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常會有定量的對人類生命活動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一部分的蛋白會在腎臟的絲球體中過濾進入尿液中,但又會在腎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 因此,若腎臟的機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現的蛋白量只有一點點,但是當腎臟與尿管出現障礙時就會漏出多量的蛋白變成蛋白尿。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正常范圍內定性為陰性,記為(-)。尿中蛋白質含量多達0.15g/24h以上時,稱蛋白尿,尿常規定性可出現陽性。
尿蛋白的定義
尿蛋白是尿液通過酸化加熱後混濁而檢出的蛋白質。正常人24小時尿蛋白的范圍為≦0.15g,常規化驗 尿蛋白
檢測為陰性。如檢測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陽性時,說明人體排出的尿蛋白量明顯增多,屬於異常尿蛋白。尿蛋白持續陽性,往往代表腎臟發生了病變,故臨床可依據尿蛋白陽性的多少來判定腎病損傷的程度以及腎病治療的效果。因此,出現異常尿蛋白,一定要有效控制並消除,防止病情惡化進展。
編輯本段尿蛋白的檢驗方法和判斷
定性試驗是用以篩選和粗略估計尿蛋白含量的方法。試驗的方法有三種:試紙法、磺柳酸法和加熱醋酸法。磺柳酸法和加熱醋酸法都是根據濁度反應將無混濁或無沉澱定為陰性(一),將出現混濁或沉澱的定為陽性(+)。磺柳酸法操作簡便,靈敏度高,可廣泛用於普查,但其對白蛋白的靈敏度高於球蛋白,且影響因素較多,易造成假陰性或假陽性。加熱醋酸法對白蛋白和球蛋白的靈敏度基本一致,影響因素少,准確性較高。 根據濁度反應估算尿蛋白的含量如下: 尿蛋白<0.1g/L:一; 尿蛋白為0.1—0.2g/L:±; 尿蛋白為0.2—1.0g/L:+; 尿蛋白為1.0~2.0g/L:++; 尿蛋白為2.0—4.0g/L: +++; 尿蛋白>4.0g/L: ++++。 正常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質(24小時尿蛋白定量<150mg),普通檢測方法不能發現,檢查結果為陰性。超出此范圍則可檢出,稱為蛋白尿。但由於尿蛋白試驗只是測定一次尿的結果,易受尿液濃縮及稀釋程度的影響,常常不能准確反映蛋白尿的程度。 人體在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情緒激動、過冷、過熱及在應激狀態時,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稱一過性蛋白尿,在幾小時或數天後即可恢復正常。
編輯本段腎病患者的尿驗常識
收集尿液的時間
任何時間排出尿都可以做常規化驗檢查。一般腎病病人為觀察前後結果則規定一律採用清晨起床第一次尿液送檢。
送檢尿量
一般5~10ml,如要測尿比重則不能少於50ml。
留尿標本應取中段尿
即先排出一部分尿棄去,以沖掉留在尿道口及前尿道的細菌,然後將中段尿留取送檢。 4.應注意不要把非尿成分帶入尿內:如女性患者不要混入白帶及月經血,男性患者不要混入前列腺液等。
編輯本段尿蛋白的病因
當腎小球、腎小管發生病變時,如各期腎炎、腎病以及高血壓發生腎動脈硬化時,均可出現蛋白尿;各種細菌性感染,如腎盂腎炎、腎結核、敗血症等亦可出現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腎結石、多囊腎、腎澱粉樣變性以及休克、嚴重肌肉損傷、發熱、黃疸、甲狀腺功能亢進、溶血性貧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現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常見於食高蛋白飲食後,精神激動、劇烈運動、長時間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現暫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過+。 一般說來,持續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腎臟有病變。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變程度,臨床可據此作療效觀察。然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腎小球病變到了晚期,由於大量腎單位廢損,使蛋白濾出減少,尿蛋白檢查反而減少或消失,這並不代表腎臟病變的減輕。 腎臟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 腎臟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多數為良性,當其疾病治癒後,蛋白尿也就隨之消失。 [熱性蛋白尿] 感冒等疾病引起發燒至攝氏三十八度以上時就會出現蛋白尿。 [起立性蛋白尿] 年輕人脊椎向前彎屈壓迫到腎臟血管時就會有蛋白尿的情形。如果不治療,在三十歲前後也會自動消失。 [瘀血腎] 心臟衰竭等腎靜脈瘀血時會出現尿蛋白,但瘀血消失時蛋白也會消失。 ○腎臟疾病所引起的蛋白尿 每次做尿液檢查就會出現蛋白時,很明顯的就是患有腎臟疾病。 [腎炎] 急性腎炎或慢性腎炎,其一日的尿液蛋白量從少量到數十公克都有。 [腎病綜合征群] 一日量尿液會出現三公克以上的多量尿蛋白。症狀嚴重時,尿液滲出的蛋白會使血液中的蛋白濃度降低。另外,也有因糖尿病性腎症、澱粉樣變性病(AJnyloidosis)、膠原病等而引起的情形。 [腎硬化症] 隨著本態性高血壓引起的腎硬化症,尿蛋白量會減少,多半在300毫克以下。 此外,多發性骨髓瘤、全身性紅斑狼瘡、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水腫病等水銀中毒、鉛中毒疾病,也會出現尿蛋白。
編輯本段根據尿蛋白的成因,一般可以分為5類
腎小球性蛋白尿
腎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proteinuria)是由於腎小球濾過膜對血漿蛋白通透性增高所致。是臨床最多見的類型。見於多種原發或繼發性腎小球腎炎。是由於缺血、中毒、免疫病理損傷破壞了濾過膜的完整性;或由於濾過膜電荷屏障作用減弱而致。
腎小管性蛋白尿
在正常情況下經腎小球濾出的中小分子蛋白質,幾乎全被腎小管重吸收。當腎小管疾病時,蛋白質重吸收受障礙,小分子蛋白質就會從尿中排出,包括β2-微球蛋白、溶菌酶、核糖核酸酶等。由於血液中小分子蛋白質濃度很低,故此類病人尿蛋白總量一般不超過2g,有時僅10mg,也可以蛋白尿存在。
溢出性蛋白尿
在某些疾病中,血中小分子蛋白濃度增加,如本周氏蛋白、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等:若濾液中濃度超過腎吸收閾限,就可以排出,見於骨髓瘤、血管內溶血性疾病。
分泌性蛋白尿
尿中IgA排泄增多,見於腎小管間質性腎病;髓袢升支厚段受炎症及葯物刺激時,分泌粘液蛋白(Tamm Horsfell蛋白,T-H蛋白)增多。
組織性蛋白尿
組織遭受破壞後可以釋放胞質中各種酶及蛋白質,若分子量小,腎小球濾液中濃度超過腎小管吸收閾限,就則可自尿中排出。該項蛋白液可以直接從腎小管排出,如癌胚抗原——aFP、溶菌酶、腎小管基膜抗原等。 因此,測定蛋白質的大小及性質對臨床很有意義。SDS據丙醯胺凝膠電泳的應用更有實際價值。
尿蛋白定性的臨床意義:
尿蛋白定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其陽性程度與腎損害程度不一定成正比。糖尿病患者尿中持續出現尿蛋白陽性,除外泌尿系感染、原發性腎病外,應考慮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有專家認為,糖尿病腎病早期蛋白尿呈間歇性,只在勞動或運動後為陽性反應。因此,運動後尿蛋白檢驗對診斷糖尿病腎病的早期發現有一定的意義。 尿蛋白定量的臨床意義: (1)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參考值為10~150毫克。若在150~500毫克,為微量蛋白尿,>500毫克為臨床蛋白尿。微量蛋白尿提示糖尿病腎病早期,需長期控制血糖,對逆轉或延緩腎病和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發展有一定意義。 (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正常參考值<15微克/分。糖尿病腎病早期,腎小球基底膜受損較輕,故只有微量白蛋白漏出。早期糖尿病腎病uAE為15~200微克/分,臨床糖尿病腎病>200微克/分。有專家報告,糖尿病腎病有明顯蛋白尿者,幾乎100%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當糖尿病患者uAE30微克/分,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合並症防治的關鍵時刻。嚴格控制血糖後,早期糖尿病腎病尿白蛋白可逆轉或部分逆轉。目前,常用測定微量尿蛋白的方法是放射免疫法。 (3)尿蛋白比尿肌酐在30~300(mg/g)為糖尿病腎病微量白蛋白尿期。由於24h尿蛋白定量受到的影響比較大,尤其是尿量的影響,所以現在美國NKF—K/DOQI工作組亦建議用晨尿或隨機尿Up/Ucr替代傳統的「定時尿液收集」 的尿蛋白定量。 一項新的協作薈萃分析表明,預估腎小球濾過率(eGFR)和蛋白尿(尿蛋白-肌酐比≥ 1.1 mg/mmol 10 mg/g)是普通人群中死亡危險的獨立預測因素。研究結果為應用兩項指標進行慢性腎病的危險評估以及定義和分期提供了定量資料。[1]
