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葯品含量測定方法
滴定法,液相法,可見--紫外分光光度法,氣相色譜,柱層析法,折光率測定法,試紙法,燃燒法等等。
每種測定法沒有特定的適合種類,通常每種葯物都可以用許多種方法來測定。另外,選用的方法和檢測目的也有關系,定性、半定量和定量檢驗的要求和方法也都不盡相同,同一種測定方法可以用多種方法來操作。很難概括論述。只能按單種葯品來講
實際工作上測定含量都是依據《中國葯典》
建議參考《葯物分析》(人衛版)
每種葯物的各種測定方法可以參考《中國葯典》
2. 生葯鑒定的方法有哪些
生葯鑒定就是依據國家葯典,部頒和地方葯品標准以及有關資料規定或記載的生葯標准,對商品生葯或檢品進行真實性、純度、品質優良度的檢定。
生葯真實性鑒定,包括原植(動)物鑒定、性狀鑒定、顯微鑒定、理化鑒定及生物檢定等項。生葯純度檢定是檢查樣品中有無雜質及其數量是否超過規定的限度。雜質包括生葯原植(動)物的非葯用部分、有機雜質和無機雜質。無機雜質的檢查一般採用過篩及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定量等方法來測定。生葯品質優良度檢定是包括水分、浸出物、有效成分含量的測定,以確定檢品的質量是否合乎規定的要求。
中國葯典附錄部分收載的葯材取樣法,葯材檢定通則,葯材及成方制劑顯微鑒別法,葯材炮製通則,雜質檢查法,水分測定法,灰分測定法,浸出物測定法,揮發油測定法,色譜法(層析法)等,都是生葯鑒定方法的依據,現將部分常規操作方法介紹如下:
一、生葯的取樣
生葯的取樣是指選取供檢定用生葯樣品的方法。取樣的代表性直接影響到檢定結果的正確性。因此,必須重視取樣的各個環節。
1.
取樣前,應注意品名、產地、規格等級及包件式樣是否一致,檢查包裝的完整性、清潔程度以及有無水跡、霉變或其他物質污染等,詳細記錄。凡有異常情況的包件,應單獨檢驗。
2.
從同批生葯包件中抽取檢定用樣品原則如下:生葯總包件數在100件以下的
......
3. 蛋白質含量測定葯典規定必須用什麼方法
使用凱氏定氮的方法檢測蛋白質含量。
凱氏定氮法 凱氏定氮法
蛋白質測定的國標規定方法——凱氏定氮法介紹
【GB/T 5009.5—1985】
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方法
本標准適用於各類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
1 原理
蛋白質是含氮的有機化合物。食品與硫酸和催化劑一同加熱消化,使蛋白質分解,分解的氨與硫酸結合生成硫酸銨。然後鹼化蒸餾使氨游離,用硼酸吸收後再以硫酸或鹽酸標准溶液滴定,根據酸的消耗量乘以換算系數,即為蛋白質含量。
2 試劑
所有試劑均用不含氨的蒸餾水配製。
2.1 硫酸銅。
2.2 硫酸鉀。
2.3 硫酸。
2.4 2%硼酸溶液。
2.5 混合指示液:1份0.1%甲基紅乙醇溶液與5份0.1%溴甲酚綠乙醇溶液臨用時混合。也可用2份0.1%甲基紅乙醇溶液與1份0.1%次甲基藍乙醇溶液臨用時混合。
2.6 40%氫氧化鈉溶液。
2.7 0.05N硫酸標准溶液或0.05N鹽酸標准溶液。
3 儀器
定氮蒸餾裝置:如圖所示。
(圖略)
4 操作方法
4.1 樣品處理:精密稱取0.2~2.0g固體樣品或2~5g半固體樣品或吸取10~20ml液體樣品(約相當氮30~40mg),移入乾燥的 100ml或500ml定氮瓶中,加入0.2g硫酸銅,3g硫酸鉀及20ml硫酸,稍搖勻後於瓶口放一小漏斗,將瓶以45°角斜支於有小孔的石棉網上。小心加熱,待內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後,加強火力,並保持瓶內液體微沸,至液體呈藍綠色澄清透明後,再繼續加熱0.5h。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 水。放冷後,移入100ml容量瓶中,並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並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勻備用。取與處理樣品相同量的硫酸銅、硫酸鉀、硫酸按同一方法做試劑空白試驗。
