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實證主義方法解決的問題

實證主義方法解決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3-03-23 03:54:10

Ⅰ 實證主義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實證主義的主要內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
首先是科學究的目的.實證主義主張,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發現自然法則,以便人們預測事件的發生、控制物質和社會環境.科學知識用來為人類服務,如改善人際關系,創造新的工作方法,預測新事物對社會的影響,等等.舉例來說,人們可系統地探討促進學生學習的種種因素(班級大小、教學形式、教師素質等),用理論指導研究,從實踐中獲取數據驗證理論,然後再指導實踐.實證主義者認為,科學的探索永無止境.
第二是有關社會現實的本質.實證主義認為,社會現實穩定有序,原本就存在模式和規律.這些模式和規律有待人們去發現.從社會現象中發現規律和法則就如同發現美洲新大陸.如果不承認這一假定、認為社會現實混亂無序、無規律可尋,那麼預測和控制就不可能做到.
社會發展的總模式和總規律不會隨時間而變化.雖然目前人們對它們還未全部認識,但科學家們正在對社會現實的各個方面逐個研究,逐步認識,最終將形成有關知識的整體畫面.
第三是有關人的本性.實證主義認為,人受自我利益的驅使,追求快樂,但具有理性;人為外界的力量所左右,同一外因對所有的人都具有相同的效果.了解人的恰當方式是通過觀察人的外部行為,而不是揣摩他們的內心世界.這種觀點把人當作物,與行為主義的思想毫無二致.

Ⅱ 實證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研究方法包括哪些
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蒐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蒐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蒐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②啟發人們的思維。③導致新的發現。

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幹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第三,因果性。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④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實證研究方法的實證研究方法
實證研究方法包括觀察法、談話法、測驗法、個案法、實驗法(1)觀察法:研究者直接觀察他人的行為,並把觀察結果按時間順序系統地記錄下來,這種研究方法就叫觀察法。(自然觀察與實驗室觀察;參與觀察與非參與觀察)(2)談話法:是研究者通過與對象面對面的交談,在口頭信息溝通的過程中了解對象心理狀態的方法。(分為有組織與無組織談話兩種。須注意:一是目標明確。二是講究方式。三是注意利用「居家優勢」。四是盡量做到言簡意賅。)(3)測驗法:是指通過各種標准化的心理測量量表對被試者進行測驗,以評定和了解被試者心理特點的方法。(問卷測試,操作測驗和投射測驗)(4)個案法:對某一個體、群體或組織在較長時間里連續進行調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資料,從而研究其心理發展變化的全過程,這種方法稱為個案法(個案研究)。(5)實驗法:研究者在嚴密控制的環境條件下有目的地給被試者一定的 *** 以引發其某種心理反應,並加以研究的方法稱為實驗法。(實驗室實驗和現場實驗兩種)
管理的實證研究方法常用的有哪些
管理的實證研究方法常用的有:

數理實證研究

案例實證研究
經濟學研究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實證研究,另一種是什麼?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與實證研究相對的是規范研究。

所謂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兩個重要分支,是學術界對因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對經濟學的一種劃分。追朔西方經濟哲學發展的歷史可以看出這種劃分並不是一個新的論調,只是在我國的影響范圍的擴大是在改革開放之後,在中國的八九十年代比較流行的是規范經濟學,而現在佔主流地位的是實證經濟學。兩者在中國的爭論還沒有達到在西方的激烈程度。

