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微酸性土壤的鑒別方法

微酸性土壤的鑒別方法

發布時間:2023-04-30 17:35:22

1. 怎樣識別酸性還是鹼性土壤

識別土壤是酸性還是鹼性的方法:

土壤酸鹼性的強弱,常以酸鹼度來衡量。土壤酸鹼度又以PH值來表示。測定土壤的PH值,多採用電極法或石蕊試紙比色法。

石蕊試紙比色法測定土壤的PH值,方法簡便。測定土壤、苗床及營養土的PH值時,可先取樣土一份,放入碗底,然後加入蒸餾水2.5份,用玻璃棒充分攪拌1分鍾,待其靜止澄清後,將一段試紙浸入清液中,試紙即變色,馬上用變色的試紙與PH標准比色卡進行比較,即可直接得出PH值。

(1)微酸性土壤的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我國土壤pH大多在4.5~8.5范圍內,由南向北pH值遞增,長江(北緯33°)以南的土壤多為酸性和強酸性,如華南、西南地區廣泛分布的紅壤、黃壤,pH值大多在4.5~5.5之間。

華中華東地區的紅壤,pH值在5.5~6.5之間;長江以北的土壤多為中性或鹼性,如華北、西北的土壤大多含CaCO3,pH值一般在7.5~8.5之間,少數強鹼性土壤的pH值高達10.5。

一、酸性土壤改良培肥方法

1、使用石灰中和酸性,每畝每次施20~25千克石灰,直至改造為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2、施綠肥,增加土中有機質,達到改善土壤酸性的效果。

3、增加灌溉次數,沖淡酸性對作物的危害。

4、增施鹼性肥料,如碳酸氫銨、氨水、石灰氮、鈣鎂磷肥、磷礦石粉、草木灰等,對提高作物產量有好處。

5、物理化學法:使用土壤電消毒滅蟲機。陰極聚水降酸。

6、微生物方法:用耐酸性的土壤微生物菌(大部分真菌類)+腐殖酸、寡糖等產品。

二、鹼性土壤改良方法

1、使用酸性肥料,如硫酸鉛、硫酸亞鐵、硫磺粉、硫酸銨、硝酸銨、氯化銨、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硫酸鉀等,定向中和鹼性。

2、多施農家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強土壤的親和性能,如施入腐熟的糞肥、泥炭、鋸木屑、食用菌的土等。

3、微生物方法:用耐鹼性的土壤微生物菌(大部分細菌類)+腐殖酸、寡糖等產品。

2. 有什麼簡單的辦法區分酸性土壤和鹼性土壤

土壤的酸鹼性是土壤的基本特性,也是影響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種農作物的生長都需要酸鹼性適宜的土壤,高於或低於適宜的界限,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作物的根系生長,所以,春耕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土壤的酸鹼性,根據土壤的酸鹼性及作物對土壤的要求進行正確施肥。 判斷土壤酸鹼性,除用化學試劑測定之外,還可用以下簡便方法識別: 一、 看土壤顏色:酸性土壤大多呈黑色、褐色、棕黑色、紅色或黃色。呈白色、黃白色的多為鹼性土壤。 二、 看土壤干濕區別:一般酸性過大的土壤潮濕時糊爛,干時則結成較大硬塊,放少許入口有苦澀味。鹼性過大的土壤雨後地表結皮,干時鬆散。將鬆散土壤放入水中攪混濁,澄清後取澄清液煮干,底層有少許霜狀物。 三、 看澆水情況。土壤澆水後立即下滲,水比較渾,多是酸性土壤;澆水時冒出白泡,起白沫,多為鹼性土壤。澆水後土壤松軟為酸性;澆水後土壤板結且幹得快,土壤表面有一層白粉狀物為鹼性。 四、 看指示植物判斷:鐵芒箕、馬尾松、楊梅、算盤子、映山紅喜歡生長在酸性黃壤土中,被確認為酸性土的指示植物;蜈絕桐蚣草、園葉烏柏,喜歡在帶鹼性的石灰性土壤上生長,被確認為鈣質土的指示植物;喜歡在強鹼性的鹼土上生長的鹼蓬,被確認為鹼土的指示植物. 五、 看土壤團粒。酸性土壤團粒結構多,抓起一把土仔細觀看,有米粒似的一般為酸性土壤;鹼性土呈白沙狀,團粒結構少或沒有。 我國農業生產所依靠的土壤,絕大部分呈中性、微並手坦酸性和微鹼性反應,pH值多在5.5~8.5之間。由於我國南北方天氣的差異,南方濕潤多雨,土壤多呈酸性,北方乾旱少雨,土壤多呈鹼性。 由於在酸性土壤中,可溶性磷易與鐵、鋁化合,形成磷酸鐵、磷酸鋁,土壤中的鉀、鈣、鎂薯寬等易被氫離子置換出來,遇到雨水,就會流失。所以,對酸性土壤應增施石灰中和土壤酸度,以消除鋁的毒害,並可進一步養分的有效性。酸性土壤宜施用氨水、碳銨、鈣鎂磷肥等鹼性肥料。 在鹼性土壤中,尤其是石灰性土壤,可溶性磷易與鈣結合,天生難溶性磷鈣鹽類,降低磷滴有效性。還有,在石灰性土壤上,硼、錳、鉬、鋅、鐵滴有效性大大降低,作物經常感到這些營養元素不足。因此,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過磷酸鈣、硫酸銨、氯化銨等酸性和生理酸性肥料較好。但在鹽鹼土上不宜施用氯化銨肥料。在施肥技術上銨態氮肥應深施覆土,防止氨滴揮發損失,磷肥可集中施用或與廄肥、堆肥混合使用,以減少磷滴固定。