4.2 按圖裝好定氮裝置,於水蒸氣發生瓶內裝水至約2/3處,加甲基紅指示液數滴及數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數粒玻璃珠以防暴沸,用調壓器控制,加熱煮沸水蒸氣發生瓶內的水。
4.3 向接收瓶內加入10ml 2%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液1滴,並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吸取10.0ml樣品消化稀釋液由小玻杯流入反應室,並以10ml水洗滌小燒杯使流入反應室內,塞緊小玻杯的棒狀玻塞。將10ml 40%氫氧化鈉溶液倒入小玻杯,提起玻塞使其緩緩流入反應室,立即將玻塞蓋緊,並加水於小玻杯以防漏氣。夾緊螺旋夾,開始蒸餾。蒸氣通入反應室使氨通過冷凝管而進入接收瓶內,蒸餾5min。移動接受瓶,使冷凝管下端離開液面,再蒸餾1min。然後用少量水沖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以0.05N硫酸或0.05N鹽酸標准溶液滴定至灰色或藍紫色為終點。
同時吸取10.0ml試劑空白消化液按4.3操作。
4.4 計算
式中:X——樣品中蛋白質的含量,%;
V1——樣品消耗硫酸或鹽酸標准液的體積,ml;
V2——試劑空白消耗硫酸或鹽酸標准液的體積,ml;
N——硫酸或鹽酸標准溶液的當量濃度;
0.014——1N硫酸或鹽酸標准溶液1ml相當於氮克數;
m——樣品的質量(體積),g(ml);
F——氮換算為蛋白質的系數。蛋白質中的氮含量一般為15~17.6%,按16%計算乘以6.25即為蛋白質,乳製品為6.38,麵粉為5.70,玉米、高粱為6.24,花生為5.46,米為5.95,大豆及其製品為5.71,肉與肉製品為6.25,大麥、小米、燕麥、裸麥為5.83,芝麻、向日葵為 5.30。
附加說明:
本標准由全國衛生標准技術委員會食品衛生標准分委員會提出,由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歸口。
本標准由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負責起草。
4. 葯典中對化合物的熔點測定方法和測定裝置有什麼規定
依照待測物質的性質不同,測定法分為下列三種.各品種項下未註明時,均系指第一法.
第一法測定易粉碎的固體葯品.
取供試品適量,研成細粉,除另有規定外,應按照各品種項下乾燥失重的條件進行乾燥.若該品種為不檢查乾燥失重、熔點范圍低限在135°C以上、受熱不分解的供試品,可採用105t乾燥;熔點在135"以下或受熱分解的供試品,可在五氧化二磷乾燥器中乾燥過夜或用其他適宜的乾燥方法乾燥,如恆溫減壓乾燥.
分取供試品適量,置熔點測定用毛細管(簡稱毛細管,由中性硬質玻璃管製成,長9cm以上,內徑0.l.lmm,壁厚0.10~0.15mm,一端熔封;當所用溫度計浸人傳溫液在6cm
以上時,管長應適當增加,使露出液面3cm以上)中,輕擊管壁或藉助長短適宜的潔凈玻璃管,垂直放在表面皿或其他適宜的硬質物體上,將毛細管自上口放人使自由落下,反復數次,使粉末緊密集結在毛細管的熔封端.裝人供試品的髙度為3mm.另將溫度計(分浸型,具有0.5"C刻度,經熔點測定用對照品校正)放人盛裝傳溫液(熔點在80°C以下者,用水;熔點介於80~200匯之間者,用黏度不小於50mm2/s的硅油;熔點髙於200t者,用黏度不小於lOOmmVs的硅油)的容器中,使溫度計汞球部的底端與容器的底部距離2 .5 cm以上(用內加熱的容器,溫度計汞球與加熱器上表面距離2.5cm以上);加人傳溫液以使傳溫液受熱後的液面適在溫度計的分浸線處.將傳溫液加熱,俟溫度上升至較規定的熔點低限約低10℃時,將裝有供試品的毛細管浸人傳溫液,貼附在溫度計上(可用橡皮圈或毛細管夾固定),位置須使毛細管的內容物適在溫度計汞球中部; 繼續加熱,調節升溫速率為每分鍾上升1.1.5°C,加熱時須不斷攪拌使傳溫液溫度保持均勻,記錄供試品在初熔至全熔時的溫度,重復測定3次,取其平均值,即得.