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二者之間的區別應趨從於西方哲學關於對感性認識論和理性認識論的爭辯。可以說從西方哲學的構建之初就在這個問題上存在兩重看法: 感性認識論者認為只有歷史歸納法才是研究社會科學的唯一有效路徑,他們這一觀點是建立在對理性認識論者的關於科學理性可以解決人類發展中的一切難題的批判之上,經驗主義者認為科學研究只能從人類的認識經驗中尋找答案,所謂的事實後面的本質問題是不存的,或者即使存在,憑借人類有限的認識能力也不能為人類所了解和利用,人類只能認識經驗以內的東西,至於超出經驗的東西不屬於社會科學研究的范圍,而應該交給哲學家去研究。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論,感性認識論者只相信經驗的東西,強烈反對用邏輯和思辨的方法研究社會科學問題,。 與此相反,理性主義者對人類的認識能力推崇備工,認為人類可以憑借自己高超的思辨和邏輯推理能力來解決現實中的任何問題,可以發現社會科學領域的任何規律性的東西,不斷強調人類要剝去感性認識虛假的外衣,用理性來審視一切,用理性來重估一切價值判斷,這一認識方法甚至在西方哲學領域產生過重大影響。他們認為社會科學的研究不可能像自然科學一樣能夠在實驗室裡面模仿現實世界,進而建立模型來進行模擬,而只有憑借科學家的理性思維通過建立一整套嚴密的邏輯規則,運用數學的方法建構起一個個嚴謹的數學模型,從而把抽象的問題轉化為可以直觀的認識的問題,或採用局部均衡或採用整體均衡的方法進行求解.理性主義者只相信經過人類的理性加工過的東西,不相信感性的東西,從而把理性推上了至高無上的寶座.

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正是基於哲學上兩種不同的認識論從而形成了兩個不同的歷史學派,前者反對後者把經濟學的研究建立在幾個簡單的不合現實的基本假設之上,認識他們脫離了人類的實踐活動,這種批判方法正抓住了規范經濟學的理論硬核,給與了致命一擊,他們還反對邏輯推演的方法,強調歷史歸納法的絕對地位.而後者反對前者只注重經驗的東西,不能深入到事物內部去把握事物的本質,他們說歸納的東西只能說明過去的事實,而不能對未來做出預測和幫助.不能從紛繁叢雜的事物中抓住影響事物發展的主要矛盾,他們強調人類理性認識的絕對地位.

另外二者在進行理論構架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和理論結構也有很大不同,這些都是次要的問題.

對二者聯系的討論應建立在唯物辯證法的思想之上,實證的分析方法是獲得資料的有效手段,使人類獲得真理性認識的起點,但還需要人類對這些感性材料做出取捨,從中提升出對研究有用的東西,並充分發揮人類的認識能力,挖掘出事物的真正的本質,從而形成真理性的認識,用來指導實踐.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經濟學家都曾做做這方面的嘗試,試圖把二者聯系起來,如威廉.配第,馬克思,亞當.斯密,凱恩斯等都做出來很大貢獻.

參考資料:網路知道
實證研究法的特點
(二)實證研究法的特點:1.實證研究法的目的在於認識客觀事實,研究現象自身的運動規律及內在邏輯。2.實證研究法對研究的現象所得出的結論具有客觀性,並根據經驗和事實進行檢驗。(三)實證研究法的步驟:1.確定所要研究的對象,分析研究對象的構成因素、相互關系以及影響因素,蒐集並分類相關的事實資料。2.設定假設條件。在研究的過程中,研究對象的行為是有其特徵所決定,試圖把所有復雜因素都包括進去,顯然是不現實也不可能的。為此,必須對某一理論所使用的條件進行設定。當然,假設的條件有一些是不現實的,但沒有假設條件則無法進行科學研究。運用實證研究法研究問題,必須正確設定假設條件。3.提出理論假說。假說是對於現象進行客觀研究所得出的暫時性結論,也就是未經過證明的結論。假說對研究對象現象的經驗性概括和總結,但還不能說明它是否能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理論。4.驗證。在不同條件和不同時間對假說進行檢驗,用事實檢驗其正確與否。檢驗包括應用假說對現象的運動發展進行預測。(四)相關概念:規范研究方法
實證分析步驟
實證分析方法:實證的分析工具

實證分析要運用一系列的分析工具,諸如個量分析與總量分析、均衡分析與非均衡分析、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邏輯演繹與經驗歸納、經濟模型以及理性人的假定等等。我們這里著重介紹在經濟學中應用最多而在前面又未曾有過說明的均衡分析、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經濟模型。

先找一篇同類型的實證論文,模仿著寫,

數據要改,圖要重新畫形勢變一下,企業資料要換。

大學畢業季,很多同學都寫不好論文。寫不好論文,不僅影響成績,也影響畢業。所以,我在此分享一點經驗給同學們。

分析論文題目。大家在選定一個論文題目之後,一定要分析論文題目的寫作重點,分清主次。

收集材料,寫讀書筆記。當大家分析過論文的主要寫作方向後,大家要開始收集與論文相關的論文材料。把自己找到與所選論文相關的材料記到讀書筆記上,以備將來寫論文的時候作為參考。

