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黃金佛像鑒別方法

黃金佛像鑒別方法

發布時間:2023-04-08 01:58:07

『壹』 足金佛像求鑒定

其實,足金飾品很多是不可能的任務,像戒仔困指這些小玩州指意是足金就沒啥問題,可是你要是佛像這類擺設物品,都知道金很軟的,放久啦,就一定會形變!小金佛,你作為掛件,天天帶身上,難免有碰觸,也一定會有形變!所以呢,行業里,這類物品都會是金銀合金!有的圖利的,還會是金和別的金冊戚配屬的合金!所以呢,古代小金像說是說足金,但一定不會是足金,我們最初很多認為是古代冶金技術不發達,可是你去對比同時代的官方官金錠,金餅,你就會發現,這些東西純度就極高!大型999純金的物件我剛剛想到也有一種可能完成的條件,不是不可能的任務!那就是利用現代科技,去進行金的固化,也就是不改變金的化學屬性,而是改變金的物理屬性,讓他變硬是有可能做得到的!但是這種固化究竟會不會改變金的化學屬性,還很難說喲!說真的,這種工藝成本極高!呵呵,這是一定的!

『貳』 金銅佛像的如何辨別

1、看材質。金銅佛像有青銅、黃銅、紅銅和其它銅合金等,但不同時期的用銅是不一樣的,元代以前的銅佛一般都用青銅,也有一些紅銅製品,元代以後則出現了較多銅鋅合金的黃銅及純銅製作的所謂紅銅佛像,而在青銅上鎏金的佛像一般被稱為金銅佛像,黃銅佛像大多是不鎏金的;
2、看標識、座騎、手印和坐姿。佛像製造時十分嚴謹,造像的標識、座騎、手印和坐姿都是很規范的,只要多加學習,了解各個時期金銅佛像的不同特徵,並細心察看和對照,就可准確地為某件藏品定名;
3、看面相、體型和服飾。佛像的面部五官、身材比例、肌肉和衣紋特徵等,不同的朝代,即使是同一朝代的不同時期也是有許多變化的,比如隋唐兩個相連的朝代,雖說佛像的整體風格是相近的,但面相還是略有區別的,隋代的佛和菩薩為半圓臉型,唐初起就變得稍瘦一些;
4、看款式。款式是指佛像本身所固有的文字資料,比如銘文和題記等,對收藏者在鑒別佛像真偽時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5、聞氣味。古代的金銅佛像或其它木質、陶瓷等材質的佛像,在長時期受人們供奉時被煙火熏染過,或是長時期埋藏於地下。只要對其仔細進行嗅別,一般都可以嗅到煙火、發霉或發朽的味道,而現代仿製品則完全沒有這種味道,即便是有些偽品用煙熏或埋於地下等作舊方式處理,也難免露出破綻,或煙火味過濃,或泥土味太重,容易被行家識破。 金銅佛像 是佛教造像藝術之一。在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品中,佛教雕塑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這與佛教在整個社會的盛行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有關。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於佛教教義能夠起到對民眾進行精神控制的作用,因此得到歷代統治者的大力提倡。其間除了在國家走向衰落時,統治者感到佛教寺院經濟的發展已經出現「與國爭利」的局面而引發的幾次「滅佛」運動以外,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一直暢通無阻。伴隨著佛教的傳播,佛教藝術也在全國各地盛行起來,自魏晉南北朝開始,佛教徒們在歷史上掀起了無數次製作佛像的熱潮,信徒們將自己對佛的信仰以及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寄託在鑄造、雕塑、繪畫及印刷的佛像之中。
早期佛像主要是漢傳佛教造像 ,如北齊、北魏、隋唐、宋遼等時期,都是中國佛教造像的高潮期,而南詔、吐蕃、大理等地所鑄的佛像更有著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文獻記載最早的民族佛像的創始者是東晉的戴逵,他與其子戴勃、戴都善長雕鑄佛像,所鑄作品極其逼真傳神,因而被譽為「戴家樣」。北魏時期佛教大盛,銅佛的鑄造風靡一時,甚至皇後的選取也與是否能夠鑄成佛像有關:嬪妃生子後,必令手鑄佛像,成者為後,敗者賜死。至隋唐,佛像的製作風格改變了北魏以來的「秀骨清像」型,受當時社會風氣的影響,向「雍容華貴」的方向發展,並且更加人性化,故有「菩薩似宮娃」一說。自元代開始,中國佛像製作的主流風格由漢式轉為藏式。這一方面是出於皇帝個人對藏傳佛教的信奉,另一方面也是受朝廷統治政策的影響。特別是明清兩代,出於民間供奉和安撫、籠絡西藏的政治需要,朝廷大力扶持藏傳佛教在中原的傳播。藏傳金銅造像迅速發展,形成了金銅佛像製作的高峰期,尤其是在明代的永樂、宣德時期和清代的康熙、乾隆兩朝。這些漢地製作的藏式佛像,特別是明清宮廷造像,外表大都採用鎏金製作,工藝精湛,氣勢輝煌,姿態普遍富於動感,頗具震撼力,在撫慰人心的同時,也凸顯尊崇之美。藏傳佛像除漢地製作的以外,藏中、藏西、青海等地都有製作,且不同產地的風格變化各異,豐富多彩。這些佛像除作為供奉的對象供人膜拜以外,也是精美的藝術品,在給人帶來心理慰藉的同時也給人以美的享受。藏式金銅佛像被大量生產的同時,漢式佛像的製作也仍在繼續。但與藏傳佛像相比,漢式佛像的題材較為單調,造型比較單一,表情也不如藏式佛像豐富。

