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ATP熒光檢測儀如何操作
ATP熒光檢測操作步驟:1)取出試管內拭子,塗抹10cmX10cm清潔後的表面(表面不規則也盡量塗抹夠100cm2);2)將拭子放回試管內;3)測試棒分幾種:如果測試棒是上端有試劑的話拆斷上端閥門,釋放反應液,反應液將沿拭子管沖刷拭子頭部棉簽,停留於拭子管底部;如果是下端有試劑的話,把測試棒使勁按入底部,接觸測試液;4)充分震盪試管,使反應充分進行;5)將拭子管放入熒光檢測儀,運行儀器後,顯示監測結果。
微循環檢測儀是一種新穎光電儀器,無創傷、無任何副作用,主要用於對人體甲襞微循環檢查,廣泛用於臨床對多種疾病(心腦血管、高血壓、中風、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等)發生微循環改變的早期診斷,病情預報,療效判斷和預後估計等方面,為臨床提供診斷治療依據。不僅如此,而且在人體保健,美容等生活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微循環的基本概念
微循環是生命的基本特徵之一,是機體與周圍環境不斷地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傳遞活動。單細胞生物通過細胞膜直接進行傳遞活動,肢節動物是通過組織間隙中的血淋巴進行傳遞,但進化至哺乳動物階段(如人),只有肺和胃腸分別通過氣管和食管和外界環境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傳遞,其他組織器官的位置、功能、代謝已經定型,構成器官的組織、細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環境溝通,只有通過組織液、血液、淋巴液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傳遞。
微循環就是直接參與組織、細胞的物質、能量、信息傳遞的血液、淋巴液和組織液的流動。通過微循環顯微鏡可以直接觀測到細動脈、毛細血管、細靜脈內的血液流動,而不做特殊處理是看不清淋巴液和組織液的流動的,因此,臨床上通常認為微循環就是指毛細血管內的血液微循環。
直接參與組織、細胞的物質、信息、能量傳遞的血液、淋巴液、組織液的流動,稱為微循環(田牛教授於1993)
㈢ 微生物檢測手段及注意事項
1. 微生物計量法
1.1 體積測量法
又稱測菌絲濃度法,通過測定一定體積培養液中所含菌絲的量來反映微生物的生長狀況。方法是,取一定量的待測培養液(如10 mL)放在有刻度的離心管中,設定一定的離心時間(如5 min)和轉速(如5000 rpm),離心後,倒出上清夜,測出上清夜體積為v,則菌絲濃度為(10-v)/10。菌絲濃度測定法是大規模工業發酵生產上微生物生長的一個重要監測指標。這種方法比較粗放,簡便,快速,但需要設定一致的處理條件,否則偏差很大,由於離心沉澱物中夾雜有一些固體營養物,結果會有一定偏差。
1.2稱 乾重法
可用離心或過濾法測定。一般乾重為濕重的10~20%。在離心法中,將一定體積待測培養液倒入離心管中,設定一定的離心時間和轉速,進行離心,並用清水離心洗滌1~5次,進行乾燥。乾燥可用烘箱在105 ℃或100 ℃下烘乾,或採用紅外線烘乾,也可在80 ℃或40 ℃下真空乾燥,乾燥後稱重。如用過濾法,絲狀真菌可用濾紙過濾,細菌可用醋酸纖維膜等濾膜過濾,過濾後用少量水洗滌,在40 ℃下進行真空乾燥。稱乾重發法較為煩瑣,通常獲取的微生物產品為菌體時,常採用這種方法,如活性乾酵母(Activity Dry Yeast, ADY),一些以微生物菌體為活性物質的飼料和肥料。
1.3 比濁法
微生物的生長引起培養物混濁度的增高。通過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一定波長下的吸光值,判斷微生物的生長狀況。對某一培養物內的菌體生長作定時跟蹤時,可採用一種特製的有側臂的三角燒瓶。將側臂插入光電比色計的比色座孔中,即可隨時測定其生長情況,而不必取菌液。該法主要用於發酵工業菌體生長監測。如使用UNICO公司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波長600 nm處用比色管定時測定發酵液的吸光光度值OD600,以此監控E.coli的生長及誘導時間。
1.4 菌絲長度測量法
對於絲狀真菌和一些放線菌,可以在培養基上測定一定時間內菌絲生長的長度,或是利用一隻一端開口並帶有刻度的細玻璃管,到入合適的培養基,卧放,在開口的一端接種微生物,一段時間後記錄其菌絲生長長度,藉此衡量絲狀微生物的生長。
2. 微生物計數法
2.1 血球計數板法
血球計數板是一種有特別結構刻度和厚度的厚玻璃片,玻片上有四條溝和兩條嵴,中央有一短橫溝和兩個平台,兩嵴的表比兩平台的表面高0.1 mm,每個平台上刻有不同規格的格網,中央0.1 mm2面積上刻有400個小方格。通過油鏡觀察,統計一定大格內微生物的數量,即可算出1 mL菌液中所含的菌體數。這種方法簡便,直觀,快捷,但只適宜於單細胞狀態的微生物或絲狀微生物所產生的孢子進行計數,並且所得結果是包括死細胞在內的總菌數。
2.2 染色計數法
為了彌補一些微生物在油鏡下不易觀察計數,而直接用血球計數板法又無法區分死細胞和活細胞的不足,人們發明了染色計數法。藉助不同的染料對菌體進行適當的染色,可以更方便的在顯微鏡下進行活菌計數。如酵母活細胞計數可用美藍染色液,染色後在顯微鏡下觀察,活細胞為無色,而死細胞為藍色。
