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檢測抗hcv最常用的的檢測方法

檢測抗hcv最常用的的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3-04-13 13:15:21

Ⅰ 第二代酶聯免疫試驗法(ELISA)檢測抗HCV是什麼原理

原理都一樣都是間接法,只不過是固相包被成分不一樣,第一代試劑利用來自HCV病毒基因組中的部分NS3和NS4區重組表達抗原(C100)作為固相包被進行檢測;第二代試劑利用來自HCV基因組NS3區的C33C和部分NS4區的融合表達抗原(C200)、再加上C區的核心抗原C22-3作為固相包被進行檢測;第三代試劑在第二代抗原的基礎上,又加入了來自NS5區的重組表達抗原,另外,部分公司的產品中又引進了合成肽抗原。

Ⅱ 丙肝抗原的檢測

一、丙肝表面抗體檢測:是感染丙肝病毒的指標,丙肝抗體陽性具有雙層面的意思,一方面說明現症感染丙肝病毒,另一方面說明既往感染丙肝病毒,需要做進一步的HCV-RNA檢查確定病情。
二、HCV-RNA檢測:丙肝病毒感染後血清中即會出現丙肝病毒RNA,是丙肝病毒復制最直接、靈敏性最高的指標,HCV-RNA呈陽性即說明感染丙肝病毒,並且體內的丙肝病毒數量較高,病毒復制活躍,傳染性較強。
三、肝臟病理組織學檢測:該項檢查是針對已經感染丙肝病毒者,目的在於了解肝臟受損的情況,是醫生為患者提供治療方案的重要醫學依據。
四、HCV核心抗原檢測: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導致肝臟慢性炎症壞死和纖維化,部分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HCV感染者用抗體檢測存在較長的「窗口期」,免疫功能缺陷者存在靜默感染,所以HCV抗體檢測容易造成丙肝感染的漏檢;另外,HCV抗體檢測不能區分現症感染與既往感染。HCV核心抗原檢測適用於丙型肝炎「窗口期」感染者及免疫功能缺陷的HCV感染者,可區分現症感染與既往感染。

Ⅲ 丙型肝炎病毒的實驗室診斷

即:放射免疫診斷(RIA)或酶聯免疫試驗(ELISA)檢測血清中抗HCV1989年,Kuo等建立了抗-C-100放射免疫試驗方法(RIA),隨後 Ortho公司又研製成功酶聯免疫試驗方法(ELISA)檢測抗-C-100。這兩種方法均用重組酵母表達的病毒抗原(C-100-3,為NS4編碼的蛋白,含363個氨基酸),經純化後包被微量塑料板孔,然後加被檢血清,該病毒抗原即與被檢血清中抗-C-100結合,最後加同位素或酶標記的鼠抗人lgG單克隆抗體,加底物顯色判斷結果。
用上述酶聯免疫試驗法(ELISA)檢測抗-C-100有如下缺點:
1. 抗-C-100出現較晚,約半數輸血後丙型肝炎病人於輸血後4~6個月抗-C-100首次陽轉,因此,不宜作為急性丙型肝炎的常規實驗室診斷;
2.抗-C-100不是中和抗體,也不是lgM抗體,而是lgG 抗體;
3.本法不夠靈敏,少數丙型肝炎病人檢測不到抗-C-100;
4.有非特異性,一些自家免疫性慢性肝病患者可出現假陽性,因此,抗HCV陽性需作重組免疫印跡試驗(Recombinant Immune Blot Assay, RIBA, 或稱 Western Blot)證實。
由於HCV核心抗體出現較早,因此,最近美國第二代酶聯免疫試驗法(ELISA)檢測抗HCV。該試劑盒採用HCVC區編碼蛋白C-22-3和非結構區NS3編碼蛋白C-33-3和C-100-3包被載體。用本法檢測抗HCV,其檢出率可提高25~30%,且檢出抗HDV的時間也可提早16~42天。 (HCV cDNA/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測定肝和血清中HCV RNA。
本法是將HCV RNA逆轉錄為HCV DNA,選用高度保守的5′非編碼區引物擴增放大後作電泳觀察結果。本法較靈敏。由於肝和血清中HCV RNA出現較抗-HCV為早,一些HCV感染者抗HCV尚未陽轉時,其肝和血清中已可測到HCV RNA。HCV RNA陽性,說明病毒在體內復制;HCV RNA陰轉,說明病毒被清除。因此,RT-PCR可作為丙型肝炎的早期診斷和獻血員篩查的出現指標,也可作為丙型肝炎預後的一個指標。 抗-HCV和HCV RNA檢測結果可出現以下四種模式,需要進行認真分析以明確其診斷意義(見表2)。AASLD(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指南指出:
1、HCV RNA及抗-HCV均為陽性並伴近期ALT升高存在以下三種可能:①結合近期高危暴露史,考慮是否為急性HCV感染;②慢性HCV感染急性加重;③合並其他病原體導致急性肝炎的慢性HCV感染。
2、抗-HCV陽性而HCV RNA陰性提示:①HCV感染痊癒;②急性HCV感染後HCV RNA的清除期;③假陽性或假陰性結果;此時,建議4~6個月後再行HCV RNA檢測以明確診斷。
3、抗HCV陰性而HCV RNA陽性,提示為抗體產生之前的急性感染早期或免疫抑制患者慢性HCV感染,也有可能為HCV RNA假陽性結果,建議4~6個月後復查抗HCV和HCV RNA。
4、患者ALT升高而抗HCV及HCV RNA均為陰性,考慮可除外急性或慢性丙型肝炎診斷。推薦4~6個月後復查抗-HCV。
需要說明是,抗-HCV和HCV RNA不能用於確定疾病的嚴重性,也不能用於預測疾病的預後和進展。

