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解決危機公關的方法和步驟
在當今的大數據流量時代,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的新聞周期,新聞媒體、自媒體作者和網紅KOL們都在尋找下一個具有傳播價值的熱點故事和線索,而每年315前後,更是企業面臨大量涉及企業侵權負面內容的高發期。對於每個企業而言,公關危機的風險都是同樣存在的,如何採取有效的危機公關處置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突然某一天,您或您的企業/組織機構某些負面內容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您知道該怎麼辦嗎?
我們近期合作過一家食品公司,在3月份這家企業因為廣告宣傳問題遭到了超過20家主流媒體的報道,負面消息鋪天蓋地,出現嚴重的公關危機,最初在沒有合作之前,這個客戶已經通過自己公司的文案寫了一篇致歉信發布在在微博進行解釋,顯然,這件粗放的危機公關處置策略並不非常恰當,不僅是因為公告的反饋時間比較遲緩,而且公告的內容並沒有經過專業的編輯和優化,對事實的描述存在一定缺陷,缺乏誠懇的態度。因此,這樣錯誤的危機公關處置手段很顯然還引發了大量自媒體的關注和網友的評論,公司遭遇到了非常嚴重的負面宣傳,引發大小媒體的報道和轉發非常多,這樣不利的公關危機處理手段,嚴重影響了本次危機的處理,而且對企業的損害也已經造成。最終企業通過采購唐界傳媒的年度危機公關解決方案,在短時間之內,媒體報道熱度下降至歷史低值,品牌形象獲得有效的修復。
實際上,公共關系問題在大型和中小型的企業當中都隨時可能發生。當企業一旦遇到公關危機,如何進行有效的危機公關處置才是至關重要的。因此,當我們的企業出現了嚴重的公關危機,如何有效進行處置,這篇文章我將會和大家分享《全球智庫SRCNN危機公關處理手冊》的5個提示來幫助您提前做好准備。
1. 制定與媒體打交道的計劃。
您的第一個決定是是否同意接受有關該故事的采訪。如果您選擇不接受媒體的采訪或發表評論,那麼無論如何,這都不會阻止媒體的主動報道。對於媒體記者發表的觀點和文章中,極有可能會闡述為您的企業拒絕接受采訪和評論。但是,如果您的企業有良好的公關資源,或者長期通過唐界傳媒這樣的國際公關服務商來維護媒體關系,作為第一個危機公關處置提示,我建議您一定要勇敢的面對並和媒體保持良好的溝通,而不是一味地逃避。
如果您選擇接受媒體采訪發表評論,一定要了解,您的所有觀點未必會全部完整刊登於媒體的文章中,因此,除了選擇專業的國際公關服務商來保持良好的媒體關系之外,如果您確定要接受媒體的采訪,一定要提前確定並傳達一個非常簡單的信息,並一直保持重點,千萬不要在沒有做好准備的時候接受采訪。
2. 制定公司媒體發言人制度
無論您是否打算與媒體進行交流和對話,您絕不希望讓一個可能不了解整個公關危機來龍去脈的隨機職員參加媒體采訪。因此,根據唐界傳媒《全球智庫SRCNN企業媒體公關發言人制度手冊》的建議,企業要制定和完善媒體公關發言人制度,向您的職員傳達他們應將所有媒體采訪或聲明的邀約轉交給公司指定媒體發言人的信息。
如果您的企業需要與媒體進行直接交流或接受采訪,請一定要指定特定的人作為媒體公關發言人。在中小型企業中,這個發言人極有可能是公司的所有者、股東或高級經理。在上市公司或世界500強這樣的大型企業中,可以由諸如人力資源總監之類的職員來代表企業發言,直接與媒體保持溝通。當然,無論誰是指定的媒體公關發言人,都要確保該發言人有一個簡潔明確且嚴謹的觀點並時刻保持重點。
3. 聘用國際公關服務商獲得危機公關幫助
根據公關危機的影響力和嚴重性,我建議通過聘請唐界傳媒這樣的國際公關服務商獲得危機公關解決方案,由具有豐富危機公關管理和處置經驗的專業機構提供危機公關分析、策略和實施處置。這些專業的公關顧問可以為企業提供非常有價值的危機公關處置策略和建議,通過良好的媒體關系修復公關危機所造成的影響,降低企業因為錯誤的危機公關處置而導致的嚴重影響。
4. 不要擅自採取會使情況惡化的任何行動