"初熔"系指供試品在毛細管內開始局部液化出現明顯液滴時的溫度."全熔"系指供試品全部液化時的溫度.測定熔融同時分解的供試品時,方法如上述,但調節升溫速率使每分鍾上升2.3.0°C ;供試品開始局部液化時(或開始產生氣泡時)的溫度作為初熔溫度;供試品固相消失全部液化時的溫度作為全熔溫度.遇有固相消失不明顯時,應以供試品分解物開始膨脹上升時的溫度作為全熔溫度.某些葯品無法分辨其初熔、全熔時,可以其發生突變時的溫度作為熔點.
第二法測定不易粉碎的固體葯品(如脂肪,脂肪酸、石蠟、羊毛脂等).
取供試品,注意用盡薯哪行可能低的溫度熔融後,吸人兩端開口的毛細管( 同第一法,但管端不熔封) 中,使供試品高約10mm.在10°C或10°C以下的冷處靜置24小時,或置冰上放冷不少於2小時,凝固後用橡皮圈將毛細管緊縛在溫度計(同第一法)上,使毛細管的內容物適在溫度計汞球中部.照第一法將毛細管連同溫度計浸入傳溫液中,供試品的上端應適在傳溫液液面下約10mm處;小心加熱,俟溫度上升至較規定的熔點低限低約5℃ 時,調節升溫速率使每分鍾上升不超過0.5℃ ,至供試品在毛細管中開始上升時,檢讀溫度計上顯示的溫度,即得.
第三法測定凡士林或其他類似物質.
取供試品適量,緩緩攪拌並加熱至溫度達90~92℃時,放人一平底耐熱容器中,使供試品厚度達到1 2 m m ± l m m ,放冷至較規定的熔點上限高8~:L C T C ;取刻度為0.2℃、汞球長18~28mm、直徑5~6mm的溫度計(其上部預先套上軟木塞,在塞子邊緣開一小槽),使冷至5'C後,擦乾並小心地將溫度計汞球部垂直插人上述熔融的供試品中,直至碰到容器的底部 (浸沒12mm),隨即取出,直立懸置,俟黏附在溫度計汞球部的供試品表面渾濁,將溫度計浸人16℃以下的水中5分鍾,取出,再將溫度計插人一外徑約25mm、長150mm的試管中,塞緊,使溫度計懸於其中,並使溫度計汞球數嘩部的底端距試管底部約為15mm;將試管浸人約16℃的水浴中,通過軟木塞在試管口處調節試管的高度使溫度計的分浸線同水面相平;加熱使水浴溫度以每分鍾2 ℃的速率升至3 8 ℃,再以每分鍾1℃的速率升溫至供試品的第一滴脫離溫度計為緩胡止;檢讀溫度計上顯示的溫度,即可作為供試品的近似熔點.再取供試品,照前法反復測定數次;如前後3次測得的熔點相差不超過1℃;,可取3次的平均值
作為供試品的熔點;如3次測得的熔點相差超過1℃時,可再測定2次,並取5次的平均值作為供試品的熔點.
5. 維生素e《中國葯典》規定的含量測定方法是什麼
你好,維生素E的標准收錄在中國葯典二部2010年版,908頁,你可以仔細翻看標准,好了,現在把含量的測定方法發給你吧!
【含量測定】照氣相色譜法(附錄V E)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硅酮(OV-17)為固定
液,塗布濃度為2%的填充柱,或用100%二甲基聚硅氧烷為
固定液的毛細管柱;柱溫為265°C。理論板數按維生素E峰
計算不低於500(填充柱)或5000(毛細管柱),維生素E峰與
內標物質峰的分離度應符合要求。
校正因子的測定 取正三十二烷適量,加正己烷溶解並
稀釋成每1ml中含1.0mg的溶液,作為內標溶液。另取維生
素E對照品約20mg,精密稱定,置棕色具塞瓶中,精密加內標
溶液10ml ,密塞,振搖使溶解,取1〜3微升注入氣相色譜儀,計
算校正因子。
測定法 取本品約20mg,精密稱定,置棕色具塞瓶中,精
密加內標溶液10ml,密塞,振搖使溶解;取1〜3微升注入氣相色
譜儀,測定,計算,即得。
6. 葯品的成分、含量有哪些檢測手段
可以參照中國葯典2005年版二部,第170頁.
