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基礎設施融資不足的解決方法

基礎設施融資不足的解決方法

發布時間:2023-04-28 14:18:04

如何採取ppp模式,破解城市建設資金短缺制約

PPP模式:政府通過給予私營公稿消司「長期的特許經營權和收益權」來換取基礎設施建設,以解決政府的財政困境。(典型模式)

一、「PPP模式」在未來「地方債」扮演何種角色?

43號文,提供了新一屆政府對「地方債務治理」的框架,其中明確「將逐步剝離地方融資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資職能」,推廣使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鍵飢知」模式。

10月28日,財政部印發《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納入預算管理清理甄別辦法》,最大亮點就是:要大力推廣「PPP模式」,通過PPP模式,將政府債務轉為企業債務。在融資政策的基礎上,財政部擬採取「公司制PE」形式設立中央財政PPP融資支持資金,為PPP項目開發、准備階段和融資過程提供資金支持。

根據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的測算:到2020年,與城鎮化相關的融資需求約為42萬億元。根據43號文和《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納入預算管理清理甄別辦法》的規定推演:未來,地方政府性債務,主要由一般政府債、專項政府債和PPP債構成。可見,應對未來幾十年的城鎮化資金缺口,PPP模式被委以了重任。

從43號文規定來看,對於新增政府債務,推廣使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鼓勵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業」的投資和運營。對於存量政府債務,在建工程確實沒有其他建設資金來源的,應主要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和地方政府債券解決後續融資。

PPP模式,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一方面,2013年中國PPP項目的累計總投資為1278億美元,和同類型新興市場比有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2013年新增的PPP投資額僅為7億美元,而2013年城投債的發行量則高達9512億元,若「PPP模式」成功替代「城投主導的融資模式」,其發展空間巨大。

二、何謂「PPP模式」?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部門-私人企業-合作」的模式)指的是:公共部門通過與私人部肢滾門建立夥伴關系,共同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是20世紀90年代後出現的一種新的融資模式。

PPP模式的一個典型結構是:公共部門與中標單位組成的特殊目的公司簽訂特許合同,由特殊目的公司負責融資、建設及經營。這種融資形式的實質是:政府通過給予私營公司「長期的特許經營權和收益權」來換取基礎設施建設,以解決政府的財政困境。

三、「PPP模式」與「BOT模式」的區別?

從廣義上來說,PPP指的是,「企業參與提供『傳統上由政府獨自提供』的公共產品或服務」的模式。從世界銀行對PPP的分類來看,主要包括:外包類、特許經營類和私有化類。因此,BOT本質上也可視為「PPP的一種」。

BOT即「建設—經營—轉讓」,是指:政府授予私營企業一定期限的特許專營權,許可其融資建設和經營某公用基礎設施,在規定的特許期限內,私人企業可以向基礎設施使用者收取費用,由此來獲取投資回報。待特許期滿,私人企業將該設施無償或有償轉交給政府。

但就合作關系而言,在BOT中,政府與企業更多是垂直關系。即,政府授權私企獨立建造和經營設施,而不是與政府合作。而PPP則是,由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組建「特殊目的公司」,更強調「政府與私企利益共享和風險分擔」。

PPP的優點在於:政府能夠分擔投資風險,能夠降低融資難度,雙方合作也能夠協調不同利益主體的不同目標,形成社會利益最大化。但PPP的缺點在於:增加了政府潛在的債務負擔。BOT優點在於:政府最大可能的避免了項目的投資損失。但BOT缺點是:投資風險大,私營資本可能望而卻步,且不同利益主體的利益不同,單方面利益最大化的納什均衡並非全社會最優。

四、「PPP模式」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PPP模式,關鍵在於「引入私人部門承擔公共品與服務項目融資、建設、運營等的大部分工作」,與政府直接提供公共品與服務相比,PPP有助於地方債務的治理。

「PPP模式」能緩解政府增量債務。私人部門承擔項目融資大部分工作,以換取公共品與服務項目長期特許經營權,政府將部分債務轉移至私人部門。

「PPP模式」能夠消化政府存量債務。私人部門負責項目運營、維護,其比融資平台公司直接運營更有效率。政府部門雖需承擔新建項目部分融資工作,杠桿增加,但因項目更有效率地運營所獲得的正的凈收益,有助於消化存量債務。

PPP分散了部分風險。PPP在項目初期已實現風險分配,政府承擔部分風險,減少了私人承擔的風險,降低了項目融資難度,有助於項目融資成功。當項目發生虧損時,政府與私人部門共同承擔損失。

實際上,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民間資本就已經開始參與了高速公路、電廠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緩解了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短缺的困境。但由於PPP在實踐過程中有許多不足,阻礙了PPP模式的推廣。亓霞、柯永建和王守清在中國軟科學上發表的《基於案例的中國PPP項目的主要風險因素分析》,系統性總結了導致PPP項目失敗的幾個原因:

1、法律保障體系不健全。由於法律法規的修訂、頒布等,導致原有項目合法性、合同有效性發生變化,給PPP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帶來不利影響,甚至直接導致項目失敗和終止。我國缺少相關法律,對原先簽訂的PPP項目進行保護。如江蘇某污水處理廠採取BOT模式融資建設,在合同簽訂後頒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妥善處理現有保證外方投資固定回收項目有關問題的通知》,外方投資者被迫與政府重新協商投資回報率。

2、審批、決策周期長。政府決策程序不規范、官僚作風等因素,造成PPP項目審批程序過於復雜,決策周期長,成本高。項目批准後,難以根據市場的變化對項目的性質和規模進行調整。在青島威立雅污水處理項目中,政府對市場價格的了解和PPP模式的認識有限,頻繁轉變對項目的態度導致合同經長時間談判才簽署。

3、政治影響因素大。PPP項目通常與群眾生活相關,關繫到公眾利益。在項目運營過程中,可能會因各種因素導致價格變動,遭受公眾的反對。如北京第十水廠由於成本上升需要漲價,但遭到來自公眾的阻力,政府為維持安定也表示反對漲價。