國內外研究現狀。大家要將論文中的主要研究目的找出來。然後尋找分析國內外對此題目的分析與研究。

列舉大綱。結合論文題目。開始列舉大綱。先解釋論文中相關的知識點。然後寫當前的研究現狀,接著寫某題目的問題與不足,再寫針對該問題的對策。注意,問題和對策要相對應。論文中要列舉事例、添加數據、分析的圖片等等。

開始寫論文。按照大綱開始寫論文,但是要在必要的地方加上過渡段。然後是論文的腳注,引用、參考資料、結論等。

最後,大家把排版做好。未盡事宜,請大家斧正。祝大家把論文寫得更優秀。

特別需要注意:

注意,問題和對策要相對應。

必要的地方加上過渡段

在經濟學論文中,經常會出現實證分析,那麼什麼是實證分析呢?實證分析也可稱為經驗分析,目的在於用事實來支持論文所提出的觀點或證明某一種理論,具體包括兩種分析方法,一是統計分析,其中案例分析是其中的特例(樣本只有一個),二是回歸分析。那麼畢業論文撰寫實證分析都有哪些呢?

對於某一種的觀點,只要舉出一個例子來證實就可以了(暫時可以被接受),而如果驗證的結果是事實與理論不符,應分析其可能的原因:①事實與理論不對應,該理論本來就不是解釋這種現象的;②理論不正確,只要一個反例就可否定一個理論(用事實來證偽),沒有反例的理論被認為是暫時可以接受的假說;③理論提出的背景與我國當前的現實不一致,要分析不一致的地方,然後改進理論,或提出改變現實的政策建議。

與理論分析相比,實證分析應成為寫作、選題的重點。因為理論創新很難,而實證分析則可以且能夠體現論文寫作過程中付出的工作量,使論文可較易通過。畢業論文(尤其是學士、碩士畢業論文)應以實證分析為主,實證分析的內容可包括:

1、案例的調查、分析,可包括:具有一定創新意義的案例分析,如果該案例可以否定一個理論,或者說明這個理論在某個領域不適用;具有現實意義的社會調查,如當前有關「三農」問題的調查;在一個新的領域內做的調查,別人沒有做過或很少做過,如結合自身情況對大學生借貸狀況進行的調查。

2、發現一個證據,可以證明別人已經提出的但尚未被人證明過的理論,如林毅夫(2000,p.261~295)的文章「食物的供應量、食物獲取權與中國1959~1961年的飢荒」,是第一篇用計量經濟學方法檢驗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Sen的理論(「食物獲取權的被剝奪是飢荒發生的最根本原因」)的論文,屬於實證分析中的創新。

3、用大樣本的數據來驗證一種理論,或用一種新的方法驗證一種理論或觀點,雖然他人曾經用過同樣的數據,但自己使用的數據更多、周期更長(如利用每年都在增長的股市數據)、論證更有......>>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愛講話的人呢!
沒事就像一隻蒼蠅一樣,哦,對不起,是一群蒼蠅,嗡嗡嗡~~~唧唧歪歪個沒完沒了
什麼叫實證研究
實證研究指研究者親自收集觀察資料,為提出理論假設或檢驗理論假設而展開的研究。實證研究具有鮮明的直接經驗特徵。

實證主義所推崇的基本原則是科學結論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強調知識必須建立在觀察和實驗的經驗事實上,通過經驗觀察的數據和實驗研究的手段來揭示一般結論,並且要求這種結論在同一條件下具有可證性。根據以上原則,實證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為通過對研究對象大量的觀察、實驗和調查,獲取客觀材料,從個別到一般,歸納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和發展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
什麼是規范性研究,什麼是實證性研究?
實證性研究:假設有兩個人正在討論最低工資法,這是你聽到的兩種表述:

甲:最低工資法引起了失業

乙:應該提高最低工資

現在不管你是否同意這兩種表述,應該注意的是,甲和乙想要做的事情是不同的。甲的說法像一個科學家:他作出了一種關於世界如何運行的表述。乙的說法象一個決策者,他作出了他想要如何改變世界的表述。