2.3 比例計數法
將已知顆粒(如黴菌孢子或紅細胞)濃度的液體與一待測細胞濃度的菌液按一定比例均勻混合,在顯微鏡視野中數出各自的數目,即可得未知菌液的細胞濃度。這種計數方法比較粗放。並且需要配製已知顆粒濃度的懸液做標准。
2.4 液體稀釋法
對未知菌樣做連續十倍系列稀釋,根據估計數,從最適宜的三個連續的10倍稀釋液中各取5 mL試樣,接種1 mL到3組共15隻裝培養液的試管中,經培養後記錄每個稀釋度出現生長的試管數,然後查最大或然數表MPN(Most Probable Number)得出菌樣的含菌數,根據樣品稀釋倍數計算出活菌含量。該法常用於食品中微生物的檢測,例如飲用水和牛奶的微生物限量檢查。
2.5 平板菌落計數法
這是一種最常用的活菌計數法。將待測菌液進行梯度稀釋,取一定體積的稀釋菌液與合適的固體培養基在凝固前均勻混合,或將菌液塗布於已凝固的固體培養基平板上。保溫培養後,用平板上出現的菌落數乘以菌液稀釋度,即可算出原菌液的含菌數。一般以直徑9 cm的平板上出現50~500個菌落為宜。但方法比較麻煩,操作者需有熟練的技術。平板菌落計數法不僅可以得出菌液中活菌的含菌數,而且同時將菌液中的'細菌進行了一次分離培養,獲得了單克隆。
2.6 試劑紙
在平板計數法的基礎上,發展了小型商品化產品以供快速計數用。形式有小型厚濾紙片,瓊脂片等。在濾紙和瓊脂片中吸有合適的培養基,其中加入活性指示劑2, 3, 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無色)待蘸取測試菌液後置密封包裝袋中培養。短期培養後在濾紙上出現一定密度的玫瑰色微小菌落與標准紙色板上圖譜比較即可估算出樣品的含菌量。試劑紙法計數快捷准確,相比而言避免了平板計數法的人為操作誤差。
2.7 膜過濾法
用特殊的濾膜過濾一定體積的含菌樣品,經丫叮橙染色,在紫外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的熒光,活細胞會發橙色熒光,而死細胞則發綠色熒光。
3. 間接測定法
微生物的生長伴隨著一系列生理指標發生變化,例如酸鹼度,發酵液中的含氮量,含糖量,產氣量等,與生長量相平行的生理指標很多,它們可作為生長測定的相對值。因此可利用生理指標等間接參數來測定生物量。
3.1 測定含氮量
大多數細菌的含氮量為乾重的12.5%,酵母為7.5%,黴菌為6.0%。根據含氮量×6.25,即可測定粗蛋白的含量。含氮量的測定方法有很多,如用硫酸,過氯酸,碘酸,磷酸等消化法和Dumas測N2氣法。Dumas測N2氣法是將樣品與CuO混合,在CO2氣流中加熱後產生氮氣,收集在呼吸計中,用KOH吸去CO2後即可測出N2的量。
3.2 測定含碳量
將少量(乾重0.2~2.0 mg)生物材料混入1 mL水或無機緩沖液中,用2 mL 2%的K2Cr2O7溶液在100 ℃下加熱30分鍾後冷卻。加水稀釋至5 mL,在580 nm的波長下讀取吸光光度值,即可推算出生長量。需用試劑做空白對照,用標准樣品做標准曲線。
3.3還原糖測定法
還原糖通常是指單糖或寡糖,可以被微生物直接利用,通過還原糖的測定可間接反映微生物的生長狀況,常用於大規模工業發酵生產上微生物生長的常規監測。方法是,離心發酵液,取上清液,加入斐林試劑,沸水浴煮沸3分鍾,取出加少許鹽酸酸化,加入Na2S2O3臨近終點時加入澱粉溶液,繼續加Na2S2O3至終點,查表讀出還原糖的含量。
3.4 氨基氮的測定
離心發酵液,取上清液,加入甲基紅和鹽酸作指示劑,加入0.02 mol/L的NaOH調色至顏色剛剛褪去,加入底物18%的中性甲醛,反應數刻,加入0.02 mol/L的使之變色,根據NaOH的用量折算出氨基氮的含量。根據培養液中氨基氮的含量,可間接反映微生物的生長狀況。
3.5 其他生理物質的測定
P,DNA,RNA,ATP,NAM(乙醯胞壁酸)等含量以及產酸,產氣,產CO2(用標記葡萄糖做基質),耗氧,黏度,產熱等指標,都可用於生長量的測定。也可以根據反應前後的基質濃度變化,最終產氣量,微生物活性三方面的測定反映微生物的生長。如在BMP-2的發酵生產上,隨時監測溶氧量的變化和酸鹼度的變化,判斷細菌的長勢。
4. 商業化快速微生物檢測法
微生物的檢測,其發展方向是快速,准確,簡便,自動化,當前很多生物製品公司利用傳統微生物檢測原理,結合不同的檢測方法,設計了形式各異的微生物檢測儀器設備,正逐步廣泛應用於醫學微生物檢測和科學研究領域。例如:
4.1 試劑盒,培養基等手段
抗干擾培養基和微生物數量快速檢測技術結合解決了傳統微生物檢測手段不能解決的難題,為建立一套完整的抗干擾微生物檢測系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抗干擾微生物培養基,新型生化鑒定管,微生物計數卡,環境質量檢測試劑盒等,可方便的用於多項檢測。
4.2 藉助新型先進儀器