4、政府信用風險高。地方政府為加快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有時會與合作方簽訂一些脫離實際的合同以吸引民間資本投資。項目建成後,政府難以履行合同義務,直接危害合作方的利益。在廉江中法供水項目中,政府與合作方簽訂的《合作經營廉江中法供水有限公司合同》中,政府承諾廉江自來水公司在水廠投產的第一年每日購水量不少於6萬立方米,但當年該市自來水日消耗量僅為2萬立方米,合同難以執行。

5、配套設施不完善。一些PPP項目,通常需要相應的配套基礎設施才能運營,如污水處理廠需要配套的管線才能生產。在實際中,有些PPP項目配套設施不完善,使生產經營陷入困境。

6、項目收益無保障。一些PPP項目建成後,政府或其他投資人新建、改建其他項目,與該項目形成實質性競爭,損害其利益。在杭州灣跨海大橋建設未滿兩年時,相隔僅五十公里左右的紹興杭州灣大橋已准備開工,與杭州灣跨海大橋形成直接商業競爭。此外,政府對一些PPP項目承諾特定原因造成的虧損進行補貼,但補貼額度與方法無具體規定。

在這些缺點當中,政府信用風險是最主要的風險。這一風險,主要源於某些地方政府官員為了提升政績,在短期利益的驅使下,通過「過高的固定投資回報率,過高的收費標准,過長的特許經營期」吸引民營資本,但最終又因公共機構缺乏承受能力,產生信用風險。

五、「PPP模式」應當如何改進?

未來,PPP債將在地方政府性債務模式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何趨利避害,以盡可能發揮PPP模式的優勢」至關重要。PPP模式比較復雜,涉及到多方利益,協調利益分配是實施PPP項目的關鍵。成功推廣PPP模式,促進民間資本進入公共品與服務領域,需要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保障機制。

首先,制定法律、法規保障私人部門利益。公共品與服務項目通常「前期投資額高,回報周期長,影響項目的因素多,收益不確定性大」,私人部門在參與這些項目時,會考慮進入後的風險。如果沒有相應法律、法規保障私人部門利益,PPP模式難以有效推廣。通過立法等形式,對私人部門利益予以保障,方能吸引更多民間資本進入。

其次,完善「風險分擔」機制。政府部門對政治風險、法律變更的承受能力強,而融資、經營等風險,與企業經營活動直接相關。根據項目具體情況在政府和私人部門之間分配風險,建立合理公平的「風險分擔」機制。

最後,協調好參與方利益。在PPP項目中,政府主要任務是監管,對私人部門的利潤進行調節,代表公眾利益的同時保證私人部門能夠得到合理收益。在簽訂合同時,制定好收益分配規則,均衡各方收益。如果私人部門從PPP項目獲得利潤較低時,政府根據合同對其進行補貼以保證合作繼續,反之,若私人部門從PPP項目中獲得超額利潤時,政府可根據合同控制其利潤水平。

Ⅱ 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存在哪些問題

1、交通運輸堵塞。從大城市到小城市,交通堵塞成了普遍現象,這使得城市的效率大為降缺旦低,城市的功能沒有得到真正的發揮。總之,交通運輸堵塞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2、城市供水設施不足。我國北方某城市,由於城市供水設施遠遠不足,3年內5次將城市的給水管道拆除進行擴建,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資金,而且也給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3、城市生態環境質量亟待提高。隨著叢扮拍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困擾城市發展的水質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大氣污染等城市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主要表現在:
第一,水質污染。
第二,固體廢棄物污染。
第三,大氣污染。目前,我國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來自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其中工業廢氣污染大部分為煙煤污染,而造成煙煤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工業企業的廢氣凈化設施不足且技術水平落後。
【補充】:
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戰略對策
1、制滲羨定合理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對於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不能東拼西湊,要進行合理的規劃研究,制定一套符合本市特色的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2、加大投資力度。從對基礎設施的投資水平來看,我國的現狀落後於發達國家甚至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結合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現狀和基本國情,我國必須實行「大投資,多融資」的投資方案。
(1)加大政府財政投資。長期以來,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多由政府部門承擔,資金來源包括政府的財政撥款、發行債券等,在現階段,政府財政投資仍是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因此,加大政府財政投資仍顯得尤為重要。
(2)拓寬融資渠道,吸引鼓勵民間投資,積極利用外資。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如果僅僅依賴於政府財政投資,則難以滿足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所以我們必須拓寬融資渠道,吸收其他投資。
【資料鏈接】:http://wenku..com/link?url=SYRdHy96TJY6FX54H-__5WizU3-GoFd-

Ⅲ 我國城市基礎設施管理中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總體上來說,我國城市基礎設施長期處於欠賬狀態,其中對城市基礎設施的性質以及它在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地位,長期以來缺乏正確的認識是主觀上的重要原因,基礎設咐歲施投資不足是客觀上的重要原因。具體來說:(1)在國家計劃體系中,城市基礎設施被當作非生產性建設,故處於從屬的配套地位;(2)在國家價格體系中城市基礎設施被視為福利事業,其價格低造成公用企業的虧損經營;(3)在國家投資方面,投資比例過低,建設之間缺乏;(4)在科技力量方面,技術力量薄弱,公用事業科研機構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基礎設施的發展。
為了盡快發展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借鑒國際經驗,應裂滾當將民間資本引入基礎設施的投資過程,使項目融資成為民間資本參與基礎設施投資的主要融資手段。為了改變城市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的現狀,在管理體制上應逐步實現轉型,快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使基礎設施建設從事業型轉向企業型;(2)使基礎設施從福利型轉為營利肆簡余型;(3)使城市基礎設施由保險型轉為競爭型;(4)使城市基礎設施從人治型轉為法治型;(5)城市基礎設施的管理應當科學化。

Ⅳ 如何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解決方法如下:

(一)中小企業需提高自身的財務管理水平

在改善外部環境的之前,企業需要首先提高自身財務管理水平,要提高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對財務管理重要性的重視,提升財務管理知識;引進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嚴格財務制度,合理規劃資金使用;


