的沖突擴展閱讀:
結局沖突的規則
1、不要退讓或者對沖突置之不理。將關系持續下去,對沖突置之不理會將情緒能量以怨恨、敵意或恐懼的形式聚集在一起。
2、不要採用輸贏談判。
3、評估安撫的可能性。
4、時間不足時妥協。目標和關系的重要性都是中等程度時,採取妥協的策略。
5、開啟問題-解決談判。當目標和關系很重要時,就用談判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時在問題不大、也比較具體時,需要在問題發生的當下解決。
6、利用幽默感。對於如何保持讓沖突的解決有建設性,幽默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沖突
『肆』 《T.E.T.教師效能訓練》讀書筆記
1. 若能獲得家長支持,在家中有良好的學習環境,老師在學校里使用教師效能訓練課程(Teacher Effectiveness Training)的方法,將收得更大的效果
2. 如果校長與同事能了解、支持教師效能訓練課程的理念,那麼老師在班級里就能更徹底地運用教師效能訓練課程的方法。
3. 教師效能訓練課程是一套完整的系統,若能完全理解其技巧與原則,它們就能發揮出最佳效果。
4. 讓學生也了解教師效能訓練課程
5. 教師效能訓練課程所提供的技巧,可以讓你的工作更輕松、有趣。
6. 學生也可以學習這些溝通及解決沖突的技巧
我們所要描述與闡釋的技巧主要與談話有關——一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再簡單不過的事。談話既能增進也能破壞人際關系,因此既能縮短也能拉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良好的師生關系應該具備幾個條件:
(1)坦誠或透明,彼此能誠實相待;
(2)關懷,彼此都感覺到受到對方的重視;
(3)互相信賴(不是一方依賴另一方);
(4)獨立性,允許每個人成長並發展其獨特的創造力與個性;
(5)共同的滿足感,一方需求的滿足不以犧牲另一方為代價。
導致課堂混亂的原因之一是:虛假的信息。
當學生的行為出現在分界線以下(不可接受行為區域)彎埋,教師遭遇這個問題,這是教師的問題,問題屬於教師,教師擁有這個問題。
它的確影響了學生,問題屬於她,她擁有這個問題。我們把這個學生的行為放到了行為窗的上方:學生擁有這個問題。
學生擁有的問題與教師擁有的問題之間主要區別在於,是否有具體實質的影響。
無問題區又稱為「教與學區」(教師能專心教,學生能專心學)。教師效能訓練課程的宗旨,是幫老師增加教與學區的面積,以便老師的大部分時間花費在積極的教學上,只用極少的時間處理「兩個問題」區域中的行為。
達到「有效」,我們認為教師與學生的談話技巧是至關重要的。
1. 命令、控制、指揮
「別抱怨,快點完成你的作業。」
2. 警告、威脅
「你最好用心做,如果你指望這門課拿高分的話。」
3. 說教,總是說「應該」、「必須」
「你知道上學是來念書的,你該把那些個人問題留在家裡。」
4. 建議,提供解決辦法
「你需要做的事是弄出一個更好的時間表,這樣你就可以完成所有作業了。」
5. 教導、講理、推理、擺事實
「讓我們看看事實。你最好記住你只有34天時間完成這項作業了。」
6. 判斷、批評、不認可、指責
「你就是懶惰,要不就是嚴重拖延的人。」
7. 謾罵、歸類、嘲笑
「你做事像四年級小學生,不像個高中生!」
8. 說明、分析、診斷
「你就是在想方設法逃避作業。」
9. 贊揚、肯定,給予正面評價
「你這個年輕人很能幹,我相信你會找到方法把它做好的。」
10. 解憂、同情、安慰、支持
「你不是唯一一個有這種感受的人,對於這種很難的作業,我也和你一樣有過這樣的感受。可是一旦你動手去做,其實不難。」
11. 提問、探詢、審問、盤詰
「你認為作業太難?」
「這份作業你做了多長時間?」
「你為什麼等到現在才尋求幫助呢?」
「這事你花了幾個小時?」
12. 退卻、分散注意力、故作幽默、控告、轉移話題
「來吧,讓我們說點高興的。」
「現在不是說這件事鋒塌的時間。」
「讓我們回到課程上來吧。」
「看來好像今天有人不太對勁。」
這些回應方式不具有治療作用,甚至具有破壞作用。
首先,人們認為有人過分深入想了解你的內心,而你不願被他們所知,這時就會感到受到威脅。
其次,提出的問題可能不相關或完全不著邊際,提問者經常以己之意猜測,因而提出的問題絕大部分像命中率很低的箭,偏離靶心,導致被提問者只能回應一些不相埋基螞乾的問題
最後,大部分提問都嚴重限制了與被提問者交流的目的、情感或話題的范圍。
當一個人感覺到被另一個人真正接納時,他將開始思考自己如何改變,如何成長,如何變得不一樣,如何變成自己能夠達到的樣子。