一般說來,關於世界的表述有兩種類型。一種類型,如甲的表述,是實證的。他們做出關於世界是什麼的表述。第二種類型,如乙的表述,是規范的。規范表述是命令性的,他們作出關於世界應該是什麼的表述。

實證和規范的主要差別是我們如何判斷他們的正確性。從原則上說,我們可以通過檢驗證據而確認或否定實證表述。

上面幾段是經濟學書上的解釋。當然我是復制別人的。

我個人認為:實證分析就是用實際的、帶有普遍性的例子證明一個事物是按照什麼規律運行著的;而規范分析則則是通過公理、定理逐漸證明事物應該按照什麼規律運行著,但沒有或者偏離、正要偏離軌道的運行著。

計量經濟學中的實證分析說白了就是運用計量方法,對事物過去的數據進行的一種分析,既然是過去的數據,那就說明肯定用的是普遍的例子而且是實際的例子,所以計量經濟學本身就是實證分析的一種方法,用計量經濟學方法進行的分析都應該被認為是償證分析。 研究方法不斷完善這是指用來指導主體性教育思想研究的方法由規范性研究逐漸發展為分析式研究與規范性研究相結合.所謂規范性研究是指從價值的角度去探討問題

Ⅲ 簡述實證主義研究方法

首先,實證主義社會學是由法國社會學家孔德創立的,其代表作為《實證哲學教程》,後由法國的社會學家迪爾凱姆所繼承和發展,其主要著作有:《論社會分工》、《社會學方法的規則》、《論自殺》。孔德生活的時代正式法國社會變革的時代,他親歷法國大革命,看到了封建社會制度的瓦解和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於是他把社會學界定為研究社會秩序和社會進步的科學。
其理論基礎是:「起源於經驗主義哲學,是一種『樸素的現實主義』」。在對客體的認識方式上,承認在人的外部存在著一個真實世界,它獨立於並外在於人類的感官和意識,通過科學方法人類可以直接地認識這一真實世界,並且這個「真實世界」又由社會事實所決定的。
具體的研究方法:注重研究客觀事實和社會產物,將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作為研究起點,重視對社會規律進行科學概括,試圖尋求社會現象間的相關關系或因果關系;以承認存在著一個擁有特定價值觀、信仰、規范和角色的外部世界為前提,集中研究現實內容本身或實質;比較注重用客觀性的表達代替引索性的表達,力求補足和解釋特定引索性表達的意義,以使其結果普遍化;關注被研究對象的一般性、普遍性或規律性。
主要通過隨機抽樣調查方法去搜集資料,包括問卷法、結構性觀察法、問卷訪問法等;傾向於運用諸如統計圖表類的定量技術或利用統計軟體和計算機去處理、分析資料,以及用公式、數量模型去表達經得起檢驗的假設;既使用了包括觀察、實驗、測量、演繹、假說等自然科學的或經驗科學的研究方式,還使用了包括邏輯的、數學的、統計的分析方法。多用於橫向研究,常常圍繞某種社會現象(事件)、社會問題而不是針對某一個時期內去搜集資料,適用於對大范圍的社會活動結果或大量的社會現象(問題)的發生作宏觀研究分析。常運用統計學原理與方法,把大量社會現象的產生及演變,視為一種隨機現象進行研究,具體歸結為對隨機事件和隨機變數的演變趨勢和規律的研究。