『叄』 如何鑒定鎏金銅佛像的真假

用銅或青銅鑄造,表面鎏金、可移動的佛造像,俗稱「鎏金銅佛像」。這種佛像是供宮廷、寺廟、使用;它的出現始於兩漢,盛行於隋唐,延續至明清。到民國,乃至現代的港台地區,鎏金銅佛像仍在使用。鎏金銅佛像的種類有若干,常見的有釋迦牟尼、觀音、文殊、普賢、天王、母度等。

鎏金銅佛像的斷代和鑒定是件比較難的事,但如能加以科學考證和分析,是會識別出真假的。下面介紹幾方法:

看造像特徵以斷代

各時代的佛像有各時代的造像特徵。這是我們斷代的主要依據。

漢和十六國時期,佛像方臉,面目平和,頭發平直,為坐式。這一時期的佛多為單的,尺幅較小。例如1989年1月,四川綿陽何家山東漢晚期崖墓出土一株銅質搖錢樹,樹幹上鑄有佛像5尊,每尊高6.5厘米,頭後有橫橢圓形光,頭頂有肉髻,雙眼微睜,兩耳較大,上唇有髭,穿通肩袈裟,右手施無畏印相,左手拳執,結跏跌座佛衣下垂呈「U」形,繞於手腕,垂於足前,這是我國發現的時代最早的銅佛像了。1972年,甘肅涇川縣玉都有鄉出土一尊帶華蓋鎏金青銅佛像,高19厘米(包括傘蓋、底座),重0.5公斤,由可拆卸的四部分組成:華蓋、背光和頭光、置於獅子蓮花座上的佛身、四足底座。小巧玲瓏,工藝精湛。筆者考證,它的鑄造和流傳到涇川的時代在公元四世紀末到五世紀初的十六國時期,造型上繼承綿陽搖錢樹上的佛像特徵。

北朝(北魏以後),佛像頭為蓋碗式,長臉而瘦,高鼻大耳,閉目凝神,面目清癯,高額發髻,呈螺旋式,披袈裟,袒右肩。有的結跏跌坐,有的盤腿坐,掌心朝上。佛座或為點腰較矮的須彌座或為4足方座。有的頭攮 項光,有的身後有背光,皆尖,周圍作有火焰紋。北魏造像還有一顯著特點是主佛兩旁常為1至2菩薩,多為立姿。

隋唐時期銅鑄造像,頭扎蓮花冠,臉龐發圓,腮發胖,高額髻,身著僧祗支,外披袈裟,寬衣下著百褶裙,垂於雙足。座下有雙層4足高床或單層4足,項或背光為較粗的尖楣形。

宋代銅佛像以菩薩像居多,有的高發髻,臉上胖下尖,身段高長。有的腿為一拱一掉,左手臂放於拱腿上,右手往下垂搭,平按於座上。衣裙稍有褶,掉於腿後,左手盤於腿上,右手於腹前伸。佩戴纓絡,身坐兩層蓮花的細腰圓座。宋代出現了普賢、文殊、觀音銅像,坐於長方形四腿座上或像背、獅背、猻背上。河北正定隆興寺內有大悲銅菩薩像。通高22米余,共有42臂,造型體型纖細頎長,比例勻稱,衣紋流暢,富於宋代藝術風格。

蛤清銅佛像以刺頭居多,有的刺頭頂上有肉瘤,大耳,下頦有一道肉褶,脖有一至四道肉褶,肉褶越多,年代越近。胸前有的鑄有「ㄊ」字,披袈裟、袒胸、盤坐,掌心一般皆朝上。蓮形或山形座相對前代高,底座無銼痕。銘文或於座腿前。坐姿多樣,腿或一盤一掉,或一拱一掉。宋喀巴皆戴「」形帽。色重顯紅,金水發黃厚。