Ⅳ 請專業人士答HCV抗體的檢測方法

你好,你的肝功能輕微異常,問題不是很大,但是病毒數量非常高,應該進行抗病毒治療,建議你再做個兩對半檢查和b超檢查,綜合考慮才能更准確的分析病情。

Ⅳ 常規檢查能檢查出丙肝嗎

專家咨詢
免費問醫生(限時)
丙肝常規檢查項目都有哪些
2017-01-25

周利軍
副主任醫師普通內科三甲
對於丙肝這一疾病,患者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否則危害巨大,因此了解丙肝的常規檢查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來說丙肝的常規檢查方法包括丙肝抗體,肝穿刺活檢,丙肝基因(HCV-RNA)檢測等,患者要及早的發現,早點擺脫疾病困擾。

丙肝是一種消化道疾病,丙肝的出現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嚴重的危害,所以我們都要了解疾病,做到及早的發現很有必要,只有這樣才能配合醫生的治療。但是丙肝需要做哪些檢查下面就是丙肝患者需要做的檢查。

1、丙肝抗體(抗HCV):這個檢查可以初步篩選判斷患者是否感染丙型肝炎病毒,這點是很有必要的。

2、肝穿刺活檢:大約有30-40%的病人驗血和B超檢查是正常的,但是患者通過肝穿刺活檢可以發現肝臟已發生病變。對於丙肝患者進行肝組織活檢可以起到臨床診斷的確認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評價肝臟纖維化與炎症壞死嚴重程度的作用,此外評價可能伴隨的疾病過程,這個可以對療效起到評估作用。

3、丙肝基因(HCV-RNA)檢測

HCV RNA定性檢測:這個方法是對抗HCV陽性者通過HCV RNA定性試驗來進行確診,此外HCV RNA定性檢測的准確性是很高的,只要一次病毒定性檢測陽性即可以很好的確診HCV感染,但是一般一次檢測陰性不能完全的排除HCV感染,應該進行重復檢查。

HCV RNA定量檢測:HCV病毒載量的高低可以作為抗病毒治療療效的預測以及評估觀察的指標,但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和疾病的進展並無絕對相關性。