3. 怎樣檢驗土壤的酸鹼度

看土壤來源

要知道土壤的酸鹼性,首先我們要知道土壤的來源,一般一些特定的土壤本身就是具有自己的屬性的,我們要知道這些土壤是不是某些特定的土壤,然後來判斷土壤是什麼屬性。

看生長的植物

其實,有些植物的生長都是有自己的特性的,有些喜歡酸性土壤,有些則喜歡鹼性土壤。像是長有大片杜鵑花的地方,一般就是酸性土壤,生長著櫻輪改螞蚱菜等植物的,都是酸性土壤。長有豆類、谷類的植物,土壤一般都是偏鹼性,生長小白的土壤脊判一般是偏酸性的。

4. 如何辨別土壤的酸鹼性

1.看土的來源。在自然界中,山川的腐殖土屬酸性土壤;森林地帶的腐葉土屬酸性或微酸性;草炭土、泥炭土屬酸性土。

2.看土的顏色和團粒。微酸性的土壤,一般都呈團備黑色、褐色、棕黑色、黃紅色;鹼性土壤大多呈灰白色、黃白色。酸性土壤的團粒結構較多,而鹼性土壤團粒結構少或沒有,多呈沙狀。

3.看土壤中生長的植物。凡植豆類、甜菜、高粱、棉花、梨、葡萄等植物的地區塌衡毀,一般為中性或偏鹼性土壤;盛產小麥、番薯等的土壤,大多偏鹼性。

4.看水情。土壤板結,澆水後幹得快,且表面會有一層白色粉狀物的為鹼性土;澆水時冒出白色氣泡或起白沫的,大多為鹼性土。澆水攔孫後,土壤松軟,甚至立即滲出渾濁的水,大多為酸性土。

5. 怎樣識別土壤是酸性還是鹼性

怎樣識別土壤是酸性還是鹼性?

可以到化學葯品店或測量儀器銷售部購買PH試紙,測試土壤溶液的酸鹼性,土壤PH值小於7的是酸性土壤(數字越小,酸性越強),PH值大於7的是鹼性土壤(數字越大,鹼性越強)。PH值在6.5-7.5之間(接近中性)的土壤最適宜農作物生長。