BACTOMETER全自動各類總菌數及快速細菌檢測系統可以數小時內獲得監測結果,樣本顏色及光學特徵都不影響讀數,對酵母和黴菌檢測同樣高度敏感原理是利用電阻抗法(Impedance Technology)將待測樣本與培養基置於反應試劑盒內,底部有一對不銹鋼電極,測定因微生物生長而產生阻抗改變。如微生物生長時可將培養基中的大分子營養物經代謝轉變為活躍小分子,電阻抗法可測試這種微弱變化,從而比傳統平板法更快速監測微生物的存在及數量。測定項目包括總生菌數,酵母菌,大腸桿菌群,黴菌,乳酸菌,嗜熱菌,革蘭氏陰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微生物OD值是反映菌體生長狀態的一個指標,OD是Optical Density(光密度)的縮寫,表示被檢測物吸收掉的光密度。通常400~700 nm 都是微生物測定的范圍,需要紫外分光光度計測最大吸收波長。用得最多的是:505 nm測菌絲菌體、560 nm測酵母、600 nm測細菌。用測OD方法畫微生物生長曲線時,同一株菌的起始培養濃度可以准備多管(根據檢測點的需要,如需檢測10個點,就准備10管),然後每個點取一管出來測OD值就行了。
一般測菌體密度的OD的波長范圍是580 nm-660 nm,如枯草芽孢桿菌用600 nm,已經屬於可見光區(200 nm~400 nm為紫外光區,400 nm~800 nm為可見光區)。空白如用水做,需要離心洗滌菌體;空白如用不接種的培養基做就不需要洗滌,但是不接種的培養基要和接種的同時培養以求條件一致,最後注意一般OD值在控制在0.1~0.4最好,在這個區內的值就可靠,如果OD大於1.0,一般要稀釋後再測,因為OD太大,分光光度計的靈敏度就會顯著降低。
一般都測吸光值,而且最好是整個實驗過程中,保持發酵液或菌體的稀釋倍數一致,吸光值與稀釋倍數不一定成正比,可保證整個實驗點有可比性。且取值的時候要連續讀數,重復3次的數最好。
另,用分光光度計測微生物的OD值為什麼要把波長設為600 nm
這個波長其實只是針對濁度,而分光光度計在600 nm處對濁度的反應比較靈敏。測吸收峰的實際意義並不大,比如LB搖瓶培養過夜的大腸桿菌,其實在400多納米處的吸收最大,但那很可能是培養液的吸收峰。
㈣ 關於微量元素檢測儀
微量元素分析儀的發展歷史
自1924年捷克化學家海洛夫斯基領導開發出第一代極譜儀以來至今已近百年,在我國第一代極譜儀為883出生於50年代,這種連續快速滴汞的儀器至今仍用於教育與演示極譜分析基本原理。以 單滴汞電極為工作電極,在汞滴產生後期最後2秒完成一次掃描的極譜分析方法(簡稱單掃極譜法)稱之為近代極譜,在我國上世紀六十年代仿製國外開發成功的JP-1,八十年代開發成功的JP-2為 典型代表,這種極譜儀以分析速度快,重復性好,適應基礎實驗室需求,在地礦、冶金實驗室大量裝備,成為得力生產工具。但這種儀器也只是適應了那個年代,稍縱即逝的示波波型。無法詳細地觀察波形,功能單一隻能用於單掃極譜分析。在其後的年代裡泰縣無電線廠、金壇分析儀器廠都推出過類似儀器,但受技術所限,都迴避了顯示技術的配合,儀器需另配函數記錄儀作為終端顯示記錄,也註定了儀器走不遠。另有廠家仿製JP-1、JP-2極譜儀,都形不成批量與規模。
1987年時任山東電訊七廠廠長的許建民帶領技術人員開發新一代極譜儀,利用對示波顯示技術熟悉的優勢,在當時PC機尚不普及的條件下,用Z80單板機作為核心,開發成功JP3-1示波極譜儀。儀器最大特點為波形可凍結存儲,可單條及多條曲線同時顯示,可列印波形,列印標准曲線,在同類儀器中居領先水平,獲得了用戶認可。短短數年連同先期開發成功的MP-1溶出分析儀,成為國內同類儀器最大生產廠商,用戶遍布多行業。
極譜儀具有廣泛的用途范圍,可用於無機離子分析,也可用於有機物的分析,國內有諸多國標,行業標准,地方標准都採用極譜分析,尤其是在地質、冶金、土壤、衛生防疫、理化檢驗。盡管極譜分析採用滴汞電極作為工作電極,在環保呼聲日高的今天有些不合時宜,但處理得當,汞在封閉環境下運行,對環境並無影響,如同血壓計,盡管多種方式都有,但許多大夫習慣使用水銀血壓計,且這種血壓計的汞並不外泄,在封閉系統內使用。除此之外極譜儀的優勢明顯,分析范圍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從微量到常量,價格適中,尤其適應基礎實驗室的分析檢驗工作。我公司成立歷史有限(2002年)但領頭人許建民自1984年擔任山東電訊七廠廠長時,已開始進入這一領域,經過多年學習鍛煉提高,成為電化學分析儀器設計製造領域里的專家。目前國內生產數量較大的電化學分析儀器製造公司如山東電訊七廠、濟南齊力、貴州彩月等公司的總經理均出自他手下,這些企業都得益於其開拓的電化學分析儀器事業,這是不爭的實事。
國內同類儀器仿製多創新少,具有能力在新領域開拓的企業更為鮮見,因此國內同類儀器同質化嚴重,無特色,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例如:國內凡是有極譜儀功能的儀器均使用傳統的滴汞電極,而這種電極自海洛夫斯基發明極譜儀至今已近百年。
再如:極譜儀只有一種工作模式,這就是進行電壓掃描,檢測電流的工作模式。人們不知另有一種工作模式,還有所有的極譜儀都只有一種線掃極譜可用,有的雖標榜有其他功能,但受一些因素制約並不能實際使用。
再者:個別生產廠商對儀器性能指標中標注靈敏度很高,但實際上遠遠做不到,經不起認真考核。
通過多年的積累開拓,「從量到質」,我公司產品與國內同類產品比較,已發生巨大變化,已不在一個水平檔次。
1. 公司開發成功靜汞電極(實用新型專利 專利號ZL02268447.6)先人一步在產品上應用,僅此一項就拉開了與同類產品的距離(詳見技術介紹:靜汞電極)
2. 由於應用靜汞電極,因汞滴體積大,因而面積大,而電化學極譜分析靈敏度一項,與電極面積相關,電極大,比表面積大,靈敏度高,因此儀器靈敏度高,同樣分析,靈敏度較傳統電極高約半個數量級5倍左右。