編輯本段尿蛋白的西醫治療
目前現代醫學對腎病治療方法比較局限,只是應用激素、免疫抑制劑及抗菌素治療,在病情轉入尿毒症期以後,進行透析與換腎。這些是治療腎病的常規方法,雖然在療效上有一定優勢,但其副作用較大,且費用昂貴。尤其進入尿毒症期,病人在治療時會更加痛苦,這痛苦不僅來源於身體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它給患者及家庭帶來巨大的思想壓力和經濟壓力,一般家庭難以承受。
編輯本段尿蛋白的中醫中葯治療
血尿、蛋白尿雖然是判斷腎臟病病情嚴重程度及其預後的重要指標,但是腎病患者不能一葉障目。數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病情能得到真正好轉。只要病情得到控制,潛血、尿蛋白數值自然會降下來。但現在有一些患者捨本逐末,一雙眼睛死盯著數值不放,必然導致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後果。要想真正恢復健康,治病於本是最重要的。這就要求患者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徹底治癒腎病。 近年來,由於我國傳統中醫學理論得到了極大發展,在腎病治療上,與世界先進科技接軌所衍生出的微化中葯滲透治療,在腎病治療領域創造出神奇效果。對腎臟病的恢復、腎功能的改善及晚期腎病患者生命的延長上起到了明顯作用。微化中葯滲透治療腎臟病就是運用中醫理論對每一種腎臟疾病的病因、病機進行分析、歸納,辯證准確地用葯,並在此基礎上,應用先進的微化技術改善葯物有效成份的吸收率,從根本上提高葯效,迅速改善症狀。 微化中葯如何消除腎病引起的蛋白尿、血尿? 由上面的論述知道,腎臟病尿蛋白和紅細胞的漏出,主要原因是腎小球濾過膜受損傷導致通透性增加造成的。在過去,我們只是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在腎小球濾過膜的修復上針對性很差。由此可知,即便尿蛋白、潛血在一段時間內減少甚至消失,但其最根本的病因沒有解決,腎小球的濾過膜仍未得到修復。在葯物作用消失後,或在某些原因誘導下,尿蛋白、潛血又怎會不卷土重來呢? 經過微化處理後的中葯,具有更強的葯物活性,它在充分發揮傳統中葯治病於本特點,使破碎的中葯分子鏈再次有效鏈結,形成新功能的同時。還可針對受損傷的腎小球基底膜,去除沉積在基底膜上的免疫復合物與病變組織,修復受損的基底膜。這一方法主要是修復腎臟病變的基因和受損的腎臟病變細胞,並激活受損組織細胞內DNA復制,促使受損腎臟結構改變,使受損腎臟功能得到恢復。所以,修復之後,由於引起病變的根本原因被消彌於無形,尿蛋白、潛血必然會逐漸減少直到消失,且這種消失是隨著病因的清除而消失的,所以很難出現反復,當然更不存在停葯後症狀的反彈。 所以,在腎病引起的蛋白尿、血尿的治療上,關鍵是要治「本」,是去修復受損的基底膜,而不是一味的被表象所蒙蔽;病情的好壞病人本身是可以感覺到的,不必去刻意追求那一個個數字。只有這樣,病情才會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治癒! 以上是以前的,今天才發現有很多不足,目前保護腎太依賴中葯未必是好事,中葯確實不錯,可是尿蛋白並不只是腎炎腎本身的問題, 總之,如果你沒有學過醫,那我告訴你,蛋白尿只是一個症狀而不是病,治療蛋白尿關鍵是認識他,為什麼會有蛋白尿。糖尿病高血壓是不是控制好了。
編輯本段尿蛋白的危害
許多慢性腎炎患者認為尿檢不正常,有蛋白尿,身體也沒有覺得不舒服。有尿蛋白,既不疼也不癢,好像根本不用治療一樣。正常人的尿中一般不會有蛋白,因為在腎臟中有對血液中的蛋白過濾膜,蛋白質是無法通過這層膜的,此膜能通過的只能是小分子物質,如水、無機鹽、尿素、尿酸,而大分子物質如蛋白質、膽固醇、維生素是無法通過這層膜,再一個葡萄糖也是可以通過這層膜,但在腎臟中有吸收葡萄糖的細胞並送回血液中,所以正常人的尿液中一般不會有蛋白質、葡萄糖等人體必須的大分子物質。其實尿蛋白不是這么簡單的。慢性腎炎尿蛋白的發生不僅僅是營養蛋白的大量流失,而且加重病變腎小球的損傷。另外,正常情況下,腎小球會濾出一些小分子的蛋白,但都可以被腎小管重吸收回血液,長期的尿蛋白會使腎小管長期超負荷運轉,這樣就會對腎小管造成損害,研究已經證實,尿蛋白的發生是造成尿毒症的第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它最大的危害在於毒蝕腎臟,加速病情向尿毒症發展。 如果出現尿蛋白,那是非常危險的,說明腎有問題了,腎是人體排泄器官,如果此處有問題會影響整個人體,甚至致命。尿蛋白出現,會出現蛋白質損失,人體的結構部分有相當多的蛋白質,說明蛋白質是人體構的重要物質,而且人體內的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質,它還是人體基因復制的重要物質,就是人不能沒有蛋白質。如果損失蛋白質的話,人體的機構就無法正常運行,致使的生理機能減緩甚至停滯,直到死亡。
編輯本段出現尿蛋白陽性的各種腎病類型
尿蛋白陽性檢查結果是通過尿蛋白定性試驗檢查得出的。各種類型的腎病都有發生尿蛋白陽性的可能。當腎小球、腎小管發生病變時,如各期腎炎、腎病以及高血壓發生腎動脈硬化時,均可出現尿蛋白陽性;各種細菌性感染,如腎盂腎炎、腎結核、敗血症等亦可出現尿蛋白陽性;非感染性疾病,如腎結石、多囊腎、腎澱粉樣變性以及休克、嚴重肌肉損傷、發熱、黃疸、甲狀腺功能亢進、溶血性貧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現尿蛋白陽性。 尿蛋白檢測不僅能判定腎臟有無病損,通過臨床深入的尿蛋白定量檢查,還可以幫助腎病患者了解腎臟病變的程度—— 1、輕度蛋白尿(小於0.5g/24h):主要見於非活動期腎臟病變、腎盂腎炎等。 2、中度蛋白尿(0.5~4g/24h):見於腎炎、多發性骨髓瘤、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腎硬化、腎腫瘤等。 3、重度蛋白尿(大於4g/24h):見於急性或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狼瘡性腎炎、隱匿性腎炎等。
編輯本段尿蛋白容易與哪些症狀混淆
(1)尿液變化:40%~70%病人出現肉眼血尿;尿色如洗肉水樣或如紅茶及醬油樣,約持續l一2周轉為顯微鏡血尿。鏡下血尿多數在 6個月內消失,也可持續l~3年才完全消失。發病初期尿量明顯減少,甚至無尿(全天尿量少於100m1),若超過3天無尿表示病情嚴重,此時往往出現氮質 血症(血尿素氮>7.14mmol/L);表示腎功能受到損害。在疾病的恢復期尿量逐漸增多可高達2000ml以上,腎功能可逐漸恢復正常。 (2)蛋白尿:急性腎炎病人幾乎均出現蛋白尿,表現為尿中泡沫增多,通常隨病變輕重程度而增減,蛋白尿較其他症狀消失慢,水腫消失後,蛋白尿仍可持續1—2個月,甚至更久才會逐漸消退。 (3)水腫:水腫常為起病首見症狀,見於70%~90%的案例,輕重不等。輕者僅為眼瞼浮腫,嚴重時可延及全身,有些患者還會出現胸水、腹水等症狀。水腫一般在2~3周內開始消退,尿量會逐漸增多。 (4)高血壓:急性腎炎80%左右病人可有高血壓,血壓常為中等程度增高,成人一般為18.7—22.7kPa/12.0—14.7kPa,偶見較嚴重 的可發展為高血壓危象,但舒張壓很少超過16kPa。若血壓持續升高不退,是轉變為慢性腎炎的先兆,表示腎臟病變較嚴重。 (5)全身症狀:除上述臨床表現外,患者常有全身不適、乏力、腰痛、尿頻、納獃等症狀。部分病人可存在前驅感染如咽痛、身熱、皮膚潰瘍等症狀。
編輯本段尿蛋白和蛋白尿的區別
在檢查尿常規的時候,醫生看了檢查,如果蛋白質/尿蛋白那一項異常的話,往往說有蛋白尿症狀,而有時候又說有尿蛋白,弄的人摸不著頭腦,那麼到底什麼是尿蛋白,什麼又是蛋白尿呢?尿蛋白和蛋白尿有什麼區別嗎? 總的說來兩者還是有區別的,只是界限似乎有點模糊,大家往往把二者混為一談。
什麼是尿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中的正常成分,正常人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質一般為40-80毫克/天,上限為150毫克/天,在常規檢測中顯示的是陰性,在正常含量范圍內的尿中的蛋白質即為尿蛋白。當尿蛋白檢測顯示為陽性時,就是不正常。
什麼是蛋白尿?