一: 看土源:一般采自山川,溝壑的腐殖土,多呈黑褐色,比較疏鬆,肥沃,通透性良好,是比較理想的酸性腐殖土。如:松針腐殖土,草炭腐殖土等。
二: 看土色:酸性土壤一般顏色較深,多為黑褐色,而鹼性土壤顏色多呈白、黃等淺色。有些鹽鹼地區,土表經常有一層白粉狀的鹼性物質。
三: 看地表植物:在野外採掘花土時,可以觀察一下地表生長的植物,一般生長野杜鵑、松樹、杉類植物的土壤多為酸性土;而生長檉柳、穀子、高梁等地段的土多為鹼性土。
四: 看質地:酸性土壤質地疏鬆,透氣透水性強;鹼性土壤質地堅硬,容易板結成塊,通氣透水性差。 五: 憑手感:酸性土壤握在手中有一種「松軟」的感覺,鬆手以後,土壤容易散開,不易結塊;鹼性土壤握在手中有一種「硬實」的感覺,鬆手以後容易結塊而不散開。
六: 看澆水後的情形:酸性土壤澆水以後下滲較快,不冒白泡,水面較渾;鹼性土壤澆水後,下滲較慢,水面冒白泡,起白沫,有時花盆外圍還有一層白色的鹼性物質。
七: 用pH試紙來測土壤的酸鹼性,方法為:取部分土樣浸泡於涼開水中,將試紙的一部分浸入浸泡液,後取出,觀察其顏色的變化,然後將試紙與比色卡相比較,若pH值=7,土壤為中性;若pH值<小,則為酸性;若pH值>7,則為鹼性。

文竹土壤是酸性還是鹼性

門冬科門冬屬文竹 喜溫暖溼潤半陰通風環境疏鬆肥沃排水良富 含腐和搏兆殖質砂質壤土栽培樓主要用般泥土栽培面混點 *** 較冬季注意防寒

鹼性土壤中磷酸酶是酸性還是鹼性

磷酸酶(phosphatase)是一種能夠將對應底物去磷酸化的酶,即通過水解磷酸單酯將底物分子上的磷酸基團除去,並生成磷酸根離子和自由的羥基。磷酸酶的作用與激酶的作用正相反,激酶是磷酸化酶,可以利用能量分子,如ATP,將磷酸基團加到對應底物分子上。在許多生物體中都普遍存在的一種磷酸酶是鹼性磷酸酶。
鹼性磷酸酶(ALP或AKP)是廣泛分布於人體肝臟、骨骼、腸、腎和胎盤等組織經肝臟向膽外排出的一種酶。這種酶能催化核酸分子脫掉5』磷酸基團,從而使DNA或RNA片段的5』-P末端轉換成5』-OH末端。但它不是單一的酶,而是一組同功酶。目前已發現有AKP1、AKP2、AKP3、AKP4、AKP5與AKP6六種同功酶。其中第1、2、6種均來自喚租肝臟,第3種來自骨細胞,第4種產生於胎盤及癌細胞,而第5種則來自小腸絨毛上皮與成纖維細胞。