接納他人的「本我」,實際是一種愛的行為。
談話可以有治療的作用,可以促進建設性的改變,但前提必須是那種正確的談話。
消極聆聽(沉默)
簡短自然的應答
「敲門磚」的作用
老師在每一個例子中關注點都集中於學生內在的感受,而不是外在情況,讓學生自己承擔起責任,而不是歸咎於外部世界。
1. 老師必須深信不疑,學生有最終解決自己問題的能力。
2. 老師必須真誠地接納學生所表達的情感,不管他們的情感與老師認為學生應有的情感相差有多大。
3. 老師必須明白,感受是短暫的,是瞬息變化的。
4. 老師必須想幫助有問題的學生,並且為此專門安排出時間。
5. 教師對學生的煩惱應該「感同身受」,但同時要保持自己獨立的個體,不要深陷於學生的情感中而失去自己的獨立性。
6. 教師應該明白,學生很少能夠開門見山地說出自己真實的問題。
7. 老師必須尊重隱私,學生關於他自己和他生活與老師交談的內容,老師必須保密。
1. 積極聆聽幫助學生處理並平息強烈的情感。
2. 積極聆聽有助於學生了解,不必擔心自己的情緒,有情緒不是「壞事」。
3. 積極聆聽使學生著手於真正的問題。
4. 積極聆聽能促進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因為這種方法十分有效地鼓勵學生說話,它使學生「說出來」,「仔細思考」,「執行落實」。
5. 積極聆聽讓學生承擔起分析問題並獨立解決的責任。
6. 積極聆聽使學生更願意聽從教師的話。當老師聆聽學生時,學生知道他們的想法、觀點和情感被老師理解了,因此也會更容易向老師敞開心扉,接受教師的想法、觀念、情感以及意見。
7. 積極聆聽使師生關系更親密。
班級討論的最大阻礙莫過於評估(指教師對學生的評估)或評估的威脅。老師必須明確班級討論的目的是擴展學習,豐富學識,不是為了記分或評斷。
暫時先將所有的學習計劃放在一旁,開展課堂討論,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在這個時候,教師所需要的技巧仍是「積極聆聽」。
教師認清楚「什麼問題是屬於自己的」也同樣重要的。如果教師感覺厭煩、挫敗、憤恨、惱怒、分心,或者因這些情緒導致的生理表現,比如緊張、不適、胃疼、頭疼、驚跳等,這些線索表明,這些問題是屬於教師自己的問題
對教師產生實際而具體影響的不可接受行為,使用「積極聆聽」的技巧是無效的。
學生、環境,以及教師自己,即你可以用這三種方式去影響學生:
1. 嘗試改變學生的行為。
2. 嘗試改變環境。
3. 嘗試改變自己。
教師與學生面質時,教師發出的信息大致可分為三類:
1. 解決方案式信息。
2. 貶抑式信息。
3. 迂迴式信息。
解決方案式信息的內容只涉及學生,而不涉及教師。
所以,貶抑式信息可能:(1)被忽視(學生依然我行我素,並對教師的人品做種種推斷);(2)更加讓學生覺得自己不足。
「你—信息」里沒有一個涉及教師的信息,全部聚焦在學生身上。
「我—信息」將責任歸屬於問題的所有者——教師。
當你發送了「你—信息」,實際上你就是在責怪學生
(1)發出「我—信息」的教師對他自己內心的情況負責(傾聽自己),還擔負起這樣的責任——與學生坦誠分享他對自己情況的評估。
(2)「我—信息」把學生行為的責任留給學生自己。
「我—信息」滿足了有效面質的三個標准:
(1)學生願意改變其行為的可能性很高;
(2)不含有針對學生的負面評價;
(3)不會損害師生關系。
第一,學生必須從「我—信息」中知道給老師造成的麻煩是什麼。一個好的「我—信息」是僅有事實報道而不含有評論。
第二要素對教師而言是最難的。它需要教師確定第一要素中描述的這個行為,給自己帶來了什麼具體實質的影響。
「我—信息」的第三要素是教師因這一實質影響而產生的內心感受
你的危險在於,讓別人對你看得太透徹,倘若在你如此表露自己之後仍然遭到拒絕,可能更加難堪。
第二項冒險是可能需要改變自我。
第三項冒險是承擔責任。
教師們提到他們使用「我—信息」後,最終會影響學生,學生會傳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給其他同學和教師。學生們對老師行為方式的模仿,這或許是學生學習有效的(或無效的)人際關系最顯著的方式。
下面有八條適於個人或群體頭腦風暴的指導原則:
1. 選擇一個外部干擾最小、注意力容易集中的場所。
2. 確定具體的問題是什麼。比如,「我們如何更好處理與儲存教學材料?」
3. 設定頭腦風暴會議的時限。
4. 錄音或寫下產生的所有想法。
5. 只求數量不求質量,產生的想法越多越好。
6. 用「自由設想」法,不要將思考限制在實際、實用或理性的觀點上,想法越瘋狂越好!