4、B超檢查:通過B超檢查可以很好的了解感染丙肝後肝臟炎症的情況,還可以及時的發現其他相關肝臟疾病,是丙肝治療前一項重要檢查。

以上就是慢性丙肝需要做的檢查,對於患者朋友們來說要有所了解。一旦患上慢性丙肝要及時的到正規的醫院檢查和治療。只有早點發現疾病才能早點採取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只有早點擺脫了疾病的困擾才能恢復健康,擁有幸福生活。

Ⅵ HCV-RNA簡介

目錄

這是一個重定向條目,共享了丙型肝炎RNA的內容。為方便閱讀,下文中的 丙型肝炎RNA 已經自動替換為 HCVRNA ,可 點此恢復原貌 ,或 使用備注方式展現

1 概述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 C,HCV)是一小的有囊膜的單股正鏈RNA病毒,屬黃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屬。HCV基因組咐咐為一長的開放讀碼框架(ORF),在其兩側的5′和3′均有非編碼區,從5′端開始,編碼區由7個基因區組成,即C、E1、E2、NS1、NS2,NS3、NS4和NS5,C區編碼核衣殼蛋白,E1區和E2/NS1區編碼包膜蛋白。包膜區基因是基因組變異最大的部分,故迄今HCV感染者幾乎均檢測不到對HCV的中和抗體可能與此有關,也可能是引起HCV易持續感染和疾病慢性化的一個原因。NS2~NS5編碼非結構蛋白,其中有的功能還不很清楚。NS3編碼螺旋酶和蛋白酶,NS3蛋白抗原性強,產生的抗體具有重要診斷價值。NS5編碼依賴RNA的RNA多聚酶,NS5蛋白抗體陽性似乎與衡鉛純病毒活動有關。

HCV的實驗室檢測可用PCR方法檢測病毒的RNA,也可檢測抗體。

2 HCVRNA的別名

丙型肝炎RNA

3 HCVRNA的醫學檢查

3.1 檢查名稱

HCVRNA

3.2 分類

血清學檢查 > 病毒的血清學檢查

3.3 HCVRNA的測定原理

(1)ELISA方法:採用間接法,即包被板上的重組多肽抗原先與待測血清中的抗HCV結合,再與酶標記的抗人IgG結合,則形成HCVAg抗HCV酶標記抗人IgG復合物,加入底物反應顯色為陽性。待測血清若無抗HCV,則不顯色,為陰性。

(2)RIA法:亦為間接法,與ELISA間接法基本相同,只是用125I標記抗體,最後計數cpm值來測定抗HCV的含量。

(3)微粒子酶免法(MEIA):亦是間接法,只不過包被在微粒子上,標記的酶是堿性磷酸酶,底物為4甲基磷酸傘型酮,分解後測定熒光確定測定抗HCV的含量。在Axsym儀器上作,准確、可靠。

3.4 試劑

同RIA法和ELISA法。

3.5 操作方法

同RIA法和ELISA法。

3.6 正常值

ELISA法:陰性。

RIA法:陰性。

MEIA法:陰性S/CO<1.00;S/N<2.00。陽性S/CO 0.8~1.0;S/N 1.6~2.0。

註:MEIA法灰 *** :S/CO≥1.00;S/N≥2.0:灰 *** 值的病人應動態觀察。

3.7 化驗結果臨床意義

抗HCV是非中和抗體,是HCV感染的標志,抗HCV的存在一般表示有傳染性。高效價激隱的抗HCV陽性,常與HCV現存感染有關,如能同時查到丙型肝炎RNA即可確診病毒復制和有傳染性。在疾病的急性期,抗體通常在丙肝起病和接觸病毒後3~6個月後升高。抗體的升高可和轉氨酶峰值一致或在其後。抗HCV一般在感染發展成慢性的病人中持續下去。在緩解病例,抗體在6~12個月內消失,然而,抗HCV也可能在長達四年的時間內被檢測到。抗HCV檢測可用於丙肝病原學診斷、流行病學調查,篩選獻血員和血液製品等。