3. 採用靜汞電極的極譜儀,由於電極是穩定不變的,無需象傳統極譜儀一樣需在2秒鍾之內掃描完畢,因此可用較慢的速度掃描,這樣做的好處是既能保證靈敏度,又能提高解析度,因此用靜汞電極的極譜儀有更佳的解析度,及更高的靈敏度。
4. 傳統的極譜分析因受電極所制約,只能用於線掃極譜法,而更為豐富的分析方法例如:脈沖極譜、方波極譜、交流極譜等分析方法均不能用。而採用靜汞電極裝備的極譜儀則無任何問題,極大地拓寬了極譜分析的應用范圍。
5. 傳統的極譜分析僅指伏安極譜,而另一種極譜方式------電位極譜被我公司開發成功(中國發明專利 專利號:ZL02135291.7),並通過省級鑒定,受到專家的高度評價(見介紹),這項技術的推出,將改寫極譜分析的歷史,從此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在這個領域我們將領先20年(發明專利保護期為20年)。由於這是一項新技術,在應用領域是空白,因此容易取得成果。
6. 自PC機出現後,可以說為原有極譜儀提供了很好的操作平台,但鮮見成功開發成儀器運用於傳統領域如:地礦、冶金等領域。是人們遺忘了?還是不屑應用?皆不是,是因為PC機接入後出現了新的問題,這只有身臨其境解決過這一難題的的人才最清楚,傳統的極譜分析本質是一個微弱的法拉第電流分析,具體約在1-10微安左右,經過變換放大後才能采樣顯示,但與微機連接後相互之間互有影響,干擾信號混入多個環節,這造成了干擾信號與需要提取的法拉第電流一起放大,由於干擾是無規則、隨機的,如解決不好將造成儀器的重復性差,不穩定,變異系數大等現象,內行一看就知道問題,但這又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就是一些資深的此類儀器專業研究人員因功力不夠,亦不能解決,只能迴避,因此至今沒有能用於高標准嚴要求領域配備微機的極譜儀。我公司有在這一領域的技術專家,解決這類問題當然不在話下,因此產品既靈敏,尤其重復性好,性能穩定,這首先得力於解決了干擾問題。
7. 雖然時代在迅速發展,但基層實驗室需要價格低性能優的分析儀器現狀不會改變,擁有創新技術的產品更受人們的關注
鉛是如何測出來的
血鉛的測定是防疫部門一個老話題,對醫院、婦幼保健部門是一個新課題。兒童血鉛測定現在是一個熱門話題。如果多取血,按常規方式消解之後用儀器測定,這並不費事,但如果只取微量20—40ul血進行測定就是一個難題,而有些群體例如兒童血鉛普查,就很難取較多血,樣品多時還需要常規的消解方法去處理樣品這即麻煩還容易污染樣品,因此需要一種快速、簡便、靈敏、准確度分析方法。
測定血鉛有即靈敏又准確的方法例如等離子體質譜,但這種儀器價格太高,一般實驗室不能裝備。再就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原子吸收,但一般的原子吸收不行,火焰原子吸收只能用到mg級含量分析,這意味著要抽幾毫升血才能進行一次分析,石墨爐原子吸收,檢測下限可以達到檢測血鉛水平,但由於受光散射和分子吸收影響,原子吸收測鉛靈敏度特低,在解決微量血中鉛分析上也有問題,這是業內人士所共知的事實,有專家指出石墨爐原子吸收在低含量分析時變異系數達10—15%。現在公認是有塞曼效應背景校正的石墨爐原子吸收可以勝任,這種儀器的價格昂貴,需專門技術人員操作,重要的是每個樣品檢測費用高,承擔血鉛普查這樣的工作還用難度。
由於技術手段上存在問題,這使電化學分析方法有了用武之地,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由我們提供儀器參與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勞研所牽頭,具體由線引林教研員負責,遼寧省勞研所等單位配合,開展了電位溶出測定血鉛及尿鉛研究,最後形成衛生部行業標准WS/T21-1996《血中鉛的微分電位溶出的測定方法》和WS/T19-1996尿中鉛檢測標准方法。血鉛普查測定一般是指兒童血鉛普查,兒童標准為100ug/L以下,普查一般取指或耳垂血,實際操作中20ul血好取,40ul就困難了,再多取要靠擠壓,得到的結果不準確。假設血鉛濃度為100ug/L,20ul血中只含2ng,如果溶液體積為2ml,則濃度只有1ug/L,這是指超標血鉛濃度,如果正常兒童血鉛濃度更低,因此儀器必須對 1-2ng的含量准確定量,這對儀器有很高的要求,就是說應有2ng以下的測定水平。在如此水平之下,很多因素都影響血鉛的測定,例如儀器、試劑、水、取血器具、容器等,因此測微量血中鉛是一個系統工程,任何一個環節有問題,都難以勝任。而其他企業提供的技術由於受電極體積制約,溶液體積為2-3ml,甚至5ml,這樣濃度更低。在這種情況下准確測定20ul血中鉛將非常困難。美國有一種血鉛測定儀,使用的基本原理為陽極溶出法,測一份樣品檢測時間60秒,清洗電極時間為150秒,做一份樣品不少於200多秒,取血量100ul,放置過夜後不消解直接測定,據說准確度可以,變異系數在10%以內,國內有少量單位在使用,陽極溶出測血鉛不是美國標准也不是中國標准方法,我們也擁有這項技術。我們也擁有微分電位溶出測血鉛方法,這項技術是衛生部規定的《血鉛臨床檢驗規程》所規定的方法,我們既可以提供用電位溶出測鉛儀器及技術,也可提供用陽極溶出測鉛儀器及技術,儀器檢測下限為0.1ug/L,測ug/L級的血鉛游刃有餘。做血鉛對試劑要求很高,根據我們了解一些廠家試劑大都含較高含量的鉛,很難經的起推敲。如果儀器的靈敏度能達到測血鉛的水平,應方便地檢測酸、水、試劑等中的鉛含量,否者將是一筆糊塗賬,不知道底測的是血鉛還是試劑中的鉛。如果試劑中的鉛含量比血鉛高許多倍,得出的結果是很難保證准確。據我們所知,有的企業提供的試劑鉛含量就很高。
