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區分剖面圖與斷面圖
剖面圖與斷面圖的區別在於:
1、斷面圖只畫出形體被剖開後斷面的投影,而剖面圖要畫出形體被剖開後整個餘下部分的投影。
2、剖面圖是被剖開形體的投影,是體的投影,而斷面圖只是一個截口的投影,是面的投影。被剖開的形體必有一個截口,所以剖面圖必然包含斷面圖在內,而斷面圖雖屬於剖面圖的一部分,但一般單獨畫出。
3、剖切符號的標注不同。斷面圖的剖切符號只畫出剖談辯切位置線,不畫出投射方向線,且只用編號的注寫位置來表示投射方向。編號寫在剖切位置線下側,表示向下投射。注寫在左側,表示向左投射。
4、剖面圖中的剖切平面可轉折,斷面圖中的剖切平面則不可轉折。
剖面圖又稱剖切圖,是通過對有關的圖形按照一定剖切方向橡侍飢所展示的內部構造圖例,剖面圖是假想用一個剖切平面將物體剖開,移去介於觀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間的部分,對於剩餘的部分向投影面所做的正投影圖。
剖面圖一般用於工程的施工圖和機械零部件的設計中,補充和完善設計文件,是工程施工圖和機械零部件設計中的詳細設計,用於指導工程施工作業和機械加工。剖面圖是假想將地面沿某一指定方向線垂直剖切,並以圖形顯示制圖對象的立體分布和垂直結構的一種圖解形式。
斷面圖是指假想用剖切面剖開物體後,僅畫出該剖切面與物體接觸部分的正投影所得的圖形。應用於配合視圖表達像肋板和輪輻等。斷面圖主要用來配合視圖表達像肋板、輪輻、型材、帶有孔、洞、槽的軸等,這類常見梁返物體結構的斷面形狀;與剖視圖相比,在表達這些結構時,斷面圖更為簡單。
❷ 怎樣區分剖視圖和剖面圖
辨別剖視圖的方向,要看剖視圖的剖線箭頭所指的方向。
剖切符號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為長邊——位置線,短邊——方向線,長短兩邊互相垂直。剖切位置線即所要表示的垂直面與水平面的切線。剖切方向線則相當於一個箭頭,其指向即為人眼所看向的方向。
斷面圖與剖視圖的關系:
1、假想用剖切平面將機件的某處切斷,僅畫出該剖切平面與機件接觸部分的圖形,這個圖形稱為斷面圖,簡稱斷面。斷面圖主要用於表達機件上某襪肆埋些部分的斷面形狀,如機件上雹輪的肋板、輪輻、實心桿件上的孔和槽,以及各種型材的斷面形狀等。
2、剖面圖是假想用一個剖切平面將物體剖開,移去介於觀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間的部分,對於剩餘的部分向投影面所做的正投影圖。
3、斷面圖與剖視圖的區別是:斷面僅畫出剖切面與機件接觸部分的圖形,而剖視圖則是將斷面連同它後面的結構投影起畫出。剖視圖=斷面圖+後面可見輪告螞廓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剖面圖
❸ 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體系建設框架
李英康 張鐵奎 米勝信 戴葳葳 彭秋月
(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
摘要 本文通過對實物地質資料服務方式、服務內容、服務對象和應用范圍的調查,分析了實物地質資料的服務現狀。針對當前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面臨的「管理體差埋制不順、資金投入不夠、組織機構不健全、人才隊伍不配套、服務設施落後」等問題,淺析了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體系的建設框架。
關鍵詞 實物資料;服務體系;建設框架
一、前言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的精神,建立健全地質資料信息共享和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水平,開展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體系建設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實物地質資料的服務體系是一種對實物地質資料實行規范化、系統化社會服務的工作體系。它包含組織管理機構、人員、管理服務的辦法、法規、技術標准、工作制度,還包括服務方式、途徑、服務系統、運行機制和保障措施,以及服務組織機構、客戶滾遲服務系統的運行管理規范與服務過程的質量評價。建設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體系的目的是為全國實物地質資料的社會化服務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措施。