對乙醯氨基酚
(1)(2)兩項如果呈正反應,基本是真的.
如果做不出正反應,那肯定是假的.
7. 葯典規定的重金屬檢查法有幾種 醫學教育網
共四法。
重金屬檢查法標准操作規程
操作方法 4.1第一法
4.1.1除另有規定外,取25ml納氏比色管兩支,甲管中加標准鉛溶液一定量與醋酸鹽緩沖液(pH3.5)2ml後,加水或各葯品項下規定的溶劑稀釋成25ml,乙管中加入按各葯品項下規定的方法製成的供試液25ml;若供試液帶顏色,可在甲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焦糖溶液或其他無干擾的有色溶液,使之與乙管一致;再在甲乙兩管中分別加硫代乙醯胺試液各2ml,搖勻,放置2分鍾,同置白紙上,自上向下透視,乙管中顯出的顏色與甲管比較,不得更深。
4.1.2如在甲管中滴加稀焦糖溶液仍不能使顏色一致時,可取該葯品項下規定的二倍量的供試品和試液,加水或該葯品項下規定的溶劑使成30ml,將溶液分成甲乙二等份,乙管中加水或該葯品項下規定的溶劑稀釋成25ml;甲管中加入硫代乙醯胺試液2ml,搖勻,放置2分鍾,經濾膜(孔徑3μm)濾過,然後甲管中加入標准鉛溶液一定量,加水或該葯品項下規定的溶劑使成25ml;再分別在乙管中加硫代乙醯胺試液2ml,甲管中加水2ml,照上述方法比較,即得。
4.1.3供試品如含高鐵鹽影響重金屬檢查時,可取該葯品項下規定方法製成的供試溶液,加抗壞血酸0.5~1.0g,並在對照液中加入相同量的抗壞血酸,再照上述方法檢查。
4.1.4配製供試品溶液時,如使用的鹽酸超過1.0ml(或與鹽酸1.0ml相當的稀鹽酸),氨試液超過2ml,或加入其他試劑進行處理者,除另有規定外,對照液中應取同樣同量的試劑置瓷皿中蒸干後,加醋酸鹽緩沖液(pH3.5)2ml與水15ml,微熱溶解後,移置納氏比色管中,加標准鉛溶液一定量,再用水稀釋成25ml。
4.2第二法
4.2.1除另有規定外,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加硝酸0.5ml,蒸干,至氧化氮蒸氣除盡後(或取供試品一定量,緩緩熾灼至完全炭化,放冷,加硫酸0.5~1.0ml,使恰濕潤,用低溫加熱至硫酸除盡後,加硝酸0.5ml,蒸干,至氧化氮蒸氣除盡後,放冷,在500~600℃熾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鹽酸2ml,置水浴上蒸干後加水15ml,滴加氨試液至對酚酞指示液顯中性,再加醋酸鹽緩沖液(pH3.5)2ml,微熱溶解後,移置納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釋成25ml。
4.2.2另取配製供試品溶液的試劑,置瓷皿中蒸干後,加醋酸鹽緩沖液(pH3.5)2ml與水15ml,微熱溶解後,移置納氏比色管中,加標准鉛溶液一定量,再用水稀釋成25ml;照上述第一法檢查,即得。
4.3第三法
除另有規定外,取供試品適量,加氫氧化鈉試液5ml與水20ml溶解後,置25ml納氏比色管中,加硫化鈉試液5滴,搖勻,與一定量的標准鉛溶液同樣處理後的顏色比較,不得更深。
4.4第四法
4.4.1標准鉛斑的制備
精密量取標准鉛溶液一定量,置小燒杯中,加水或各品種項下規定的溶劑稀釋成 ,加入醋酸鹽緩沖液(PH3.5)2.0ml與硫代乙醯胺試液1ml,搖勻,放置10分鍾,用50ml注射器轉移至過濾器中進行壓濾(濾速約為每分鍾1ml),濾畢,取下濾膜,放在濾紙上千燥,即得。
4.4.2檢查法
照各品種項下規定方法製成的供試液10ml,照4.4.1標准鉛斑的制備,自「醋酸鹽緩沖液(PH3.5)2.0ml 」起,依法操作,將生成的色斑與標准鉛斑比較,不得更深。
4.4.3若供試溶液有顏色或渾濁,應用濾膜進行預濾,如濾膜上有污染,應換濾膜再濾,直至濾膜不再染色;然後取濾液 ,照 標准鉛斑的制備,自「醋酸鹽緩沖液(PH3.5)2.0ml」起,依法操作。所得供試液的鉛斑與標准鉛斑比較,不得更深。