尿常規檢查中蛋白質/尿蛋白顯示+、++、+++等則是蛋白尿。在一般情況下尿液檢查匯總蛋白質呈陰性,當出現+時會懷疑有腎臟疾病的發生。人體腎臟是一個過濾系統,廢物經過腎臟排泄,形成尿液。正常腎小球濾液中含有少量小分子蛋白質含量為20毫克/100毫升。通過腎小管再吸收,最後殘留在尿液中蛋白質不超過70-100毫克/24小時,用普通尿常規檢查測不出。當腎臟固有細胞發生損傷,吸收功能發生障礙,就會漏出蛋白,成為蛋白尿。 尿蛋白與蛋白尿的區別:由上所述,可以看出,尿蛋白是尿液中的正常成分,而蛋白尿則是尿液中蛋白質超出了一定范圍的統稱,二者還是有所區別的。 由此可見,有沒有蛋白尿是監測腎病的重要指標,在體檢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編輯本段尿白蛋白檢測及臨床應用
尿白蛋白值高於正常,但常規方法無法檢出的白蛋白尿,他的檢測作為早期腎損害診 尿蛋白檢測試劑
斷的重要指標已受到廣泛重視,測定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ELASA法等。應用較多的是免疫透射比濁法,但報告方式不一,有的以每升尿中白蛋白量表示,有的以24小時排泄量表示,常用的報告方式是以白蛋白/肌酐比值報告。我們以不同表示方法對正常人尿白蛋白的正常值進行了統計分析,並對部分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測定,現報告如下。 尿白蛋白測定試劑盒 材料與方法 1.儀器與方法:尿白蛋白測定試劑盒,肌酐測定試劑盒均購於凱創公司。儀器應用瑞士產Cobas MIRA plus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尿白蛋白測定,取標本10 ml,1 500×g離心10分鍾,取上清10 μl,加緩沖液250 μl,抗血清50 μl,測定波長340 nm,反應溫度37℃,測定時限300秒,5點定標,范圍5~200 mg/L。肌酐採用Jaffe′s法,尿標本預先用生理鹽水30倍稀釋測定。 2.對象:對照組,健康人70例(男43例,女27例),平均年齡41.2歲(21~54歲),均排除高血壓、糖尿病及其他和腎病有關病史。糖尿病組,42例(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齡51.2歲(34~72歲),病程2~20年。高血壓組,62例(男39例,女23例),平均年齡44.5歲(31~71歲),血壓范圍160~190/95~120 mmHg,病程2~27年。臨床診斷Ⅰ期21例,Ⅱ期41例,其中Ⅱ期患者以眼底動脈硬化或心臟改變為診斷依據,尿常規分析蛋白定性均為陰性。 3.標本:對照組均分別留取24小時尿和隨機尿,測定24小時白蛋白和每升白蛋白及白蛋白/肌酐比值,並以不同方法計算正常值,患者組均取隨機尿測定白蛋白及肌酐,以白蛋白/肌酐比值報告,以上標本均當日測定。 結果與討論 1.不同計算方法尿白蛋白正常值:以mg/L計算,范圍2.2~41.7,均值12.7;以mg/gCr計算,范圍2.7~26.1,均值8.1;以mg/24 h計算,范圍2.4~34.3,均值11.4。因尿白蛋白值呈非正態分布,低值無臨床意義,在建立參考范圍時以百分位數法按單側值95%上限確定。從以上結果可見,不同計算方法的結果正常值范圍有明顯差異,尤以每升結果報告時,由於受尿量影響較大,正常范圍較寬,這樣易使部分異常標本落入正常范圍而延誤診斷。 2.高血壓組:診斷Ⅰ期、Ⅱ期高血壓的標準是以是否累及血管、臟器為依據,我們測定的41例Ⅱ期患者中,常規尿蛋白定性均未發現腎臟損害,診斷是以眼底改變和心電圖改變為主。我們將測定結果依據高血壓病期、病程、舒張壓水平分組進行統計,結果。Ⅰ期21例,范圍4.6~38.2 mg/gCr,均值17.8 mg/gCr;Ⅱ期41例,范圍5.1~62 mg/gCr,均值29.7 mg/gCr;舒張壓95~105 mmHg 34例,范圍4.6~43.4 mg/gCr,均值16.4 mg/gCr;舒張壓106~120 mmHg 28例,范圍5.0~62 mg/gCr,均值31.2 mg/gCr;病程2~10年19例,4.6~40.2 mg/gCr,均值13.1 mg/gCr;病程11~15年,28例,范圍4.6~54.2 mg/gCr,均值19.3 mg/gCr;病程16~27年,15例,范圍5.1~62 mg/gCr,均值37.2 mg/gCr。上述結果中以正常值? mg/gCr為界,Ⅰ期高血壓中有4例超過正常值,Ⅱ期高血壓中有14例超過正常值,說明這些患者已有輕度腎損害。尤其1期高血壓中有五分之一患者出現尿白蛋白異常,尿白蛋白的值與病程及血壓水平相關。 3.糖尿病組:42例糖尿病患者按病程分組,2~10年28例,尿白蛋白為5.2~39.6 mg/gCr,均值21.2 mg/gCr,大於25 mg/gCr 13例;11年以上組14例,結果為10.4~68. 1 mg/gCr,均值29.4 mg/gCr,大於25 mg/gCr 8例。通過了解病史並分析結果,堅持長期口服葯物或注射胰島素治療者與不經常治療兩者結果間有明顯差異(P?.01)。 測定尿微量白蛋白最理想的方法是留取24小時標本,但因留取困難,在實際應用上受到限制。隨機尿測定是目前最常用,最易行的方法。但應同時測定肌酐,因每日肌酐排除量相對恆定,可避免尿量變化對結果的影響。 尿微量白蛋白測定是一種靈敏、簡便、快速的測定方法,易於在常規實驗室中廣泛應用,對早期腎損害的診斷遠遠優於常規定性或半定量試驗。
Ⅱ 什麼是尿蛋白
尿蛋白 尿蛋白定性試驗是用以篩選和粗略估計尿蛋白含量的方法。試驗的方法有三種:試紙法、磺柳酸法和加熱醋酸法。磺柳酸法和加熱醋酸法都是根據濁度反應將無混濁或無沉澱定為陰性(一),將出現混濁或沉澱的定為陽性(+)。磺柳酸法操作簡便,靈敏度高,可廣泛用於普查,但其對白蛋白的靈敏度高於球蛋白,且影響因素較多,易造成假陰性或假陽性。加熱醋酸法對白蛋白和球蛋白的靈敏度基本一致,影響因素少,准確性較高。
根據濁度反應估算尿蛋白的含量如下:
尿蛋白<0.1g/L:一;尿蛋白為0.1—0.2g/L:±;尿蛋
白為0.2—1.0g/L:+;尿蛋白為1.0~2.0g/L:++;尿蛋白
為2.0—4.0g/l: +++;尿蛋白>4.0g/L: +++十。
正常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質(24小時尿蛋白定量<150mg),普通檢測方法不能發現,檢查結果為陰性。超出此范圍則可檢出,稱為蛋白尿。但由於尿蛋白試驗只是測定一次尿的結果,易受尿液濃縮及稀釋程度的影響,常常不能准確反映蛋白尿的程度。
當腎小球、腎小管發生病變時,如各期腎炎、腎病以及高血壓發生腎動脈硬化時,均可出現蛋白尿;各種細菌性感染,如腎盂腎炎、腎結核、敗血症等亦可出現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腎結石、多囊腎、腎澱粉樣變性以及休克、嚴重肌肉損傷、發熱、黃疸、甲狀腺功能亢進、溶血性貧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現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常見於食高蛋白飲食後,精神激動、劇烈運動、長時間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現暫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過+。
一般說來,持續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腎臟有病變。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變程度,臨床可據此作療效觀察。然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腎小球病變到了晚期,由於大量腎單位廢損,使蛋白濾出減少,尿蛋白檢查反而減少或消失,這並不代表腎臟病變的減輕。 中醫治療腎病——獨樹一幟
血尿、蛋白尿雖然是判斷腎臟病病情嚴重程度及其預後的重要指標,但是腎病患者不能一葉障目。數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病情能得到真正好轉。只要病情得到控制,潛血、尿蛋白數值自然會降下來。但現在有一些患者捨本逐末,一雙眼睛死盯著數值不放,必然導致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後果。要想真正恢復健康,治病於本是最重要的。這就要求患者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徹底治癒腎病。
目前現代醫學對腎病治療方法比較局限,只是應用激素、免疫抑制劑及抗菌素治療,在病情轉入尿毒症期以後,進行透析與換腎。這些是治療腎病的常規方法,雖然在療效上有一定優勢,但其副作用較大,且費用昂貴。尤其進入尿毒症期,病人在治療時會更加痛苦,這痛苦不僅來源於身體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它給患者及家庭帶來巨大的思想壓力和經濟壓力,一般家庭難以承受。
近年來,由於我國傳統中醫學理論得到了極大發展,在腎病治療上,與世界先進科技接軌所衍生出的微化中葯滲透治療,在腎病治療領域創造出神奇效果。對腎臟病的恢復、腎功能的改善及晚期腎病患者生命的延長上起到了明顯作用。微化中葯滲透治療腎臟病就是運用中醫理論對每一種腎臟疾病的病因、病機進行分析、歸納,辯證准確地用葯,並在此基礎上,應用先進的微化技術改善葯物有效成份的吸收率,從根本上提高葯效,迅速改善症狀。
微化中葯如何消除腎病引起的蛋白尿、血尿?