如何區別土壤是酸性還是鹼性

取樣後,用蒸餾水浸泡後過濾,取清澈的液體,用PH試紙或PH計測定其PH值,如小於7為酸性,大於7為鹼性,

東北土壤是酸性還是鹼性

黑土中性偏酸,有機質及氮磷鉀含量豐富,土壤肥沃。

土壤里的硝是鹼性還是酸性

土硝,俗名火硝,化學名稱硝酸鉀。它既不是酸性也不是鹼性,顯中性。

酸性土壤主要分布於南方地區,種類有:棕壤、褐土、婁土、灰褐土、灌淤土等。
鹼性土壤多分布於北方地區,種類有:鹼土、黃綿土、黑壚土、棕鈣土、栗鈣土等。
土壤的主要型別:
1.棕壤:棕壤又稱棕色森林土,主要分布於半溼潤半乾旱地區的山地垂直帶譜中,如秦嶺北坡、呂梁山、中條山、六盤山等高山及洮河流域的密茂針葉林或針闊混交林的林下。在褐土分布區之上。
具有深達1.5-2m發育良好的剖面,有枯枝落葉層、腐殖質聚積層,粘化過渡層,疏鬆的母質層等。表土層厚約15-20cm,質地多為中壤。其下則為粘化緊實的心土層,粘粒聚集作用明顯,厚約30-40,富含膠體物質和粘粒,有明顯的核狀或棱塊狀結構,在結構體表面有明顯的鐵錳膠膜覆被。再下逐漸過渡至輕度粘化的底土層。K、Ca、Mg、Mn在表層腐殖質中有銀咐明顯聚積。土壤膠體吸收性較強,土壤代換總量約5—25當量/100g土,土壤吸收性復合體大部分為鹽基所飽和,鹽基飽和度達80%以上。土壤呈微酸性反應,PH值6.5左右。發育在酸性基岩母質上的棕壤,PH值可達5.5-6,鹽基飽和度也較低,約在60—70%。棕壤土養分釋放迅速,因土壤質地粘重,結構和通透性差,水分不易入滲,在地勢較高的山坡地,易受乾旱威脅,在地勢低窪地帶,又易形成內澇。
2.褐土:褐土分布區為暖溫帶半乾旱半溼潤的山地和丘陵地區,在水平分布上處於棕壤以西的半溼潤地區,在垂直分布上,位於棕壤帶以下,在黃土高原地區主要分布於秦嶺北坡、隴山、呂梁山、伏牛山、中條山等地形起伏平緩、高度變化不大的山地丘陵和山前平原以及河谷階地平原。
褐土多發育在各種碳酸鹽母質上,其成土過程,主要是粘化過程和碳酸鈣的淋溶淀積過程。典型的褐土剖麵包括暗灰色的腐殖質層(A層)、鮮褐土的粘化層(B層)、碳酸鈣積聚的鈣積層(BCa)和母質層(C層)。土體中的粘化現象明顯,粘化層緊實而具有核狀或塊狀結構,物理性粘粒含量一般在30—50%。鈣積層碳酸鈣含量20—30%。土壤上層呈中性或微酸性反應,下層呈中性或微鹼性。土壤代換量較高,可達20—40mg當量/100g土,代換性鹽基以鈣、鎂為主,粘粒礦物以水雲母和蛭石為主。具有良好的滲水保水效能,但水分的季節性變化明顯,表現為春旱明顯。土壤膠體吸收能力強,鹽基飽和度高。在自然植被下,有機質含量為1—3%,但由於褐土適於耕作,大部分已辟為農地,致使有機質含量逐漸減少(一般為1%左右),氮磷貯量少。褐土肥效反應快,但穩肥性差。由於粘化現象明顯,土壤易板結,耕性較差。
3.鹼土:分布面積很小,主要分布在銀川平原西大灘一帶的窪地。其主要特徵是土壤膠體復合體吸收了大量的交換性鈉,土壤呈鹼性,PH值大於9,農作物和高等植物均無法生長。
4.婁土:主要分布在潼關以西、寶雞以東的關中平原地區,在山西的南部,河南的西部也有一定面積的分布。
婁土是褐土經人為長期耕種熟化、施肥覆蓋所形成的優良農業土壤。其剖面構型大體可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為婁化土層,由耕作層、犁底層和老熟化層所組成,質地中壤,顏色灰棕色,呈粒狀結構或團粒結構。下部為自然褐土剖面,由古耕作層、粘化層、鈣積層和母質組成。粘化層一般呈枝柱狀結構,棕褐色,質地粘重。土壤有機質含量一般在1%左右。保水保肥,耕性較好,土層深厚,適種性廣。
5.黃綿土:黃綿土是黃土高原最主要的土壤型別,廣泛分布於黃河中游六省區的黃土丘陵土壤侵蝕強烈地區,以陝北分布最多,隴東、隴中和晉西北次之。常和黑壚土交錯分布。