7. 在創新頭腦風暴過程中禁止評價,在產生出所有想法之後再去評價。
8. 常常改變參照物的框架。
1. 豐富教室環境。
2. 減少影響注意力的物品。
3. 限制環境。
4. 擴大環境。
5. 重新布置環境。
6. 簡化環境。
7. 使環境條理化。
8. 提前做好計劃。
在無問題區——可以進行教學的時間,存在三種可利用的時間:(1)分散精力的時間;(2)個人時間;(3)最佳時間。
認識到這種重要需求的合理性很關鍵:每個處於學習環境的人必須有個人獨處的時間,遠離喧鬧人群,沉思默想,關閉大腦,養精蓄銳,這時不需回應任何人
只要師生關系處於無問題區,你可以發出各種各樣的信息。
我們只講學生的行為干擾了老師的需求滿足,也就是學生妨礙老師滿足教學需求並享受自我權利時,師生之間的需求沖突
方法一,師生沖突時老師贏學生輸,方法二是老師輸學生贏。
方法一和方法二實質上就是以權力的方式來解決沖突。
方法三是指在處理需求沖突問題時,雙方協力尋找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不需要任何一方輸。
要弄清雙方的需要,那麼找到一個師生都能滿足的解決辦法就不是難事。沖突消失,雙方皆贏,誰也不必藉助於權力。
方法三告訴我們的: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是合作,而不是競爭對抗。
方法三另一個優勢是:解決方案只需要滿足當事人的需求,不必滿足其他人的需求。
1. 確定問題(沖突)。
2. 產生各種可能的解決辦法。
3. 評估解決辦法。
4. 確定使用哪種解決辦法。
5. 確定如何執行此辦法。
6. 評斷解決問題的成效。
步驟1:確定問題(沖突)
1. 在學生理解了方法三不是控制他們的花招之前,不要嘗試解決問題。給學生解釋該方法,然後用積極聆聽技巧。
2. 只涉及那些存在沖突、有問題待解決的學生。
3. 學生必須願意接納方法三,該方法需要學生自願地參與。
4. 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完成至少一步
5. 一定要用我—信息的方式聲明你的需求和意見。
6. 情緒不要發揮過頭
7. 說出你的問題(沒得到滿足的需求),而不是告訴他們你想要的解決方法。
8. 用積極聆聽技巧促使學生說出他們的需要,因為他們也有可能很難區分他們的需求與他們想要的解決方案。
9. 記住,在使用方法三化解沖突時,約翰·杜威對問題的定義,是需求的沖突,而不是不同解決方案的沖突。
10. 不要在你和學生就一條之前由你確定的班規產生沖突時(比如,學生在星期五必須清潔桌椅),第一次使用方法三。
11. 在第一次使用方法三時,不要只提出一些困擾你的問題。
對於學生,你可以在他們的價值觀方面成為一名有效的顧問。
有效的顧問遵守這四個基本原則:
1. 有效的顧問直到確實受雇了,才開始試圖改變客戶。
2. 有效的顧問做好了充分的准備,包括事實、資料和數據。
3. 有效的顧問言簡意賅地與客戶分享他的專長,只說一遍,絕不與客戶爭辯。
4. 有效的顧問把責任留給客戶,客戶決定是否接受你改變的建議。
處理價值問題的另一個辦法是你希望學生有什麼樣的行為,你就做這一行為的榜樣。
你不僅要檢查你自己是否做了好榜樣,還要檢查學校在榜樣這方面做得如何。
改變自我,成為更容易讓學生接納的教師
更靈活、更易接納他人、更實事求是、更樂於助人、更有效能、更多耐心、更有親和力、更有愛心、更放鬆、更風趣等等。
找到「接納的寧靜」
認識到你角色的重要性
不斷檢視你的「行為窗」
教師必須在所有人際關系中使用教師效能訓練的技巧,而不是僅限於解決和學生的問題。使用這些技巧的關鍵在於「行為窗」,教師通過這個窗口觀看其他人的行為。
1. 發送一條好的「我—信息」。
2. 記得轉換到「積極聆聽」。
3. 再發另一個「我—信息」。
4. 之後如果問題還得不到解決,那麼詢問校長,他是否願意同你和他的上司一起開個會議,讓他的上司來幫忙解決你們兩人的沖突問題。
