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表觀病害的檢測方法

表觀病害的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3-05-10 13:41:05

A. 氣傳病害的病原物監測有哪些方法

由於大多數植物病原物的個體微小而數量極大,難以用眼睛觀察和記數。真菌的「個體」單元也無從劃定,雖然菌核和孢子可以計數而菌絲體的生物量和增長潛能卻難以測量。在多數情況下,一定空間范圍內病原物群體的絕對數量,包括生物量和個體數是無法測定或難以估計的,即便在理論上可以,而在實際上不能實現。所以,在植物病害流行學研究和病害預測中監測的是病原物的相對數量,空中孢子捕捉和土壤帶菌量測凱握定都屬於這種性質。另一方面,由於監測的目的是了解其動態,只要採用規范的方法,依據相對數量也能夠達到要求。

1.病斑產孢量測定

病原物發育進度,如子囊殼成熟進度可作為小麥赤霉病、梨黑星病等病害中短期預測的依據。也可以測定病斑的產孢面積和單位面積上的產孢數量。產孢面積可用印有直角坐標網格的膠片或紗窗來測量,也可以用直尺測量長、寬,再乘以一定的系數來計算較大病斑的面積。產孢量測定方法通常採用套管法,即將產孢葉片插入開口朝上的大試管內,為防止試管內通風不良,凝結水氣也可以改用兩端開口的J形管。每次換管前要將葉片上的孢子抖落到管中,也可以用少量0.3%吐溫液沖洗(包括管壁)。沖洗液直接或離心後,用血球記數器鏡檢孢子數目。也可以用分光光度計比濁法標定懸浮液的孢子量。蘇海等(1990)曾採用透明膠帶黏在葉片上,使孢子堆附近形成一個小的氣室的方法,測定小麥葉銹病單孢子堆產孢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空中孢子量和葉面降落孢子量的監測

氣傳病害的傳播體數量是病害預測預報的重要依據。除上述病斑產孢量測定以外,有許多人進行了空中孢子量和葉面著落孢子量的監測。空中孢子捕捉的方法很多,大體可以分為有動力和無動力兩種蠢孫伍。最簡單的莫過於玻片法。只要將凡士林塗在玻片上,平放在作物冠層內的不同高度,或在田間豎木桿,在其不同高度和不同方向鋸成一些缺口,再將兩片塗了凡士林的玻片卡在缺口處。帶或定時更換玻片鏡檢每視野孢子數或整張玻片上的孢子數量。有動力的孢子捕捉器如旋轉膠棒孢子捕捉器(rotor-rodsampler)、車載孢子捕捉器。它們可以定時開關,由於增加了經過膠棒的空氣量,即使在無風的天氣條件下也能達到較好的捕捉效果。

在一些特殊場合,也採用生物捕捉法,即在無菌條件下培養感病植株,定期移到需要監測的地點,暴露一定時間後再移到無菌條件下誘發病害。小麥條銹病研究中也曾在交通不便的山區,按不同海拔高度少量種植高感品種,定期觀察它們的發病情況。當然這種監測已經不僅僅局限於病原物,也包含了對發病條件的監測。

3.生理小種的檢測

生理小種是種、變種或專化型內由生物型或生物型群所組成的群體。病菌生理小種之間在形態上無差別,主要根據它們對不同品種的毒力差異來劃分。在病害流行預測中重要的是了解病原物群體中不同小種的比例和變化。為此,需要大量採集病原菌標樣,經過單孢分離(或單病斑、單孢子堆分離),然後在一套鑒別寄主上鑒定其小種。由此獲得各小種出現頻率(或比例)。我國自1964年以來長期開展了小麥條銹病菌生理小種的監測工作,這項監測是小麥條銹病流行預測的重要依據,對抗病育種工作也有指導意義。