由上面的論述知道,腎臟病尿蛋白和紅細胞的漏出,主要原因是腎小球濾過膜受損傷導致通透性增加造成的。在過去,我們只是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在腎小球濾過膜的修復上針對性很差。由此可知,即便尿蛋白、潛血在一段時間內減少甚至消失,但其最根本的病因沒有解決,腎小球的濾過膜仍未得到修復。在葯物作用消失後,或在某些原因誘導下,尿蛋白、潛血又怎會不卷土重來呢?
經過微化處理後的中葯,具有更強的葯物活性,它在充分發揮傳統中葯治病於本特點,使破碎的中葯分子鏈再次有效鏈結,形成新功能的同時。還可針對受損傷的腎小球基底膜,去除沉積在基底膜上的免疫復合物與病變組織,修復受損的基底膜。這一方法主要是修復腎臟病變的基因和受損的腎臟病變細胞,並激活受損組織細胞內DNA復制,促使受損腎臟結構改變,使受損腎臟功能得到恢復。所以,修復之後,由於引起病變的根本原因被消彌於無形,尿蛋白、潛血必然會逐漸減少直到消失,且這種消失是隨著病因的清除而消失的,所以很難出現反復,當然更不存在停葯後症狀的反彈。
所以,在腎病引起的蛋白尿、血尿的治療上,關鍵是要治「本」,是去修復受損的基底膜,而不是一味的被表象所蒙蔽;病情的好壞病人本身是可以感覺到的,不必去刻意追求那一個個數字。只有這樣,病情才會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治癒!
以上是以前的,今天才發現有很多不足,目前保護腎太依賴中葯未必是好事,中葯確實不錯,可是尿蛋白並不只是腎炎腎本身的問題,根據尿蛋白的成因,一般可以分為5類
1.腎小球性蛋白尿:腎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 proteinuria)是由於腎小球濾過膜對血漿蛋白通透性增高所致。是臨床最多見的類型。見於多種原發或繼發性腎小球腎炎。是由於缺血、中毒、免疫病理損傷破壞了濾過膜的完整性;或由於濾過膜電荷屏障作用減弱而致。
2.腎小管性蛋白尿:在正常情況下經腎小球濾出的中小分子蛋白質,幾乎全被腎小管重吸收。當腎小管疾病時,蛋白質重吸收受障礙,小分子蛋白質就會從尿中排出,包括β2-微球蛋白、溶菌酶、核糖核酸酶等。由於血液中小分子蛋白質濃度很低,故此類病人尿蛋白總量一般不超過2g,有時僅10mg,也可以蛋白尿存在。
3.溢出性蛋白尿:在某些疾病中,血中小分子蛋白濃度增加,如本周氏蛋白、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等:若濾液中濃度超過腎吸收閾限,就可以排出,見於骨髓瘤、血管內溶血性疾病。
4.分泌性蛋白尿:尿中IgA排泄增多,見於腎小管間質性腎病;髓袢升支厚段受炎症及葯物刺激時,分泌粘液蛋白(Tamm Horsfell蛋白,T-H蛋白)增多。
5.組織性蛋白尿:組織遭受破壞後可以釋放胞質中各種酶及蛋白質,若分子量小,腎小球濾液中濃度超過腎小管吸收閾限,就則可自尿中排出。該項蛋白液可以直接從腎小管排出,如癌胚抗原——aFP、溶菌酶、腎小管基膜抗原等。
因此,測定蛋白質的大小及性質對臨床很有意義。SDS據丙醯胺凝膠電泳的應用更有實際價值。
總之,如果你沒有學過醫,那我告訴你,蛋白尿只是一個症狀而不是病,治療蛋白尿關鍵是認識他,為什麼會有蛋白尿。糖尿病高血壓是不是控制好了。
尿蛋白測定,包括尿蛋白定性和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定性的臨床意義:
尿蛋白定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其陽性程度與腎損害程度不一定成正比。糖尿病患者尿中持續出現尿蛋白陽性,除外泌尿系感染、原發性腎病外,應考慮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有專家認為,糖尿病腎病早期蛋白尿呈間歇性,只在勞動或運動後為陽性反應。因此,運動後尿蛋白檢驗對診斷糖尿病腎病的早期發現有一定的意義。
尿蛋白定量的臨床意義:
(1)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參考值為10~150毫克。若在150~500毫克,為微量蛋白尿,>500毫克為臨床蛋白尿。微量蛋白尿提示糖尿病腎病早期,需長期控制血糖,對逆轉或延緩腎病和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發展有一定意義。
(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正常參考值<15微克/分。糖尿病腎病早期,腎小球基底膜受損較輕,故只有微量白蛋白漏出。早期糖尿病腎病uAE為15~200微克/分,臨床糖尿病腎病>200微克/分。有專家報告,糖尿病腎病有明顯蛋白尿者,幾乎100%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當糖尿病患者uAE30微克/分,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合並症防治的關鍵時刻。嚴格控制血糖後,早期糖尿病腎病尿白蛋白可逆轉或部分逆轉。目前,常用測定微量尿蛋白的方法是放射免疫法。
什麼是尿蛋白?正常人尿液中有無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通過酸化加熱後混濁而檢出的。正常人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質一般為40~80毫克,上限為150毫克,稱為生理性蛋白尿。由於量少,常規化驗檢測為陰性,超過150毫克/日,即屬於異常蛋白尿。人體在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情緒激動、過冷、過熱及在應激狀態時,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稱一過性蛋白尿,在幾小時或數天後即可恢復正常。
腎病患者的尿驗常識
留尿化驗應注意的問題:
收集尿液的時間:任何時間排出尿都可以做常規化驗檢查。一般腎病病人為觀察前後結果則規定一律採用清晨起床第一次尿液送檢。
送檢尿量:一般5~10ml,如要測尿比重則不能少於50ml。
留尿標本應取中段尿:即先排出一部分尿棄去,以沖掉留在尿道口及前尿道的細菌,然後將中段尿留取送檢。
應注意不要把非尿成分帶入尿內:如女性患者不要混入白帶及月經血,男性患者不要混入前列腺液等。
正常值與其變動
○健康的人也會排出一些尿蛋白
健康的人也會出現極少量的尿蛋白,但在定性檢查時只要試紙不變色呈陰性(一)就屬正常。
此外,定量檢查尿蛋白量,只要在100毫克以下時皆屬正常的范圍。
另外,即使身體並無障礙,只要有激烈運動、酷寒、精神興奮、強烈壓力時,也會出現尿蛋白。
被懷疑為異常值的疾病
○疑陽性及陽性就是異常
定性檢查呈疑陽性(+ -)、或陽性(+)時就被認為是異常值。
此外,定量檢查時,一日數值超過100毫克就是異常值。
尿蛋白顯示異常值時的疾病,有的是腎臟本身的疾病,有的則是腎臟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疾病。
○腎臟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
腎臟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多數為良性,當其疾病治癒後,蛋白尿也就隨之消失。
[熱性蛋白尿] 感冒等疾病引起發燒至攝氏三十八度以上時就會出現蛋白尿。
[起立性蛋白尿] 年輕人脊椎向前彎屈壓迫到腎臟血管時就會有蛋白尿的情形。如果不治療,在三十歲前後也會自動消失。
[瘀血腎] 心臟衰竭等腎靜脈瘀血時會出現尿蛋白,但瘀血消失時蛋白也會消失。
○腎臟疾病所引起的蛋白尿
每次做尿液檢查就會出現蛋白時,很明顯的就是患有腎臟疾病。
[腎炎] 急性腎炎或慢性腎炎,其一日的尿液蛋白量從少量到數十公克都有。
[腎變病癥候群] 一日量尿液會出現三公克以上的多量尿蛋白。症狀嚴重時,尿液滲出的蛋白會使血液中的蛋白濃度降低。另外,也有因糖尿病性腎症、澱粉樣變性病(AJnyloidosis)、膠原病等而引起的情形。
[腎硬化症] 隨著本態性高血壓引起的腎硬化症,尿蛋白量會減少,多半在300毫克以下。
此外,多發性骨髓瘤、全身性紅斑狼瘡、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水腫病等水銀中毒、鉛中毒疾病,也會出現尿蛋白。
出現異常值時該怎麼辦?