5. 如果校長拒絕你的會議邀請,那就告訴他,你打算單獨去找他的上司,但你更願意和他一起去,因為有他在場表達意見會更好
6. 單獨去找校長的上司,首先向他解釋你已經做了第一步到第五步的工作了,然後說出你的需要,因為這些需求得不到滿足給你帶來了什麼具體影響,請求他的幫助。
會議開始之前的技巧
1. 參加每一場會議之前,仔細閱讀以前的會議紀要。
2. 對你要列入議程的問題有清晰的思路。
3. 准時到達會場。
4. 帶齊所需的資料。
5. 為會議專門安排好時間,這樣就能免除會議期間一切可能的干擾(接電話、信息鈴聲、訪客等)。
會議進行中的技巧
1. 提交你的議事項目,盡量言簡意賅,不要詳細闡述。
2. 當你有觀點意見時,誠實明確地陳述出來。不要壓抑你的感受!
3. 圍繞當下的議題討論,不要跑題,並幫助別人也不要跑題。
4. 當不理解別人說的是什麼意思時,要求他說明一下。
5. 積極參與。有話就說,不要等到有人問你的意見時才說。
6. 堅持以下程序,會幫你在群體討論會中更有效:
(1)准時開會
(2)提前設定議程安排
(3)不跑題
(4)保持秩序
(5)聆聽他人
(6)做記錄
(7)將重要問題、難題、關注點以及會議議題列在黑板上
(8)達成決策
(9)准時結束
7. 保證其他人有發表自己看法和意見的權利。鼓勵沉默寡言的成員發言。
8. 專注地聆聽別人,用「積極聆聽」技巧弄清楚別人所說的話。
9. 開創性地思考解決沖突的方案,然後在小組中篩選這些方法。
10. 不要以幽默、調侃、轉變話題、說悄悄話、諷刺等行為擾亂會議。
11. 做備忘錄,記下你同意會後要做的事項。
12. 不斷地問自己以下問題:
「現在怎樣做能推進小組解決問題的進程?」
「我能做點什麼幫助小組更有效發揮作用?」
「團隊有什麼需求?」
「我能幫什麼?」
會議之後的技巧
1. 執行任務與承諾。
2. 把決策與解決方案告訴相關人。
3. 會議中說的任何話、做的任何事如果可能給組員帶來不良影響,都要保守秘密。
4. 不要抱怨你已同意的決策,若還有新想法,等到下一次會議再提。
5. 不要在會議之外,向領導提出要求。你對小組活動的意見要麼在會上表達,要麼就不說。
成為一名顧問,下面我們將為你說明具體可以做什麼:
1. 在休息喝咖啡時,或其他任何機會里,和你同事談談教師效能訓練課程的內容。
2. 模擬書中的技巧。做個積極聆聽者,發送「我—信息」,將「方法三」(雙贏問題解決法)應用到你們的教室里。
3. 在你的班級,向教職小組展示書中的技巧。
4. 單獨找時間,向校長單獨提供相關信息,特別是怎樣用這些技巧成功舉行教師會議,以及如何用「方法三」建立學校規章制度。
5. 家長及教師聯合會用角色扮演的情境來演示書中技巧。指導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討論或主題討論。
6. 讓圖書管理員給學校的圖書館訂購幾本《T. E. T. 教師效能訓練》。
7. 有關開設教師效能訓練課程,請聯系我們,教師效能訓練課的講師將提供在職培訓。
8. 使用方法三和積極聆聽技巧,幫助你的同事解決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可能沒有比看到用方法三解決擱置數月的難題更讓人印象深刻的了。
9. 主動與全體教員分享「責任組員規章」。將規章復印分發給組員。就該規章以及如何改善小組會議效率的主題進行集體討論,以便全體教員更好地發揮效能。
10. 在其他教師的班裡,提供示範,展示如何解決沖突。當其他教師使用方法三建立班規的時候,可以去旁聽,從而提供幫助。
11. 向學生提供解決沖突的技巧。
『伍』 班級人際交往的沖突與協調
人際交往是學生心理成熟與個性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能與人正常交往,是學生心理健康和具備較好協調能力的表現。人們渴望和諧的人際交往,然而人際交往中的沖突又是不可避免的。下面是我給大家搜集整理的班級人際交往的沖突與協調文章內容。歡迎閱讀!
