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創新技術改革方法怎麼寫神經外科
神經外科學是外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專科性強、概念抽象等特點,其涉及的神經解剖、神經生理、病理等內容廣泛,臨床病例復雜多變,學生較難掌握。且由於課時安排少,教學份量重,教師為了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教學內容,常常採用「滿堂灌」式的教學法,既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不利於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不利於臨床思維和分析能力的培養,而且還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聽課疲乏。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對神經外科教學進行了改革,即在臨床課教學階段增設了神經外科臨床知識專題講座,並在講座中引進創新理念,經過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課前精心准備
為了搞好神經外科臨床知識專題講座,科室在講座前多次組織講師以上的教學人員對講座內容進行反復的討論及精心准備。除要求教師作好多媒體課件的准備外,還進行了集體備課和教學試講工作,促使教師對課件中的不足之處及時加以修改、補充及完善。講座均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不壓縮正常臨床課的授課時間,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參與講座。通過專題講座,以達到增強學生對臨床的感性認識,提高對外科疾病的發病原因、發病機理、臨床檢查、臨床診斷及綜合治療等方面的認知水平,逐步培養和鍛煉學生臨床思維的目的。
2 課間注重互動
神經外科臨床知識專題講座以多媒體形式進行,通過利用圖像、圖片、動畫和聲音等多媒體技術,將神經外科教學中的內容與臨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象、生動、具體地展示給學生,改變了傳統採用的板書式、掛圖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從簡單的記憶轉變到具體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學習神經外科知識。對於講座中涉及的新理論、新技術等學生不了解的內容,我們注意增加了課間互動[1],即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或讓學生提出問題由教師回答,同時還進行了有獎競猜等具有趣味性的活動。在教師的主導下,學生們紛紛主動參與,課堂氣氛活躍,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訓練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等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 改革考核模式
以往的學習成績多是採用考試的的方法進行,因形式單一,不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容易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2],即學生只靠記憶力獲取高分,而動手能力極差。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使學生對臨床實踐的意義有一個較為清醒的認識,從而轉變觀念,自覺地把基礎知識與臨床知識相互結合,努力學習神經外科學課程,我們對學生平時成績的考核作出了相應的改革,即給予參加一次學術講座的學生(指本年度有外科學課程的學生)每人平時成績0.5分,學期結束後按照參加講座次數,統計積分與考試成績相加,計算入學期的總成績中去,這一措施的推出,引起了學生們的強烈反響,參加講座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學生人數也由原來的100多人增加至200多人。
② 怎樣可以減輕脊髓損傷的痛苦