B. 水產病害疾病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粗糙的方法可以觀察水產動物的外表、形態,有沒有病變情況。精確的方法有細菌培養、顯微鏡觀察、分子檢測等。細菌培養時間長,通常水產病害爆發十分快,顯微鏡觀察需要大量經驗才能判斷正確。所以商業上的辦法一般是分子檢測,可以快速的出結果,一般2-3個鍾,並且是分子水平上的檢測,十分精確。我之前在廣東一間好像叫迪澳生物的公司購買過,好像有分子檢測的。

C. 我國檢疫的檢驗方法分為哪三種

以下方法:
1、現場檢疫:輸入、輸出應檢物抵達口岸時,檢疫人員登機、登輪、登車或到貨物停放場所實施檢疫。
2、實驗室檢疫:檢疫人員按有關規定或要求對輸入、輸出的檢疫物作動物疫病、植物病害的實驗室檢測。
3、隔離檢疫:動物在入境後或出境前,必須在出入境檢驗檢疫機關指定的隔離場作隔離檢疫(大、中動物45天,小動物30天);入境植物、種苗及其他繁殖材料需作隔離檢疫的,應在指定的隔離圃隔離種植,經過至少一個生長周期的隔離檢疫。

D. 內部病害檢測的方法主要有

隧道內部病害主要包括:襯砌厚度不足、背後存在空洞、襯砌背後富含地下水或圍岩出現弱化、混凝土強度不足以及不密實等,這些內部病害容易誘發開裂、滲漏水、剝落剝離等結構表觀病害,甚至引起坍塌、突涌水等災害事故,嚴重危及結構及交通安全。因此,開展隧道內部病害的檢測,對掌握結構技術狀態和保障運營安全至關重要。
傳統的隧道病害的檢測方法中,鑽芯法可檢測隧道內部病害,但勢必對隧道結構造成二次損傷,可能誘發突發性的災害,且檢測效率極低,無法滿足大范圍養護檢查的需求。為此,探地雷達、超聲探測儀、回彈儀等無損檢測儀器被嘗試應用於隧道內部病害檢測。
探地雷達和超聲檢測技術已被大范圍的應用於隧道無損檢測,紅外探溫技術也得到一定應用。其中,探地雷達可用於檢測襯砌厚度、背後空洞,並可以判斷襯砌背後有無大規模的地下水體;超聲波則主要用於檢測混凝土強度、襯砌與初期支護是否密貼。

E. 植物病害的診斷方法

植物病害的診斷方法
(一)非侵染性病害的診斷 通田間觀察、考察環境、栽培管理來檢查病部表面有無病徵。
非侵染性病害具如下特點:
(1)病株在田間的分布具有規律性,一般比較均勻,往往是大面積成片面發生。沒有先出現中心病株,沒有從點到面擴展的過程。
(2)症狀具有特異性:
1、除了高溫熱灼等能引起局部病變外,病株常表現全株性發病。如缺素症,水害等。
2、株間不互相傳染。
3、病株只表現病狀,無病徵。病狀類型有變色,枯死、落花落果、畸形和生長不良等。
(3)病害發生與環境條件、栽培管理措施密切相關。
(二)侵染性病害的診斷
例如真菌病害:
1.大多數真菌病害在病部產生病徵,或稍加保濕培養即可生出子實體來。
2.但要區分這些子實體是真正病原真菌的子實體,還是次生或腐生真菌的子實體,因為在病斑部、尤其是老病斑或壞死部分常有腐生真菌和細菌污染,並充滿表面。
3.較為可靠的方法是從新鮮病歷的邊緣作鏡檢或分離,選擇合適的培養基是必要的,一些特殊性診斷技術也可以選用。
4.按柯赫氏法則進行鑒定,尤其是接種後看是否發生同樣病害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可靠的一項。

