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詩經·採薇(節選)賞析
賞析一:
這是詩經里一個著名的句子,它像一幅畫,把一個出門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出門時是春天,楊樹柳樹依依飄揚,而回來時已經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當兒,他經歷了什麼已經盡在不言中了。
賞析二:
《採薇》是《詩經·小雅》中的一篇。歷代注者關於它的寫作年代說法不一。但據它的內容和其它歷史記載的考訂大約是周宣王時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獫狁(即後來的匈奴)已十分強悍,經常入侵中原,給當時北方人民生活帶來不少災難。歷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邊外和命將士出兵打敗獫狁的記載。從《採薇》的內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詩中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
B. 詩經採薇節選賞析
「以哀景寫樂」是指詩歌創作中的情景反襯手法,這種手法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效果,那就是「一倍增其哀樂」。
《採薇》詩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4句運用了這種手法,但並不具有對應關系。運用對比的方式。
將時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來」剪接融匯,創造出超越現實的典型畫面。短短4句詩,看似平淡,娓娓道來,卻充滿了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同一個「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條路,卻有「楊柳依依」與「雨雪霏霏」之別,而這一切都在這一「往」一「來」的人生變化中生成。
出自:《小雅·採薇》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的一篇。
採薇(節選)
先秦:佚名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
我心悲傷,莫知我哀!
譯文: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
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飢真勞累。
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2)採薇節選最簡單的方法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記載周人與戎狄之戰的詩篇,這首詩最早也應該是周穆王之時的詩篇。據《史記·周本紀》記載:西周之時與戎狄作戰始於周穆王,周穆王是周康王之孫,周昭王之子。
周穆王繼位時年已五十,這時王道衰微,他繼位後雖然使西周天下再度安寧,但是卻無故前去征伐戎狄之族,而又不聽賢臣勸諫,他的宣戰以失敗告終,最後只得了四頭白狼和四頭白鹿回來。
此後就破壞了戎狄之族與周的關系,臣服的諸侯國就不再來朝周王了。後來到周宣王時,周宣王又與戎狄之族作戰,也是以失敗告終,而周宣王也因此而亡。
此後就使戎狄之族與中原的戰爭不斷,到周幽王繼位之時,周幽王無道,又無力平息戰亂,戎狄之族經常侵犯西周之地,周幽王最終也被戎狄之族殺死,使西周滅亡。
這首詩以一個士兵的口吻,以薇菜的變化順序來說明這些參與戎狄之戰的人在戰場上停留的時間。他們與戎狄之戰開始很艱難,其中也有勝利,但是多數時間都是敗仗,所以就特別指出。
與戎狄之戰很棘手,不容易取勝,所以他們就不能及時回到家鄉,所以士兵們就非常懷念自己的家鄉。當家鄉楊柳吐穗隨風飄盪時,戎狄之族的居住地還是雨雪霏霏之時。
他們忍飢挨餓還要時刻警惕敵人來襲,而士兵心中厭戰的痛苦情緒沒有人能夠體會得到,此詩就是三千年前這樣的一位久戍之卒,在歸途中的追憶唱嘆之作。其類歸《小雅》,卻頗似《國風》。
雅:就是典雅之意,是記載君王之政盛衰過程、盛衰狀況的詩篇。《小雅》,依照這些詩歌的內容分析,所記載的是君王之政興盛美好的詩篇。
主要表現在小功德之類,如諸侯的功德,或者是頌揚。鹿鳴之什:什的意思,就是以十篇詩歌為一卷,也就是十篇詩歌為一個組成部分,什就是十之意。
鹿鳴之什就是指由《鹿鳴》為開頭的十首詩歌。這十首詩歌包括《鹿鳴》、《四牡》、《皇皇者華》、《常棣》、《伐木》、《天W》、《採薇》、《出車》、《杕杜》、《南陔》(而南陔這首詩歌是笙歌,即有聲而無辭)。
C. 怎樣教好這首詩經.採薇(節選)
[設計理念]
[目標定位]
[教學流程]
一、了解《詩經》,引入課題。
1、(課件展示《詩經》,)大聲呼喚它!