黃綿土發育於黃土母質,是以耕種熟化為主的成土過程與以侵蝕為主的地質過程共同作用的產物,成土作用微弱,其性狀與母質相似。同時,由於分布區乾旱少雨,有機質的積累和淋溶作用弱,自然剖面不明顯,只有耕層和底土層,缺乏明顯的犁底層和淀積層。土壤質地一般為粉砂質輕壤土。耕層為粒狀或不穩定的團粒結構,荒地呈團粒結構,底土層為發育良好的柱狀結構,表現為黃土的直立性強。全剖面呈強石灰弱鹼性反應,底土即有石灰沉積,呈假菌絲狀或粉霜狀。土質疏鬆多孔,具有良好的通氣透水性,但結構性弱,水穩性差,抗蝕力低,易受侵蝕。化學成份也與母質相似,化學成分以SiO2和AL2O3 為主,含量超過60%,還含有3—6%的Fe2O3,鹽基代換量低。富含礦質養分,全磷0.1—0.2%,全鉀1.8—2.6%,碳酸鈣達10%以上,全氮量較低,不及0.1%。有機質分解較快,一般有機質含量0.5%左右。粘土礦物以水雲母為主,很少發生分解破壞。通過控制侵蝕和培肥,黃錦土即可培育為上層疏鬆、下層稍緊實、通氣透水、保土保肥、高產穩產的海綿土。在發育較好的黃綿土上,心土層略有粘化現象。整個土體土層深厚,質地以粉砂為主,質地均勻,色澤淡黃,近淺灰黃色,結構性弱,水穩性差,易受侵蝕,整個土體表現疏鬆,是一種通氣透水性良好的土壤。
6.鹽土:主要分布在銀川平原、河套平原、晉中盆地及渭河下游的低窪地、湖泊邊緣及河灘地。
鹽土指土體含鹽量超過1%,作物不能生長,並有鹽生植被的土壤。其主要特徵是具有積鹽層,鹽分組成中,陰離子以硫酸根為主,氯離子次之;陽離子以鈉為主,鎂次之。鹽土目前主要為荒地。
7.黑壚土:黑壚土是暖溫帶的古老耕種土壤,廣泛分布於陝北、晉西北、隴東、隴中及內蒙古、寧夏南部的黃土高原,分布的地形部位主要為侵蝕較輕的黃土高原塬面,在梁峁頂部或分水鞍部有殘存,此外,在丘間盆地、河谷沿岸的川台地也可見到。
成土母質為第四紀黃土,土壤剖面可分為耕作熟化層、腐殖質層、碳酸鹽淀積層和黃土母質層。耕作層又可分為耕作層和犁底層。耕作層厚20—30cm,呈灰褐色,輕壤質,PH7.5—9,顯強石灰反應,團粒--團塊狀結構,疏鬆綿軟。犁底層暗灰棕色,質地較粘,一般為中壤土,較緊實。腐殖質層厚約100—120cm,呈暗灰帶褐色,粘粒含量稍高,質地較粘,多為重壤土或粘土,顯棱塊狀結構,在孔壁、裂隙面上有假菌絲狀或霜粉狀的碳酸鹽淀積。碳酸鹽淀積層一般在150cm以下,厚約1m,其下過渡不明顯。本層無粘化特徵,有少量瘤狀或豆狀石灰結核和假菌絲狀、霜粉狀碳酸鹽的淀積。土壤自表層開始就有強烈的面對碳酸鹽反應。土壤腐殖質含量一般為1—0.5%,全氮量約為0.03—0.1%,全磷量為0.15—0.17%,全鉀量1.6—2.0%,代換量9—14mg當量/100g土。土壤通透性好,具較強的養分釋放效能和較大的蓄水保墒保肥能力。
8.灰褐土:灰褐土亦稱灰褐色森林土,它是乾旱半乾旱地區山地森林垂直帶森林土壤,主要分布在六盤山、呂梁山、大青山、烏拉山、賀蘭山等地的海拔1200—2600m,即栗鈣土或棕鈣土之上,亞高山草甸之下。在黃河上游的大通河、洮河等主要支流也有分布。
灰褐土成土母質多樣,土壤剖面層次分化明顯,由殘落物層、腐殖質層、粘化層、鈣積層和母質層組成。土壤有機質分布深且含量高,表土一般為6—13%,鈣積層出現部位有高有低,鈣積層碳酸鈣含量一般是10—16%。土壤酸鹼性變化較大,表土微酸一酸性,粘化層中性一鹼性,鈣積層為鹼性。土壤膠體全部為鹽基所飽和,代換性陽離子以鈣為主,土壤代換量很高,一般是20—50當量/100g土,甚至更高。
9.灰鈣土:灰鈣土為荒漠草原地帶土壤,分布在甘肅、寧夏境內黃河以南,甘肅華家嶺以北的黃土丘陵、緩坡平原、平坦台地、高原盆地邊緣、山麓平原、河谷階地。如蘭州、榆中、定西、靖遠、會寧、臨夏、永靖、海原、同心等。