3.8 附註

Ⅶ 丙肝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所引起,是通過輸血或血製品、血透析、單采血漿還輸血球、腎移植、靜脈注射毒品、性傳播、母嬰傳播等傳染引起的。
丙肝檢查方法都有哪些呢?
1. Anti-HCV(丙肝抗體檢驗):抗體是由於人體免疫細胞對病毒感染或疫苗所做出的反應而產生的。抗體在血液中循環而且通常終生都會存在。丙肝抗體檢驗就是通過檢驗丙肝抗體的存在,來確定之前病毒的存在,而不是檢驗病毒本身。
由於從丙肝病毒的入侵到丙肝抗體的產生大約需要三個月,所以在感染丙肝的最初三個月,可出現假陰性。如果一個人有著比較差的或者被抑制的免疫系統(像艾滋病此雹導致的情況那樣),也可能會產生假陰性結果,因為機體不能產生抗體。因此,免疫系統差的人應該通過核酸PCR試驗來檢驗是否得了丙肝。
2.HCV-RNA(聚合酶鏈反應測試(PCR)):這個測試是探測血液中丙肝病毒的實際存在情況。這是一個很靈敏的測試,可以在感染兩星期內檢測到病毒。HCV-RNA測試有兩種:
a) 定性:這是最靈敏的測試,很容易就可以檢測到病毒是否存在於血液中。檢測的結果要麼是陽性(指病毒存在)要麼是陰性(指未檢測到有病毒)
b) 定量:這個測試是衡量存在於血液中的病毒總量(也稱病毒載量)。檢測的結果是有多少個「拷貝」。
丙肝怎麼檢查呢?
丙肝的檢查首先必須明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不一定就患丙型肝炎,因為丙型肝炎也存在無症狀病毒攜帶者,他們一般沒有明顯的肝臟損害。診斷丙型肝炎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丙型肝炎病毒的標志物是否為陽性,二是有無肝臟損害及損害的嚴重程度。
病毒標志物主要包括血清抗—HCV(抗丙型肝炎病毒抗體)和HCV RNA(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肝臟損害的檢查主要包括肝功能、B超及肝臟病理組織學的檢查。丙肝病毒指標陽性加上肝功能損害的指標,即可明確診斷為丙型肝炎。
假如只有丙肝病毒指標陽性,而未發現任何肝臟功能損害的證據,尤其是肝活檢組織病理無明顯肝細胞破壞時,則診斷為丙肝病毒無症狀攜帶者。正確診斷丙肝,全面把握病情是了解丙型肝炎的病情轉歸與預後的重要前提。
丙肝檢查項目都有哪些呢?
丙肝檢查項目有:血清生化學檢查項目、丙肝抗體檢查項目、丙肝病毒RNA檢查以及肝臟病理學檢查。
1、血清生化學檢測,其水平升高可能與肝臟炎症反應有關。
2、丙肝抗體檢測,丙肝抗體檢測是用於診斷丙肝的最重要手段,適用於高危人群的篩查,也可以用於丙肝感染者的初次篩查。
3、丙肝病毒RNA檢測,病毒基因檢測是檢測血液中丙肝病毒的實際存在情況,可在感染2周內檢測到病毒。
4、肝臟病理學檢查,肝臟病理組織學檢查對於丙肝的診斷、衡量肝臟炎症和纖維化程度、評估葯物療效等均非常重要。
丙肝傳染途徑是什麼呢?

