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最簡單的寫作文方法
怎樣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 從小打下良好的寫作基礎,對現代小學生來說十分必要。
因為作文是人生一大事,孩子們升級、升學要作文,畢業、就業也要作文。在求學階段,不斷提高孩子們的表達能力,也有著其重要意義。
由於小學生處在初學寫作階段,識字不多,閱歷淺,還未具備較強的觀察力,加上讀書少,寫作經驗不足,所以,寫起作文來,一般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 為了幫助小學生提高作文水平,我長期以來重視引導學生多閱讀——留心觀察——認真學習作文知識——加強寫作訓練等。
經過這幾個環節,久而久之,孩子們的作文水平就逐步得到提高了。 一、讀萬卷書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不但可增長知識,又可借鑒人家寫作的手法,實在是一舉多得。
為了正確指導同學們讀書,我要求他們讀有益身心健康的書報雜志。我制定了一份「菜單」—— 報紙類:《中國少年報》、《嶺南少年報》、《現代小學生報》、《現代家長報》等等。
雜志類:《兒童時代》、《少年文藝》、《小溪流》、《作文通訊》、《小學生優秀作文》等。 圖書類:《湯姆•沙耶歷險記》、《哈克貝利•芬歷險記》、《安徒生童話集》、《格林童話》、《十萬個為什麼》、《上下五千年》、《十六歲的船長》、《海底兩萬里》、《格蘭特船長的女兒》、《童年》、《在人間》、《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寄小讀者》、《誰是未來的中隊長》、《廣東兒童文學獲獎作品選》等。
這樣做是希望通過一定數量的閱讀,讓同學們得到寫作上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此外,我還適當介紹現代知名作家如魯迅、朱自清、茅盾、巴金、秦牧、楊朔、陳伯吹等人的作品,甚至引導他們去看《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古典小說。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讀書有如蜂采蜜。這對求知慾強的孩子,無疑是十分有益的。
當然,我會勸止他們去看兒童不宜的書刊,以免產生不良作用。 二、觀察人、事、物 觀察是寫好作文的條件之一,而處處在意周圍的人、事、物,將會得到許多作文的好材料,也將會把文章寫得更全面、更細致。
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說服同學們學會觀察。不論是動物,包括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游的;不論是植物,包括花、草、樹木;不論是房屋、橋梁、公路;不論是天空、雲彩、風、雷、雨、電;不論是各種膚色的人,各種民族的人…… 我引導同學們看一篇觀察範文:《小烏龜趣事》。
這是一位小學生的習作,曾刊登在報章上。文章寫了小烏龜的外形、動作、生活習性等,充滿了孩子們的情趣,尤其觀察方面,很值得孩子們借鑒。
我又印發了《小台燈》這篇優秀作文,讓同學們知道怎樣通過對小台燈的觀察,把小台燈的外形、顏色、特點、構造、質地逐一介紹給讀者,從而進一步提高觀察力。 在上寫作訓練課時,我要求大家帶來自己平日心愛的玩具,寫一篇觀察短文。
他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紛紛拿出自己心愛的東西,例如玩具火車、「蠟筆小新」鬧鍾等。他們按照老師的要求,第一次寫成了一篇頗有條理、內容充實、結構完整的文章。
由於我要求同學們觀察時按一定順序,抓住特色,發揮想像,所以,有的同學還寫得比較生動有趣。 有時,我帶同學們到公園,也隨時抓住機會現場引導他們觀察荷葉、荷花和各種形態,觀察錦鯉的游泳、嬉戲、覓食等動態。
至於人物,我要求他們觀察自己的同學、親友、老師,留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性情等。這個問題,下文還有專門的論述。
三、掌握必要的作文知識 小學生學作文,不一定非講究寫作技巧不可,但掌握一定的作文知識,則頗有必要。按要求來說,小學生最常見的是記敘文,而記敘文又分為記事與記人。
這兩類記敘性的文章,小學生都應該掌握其寫法。 於是我給同學們提供了幾篇典型的優秀記敘文,例如《這件事真令我難忘》、《生日的晚餐》、《照相》等,它們都以記事為主。
另外我又提供了幾篇以記人為主的記敘文,例如《一個我敬佩的人》、《我的小夥伴》、《賣藕的小姑娘》等。 經過一段時間,同學們逐步懂得了記事、記人的方法。
但是問題又來了,他們寫得不具體生動,中心也不大明確。 為此,我又給同學們講《怎樣把文章寫得具體》以及《怎樣圍繞中心展開敘述》這兩個專題。
例如寫一位老師,中心是表現他「關心學生」,那麼選的題材應該是為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為學生添加衣服、帶學生看病、跟學生談心以解決他們的思想問題。這樣一來,不但中心明確,而且內容具體。
四、重視詞語運用 文章是無聲的語言,要讓讀者讀起來覺得通順流利,易於領會。指導小學生作文,這一點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因為用詞不妥貼,必然文句不通。例如:我毫不猶豫地哭了。