(二)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激發市場活力

逐步降低金融市場的准入門檻,增強金融市場競爭力,激發正規與非正規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意願,充分發揮中小銀行或非正規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優勢,對現有的創業板管理機制進行完善,加快私募資本市場的發展,提升資本市場活力,增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

(三)銀行轉變傳統貸款方式,創新金融服務

我們要改變原有的由銀行向中小企業貸款的模式,採取新的融資模式,即銀行以供應鏈為線索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提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供應鏈金融」。

它改變了過去銀行針對單一企業主體進行信用評估並據此作出授信決策的融資模式,使銀行從專注於對中小企業本身的信用風險評估,轉變為對整個供應鏈及其核心大企業之間交易的信用風險評估。


(四)積極推進擔保公司有序發展

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銀行需重視與擔保公司合作的策略,合理分散擔保業務風險。一方面推進銀行和融資性擔保公司的合作發展。

政府方面要繼續加大對擔保機構的支持力度,在繼續執行獎勵、資金扶持、稅收優惠等政策的同時,進一步完善擔保機構的風險分擔、風險補償機制,健全再擔保體系,為銀擔合作共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另一方面,加快擔保公司向專業化、商業化方向發展進程。專業化的擔保公司。更專注於業務的深度拓展,降低業務水平風險的同時,盈利水平還能提高。同樣可以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五)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和政策指導

根據目前中小企業融資現狀,我國政府有必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建立健全社會信用系統和登記制度及信用檔案,對惡意逃廢商業銀行債務的企業實施聯合制裁,維護商業銀行債權。

二是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如盡快修訂《擔保法》,使得擔保法律法規得到進一步的完善,推進商業性的擔保機構快速發展,進而更快的與銀行形成良好的合作。

三是政府需要保護創新型的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建立規范化的知識產權體系和標准,成立公平公正的知識產權評估機構,保證創新型企業可以順利的依靠知識產權融到資金。


我國每年約有100萬家企業倒閉,平均每分鍾倒閉2家,任何一家中小微企業,只要你存活超過3年,就達到了平均水平。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企業資金不夠多,所以很容易翻車。

如果企業家自己缺少資金資源,找不到投資人的話,建議你帶著項目去不同的平台上試試,比如明德資本生態圈、鯨准、創業邦等等。一般情況下,基金、投資人都會與融資平台進行合作,他們通過平台來篩選值得投資的項目。

網上選平台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很多平台動則交幾萬塊錢的費用,卻沒有結果。如果把握不準建議來明德資本生態圈試試,明德資本本身就是做投資的,這跟很多平台不一樣,很多平台只做中介。

另外,明德還有2400多家合作基金資源,線下活動的對接率比較高,每一期活動都有幾百人參加,近百位投資人會到現場,不少企業都獲得了融資。希望能給到你幫助。

如果你還有有關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可以點擊下方的在線咨詢按鈕,直接跟老師對話交流。

Ⅳ 如何解決企業流動資金不足問題

「如何解決企業流動資金不足?」這是大多數企業需要面對的實際問題。我認為當企業的流動資金不足時,企業可以考慮以下三個解決辦法:

一.企業舉債

結語

從經營管理角度看,企業通常往往需要進行新項目的開發、企業並購等,這樣必須投入大量資金;那麼,企業現金流量的通暢與否,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任何環節的不暢或阻滯,都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後果。從企業長遠的發展規劃看,現金流規劃是企業合理配置資源策略的主體內容和防範風險的基本手段。

綜上,企業舉債、減少流動資產的佔用,企業上市可以使企業解決流動資金不足問題,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廣大競爭優勢,充分應對系統風險!

Ⅵ 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一、 中小企業必須建立市場融資體系
根據有關資料,到目前為止,我國大約有中小企業4200多萬戶,占企業總數的99.8%,經工商注冊的中小企業數量460萬戶個體、私營企業達3800萬戶。中小企業所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生產的商品占社會銷售總額的60%,上繳的稅收已經超過總額的一半,提供了全國80%左右的城鎮就業崗位。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中小企業成為擴大就業的主渠道。提供了大約75%的城鎮就業崗位,不僅安置了大量的城市下崗職工,還吸收了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有效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和就業問題,緩解勞動力供求矛盾,從而保證了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正成為我國創新的主力軍。
中小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迅速發展的的同時,也遇到很多問題。其中,資金緊張,融資渠道狹窄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十分狹窄,除了少數大型知名企業,一般的中小企業企業融資能力都有限。目前,企業的融資渠道不外有三種:向銀行申請貸款、發行企業債券、發行股票上市直接融資。政府已將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作為國有企業特別是關繫到國有經濟控制力的大中型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措施,中小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和股票上市融資很困難。另一方面,由於涉及到金融風險問題,中小企業發行企業債券也難以得到批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小企業的資金主要靠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實際上中小企業業從銀行獲得貸款也是十分困難的。
從目前情況來看,中小企業尚未建立起外部市場融資體制,基本是內部融資,自我滾雪球式發展,致使企業很難形成規模生產。中小企業所面臨的資金矛盾非常突出,許多有項目有盈利的企業由於難以籌措到必需的資金而不能最大規模地發揮其能力,這已經成為制約民營企業的重要「瓶頸」。
要想促進中小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迅速發展,必須建立完善的融資體系,最根本的是建立起企業外部融資體制,即市場融資體制。