一、認識沖突的不可避免性和沖突的類型
班主任希望自己所帶的班級人人和睦相處,關系融洽,少發生或不發生沖突。一旦學生之間發生沖突,教師往往會從校紀校規、班級團結、同學關系等各個方面來分析沖突的不合理、不合法,處理起來更是從嚴從重,以防止新的沖突產生。應該說,這種願望是好的,但是從現代組織理論的角度看,沖突是現代組織的一個重要特徵,任何組織都避免不了沖突,班級也不例外。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可以避免在沖突發生時,教師情緒的失控。
啟沒班級人際交往的沖突是多類型的,大致可分為:角色沖突、利益沖突、文化沖突、干群沖突、強弱沖突、名譽沖突、物質分配沖突、本地學生與外地學生沖突、城市學生與農村學生沖突。
班級沖突是不可避免的,班級本身就蘊含了諸多沖突的潛在因素,如權力分配,班幹部的名額是有限的,自認為能當幹部而實際當不上的學生,往往會把不滿遷怒於人;又如班級的獎懲制度,受懲罰者會有怨言,受獎勵者也慎旁虛容易遭到他人的嫉妒甚至攻擊。個體行為因素更是沖突的直接導因,如極端自我中心的人,往往寬燃為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惜損害他人利益;獨斷專行的人,總是聽不得不同意見;自尊心強的人,有時更容易感到別人的威脅而先發制人。
對於班級人際交往沖突,不能一味地用規章制度進行壓制,應該運用現代組織理論辯證地分析沖突,既承認沖突的破壞性,又看到沖突的不可避免性和建設性,在遵循教育規律、了解學生心理特點的基礎上,從積極的方向加以疏導和轉化。
二、發掘沖突的建設性價值
沖突究其本質是矛盾對抗的結果,矛盾是推動一個組織發展的根本動力。一個班級若沒有了矛盾,也就沒有了發展的動力。我們如果僅從控制沖突發生的目標出發,雖然也可以從表面上暫時抑制沖突,但對於建設一個高績效的班集體,特別是幫助學生學會在沖突中協調人際關系是不利的。因此,我們應高度重視並深入發掘沖突具有的促進個體和組織發展的建設性價值。
現代組織理論研究表明:沖突是保證高績效所必需的,但要把它維持在一個適度的水平。當沖突處於低水平時,由於人與人之間缺乏競爭意識,沒有爭奪的目標,滿足於一團和氣,組織內部如一潭死水,個體和組織的潛能便不能得到有效激發,因而績效很低。當沖突超過適度水平時,由於其破壞性遠遠超過了建設性,人際關系趨於緊張,正常的組織結構與程序被破壞,也會給個體和組織帶來嚴重後果。只有當沖突處於適度水平時,組織成員的潛能得到充分激發,人際關系處於適度緊張而活躍的狀態,競爭保持在一個恰當的水平,這時集體充滿活力,組織高效發展。
在班級工作中,我們應該研究人際沖突與組織績效的關系,引導人際沖突為班級目標服務。應該說,沒有矛盾的班級不一定是好班級,但沒有績效的班級肯定是最糟糕的班級。實際上,學生在交往中,如果彼此沒有沖突,一團和氣,情感紐帶是很脆弱的;相反,在經歷適度沖突體驗後,雙方通過協調達成共識而建立起來的感情更加穩固。在缺乏活力的班級中,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為達成目標展開競爭,在競爭中逐步學會正確處理人際沖突,掌握與人相處的基本准則,這對學生未來進入充滿挑戰的社會,正確有效地協調人際關系,具有極深遠的意義。
三、促進沖突向積極方向轉化
學生之間的沖突,多數並不是不可調的利害沖突,只要我們引導得法,完全可以將沖突所產生的消極影響轉化為合作的動力,並進一步升華為學生之間的良性關系。合理情緒理論認為,偶發事件並非導致個體行為反應的根本原因,個體對事件的觀點、看法才是導致其行為反應的根本原因。因此,改變學生對他人的不恰當評價,強化某些合理的觀念,是形成學生良好人際交往的關鍵。
1.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角色協調
矛盾產生於角色本人的感受與他人對角色的期望之間的差異,因此,合理認識自身角色是縮小“自我”與“他我”差異、善解他人的基礎。一次,小航在教室與人發生矛盾,情急之下隨手抓起一本書向對方扔過去,而書剛好是小應的。小應認為小航不拿別人的書而拿自己的書,一定是有意為之,於是兩人發生口角。其實,小航並不知道書是誰的,但當時在氣頭上也沒有向小應道歉。我讓兩人冷靜下來,思考這樣幾個問題:(1)對方當時處於什麼情景下;(2)如果我是對方該如何反應;(3)我的做法是否偏激,體諒對方沒有;(4)旁人如何看這件事。兩人經過冷靜的反思,最終言歸於好。