如果測定1-2ug/L濃度,儀器檢測下限應第一個數量級在0.1ug/L水平,就如量度尺的長度應有寸的分度一樣,否者無法准確量度。有的企業宣傳自己的儀器具有測20ul血中鉛的能力,但給出的儀器指標檢測下限為1ug/L鉛,真不知他們是怎麼測的。原子吸收測血鉛因需程序加溫,這個過程需2-3分中,在這一點上沒有優勢。 我們開發出靈敏度高、重復性好,能勝任微量血鉛檢測的儀器之後,又開發了經得起考察,有實際應用價值,方法簡便,費用低廉的血鉛測定方法與儀器配套,我們的方法有以下要點:
(1) 使用電位溶出功能也可以使用陽極溶出功能測定,靈敏度高,為WS/T21-1996標准方法。變異系數一般在5%以內,最大不超過10%。
(2) 使用玻碳電極預鍍汞膜,靈敏度高,一次處理電極可做幾十份樣品。
(3) 血樣只需20ul即可測定,整個溶液體積只需0.5-1ml。
(4) 樣品只需酸化,無需消解。
(5) 試劑空白准確定值低,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6) 對分析容器經過設計篩選,不使用常規方法。
(7) 整個分析過程中各環節透明,經得起推敲考察。
(8) 一個樣品分析全過程,包括計算求值列印等,不超過120秒。
(9) 方法簡單易學,容易掌握,無需掌握電化學分析知識即可操作。
(10) 分析費用低,(包括取血用具、分析器具、試劑),具有低消耗、高效益。
(11) 對實驗室要求低,無需上下水、無需烘箱、清洗設備等,開展工作起點低。
(12) 方法及技術既適合大面積普查,也適合單個測試。
微量元素檢測技術
分析方法測某些元素並列為標准。國產電化學儀器生產廠更多,但水平高低儀器性能的差別影響人們對分析方法的評價,以至於有人認為電化學儀器測量的誤差大不穩定,其實這是一種偏見。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國開發成功極譜儀,在地質冶金及基礎實驗室廣泛使用,由於價格適應國情、重復性好、靈敏度適應要求,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和認可。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加,人們對使用汞電極有看法,但實際上汞作為電極是在封閉的系統內運行,就如血壓計並不與人與大氣接觸。極譜分析在一些行業領域里仍具有不可取代的位置,至今還在使用並列為多項國標和行業、地方標准,這才真正代表了電化學分析儀器的水平。
電化學分析技術可用於微量分析也可以用於痕量分析,在人體生物材料中,鋅、鐵等為微量元素,鉛等物質為痕量元素。測微量元素可使用極譜法,測鉛、鎘等元素也可以使用極譜法(樣品量多時)或溶出法(樣品量少時)。溶出法又分電位溶出和伏安溶出,兩種方法各有特長。極譜法測微量元素如鐵、鈣、銅等有特長,測鉛、鎘等痕量元素用溶出法較適合。因此一個電化學微量元素分析儀應具備多種分析方法,根據各種元素的特點,用最佳的方法進行檢測,才能保證效果。
國產儀器使用極譜法時,只能用線性掃描極譜法即單掃極譜法,這是因為受滴汞周期的限制,必須快速掃描,一般在兩秒鍾結束,加上滴汞電極產生所需的時間,一般用時7秒,超出這個時間汞滴將自行滴落,檢測將被迫中斷,這不是先進而是一種無奈,被無法控制的滴汞周期所左右,這種電極毫無技術含量,一根玻璃毛細管綁上一段塑料管,上端再綁一個汞池,用時高高掛上去,靠汞的重力形成滴汞電極,不用時拿下來降低重力停止滴汞。如果不放下來就不停的滴汞,消耗很快。上世紀二十年代捷克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海洛夫斯基發明極譜儀時就採用這種滴汞電極,至今已80餘年發達國家已淘汰。由於毛細管極細(內徑只有20-30um,比頭發至少細一半),極易堵塞,經常需更換毛細管,這對非專業的儀器使用者是一件非常頭痛的事情。有的廠家將這種劣勢描繪成只需數秒做一次分析,這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宣傳方式,就像屢戰屢敗被說成屢敗屢戰一樣。如果和使用一種稱為靜汞電極的進行分析就完全沒有這些問題,工作過程想快就快,想慢就慢,而且慢掃描分析重現性好、解析度高,比快速掃描更好,只是這種技術只有我公司產品才配備,這種電極可控制且不堵塞、消耗少、靈敏度高、重復性好。與常規滴汞電極比較,這種電極具有極大的技術優勢。過去只有進口高檔儀器才配備,我公司的儀器普遍裝備了這種電極。
國內生產此類儀器的生產商山東較多,有多家廠商的技術源自一處,現在仍然繼續著當年許建民開拓的業務並在其中受益。與昔日不同之處都使用了PC機來操控儀器,也是與時俱進,但原創技術仍是過去一套、沒有新的創新點,PC機的使用反而暴露出重復性不好,變異系數大技術有硬傷等問題,但由於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只能模仿而無力創新,明明看到問題卻無力解決。而我們的技術在不斷的發展和創新,成為別人效仿的對象,例如當我公司推出靜汞電極後,也有不止一家企業效仿,但不成功。當推出使用液晶顯示器一體化儀器後,又有人跟風,有的技術由於專利保護,只能看而不能仿製,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不斷有新技術推出,在這個領域技術差距將越來越大,在這個領域我們是創新者是領先者。
