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漢景帝是如何平定七國之亂的
景帝三年(前154年),吳王濞起兵廣陵(今江蘇揚州),有眾二十餘萬,還兼領楚國兵。他置糧倉於淮南的東陽,並派遣間諜和游軍深入餚澠地區活動。吳楚軍渡過淮水,向西進攻,是叛亂的主力。膠西等國叛軍共攻齊王將閭據守的臨淄,趙國則約匈奴聯兵犯漢。景帝派太尉周亞夫率三十六將軍往擊吳楚,派酈寄擊趙,欒布擊齊地諸叛國,並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齊、趙兵。曾經做過吳國丞相的爰盎,建議景帝殺晁錯,恢復王國故土,以換取七國罷兵。景帝在變起倉猝的情況下接受了這一建議,處死晁錯。暫時居於優勢的吳王濞認為自己已經取得了「東帝」的地位,拒不受詔,戰事繼續進行。
在吳楚軍西向攻取洛陽的道路中,景帝弟劉武的封國梁國橫亘其間。吳楚軍破梁軍於梁國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當時周亞夫率漢軍屯於梁國以北的昌邑(今山東巨野東南),他不救梁國之急,而以輕兵南下,奪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蘇洪澤境),截斷吳楚軍的糧道,使其陷入困境。吳軍多是步兵,利於險阻;漢軍多是車騎,利於平地。戰事在淮北平地進行,吳軍居於不利地位。梁國又堅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南),吳軍無法越過。吳軍北至下邑(今安徽碭山境)周亞夫軍營求戰。結果吳軍一敗塗地,士卒多飢死叛散。周亞夫派精兵追擊,吳王濞率敗卒數千遁走,退保長江以南的丹徒(今江蘇鎮江)。漢遣人策動吳軍中的東越人反吳。東越人殺吳王濞。楚王戊也軍敗自殺。吳楚叛亂起於正月,三月即告結束。
在齊地,膠西等王國兵圍臨淄,三月不下。漢將欒布率軍進逼,膠西、膠東、淄川、濟南諸王或自殺,或伏誅。齊王將閭為漢城守有功,但是他曾擬奪取帝位,後來還參預過七國之亂的策劃,特別是在被圍困時又與膠西王等通謀,因此不能見容於漢,被迫自殺。在趙地,趙王遂撤兵堅守邯鄲,酈寄攻之不下。匈奴人知道吳楚兵敗,也不肯入漢邊助趙。欒布平定齊地諸國後,還軍與酈寄共同引水灌邯鄲城,邯鄲城破,趙王遂自殺。
吳楚七國之亂在三個月內全部平息,統姓諸侯王的勢力受到致命打擊。景帝趁勢收奪各諸侯國的支郡,邊郡歸朝廷所有,同時取消了王國自行任命官吏和徵收賦稅的特權,削減了王國的屬官,王國的丞相改稱為相,國相還負有監察王的使命,規定諸侯王不得治理民政,只能「衣食租稅」,即按朝廷規定的數額收取該國的租稅作為俸祿,王國的地位已與漢郡無異。
七國之亂的平定,鞏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漢高祖分封子弟為大國所引起的矛盾,並為漢武帝以「推恩策」(見推恩令)進一步解決王國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Ⅱ 吳楚七國之亂是怎樣引起的又是怎樣平定的
吳楚七國之亂是怎樣引起的?又是怎樣平定的?以下內容將為大家講述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在楚漢戰爭時期,劉邦為了爭取力量,戰勝項羽,曾把一些掌握重兵的將領分封為王,叫做異姓王。西漢建立後,劉邦一方面鏟除了這些異姓諸侯王,另一方面又陸續分封同姓的子弟作王,企圖藉此確保劉家的天下。受封的諸侯王權力很大,他們可以徵收租賦,鑄造錢幣,還可以任免除丞相、太傅(太子的老師)等以外的官吏。後來他們的勢力越來越大,嚴重影響到中央集權的鞏固。
七國之亂平定以後,景帝規定:各封國一律由中央政府派官吏治理,諸侯王只能享受封地內的租稅,不再給以獨立的軍政權力。到漢武帝時候,進一步採取措施,削奪諸侯王的勢力。第一步頒布「推恩令」,准許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給子弟,分散王國的力量。第二步又陸續奪去大批王侯的爵位。這樣,經過長期斗爭,諸侯王問題終於解決,西漢中央集權政治得到鞏固。
Ⅲ 晁錯若是不死,是否有其他方法解決七國之亂
沒有其他辦法,畢竟對於漢景帝來說,削藩是必須的。而對於諸侯們來說,不想被削藩就只能造反改變自己的地位。
看當時的七國之亂就知道,諸侯們是早有準備的。畢竟那會不像現在,大家聯系就是一個電話的事情,既然是聯合造反,就說明私下裡早已經達成了各種合作協議。而漢景帝的反應也說明,朝廷也是准備好了的。既然雙方都已經做好了打仗的准備,又怎麼會因為晁錯一個人的生死改變決定呢?也就是說戰爭是必然的,大家只有通過拳頭才能決定自己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