8. 利用薄層色譜對葯物進行鑒別和雜質檢查時應注意哪些操作事項
薄層色譜法(The layer chromatography,TLC)是將固定相均勻的塗布在具有光潔表面的玻璃、塑料或金屬板上形成薄層,在此薄層上進行色譜分離的方法,它屬於平板色譜,是一種常用的色譜分離方法。
TLC法被許多國家葯典用於葯物中雜質的檢查、葯物分析等方面,且是目前葯典中收載最多的鑒別與有關物質檢查方法之一,具有設備簡單、操作簡便、分離速度快,靈敏度和解析度較高等優點。
而薄層色譜在葯物分析中,則常用薄層色譜掃描法,其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1、中葯材與中成葯的鑒別與成分分析
2、 合成葯物及其制劑分析
3、葯物代謝研究
4、抗菌素分析
5、中葯的TLC指紋圖譜鑒別
高效液相色譜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HPLC)又稱「高壓液相色譜」、「高速液相色譜」、「高分離度液相色譜」、「近代柱色譜」等。高效液相色譜是色譜法的一個重要分支,以液體為流動相,採用高壓輸液系統,將具有不同極性的單一溶劑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劑、緩沖液等流動相泵入裝有固定相的色譜柱,在柱內各成分被分離後,進入檢測器進行檢測,從而實現對試樣的分析。該方法已成為化學、醫學、工業、農學、商檢和法檢等學科領域中重要的分離分析技術應用。
是20世紀70年代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高效、快速、高選擇性、高靈敏度的新型分離分析技術,是經典液相色譜的發展。
高效液相色譜法在葯物分析中的應用主要是鑒別相關物質、檢查葯物中有關物質的含量限度,測定有效成分或主要成分含量。
1、在葯物鑒別中的應用
在HPLC法中,保留時間與組分的結構和性質有關,是定性的參數,可用於葯物的鑒別,在中國葯典中就有大量的葯物採用此法進行鑒別。
2、在雜質檢查中的應用
歷年來各國葯典中收載了多種葯物採用HPLC法進行雜質檢查的方法,並且可採用HPLC法進行雜質檢查的葯物種類在逐年頒布的葯典中有所增加。
3、在含量測定中的應用
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合成葯及其制劑的含量,可以消除葯物中的雜質,制劑中的附加劑及共存葯物的干擾。
9. 簡述中國葯典2010版中常用的乾燥失重測定法有哪種,適用於什麼樣的葯物
乾燥失重測定法:
系指葯品在規定的條件下,經乾燥後所減失的量,以百分率表示。主要指水分,也包括其它揮發性物質。
1、常壓恆溫乾燥法:適用於受熱較穩定的葯物。將供試品置相同條件下已乾燥恆重的扁形稱瓶中,於烘箱內在規定溫度下乾燥至恆重(兩次乾燥或熾灼後的重量差異在0.3mg以下),從減失的重量和取樣量計算供試品的乾燥失重。乾燥溫度一般為105℃。
2、乾燥劑乾燥法:適用於受熱分解且易揮發的族游供試品。將供試塵敏品置乾燥器中,利用乾燥兆兄銷器內的乾燥劑吸收水分至恆重。常用的有硅膠、硫酸和五氧化二磷。
3、減壓乾燥法:適用於熔點低、受熱不穩定及難趕除水分的葯物。在減壓條件下,可降低乾燥溫度和縮短乾燥時間。減壓後的壓力在2.67kPa(20mmHg)以下。
10. 如何建立薄層色譜法測定有關物質的方法
摘要 本文就如何建立TLC法測定有關物質的方法進行論述,系統地闡述了薄層色譜法各條件確定的原理,並列舉了質量標准制訂中存在的某些問題。
關鍵詞 薄層色譜法(TLC法) 有關物質 方法建立