○不能以一次檢查就下診斷
第一次檢查出現尿蛋白時,必須再做檢查。再檢查仍出現異常時,就要接受尿沉澱、紅細胞數、白細胞數等的檢查,也要實施腎臟與泌尿道的精密檢查,然後綜合全身症狀來診斷是否有腎臟疾病或是其他疾病。有腎臟疾病時,還要做其他腎功能檢查,再做綜合的診斷。
○治療的基本在於飲食療法
診斷為膀胱炎、腎盂腎炎等泌尿道感染症、腎炎、腎病變時,必須保持平靜,服用醫師所指示的葯物。
診斷為腎炎、腎病變時,必須接受腎機能檢查。其檢查結果不良時,就要限制運動,並實施飲食療法。腎障礙的治療基本在於飲食療法,由此可知飲食療法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必須遵守醫師指示,控制一日內食鹽與蛋白質的攝取量。
Ⅲ 怎樣輕松在家檢查尿蛋白
尿蛋白的家庭自我檢查方法主要是通過尿蛋白試紙或乙酸加熱法來進行。尿蛋白試紙是尿蛋白半定量快速鄭衡檢驗試紙條,適用於充血性心力衰竭、發熱及感染、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紅斑狼瘡性腎炎、腎澱粉樣變、多發性骨髓瘤腎損害、腎硬化及體位性蛋白尿等。
具體操作方法是患者首先把尿留在一個干凈的容器裡面,然後用試紙進行半定量的檢測,經過大約50 秒至1 分鍾,就會發現如果蛋白尿多試紙條顏色就會深一些,根據顏色的深淺並與參照表對照,找到表示蛋白的「+ 」號多少,越多「十」代表尿中蛋白的濃度較高。加號增多隻是表示所測尿液樣本中蛋白的含量較高,不一定表示尿蛋白排泄總量知念多,因為此時加號多少代表尿蛋白濃度,即受檢查時尿液中尿蛋白的濃度。如果和對比值相比符合,就代表有一定量的尿蛋白。
另一種方法是加熱醋酸法,可先配置稀乙酸液,取冰乙酸sml ,加蒸餾水至10oml ,也可以使用市售白醋代替乙酸溶液。取約10ml 新鮮清晰尿液於一耐熱大試管內,將試管斜置在酒精燈火焰上,煮沸上部尿液,在黑色背景下對光觀察試管。如有渾濁,滴加稀乙酸3 一4 滴,重新加熱煮沸,如混濁消失則喊猛做蛋白為陰性,如混濁不消失則有蛋白。如果不想配乙酸溶液,也可以使用食用白醋直接加人2 一3 滴,也可以起到加酸的作用。
Ⅳ 尿蛋白高通過什麼方法檢查
一般來說健康成人尿總蛋白上限為150到200毫克每天,白蛋白尿上限為30毫克每天,尿蛋白檢測方法有以下一些方法,第一試紙法,可測最低限為10到20毫克每分升,如果患者的尿ph大於8.0,血液污染可呈假陽性,稀釋尿可以呈假陰性,如果試紙法僅顯示為少量蛋白,而酸沉澱法有大量蛋白,應當警惕有無球蛋白或者是其他經驗蛋白。
二,尿蛋白定量,近年來發現隨機一次尿的尿蛋白肌酐比值或者是白蛋白肌酐比值水平與尿蛋白定量有很好的相關性。
三,尿白蛋白,需要通過放射免疫分析法或者是競爭酶聯免疫吸附法進行檢測,微量白蛋白尿指的是尿白蛋白排泄率在20到200微克每分鍾,或者尿白蛋白定量30到300毫克每天。
Ⅳ 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檢查方法
尿蛋白的定性檢查方法,病人在家裡可以自己做,下面介紹三種方法:
⑴磺基水楊酸法
這是醫院化驗室常用的方法。試劑的配製:稱取磺基水楊酸3克,加蒸餾水至100毫升面配成3%磺基水楊酸溶液。配好的溶液要貯存在棕色瓶內,放在不見陽光的暗處保存,以免失效。試驗方法:取一個干凈的玻璃試管,加入尿液2毫升左右,然後用滴和在尿上滴加試劑3~5滴,觀察有無蛋白出現。根據混濁、沉定和凝固的程度不同,確定+(加號)的多少,從+-±,判斷的標准: -:減號為陰性,說明無蛋白。加入試劑後,尿液仍清晰,在黑色背景時,仍看不到濁表現。 +-:加減號,代表尿里有微量蛋白。 加入試劑後出現白色輕度混濁,僅在黑色背景時可以看到。 +:一個加號,代表尿里有中等到量蛋白。加入試劑後,出現白色輕度混濁,無絮狀顆粒出現。 ++:2個加號,代表尿里有量蛋白。加入試劑後,出現明顯白色沉澱。 +++:3個加號,代表尿里有多量蛋白。加入試劑後,出現絮狀白色沉澱。 ++++:4個加號,代表尿里有大量蛋白。加入試劑後,立刻出現凝固成塊,似膠腖樣。
根據濁度反應估算尿蛋白的含量如下: 尿蛋白<0.1g/L:-; 尿蛋白為0.1—0.2g/L:±; 尿蛋白為0.2—1.0g/L:+; 尿蛋白為1.0~2.0g/L:++; 尿蛋白為2.0—4.0g/L: +++; 尿蛋白>4.0g/L: ++++。
⑵加熱法
過去實驗室檢查尿蛋白常用的方法,現已被磺基水楊酸法代替。此法簡單,不需要什麼試劑。方法:取一個玻璃試管,倒入被檢查的尿液至三分之二處,加入2%酷酸或食醋數滴,用拇指和良指斜拿試管底部,放為焰上(如灑精燈)直接將試管上端的尿加熱,經常轉動試管,直到上段沸騰,觀察有無混濁或出現沉澱凝固,根據程度按下述法判斷加號。為了排除混濁不是由蛋白質引起的假陽性,應再加醋酸2~3滴或食醋10幾滴,此時混濁不消失,則為陽性反應,說明是蛋白質。
⑶試紙法
試紙是一各預先由試劑廠制好的專門供尿蛋白定性試驗用的試紙,在醫葯商店可以購買。該試紙用試劑葯浸泡過,遇蛋白質顯藍色,並附有一個標准色板,根據所測出藍色深淺與這對比。方法比較簡單,取一條試紙,浸入被檢尿內,立即取出,約10~20分鍾,觀察有無藍色顯示。如無變化為陰性,顯藍色,即把所呈顏色;鹼性尿液可出現假陽性,因此,在試驗前先用石蕊試紙檢查一下尿的酸鹼度,如為鹼性)在PH7.0以上),應先加幾滴醋酸,使尿呈酸必再做。以上的三種方法是尿蛋白定性檢查,只說明尿內有無蛋白和相對多少,不能說出確切的量。如果要了解每天排出多少蛋白質,可以做定量測定,需要留24小時的尿液,做蛋白定量測定。
Ⅵ 檢驗技師/士考點:尿蛋白定性試驗方法
檢驗技師/士考點:尿蛋白定性試驗方法
尿蛋白定性尿蛋白定性實驗是尿常規檢查中必做的一項實驗,是診斷腎臟疾病和病變的重要常規指標之一。尿蛋白定性試驗常通過半定量方式或加號方式檢測尿液中排出的蛋白質的.多少,用於判斷和了解腎臟功能是否出現問題及問題的嚴重性,其結果可用陰性、微量、1--4個加號表示,也可用數值表示,加號越多或數值越高則尿蛋白越多。
1.試帶法
利用pH指示劑的蛋白誤差原理。本法對清蛋白較敏感,對球蛋白不敏感,僅為清蛋白的1/100~1/50,且可漏檢本周蛋白。尿液pH增高可產生假陽性。本法快速、簡便、易於標准化,適於健康普查或臨床篩檢。
2.加熱乙酸法
為傳統的經典方法,特異性強、干擾因素少。能同時檢出清蛋白及球蛋白尿,但敏感度較低,一般在0.15g/L左右。本法能使含造影劑尿液變清,可用於鑒別試驗。
3.磺基水楊酸法
又稱磺柳酸法。操作簡便、反應靈敏、結果顯示快,與清蛋白、球蛋白、糖蛋白和本周蛋白等均能發生反應;敏感度高達0.05~0.1g/L,因而有一定的假陽性。被NCCLS作為干化學法檢查尿蛋白的參考方法,並推薦為檢查尿蛋白的確證試驗。
;Ⅶ 這個醫院尿蛋白+,那個醫院測又沒了,尿蛋白的測定方法有哪些
應該這樣問更合理 :
為什麼這個醫院尿蛋白+,那個醫院測又沒了?
