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腹部腫塊的分類
分類方法很多,按腫塊性質大致可分為六種(表1腹部腫塊的分類)。
有些疾病並不能按上述分類確切劃分,比如腹膜後腫物可出現在腹部的任何一部分,胰腺囊腺癌既是腫瘤又是囊腫,通常搏乎腹部包塊是指慢性疾病,急腹症所表現的包塊不在此列。
生理性「腫塊」並非真正的疾病,但有時誤認為病理性腫塊。除子宮、膀胱、糞塊外,發達的腹直肌腱劃間的肌肉,消瘦者的脊柱或骶骨岬和自發性痙攣的腸管等,都可能被誤診為病理性的。甚至腹壁松軟或薄弱者的腹主動脈,也會被誤認為是「搏動性腫塊」。
炎症性腫塊多伴有發熱、局部疼痛、白細胞計數升高等炎症徵象。如闌尾周圍炎包塊、腸系膜淋巴結結核、腎周圍膿腫等。
腫瘤性腫塊 多為實質性腫塊。惡性腫瘤佔多數,特點為發展快,晚期伴有貧血、消瘦和惡病質;良性腫瘤則病史長,腫瘤較大,光滑,有一定活動度。
囊性腫塊多呈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有波動感。常見的有先天性的多囊肝、多囊腎、臍尿管囊腫;滯留性的胰腺囊腫、腎盂積水;腫瘤性的卵巢囊腫;炎症性的膽囊積液、輸卵管積水、包裹性積液;寄生蟲性的包蟲囊腫等。
梗阻性腫塊胃腸道的梗阻性旁銀祥腫塊可引起腹痛、腹脹、嘔吐或便秘不排氣等;梗阻膽道的腫塊引起無痛性黃疸,一般不發熱;梗運搏阻尿路系的腫塊常引起腰部脹痛。嚴格說,淤血性脾腫大和郁膽性肝腫大,也屬於梗阻性腫塊。
外傷腫塊如左上腹部的脾破裂血腫,上腹部的假性胰腺囊腫,下腹或盆腔的腹膜後血腫等。見腹部創傷。
⑵ 腹部腫塊的介紹
腹部腫塊是指在腹部檢查時可觸及到的異常包塊。常見的原因有臟器腫大,空腔臟器膨脹,組織增生,炎症粘連及良惡性腫瘤等。腹部腫陪慎塊主要依靠觸診檢蘆輪敬查。觸診如果發現腫塊應注意腫塊的位置、大小、形態、質度、有無壓痛及移動度。藉此來鑒別腫塊的來源桐肆和性質。
⑶ 腹部腫塊的診斷
1.詳細了解病史對腹部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腫塊的生長速度,伴隨症狀都可以給診斷提供一定的線索。胃癌在病史中常有進行性的食慾缺乏、貧血、消瘦。膽囊腫大,伴有進行性的黃疸而無腹痛常提示有胰頭癌。膽囊腫大、間歇性黃疸伴有發作性右上腹痛及發熱多見於膽石症。肝臟腫大,如病史中有慢性心力衰竭可能為肝臟淤血。源棚炎性腫塊常有發熱及相應部位的疼痛史。病史長,腫塊生長速度緩慢,不伴有其他症狀,多提示為良性腫塊。
實驗室及其他輔助檢查。實驗室檢查對腹腔腫塊的診斷有重要意義。如果腫塊明顯壓痛,白細胞升高,腫塊多為炎性腫塊。巨大脾臟,伴有白細胞顯著增高達數萬至數十萬,並有幼稚細胞,提示為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化驗骨髓象可明確診斷。上腹部腫塊,如果便隱血試驗持續陽性,腫塊可能為胃癌。肝臟腫大,常伴有肝功能異常。肝大伴甲胎賣鎮蛋白升高,提示為原發性肝癌。如果伴有腹水,腹水常規檢查可鑒別腹水為滲出液還是漏出液。肝大伴有漏出性腹水,可能為肝硬化或循環障礙引起的肝淤血。可根據腹水的白細胞分類鑒別為化膿性感染還是結核感染。血性腹水多提示為惡性腫瘤。如果在腹水中發現了癌細胞,說明癌腫已發生轉移。對腫塊穿刺抽取活組織,進行組織學檢查,常可明確腫塊的性質。
其他輔助檢查:為了弄清腹腔腫塊的確雹配則切部位和所在臟器以及腫塊的性質,有必要選擇適當器械進行檢查,以便為外科手術治療制訂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據。常用的檢查方法有X線造影、B型超聲、CT、磁共振、內鏡等。
消化道的腫物可行鋇餐造影檢查。B型超聲、CT、磁共振適用於實質性臟器的檢查,以了解臟器內的佔位性病變。也是診斷膀胱、子宮腫物的重要手段。胃腸道的腫物最好的檢查方法是用胃鏡和腸鏡。腹腔的腫物可用腹腔鏡檢查。在行內鏡檢查時應取活組織進行組織學檢查,以便確定腫物的性質。對上述檢查方法的選擇,應選擇既經濟又准確的手段。應避免重復檢查。
⑷ 小兒腹部腫塊,如何診斷
: 非實質性腫塊 1.便舉粗秘的小兒,可在左下腹摸到一個或幾個塊狀物,呈圓形或臘腸形,能被推動,觸摸時孩子不痛或散清不沖答前哭鬧,用開塞露等灌腸排便後可以消失