丙型肝炎此州病毒簡稱丙肝,為黃病毒科丙型肝炎毒屬病毒。HCV是一個大小為30-80nm的單股正鏈RNA病毒,基因組長度為904kb。目前,全世界以發現10個以上的HCV基因型和亞型,我國北方以阿拉伯數字3/2a型為主,南方以阿拉伯數字2/1b型為主。
傳播途徑以經血液傳播途徑為主,可經輸入染有病毒的血液。血製品或森扒帆使用染有病毒的注射器材及醫療器具等傳播。母嬰傳播是重要的傳播途徑,包括經胎盤、分娩、哺乳等方式傳播。家人之間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觸也是重要的傳播途徑。

Ⅷ 丙肝病毒的檢測

丙型肝炎的檢測包括抗原--抗體聯合檢測(目前常用酶標的方法)和分子生物學上的HCV-RNA檢測,無論哪種方法檢測出陽性,都說明被感染了,當然至於發病的情況與傳染性還要看其他指標的。

Ⅸ 初步診斷hcv的微生物學方法主要是

初步診隱悄李斷hcv的微生物學方法主要是採用免疫學的方法。根據查詢相關運銷資料可得出,診斷hcv所採用的免疫學的方法就是利用抗原抗體反應的特性來進行檢測,比如酶聯免疫法,化學發光法,金標法等,此外,現在還有採用常灶遲見的分子生物學的方法。