藏佛與漢佛也不一樣,藏佛胸高乳大,漢佛胸平乳小。嵌松石者多為藏佛,刺頭者皆為漢佛。甘肅省博物館收藏的這件11面觀音,就是典型的明、清藏傳佛教鎏金銅造像。

採用化學方法鑒別真假

古代鎏金銅佛像,大都局部有銹,在實驗室里作硫酸或鹽酸對銹進行溶解後根據能否分解出銅離子或雜質離子,可以斷定是做銹還是自然銹,這項工作一般實驗室里都能做。

『肆』 足金小佛像怎麼鑒定

首先我們要從顏色入手,因為黃金的純度越高,色澤就會越深。如果小佛像的顏色為深赤黃慶神色,那成色將在95%以上,淺赤黃色90--95%,淡黃色為80--85%,青黃色65—70%,色青帶白光只有50--60%,微黃而呈白色就不到50%了,我們口中所說的七青、八黃、九赤可作參考哦。
其次是看重量,黃金的重量大於很多金屬,和同體積的白銀相比大概為2:1,而且黃金比銅重1.2倍,比鋁重6.1倍。
我們平時如果佩戴黃金首飾的時候應該也有感觸,黃金放在手中或脖子上有種沉甸甸的感覺。假的黃金飾品卻不如此,把這樣的經驗同樣用在小佛像上也適用。
除了以上的方法,我們還可以從其他的方法入手。
黃金比一般的金屬硬度要小,而且純度越高的黃金硬度越小,往往用牙咬就能咬出印子。
從聲音上也能聽出差別,一般純度非常高的黃金扔在地面會有「啪嗒」的聲音,假的或純度低的黃金聲音會非常脆,而且有些悶。
如果不介意譽備虧的話,也可以用火燒著試試,用火將黃金燒紅後等待冷卻觀察顏色的變化,如果小佛像表面如初,還是原先的金屬光澤,那就是足金的小佛像了,一般純度越低,黃金錶面顏色就會越深了。
最後我們可以找一找小佛像是否有標記,現在市面上的國產黃金飾品是按標准提純配製成的,不過用此方法判斷也不見得非常明智。滾物現在越來越多的假冒黃金製品流傳在市面上,我們不得不小心一些,用不同的方法檢測一遍,鑒定方法你學會了嗎?

『伍』 有個黃金的佛像最簡單怎麼辨別它的真假

黃金飾品的鑒別
鑒別黃金需要有一定的經驗。這里只簡單地介紹一些鑒別方法
(1)看顏色:黃金首飾純度越高,色澤越深。在沒有對金牌的情況下可按下列色澤確定大體成色(以青金為准則。所謂青金是黃金內只含白銀成分);深赤黃色成色在95%以上,淺赤黃色90--95%,淡黃色為80--85%,青黃色65—70%,色青帶白光只有50--60%,微黃而呈白色就不到50%了。通常所說的七青、八黃、九赤可作參考。(2)掂重量:黃金的比重為19.32,重於銀、銅、鉛、鋅、鋁等金屬。如同體積的黃金比白銀重40%以上,比銅重1.2倍,比鋁重6.1倍。黃金飾品托在手中應有沉墜之感,假金飾品則覺輕飄。此法不適用於鑲嵌寶石的黃金飾品。

(3)看硬度:純金柔軟、硬度低,用指甲能劃出淺痕,牙咬能留下牙印,成色高的黃金飾品比成色低的柔軟,含銅越多越硬,折彎法也能試驗硬度,純金柔軟,容易折彎,純度越低,越不易折彎。

(4)聽聲音:成色在99%以上的真金往硬地上拋擲,會發出叭噠聲,有聲無韻也無彈力。假的或成色低的黃金聲音脆而無沉悶感,一般發出「當當」響聲,而且聲有餘音,落地後跳動劇烈。

(5)用火燒:用火將要鑒別的飾品燒紅(不要使飾品熔化變形),冷卻後觀察顏色變化,如表面仍呈原來敗談黃金色澤則是純金;如顏色變暗或不同程度變黑,則不是純金。一般成色越低,顏色越濃,全部變黑,說明是假金飾品。