有關物質是研究葯品中除主成分以外的雜質,它可能是原料葯合成過程中帶入的原料、中間體、試劑、降解物、副產物、聚合體、異構體以及不同晶型、旋光異構的物質,也可能是制劑過程中產生的降解物,或是在貯藏、運輸、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降解物等[1]。這些雜質的存在直接反映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故要對其進行研究,特別是在葯品申報的質量研究資料中需建立其檢測方法,並根據生產、穩定性考核等實際情況考慮是否在質量標准中制訂該檢查項,規定其限度。目前,有關物質的常用測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法)和薄層色譜法(TLC法)。
TLC的特點是快速、簡便,尤其是對無紫外吸收的雜質測定,更具有其應用價值。如能將TLC法與HPLC法有機地結合、或彼此間進行比對研究,便可得到更多、更為准確的有關雜質信息,做到兩方法間的相輔相成,相益得彰!本文將著重討論如何建立薄層色譜法測定有關物質的方法。
1.測定方法類型
常用的方法有雜質對照品法(適用於已知雜質)和自身(稀釋)對照法(適用於一般雜質檢查,雜質成分少且尚不能取得雜質對照品)。目前國內由於難以獲得雜質對照品、故一般均採用自身對照法。
2.展開劑的確定(即專屬性試驗)
專屬性的研究是提供被分析物在雜質和輔料存在時能被區分的證明,該點是色譜條件建立的關鍵。通常採用在被分析物的對照品或精製品中加入一定量的雜質或輔料,證明色譜條件可將各雜質與被分析物分離[1]。這里的關鍵是:將多少量的雜質加入到多少量的主成分中。正確的作法是將1%(w/w)濃度量的各雜質加入到100%濃度的主成分中,配製這樣的溶液來
驗證系統適用性。之所以如此配製,目的是模仿樣品中有可能存在的狀態,即有少量(1%左右)雜質存在時是否能與主成分達到完全分離,只有這樣才能比較客觀、科學地反映樣品中實際存在情況的(見圖1);而不應把該溶液配製成:主成分與中間體相同濃度的。因為一者實際檢測時樣品中不可能存在此種情況;二者該濃度不易確定,目前國內申報資料中一般的作法均是配製成較低的一致濃度,這樣各斑點當然易於完全分離了(見圖2),但在實際測定時,由於主斑點急劇增大,很易將相鄰雜質包含於主成分斑點中。同樣,質量標准中的系統適用性試驗用溶液的配製方法亦如此。
(1,3,4為雜質,2為主成分)
圖1 圖2 (雜質濃度均為供試品溶液濃度的1%)
3.檢出條件的確定
其基本出發點是:主成分與相關雜質均應在該條件下顯色,且在相同濃度下,斑點大小應基本一致。薄層板的類型根據被測物質的性質來選用,測定有紫外吸收的物質通常選用GF254或GF365板;測定無紫外吸收、需噴顯色劑的,常選用硅膠G板或H板,選用該類薄層板時,顯色方法根據被測物質的結構式選取,但當有多個顯色方法時,應分別進行試驗,選取靈敏度最高的顯色方法。如醋酸氫化可的松有關物質的測定,中國葯典2000年版採用鹼性四氮唑藍試液顯色,美國葯典26版採用硫酸-乙醇(10:90)溶液顯色,兩者均為激素類葯物的顯色方法。醋酸氫化可的松屬於激素類中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四氮唑法是腎上腺皮質激素的重要顯色方法;而硫酸-乙醇顯色法則主要是針對激素類中的雌激素的顯色反應,對於屬於腎上腺皮質激素類的醋酸氫化可的松則反應活性不強,結果兩法的靈敏度相差10倍以上。因此,檢出條件的確定,一定要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並根據試驗結果進行綜合考慮。
4.供試品溶液濃度的確定(靈敏度試驗——最低檢出限的測定)
供試品溶液濃度的設定在有關物質檢測中是至關重要的,濃度越高、越能反映樣品中雜質存在的情況,但若設定得過高,則會產生主斑點嚴重拖尾、「斷腰」等超載現象的發生,產生錯誤結論;若設定太低,又將達不到檢測雜質的目的,觀測不到雜質量的變化。其設定是根據最低點樣量和最大點樣量來綜合考慮的。