二、 建立完善的、多層次中小企業融資體系
多年來,國有商業銀行主要為國有大中型企業服務,中小企業很難得到國有商業銀行的信貸支持。必須改變國有商業銀行主要支持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指導思想,把貸款投到符國家產業政策、效益好的中小企業上來。增加對高新技術中小企業的信貸投入,積極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結算、信息服務,引導中小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重點支持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和有市場潛力的中小企業發展,鼓勵中小企業的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充分發揮城市商業銀行和城鄉信用社的作用,為民營中小企業提供更多服務。
中小企業利用銀行貸款發展自己無論從總體規模還是個體企業貸款的數量都是很小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小企業和銀行之間沒能建立起真正的信用關系。銀行認為中小企業貸款效率低、風險大,對中小企業貸款設置了嚴格的條件。主要是貸款需要百分之百抵押和擔保,且貸款手續非常復雜。而中小企業很難找到合適的擔保人。因此出現銀行想貸給企業但又不敢貸,而企業想使用銀行貸款但卻用不到的情況。據統計,中小企業貸款頻率為大中型企業的5倍,戶均貸款額約為大中型企業的5%,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管理成本比大中型企業高5倍。在信貸業務中,存在著中小企業欠息嚴重,不良資產比例偏高,改制中逃廢債務等情況。這也是中小企業貸款難的重要原因。
解決對策:建立完善的、多層次中小企業融資體系。
(一)銀行融資仍是中小企業外部融資的主渠道。1、大型商業銀行貸款理念和對象的轉變。2、大型商業銀行貸款應向中小企業傾斜。
(二)建立和發展直接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中小合作銀行或合作金融組織。1、各地的城市商業銀行或社區銀行應更多地支持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發展。2、農村信用合作社要多發放小額貸款。3、發揮村鎮銀行的作用。4、農村資金互助社。5、發揮小額貸款公司的作用。6、允許個人放款。7、發揮金融租賃和典當的作用。8允許標會、搖會等金融組織存在,並使之陽光化、規范化。
(三)在條件成熟時,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在創業板或中小板上市。也可發中小企業聯合債券。