(6)看標記:國產黃金飾品都是按國際標准提純配製成的,並打上戮記,如「24K」標明「足赤」或「足金」;18K金,標明「18K」字樣,成色低於loK者,按規定就不能打K金印號了。目前社會上不法分子常用製造假牌號、仿製戳記,用稀金、亞金、甚至黃銅冒充真金,因而鑒別黃金飾品要根據樣品進行綜合判定來確定真假和成色高低。
國際名牌(香港)研究中心成立於1995年,是一個由中國香港、台灣及國內外(地區)專家、學者組織組成的學術模含研究機構。在中國香港、台北、新加坡、美國紐約、日本東京、瑞士日內瓦等地設立了25個調研機構,研究中心整合全球研究資源,加強品牌創建與發展理論方面的研究,開展品察碼碰牌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訓,為企業提供品牌戰略規劃與管理咨詢服務,舉辦各種形式的品牌講座和論壇,發布各種研究報告,為企業的品牌價值進行綜合調研、評價,努力把中心建設成為具有開放性的、專業性的品牌調研機構。

『陸』 如何鑒定金銅佛像

金銅佛像有青銅、黃銅、紅銅和其他銅合金等,但不同時期的用銅是不一樣的,元代以前的銅佛一般都用青銅,也有一些紅銅製品,元代以後則出現了較多銅鋅合金的黃銅及純銅製作的所謂紅銅佛像,而在青銅上鎏金的佛像一般被稱為金銅佛像,黃銅佛像大多是不鎏金的;我們在鑒定時,要注意不同的時期用銅是不同的。如同樣是清代,早、中期是不同的,特別是乾隆時期,因為國力強盛和皇室對佛像的崇奉,這時造的佛像用材料特別好,所以乾隆時期佛像一上手,就有特別沉的感覺,而到晚清的佛像,手感要輕許多。再有就是不同地區或受不同地區影響而生產的佛像,用銅和用料也不相同。

『柒』 金銅佛像收藏鑒定方法

對於金銅佛像的收藏愛好者來說,懂得一些辨偽的方法是必要的。下面是我為您分享了金銅佛像收藏鑒定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金銅佛像收藏鑒定方法

如何鑒別一件金銅佛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造型的鑒定

每個時期的金銅佛像都有它的風格特徵,根據其突出的造型特點來進行鑒別。

1、面相和姿態。佛像的面相與姿態是鑒定佛像的關鍵。包括面部的五官和表情、身材的比例,以及或坐或卧或立的姿態。

2背光與台座。佛像的背光和台座是鑒定佛像的參照。例如區別佛、菩薩、羅漢,可以根據有無頭光和身光,以及台座的不同式樣、做工,作為斷代的依據。還可以根據台座的樣式進行鑒別,佛陀和菩薩多安置在蓮花座上,而羅漢則位於蒲團座上。

3.手印與持物。佛像的手印和持物有嚴格的規定,根據佛像的手印和所持的法器,可以判定佛像的類別,例如大多數佛陀手中不持物,只以手印示薯歲意。而各種菩薩、護法手中的持物也有嚴格的區分。

(二)鑄遺技術的鑒別

古代金銅佛像一般用失蠟法和模具法鑄造。由於古代鑄造技術高超,造像的器壁較薄,用手敲擊的聲音比較清脆、集中,就是行話中的“手頭”和“聲響”。作偽者不知道原物的重量,隨意鑄成,作偽的佛像不是過厚就是過薄。胎體過厚或過薄的偽作,用手敲擊,前者銅聲混濁,後者銅聲脆而散。

古代工匠有著豐富的鑄像經驗,注意佛身、背光、佛床之間的比例,一般下重上輕,或者將背光加重來校正器物的重心爛手猛。但是作偽者無法顧及,佛像就做得十分單薄,尤其是佛的背光鑄造得均衡、呆直.給人重心不穩的感覺。

(三)包漿的鑒別

包漿是鑒別金銅佛像的重要依據之一,指器物表面沒有浮銹,氧化層均勻覆蓋通體,呈現一種自然、瑩潤的光澤。金銅佛像的包漿有生坑和熟坑兩種:

生坑是指新出土的金銅佛像,表面一般氧化的較嚴重。作偽者仿造生坑的佛像,一般作漆斑,色澤不潤,刺眼,行話“發賊”。可以通過以下的方法辨別:一是用雙手搓熱觸摸器物後,手上有銅腥味;二是用熱鹼水刷洗器表,假漆容易脫落。

熟坑,是指未經入土的傳世品。佛像經過長期流傳,表面形成一種自然、勻凈的光澤,底層色澤豐富,表層光亮耀眼。作偽者通常給偽作表層上蠟,雖然表層光澤明亮,但底層呆板,沒有層次感。