⑸ 區別腹壁腫物與腹腔內腫物最簡單的檢查方法是
可採用屏氣抬頭試驗和肘膝化俯卧檢查法加以鑒別。
⑹ 腹腔腫塊的診斷要點是什麼
(1)病史
①年齡與性別。
(5)鑒別診斷
①腹壁腫塊。其特點為位置較淺表,坐位或收緊腹肌時,包塊明顯,且隨腹肌移動。當腹肌鬆弛時,包塊不明顯。相反,腹腔內包塊在腹肌緊張時包塊不明顯,腹肌鬆弛時包塊可觸及。
②假性腫塊。
充盈的膀胱:尿瀦留時,在恥骨上部可觸及圓形、隆起的腫塊,續表導尿或排尿後腫塊即消失。
妊娠子宮:成年女性,有停經史,其他妊娠徵象及妊娠檢查陽性。
疝:如腹股溝疝、股疝、臍疝等。其特徵是腹壓增加時腫塊增大,時隱時現,咳嗽時可觸及膨脹性沖擊感,如內容物是腸管,可聞及腸鳴音。
結腸櫻瞎腸管或主動脈:腹壁脂肪少且肌肉薄而鬆弛的人,可在左下腹觸及條索狀結腸,較軟,可推移活動;腹部中央、脊柱前可觸及腹主動脈,它隨心跳而搏動。
內臟下垂:如腎、肝等,須注意鑒別。
糞塊:便秘患者可在盲腸、乙狀結腸內觸及腫塊,清潔灌腸或通便後腫塊消失。
⑺ 腹部觸診在左下腹觸到條形包塊如何判斷是糞便包塊還是其他
你在左側腹部的骼骨旁,摸到條狀的腸型腫物,伴有便秘存在,最可能的是含有糞塊的乙狀結腸。 左下腹部(左髂部)所包含的臟器有: 乙狀結腸、女性左側卵巢及輸卵管等。 在左下腹部發現有類似臘腸形狀的條形腫塊,常見的原因有: 1、正常腹部可觸到的包塊——乙狀結腸糞塊,多在伴有便秘時出現,無壓痛,排便後消失; 2、痙攣性腸型: 在腸易激綜合症與潰瘍性結腸炎時,左下腹可觸及痙攣性腸型;特點是常有但不固定,可伴有腹痛、便秘、腹瀉或便秘與腹瀉交替的症狀。 二者區別為:潰瘍性結腸炎有膿血便、貧血、血沉增快等器質性病變的症狀與表現,而腸易激綜合症則為功能性疾病,無上述病理改變。X線鋇劑灌腸和結腸鏡檢查可幫助診斷。 3、結腸血吸蟲病性肉芽腫:在左下腹可觸及攣縮、增厚或變硬的結腸,特點的有血吸蟲病史,伴有腹瀉、便血、肝脾腫大等。 4、乙狀結腸腫瘤:少見,可在左下腹部觸到質硬、呈結節狀、不移動的腫物,常伴腹瀉、便血等症狀。 你有便秘,如在排便後,腸型狀的腫物消失或明顯縮小,則不必擔心,說明是乙狀結腸糞塊所致。應注意合理的飲食,適當食用含纖維素多的蔬菜,並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有結腸炎症狀時,可做有關檢查,以除外結腸炎或腸易激綜合症(結腸功能紊亂)的可能。
⑻ 腹部腫塊的體征
腹部腫塊主要依靠觸診檢查。觸診如果發現腫塊應注意腫塊的位置、大小、形態、質度、有無壓痛及移動度。藉此來鑒別腫塊的來源和性質。
1.腹部腫塊的位置確定腫塊的位置可了解腫塊的來源。某個部位的腫塊多來源於該部位的臟器。如右上腹的腫塊多來源於肝臟、膽囊或肝曲結腸。帶蒂包塊或腸系膜、大網膜的包塊位置多變。腸管分布區的較大包塊,如果伴有梗阻,腫塊可能為該橘耐段腸管內腫物。如果不伴有梗阻,多來源於腸系膜、大網膜或腹膜後臟器。多發而散在者常見於腸系膜淋巴結結核、腹膜結核或腹腔轉移癌。
2.腫塊的大小在臍周圍觸到較小的腫塊可能為腫大的腸系膜淋巴結。巨大的腫塊多發生於肝、脾、胰腺、腎臟圓碰春、卵巢及子宮等臟器,以囊腫多見。如包塊大小變異不定,甚至可消失,可能為充氣的腸曲引起。腫塊的形態圓形表面光滑的包塊,以囊腫為多。形態不規則,表面不光滑、堅硬多為惡性腫瘤,炎性腫物或結核包塊。索狀或管狀腫物,短時間內形態多變者,可能為蛔蟲團或腸套疊。右上腹觸到卵圓形腫物,光滑可能為膽囊或腎臟。腫大的脾臟可以觸到脾切跡。腫塊的硬度和質地腫塊如果質地硬多見於腫瘤、炎性或結核性腫塊,如胃癌、肝癌及結核性腹膜炎形成的包塊。腫塊若為囊性,腫物質地柔軟,多見於囊腫。壓痛炎性吵神腫塊有明顯壓痛。如位於右下腹的包塊、壓痛明顯,多為闌尾周圍膿腫。肝大有明顯壓痛可能為肝膿腫。移動度如果包塊隨呼吸上下移動,可能為肝、脾、腎、胃或這些臟器的腫物。膽囊、橫結腸的腫物也可隨呼吸上下移動。如果包塊能用手推動者,可能來自胃、腸或腸系膜。移動范圍廣、距離大的腫物,多為帶蒂的腫物,遊走脾、遊走腎等。凡腹膜的腫瘤及局部的炎性腫塊一般不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