三、建立完善的中小企業融資保障體系
要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當前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完善的中小企業融資信用保障體系。其中包括中小企業信用徵信體系、信用評級制度和信用擔保體系。
(一)中小企業信用徵信體系
多年來,銀行對中小企業了解不夠,對中小企業信任度不夠,對它們掌握信息不夠充分,因此不敢貸款給中小企業。我們認為建立中小企業資信徵信系統是很必要的。它能使銀行系統地、全面地、充分和及時地了解和掌握企業的各種信息,加以分析,作出是否貸款的決策。
上海於2002年3月開通了上海市企業聯合徵信系統,據悉,現階段,這個徵信系統將採集從不同角度反映企業信用狀況的信息,包括由政府職能部門提供的企業注冊信息、年檢等級、產品達標信息、稅務等級信息、國有資產績效考評信息、進出口報關記錄、信貸融資記錄和行業統計分析信息等,合作單位包括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上海市統計局、上海市國資辦、上海海關、人行上海分行等,幾乎覆蓋了上海全市所有擁有經營記錄的企業,入庫單位數量達48萬余家。此外,聯合徵信系統還自行採集一些企業信譽信息,如企業主要經營者的個人信用信息、上市公司的經營財務信息、媒體披露的企業接受獎懲的信息等,力保徵信信息公正可靠。這是迄今為止國內第一個以企業信用信息為專門採集內容的企業聯合徵信系統,也是目前上海地區規模最大、信息採集跨度最全面的綜合性企業徵信系統。負責上海企業聯合徵信系統日常運作的,是1999年成立的我國第一家權威徵信機構--上海資信有限公司。2000 年7月1日,也是這家公司在全國率先建成「上海市個人信用聯合徵信資料庫」,並出具了我國第一份個人信用報告。
上海市企業聯合徵信系統的啟動,預示著此間原先企業信用信息分散、查詢不便的局面將得到根本改觀。同時,此舉也將有利於進一步改善上海的投融資環境、規范企業及個人的經濟行為。上海是國際性大都市,推進信用制度建設,建立完整的社會信用徵信體系,將有助於防範金融風險、降低社會交易總成本、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使誠實守信成為上海企業、機構和個人從事經濟、社會活動的自覺行為。為銀行貸款提供充分可靠的信息。同時,也為政府部門加強企業的信用管理和建立健全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創造條件。上海啟動和開通企業徵信系統,表示區域性企業徵信系統已經初步形成,應採取以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方式,其他地區也建立類似的徵信系統,在條件成熟後,逐步建立起符合國際慣例的全國性的企業徵信系統。
(二)建立完善的中小企業資信評級制度
建立中小企業貸款信用評級制度、企業法人代表資信評級制度和企業總體資信評級制度,強化企業信用觀念,以信用等級確定是否貸款和擔保。對於信用等級高的企業,實施優惠貸款條件,甚至可以給予無抵押和擔保的信用貸款,對於信用差的企業,不予貸款或提高貸款條件,或必須有反擔保措施。
(三)建立完善的信用擔保體系
擔保是指對某一特定事項所做出的承諾保證。擔保的實質是當事人風險防範和分解,是伴隨商品交換及商業信用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中介性(或服務性)經濟活動。
融資擔保,即借貸活動的信用保證,是融資活動中擔保機構以一定的財產為基礎約定的保證債務的履行和保障債權人實現債權的各項法律措施和手段。簡單地說,就是擔保機構為債務人向債權人融資是所做的保證。
中國開展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業務並建立完善的融資擔保體系是十分必要的:
1、為中小企業進行融資擔保,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相對公平的融資環境,解決貸款擔保難的歷史難題,激活中小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創造更多的稅利,繁榮市場經濟。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為中小企業融資會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2、開展中小型企業融資擔保業務,可以分散銀行風險,優化銀行資產質量。隨著銀行商業化改革的推進,商業銀行越來越注意資產的質量和信貸資金的安全問題,,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不可避免地出現信貸資金的安全性與產業政策(如推進高科技成果產業化、商業化、國際化;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等)不一致的情況,風險隨時都會發生,這是商業銀行不願看到也不願意承擔的。通過融資擔保,多了一個風險承擔者,相對降低了銀行信貸風險及管理成本,為商業銀行調整信貸結構,盤活信貸資產,拿出更多的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機遇與條件。
3、開展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業務是進行投資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配套措施。中國中央銀行在《關於進一步改革對中小型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中要求:「銀行要與有關部門、社會團體積極溝通,運用企業互保、聯保、貸款保險,多渠道集資、建立貸款擔保基金等多種形式,解決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難的問題。」
4、開展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是推動科技進步,實現科技與經濟相結合的粘合劑。我國中小企業有不少是高新技術企業,他們有積極的進取開拓精神,研製和開發各種高新技術項目向,但由於資金缺乏,或者中途而費范,或者被束之高閣。通過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加大對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會推動我國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
中國擔保業的發展,不僅呈現出專業化的趨勢,而且出現多元化趨勢。多元化趨勢首先表現為擔保機構資金來源多元化,政府出資或以政府出資為主、股份聯合、企業自辦、民營互助等形式並舉。其次是組織形式多元化,從目前情況來看,按出資單位和主管部門分為三種類型,有政府部門出資和管理的機構、有企業集團組建的機構和由政府資助、企業入股或入會組建的機構。主要表現為擔保基金、有限責任公司、會員制互助基金和事業法人等形式。近一兩年來出現了一批專門為民營企業服務的擔保機構,即資金來源通常是由政府無償撥入一筆墊底資金,選擇一些民營企業,以會員的身份認繳比例不等的擔保基金,同時有資格享受相應額度的擔保服務。擔保機構和資金來源多元化是一件好事,也是我國擔保業發展的方向,但是,在我國擔保業發展初期,應以政策性擔保為主,擔保機構也相對集中一些為好。鑒於我國擔保機構資金來源、組織形式的多元化以及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國家有關部門應盡快制定相應的行業管理規則,對不同類型擔保機構進行分類管理,以防止因一哄而起,缺乏管理而可能發生的混亂局面。
中國必須建立完善的中小企業融資保證體系,融資保證業務必須向規范化、法制化方向發展,中小企業融資保證的有效運作應以政府支持為後盾,以金融機構配合為基礎,建立起擔保法體系和再擔保體系。
1、應當充分發揮政府在融資擔保體系建立過程中的特殊作用。
擔保業務不同於保險業務,保險業務可以通過統計學的方法,精確計算出風險損失的概率,從而確定保費以彌補風險損失及經營成本,並進而獲得利潤。擔保企業則不同,由於擔保項目的金額各異、期限各異、反擔保措施的落實程度難以確定,造成擔保項目的離散性很大,無法精確計算出擔保費率,因此,擔保業務的風險很大。90年代以前,國外也有一些金融機構開展商業性貸款擔保,但1992年瑞典一家世界著名的信用擔保公司因貸款擔保而導致破產震驚了世界,此後各國基本上停止了商業性的貸款擔保。從目前情況看,中國對中小企業融資擔保仍然是一種帶有政策性的業務,這種業務的風險和收益是不相匹配的。要保證這項業務的順利開展就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現階段擔保資金應當主要來源於政府的財政資金。國家經貿委在《意見》中指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創辦初期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其擔保資金和業務經費以政府預算和資產劃撥為主,擔保費收入為輔」較為適合,更能體現擔保機構為「政策性」機構。政府應當對擔保機構和擔保業務進行宏觀指導並加強管理。但是應當避免擔保機構成為政府的「出納」,最後的責任全部由政府來承擔。應當採用「政策性基金,市場化運作,法人化管理」,盡量避免和防止過多行政干預。
2、建立擔保機構風險補償機制。
擔保機構應建立風險准備金制度,根據業務的進展,按比例逐步提取准備,用於沖抵代償支出和彌補呆賬、壞賬損失。擔保行業是高風險行業,只靠收取少量擔保費,根本無力維持擔保機構的生存和發展。如果擔保機構承擔擔保失敗風險,受資金減少的影響,業務勢必萎縮,影響擔保機構的生存。應當有良好的補償機制。對於政策性擔保機構來說,財政應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償。比如對代償期限超過兩年,且債務人確實無力償還,或因其他因素導致債務人不可能償還債務的擔保代償項目,擔保機構提出申請,由主管機構審議批准後核銷,核銷後的代償資金應全額或按一定比例補償。財政為擔保機構出資補償擔保機構的部分損失,看起來增加了財政支出,實際上通過擔保機構商業化運營,支持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可使眾多的企業增加效益,會增加更多的財政收入。因此,擔保機構可以把這個賬算清楚,每年到年底賠付多少,政府增加政府增加收入多少,以此來確定擔保金的增補量,為將來擔保金在財政預算上剛性化提供依據。
3、應當建立擔保基金和再擔保基金制度。
風險的防範、控制、分解和化解及風險補償機制是擔保機構正常運轉的重要環節。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發展並非一帆風順,自身風險很大,如果僅僅依賴擔保機構自身的風險補償基金是難以為繼的,應當由政府支持,或者政府,銀行和企業的聯合支持,建立風險擔保基金和再擔保基金,以便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和擔保機構的正常運行與發展。在這方面日本的信用保全制度、韓國的信用保證基金制度值得借鑒。