Ⅹ 做什麼檢查能查出丙肝

一、實驗室檢查
(一)血常規 急性肝炎初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略高,一般不超過10×109/L,黃疸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低,淋巴細胞相對增多,偶可見異型淋巴細胞。重型肝炎時白細胞可升高,紅細胞下降,血紅蛋白下降。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進可有血小板、紅細胞、白細胞減少的「三少」現象。
(二)尿常規 尿膽紅素和尿膽原的檢測是早期發現肝炎的簡易有效方法,同時有助於黃疸的鑒別診斷。肝細胞性黃疸時兩者均陽性,溶血性黃疸時以原為主,梗阻性黃疸以尿膽紅素為主。深度黃疸或發熱患者,尿中除膽紅素陽性外,還可出現蛋白質、紅、白細胞或管型。
(三)肝功能檢查
1、血清酶測定 (1)丙氨酸氨酶(ALT,曾稱為谷丙氨酶GPT):是目前林裝上反映肝細胞功能的最常用指標。ALT在肝細胞損傷時釋放入血流。血清ALT升高,對肝病診斷的特異性比天冬氨酸氨酶(AST)高,因為其他臟器中ALT含量比AST低得多。急性肝炎時ALT明顯升高,AST/ALT常小於1,黃疸出現後ALT開始下降。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時ALT輕度或中度升高或反復異常,AST/ALT常大於1。比值越高,則預後愈差,病程中AST/ALT比值降低,提示未損及肝細胞線粒體,預後較佳。重型肝炎患者可出現ALT快速下降,膽紅素不斷酶升高、膽分離現象,提示肝細胞大量壞死。(2)天冬氨酸轉氨酶(AST,曾稱為穀草轉氨酶GOT):此酶在心肌含量最高,依次為肝、骨骼肌、腎、胰。在肝臟,AST80%存在於肝細細胞線粒體中,僅20%在胞漿。在肝病時血清AST升高,與肝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當病變持久且較嚴重時,線粒體中AST釋放入血流,其值可明顯升高。急性肝炎時如果AST持續在高水平,有轉為慢性肝炎的可能。心肌其其他臟器細胞受損時,AST亦升高,應予以鑒別,以免此類疾病被肝炎症狀所掩蓋。(3)乳酸脫氫酶(LDH):肝病時可顯著升高,但肌病時亦可升高,須配合臨床加以鑒別。(4)Y谷氨醯胎酶(Y—GT):肝炎和肝癌患者可顯著升高,在膽管阻塞的情況下更明顯,YGT活性變化與肝病病理改變有良好的一致性。(5)膽鹼酯酶:由肝細胞合成,其活性降低提示肝細胞已有較明顯損傷,其值愈低,提示病情愈重。(6)鹼性磷酸酶(ALP或AKP):正常人血清中ALT主要來源於肝和骨組織,ALP測定主要用於肝病和骨病的臨床診斷。當肝內或肝外膽汁排泄受阻時,組織表達的ALP不能排出體而迴流入血,導致血清ALP活性升高。 2、血清蛋白 主要由比蛋白(A),α1、α2、β及Y球蛋白組成。前4種主要由肝細胞合成,Y球蛋白主要由漿細胞合成。在急性肝炎時,由於白蛋白半衰期較長,約21天,以及肝臟的代償功能,血清蛋白質和量可在正常范圍內。慢性肝炎中度以上、肝硬化、重型肝炎時出現白蛋白下降,Y球蛋白升高,白/球(A/G)比例下降甚至倒置。血清蛋白電泳分析則從另一角度來檢測白、球蛋白各成份的相對比值,起到相同的診斷作用。
3、膽紅素 急性或慢性黃疸型肝炎時血清膽紅素升高,活動性肝硬化亦可升高且消退緩慢,重型肝炎常超過171vmol/L。一般情況下,肝損程度與膽紅素含量呈正相關。直接膽紅素在總膽紅素中的比例尚可反映淤膽程度。
4、凝血酶原活動度(PTA) PTA高低與肝損程度成反比。<40%是診斷重型肝炎的重要依據,亦是判斷重型肝炎預後的敏感指標。
5、血氨 肝衰竭時氨的能力減退或喪失導致血氨升高,常見於重型肝炎。肝性腦病患者。
(四)其他生化指標檢測
1、電解質 重型肝炎常見低K+、低Na+、低CI-,亦可有低Ca2+、低Mg2+ 、低P2-等。肝腎綜合征時可出現高K+。
2、血糖 超過40%的重型肝炎患者有血糖降低。臨床上應注意低血糖昏迷與肝性腦病的鑒別。
3、血漿膽固醇 60%—80%的血漿膽固醇來自肝臟。肝細胞嚴重損傷時,膽固醇在肝內合成減少,故血漿膽固醇明顯下降,膽固醇愈低,預後愈險惡。梗阻性黃疸時膽固醇升高。
4、補體 當肝細胞嚴重損害時,補體合成減少。臨床簡則CH50和C3補體對預後有評估作用。
5、甲胎蛋白(AFP) HBV和HCV感染與HCC的發生有明顯相關性,AFP含量的檢測是率選和早期診斷HCC的常規方法。肝炎活動、肝細胞癌變和肝細胞修復時,AFP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應進行動態觀察。急性重型肝炎AFP升高時,提示有肝細胞再生,為預後良好的標志。 6、膽汁酸 血清中膽汁含量很低,當肝炎活動時膽汁酸升高。由於肝臟對膽紅素和膽汁酸的運轉活動不同,檢測膽汁酸有助於鑒別膽汁淤積和高膽紅素血症。
(五)肝纖維化指標一些檢測項目已在臨床上應用,如3型較膠原體,4型膠原、層連蛋白、透明質酸、脯氨醯羥化酶等,對肝纖維化的診斷有一定參考價值,但缺乏特異性。