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體系的研究工作剛剛起步,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先弄清楚實現實物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要做哪些基礎性的工作?為此,我們針對實物地質資料的服務方式、服務內容、不同服務對象的需求,進行了調研和考察工作,初步了解了現存實物地質資料保管單位的服務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基於實物地質資料的服務方式,進行了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體系建設的需求分析,從服務組織結構、服務管理標准化、服務數據標准化、服務網路系統建設、服務設施建設、服務設備配備、人員與機構設置和服務產品開發8個方面,探討了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體系建設框架方面的問題。
二、服務需求分析
作者在以往對全國地質資料管理部門和相關地勘單位發放「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與社會化服務需求調查問卷」的基礎上,通過統計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提供目錄查詢服務是服務的主要方式
在實物地質資料服務方式方面,多數調查者認為應在三個方面提供服務,分別是目錄查詢服務,館際信息交流服務,實物觀察、取樣和測試服務。
首先,提供目錄查詢服務。希望全國各級實物地質資料保管機構、單位,盡快地提供實物地質資料目錄查詢服務。
其二,加強館際信息交流。在全國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網路系統未建立起來之際,為了方便全國各地用戶查詢實物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館藏機構應加強館際間、單位間的信息交流工作,以便就地就近查詢實物地質資料信息。
其三,提供實物資料的觀察、取樣和測試服務。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多數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機構,特別是基層地勘保管單位,缺少實物觀察、測試的場地、設施和設備,以及相關的管理規定。所以,在近期內難於開展廣泛的實物資料觀察、取樣虛備螞和測試服務。
2.以礦產資源評價和區域地質調查產生的實物地質資料為主要服務內容
在實物地質資料服務內容方面,多數用戶需要獲取在礦產資源評價和區域地質調查中所產生的實物地質資料。實物的主要類型是岩礦心、岩礦石標本及礦石光片、岩石薄片。這與目前各級實物地質資料館藏機構保存的實物地質資料主體情況基本一致。
此外,還需要實物地質資料的綜合分析研究成果,就目前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狀況來看,因缺少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很難在短時間內提供服務。
3.不同用戶需求不同類型的實物地質資料
在用戶方面,主要是從事礦產資源勘查、評價、開發和區域地質調查、地下水勘察工作的地礦勘查企業與開發商、科研單位和政府管理部門。
政府管理部門不但需要實物地質資料生產種類與數量、保管狀態、利用情況方面的統計信息,也需要管理、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和遇到困難方面的信息,以便政府管理部門通過對全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信息的分析,進行宏觀預測,制訂規劃與政策,解決存在的問題,提高管理水平。
科研單位需要地學前沿、熱點問題(地球動力學、新成礦理論、環境評價、災害預警、科學鑽探、新能源)方面的實物地質資料。
礦產資源開發企業、開發商需要能夠反映能源礦產規模、儲量、品位方面的實物地質資料和礦區勘探情況的綜合研究成果,確定礦產資源開發目標。
高等院校需要能夠反映特殊地質現象、具備教學範例、普及地學知識方面的基礎地質實物地質資料,以提高教學水平。
地質礦產勘查單位需要礦產資源評價和區域地質調查工作產生的實物地質資料,類型包括岩礦心和岩礦石標本及礦石光片、岩石薄片等。通過已有的實物地質資料分析、測試,降低勘探成本。
三、服務體系建設框架
為解決當前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工作面臨的「管理體制不順、資金投入不夠、組織機構不健全、人才隊伍不配套、服務設施落後」等不能滿足國家經濟建設需求的問題。
首先,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體系必須建立在配套法規的基礎上,通過理順管理體制,使服務管理機構遵章守則、規范服務,才能改變目前無章可循、職責不明、標准不一、基礎設施落後、人才缺乏的現狀。
第二,通過依法進行監督管理,建立符合社會化運行的新機制,強化社會化服務准入制,更好的兌現服務。
第三,運用現代技術,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減少辦事環節、手續,依靠網路技術提供在線目錄服務。
第四,整合社會資源,加強各行業部門的交流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構建實物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平台。