還有的企業同類產品只使用一種玻碳電極來解決所有的問題。玻碳電極在某些分析領域如溶出法測鉛、鎘有優勢,但如果用一種電極一種方法解決全部微量元素分析,以不變應萬變,可能嗎?如果說這個領域已發展幾十餘年的專業技術人員做不好、不採用的分析方法,而進入這個領域只有幾年歷史企業卻能做好並應用,那隻有兩種解釋,一是才能過人,另一種解釋只能由讀者自己去判斷了。在業內皆知有的生產廠的儀器檢測除了鉛之外其他永遠是正常值。這類事情和一種電極解決全部問題如出一轍,如果要使用採用這種技術的儀器應對此全面了解。
微量元素檢測的材料對象一般用血較多,因血污染少,易處理,又因檢測微量元素的人群主要是兒童,采較多血有困難,因此能用少量樣品為最好,我們可以提供用20—40ul血測血鉛及鋅、鐵、銅、鈣等技術。這個方法的不足之處是取末梢血,和取靜脈血可能有所差異,衛生部的檢驗規程規定末梢血可用於篩查。有的企業提供的方法需采60ul或80ul血,分兩部分或離心後再作測定,一半用來測血鉛,一半用來測鋅、鐵、鈣等微量元素。其實采40ul血就已比較困難了,多采更難。我們的方法用20ul血就可以測血鉛,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宣傳上。用頭發進行微量元素檢測則比較麻煩,要洗凈、烘乾、稱重、消解處理等一系列步驟。首先洗干凈與否就很難評價,其次消解處理過程大量使用強氧化劑如硝酸、高氯酸等,這些試劑一般都帶有重金屬,例如優級純的試劑指標也只是萬分之五以下,測頭發另需配置清洗、烘乾、稱重、消解、通風設施,對樣品前處理及分析有另外要求。我公司也可以提供頭發分析全套方法。
我公司提供的儀器由於配備了靜汞電極,因此可用更多的技術手段進行微量元素分析。可以使用標准方法測血鉛、尿鉛、尿鎘等。有的檢測對象可以提供兩種方法檢測,例如測血鉛或用溶出法(中國標准方法)和陽極溶出法。
電化學微量元素分析儀市場定位:
電化學微量元素與分析儀定位於中低端市場。在醫療行業主要定位於縣級以下的醫療機構,醫院、疾控、婦幼保健院、中醫院等。
廣大鄉鎮醫院仍是微量元素分析儀器應用主力,較前衛的私營個體醫院也是正在加入這個行列。
地礦部門是電化學極譜儀的傳統用戶。
農化因某些土壤中微量元素檢測方法列為國標,有一定的市場需求。
企業理化檢驗是電化學微量元素分析儀器的潛在客戶。
高校科研部門,學校教學及科研部門均有一定的數量需求,但是總體需求不大。
保健品、葯物經銷商是一個新興用戶群.
電化學微量元素分析儀市場分析:
2002年前,電化學微量元素分析儀(包括極譜儀、電位溶出儀等)主力市場是防疫站理化檢驗。整個市場容量非常有限,醫院僅有個別用戶,高校有零星用戶。自2002年非典之後,受排鉛保健品和補鋅和補鐵、補鈣保健品的銷售拉動,醫院微量元素檢測開始啟動,儀器銷售快速升溫。由於醫院單位總量巨大,一但啟動,銷售巨增。儀器銷售全國市場從不足200台,迅速達到1500-2000台數量。並持續發展。
目前共有縣級以上醫療單位1.3萬家,縣及縣級以下鄉鎮醫院6萬家,個體醫療機構20餘萬家,縣級 及以上是高端儀器用戶,個體醫療機構因規模等原因不是微量元素分析儀的用戶主力。縣極及以下鄉鎮 醫院是電化學微量元素的主要客戶群,市場容量巨大。其他的有一定的需求,但不能成為市場主力。
(1)首先,醫療體制改革啟動,政府將加大基礎公共衛生網路的投入。
(2)2007年,「新農村合作醫療」試點覆蓋面將擴大到全國縣(市、區)總數的60%,2008年在全 國基本推行,2010年實現基本覆蓋農村居民的目標。
(3)「醫改」提升中低端市場潛力 ,據權威調查報告顯示,全國17.5萬家醫療衛生機構擁有的醫療儀器和設備中,有15%左右是20世紀70年代前後的產品,有60%是80年代中期以前的產品。這也就預示著它們需要更新換代,而在這個過程中,將會保證未來10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的快速增長。
如何判斷微量元素檢測是否准確?
一般用戶關心儀器能否檢測准確,由於缺乏專業知識或了解甚少,不能全面了解什麼樣的微量元素檢測儀檢測准確,只要掌握一下幾點就可以:
首先看儀器是否穩定,這是儀器最基本的要求,是分析檢驗的基礎。如果這項指標不好,其他就無從談起,純粹是忽悠了。如果同一個樣品,檢測獲得結果忽高忽低,相差很大,這說明儀器有問題。當測定物質含量很高時,一般測定穩定性都較好,但這不說明問題,因為購買這類儀器都是用於微量元素檢測,而不是用於高含量檢測。因為是微量所以獲得的元素峰並不高,這是對儀器真實性能的考驗。對高含量檢測,變異系數可以達到1%,但對低含量達到5%以下就很好了。
如果你看儀器實測,一些廠家為避免方便地觀測重復性,不讓操作者能方便地迭加曲線,不設置求變異系數的程序,這就是因為儀器的性能不佳,怕被別人一眼看出問題,這實質是儀器性能不過關,生產商在迴避這個問題。實際上一些廠家的儀器變異系數在10—20%之間,誤差大大超過了有關規定,這樣做出的結果可信度低,我公司產品的變異系數內控在5%以下,通過儀器的測試可一目瞭然。
電化學中極譜分析使用的電極極小(指滴汞電極),而靈敏度與電極比表面積有關,面積大信噪比高(指信號與雜訊的比值),靈敏度高,抗干擾能力強,但由於滴汞電極面積取決於體積,大了就要不受控的脫落,因此電極表面積受到嚴重製約,這決定了常規方式電極所做的儀器雜訊大,重復性不佳,這是目前所有使用這類電極儀器一個通病。只有我公司的產品通過採用靜汞電極等一系列技術解決好這個問題。在這個技術領域是勝過任何一款同類儀器,這可通過現場比較來證實。