Ⅳ 舉例說明實證主義方法論的應用

西方社會學家大多在某種程度上堅持由孔德和迪爾凱姆所開創的實證主義方向,其中包括各種理論流派。盡管各派的觀點不盡相同,但是他們都在一定程度上主張社會學應當成為一門科學。社會學不是探討「應該如何」,而只是客觀地闡明社會「究竟是如何」,它不關注於獨特的歷史事件,而主要關注於社會現象的原因和規律。他們堅持認為社會研究的邏輯方法是假設演繹法,科學假說的陳述必須由經驗事實來檢驗,理論僅當它得到經驗證據的完備支持時才是可接受的。獲取經驗證據需要採用實驗、系統觀察、調查、訪問、文獻考察等方法。雖然社會科學在方法、技術的運用上有其特點,但它在理論構建、證據搜集、證據分析與評判、理論檢驗等方面所運用的方法,與自然科學方法並無本質區別。實證主義者把自然科學方法論作為自己的基本原則,把自然科學當作科學的範例,在他們看來,社會學是符合科學的邏輯的。
在實證主義方法論流派中,較極端的派別是定量主義和數理社會學派。定量主義受心理學的操作主義和生物測量學的影響,強調在任何科學中都必須使用測量和計量的方法。定量主義的倡導者、美國社會學家G.A.倫德伯格主張,任何概念都可以測量,由於定義不明確而無法測量的概念在科學研究中是沒有用處的。20世紀40年代,美國社會學家S.A.斯托福、P.F.拉扎斯菲爾德等人進一步發展了社會學的數量分析技術。他們嚴格遵循經驗實證主義的原則,主張用精心設計的方法從資料中推導出理論。數理學派是50~60年代開始發展的,主張以數學的概念、理論、方法和公式來描述和表示社會現象,並運用數學模型或數學符號的運算來模擬真實的社會過程。認為通過數學描述和計算機模擬就能夠發現社會規律並對社會發展作出預測。這一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國社會學家H.M.布萊洛克和J.S.科爾曼等人。
美國的芝加哥學派創立了社會學經驗研究的傳統,早期它側重對城市生態問題的實證研究,提出「科學的社會學研究」的口號,摒棄一切哲學思考和內省方法。後期它又受心理行為主義的影響,只注重對微觀社會現象的描述和統計資料的堆積,忽視對宏觀現象的把握。
作為20世紀中期社會學主流的結構功能主義,直接繼承了迪爾凱姆側重分析社會結構及文化要素的研究傳統。這一學派的創始人T.帕森斯在他的社會行動理論中將社會化決定論與因果關系論作為他的基本假設,認為由社會化而得到的社會規范、道德與價值觀,支配、影響著個人行為,強調社會結構與文化的制約性。他還指出,社會學研究應側重分析文化因素與社會行動之間的因果關系。
社會交換論受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B.F.斯金納的影響,它借鑒心理學和經濟學的假設,將個人行為視為通過對不同利益與代價的衡量作出理性選擇與決策的產物,認為社會學研究的重點是:通過經驗與觀察來揭示個人接受報酬與付出代價的刺激而形成的行為或互動模式。這一學派的創始人是美國社會學家G.C.霍曼斯。G.C.霍曼斯與社會學現代結構主義的代表人物P.M.布勞都主張以嚴格的邏輯演繹建立公理形式的理論體系。他們認為,科學理論應是一個概括程度不斷提高的命題等級系統,所有低層命題都是依據邏輯嚴格地從高層命題推演得到的。布勞的理論體系包括21個假設、34個主要定理和150個子定理或推論,用以考察和解釋社會行動的基本模式。現代功能主義者,如德國社會學家N.盧曼,在構建理論體系時也經常使用演繹方法,即從抽象的假設出發,演繹出一套命題,再從經驗世界中尋找驗證。

閱讀全文

與實證主義方法解決的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摔跤徒手訓練方法 瀏覽:531
簡單做蒸雞蛋糕的方法 瀏覽:463
紅魔晶使用方法 瀏覽:720
白內障主要治療方法 瀏覽:810
84去霉斑最簡單方法 瀏覽:458
花生芽苗菜的種植方法 瀏覽:538
陽光板大棚安裝方法 瀏覽:337
玉石腰帶扣的使用方法 瀏覽:350
整數拆數的計算方法 瀏覽:516
花灑頭開關漏水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912
蘇打洗衣服的方法技巧 瀏覽:499
高三學生如何正確的學習方法 瀏覽:407
用專政的方法解決矛盾 瀏覽:855
3714的計算方法 瀏覽:147
日本蛇毒眼膜使用方法 瀏覽:112
女生尖叫訓練方法 瀏覽:150
家裡烤麵包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927
小米5s運營商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1
用簡單的方法找到市場籌碼集中區 瀏覽:624
中介借鑰匙解決方法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