脊髓損傷之後的疼痛一般都是持續性的,經常發作,而且疼痛的性質多種多樣,現在臨床上沒有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疼痛的辦法,, 只能說緩解疼痛,一般可以採取按摩的方式來緩解疼痛,病人平時要多注意休息,嚴重時可以服用葯物來緩解疼痛。一般情況下,脊髓損傷的患者感受到的疼痛都是一陣一陣的,發作頻率比較短,基本上所有的患者都會感覺到疼痛,但是具體是什麼樣的疼痛是不確定的,能肯定的就是,這種疼痛持續性比較強,而且並沒有很好的辦法能夠解決這個疼痛,這里介紹了幾招可以緩解疼痛的辦法。
1、中醫按摩
大家應該都知道,中醫按摩具有緩解身心疲勞的作用,其實中醫按摩還可以緩解疼痛,中醫按摩是通過刺激穴道來得到各種效果,針對於一些脊髓損傷的患者,可以找一位中醫,按時按摩,中醫對人體的穴道的了解可謂是非常的透徹,在按摩前最好先和醫生交流好,說明自己的情況,傳達自己的目的,醫生自然就可以通過他的按摩手法來緩解你的疼痛感,久而久之,你的症狀一定會有好轉的。
2、多休息
事實上,人們處於深度睡眠的期間,對疼痛的感知是最弱的,所以盡量要為患者找一個舒適安靜的環境,讓他多休息休息,必要時可以服用適量的安眠葯,增強他的睡眠深度,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他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還可以有效的緩解疾病帶來的疼痛感。
3、服用葯物
雖然說服用葯物只是暫時性的壓制疼痛,但是如果是實在疼的受不了的時候,最好還是服用一些葯物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葯物並不是只要能陣痛就可以了,如果有一些葯物是影響病人身體恢復的,最好不要選用。脊髓損傷後的疼痛時間非常的長,疼痛感也非常的強烈,上面介紹的幾招都可以有效的緩解疼痛,如果說實在疼的受不了了的話,患者家屬千萬不要隨意的挪動患者,應該讓患者保持冷靜,隨後自己立即聯系醫生。
③ 有什麼好的辦法來解決神經損傷呢
如果是因為外傷引起的周圍神經損傷,可以通過葯物保守治療,主要是進行神經營養的治療,可以選擇甲鈷胺、維生素B1和維生素B12,還需要選擇激素進行封閉治療,控制神經水腫導致的進一步損傷。如果是由於銳器損傷而導致的神經離斷,需要進行神經的吻合手術治療,手術之後還需要良好的固定,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能夠初步恢復,還可以結合營養神經的葯物以及局部的理療方法綜合治療,後期還需要進行循序漸進的功能康復訓練。
④ 關於神經外科的發展前沿
目前神經外科已由顯微神經外科發展到微創神經外科學階段。微創神經外科是以最小創傷的操作、最大限度保護、恢復腦神經功能、最大限度地為病人解決病痛,盡量減少醫源性損傷。代表了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文化,是「生物-心理-社會」新型醫療模式一種表現
一、影像引導神經外科
又稱神經導航或無框架立體定向外科,是當前微創神經外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於導航外科把現代神經影像診斷技術、立體定向外科和顯微神經外科技術,通過高性能計算機結合起來,能准確、動態和實時顯示神經系統解剖結構和病灶的3D空間位置和其毗鄰關系。
神經導航的優點
它與有框架導航外科相比,具有下列優點:①術前手術方案的設計;②術中實時3D空間定位;③顯示術野周圍的結構;④指出目前手術位置與靶點的3D空間關系;⑤術中適時調整手術入路;⑥顯示入路可能遇到的結構;⑦顯示重要結構;⑧顯示病灶切除范圍。它應用於顱內各種佔位病變(如腫瘤、囊腫和膿腫等)、血管畸形、癲癇、顱底腫瘤、先天或後天畸形、鼻竇、脊柱和脊髓病變等。一旦病人資料被注冊後,系統就可以追蹤先是手術探針,從而追蹤手術的過程,其精確程度可達毫米。
二、微骨窗入路手術
微骨窗入路手術是微創神經外科學的標志之一,其優點是醫源性損傷小,手術後反應輕,手術效果好。隨著顯微神經外科技術的發展,以及神經影像技術的進步,使得一些顱內小的、深部腫瘤發現率得以提高,是病變的解剖定位更加准確。採用顯微神經外科技術,是的利用頭皮小切口、微骨窗入路,以及少暴露、少牽涉病變周圍正常組織,手術治療這些病變成為可能,從而改變了傳統開顱方式。尤其是術中導航技術的引進,為微骨窗入路技術的出現和推廣提供了可靠的技術。
三、神經內鏡輔助手術
神經內鏡輔助手術:利用神經內鏡亦稱腦室鏡,輔助神經外科手術,可以縮小開顱范圍,放大手術野內解剖結構圖像增強局部光照,提高了手術效果,屬微創神經外科重要技術。神經內鏡輔助下的顯微手術治療顱內動脈瘤、蛛網膜囊腫、腦室內微小病變、經單鼻孔切除垂體瘤,獲得良好效果。
⑤ 得了三叉神經痛都不想活了,我該怎麼辦
不要這么消極,現在三叉神經痛是可以手術治療的啊,微血管減壓術可以徹底解決三叉神經痛的,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神經外科做這個手術做的就很好啊,你可以去看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