1.體系的構成
向社會提供服務的實物地質資料,包括國家出資的公益性和商業性地質工作完成後提交給國家的實物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的公益性社會化服務是指政府組織各級館藏機構,為社會提供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服務。
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體系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它由一系列子體系構成,包括服務組織、管理制度、技術標准、庫藏資料、服務產品、服務機構、服務系統及支撐服務的人員隊伍、設施設備等子體系構成。
2.工作內容
現階段實物地質資料主要分管在不同行業的地勘單位或項目及個人手中,其保管環境落後,管理辦法、制度、規程不規范和不統一,缺少必備的管理服務設備、設施和人才隊伍,很難提供服務利用,其解決辦法是通過建立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體系,使實物地質資料的服務和服務管理過程規范化、制度化,讓管理機構有法可依,依法監管,服務機構有章可尋,照章辦事。
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體系建立的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1)制定編寫技術規定、操作規程、管理辦法、保障措施。
2)研究實物地質資料的信息採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儲、信息傳送和質量控制的方法。
3)開展實物地質資料服務信息資料庫和管理服務系統研究,開發實物地質資料服務信息網路系統。
4)開展實物地質資料的整理、建檔、著錄,建立實物地質調查資料信息服務基礎數據源。
5)建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體系的組織結構,包括管理機構與服務機構、管理細則與規范原則(統一配備服務軟體、統一標准規范、統一管理服務辦法)、服務方式與服務隊伍、服務措施與保障措施、服務網路與共建規定、服務設施與服務設備。
6)明確實物地質資料館藏機構的設置、職責,完善國家館、省(大區)館、行業館、單位庫網的建設。
7)研究中國地質構造、成礦規律與特徵,建立實物地質資料庫藏體系,挑選、收集入庫重要的實物地質資料。
3.子體系建設
為了加快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的步伐,圍繞實物資料查詢、取樣、觀察、測試等服務方式,開展服務技術標准化、服務數據源、服務系統、服務設施建設、服務設備配備、人才隊伍和建立服務組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才能完成實物地質資料服務支撐體系的建設。
(1)服務組織管理
服務組織體系包括中央級和地方級服務體系。中央級包括中央政府地質資料職能管理部門、國土資源部委託的地質資料保管單位和有關地質資料生產與服務單位。
國土資源部負責全國地質資料,包括實物地質資料的匯交管理工作,負責保護和提供利用的監督管理工作。
中國地質調查局為全國地質資料館及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的主管單位,負責地質調查資料的接收、保管和服務工作,接受國土資源部的指導和監督。
中國地質調查局所屬全國地質資料館、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天津、沈陽、南京、宜昌、成都、西安地質調查資料館承擔全國地質資料和區域地質調查資料的接收、保管和服務工作。油氣、核工業、有色冶金等地質資料保管機構受國土資源部委託,承擔本行業的地質資料接收、保管和服務工作。這些單位總體構成了中央級地質資料保管和服務的組織體系。
地方級服務組織體系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級人民政府地質資料職能管理部門和委託的地質資料保管單位及有關地質資料生產和服務單位。
地質資料管理制度的發布分為5個層次:國務院、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土資源部委託的其他地質行業管理機構及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國地質調查局所屬6個大區中心。
(2)服務管理標准化
主要工作內容是編制與實物地質資料服務有關的技術規范、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
出庫:編制出庫暫行管理辦法,以及用戶信息登記表、出庫申請審批單、樣品出庫單、資料借閱單等。
取樣:編製取樣暫行管理辦法,加工處理技術規范(切割、鑽柱、磨片)、取樣設備操作規程、加工處理收費暫行辦法,加工設備登記表、加工處理通知單、加工質量驗收單等。
觀察:編制觀察設備(顯微鏡)使用登記表、設備使用收費暫行辦法、觀察記錄描述表。