F. 如何進行植物病害診斷和鑒定:

進行植物種植,傳統的就是除草、澆水和防治病蟲害,那麼植物病蟲害應該如何去防治呢?首先要知道如何辨別別植物病蟲害,我們生產的植物病害檢測儀可以迅速的將植物病蟲害進行鑒別,不過這是建立在知道植物病蟲害的發病機理上的,下面我們一起看下植物病蟲害是如何被引發的。
一、非傳染性病害:植物在不適宜的土壤上,或是遇到不適合的氣候、水分、肥料過多過少等所引起的病害。如甜菜地里如果土壤中缺乏微量元素「硼」,就要引起甜菜根變黑腐爛,叫做缺硼病。這一類的病害不會傳染蔓延,所以叫做非傳染性病害。

二、傳染性病害:是由病菌侵害發生的,能夠傳染,所以叫做傳染性病害。這類病害種類最多。引起傳染性病害的病菌大多數為真菌,其次就是病毒和細菌,以及線蟲和寄生性種子植物等。
植物得病後,一般常見的症狀有:變色、斑點、矮化、叢生、黃化、壞死、腐爛、萎蔫、縮葉、縮果、扭曲、瘤腫、畸形等。葉面上有時布滿霉狀物(黃色、紅色、綠色等)、黑粉狀物、白粉狀物、銹狀物以及小黑點等顆粒狀物。
傳染性病害中,由於病原菌不同,植物生病後,外部的形態改變也不一樣,而且同一種寄生物在不同的植物上或者在同一植物的不同發育時期,以及受環境條件的影響,都可表現不同的症狀。相反,不同的寄生物也可能引起相同的症狀。因此,對植物病害除分析發病的原因外,還必須進一步鑒定病原生物,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對植物病害的診斷方法一般採用以下幾個步驟:

1.症狀診斷:
在診斷植物病害時,首先進行症狀觀察,根據症狀特點,區別病害還是傷害。傷害是沒有病變過程,病害是有病變過程的。如果是病害,還要區別是非傳染性的,還是傳染性的病害。在觀察症狀時,一般用擴大鏡或用肉眼觀察病株的外部表現,當外部症狀不明顯時,再進行病理解剖,檢查內部症狀。由於各種病害在田間的發生和發展其表現有一定的規律,因此在觀察植物病害的症狀時,應特別注意:
(1)病害的普遍性和嚴重性多;
(2)病害發展和在田間的分布;
(3)發生時期和植株生育期;
(4)受害寄主和部位位;
(5)栽培管理方法等。

病毒病害與非傳染性病害容易混淆,因為病毒病害在外表看不出病症,區別病毒病與非傳染性病害,除根據有無傳染現象外,還可根據病害的發生特點。非傳染性病害在田間大都是普遍、均勻、成片發生,發病地點與地形土質或環境條件有關。病毒病害在田間多是分散發生,在病株周圍可找到健株,其症狀除呈現花葉、黃化或矮縮畸形外,還常與傳毒昆蟲的活動有密切關系。

2.病原鑒定:
鑒定病原是對植物病害進行診斷最可靠的方法。對不同性質的炳原必須採取不同的鑒定方法。
(1)非傳染性病害的病原鑒定
在對養分、水分、溫濕度和厭圍環境條件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可進行化學診斷,就是將有病的植物榨出液或病土進行分析,測定礦物營養(如氮、磷、鉀、硫、鐵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是否符合健康植物的標准,並查明所缺元素。其次還可以進行人工誘發試驗,如水培法和砂培法,人為的提供可疑的類似條件,觀察是否發病。
(2)傳染性病害的病原鑒定
①病毒病害的病原鑒定

病毒病害的病原用普通顯微鏡觀察不到組織病變。目前在電子顯微鏡還不普及的情況下,多採用人工接種試驗來驗證。人工接種試驗是用病株汁液磨擦接種、嫁接、昆蟲傳染等方法。同時還可以根據病毒的生物學特性,如傳播方法、寄主范圍、寄主反應、體外保毒期、稀釋終點以及血清方法等來區別病毒的種類。有些植物病毒還可以採用指示物進行鑒定。
②細菌病害的病原鑒定