發育於黃土母質,成土過程有腐殖質的積累過程和碳酸鹽的淋溶過程,但與栗鈣土和黑壚土比較有明顯的減弱,土壤剖面分化不太明顯。土壤有機質含量通常在0.7—1.5%,分布在50cm之上,全剖面的碳酸鈣含量都較高(平均為9%),在30cm以下積聚較多,可達20%左右,呈眼狀及假菌絲狀。剖面底部含大量鹽類,主要是CaSO4和MgSO4,剖面上中部(10—20cm)有明顯的粘化現象,粘粒含量變於10—20%之間。在區域性地區有鹽化和鹼化特徵。鹽基代換量低,約為14mg當量/100g土。土壤結構性差,相應透水透氣性差;含氮量低,但富含鉀素和其它礦質養料,矽、鐵鋁率在5—10%之間,粘土礦物以水雲母為主,土體呈鹼性反應,PH值在8.0—9.5之間。
10.棕鈣土:棕鈣土為乾旱草原向荒漠過渡的地帶性土壤,主要分布於鄂爾多斯中西部。
棕鈣土的成土母質有洪積-沖積的砂質、砂壤質和礫質,也有黃土狀沉積物和各種結晶岩及沉積岩的殘積母質。土壤剖面的表層具有結皮和片狀結構,腐殖質比較明顯,表層有機質含量在0.6—2.0%之間,顏色呈棕色。碳酸鈣已接近表層,多在15—40cm深度處積聚,一般含量10—12%,多的可達20%。土壤上部酸鹼度中性,下部呈鹼性反應(PH8.5左右)。鹽基代換量小於10mg當量/100g土。腐殖質層的結構性較差,土層較緊實。粘土礦物以水雲母為主,次為蒙脫石,並有鐵的氧化物出現。
11.栗鈣土:栗鈣土為乾旱草原地帶性的土壤,主要分布於鄂爾多斯高原的東部和青海海東淺山地區。
成土母質主要為沙黃土和砂礫質洪積物,通過腐殖質積累過程和碳酸鈣積累過程形成了栗鈣土,與黑鈣土比較,腐殖質積累過程已漸減弱,而鈣化過程相對較強,形成土層較薄,一般120cm。剖面形態分化比較明顯,表層20—30cm為腐殖質層,有機質含量通常在2—5%,土壤顏色呈栗色,腐殖質層的下部緊實度大,妨礙根的發育。剖面中下部(一般在30—70cm之間)有明顯的鈣積層,碳酸鈣含量可達50%以上。鈣積層除了有大量的碳酸鈣外,還有碳酸鎂的鹽層。再下是鹼金屬(K、Na)的重碳酸鹽,同時也含有鹼土金屬(Ca、Mg)的重碳酸鹽,最下層是鹼金屬的硫酸鹽和氯化物鹽層,有時有數量不等的石膏聚積。栗鈣土吸收性復合體的代換性陽離子總量一般為15—30mg當量/100g土。土壤一般中上層呈中性到弱鹼性反應,下層呈鹼性反應,土壤結構性差,團粒不穩定。
12.風沙土:風沙土是風成沙母質上發育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庫布其沙漠、毛烏素沙地、騰格里沙漠東南緣,以及風蝕沙化嚴重的長城以北風沙區。
風沙土的剖面發育微弱。流動風沙土,除干沙層(厚約5—10cm)和溫沙層界限明顯外,無分化特徵,土壤質地分選良好,細沙(0.25—0.05mm)佔90%以上,有機質含量低,在0.012—0.233%之間。半固定風沙土,地面有結皮或稍覆淺沙,結持較緊,剖面有分化,有機質染色層明顯,有機質含量0.2—0.8%。按碳酸鹽和易溶鹽含量可再分為半固定風沙土、碳酸鹽半固定風沙土和鹽化風沙土三類。固定風沙土,粘粒增多,有機質含量可達1.0%左右,土壤保水保肥性進一步改善,肥力提高。
13.灌淤土:灌淤土是長期利用富含泥沙的河水灌溉,在淤積和耕作施肥交替作用下形成的一種特殊農業土壤,多分布在河套平原、銀川平原及沿黃河的一些地方。
灌淤土由灌溉熟化層和底土或埋藏土層組成。灌溉熟化層又可分為新灌淤層、近代灌淤層和老灌淤層三部分。灌淤土的主要特徵是全剖面比較均一,熟化程度較高,具有較好的耕性、結構性、保肥性、持水性和透水性。
14.潮土:主要分布在黃河及其支流沿岸河谷平原或區域性低地上。受地下水影響,形成明顯的銹紋綉斑層。全剖面可分為耕作層、銹土層和母質層。由於有機質積累較弱,有機質含量通常在1%左右。