測試:確定不同級別館藏機構配備的實驗室規模、測試鑒定項目范圍,編制鑒定測試技術規范,儀器設備配置的技術指標,測試鑒定儀器操作規程,殘渣處理規定等。
(3)服務數據標准化
為在網上、電子閱覽室向用戶提供服務和實現館際信息交流,需要進行與實物目錄、屬性信息有關的資料庫文件格式(數據流分析、數據字典、資料庫結構設計),數據採集著錄標准研究,開展資料庫與資料庫管理系統建設(信息加工、數據存儲、質量控制方法、運行環境等)。
(4)服務網路共享平台
建立以實物地質資料服務信息、屬性信息為數據資源的數據交換、數據更新、數據共享服務運行體系,包括信息網路建設、資料庫建設、數據中心建設、業務管理信息系統、綜合事務管理系統、信息服務系統建設等幾個方面(表1)。
表1 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運行體系表
信息服務系統包括信息網站建設,以及其他信息發布查詢系統等綜合事務信息系統辦公自動化、政策法規、執法監察、信訪、人事教育、黨建、財務、檔案、外事、交流信息管理。業務管理信息系統包括全國實物地質資料庫網、機構信息管理,數據信息、服務信息管理,服務管理業務統計分析,電子閱覽室。資料庫包括實物地質資料服務信息、屬性信息存儲。數據中心包括國家、省(大區)行業、地勘單位數據存儲、交換體系。軟體平台包括操作系統、各類服務平台、基礎資料庫管理平台。硬體、信息網路包括伺服器等硬體設施;區域網、廣域網等。信息服務系統以實物地質資料資料庫和相關信息為基礎,以內外網為主要傳播介質,以信息發布、信息查詢、多媒體演示等信息服務為內容,通過信息網站、觸摸屏、電子大屏幕等形式,向內部和社會提供信息服務。
在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門戶網站上,建立信息發布、信息查詢、決策支持等信息服務系統。
整個服務系統上連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下連省(大區)、行業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部門,省(大區)、行業服務部門下連基層地勘單位實物地質資料保管部門,構成先進、完整、安全、高速、大容量的實物地質資料信息交換、服務網路系統,向管理部門和社會提供內容豐富、實時快捷的信息服務。
國家、省(大區)、行業館藏機構分別建立各自的區域網網站和服務信息網站,下屬實物保管單位作為上級區域網成員,不單獨在互聯網上建站,其實物地質資料數據信息按要求提交到上級網路管理中心,由上級網站統一發布,減少維護工作量和運行成本。
(5)服務設施建設
為保證未來10~20年有效的保存、利用實物地質資料,需要進行實物地質資料服務設施建設,包括實物保管庫房(金屬架、岩心箱),整理區、檢測區(工作台、設備架),實驗室。
庫房容量:按存放岩心長度計算,國家庫40×104~50×104m,省(大區)、行業庫容量5×104~20×104m,基層單位容量0.5×104~1×104m,主要包括實物庫、文本資料庫、電子文檔庫等。
整理區面積:國家庫1500m2,省(大區)、行業庫1000m2,基層單位300m2,用於建立實物資料臨時存放、資料整理、取樣、岩心掃描工作區。
觀察檢測區面積:國家庫200m2,省(大區)、行業庫200m2,基層單位80m2,用於實物觀察、檢測工作區。
實驗測試區面積:國家庫3000m2,省(大區)、行業庫2000m2,用於建立樣品實驗、測試工作區。
服務區面積:國家庫1500m2,省(大區)、行業庫1000m2,用於建立資料查詢、閱覽、掃描、照相、復印、電子閱覽、接待、會議、休息室和網路控制機房、數據處理中心、配線間。
服務設施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某些省(直轄市、自治區)存在實物地質資料相對較少、嚴重缺少管理人才、資金投入確實困難等問題,可以考慮以幾個相鄰省(直轄市、自治區)聯合建立大區實物地質資料館藏機構的方式解決。
(6)服務設備配置
服務設備包括庫房管理設備、取樣設備、數字化設備、辦公設備、網站設備、鑒定測試設備等。
管理設備包括電子揀拾機、堆垛機、插車、液壓托盤車、溫濕度控制設備、監控預警設備等。
取樣設備包括剖切機、鑽柱機、磨片機、碎樣機、切片機等。
數字化設備包括數字化儀、掃描儀、岩心圖像掃描、繪圖儀。
辦公設備包括計算機、電子觸摸一體機、列印機、復印機、傳真機、彩色激光列印機、卡片條形碼列印機等。
網站設備包括伺服器、交換機、路由器、UPS電源、機櫃、防火牆等,以及系統運行環境、安全防護軟體系統。
鑒定測試設備包括:①X熒光光譜儀,可承擔各種材料定性定量分析,固體、粉末、液體均可,分析元素范圍寬從元素周期表第6 號元素6C、8O、9F—92U共86 種,幾乎涵蓋了所有常見元素;②Niolet 710 紅外光譜儀,根據光譜中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狀來推斷有機化合物的功能團及結構特徵,測定有機化合物結構;③電子探針,可承擔礦物成分分析,無機元素分析,圖像分析(微小物體的微觀形貌),元素分布狀態,元素分析范圍為5B—92U;④X射線衍射儀,可承擔定性物相分析、定量物相分析、晶脆參數精密測定、結晶度分析、精粒尺寸和晶格畸變測定;⑤核磁共振波譜儀,可研究有機化合物結構,推斷出物質的分子結構、立體構型等;⑥色譜-質譜聯用儀,可承擔色譜分離、質譜鑒定,測量分子量及分子式,推斷物質結構;⑦XJG-05 金相顯微鏡,可承擔黑色金屬材料金相顯微組織分析;⑧其他小型常規測試分析設備。