(四)銘文的鑒別

金銅佛像的銘文,也稱發願文,銘文內容主要包括:時代、年號、月日、地方名、施願者姓名、發願內容等,有寥寥十餘字,也有百餘字。有的鐫刻在佛床的邊框上或是足表面,有的刻在佛像背面。

鑒別銘文的真偽, 是看字體,各個時期的風格不同; 二是看刀法,刀法的優劣,是否自然。特別是一些作偽者,在佛像上加刻銘文,通過觀察字的銅色的新舊程度,加以區分。另外再看所刻的內容是否符合佛像所展現的時代風格特徵。

(五)紋飾的鑒別

佛像的紋飾對於鑒定佛像比較實用,如南北朝時期,佛像的衣著為褒衣博帶式大衣,衣紋繁復飄逸,具有漢式風格;隋唐時的佛像服飾已十分華麗,紋飾繁雜,瓔珞粗大、飽滿,束冠繒帶低垂,帔帛下垂至足,顯得飄逸秀美;宋代的時候出現了內穿V字領的僧衣,袈裟樣式與宋代僧人所穿的相同;遼代的佛像多下著長裙,裝飾簡潔明清時期的佛像多為藏式佛像,浮雕珠寶,較為華美。

佛像的收藏價值

藝術價值遠勝投資價值

比起投資價值,佛像的收藏價值更多體現在其文化內涵上,藝術價值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其投資價值。據央視《鑒寶》欄目報道,佛像藝術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佛教高深的哲學、美學思想集中凝聚在佛像里,可以說每一件都包含了古人的藝術生命力。

比如明早期的漢傳佛教造像,身材比例比較適中,身軀飽滿結實,線條簡潔流暢,豐腴而不虛,近人而不俗,造像胸部、腹部的起伏和平簡的外衣形成對照,富有整體感。

而縱觀近幾年的佛像拍賣專場,比較常見的除漢傳佛像之外,藏傳佛像的拍品更多。據了解,明清伊始,藏傳佛教在內地開始大行其道,連帶著藏傳佛造像也開始流行中原。出自這個時代的佛像,代表了藏傳佛造像成熟的飢橋藝術特點,工藝和材質都更為講究,也更有觀賞性,所以在市場上一直受到藏家的青睞。

相比而言,內地宮廷的造像注重整體鎏金上光,藏地的佛像則注重遠視效果,喜歡鑲嵌各種礦物,包括綠松石、青金石等,有的只在臉部鎏金或貼金。而同為藏地造像,受克什米爾風格影響的造像,多以黃銅鑄造,澄黃亮麗,他處少見。同時,眼與白毫常以白銀鑲嵌,唇部和衣紋喜歡用紅銅鑲嵌,使整體造像顯得非常華麗。

鎏金佛像的收藏方法

一、中國古代的鎏金佛像有很多種風格,藏友們收藏的時候務必搞清青銅成分或鎏金等質地;根據相關資料結合整體特徵綜合分析,判斷佛像是不是屬於新仿,有沒有進行過做舊的處理。

二、古代的佛像一般都放在佛龕上,時間長了,特別是銅像的表層會發生顏色暗淡,現代市場上那些新仿、做舊處理過的佛像顏色艷麗。

三、鎏金佛像所用的銅質很純,非常有重量,而且澆築的方法使得表皮非常厚重。而仿製的鎏金佛像一般銅質不夠純 ,質量偏輕,鑄造使用的是合金材料。

四、古代鑄造的佛像要經過人手工進行細致雕塑技法處理,其加工的痕跡清晰可見。而現代仿造的鎏金佛像都是使用機制打磨,加工痕跡特別的規模均勻。

閱讀全文

與黃金佛像鑒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衣物護理劑使用方法 瀏覽:479
無觀眾賽事解決方法 瀏覽:849
對幼小研究的主要方法 瀏覽:271
配魚食方法都用什麼原料 瀏覽:66
48x125x25兩種簡便方法 瀏覽:774
不出汗的女人減肥有什麼方法 瀏覽:836
光化學中光化學的研究方法 瀏覽:188
自己如何取鐵耳屎的去除方法 瀏覽:886
解決城市擁擠的方法 瀏覽:246
綠豆酸漿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808
韭菜蘭花種植方法 瀏覽:331
電腦玩對峙2下載方法 瀏覽:18
斷橋鋁門窗窗框安裝方法 瀏覽:379
8字拉力器的正確鍛煉方法高難度 瀏覽:577
按米水電安裝計算方法 瀏覽:177
沏奶粉的正確方法 瀏覽:997
試述刷漿工程常用的材料配製方法 瀏覽:62
牙長骨刺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794
立體龍舟手工製作方法步驟視頻 瀏覽:623
樹葉盒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