或者:這個醫院尿蛋白+,那個醫院測又沒了,為什麼?
而提問者的問題突然跑到尿蛋白的檢測方法上去了。
一、尿蛋白的檢測方法,就有兩種 :尿蛋白定性檢測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測。1、定性檢測是收集早上的第一次小便的中段尿送檢。
2、定量檢測需要把從頭天早上到第二天早上點對點24小時內的尿液全部收集起來,記錄總尿量,混勻後取少量送檢。
二、為什麼檢測結果不一樣:
這時臨床中常遇到的情況之一,
還有遇到的情況之二:就是同一家醫院的兩次檢測的結果也是這樣(不一樣),即:這次蛋白1+,下次沒有;還有可能:這次是蛋白1+,另一次或2+,乃至3+或4+。
(一)、在同一家醫院的兩次檢查結果不一樣的 :
1、假設醫院的化驗沒錯,就是說結果都是正確的,然後又推出如下的可能性(1)人沒有毛病,(2)人有毛病,至於什麼毛病先不管。
人沒毛病怎麼會有蛋白呢?
是的,沒毛病也會蛋白的,說明蛋白不是腎臟里漏出來的,而是自身的污染造成的。比如男性的前列腺液、精液;女性的陰道分泌物或外陰的分泌物。因為不會保證每次都有污染物所以就會有的時候是陽性,有的時候是陰性,基於此,嚴格的留取尿液標本(取樣)的方法是:男性要排出一部分尿液後再留取(中段尿);女性的不能在經期留取,要在經期過後3天之後,而且要清洗外陰後留取中段尿,非經期也可直接留取中段尿,或清洗外陰後留取更准確。如果是這種情況,再留取一次中段尿,結果肯定是陰性。
人有毛病,那怎麼還會陰性呢?
有毛病也有輕有重,還有就是不同的毛病引起的。就是說,即使有毛病,也不是每時每刻排除的蛋白的量是恆定不變的,也有量多和量少的時候,量稍微多一點就1+,稍微少一點就陰性了。如果量很多,不論那次肯定都會是陽性,只不過有時候是1+,有時候多至4+。這時候要進一步查找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可以說尿液里蛋白陽性不一定一定是腎臟的疾病引起的,還可以是前列腺或膀胱或尿道引起的。
2. 假設,醫院的化驗有錯。
可以推出,要麼是人員操作有誤,要麼是機器或試劑本身有誤。可以反復多驗幾次來證實,或通過第三家醫院的化驗來證實。
(二)、在不同的醫院出現不一樣的結果,可以推理出如下的可能性 :
1、尿液里肯定有蛋白,陰性的結果的醫院化驗不準,其原因有兩種可能性:a、人操作不正確;b、機器不準確,不論是試劑的問題還是程序的問題,還是其它問題都有可能。怎麼證明呢?正確取得同一次(尿液)樣本後,分送不同的醫院,或同時送第三家醫院!即使這樣送,也不敢保證第三家的一定是准確的。
2、尿液里肯定沒有蛋白,就能推出,第一個醫院的化驗不準。證明方法同「(二)中的1」。
3、兩家醫院的化驗都准,那就是上面的「(一)」里分析的那些可能性。這時通過正確取樣,反復化驗來檢驗,或去第三家醫院進行驗證。驗證的最佳方法是用同一天同一次的尿液樣本分別送不同的醫院。
簡單說就是:要麼是兩家醫院的化驗結果都沒錯。要麼是其中的一家的化驗結果有錯。 捎帶著分析了一下假設同一家醫院出現檢測結果不一致的原因的可能性。
蛋白尿「+」,是指尿常規檢查,尿中檢測出蛋白質的一種異常結果。也是尿蛋白定性檢測為陽性的一個表現。如果結果是「—」,就是尿蛋白定性檢測為陰性。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醫院化驗尿蛋白+,而另一個醫院化驗又沒有了?那是因為尿蛋白的來源有很多,首先我們分為生理性蛋白尿及病理性蛋白尿。按照部位不同,分為腎小球性蛋白尿和腎小管性蛋白尿。還有一種叫溢出性蛋白尿等等。
生理性蛋白尿常常見於發熱以後、運動以後、暴飲暴食以後,還有一些特殊體位等等。我們叫體位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則見於各種各樣的腎臟疾病。
所以,在我們去醫院化驗尿液的時候,一定要避免上述發熱、運動、暴飲暴食等等。
尿蛋白定性檢測,臨床上有六個描述,分別為—、+—、+、++、+++、++++。表示為尿蛋白的濃度從陰性到逐漸升高達最高濃度的四個加號。而影響尿蛋白的濃度,一方面與腎臟疾病的嚴重程度有關,另一方面與我們的飲水量有關。也就是說,如果病人一天的飲水量比較大,尿蛋白就會被稀釋,化驗的結果就很好甚至是陰性。如果病人這一天飲水量少,尿蛋白就會被濃縮,化驗結果就很差。
一個「+」的蛋白尿,相對是尿裡面的蛋白濃度比較低。如果是在運動後、感冒發熱以後、暴飲暴食後或者勞累以後化驗為「+」蛋白尿,而平時正常狀態下化驗結果陰性,考慮為生理性蛋白尿。如果平時正常狀態下化驗結果為「+」,這一天飲水量比較大再化驗結果為正常范圍,仍然考慮為病理性蛋白尿。
因此,為了准確起見,化驗小便時,應該是在正常情況下,取晨尿,也就是起床後的第一次小便。
不過,為了慎重起見,只要發現了蛋白尿,我建議需要進一步檢查。
比如24小時尿蛋白總量,比如尿蛋白肌酐比值測定,比如尿蛋白電泳檢查,比如尿微量白蛋白檢查。
正常情況下,24小時尿蛋白總量30mg/24h,則稱為微量白尿蛋白。
如果確實檢測發現有蛋白尿,我們需要做尿蛋白電泳檢查,以區分是選擇性蛋白尿還是非選擇性蛋白尿。非選擇性蛋白尿也叫混合性蛋白尿,有較強的臨床意義。
由此可見,臨床上,檢測蛋白尿的方法,一般有尿常規檢查(尿蛋白定性),24小時尿蛋白總量,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尿蛋白肌酐比值,尿蛋白電泳等五種方法。
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大家討論。
非常感謝題主的邀請,這個問題比較偏門,但又比較專業,要解釋起來還是比較抽象的。在臨床上尿常規中蛋白的異常這屬於腎內科的診治范圍,有時候確實有題主所說的這種情況,今天查「蛋白一個+」,明天查可能又沒了。這有可能本身就是生理性蛋白尿,過一天後消失了其實也在情理之中,另一種情況就是和尿蛋白的檢測方法有關,今天我就著「重尿蛋白的檢測方法」來講解。
前言目前尿蛋白的檢測方法主要包括 定性檢查、定量檢查、尿微量白蛋白測定和尿蛋白電泳分析 四大類,具體如下:
(一)尿蛋白定性檢查
●試紙法
① 這是根據指示劑蛋白誤差的原理,通過尿蛋白與試紙中指示劑 (例如四溴酚藍) 結合產生的顏色反應,與標准顏色對比, 可以初估蛋白量 ,自動化分析儀可根據顏色深淺得出蛋白定性的結果,無非以下六種結果: 陰性 (<0.1g/l)、 ± (0.1-0.2g/l)、 + (0.2-1g/l)、 ++ (1-2g/l)、 +++ (2-4g/l)、 ++++ (>4g/l)。