對細菌病害的病原鑒定,多採用「細菌溢」的方法。具體是切取小塊病組織製片,放載玻片於顯微鏡下檢查,如覺現有「細菌溢」從病組織(維管束)湧出,即可勿步確定為細菌病害。
如果鑒定細菌的種類,就可進行革蘭氏染色,通過陽性和陰性反立來區別。此外還可以進行分離培養,獲得較純的培養菌種,然後通過傷口或白然孔(水孔、皮孔、氣孔等)人工接種,來確定細菌的種類。

目前,對細菌病害病原的鑒定,較迅速准確的方法是採用血清反應。具體方法是取一定病原的細菌液少許放載玻片上,然後加入某種用生理鹽水稀釋過的「抗血清」,如果兩者產生「凝集」即證明是某細菌病害的病原。例如鑒定馬鈴薯環腐病的病原菌時,可將已培養好的環腐病細菌液注射到兔子體內,然後抽取兔子血液,使沉澱後取上部的血清(即抗血清),用生理鹽水稀釋後放載玻片上,與被懷疑為馬鈴薯環腐病的病原細菌掖混合,如產生「凝集」,即證明為環腐病病原。否則為非環腐病病原。
③真菌病害的病原鑒定

鑒定真菌病害,一般常用的方法是挑取病株組織上的菌絲或子實體製片,然後置顯微鏡下觀察病菌的形態、特徵、色澤、大小、結構等。其次是採用分離培養和接種試驗。分離培養是切取小塊病株組織經表面消毒和滅菌水洗後,移到一定的培養基平板上,在一定的恆溫下培養,幾天後觀察菌落、菌絲體、無性抱子、有性抱子等形態、色澤。接種試驗應根據真菌病害不同的侵染類型,將病菌抱子進行拌種、花器接種、土壤接種、塗抹接種或將抱子棍懸液進行噴霧接種。
④線蟲病害的病原鑒定

植物受線蟲為害後,多在受害部位產生蟲廖或膨脹的形態變化,剖切蟲瘦或膨脹部分用針挑取內部含有物製片,然後放顯微鏡下觀察有否線蟲及形態特徵。有些線蟲病並不引起植物形態變化,可採用漏斗分離法和葉片染色法進行檢查,作出診斷結果。

G. 怎麼進行植物病害的診斷

病害診斷的程序一般包括:(1)仔細觀察發病植物的所有症狀,包括植物病狀如變色、壞死、腐爛、萎蔫和畸形,以及病原物的病症如霉狀物、粉狀物、銹狀物、顆粒體等,尋找對診斷有關鍵性作用的症狀特點,是否大面積同時發生等,進行症狀的識別與描述。(2)仔細分析,包括詢問和查對資料在內,要掌握盡量多的病害特點,調查詢問病史與有關檔案。(3)采樣檢查結合必要的鏡檢、剖檢等全面檢查,專項檢測。(4)逐步排除法得到適當結論,判斷出植物病害的類別:是侵染性病害還是非侵染性病害,如是侵染性病害的是由哪些病原物引起的,如是非侵染性病害的是由外界傷害還是由營養元素缺乏引起的,是缺什麼營養元素引起的等。

H. 花卉病毒類似病害的診斷和鑒定方法有哪些

植原體、螺原體等無壁菌門的原核生物造成的植物病害與植物病毒產生的症狀相似,無病症表現,因此,它們又叫病毒類似病害。花卉上比較常見的是植原體病害,因此我們介紹一下植原體病害的診斷和鑒定。

1 超薄切片,電鏡下觀察植原體

方法如植物病毒的超薄切片和電鏡觀察。

2 抗生素治療診斷

用四環素、土黴素和金黴素等對受病植株進行葉面噴施和灌根,植原體對這幾種抗生素敏感,病害症狀可以得到緩解。而植物病毒對抗生素不敏感,如果施用,對病害無效。

3 植原體PCR檢測

根據植原體的共同保守序列,用植原體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R16mRl/R16mF2進行植原體直接PCR擴增,可擴增到植原體的特異擴增帶。