雅安的土壤是酸性還是鹼性

你好,
這是最適宜植物生長的結構體土壤型別,它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土壤肥力的水平和利用價值。其能協調土壤水分和空氣的矛盾;能協調土壤養分的消耗和累積的矛盾;能調節土壤溫度,並改善土壤的溫度狀況;能改良土壤的可耕性,改善植物根系的生長伸長條件。
土壤耕層
土壤耕層是對於耕作的土壤來說的,對於仍處於自然形態的土壤來說是沒有這個概念的。土壤耕層的形成是由於人類的農業種植活動擾亂了土壤的自然狀態

ph值4.49的土壤是酸性還是鹼性

1、ph值4.49的土壤是酸性。
2、酸鹼度描述的是水溶液的酸鹼性強弱程度,用pH值來表示。熱力學標准狀況時,pH=7的水溶液呈中性,pH<7者顯酸性,pH>7者顯鹼性。
pH值,亦稱氫離子濃度指數、酸鹼值,是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的一種標度,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溶液酸鹼程度的衡量標准。這個概念是1909年由丹麥生物化學家Søren Peter Lauritz Sørensen提出。p代表德語,意思是力量或濃度,H代表氫離子(H)。pH在拉丁文中是。
pH的定義式為:
其中[H+](此為簡寫,實際上應是[HO+],水合氫離子活度)指的是溶液中氫離子的活度(稀溶液下可近似按濃度處理),單位為mol·L-1。
298K時,當pH<7的時候,溶液呈酸性,當pH>7的時候,溶液呈鹼性,當pH=7的時候,溶液為中性。水溶液的酸鹼性亦可用pOH衡量,即氫氧根離子的負對數,由於水中存在自偶電離平衡,298K時,pH + pOH = 14。
pH值小於7說明H的濃度大於OH的濃度,故溶液酸性強,而pH值大於7則說明H的濃度小於OH的濃度,故溶液鹼性強。所以pH值愈小,溶液的酸性愈強;pH愈大,溶液的鹼性也就愈強。
在非水溶液或非標准溫度和壓力的條件下,pH=7可能並不代表溶液呈中性,這需要通過計算該溶劑在這種條件下的電離常數來決定pH為中性的值。如373K(100℃)的溫度下,中性溶液的pH ≈ 6。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pH的有效數字是從小數點後開始記錄的,小數點前的部分為指數,不能記作有效數字。

閱讀全文

與微酸性土壤的鑒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艾滋檢測方法及原理 瀏覽:218
竹椅子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63
照片去水印的方法手機上 瀏覽:791
男性腺素高的治療方法 瀏覽:600
8x45x2用簡便方法算 瀏覽:958
研究產後盆底肌康復的方法 瀏覽:803
人飛起來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
緩存會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87
快速收肘的方法 瀏覽:578
手機屏幕保護時間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19
鑒定別人的手機的方法 瀏覽:620
直播發題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273
感冒身體發熱怎麼辦簡單的方法 瀏覽:199
紫砂水洗使用方法 瀏覽:416
小孩支氣管治療方法 瀏覽:685
杏種子的種植方法 瀏覽:930
涼席如何除蟎最有效方法 瀏覽:476
研究心理學的方法內容及優缺點 瀏覽:505
家用魚缸水泵安裝方法 瀏覽:715
物理降溫頭枕冰袋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