如果您面臨工廠的工作條件和設備環境等安全隱患,那麼現在絕對不是給分管技術的副總裁發放高額獎金的時候。這看起來雖然很顯而易見,但令人驚訝的是,我們經常會遇到客戶的公司在備受媒體關注時犯此類低級的錯誤。
第四個危機公關處置提示,就是我們建議您的企業在發放獎金、提拔人員或舉行公司慶祝活動時要非常小心,千萬不要讓您的行為看起來像您沒有認真對待本次公關危機。
5. 認真彌補自己的缺點
如果您的企業在公關危機中犯了錯誤,建議您一定要認真彌補您的缺點,糾正它們,並採取正確的做法來改善。如果一味的試圖掩蓋事實,這往往會使公關危機變得更糟,帶來更嚴重的後果。如果您的企業面臨涉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法律起訴,建議一定要咨詢唐界傳媒中國法務部門的工作人員或聽從執業律師的建議。
當然,對於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我們建議可以通過唐界傳媒年度危機公關解決方案中的合規類產品提升企業的專業及合規程度,規范企業對外宣傳的文案及所有文檔,優化內部職員及供應商管理機制,堅決不要讓職員出現非法、不道德或不安全的行為,從而避免此類公關危機情況的發生。因此,在您的公司中創建一種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的企業文化非常重要。
㈡ 中國媒介存在的問題的解決方案
中國已先後批准組建了數十家傳媒集團,這些傳媒集團在加強產業功能、提高綜合實力、優化資源配置以及擴大經營范圍等方面,都做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與此同時,在中國國內傳媒市場還初步形成了一批相對具有較強經濟實力的主流強勢媒體。但毋庸諱言,在傳媒集團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能迴避的問題,本文將對有關管理方面的問題作簡要分析,並對解決問題的辦法作一些探討。
一、管理體制
眾所周知,產業發展與產業政策有著很緊密的聯系。中國傳媒產業化進程的首要限制就來自於體制,體制的局限伴生出傳媒經營的其他方面的「先天不足」。
過去中國碧差對新聞傳媒使用的是行政管理辦法。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國新聞傳媒逐步由重視宣傳輕視經營轉變為在保證宣傳功能的前提下向開發傳媒經濟內涵的方向發展。「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就是現階段中國傳媒所處狀態的最好詮釋。
但是現在政府對於傳媒的「雙軌制」(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形成了兩種傾向。一方面,傳媒仍屬國有,保持著原有的政治屬性,依舊承擔著傳統意義上政府喉舌的角色,傳媒肩負其社會效益的職能;另一方面,又把傳媒推入市場的海洋,讓傳媒實現其經濟效益的價值。傳媒在這種管理體制下,處於一種夾在宏觀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中的「游離狀態」。
傳媒集團化經營在經濟上意味著傳媒資本突破單一的結構框架,向傳媒連鎖經營和多種傳媒聯合經營發展,甚至意味著傳媒資本向其他行業流動。資本的這種流動,如果沒有現代企業制度作為基礎,非但資本的擴張性受到制約,而且資本的安全性也會受到威脅。然而,中國現行的產生於改革開放之初的「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傳媒機構定位,使傳媒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願望很難實現。
傳媒本質上是信息業,信息產業集約化經營要求對信息產品進行深加工,傳媒因此產生了能夠比較自由地用不同媒體形式生產和傳播信息產品的要求,在經營上,就要求資本在各傳媒行業間的自由流動。但是,現在條件還不成熟。
從歷史上來看,為了加強媒體的宣傳作用,中國普遍採取「四級辦報、四級辦台」,媒體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代表各地區的利益。各級行政機關由於利益分配的問題,使得重復管理的現象嚴重。媒體跨地區經營受到種種限制。