「豪不猶豫」一詞就不妥貼,改「情不自禁」比較通順。此其一。
不合事理,也會導致文句不通。例如:升旗了,我們全校抬頭挺胸。
「全校」是不會「抬頭挺胸」的,這里顯然漏寫了「同學」二字。此其二。
用詞不合生活習慣,也讓讀者覺得別扭。例如「我看見海上有一架軍艦。」
其中「架」字就不對,應改為「艘」字。此其三。
還有,小學生往往弄不清「二」與「兩」字的分別。文章中經常出現「教室里。
一、開門見山法 所謂開門見山,就是通過對文題的闡述、解釋、引申,從而引入要講述的內容。
這種開頭較為簡易,也容易讓人對寫作對象一目瞭然,缺點是易陷入平淡,因此可藉助一些修辭,增加文章的生動性和吸引力。如一位學生在寫一篇叫《網》的文章時,就是這樣寫的:「現實中有各種各樣的網。
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無形的;有的網在生活的海洋中為你網來各種珍奇,有的網為你編織溫馨的天空,有的卻一點點剝奪著你的青春、金錢、自信……」作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寥寥數語寫出了網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簡潔又傳神。 二、尺波興浪法 開頭占的篇幅雖不長,但只要善於組織語言,也能尺波興浪,於簡練中見精神。
所謂興波,就是適當運用轉折復句,使前後句之間形成轉折的關系,採取欲揚先抑或欲抑先揚的手法,使前後層次間形成對比的關系,增強文章的波折,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運用這種方法,要善於找出題目中的對立面,或是事物內部、事物不同階段的對立面,使開頭起伏有致。
如一位學生在寫《收獲》這篇文章時,就這樣寫道:「關於收獲,許多人都會想到累累的碩果,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物質享受;但很少人會想到另一種收獲,它雖看不見摸不著,卻長駐在你心裡,成為你人生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那,就是精神上的收獲。」作者抓住「收獲」中對立的兩方面:物質上的和精神上的,突出了精神上的收獲,使文章有了「曲線美」。
三、巧設懸念 所謂巧設懸念,就是在開頭就陳述要點、提出問題;或是把事件的結尾放到開頭,吸引人尋根究底;或是讓某個關鍵環節藏頭露尾,產生「霧里看花」的效應。如某電視台就有這樣一段開場白:「有個故事叫庖丁解牛,說的是一個叫丁的人,殺牛的技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現下也有這么一些殺牛的,他們精通一種了不起的技術,能使牛在短時間內增加四分之一的重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設置懸念的技巧在於有效地「吊人胃口」,因此必須抓住矛盾的集中點,在能引起讀者興趣的地方設疑,才能達到所要達到的效果。
如上文的「能使牛在短時間內增加四分之一的重量」就很能引發人的好奇心。有時,突出事件的有悖常理處,往往也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關於結尾,我總結出如下幾種寫法: 一、畫龍點睛 在結尾中,運用議論的表達方式,點明作者的立場、事件的意義,從而使讀者的感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這種方法,如點睛之筆,使文章有了更強的生命力。
如一篇叫《落葉》的文章就這樣寫道:「我於是很敬仰起法桐來:它年年凋落舊葉,以此渴望來年的新生,所以它才沒有停滯,沒有老化,永遠走在成長的路上。」作者通過議論,歌頌了一種不安於現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既然是點睛之筆,就要扣緊問題的焦點,有的放矢。《落葉》就是針對法桐的「落葉」來闡述它的精神的。
有些學生在運用這種方法時,常會偏離主題,就事件的枝節進行議論,造成敗筆。要避免這種情況,就必須在構思時就明確主題,理清重點,這樣,才不會被枝節所迷惑。
有些同學雖抓住了重點,卻又不知如何措辭。其實議論的語言固然不拘一格,但基本上都是遵循「贊成什麼,反對什麼;為什麼贊成,為什麼反對」這個思路展開的。
二、寓情於景 所謂寓情於景,就是通過景物描寫,含蓄地表達主題。如:「天好藍,陽光給大地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
地面上的深深淺淺的綠草,一直綿延到地平線的盡頭,彷彿是揮之不去的思念……」通過寫藍天、陽光、綠草,勾勒出一幅充滿詩意的畫面,很好地表達了思念的心情。這種手法,我國古代的詩歌也不時用到,如王維的「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就是一例。
在景物描寫中,運用色彩的搭配、氛圍的渲染,能使結尾給人以格外鮮明的印象。 三、承前啟後 這種手法,在情節上承接上文,同時人們讀後又得到一定的啟迪。
如《挑山工》就是這樣寫的:「我自泰山回家後,就畫了一幅畫——在陡直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山道上,一個穿紅背心的挑山工被肩頭重物壓彎了腰,卻一步步堅韌地向上登攀。多年來,這幅畫一直掛在我書桌前……」在形象的敘述中平靜地道明了人生的哲理。