還可以將直接PCR產物分別稀釋40倍後,引物換為R16R2/R16F2進行巢式PCR擴增,可得到與引物設計相符的植原體的特異擴增帶,說明為植原體病害。

這里以仙人掌植原體叢枝病的PCR檢測為例,介紹植原體的PCR檢測技術。

實驗操作如下:

Ⅰ.總核酸提取

(1)取0.3g植株幼嫩組織,用液氮冷凍後充分研磨成粉狀。

(2)移入含有0.6ml預熱到60℃的CTAB DNA提取緩沖液中,在60℃水浴中溫浴30min。

(3)加入等體積酚∶氯仿∶異戊醇(25∶24∶1),抽提30min。

(4)12000r/min離心8min,取上清液,重復(3)、(4)步直至蛋白質除盡。

(5)加入氯仿∶異戊醇(24∶1),抽提30min,12000r/min離心8min,取上清液。

(6)加入等體積預冷的異丙醇及1/10體積的醋酸鈉(3mol/L,pH5.2),混勻,-20℃保持至少30min,14000r/min離心10min,使核酸沉澱。

(7)用70%乙醇洗滌2次後,.真空乾燥。

(8)沉澱溶解於100μl TE緩沖液中。

(9)取10μl DNA經0.7%瓊脂糖凝膠電泳後觀察結果,計算DNA濃度。其餘於-20℃冰箱中保存備用。

Ⅱ.PCR擴增

參照Lee所報道的植原體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對R16mF2/R16mRl序列和R16F2/R16R2序列合成引物,引物序列如下:

R16mF2:5′-CATGCAAGTCGAACGGA-3′

R16mRl:5′-CTTAACCCCAATCATCGAC-3′

R16F2:5′-ACGACTGCTGCTAAGACTGG-3′

R16R2:5′-TGACGGGCGGTGTGTACAAACCCCG-3′

引物溶解於適量滅菌水中至終濃度為10μmol/L。

直接PCR(Direct-PCR):

(1)取一PCR薄壁管,依次加入下列試劑

10×PCR反應緩沖液 5μl

5mmol/L MgCl2 4μl

2.5mmol/L dNTP 4μl

R16mF2(或R16F2) 3μl

R16mRl(或R16R2) 3μl

4U/μl 1TaqDNA聚合酶 1μl

模板 2μl

加入雙蒸水至終體積為50μl,混勻並加入30μl石蠟油。

(2)PCR擴增。反應循環為95℃預變性5min;95℃變性30s,55℃退火1min,72℃延伸90s,35個循環後於72℃保溫10min,4℃冰箱中保存。

(3)取5μl PCR產物於1%瓊脂糖凝膠檢測PCR擴增結果。

巢式PCR(Nested-PCR):

將用引物對R16mF2/R16mRl擴增的直接PCR產物按1∶40比例稀釋後,作為反應模板,引物對換為R16F2/R16R2,退火溫度升高至60℃,其餘反應條件同直接PCR。

Ⅲ.結果

用植原體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R16mRl/R16mF2進行植原體直接PCR擴增,可擴增到一條約1.5kb的特異擴增帶(圖1)。通過實驗,用泡桐叢枝作為植原體的陽性對照,檢測出YNOl樣品(仙人掌品種珊瑚枝叢枝)和YNO2(仙人掌品種堆羅漢叢枝)為植原體病害。其他YNO3(仙人掌品種豬耳掌叢枝)、YNO4(仙人掌品種金獅子叢枝病)、YNO5(仙人掌品種青海波叢枝)不是植原體病害,可能為品種的特性。