最低檢出限雖然是個絕對值,但真正的意義卻是其相對值,即相對於供試品溶液的濃度多少而言,所以測定結果不僅要羅列出其絕對值又應列出其相對值,這樣最低檢出限才有意義!最大點樣量則是通過不斷加大供試品溶液濃度,直至主斑點嚴重拖尾、「斷腰」等情況出現時來得到的。然後根據最低檢出限,採用「上推法」來確定:如一般設定雜質斑點小於1.0%對照斑點,對照溶液的濃度至少應為最低檢出濃度(即最低檢出限)的20~50倍,則供試品溶液濃度是最低檢出濃度的2000~5000倍;反過來,最低檢出濃度應至少達到供試品溶液濃度的0.02%~0.05%。應注意的是:由於最低檢出量和最大點樣量因試驗環境、薄層板質量以及即時試驗時其他各因素的不同而改變(即耐受性因數),故供試品溶液的濃度在保證小於最大進樣量的情況下,可在此基礎上設定得再高一些,以保證該濃度可適用於各種條件下。舉例說明見表1(規定雜質限度為1.0%)。
表1 最低檢出量、最大點樣量、供試品溶液和對照溶液濃度之間的比例關系
最大點樣量
供試品溶液
對照溶液
最低檢出量 濃 度 8mg/ml 3mg/ml 30μg/ml 1μg/ml 點樣量 10μl 10μl 10μl 10μl 絕對量 30μg 0.3μg 10ng 相對於樣品測定濃度的 100% 1.0% 0.02% 倍 數 關 系 5000倍 30倍 「基準點」
供試品溶液濃度也可設定得再高些,但不可超過最大點樣量。
5.加樣回收試驗(即准確性試驗)
准確性試驗可採用在預經有關物質測定後的樣品中,加入已知量雜質的方法來評價。准確稱取各雜質,將含有1%(w/w)濃度的各雜質加入到樣品溶液中,以驗證所採用的薄層測定條件是否可分離檢測出相應的各雜質以及樣品中已存在的雜質是否累加,斑點是否加深。該原理同前面所述的專屬性研究是一致的。
6.強力破壞試驗
該項研究是為了揭示原料葯內在穩定性的特性,它是開發研究的一部分。這些試驗是在比加速試驗更劇烈的條件下進行的,其能夠包含葯品在銷售過程中所遇到的劇烈條件。可取一批樣品通過強光、高溫、高濕、氧化破壞、以及酸鹼破壞來證明該展開條件能分離檢測出雜質。
7.展開距離
測定時一定要採用25cm、長薄層板,展開距離應盡可能長一些,以使雜質與主成分盡量分離。如用短板,易造成臨近主斑點的雜質斑點「躲進」主斑點中。但同時又應注意,距離拉大,斑點分散,會損失最低檢出限,降低靈敏度,故應綜合考慮。
8.其它的因素
展開溫度應盡量控制在20~25℃之間,尤其在冬季,應注意環境的溫度,如太低,將嚴重影響展開效果。另層析缸的蓋兒,應塗抹凡士林油,以保證整個試驗過程中,層析缸的密封,避免展開劑揮發;並應在展開前,預先傾入展開劑,以使層析缸內的空氣飽和,達到最佳的展開效果。薄層板由於有自製、市售,質量不一也應注意。
二.討論
1. 質量標准中的系統適用性試驗,最好能將最難分離的雜質訂入系統適用性試驗用溶液的配製,將此雜質的濃度配製為主成分濃度的1%,或0.5%,或0.2%(依據雜質限度而定)進行試驗,驗證分離度後,再進行樣品的測定,以確保試驗的准確進行。
2. 質量標准中,應配製系列濃度的對照溶液(即梯度對照),以對雜質有「半定量」的概念,這可更好地評價雜質存在的情況;並應規定雜質的個數及最大雜質斑點的限度,使質量標准更完善、科學。經查閱,中國葯典薄層色譜法測定有關物質的有70個品種,僅有2個品種採用了梯度對照,絕大部分品種僅是制定了對照溶液,均未規定雜質個數,和最大雜質斑點限度,如有若干個雜質斑點也無法判定;而英國葯典和美國葯典則幾乎每個品種均採用梯度對照,並規定雜質個數和最大雜質斑點限度,這一點值得學習和推廣。
3. 錯誤的一種誤區,認為HPLC法完全替代了TLC法,這是不正確的,一定要做到相互補充、相互論證、相互參考才是最客觀、最科學的!
本文是在參閱了日本《分析方法驗證》一書和大量日本國內新葯申報資料中質量研究部
分的內容所寫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