這種結尾,可以說是「情節的說理」,有較強的感染力,它貴在含蓄,通過言外之意,讓人明白主題。《挑山工》就是通過「一步步」、「堅韌」等字眼來贊揚「挑山工」體現出的一種精神的。
四、奇峰突起 通過出乎意料的結局,從而給讀者以不可磨滅的印象,猶如平地上突起的奇峰,又如因地勢的落差而造成的瀑布,頗具後聲奪人之勢。如一篇叫《萌芽》的文章里描寫了兩個想用葡萄核種出葡萄的孩子的不同命運。
男孩受到父親的粗 *** 涉,而女孩的花盆裡卻真的長出了碧綠的葡萄藤。最後,小男孩道出其中的秘密:原來,那長出的藤子是女孩的父親偷偷埋下的!於是,前後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鮮明對比,向我們指出了應該怎樣對待孩子的創造性思維的問題。
要有意外的結尾,必須在行文過程中就要「蓄勢」,把讀者的眼光引到另一個方向,這樣,結尾才會使人耳目一新。如《萌芽》先是一味敘述兩個孩子種葡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還採取了類。
一、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
「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
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
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
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
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
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
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
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
「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
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
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
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
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
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
別犯「腦熱病」,三分鍾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
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
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
無論多麼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
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雲亦雲,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
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
寫作方法屬於藝術表現方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
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
1、第一人稱敘事法 【特點】 由於文章的內容是通過「我」傳達給讀者,表示文章中所寫的都是敘述人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或者就是敘述者本人的親身經歷,使讀者得到一種親切真實的感覺。採用第一人稱,由於敘述人是當事人,所以敘述的人與事,只能是「我」活動范圍內的人物和事件。
活動范圍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寫進去。 2、第三人稱敘事法 【特點】 用第三人稱敘事,敘述人既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現在讀者面前,能自由靈活地反映社會生活。
但第三人稱敘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稱敘事那麼親切自然。 3、順敘法 【特點】 順敘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來敘述事情,這就跟事情發生發展的實際情況相一致,所以易於把文章寫得條理清楚,脈絡分明。
運用順敘,要注意剪裁得當,重點突出。否則,容易出現羅列現象,犯平鋪直敘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帳,使人讀了索然無味。