圖1 直接PCR擴增結果

I. 植物細菌病害的診斷方法有哪些

1直接觀察 觀昌喊察拆棚病原的病害病症
2鏡檢 分離培養並在旅迅則顯微鏡下觀察特徵
3利用指示植物
4血清學方法

J. 如何對植物病害進行標本採集和鑒定

園藝納旅植物病害標本採集與製作
一、目的要求
學習採集、製作和初步鑒定植物病害標本的方法,了解當地園藝植物常見病害種類、症狀特徵和發生情況,為識別園藝植物病害,安全保存植物病害標本奠
定基礎。
二、材料和用具
標本夾、標本紙、採集箱、鋸子、剪刀、小刀、鑷子、放大鏡、塑料袋、鉛筆、記錄本、標簽、體視顯微鏡、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挑針、標本瓶、大燒杯、酒精燈、滴瓶及常用植物病害標本保存液等。
三、內容和方法
1.採集用具
(1)標本夾 主要用於夾壓各種含水分不多的病害葉片標本,多為木製或鐵制的柵狀板。
(2)標本紙 應選用吸水力強的紙張,可較快吸除枝葉標本內的水分,要保持紙張乾燥和清潔。
(3)採集箱 採集較大或易損壞的組織如果實、根、莖、塊根、塊莖以及在田間來不及壓制的葉片標本。
(4)枝剪、小刀、放大鏡、麻紙袋、塑料袋、記載本、標簽等物品。
2.採集方法
(1)採集具有典型症狀的病害標本,盡可能採集到不同時期、不同發病部位的標本。
(2)採集有病徵的病害標本,以便進行病原物鑒定工作。真菌病害的病原一般有無性、有性兩個階段,應盡量在不同的時期分別採集。有些真菌的有性子實體常在地面的病殘體上產生,也要注意採集。
(3)避免病原物混雜,採集時對病原物容易混雜、污染的標本,如銹病、黑粉病、白粉病等要分別用紙夾(包)好,以免觀察病原物時發生差錯。
(4)隨採集隨壓制,或用濕布包好,防止變形、乾燥卷縮,給標本製作造成困難。
(5)隨採集隨記載,記錄的內容一般包括標本編號、寄主名稱、病害名稱、病害危害情況、採集地點、採集環境、採集日期、採集人等項目。標本應帆亮掛有標簽,標簽上的編號與同一份標本在記錄本上的編號必須相符,以便查對。
(6)每種標本採集的數量不能太少,一般葉斑病類標本應在10張以上。
3.蠟葉標本的製作
對於含水量少的標本,應隨採集隨壓制,以保持標本的原形;含水量多的標本,應自然散失一些水分後,再進行壓制;有些標本製作時可適當加工,如標本的莖過粗或葉子過多,應先剪掉一部分再壓制,防止標本因受壓不勻,或葉片重疊而變形。有些全株性的標本,可將標本折成適當形狀後再壓制。壓制標本也應附有標簽。為避免壓制的標本變形,並使植物組織中的水分易被標本紙吸收,標本夾好後,要用繩子將標本夾捆緊,放到乾燥通風處。要注意勤換標本紙,使標本盡快乾燥,以保持原有色澤,並可避免發霉變質。一般前4d每天早晚各換1次,以後每天更換1次,直至乾燥為止。干態茄寬燥後的標本移動時應十分小心,以防破碎。對於莖稈、枝條等粗大標本,可放在通風處自然乾燥,但注意不要使其受擠壓而變形。
標本經壓制乾燥後,需進行選擇整理,並填寫好標簽一並放入蠟葉標本袋或蠟葉標本盒中保存,在標本袋或標本盒上也要貼上標簽,然後按寄主或病原分類存放。存放時要避光照、潮濕、灰塵,防止蟲蛀。
4.浸漬標本的製作
柔軟多汁的果實、塊莖、塊根及肉質的菌類子實體,不適於干制,必須用浸漬液保存,以便保持標本的色澤和症狀特徵。浸漬液的配方很多,常根據浸制標本的色澤和浸制的目的進行選擇。