② 試紙條法對尿中不同蛋白質的敏感性其實各有不同。相對來講,對白蛋白是最為敏感的,對球蛋白敏感性相對差一些。比如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球蛋白高)尿液中可出現大量的游離輕鏈,但是試紙法檢測結果就可以呈「陰性」。注意了,這個檢測方法要求 尿液必須新鮮 ,如果是變質的尿液產生的PH變化則會影響到實驗檢查結果,如果尿PH增高則可產生假陽性,所以這需要注意鑒別。
●磺基水楊酸法(磺柳酸法)
這種方法的靈敏度在0.05-0.1g/L,它的原理主要就是帶負電荷的磺柳酸與尿中帶正電荷的尿蛋白質相結合形成不溶性蛋白鹽沉澱,然後根據濁度來用加號表示。這里其實無非也是以下六種結果: 陰性 (無渾濁現象)、 ± (輕微渾濁,隱約可見)、 + (明顯的白色渾濁,但無顆粒出現)、 ++ (稀薄乳樣渾濁,出現顆粒)、 +++ (乳濁,有絮片狀沉澱)、 ++++ (絮狀渾濁,有大凝塊下沉)。這個試驗比較靈敏,與清蛋白、球蛋白、糖蛋白和本周氏蛋白均能發生反應, 可作為干化學法檢測尿蛋白的參考方法、
●加熱醋酸法
這種方法的靈敏度為0.15g/L,它的原理則是加熱使蛋白質變性凝固,加酸使尿液酸化利於蛋白沉澱,並使之析出的鹼類鹽溶解。其實它也是根據 尿液渾濁程度以及沉澱的多少 來判斷結果(陰性-++++)。注意了,這種方法如果加酸過多,,蛋白質微粒獲得電荷增加,可呈假陰性反應,所以在試驗中可先加 1-2滴飽和氯化鈉液 與尿液中,再進行操作誤差則會小的多。
(二)尿蛋白定量檢查
●雙縮脲比色法
它是以磷鎢酸乙醇溶液沉澱尿中的蛋白質,在鹼性介質中蛋白質與銅離子形成紫色的絡合物,與標准液比色來得出尿中蛋白質的含量。注意了,這個試驗呢需准確的記錄24小時的尿量,然後將尿液混合後再離心,當蛋白濃度較高時應稀釋標本再操作。若疑有葯物干擾時,可將尿蛋白沉澱用 無水乙醇洗滌3次 再操作。
●麗春紅S法
操作方法是在尿標本中加入三氯醋酸和麗春紅染料,形成尿蛋白染料復合物,然後離心沉澱,再加鹼溶液使沉澱溶解。最後通過 比色測定 並計算蛋白含量。注意了,當尿中的血紅蛋白濃度較高時會影響結果。離心後標本的上清液必須要全部去除,如果沉澱中夾帶麗春紅S則會 影響檢測結果。
●考馬斯亮藍法
在酸性環境中,棕紅色的考馬斯亮藍與尿蛋白通過疏水力結合,產生藍色化合物,光譜吸收峰改變,這時候再 與標准液相比即可測定出尿蛋白的含量。 這種方法靈敏度較高,可測尿蛋白濃度范圍為0.01-1g/L,需要樣品量少,但不同蛋白之間差異較大。注意了,考馬斯亮藍溶液需要 定期新鮮配置 ,過濾後才可使用。
(三)尿微量白蛋白檢測
當尿總蛋白定量在正常范圍內,而尿白蛋白排泄率達20-200ug/min或尿白蛋白量>30mg/d時,我們稱為微量白蛋白尿。這主要可用於腎臟疾病的早期診斷, 如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隱匿性腎炎時,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增加 ,並且很多出現時間在尿蛋白定性陽性出現之前,所以這個項目也是腎臟疾病早期診斷的指標之一。操作方法則可通過 放射免疫測定、免疫比濁法 、折射法 等方法進行檢測。
(四)尿蛋白電泳分析
由於不同的尿蛋白發生機制可導致尿蛋白的組成成分不同,因此通過電泳技術可以為臨床提供很有價值的診斷依據。 如果腎小球濾過屏障完好 ,尿蛋白含量極低,則電泳後染色的蛋白質條帶信號極弱,以白蛋白條帶為主; 如果腎小球濾過屏障異常 ,而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正常,濾過的小分子蛋白不超過腎小管的重吸收閥值,電泳後蛋白條帶常顯示為大分子蛋白質和白蛋白; 如果腎小管功能受損和濾過量過多 ,則會同時出現小分子量的蛋白質條帶。這個項目目前常用的檢測方法主要有 醋酸纖維薄膜電泳和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 。
綜合總結關於尿蛋白的檢測方法不論是定性檢查、定量檢查、微量白蛋白檢測還是尿蛋白電泳分析均已詳細的進行分析,題主所問到的「 感覺尿常規裡面的蛋白有時候一個加號,過一天再測又沒了,這和測定方法有關系嗎」, 我想說這和不同的檢測方法是有關系的,由於其影響的因素比較多,所以會出現假性結果,這時候就不要過早下結論, 可多復查幾次,並結合病史、臨床症狀來綜合評判,也不可一味相信輔助檢查結果。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應該清楚以下情況:
1,是同一次尿液,同一天在不同的醫院檢測的結果嗎?
2,還是,同一個人,不是同一次尿液,不是同一天,在不同的醫院檢測的結果?
3,兩次檢查尿液標本都是清晨第一次尿液嗎?
4,兩次檢查尿液標本都是頭段尿液,還是留取的中段尿液?
5,患者是男性還是女性?
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尿液蛋白的檢測結果!
我來詳細根據上述情況,分析檢測結果的差異性!
同一次尿液,,同一天在不同的醫院檢測尿液蛋白,結果不一致,這種情況是儀器和試劑的問題!不同的醫院檢測尿液的儀器不一樣,試劑也不一樣,結果會有差異性,尤其是尿蛋白在+和-之間。
同一個人,不是同一次尿液,不是同一天,在不同的醫院檢測尿液蛋白結果不一致,這種情況有標本的問題也有儀器和試劑的問題,不建議才用這種方法檢查。
兩次檢查尿液標本都是清晨第一次尿液?清晨第一次尿液很容易受到尿道分泌物和外陰分泌物的污染,導致尿液蛋白假陽性。
兩次檢查尿液標本都是頭段尿液還是留取的是中段尿液!頭段尿液極易受到分泌物的干擾,
性別對尿液標本的留取也有干擾性,男性患者如果有尿道炎,尿道分泌物會引起尿蛋白假陽性,尤其是頭段尿液!女性患者外陰分泌物很容易影響尿液蛋白的檢測,尤其是合並陰道炎的,陰道分泌物會進入尿液標本,導致尿液蛋白假陽性!
處理方法:
建議最好選擇同一家醫院檢測,檢測結果具有可靠性。
尿液標本的留取,最好留取至少2個小時的尿液(尿液在膀胱內的時間),並且留取中段尿液,最好是在留取尿液標本前清洗一下外陰,避免分泌物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如果檢測結果呈現陽性結果,建議重復檢查一次,並且選擇同一家醫院進行檢測,動態觀察結果改變情況!
另外,尿蛋白的測定方法有哪些?就目前而言,現在絕大多數醫院採用的是全自動尿液分析儀,尿蛋白是通過干化學法,儀器自動掃描測定的。有的小診所或者個人在家使用干化學紙條,目測結果,具有差異性!