四、加強中小企業融資風險管理
加強中小企業風險管理是當前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建立和完善企業治理結構
目前,中小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不少是家族式企業,實行家族管理或家族式管理,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並未建立起來。不但存在偷逃稅款、欠債不還的問題,而且多數達不到在內地上市和赴香港上市的條件。也就是說,中小企業要發行股票和上市,首先要把自己變成為公司,必須做到經營管理規范化,按照現代公司制度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才能為自己通過債權或股權融資奠定良好的基礎和創造必要的條件。要建立真正的法人治理結構非常重要,要設立股東會,總經理真正由董事會聘任,董事會應該設獨立的董事,非股權董事,外部董事,才能真正發揮董事會的作用。除了董事會制,股東大會制,總經理聘任制之外,還有其它的一些規章制度。法人治理結構中還包括激勵和約束機制。
(二)加強財務管理
目前,仍有不少中小企業尚未建立完善的財務會計制度,有的企業仍沿用原國有企業或集體企業的各項制度,有的企業甚至沒有完善的財務會計帳目。沒有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不利於企業的成本核算、資本運用、資產負債管理和財務預測等。也不利於社會融資。應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和健全企業財務會計制度。改為股份公司的企業,應建立和健全公司財務會計制度。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融資管理機制。完善對中小企業也要執行計制度,加強財務會計監督管理。
(三)加強信息披露
中小企業要到交易所上市或到香港上市,必須加強信息披露。如何增強企業財務咨詢的透明度,提高投資者信心,是必須加以認真對待的問題。目前,國內股票市場不景氣,固然有許多原因,但與投資信息披露的不真實、不及時、不充分和不完善有一定關系。如國內普遍存在的關聯交易,上市公司利用關聯交易調節利潤使得利潤指標嚴重失實;再如資產重組中的暗箱操作,不及時披露相關信息造成股票價格的劇烈波動,利用內幕消息操縱股市的事例等。中小企業上市應避免這一前車之鑒。中小企業本身規模小,具有較高的風險,要在內地或海外上市就必須嚴格遵守上市規則,及時、准確地披露信息,求得投資者的理解和信任,這樣才能有效地駕馭資本市場為企業發展服務。
(四)建立以誠信為核心的企業文化
中國企業的發展,中國企業家的成功,必須注意企業文化的建設。企業文化實際上是一種企業的精神和企業的力量,包括思想、道德、理念和行為規范等。企業的發展不僅靠物質文明,也要有精神文明。一個企業能不能有很好的企業文化,是這個企業能不能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一個企業能不能團結向上重要標志。成功的企業都有很強的企業文化。中國企業處在新舊體制轉軌過程中,出現了所謂「企業文化斷層」問題。我們過去有一套管理文化,有的管理文化很優秀,有些則是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傳統的文化,已不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在企業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有些人還不知道什麼是市場經濟的文化,以為坑蒙拐騙就是市場經濟的文化。實際上市場經濟的文化的核心是公正、公平、公開、誠信。