4、倒敘法 【特點】倒敘並不是把整個事件都倒過來敘述,而是除了把某個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順敘的方法。採用倒敘的情況一般有三種:一是為了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為了使文章結構富於變化,避免平鋪直敘;三是為了表現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懸念,引人入勝。
倒敘時要交代清楚起點。倒敘與順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還要有必要的文字過渡,做到自然銜接。
特別要注意,不要無目的地顛來倒去,反反復復,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敘法 【特點】 插敘是為了表達文章中心的需要。
有時是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故事情節的追敘;有時是對出場人物的情節作注釋、說明。使用插敘一定要服從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節外生枝,不喧賓奪主。
在插入敘述的時候,還要注意文章的過渡、照應和銜接,不能有斷裂的痕跡。 6、補敘法 【特點】 補敘主要用於對上文的敘述補充說明,一般是片斷性的、簡要的,不具備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釋或說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
補敘的作用,一般不發展情節、事件,只對原來的敘述起豐富、補充作用。 7、分敘法 【特點】 分敘的作用是把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情,寫得眉目清楚,不條不紊。
分敘可以先敘一件,再敘另一件,也可以幾件事情進行交叉地敘述。採用分敘時要根據文章內容和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確立敘述的線索,還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發生和發展的時間。
8、詳敘法 【特點】 詳敘一般用在對每件事發展變化過程的具體敘寫。詳敘時要抓住人物的特徵或事情的細節進行詳盡、細致的描敘。
作文時,與中心思想密切相關的部分,要詳敘。與中心思想關系不大,而又與也須交代的,則幾筆帶過,這樣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
否則文章會出現無中心或多中心,顯得繁瑣。 9、略敘法 【特點】 略敘的作用是在於交代事件發生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詳敘的內容。
它與詳敘相結合,便整個敘述有詳有略,疏密相間,形成敘述的起伏。略敘一般用於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與中心思想關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10、直接抒情法 【特點】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達得朴實真切,震動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適用於抒發強烈而緊張的感情。
直接抒情的特點是敘述時感情強烈,節奏時快、緊張,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11、間接抒情法 【特點】 間接抒情的特點是抒情含蓄婉轉,富有韻味,感染力強。
間接抒情一般可以通過敘述抒情,作者在敘述時加上自己主觀感 *** 彩,根據感情的流動來敘述,使讀者在敘述的過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過議論抒情,作者在議論中,表達強烈的愛憎、褒貶之情,這種記敘中的議論一般是利用判斷來進行;還可以通過描寫來抒情,作者在描寫的過程中,滲透自己的情感。採用間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語言美麗而又富有感 *** 彩。
12、先敘後議法 【特點】 先敘後議是先敘事後議論,因此議論要起總結上文,點膽中心的作用。議論時,要對事件的主要內容,或事件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進行議論。
這樣才能做到敘事和議論的統一。議論的方法,可以通過文章的人物的語言、心理活動進行議論,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進行議論。
13、先議後敘法 【特點】 採用先議後敘的方法,首先開門見山地提出記敘的要點和中心,並以此統全文,使全文所記事件的意義,通過議論之後,顯得清楚明白。在敘事的時候,要根據議論的中心,抓住重點進行寫作。
14、夾敘夾議法 【特點】 夾敘夾議的特點是敘事和議論穿 *** 行,寫法上靈活多變,作者可以自由自在表情達意。採用夾敘夾議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