(1)防腐浸漬液 ①5%福爾馬林50ml,95%酒精300ml,水2000ml;②70%酒精;③5%福爾馬林。此液用於防腐,而不要求保持原色。用於保存肉質果實、鱗莖、塊根,也可用於保存肉質的高等菌類子實體。浸漬時應將標本洗凈,使浸漬液淹沒標本,若標本上浮,可用線將標本固定在玻片或玻棒上。若浸泡標本量大,浸泡數日後再換一次浸漬液。
(2)保持綠色浸漬液 ①醋酸銅液 將結晶的醋酸銅逐量加到50%的醋酸中,直到不溶解為止,配成飽和溶液,然後將飽和液稀釋3~4倍後使用。先將稀釋液加熱至沸,投入標本。當標本原來的綠色被漂去,經3~4min,待綠色恢復後,即將標本取出,用清水洗凈,然後保存於5%福爾馬林液中,或壓成干標本。此種方法保色能力較好,但標本必須煮過。棉鈴、葡萄和番茄的果實等不能煮的標本就不能採用。②硫酸銅-亞硫酸浸漬液 將標本浸在5%的硫酸銅溶液中6~24h,取出用清水漂洗數小時,然後保存在亞硫酸溶液中。亞硫酸溶液的配製,可用含5%~6%二氧化硫的亞硫酸溶液15ml,加水1000ml,或以濃硫酸20ml,加在1000ml水中,然後加入亞硫酸鈉16g即配成。這種方法適用於不能煮沸的棉鈴、水果等。
(3)保存黃色和橘紅色標本浸漬液 含葉黃素和胡蘿卜素的果實如杏、梨、柿、黃蘋果、橘桔或紅辣椒等,用亞硫酸溶液保存為適宜。注意濃度不宜過高,因亞硫酸有漂白作用。濃度過低防腐力不夠,影響保存,可加少量酒精。果實浸漬後如發現崩裂,可加少量甘油。
(4)保存紅色浸漬液 紅色標本中主要含有花青素,用瓦查(Vachs)的紅色浸漬液較好。其配方為硝酸亞鈷15g,氯化錫10g,福爾馬林25ml,水2000ml。將洗凈的標本完全浸沒在上述溶液中,浸漬兩星期後,取出保存在福爾馬林10ml,亞硫酸飽和溶液30~50ml,95%酒精10ml,水1000ml的浸漬液中。標本瓶應加蓋密封,並貼上標簽。
園藝植物病害的病原物還可製成玻片標本永久保存,作為鑒定病害種類之用。
四、實訓作業
1.每人採集、製作園藝植物病害蠟葉標本10~15件,製作浸漬標本1~2件。
2.每人寫1份園藝植物病害標本採集製作的實訓總結報告。

閱讀全文

與表觀病害的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兒童口腔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336
七星漂走漂解決方法 瀏覽:974
醫療垃圾微生物殺滅率檢測方法 瀏覽:120
漢服打結方法圖片 瀏覽:255
花繩最簡便的方法怎麼樣玩 瀏覽:517
宮頸糜爛最好的治療方法 瀏覽:691
檢測大分子蛋白質的方法 瀏覽:664
如何創建新的教學方法 瀏覽:893
痘印快速消除的方法 瀏覽:905
用白醋美白的正確方法 瀏覽:207
一樓樓頂漏水用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712
快速切紅辣椒方法 瀏覽:704
格蘭仕微電腦壓力鍋頂蓋拆卸方法 瀏覽:447
豬腳鹵水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981
養青斑魚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921
訓練氣質的方法 瀏覽:853
脊柱損傷治療新方法和新葯物 瀏覽:509
串鉤主線與子線無結連接方法 瀏覽:84
取消電腦開機密碼的方法 瀏覽:918
樓地面工程施工方法有哪些 瀏覽: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