2.讓沖突雙方了解對方對自己的幫助與關愛
沖突的產生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雙方不了解彼此的優點,往往只看到彼此的缺點,因此,解決沖突先要讓沖突雙方想想對方對自己曾經的關愛和幫助。勞動委員是一個工作繁重又容易得罪同學的角色。有一次檢查衛生時,我發現只有勞動委員一個人在教室做清潔,原來他是在幫兩個沒來的值日生做。晚上,我找到兩個同學,將事情告訴他們,兩人以前與勞動委員發生過矛盾,聽完後,都不好意思了。從此,兩人搞衛生時再也沒有逃跑過。
3.提高學生對干群關系的認識
班委是同學們自己選出的,可當班委開展工作時,又有多少同學能給予充分支持呢?文娛委員負責元旦節目排演,可有一天,她卻忽然撒手不管了,原來是幾個調皮學生不聽指揮。我讓學生討論班幹部的職責以及班幹部如何發揮作用。經討論達成共識:管理自習課的紀律是值周班委的責任,不管就是失職,對不起集體;同時,紀律管理、活動的組織必須依靠同學的配合,班委對紀律的管理絕不是為自己撈好處。於是,同學們認可了班委的工作,理解了班委的工作。
4.引導學生學會求同存異
同學之間發生矛盾是經常的,關鍵是如何處理。我教給學生解決矛盾的一個小技巧——求同存異。當兩人在觀點上發生分歧時,矛盾就產生了,這種矛盾很正常。但雙方要達成一致意見,不相互攻擊,不讓矛盾成為私人恩怨。而且,為了共同的利益,開始著手解決矛盾。求同存異就意味著不攻擊對方,從雙方立場出發解決問題,實現雙贏。
5.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不公平的競爭極容易引發沖突,如獎懲不公、利益分配不公、人事安排不公,班主任應盡量避免。班幹部應採用民主選舉,而且要能上能下,讓所有學生都有機會爭取;活動的安排要考慮到學生的廣泛參與性,使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專長;榮譽不要過分集中在少數人身上,特別要注意後進生的進步等。公平競爭可以把誘發沖突的因素轉化為積極的競爭動力,有利於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也有助於增強班級活力。
『陸』 雙贏處理好同伴沖突
你了解孩子遇到同伴沖突之後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嗎?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你的孩子是屬於哪一種——
1、 競爭方式。 就是發生沖突後,孩子只重視自身利益的滿足,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犧牲他人的利益。
2、 合作方式。就是當兩個孩子發生沖突後,願意去溝通商量,即使雙方的利益需要都能得到滿足卜早扮,他的結果是雙贏。
3、折中方式, 指的是兩個孩子在考慮到對方的利益和自我實現的基礎上,互相做出一定的讓步,以達到雙方需求的平衡。雖然雙方需要沒有被完全滿足,但各自讓步的結果也在雙方可接受的范圍內。
4、迴避方式 ,在這種策略中,兩個孩子既不試圖努力達成自身的需求,也不願意成全對方的利益,試圖逃離沖突,置身事外。
5、遷就方式 。也就是有一方自動放棄自身的利益追求,或者只是顧及另一方的利益,而忽視自身的要求。
在以上五種方式中,很明顯合作的方式屬於積極的問題解決策略,也是我們應該培養孩子學會的沖突解決方式,學會雙贏,解決沖突是孩子人際交往乃至未來談判的關鍵一步。
那麼如何培養孩睜肢子,運用合作的方式解決沖突。
第一,與孩子探討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當孩子與同伴發生沖突後,家長在與孩子的探討中要注意避免指責孩子。
比如當孩子不小心摔破了同學的水杯回來和你說想陪對方一個新的水杯,這個時候就不要說你怎麼那麼不小心啊,取而代之的應該是:「嗯,你能勇敢地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很好!想必以後你也會動作小心的」。這樣的表達才會讓孩子不懼怕承擔責任。