尿蛋白的檢驗方法,有3種,分別是尿蛋白定性試驗、尿蛋白定量測定、尿蛋白電泳分析。
①尿蛋白定性試驗:通常採用蛋白試紙法、磺基柳酸法、加熱醋酸法3種方法。正常情況下,尿蛋白定性試驗呈陰性。但此種檢查方法易受一些因素的影響,可致假性結果,如尿酸鹽含量高時,尿呈酸性反應,蛋白試紙法結果較實際情況低,磺基柳酸法易呈假陽性;大量使用青黴素時,磺基柳酸法易呈假陽性反應;使用磺造影劑時,磺基柳酸法、加熱醋酸法均可出現假陽性反應;當尿呈強鹼性時,假性結果更多,或出現蛋白試紙法假陰性反應,或出現磺基柳酸法和加熱醋酸法的假陰性反應。當尿蛋白僅為一些特殊蛋白質時,蛋白試紙法和磺基柳酸法均不敏感。因此,在進行尿蛋白定性時,應綜合各種因素,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選擇適宜的方法。盡管定性試驗比較方便,但有時難以反應蛋白尿的實際情況,有條件時,最好進行定量檢查。
②尿蛋白定量測定:一般進行ECTkey=24小時尿蛋白定量 target=_blank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測。 使用的方法比較多,有些方法雖然比較精確,如凱氏定氮法、雙縮脲法等,但操作很復雜。臨床多採用簡易的半定量法,如艾司巴赫氏定量法、磺基柳酸比濁定量法。24小時尿蛋白定量在0.15~0.5克之間為微量蛋白尿,在0.5~1克之間為輕度蛋白尿,在1~4克之間為中度蛋白尿,大於4克(有學者定為3.5克)為重度蛋白尿。
③尿蛋白電泳分析:常用的方法有醋酸纖維薄膜電泳、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尿蛋白免疫電泳等方法。該方法主要從確定尿中蛋白質的種類出發,通過區分不同尿蛋白的種類,對某些疑難病症如多發性骨髓瘤、重鏈病等有診斷和鑒別診斷的意義。同時可以區別尿蛋白的分子量大小,這對區別蛋白尿的來源,以及檢查尿中是否有特殊蛋白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你腎內醫生面前賣弄一下。尿液的測定受影響因素較多。首先是和測量尿的時間有關,一般是晨尿較能反映正常水平,另外和前幾天的飲食、飲水量有關聯。還有和測量試劑、機器調試有關,測量過程中,一般要求換導管,清水清洗機器。還和前幾個患者有關,但無論如何清洗,總有可能一些殘液遺留,只要在允許范圍內即可。況且又不可能每次化驗前都讓工程師來檢測儀器,只能憑經驗。所以,假如上一個病人尿蛋白含量高,就會影響下一個人的檢測結果,這也就是為什麼對蛋白含量一個+號要求病人復查或換醫院檢測
的原因。
您好,我是一名從事臨床多年的內科醫生,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臨床上常用的判斷尿蛋白的檢測方法主要有二種:尿蛋白定性試驗、尿蛋白定量測定。
一、尿蛋白定性試驗: 目前幾乎所有醫院的尿常規檢查里都包含尿蛋白定性這一項目。尿蛋白陽性提示可能存在各種急性腎炎、慢性腎炎、腎結核、泌尿系統感染甚至高熱等情況。不過尿蛋白定性的結果分為陰性、陽性(包括一個+到四個+)。您所說的這種一個加號時有時無的情況其實在臨床上也比較容易出現,但不是所有的陽性都一定是腎臟的器質性疾病導致的。因為這種檢查方法易受一些因素的影響,出現假陽性結果。因此,在進行尿蛋白定性時,應綜合各種因素,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特別是您所得這種一個加號時有時無的情況,為了確定是否准確,我們會推薦第二種方法。
二、尿蛋白定量測定 :一般用一個小桶收集24小時的尿液,然後取樣本進行尿蛋白的定量檢測。24小時尿蛋白定量在0.15~0.5g之間為微量蛋白尿,大於0.5為蛋白尿陽性,大於3.5g就是為大量蛋白尿(多見於腎病綜合征)。這種檢測方法區別於定性實驗,可以有具體的數值表示尿蛋白的多少,而且受其它因素干擾相對少,能准確反應身體真實情況。
臨床上大多數情況下不能僅憑某一項異常指標或者某種症狀就能妄下定論,因此,您所描述的這種情況建議進一步做24小時尿蛋白定量測定,如果數值低於0.15g,那就說明尿蛋白定性實驗可能是假陽性結果。最後,祝您身體 健康 !
可能蛋白量不多,各個醫院檢測的敏感性不一樣。另外是不是都是晨尿,因為一個加的尿蛋白有可能多喝點水稀釋一下就下降到定性測不出來的水平。建議同時查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蛋白定量。
您好,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尿蛋白「+」是尿常規中很常見的一項指標,也是提示腎臟是否出現問題的提示指標
尿蛋白的出現有兩種可能,一是生理性的 二是病理性
病理性,常見的就是慢性腎臟病,不過只是出現一個加號並不能進行確診,還是需要進一步的進行專業檢查確診;
生理性,日常的飲食,生活習慣,環境,小便器不幹凈,運動過量,感染,炎症等情況都有一定關系,一般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調整飲食3-5天左右的時間就會恢復正常。
測量蛋白尿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可以到醫院進行尿常規檢查,這樣就是稍微比較麻煩以及費時間;二是,可以自行購買一些尿蛋白試紙,自己測的也比較方便。
Ⅷ 如何做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
醫生回答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問題:
在正常情況下,腎小球只能通過分子量較小的物質。健康兒童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質少於40毫克,這一含量用蛋白質定性試驗的方法一般不能檢出。患某些疾病時,蛋白質漏出增加,則可被檢出。所以尿蛋白定性報告的結果是粗略的,如要精確地測出患兒小便中排出的蛋白量,便需採用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驗。
24小時尿蛋白定量如何收集:
要採集做這項檢驗的小便標本,必須在當日上午8時把膀胱排空,然後計時,將至次日8時為止的全部尿液都收集起來,准確測量尿液的總量,記錄下來,然後攪拌均勻,取100~200毫升送檢。為防小便變質,可在集尿時於便盆中加入防腐劑(如40%甲醛液1毫升)。還須注意,收集尿的容器要清潔,不能將大便、女孩陰道分泌物等混入尿液。
臨床上經過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發現增高則常見於以下一些疾病:
①腎臟疾病。急性腎炎、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腎盂腎炎、紅斑狼瘡、腎結核、腎結石、腎動脈硬化等。
②腎循環障礙。如充血、貧血、心功能不全等。
③其他疾病。如休克、失水、感染、中毒、白血病及腎臟移植等。
此外,還有一種生理性蛋白尿,又稱功能性蛋白尿,系指泌尿系統並無器質性病變,尿內暫時出現蛋白而言。如劇烈運動、長期的直立或仰卧,過於激動、高熱、高溫與受冷等。此種蛋白尿定量不超過每日500毫克,且為一過性。
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出,24小時尿蛋白定量增高在衡量是否是腎病有著重要的作用,您兒子出現尿蛋白、尿潛血陽性,提示發生腎病的可能性機會較大,24小時尿蛋白定量經過檢查出現增高現象則確診腎病的機會加大,但為了更明確診斷建議您做紅細胞形態檢測、腎功能檢查,有條件做腎穿刺活檢,明確診斷,判斷預後。
Ⅸ 尿蛋白微量的尿蛋白檢驗方法
定性試驗是用以篩選跟粗略估計尿蛋白含量的方法。檢查的方法有著三種:試紙法、磺柳酸法跟加熱醋酸法。磺柳酸法跟加熱醋酸法都是根據濁度反應將無混濁或無沉澱定為陰性(一),將出現混濁或是沉澱的定為陽性(+)。磺柳酸法操作比較簡便,靈敏度高,可廣泛用於普查,但是對白蛋白的靈敏度高於球蛋白,且影響因素較多,易造成假陰性或是假陽性。加熱醋酸法對白蛋白跟球蛋白的靈敏度基本一致,影響因素少,准確性較高。
根據濁度反應估算的尿蛋白含量如下:
尿蛋白<0.1g/L:一;
尿蛋白為0.1-0.2g/L:±;
尿蛋白為0.2-1.0g/L:+;
尿蛋白為1.0~2.0g/L:++;
尿蛋白為2.0-4.0g/L:+++;
尿蛋白>4.0g/L:++++。
正常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質(24小時尿蛋白定量<釋程度的影響,常常不能准確反映蛋白尿的程度。人體在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情緒激動、過冷、過熱及在應激狀態時,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稱一過性蛋白尿,在幾小時或數天後即可恢復正常150mg),普通檢測方法不能發現,檢查結果為陰性。超出此范圍則可檢出,稱為蛋白尿。但由於尿蛋白試驗只是測定一次尿的結果,易受尿液濃縮及稀。
尿蛋白是腎病出現一定會出現的症狀之一,可是慢性腎病出現的尿蛋白,患者朋友都不太了解。因為在生活中的不注意,常常忽略它的危害。專家提醒患者,尿蛋白引起的小管細胞生物學變化是十分嚴重的,出現尿蛋白的許多腎臟病都存在著細胞過度增生,代表著一種非適應性反應,嚴重的會導致腎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