Ⅶ 高校基礎設施BOT項目融資的幾個問題

bot項目融資是市場經濟談吵國家對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所採取的一種投資模式,是由已故土耳其總理厄扎爾於1984年首先提出的。其內容主要指公共項目「建設——經營——移交(轉讓)」(Build-Operate-Transfer)運營模式的簡稱。即公共項目建設方(一般為政府)暫時讓渡所有權和經營權,以此引入市場經濟其它經營主體,進行企業化運作,經營合同期滿後,項目無償交還給建設方(政府)。根據世界銀行《1994年世界發展報告》定義,BOT還包括BOOT(Build-Own- Operate-Transfer)即指公共項目「建設——擁有——經營——移交(轉讓)」 的簡稱,BOO(Build-Own- Operate)即指公共項目「建設——擁有——經營」 的簡稱。
高等教育以其人才培養和科研開發的顯著外部效應,成為公共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收費制度和科研成果產業化,使其具備「准企業化」特徵,引入bot項目融資方式運作,不僅具備必要性,還具備可能性。高等院校引入BOT項目融資方式的必要性表現:
一、解決政府財力不足困難,增加高等院校基礎設施投入,特別是擺脫高等院校「擴招」後教學和後勤設施嚴重不足的困境。
要想在不影響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擴大高等院校招生規模,除要解決學科建設,師資隊伍等問題外,必須增加基礎設施投入。由於計劃經濟條件下,高等院校基礎設施主要是依賴政府財政撥款,歷史欠賬本來就比較多,現在又要投入大量資金新建基礎設施,在目前財力比較困難情況下,一下子拿出那麼多財政資金興建高等院校基礎設施是不現實的。由於BOT項目融資是利用社會資金來進行項目開發,政府可以利用政策指導,引導社會資金流向高等院校基礎設施建設,緩解高等院校「擴招」中「瓶頸」約束。
二、滿足社會對進入高等院校學習深造的需求,拉動整個社會經濟增長。
bot項目投資於高等院校基礎設施,在直接拉動經濟增長同時,也促進了建築、建材、教學設備、日用消費品等其它產業的發展。由於在校學生增加,在擴大學生消費規模,緩解就業壓力,提高全體勞動者素質等方面,也起到不少積極作用。
三、引入市場機制,提高了高等院校基礎設施的使用效率。
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由於種種原因,高等院校基礎設施產權一直比較模糊,資源浪費現象嚴重。加之在缺少激勵條件下,高等院校資源投入產出效益低,資源配置難以最大效益化。BOT項目融資機制引入後,由於投資主體變化,企業產權明晰,充分發揮了市場激勵機制的作用,在同等條件下,高等院校基礎設施產出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促使高等院校基礎設施管理和裝備水平跨上一個新台階。
從宏觀方面來說,由於引入BOT項目融資,使得原有的投資決策從根本上得到改革,在投資審批項目過程中,政府的決策更加科學化、民主化、制含咐侍度化,從制度上減少了一些腐敗現象發生。從微觀方面來說,由於市場機製作用,高等院校基礎設施投資企業會利用規模化專業化優勢,走集約化經營之路,企業經營管理者會把更多精力放在技術裝備更新改造和管理規范創新上來,從而迅速提高高等院校基礎設施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
五、高等院校基礎設施引入BOT項目融資方式,符合國際基礎設施項目融資慣例,有利於引入國外資金、人才、技術裝備和先進的項目管理經驗,促使我國高等院校基礎設施產簡譽業迅速成長壯大。
由於我國已確立了市場經濟發展戰略,隨著近幾年市場要素的不斷完善,高等院校基礎設施引BOT項目融資不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概述。
1、高等院校「擴招」,對高等院校基礎設施需求量增加,在國家財力投入有限條件下,必須另闢蹊徑,尋求社會資金投入。我國教育法規把高等教育排除在義務教育之外,國家允許向受教育者收取必要的培養費。這些條件,為高等院校基礎設施引入BOT項目融資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2、為社會資本金進入壟斷的基礎產業提供了供需「平台」。由於追求資本增值的本能,現在國內外都存在一部分資金尋找投資出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高等院校基礎設施屬於高度壟斷產業,社會資金根本不可能進入。在高等院校基礎設施實行BOT項目融資方式後,社會資金通過這個「平台」,順利進入高等院校基礎設施領域。投資者通過對高等院校基礎設施科學經營,取得長期穩定、風險相對較少的投資回報。
3、國家產業政策支持。國家對高等院校基礎設施產業,首先開放了後勤產業領域,提出高校後勤產業社會化模式。國務院主持召開了四次全國高校後勤改革會議。提出對高校已建成的後勤設施及相關人員與學校脫鉤,實行社會化、企業化經營。對新增後勤設施,充分利用市場經濟手段籌措建設資金。BOT項目融資方式,正適合於這種改革的要求。
4、高等院校基礎設施BOT項目融資方式已有成功經驗可供借鑒。地處湖南長沙的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利用校區遷址的契機,與香港一家投資公司合作,采 ; 高等院校基礎設施BOT項目融資方式已有成功經驗可供借鑒。地處湖南長沙的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利用校區遷址的契機,與香港一家投資公司合作,採取BOT項目融資方式,引入資金近億元,興建了一批學生公寓、食堂、文體設施等功能齊備的小區,成為高校後勤社會化的成功典範。
雖然BOT項目融資方式在高校基礎設施領域取得了不少成功經驗,但存在的問題仍不少。這些問題主要表現有:
第一,BOT項目融資操作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規。目前國家尚未出台一部專門針對項目融資的法律法規。實際工作中,目前主要參照《合同法》《公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操作,由於項目雙方操作人員法律意識和專業結構參差不齊,其操作程序、內容和方式往往差別很大。這樣一來,使得本身具有很強專業性的BOT項目融資方式,由於缺乏科學規范的操作細則,使合作雙方的隨意性增大,加大了合作雙方溝通交易成本。
第二,缺乏BOT項目操作專門性的人才。由於BOT項目融資方式在我國正處於起步階段,其理論體系本身就不完善,要系統培訓本身存在一定難度。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專業人員都是從其它如投資、管理等專業轉型過來的,這些專業人員思維方式、投資理念和專業技能需要一個更新轉變過程。再加之BOT項目融資本身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專業,涉及金融、投資、工程、法律、管理等多學科。這就要求項目操作人員不僅是某方面的行家,還必須通曉其它專業知識,目前這種「復合型」人才在我國項目操作中非常「奇缺」。
第三,高校基礎公共設施的「外部效益」補償問題未得到徹底解決。由於公共設施提供的服務功能對整個社會來說是必要的,但對於項目本身來說,可能是低效益或是無效益的。如何科學解決使用公共設施受益者「搭便車」問題,除允許某項公共設施開征「特許收費權」外,對項目投資、經營者在其它方面也應給予經濟補償。現行的高校基礎設施投資建設中,對其「外部效益」補償問題不確定因素太多。對高校基礎設施經營企業(如後勤管理公司)是按一般企業對待,還是按事業單位「企業化」對待?在收費權力未市場化前(學生公寓收費政府定價),按一般企業對待,大部分後勤管理企業將難以生存下去,最後導致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失敗。如果實行收費權力市場化,對我國目前現實情況,又不太可能。如何在不損害學生即得利益情況下,保證投資經營者正常回報呢?這就是政府利用宏觀經濟手段調控問題。現行的政策規定:從事高校後勤產業企業可以免徵所得稅,但其它如報建費、垃圾處理費等等又如何處理呢?!
第四,學生工作方式難以跟上改革形勢發展要求。目前在一些後勤社會化改革工作比較徹底的高等院校,學校除給學生上課外,其它學生工作都交給社會化的後勤企業。如何在新的條件下,繼續發揮我國教育工作「教書育人」的雙重功效,我們的學生工作方式方法值得研究和探討。後勤社會化企業向學生提供安全、周到、溫馨的服務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職責,但對學生來說,如何愛護公共財物,遵守社會基本的道德,尊重他人勞動,光靠後勤社會化企業來做工作是不現實的,學校如何把學生上課之外的情況納入學生考評范圍,大量的工作值得去探索。
第五, 項目本身再融資難的問題。高校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具有規模大、回收期長、風險難以預測等特點。項目企業本身也存在資金籌措的問題。如何利用項目本身達到企業融資目的,目前存在的障礙比較多。由於採用BOT項目融資,項目企業本身對項目的固定資產沒有所有權,這樣就不可能到金融機構實行項目本身「抵押貸款」。我國《擔保法》也禁止高校對外提供任何形式的財產擔保,而實行質押擔保中,法律也沒有「特許收費權」作為擔保物的條款規定。BOT項目再融資問題,已開始困擾進入這個行業企業的發展。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Ⅷ 如何解決國家基礎設施的短板問題

您好。
1、基礎設施是指為直接生產部門和人民生活提供共同條件和公共服務的設施。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住宅區、別墅、公寓等居住建築項目
● 高檔酒店、商場、寫字樓,辦公樓等辦公商用建築項目
● 石油、煤炭、天然氣、電力等能源動力項目
● 鐵路、公路、航空、水運、道橋、隧道、港口等交通運輸項目
● 水庫、大壩、污水處理、空氣凈化等環保水利項目
● 電信、通信、信息網路等郵電通訊
2、性。因此,國家在確定補助資金
時,不應貪大求功,而應實事求
是, 按項目需要確定資金, 安排一
個亂李項目解決一個問題, 穩步推進。
國家下達的各項 中央投資計
劃中, 應提高補助標准, 減少地方
配套資金 。雖然我們不能全靠 中
央資金進行建設 , 但建設補助標
准和地方配套資金的比例應考慮
西部省的財政和有關單位 (如學
校、 司法、 灌區、 群眾自籌等)的配
套資金能力,有些資金的補助標
准也應考慮項 目的實際需要投
資,不應 因項 目的實施加重西部
省及群眾的負擔 ,也可避免 由於
地方配套資金不足影響工程的完
整性和工程質量。很大一部分學
校、村委會等單位由於 自 籌資金
不足又想利用國家資金搞建設 ,