很多孩子怕的不是承擔責任,怕的是父母的指責。所以給予孩子肯定要比指責說教重要得多。
第二、和孩子講講你的親身經歷。
比如說你可以跟孩子說說你小學的時候,同學搶了你最喜歡的玩具,還弄壞了,當時你是什麼樣的感受等等。孩子是很喜歡聽這種說小時候的故事的,因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自己可以信賴學習的榜樣。因此,把你的故事說給孩子聽,孩子會遷移,默默的學習你解決問題的方法 。
第三,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
當孩子和同伴發生沖突時,你最先關注到的應該是孩子的感受,問他:你現在是不是很生氣?是不是很委屈?是不是很難過?等等,當你看到孩子的情緒,感受他的委屈,孩子從心理上就會舒服很多。這個時候,你再引導孩子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孩子才能聽得進去,否則一味講道理是徒勞的。
第四、帶孩子心情平靜之後,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為雙贏採取行動。
你可以說:你的意思是把對方的話再講一次是嗎?在雙方的想法都被理解後,引導孩子可以和同學說:我建議我們可以做什麼不做什麼。並給對方型灶一個可行性的建議,並徵得對方同意,為這個雙贏的目標而採取行動。
讓孩子學會合作雙贏,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一課,也是孩子積極健康快樂人生的基礎。
『柒』 雙贏方法六步驟之六—評估效果
雙贏方法選出的解決方案盡管是 由雙方都同意的,但在執行的過程中,並非一直都會成為最好的解決方案。因此,父母有時需要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看他是否對這個方案仍然滿意。
孩子有時會對一個方案做出了承諾,結果卻不願意照著執行。或是由於種種原因,家長發現孩子難以信守自己的諾言。一段時間之後,父母可以用這樣的問題去核實情況:
「你對我們約定的解決方法滿意嗎?」
「你感覺我們的方法效果如何?」
這樣的詢問或類似的詢問會使孩子感到父母對他的需求很關心。
有時候,當初考慮的解決方案與實際發生的問題並不相符,所以有必要做些調整或修改,比如,為了保持家裡的清潔,必須一天倒一次垃圾,結果發現有的時做輪候,家中沒有垃圾可倒,或者很少不需要倒。
父母和孩子應經常評估執行的結果是否達到了目標,如果沒有,應該對方案中的缺失加以改進,或者重新制定新的解決方案。
以上是雙贏方法的六大步驟的簡單介紹,我們前面也談到了,並非運用雙贏方法解決沖突的過程都會有條不紊地走完全部6個步驟。有時提出一個方案就咐差能解決沖突,有時剛進行到第3個步驟,大家正在評估先前提出的方案,父母或者孩子就會突然發現最終方案,然而,把這六個步驟都牢記著心是很有益衡胡皮的。
『捌』 沖突管理的五種策略
第一,先迴避
從實際的或潛在的沖突中抽身,把問題推遲到他們完全准備好,或者把問題推給其他人去解決。簡單來說,現則正在先不說這個。過段時間再說吧。
第二,放鬆寬容
強調一致性而不是差異性;讓位維持和諧關系,考慮其他方的需求。一般來說,雙方都敞開心扉,理解對方的立場和想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一致。
第三,和解調解
為了暫時或部分解決沖突,我們應該找到一個在一定程度上能讓各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類似於退五十步,但這種方法有風險,有時會導致「雙輸」的局面。
四。強制命令
以犧牲他人為代價來促進一方的觀點;只提供一個輸贏方案。通常,權力是用來強行解決緊急問題的。這種方法通常會導致「雙贏」的局面。
強制的方式需要謹慎使用。如果管理者習慣性地使用這種方式,會降低團隊成員的凝聚力。
動詞 (verb的縮寫)合作解決問題
考慮不同的觀點和意見,採取合作的態度和開放的清盯旦對話,引導各方達成共識和承諾,才能帶來共贏。
這是沖突管理的五個常用策略。對於管理者來說,靈活管理團隊沖突可以最大化團隊的工作效率,提升團隊的工作氛圍,所答擾以一定要謹慎!