2、師:《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原本叫《詩》,共有詩歌305首,又稱「詩三百」。分《風》、《雅》、《頌》三部分。從漢朝起儒家就將其奉為經典。書中詩的作者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課件演示)
3、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品味《採薇》中一個經典名句,請同學們打開書……(課件出示教材)
二、讀准詩歌,把握基調。
1、同學們自由誦讀。
2、個別讀,注意「薇、雨、霏」的讀音。(你也讀讀!你學學他讀讀)
3、同學們再結合註解讀讀?指名個別讀!(問聽眾,你聽出了什麼?——說一說詩表面意思。)
4、師:老師這里還有一段話,相信你讀了會更有收獲。引入課外學習資料。(課件演示)[寒冬,陰雨霏霏,雪花紛紛,一位解甲退役的遠征戰士離開邊關,孤獨地行走在回鄉途中。道路崎嶇,又飢又渴。此刻,他遙望家鄉,不禁思緒紛繁,百感交集。艱苦的軍旅生活,激烈的戰斗場面,無數次的登高望歸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現。《採薇》,就是三千年前這樣一位久戍之卒,在歸途中的追憶唱嘆之作。]
5、指名個別再讀。
(鼓勵讀的動情者,借勢導:這段話中哪個詞讓你想到要這樣讀?)
6、同學們,讀了這許多遍,你有沒有發現詩中這兩句有什麼特點呀?(師板書三組反義詞)
7、檢測問:「昔」指何時?「往」去何方?「我」指誰?「今」又指何時?「來」去何方?
8、哪一句是這位遠征戰士的回憶?(課件出示)
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1、誦讀「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楊柳依依」是什麼意思呀?
師:(配樂《自然之聲》)同學們閉上眼睛,除了楊柳你還看到了什麼?還聽到了什麼?
2、真美!此時你最想做什麼?
3、出示《清平樂·村居》
清平樂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ǎ0)?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4、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小兒溪頭卧剝蓮蓬。而這位士兵呢?——征戰沙場!他願意嗎?(課件:往否?)
5、為什麼?
·故園情難了!
·沙場血腥、殘酷!
6、大丈夫仗劍遠行志在四方,他真的不去征戰沙場嗎?出示課件。(周宣王執政的前夕,玁狁(xiǎnyǔn)曾乘周王朝政治動亂和遭遇大旱災,侵擾我國北方邊境。)
師:什麼叫「侵擾」?
師:此時,往否——?為什麼?
7、在「不得不去」面前,這樣一位深明大義的士兵出征前最割捨不下的是什麼?(父母、兄弟、子女、妻子、親朋好友、門前的那棵柳樹……)
8、我想,此時此刻也就只有一詞可以形容的心情了——「依依不捨」。
9、(課件出示詩句)指導讀出味!
10、其實,自古就有「折柳相送」的說法,哪位同學能借用詩句來印證一下?
(課件出示)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柳管別離。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四、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1、就這樣,這個士兵帶著對家園的思念,帶著對親人的眷戀,踏上了漫漫征程。或許是一年,或許是三五年,亦或許是「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征夫回來了!(課件出示後句詩,齊讀)
2、「雨雪霏霏」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同學們隨便說一說。
師:要是我吃飽喝足了,穿著暖和的皮大衣,這就是一幅美麗的雪景圖!
3、課件播放「雨雪菲菲」聲效圖,同學們感受。
師:聽著這風聲,雪聲,你心裡怎樣?(打冷顫——好冷!)
師:引導學生讀。
師:(調侃)你現在餓嗎?渴嗎?
師:你知道嗎?這位歸來的征夫卻——(課件出示:行道遲遲,載渴載飢。)
生齊讀: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
4、你體會到了什麼?(征夫冷,餓……)這分明就是雪上加霜!
這是一幅怎樣的圖畫?(凄慘、悲涼……)
5、不應該呀!一位凱旋的戰士回歸故里怎能如此凄慘?如此悲涼?這樣一位戰士回鄉,照理說應該有些什麼?
6、可是掌聲、鮮花、親人的迎接……有嗎?卻只有——雨雪霏霏。(接讀)(課件出示:昔日_____沒了,只有——雨雪霏霏!)