另外一類電化學儀器則迴避了這類問題,採用固體電極來測所有元素,並從環保角度攻擊使用極譜方法的儀器使用了汞電極。其實在檢測中,汞都在封閉環境中工作,不與大氣接觸 。就如血壓計,目前的測的準的還是水銀血壓計,還在廣泛使用。使用滴汞電極的極譜分析方法,在很多領域里都是國標法和行業標准。例如血清中鋅測定是衛生部檢驗規程規定方法,而食品中極譜分析標准更多。而使用固體電極(如玻碳電極)測某些特定元素如鉛效果是好的,但以不變應萬變用其來解決所有元素的檢測是不可能的,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缺少佐證。那些花大價錢買這類儀器的,要麼就是知識不夠,要麼是另有原因。微量元素分析因含量低,有用信號小,對技術要求很高。做的好的重復性好,靈敏度高,儀器性能穩定,做不好的,重復性差,整個儀器基礎差,就要用各種手段應付用戶,隱瞞真相,而用戶對此知之甚少。最簡單判斷方法是看儀器是否設置了能方便地進行多條曲線迭加比較、直接觀察重復性功能,能否方便地求變異系數。再進一步實測一下血中鋅,多次檢測看重復性好壞,因鋅的含量較低,能考核儀器的性能,做之前需檢測一下空白,防止試劑空白過高造成假象。
在做好重復性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考察其他性能指標,客觀的說,只要重復性做好了,其他性能指標應問題不大。但是那種用一種電極做所有元素的儀器,做空白加標准溶液和實測樣品有天壤之別。就是說如果不做樣品只做單純的標准溶液,可能很好,但是加入樣品,樣品帶來各種干擾使重復性、線性、靈敏度都有非常大的變化。目前使用固體玻炭電極測血鉛比較成熟。其他應看看國家、行業有無這方面的標准,有沒有這方面的文獻,有文獻的有沒有實際用於樣品的範例。如果都沒有,有的企業卻在很短的時間內用這種電極搞出了一套分析方法,究竟是能力超強還是另有原因,就需感興趣者自己考慮了。
㈤ 怎麼使用atp生物熒光檢測儀,有人懂嗎
ATP生物熒光檢測儀操作使用方法,供大家參考:
1、開機預熱,30秒後即進入工作狀態;
2、將一體化試劑采樣棉簽棒從超凈管中拔出准備采樣;
3、對被測物進行采樣;
4、采樣完後放進超凈管中旋緊密封;
5、按壓一體化試劑棒頂部使密封腔內試劑自動流入超凈管中與棉簽棒上標本發生ATP反應;
6、按壓儀器頂部橙黃色按鈕使試劑艙蓋自動彈開;
7、將正在發生反應的一體化試劑插入儀器試劑艙接受檢測;
8、經過十幾秒檢測時間儀器完成標本檢測,自動顯示、存儲、傳輸ATP檢測結果。
㈥ 生物中檢測微生物用什麼意思方法
生長量測定法
體積測量法:又稱測菌絲濃度法。
通過測定一定體積培養液中所含菌絲的量來反映微生物的生長狀況。方法是,取一定量的待測培養液(如10毫升)放在有刻度的離心管中,設定一定的離心時間(如5分鍾)和轉速(如5000 rpm),離心後,倒出上清夜,測出上清夜體積為v,則菌絲濃度為(10-v)/10。菌絲濃度測定法是大規模工業發酵生產上微生物生長的一個重要監測指標。這種方法比較粗放,簡便,快速,但需要設定一致的處理條件,否則偏差很大,由於離心沉澱物中夾雜有一些固體營養物,結果會有一定偏差。
稱乾重法:
可用離心或過濾法測定。一般乾重為濕重的10-20%。在離心法中,將一定體積待測培養液倒入離心管中,設定一定的離心時間和轉速,進行離心,並用清水離心洗滌1-5次,進行乾燥。乾燥可用烘箱在1050C或1000C下烘乾,或採用紅外線烘乾,也可在800C或400C下真空乾燥,乾燥後稱重。如用過濾法,絲狀真菌可用濾紙過濾,細菌可用醋酸纖維膜等濾膜過濾,過濾後用少量水洗滌,在400C下進行真空乾燥。稱乾重發法較為煩瑣,通常獲取的微生物產品為菌體時,常採用這種方法,如活性乾酵母(activity dry yeast, ADY),一些以微生物菌體為活性物質的飼料和肥料。
比濁法:
微生物的生長引起培養物混濁度的增高。通過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一定波長下的吸光值,判斷微生物的生長狀況。對某一培養物內的菌體生長作定時跟蹤時,可採用一種特製的有側臂的三角燒瓶。將側臂插入光電比色計的比色座孔中,即可隨時測定其生長情況,而不必取菌液。該法主要用於發酵工業菌體生長監測。如我所使用UNICO公司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波長600nm 處用比色管定時測定發酵液的吸光光度值OD600,以此監控E.Coli的生長及誘導時間。
菌絲長度測量法:
對於絲狀真菌和一些放線菌,可以在培養基上測定一定時間內菌絲生長的長度,或是利用一隻一端開口並帶有刻度的細玻璃管,到入合適的培養基,卧放,在開口的一端接種微生物,一段時間後記錄其菌絲生長長度,藉此衡量絲狀微生物的生長。
微生物計數法
血球計數板法:
血球計數板是一種有特別結構刻度和厚度的厚玻璃片,玻片上有四條溝和兩條嵴,中央有一短橫溝和兩個平台,兩嵴的表比兩平台的表面高0.1 mm,每個平台上刻有不同規格的格網,中央0.1 mm2面積上刻有400個小方格。通過油鏡觀察,統計一定大格內微生物的數量,即可算出1毫升菌液中所含的菌體數。這種方法簡便,直觀,快捷,但只適宜於單細胞狀態的微生物或絲狀微生物所產生的孢子進行計數,並且所得結果是包括死細胞在內的總菌數。
染色計數法:
為了彌補一些微生物在油鏡下不易觀察計數,而直接用血球計數板法又無法區分死細胞和活細胞的不足,人們發明了染色計數法。藉助不同的染料對菌體進行適當的染色,可以更方便的在顯微鏡下進行活菌計數。如酵母活細胞計數可用美藍染色液,染色後在顯微鏡下觀察,活細胞為無色,而死細胞為藍色。
比例計數法:
將已知顆粒(如黴菌孢子或紅細胞)濃度的液體與一待測細胞濃度的菌液按一定比例均勻混合,在顯微鏡視野中數出各自的數目,即可得未知菌液的細胞濃度。這種計數方法比較粗放。並且需要配製已知顆粒濃度的懸液做標准。
液體稀釋法:
對未知菌樣做連續十倍系列稀釋,根據估計數,從最適宜的三個連續的10倍稀釋液中各取5毫升試樣,接種1毫升到3組共15隻裝培養液的試管中,經培養後記錄每個稀釋度出現生長的試管數,然後查最大或然數表MPN(most probably number)得出菌樣的含菌數,根據樣品稀釋倍數計算出活菌含量。該法常用於食品中微生物的檢測,例如飲用水和牛奶的微生物限量檢查。
平板菌落計數法:
這是一種最常用的活菌計數法。將待測菌液進行梯度稀釋,取一定體積的稀釋菌液與合適的固體培養基在凝固前均勻混合,或將菌液塗布於已凝固的固體培養基平板上。保溫培養後,用平板上出現的菌落數乘以菌液稀釋度,即可算出原菌液的含菌數。一般以直徑9cm的平板上出現50-500個菌落為宜。但方法比較麻煩,操作者需有熟練的技術。平板菌落計數法不僅可以得出菌液中活菌的含菌數,而且同時將菌液中的細菌進行了一次分離培養,獲得了單克隆。
試劑紙法:
在平板計數法的基礎上,發展了小型商品化產品以供快速計數用。形式有小型厚濾紙片,瓊脂片等。在濾紙和瓊脂片中吸有合適的培養基,其中加入活性指示劑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無色)待蘸取測試菌液後置密封包裝袋中培養。短期培養後在濾紙上出現一定密度的玫瑰色微小菌落與標准紙色板上圖譜比較即可估算出樣品的含菌量。試劑紙法計數快捷准確,相比而言避免了平板計數法的人為操作誤差。
膜過濾法:
用特殊的濾膜過濾一定體積的含菌樣品,經丫叮橙染色,在紫外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的熒光,活細胞會發橙色熒光,而死細胞則發綠色熒光。
生理指標法:
微生物的生長伴隨著一系列生理指標發生變化,例如酸鹼度,發酵液中的含氮量,含糖量,產氣量等,與生長量相平行的生理指標很多,它們可作為生長測定的相對值。
測定含氮量:
大多數細菌的含氮量為乾重的12.5%,酵母為7.5%,黴菌為6.0%。根據含氮量×6.25,即可測定粗蛋白的含量。含氮量的測定方法有很多,如用硫酸,過氯酸,碘酸,磷酸等消化法和Dumas測N2氣法。Dumas測N2氣法是將樣品與CuO混合,在CO2氣流中加熱後產生氮氣,收集在呼吸計中,用KOH吸去CO2後即可測出N2的量。
測定含碳量:
將少量(乾重0.2-2.0 mg)生物材料混入1毫升水或無機緩沖液中,用2毫升2%的K2Cr2O7溶液在100 0C下加熱30分鍾後冷卻。加水稀釋至5毫升,在580nm的波長下讀取吸光光度值,即可推算出生長量。需用試劑做空白對照,用標准樣品做標准曲線。
還原糖測定法:
還原糖通常是指單糖或寡糖,可以被微生物直接利用,通過還原糖的測定可間接反映微生物的生長狀況,常用於大規模工業發酵生產上微生物生長的常規監測。方法是,離心發酵液,取上清液,加入斐林試劑,沸水浴煮沸3分鍾,取出加少許鹽酸酸化,加入Na2S2O3臨近終點時加入澱粉溶液,繼續加Na2S2O3至終點,查表讀出還原糖的含量。
氨基氮的測定:
方法是,離心發酵液,取上清液,加入甲基紅和鹽酸作指示劑,加入0.02N的NaOH調色至顏色剛剛褪去,加入底物18%的中性甲醛,反應數刻,加入0.02N的使之變色,根據NaOH的用量折算出氨基氮的含量。根據培養液中氨基氮的含量,可間接反映微生物的生長狀況。
其他生理物質的測定:
P,DNA,RNA,ATP,NAM(乙醯胞壁酸)等含量以及產酸,產氣,產CO2(用標記葡萄糖做基質),耗氧,黏度,產熱等指標, 都可用於生長量的測定。也可以根據反應前後的基質濃度變化,最終產氣量,微生物活性三方面的測定反映微生物的生長。如我所在BMP-2的發酵生產上,隨時監測溶氧量的變化和酸鹼度的變化,判斷細菌的長勢。
商業化快速微生物檢測法:
微生物的檢測,其發展方向是快速,准確,簡便,自動化,當前很多生物製品公司利用傳統微生物檢測原理,結合不同的檢測方法,設計了形式各異的微生物檢測儀器設備,正逐步廣泛應用於醫學微生物檢測和科學研究領域。例如:
1、抗干擾培養基和微生物數量快速檢測技術結合解決了傳統微生物檢測手段不能解決的難題,為建立一套完整的抗干擾微生物檢測系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科院廣州分院合作產業處提供的抗干擾微生物培養基,新型生化鑒定管,微生物計數卡,環境質量檢測試劑盒等,可方便的用於多項檢測。
2、BACTOMETER 全自動各類總菌數及快速細菌檢測系統可以數小時內獲得監測結果,樣本顏色及光學特徵都不影響讀數,對酵母和黴菌檢測同樣高度敏感原理是利用電阻抗法(IMPEDANCE TECHNOLOGY)將待測樣本與培養基置於反應試劑盒內,底部有一對不銹鋼電極,測定因微生物生長而產生阻抗改變。如微生物生長時可將培養基中的大分子營養物經代謝轉變為活躍小分子,電阻抗法可測試這種微弱變化,從而比傳統平板法更快速監測微生物的存在及數量。測定項目包括總生菌數,酵母菌,大腸桿菌群,黴菌,乳酸菌,嗜熱菌,革蘭氏陰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