(7)人員與機構設置
服務機構與人才隊伍建設是做好實物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的根本保障。國家級、省(大區)、行業級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的內設機構和人員配備如下:
1)內設機構,包括:庫房管理室,負責庫房維護管理、辦理進出庫業務;樣品加工室,負責樣品加工處理、庫房設備維護、操作;資料管理室,負責資料借閱、管理,電子閱覽室;信息服務中心,負責網站、服務系統、資料庫維護;綜合研究室,負責整理、編錄、研究,信息交流;實驗室,負責樣品測試鑒定、設備維護。
2)人員配備:服務管理、庫房維護人員2人;樣品加工、設備維護人員4人;整理、編錄、綜合研究人員4人;資料管理、借閱、電子閱覽室人員2人;服務系統、網站、資料庫維護人員3人;測試鑒定人員30人;合計45人。
(8)服務產品開發
館藏機構指南:編制本館、全國館藏機構介紹、用戶須知、借閱程序、開館時間、交通位置等。
實物儲藏信息:重要實物地質資料(岩礦心、標本、樣品、光片、薄片等)的篩選、收集、入庫、保管信息。
相關資料:編制實物資料目錄、摘要、管理檔案、測試鑒定報告、匯總統計報告、成果分析報告,建立資料庫。
技術文檔:收集、整理、制定與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利用有關的政策法規、技術標准、操作規程、管理制度、暫行辦法等。
4.服務體系成員
1)國家館服務體系,只包括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
2)中國地質調查局服務體系,包括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宜昌地質礦產研究所、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沈陽地質礦產研究所。
3)全國地質行業聯合共建服務體系,包括國土資源部、冶金、黃金、核工業、建材、有色、油氣、院校和中國科學院。
5.服務體系建設原則
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明確指出:「中國地質調查局統一部署、組織實施中央政府負責的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強化相關技術、質量、成果管理和社會化服務。」
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體系建設將在中國地質調查局「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標准、面向社會」的方針指導下,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將通過調研和實地考察完成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的需求分析,並針對實物地質資料在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和遇到的困難,提出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體系建設的方向性、政策性建議,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及相關單位制定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體系建設方案,按年度、分階段、分部門逐步建立一套規范化、系統化的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程序和服務全程管理措施,滿足全國實物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的需求。
四、服務體系建設的首要任務
為了全面開展實物地質資料的社會化服務,現階段的首要任務是在全國范圍內,按地質行業(地礦、冶金、有色、建材、化工、黃金、石油、煤炭、礦山、海洋、中科院、院校)開展各自的實物地質資料類型、數量、保存狀況的基本情況普查清理工作,編制信息匯總簡表、保管庫網概略圖及實物信息查詢目錄。
通過這項普查性的准備工作,將有助於了解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服務現狀,存在的問題,推進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體制、模式(地勘單位保管)的改革。
在借鑒發達國家的管理服務模式(加拿大、澳大利亞)的基礎上,建立類似檔案管理的國家級、省級實物地質資料館,實行統一標准、集中管理、面向社會的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模式,建立新形勢下的實物地質資料服務體系,提高管理服務水平,才能讓重要的實物地質資料服務於國家的經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