中國媒體資產依舊屬於國有資產,總體屬於事業單位性質。媒體的企業法人地位無法確立,沒有形成明確的利益主體,導致媒體缺乏利益驅動力。
現實條件下的媒體管理是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的「陣痛」。中國對於媒體的管理是與當時社會條件下,考慮媒體的技術支持、政治影響、經濟推動而制定的。一旦社會條件發生改變,政府的管理體制必將發生變革。
1.深化體制改革,借鑒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的經驗,或實施國有資產授權經營,或進行股份制改造,權與利分離、采編與經營分離,給予經營部門獨立法人地位,確立其明確的利益主體地位。
2.加強新聞法制化建設,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明確的新聞法規,使政府職能發生相應變化,政府與媒體之間的關系成為法制條件下的監管者與被監管者的關系,弱化行政管理色彩,在給予傳媒更寬松的發展環境的同時,防止媒體打「擦邊球」。
3.宏觀上規范媒體競爭市場,打破現有的媒體跨地區經營的限制,用市場競爭機製取代地區利益,建立媒體市場退出機制,實現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4.大力推進發達地區媒介集團化進程,建立實力雄厚的大型傳媒集團,同時,通過股份制形式,由傳媒集團介入不發達地區,加快不發達地區傳媒的發展速度。
二、財務管理
近年來,中國傳媒集團改革不斷深化,資源整合力度不斷加強,但相對滯後的財務管理體掘鏈系帶來的問題顯得日益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缺乏參與企業決策的意識和能力。傳媒集團的財務管理大多還是「管家婆」的手段,主要進行事後結算工作。這與傳媒現實發展中對於財務管理要協助集團管理層作決策的要求相去甚遠。
二是預算制度形同虛設,資金管理有章無序。當前雖然很多傳媒集團有預算制度,但是預算沒有成為集團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的法定依據,有章不循、隨意更改的現象時有發生。資金的收支缺乏統一的籌劃和控制,隨意性大,使用混亂,佔用不盡合理,挪用生產經營資金從事長期投資的現象,導致現金流量不平衡,支付能力不足。
三是內部多級法人分散佔用資金。這是由於在傳媒集團的形成和發展中,集團各部門分離,相對獨立,各行其是,集團統一的財務管理機構沒有有力地控制二級部門的「小金庫」。集團下屬二級法人單位多頭開戶,資金失控。資金使用效率低下悔散皮,效益好的部門總想擺脫集團監管和控制,效益不好的部門又過度依賴集團。
四是監督、控制、考核不力。有的傳媒集團對二級部門的投資融資、資金收支、或有負債及利潤分配等重大情況沒有完全掌握,加之內部審計制度不健全,社會審計受利益驅動走過場,造成財務監督乏力、滯後,資金跑冒漏滴現象十分嚴重。
解決以上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實行以集權式管理為主、分權式管理為輔的財務管理模式。現在中國的傳媒集團雖然具有了某種集團化規模經營的特點,但是總的來說,集團化還處於萌芽階段,沒有建立起真正的母子公司體制,下屬二級法人單位對集團母體的依賴性較強。這就要求對資金的管理處於集團總體控制中,減少資金的浪費。要建立集團統一的資金結算中心,禁止二級部門多頭開戶。資金、投資、物資采購、收益分配及財務人員全部集中管理。可在遵守財務制度的原則下,適度分散費用開支審批權。
2.變「計劃財務」為「企業財務」,使財務管理真正參與傳媒集團的經營決策。傳媒集團對外投資要注重效益性、安全性、整體性和合理性。集團所有投資都必須經過立項、可行性研究、論證、決策過程,在此過程中,財務管理要給集團決策層提供有效的參謀咨詢意見。傳媒集團財務管理要改變「守門人」的角色,變靜態管理為動態管理,變「事後結算」為「事前分析預測」,強調事前的科學分析,預測今後若干年市場變化的趨勢和可能發生風險的概率及投資回收期、投資回報率,給決策層提供依據。