不得不採用借款 集資、 欠款等方
式來彌補配套資金不足 ,因此背
上沉重的負擔 ,另一方面也影響
了社會穩定 。
三、 擴大以工代賑資金規模
以工代賑的主要投向是農村
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實施
十多年來 ,在基本農 田、人畜飲
水、 鄉村道路 、 沼氣 、 小型灌溉等
方面修建了大量的工程,極大地
改善 了農村 的生產生活條件 , 為
農村貧 困人 口的脫貧致富 ,為區
域經濟 的發展做 出了重大 貢獻 ,
被群眾稱為「 民心工程」 、 「德政工
程」 , 深得群眾 的歡迎 。以工代賑
自中央到地方,有一套完整的管
理機構 ,有一批管理經驗豐富的
隊伍。 按照《 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
要(2ool- - 2olo#第二十一條明確
提 出 「要進一步擴大以工代賑規
模 」。可是過去近十年來 , 中央財
政預算內以工代賑資金一直沒有
增加 。 因此 , 國家有關部 門應進行
協調 , 按國務院頒布的 《 扶貧綱
要》 要求 , 在新增財力 中逐步擴大
以工代賑規模。 另一方面, 國家減
少發行 國債 ,主要是要減少嘩信遲大型
項 目的投入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
不應減少國債資金中以工代賑的
資金規模 。
四、 穩步推進易地扶貧搬遷
國家發改委從2001年開始實
施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 ,該項
目實施五年來 ,雖然在實施過程
中存在一些不足 ,但實施結果證
明 ,易地扶貧搬遷是徹底解決偏
遠山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有效
措施, 是一項事半功倍的工程。 同
時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的實施 , 將
群眾從偏遠 山區搬遷到生存環境
較好的地方 ,將分散居住在 山頭
上的群眾相對集 中起來 ,把原來
七零八落的所謂「村」變成了真正
的村 ,安置地的規劃和設計也是
經過認真研究的,這也為新農村
建設奠定了基礎。易地扶貧搬遷
取得 了較好的扶貧 、社會 和生態
效益 , 深得群眾歡迎 , 我認為這項
試點工程是成功的,國家發改委
應將這項工程正式列入計劃 , 穩定
政策 , 並增加易地扶貧搬遷規模。
五 、在 以工 代 賑資 金 中設 立
新農村建設引導資金
我國的新農村建設是借鑒韓
國的經驗。韓國的新農村建設首
先從基礎設施建設開始 ,包括草
屋頂改造 、道路硬化 、改造衛生
間 、供水設施建設如集 中建水池
或給水井加蓋 、 架橋 、 蓋村活動室
等20種工程項目,採取群眾建設
國家補助的方式,這種方式具有
以工代賑的性質。而我國自中央
號召進行新農村建設 以來 ,國家
沒有新農村建設的專項資金, 只
是要求基層對中央和地方的有關
支農投資進行整合。 目前農村基
礎設施建設投入最大的是財政扶
貧資金和以工代賑資金 ,整合資
金用於新農村建設 ,勢必影響扶
貧效果。因此,國家對於西部地
區, 在以工代賑項 目中應增設新
農村建設引導資金 ,用於沒坦老有專
項資金的部分 「五改四建」 工程
(五改 : 改水 、 改路 、 改廁 、 改圈 、 改
廚 ; 四建 : 建沼氣池 、 建生態農業
園、 建民眾新居、 建信息網路), 茅
草房 、 石板房和土窯洞改造工程。
六、 支持設施農業建設
目前 , 水利部門、 以工代賑、
農業綜合開發、土地資源部門都
有基本農 田建設項 目。通過過去
幾十年的建設 ,進行基本農 田建
設的自然條件越來越差,重點退
耕還林地區群眾口糧田建設每畝
補助300--- 400元的標准太低, 即
使建成了基本農田效益也不是太
好,扶持群眾修建設施農業可能
會起到更好的效果。陝西省延長
縣楊家灣村退耕還林後人均耕地
只有0. 32畝 , 該村建成 110座大棚
後 ,每棚年 收入 在 3000 —8000
元 , 該村人均年收入增加到3000
多元,不但解決了退耕還林後的
生活和增收問題,同時鞏固了退
耕還林成果,這樣的事例還有很
多。因此,國家應在有關資金中
列支部分資金用於設施農業建
設。

Ⅸ 如何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融資渠道狹窄
(二)融資獲得銀行信貸支持少
(三)融資成本過高
(四)民間融資具有局限性和風險性

二、中小企業融資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對中小企業扶持的力度不夠
(二)銀行信貸管理體制需要進一步完善
(三)中小企業缺乏貸款擔保機構
(四)中小企業自身信用較差
(五)中小企業自有資本不足

三、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措施
(一)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二)加強政策扶持
(三)建立、完善中小企業信用笑螞評價機構和信貸擔保體系
(四)為中小企睜肢業逐步建立全面的社會化碰早埋服務和支持系統

上述非網上摘錄。原創,未發表。

閱讀全文

與基礎設施融資不足的解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扭傷的治療方法 瀏覽:363
慢性濕疹好的治療方法如何治 瀏覽:257
主板里的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48
物理教學方法對比法 瀏覽:26
中葯材木瓜的食用方法 瀏覽:285
不拘泥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521
一類盈虧問題解決方法 瀏覽:725
封店注意事項及解決方法 瀏覽:613
終於找到做酸奶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255
法學的規范分析方法包括 瀏覽:164
精神病治療有哪些方法 瀏覽:477
蘋果石榴種植方法 瀏覽:202
北京治療陽痿的好方法 瀏覽:58
如何做一個高效的學習方法 瀏覽:295
安卓手機有哪幾種擴容方法 瀏覽:170
艾滋檢測方法及原理 瀏覽:218
竹椅子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63
照片去水印的方法手機上 瀏覽:791
男性腺素高的治療方法 瀏覽:600
8x45x2用簡便方法算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