(六)病原學檢查 (1)抗HCV IgM和抗HCV IgG:HCV抗體不是保護性抗體,HCV感染的標志。HCV Igm陽性提示現症HCV感染,抗HCV IgG陽性提示現正感染或既往感染。抗HCV IgM的檢測受較多因素的影響,如球蛋白、RF等,穩定性不如抗HCV IgG。目前國內多用酶免疫試驗(EIA)檢測抗HCV IgG,試劑質量與國外第三代診斷試劑持平。抗HCV IgG低滴度提示病毒處於靜止,高滴度提示病毒復制活躍 (2)HCV RNA:HCV在血液中含量很少,分子雜交甚至一次性PCR均難以檢出HCV RNA,常採用套式PCR以提高檢出率。由於影響因素較多及技術要求較高易產生假陽性和假陰性,分析結果時應結合臨床做出正確判斷。HC RNA陽性是病毒感染和復制的直接標志。HCV RNA亦可定量,方法包括b五DNA探針技術、競爭PCR法、熒光定量法等,定量測定有助於了解病毒復製程度、抗病毒治療的選擇及療效評估等。對HCV RNA尚可進行基因分型,方法包括序列測定、PCR、酶切、探針雜交等,基因分型在流行病學和抗病毒治療等方法有一定意義,但不作為常規。
組織中HCV標志物的檢測基本同HBV,可檢測HCV抗原及HCV RNA,一般單位難開展此項目。
(七)影像學檢查 B型超聲有助於鑒別阻塞性黃疸、脂肪肝及肝內佔位性病變。對肝硬化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能夠反映肝臟表面變化,門靜脈、脾靜脈直徑,脾臟大小,膽囊異常變化,腹水等。彩色超聲尚未可觀察到血流變化。在重型肝炎中可動態觀察肝臟大小變化等。CT、MRI的應用價值基本同B超,但價格較昂貴,且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性,如應用增強劑,可加重病情。(八)肝組織病理檢查 是明確診斷、衡量炎症活動度、纖維化程度及評估療效的金標准。還可在肝組織中原位檢測病毒抗原或核酸,以助確定病毒復制狀態。
二、診斷
(一)流行病學資料 有輸血及血製品、靜脈吸毒、血液透析、多個性伴侶、懷孕或哺乳期母親HCV感染等病史的肝炎患者應懷疑丙型肝炎。
(二)臨床診斷
1、急性肝炎 起病較急,常有畏寒、發熱、乏力、頭痛、納差、惡心、嘔吐等急性感染或黃疸前期症狀。肝大質偏軟,ALT顯著升高。黃疸型肝炎血清膽紅素>17.1umol/L,尿膽紅素陽性。黃疸型肝炎的黃疸前期、黃疸期、恢復期三期經過明顯,病程6個月以內。
2、慢性肝炎 病程超過半年或發病日期不明確而有慢性肝炎症狀、體征、實驗室檢查改變者。常有乏力、厭油、肝區不適等症狀,可有肝病面容、肝掌、痴、胸前毛系血管擴張、肝大質偏硬、脾大等體征。根據病情輕重,實驗室指標改變(表3—1—2)綜合評定輕、中、重三度。
3、重型肝炎 主要有:極度疲乏;嚴重消化道症狀如頻繁嘔吐、呃逆;黃疸迅速加深出現膽酶分離現象;肝臟進行性縮小;出血傾向,PTA<40%,皮膚、粘膜出血;出現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腹水等嚴重並發症。急性黃疸肝炎病情迅速惡化,2周內出現Ⅱ度以上肝性腦病或其他重型肝炎表現者,為急性重型肝炎;15天至20周出現上述表現者為性肝炎病史。乏力,腹脹,尿少,肝掌,痴,脾大,腹水,腳腫,胃底食管下段靜脈曲張,白蛋白下降,A/G倒置等肝功能受損和門脈高壓表現。
(三)病原學診斷 丙型肝炎具備急、慢性肝炎臨床表現,抗HCV 陽性或HCV RNA 陽性,可診斷為丙型肝炎。無任何症狀和體征,肝功能和肝組織學正常者為無症狀HCV攜帶者。

閱讀全文

與檢測抗hcv最常用的的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立體龍舟手工製作方法步驟視頻 瀏覽:623
樹葉盒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274
物理特殊方法測量液體的密度 瀏覽:957
怎樣用簡單方法清洗洗衣機 瀏覽:64
脫敏治療儀的方法及過程 瀏覽:377
核桃殼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523
方法學驗證專屬性怎麼做 瀏覽:399
顯卡電源的檢測方法 瀏覽:785
樓頂種蔥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529
六小齡童的訓練方法 瀏覽:671
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消腫嗎 瀏覽:492
折紙龍的方法圖解視頻 瀏覽:597
農村墳地種植方法 瀏覽:473
食用油打包方法 瀏覽:928
用什麼方法殺滅地下害蟲 瀏覽:415
列印找不到指定模塊的解決方法 瀏覽:703
長壽樹食用方法 瀏覽:103
風險監測分析方法賬齡分析 瀏覽:737
如何用古代烤雞的方法來烤雞 瀏覽:116
如何以最快的方法聽出歌曲的調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