3.建立完善的內部監督檢查制度。首先要建立健全傳媒集團財務管理制度,完善財務管理程序,提高財務管理的透明度;其次,要健全有效的內控組織體系,充分發揮內控機制的整合作用,防範道德風險與財務運營風險;要保證各項財務會計數據的真實性、財務處理的准確性和資金收支的合法性,通過完整的財務監管體系及時發現問題,堵塞漏洞。
三、人力資源管理
傳媒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傳媒管理者都清楚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如何發現人才,用好人才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原有人事制度的弊端,限制了傳媒產業化的發展。
中國傳媒傳統的人事制度,採用行政機關的管理方法,實行行政級別制,容易造成人浮於事,機構重疊,導致工作效率低下。事業單位的性質使傳媒從業人員終身制、鐵飯碗、大鍋飯,員工的積極性很難調動起來。
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化,傳媒用人機制也隨之發生變化。有的媒體建立起以全員聘用合同制為基礎的人事管理機制,除了總編輯外,其他員工全部競爭上崗,優勝劣汰。這有利於迅速組建隊伍,促進競爭和事業發展。但是這種機制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這種制度還是屬於試驗階段,它是更加帶有一種類似於軍事化管理的特點。由於主要高層還是來源於行政任命,這樣的聘用制存在權力過於集中化的矛盾中,長期採用容易形成新型的官僚主義傾向。
其次,這種用人機制的變革「重前輕後」,還具有一定的短期效應。現階段,中國傳媒主要是招收大學畢業生和面向社會的公開招聘以及用高薪挖角的方式吸引人才。人才進入媒體後,缺乏有效的後續人才管理手段,基層人員流動性較大,真正有實力的中堅人才流失嚴重。
在管理的過程中,還沿襲著一種「文人辦報」的觀念,人才結構不合理。采編人員多,懂經營、懂技術、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少;通用性采編人員過多,專業記者少;過於注重工作經驗,忽視「高、中、低」人員搭配。
在管理的過程中,過於強調競爭,忽視員工的工資、福利、職稱、養老等方面問題,不利於擁有一支穩定的團隊。
要解決以上問題,必須引用先進的人才管理辦法——人力資源開發管理。
1.建立完整的人才管理體系。傳媒新聘用的人才都是「新人」,他們面對的是一個新的工作環境,與之合作的是新的同事,相互的了解是更好發展媒體的第一步,建立員工手冊是讓新員工了解新的工作環境的最有效的方法,讓所有員工熟悉職責和報酬,減少誤解。
2.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對於人才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數,把個人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擅長什麼就做什麼,科學地使用人才,避免人才浪費;同時,加強員工的技能培訓,培養有技能的骨幹力量,以現有的人員填補人才的空缺;製造公平的發展機會,打破大鍋飯,消滅論資排輩的現象,大力提拔有能力的員工。
3.按需招聘,完善結構。招人的時候注意自身的需要,特別是注意完善人才結構。缺少技術人才就引進技術人才,缺少管理人才就引進管理人才。在人才儲備上,切不可「一隻腳長、一隻腳短」。
4.明確規章制度。建立明確的競爭機制、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使制度「透明化」,建立程序化工作環境,各司其職,避免整個傳媒運作中的銜接中斷。
5.完善「保健因素」的管理。如政策、工資、福利、安全保障、人際關系等等。它們作為激勵員工的輔助手段,能夠促使員工安心工作,維護整個傳媒人員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