『玖』 親子沖突的解決:雙贏方法
敗李 01
親子相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發生沖突,很少有父母能接受這個事實,即沖突是生活的組成部分的,不一定是不好的。
很多父母都把沖突視為某種應該不惜一切代價去避免的東西,不論是親子之間的沖突,還是孩子之間的沖突。
當親子沖突發生時,家長深以為苦,並且對如何積極的解決缺枯兄沖突感到困惑。
02
如何有效的解決親子之間的沖突呢?
最有效的方法是雙贏。
雙贏是指沖突的解決方案必須是被雙方都接受的,在沖突解決後沒有人贏也不會有人輸,雙方都共同獲勝了。
具體來說:
當親子之間面臨一個需求沖突的情況,父母請孩子一起來尋找某種能令雙方接受的解決方案,親子關系中的一方或雙方可能會提出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他們會仔細的評價這些方案,並最終找到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在選定解決方案後不需要再去說服誰接受,因為雙方都已經接受了他。因為沒有人對這個決定持有異議,這種方法不需要承認和權力來迫使對方服從。
03
案例:
雨衣事件
孩子:再見,我要去學校呢。
家長:寶貝外面在下雨,你還沒穿雨衣呢。
孩子:我不需要雨衣。
家長:外面雨下的很大,我擔心你會感冒。
孩子:我不想穿我的雨衣。
家長:聽起來你是一點兒都不想穿那件雨衣。
孩子:是的,我討厭他。
家長:你真的很討厭你的雨衣。
孩子:是的,他真的很難看,學校里沒有人穿那樣的雨衣。
家長:你不想穿的與眾不同。
孩子:我當然不想,每個人都穿著很酷的雨衣。
家長:明白了,我們遇到了一個矛盾,你不想穿你的雨衣,因為他很難看。但是我肯定不想讓你感冒,然後落下功課。你能想出一個讓我們兩個人都接受的解決方案嗎?我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才能皆大歡喜?
孩子:或許我今天可以見一下媽媽的舊雨衣。
家長:那件舊雨衣?
孩子:是的,他很酷。
家長:你認為他會讓你今天穿它嗎?
孩子:我去問問他。(10分鍾後穿著媽媽的舊衣回來了,袖子太長,但是他把它卷了起來。)
家長:你喜歡他?
孩子:當然,他很好。
家長:好吧,我確信他能使你淋不到雨,所以如果你對這個解決方案感到滿意,那麼我也滿意了。
孩子:嗯,我要走了。
家長:再見,祝你今天在學校度過快樂的一天。
04
很顯然爸爸和孩子用一種雙方都滿意的方式解決了,他們的沖突問題很快被解決了,父親不需要浪費時間,變成一個苦口婆腔的推銷員。
這種方法不涉及任何權力,不論是父親一方還是孩子一方,最後兩個人圓滿的解決了問題,並對彼此都感覺到溫暖之情。
伏襲 05
雙贏思維的解決方法能夠發展孩子的思考能力,實際上鼓勵孩子進行思考。
這種解決方法少了敵意,多了愛,讓孩子對父母的敵意大大減少了。當親子雙方經過努力共同解決了一個沖突,找到了一個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他們常常會對彼此產生更深的愛和親情。
這種方法不需要強制執行,因為一旦孩子同意了一種可接受的解決方案,他們通常就會去執行,因此孩子會對此感到感激。
這種解決方法消除了對權力的需求,使得親子雙方都無需再使用權力,不再彼此斗爭,而是相互合作,同心協力去完成一個任務。因此,孩子不再需要發展任何對付父母權利的方法了。
這種解決方法既尊重了孩子的需求,也尊重人自己的需求。他向孩子傳遞的意思是我尊重你的需求和你滿足自己需求的權力,但是我也尊重我的需求和我滿足自己需求的權利,讓我們來試著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這樣一來你的需求可以滿足,我的需求也可以滿足,沒有人會輸----我們都贏了。
這種解決方法傳給孩子的感覺是信任孩子,孩子們會非常喜歡這個方法,因為他們喜歡被信任並且被平等對待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