◆師:昔日幸福的家園沒了,只有——(生接讀:雨雪霏霏)
昔日恩愛的親人沒了,只有——(生接讀:雨雪霏霏)
昔日裊裊的飲煙沒了,只有——(生接讀:雨雪霏霏)
昔日依依的楊柳沒了,只有——(生接讀:雨雪霏霏)
(可以讓一組同學連成一個排比句,讀出傷悲)
7、師:凱旋而歸的這位征夫呀,沒有了絲毫的喜悅;僥幸活下來的征夫呀,沒有了半點慶幸!為什麼?為什麼?征夫怎麼也想不明白!他撫今追昔,仰天長嘆——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為何雨雪菲菲?
8、可是仰天長嘆,誰又能聽得見呢?還不是只有那——雨雪霏霏!他徹底絕望了,他的心猶如飛舞著的雪花一樣冰冷!猶如低沉著的山風一樣哀吟。
生接讀——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菲菲?
9、哀兮!悲兮!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這「雨雪霏霏」不正是這位回鄉徵人內心凄苦的真實寫照嗎?
10、就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心傷悲,莫知我哀。」一樣有誰知道他的哀愁呢?我想或許也只有這「雨雪霏霏」知道了!(課件出示:雨雪知我心,霏霏訴我哀!)
五、作業
1、收集至少四句借景抒情的詩句。
2、背誦《十五從軍征》。
3、讀讀《採薇》整首詩。
六、板書設計
詩經採薇(節選)
昔往楊柳依依——不舍
戰爭之禍
今來雨雪霏霏——悲涼
D. 詩經·採薇怎麼背
詩經·採薇(節選)的寫作背景我來答有獎勵ishengqiuLV.8 2017-12-15聊聊《採薇》是西周時期一位飽嘗服役思歸之苦的戍邊戰士在歸途中所作的詩,詩中敘述了他轉戰邊陲的艱苦生活,表達了他愛國戀家、憂時傷事的感情。詩的前三章以倒敘的方式,回憶了征戰的苦況。為了抵禦狁的侵擾,他長期遠離家室,戎馬倥傯,多麼渴望邊境早日安定而返故鄉!四、五二章陡轉筆鋒,描寫邊防軍士出征威儀,全篇氣勢為之一振,兵士們的愛國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末章寫解甲歸里。雖能生還,然昔日的征戍勞苦卻只換來今日的「載渴載飢」,怎不令人黯然傷神?此詩選自「小雅」,卻有「國風」民歌的特點,頗為講究句式重疊與比興手法的運用。如前三章的重章疊句中,文字略有變化,以薇的生長過程,襯托離家日久企盼早歸之情,異常生動妥貼。第四章以常棣盛開象徵軍容之壯、軍威之嚴,新警奇特。末章以從征前與來歸時的景緻,寄託不盡的感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歷來被認為是《詩經》中的妙言佳句。《採薇》是《詩經·小雅》中的一篇。歷代注者關於它的寫作年代說法不一。但據它的內容和其它歷史記載的考訂大約是周宣王時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獫狁(即後來的匈奴)已十分強悍,經常入侵中原,給當時北方人民生活帶來不少災難。歷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邊外和命將士出兵打敗獫狁的記載。從《採薇》的內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詩中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全詩分三章,前三章疊出,以採薇起興寫薇由作而柔而剛,而戍役軍士遠別家鄉,歷久不歸,思鄉之情,憂心不已!作者寫道:山薇啊,你發芽了,出生了,我們總該回家了吧!但轉眼又是一年,我們都顧不上家室,這卻是為何呢?為了獫狁入侵之故,我們連好好坐上一會兒也來不及,也是為了獫狁之故。我們需要攻戰!又到了採薇的時候,薇葉長大了,枝葉柔嫩,這下總該回家了吧!心裡的憂傷如此熾烈,為戰事奔波,我們戍期未定,誰難替我們帶回家信!山薇長得粗壯剛健了,這下該回家了吧!已是陽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沒完,還沒法閑暇,憂傷的心情好不痛苦,卻無人相慰勞!四、五兩章是寫邊關戰事繁忙、緊張:那盛開的花是什麼?是棠棣之花。用花之盛起興,喻出征軍伍車馬服飾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麼?那是將士的軍車,兵車既已駕起,戰馬高大雄健,戰事頻繁,軍隊又要遷徙,豈敢定居?駕著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馬,軍將們坐在戰車上,步兵們蔽依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