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克服自己的認知偏差
人類有一項特有的思考方式——自動化思考,它是指人類在無意識狀態中做出的思考。正是這種自動化思考使我們產生了認知偏差,從而陷入了錯誤認知的誤區。
例如,你的鄰居與你在街上擦肩而過卻沒有打招呼。明明那人只是沒有注意到你而已,但是你心裡卻會有「他是不是討厭我啊」,「我是不是不小心得罪他啦」的想法……
自動化思考導致的認知偏差會經常讓我們有「被討厭了」「大家都在嘲笑我」「只有我運氣不好」「我肯定又要失敗了」等負面的想法。
這一些原本並非事實,但是你卻堅信這些都是事實,結果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避免認知偏差——正念法
有人總喜歡回憶過去的痛苦經歷。其實,已經過去的事根本沒有消除的必要,因為過去已經不復存在。不管是多麼不愉快的事,它們都只存在我們的記憶之中,而並非存在於現實之中。所以,沉浸於過去的人相當於被不存在的東西束縛住了。
為了避免認知偏差,關鍵在於正確的認清事實。當發生某件事時,應該只將意識集中在眼前的事實上,排除多餘的印象、思考、喜惡,只接受其最真實的狀態。這就是正念法。
用正念法來進行自我管理,就是讓自己徹底面對現實。
人類總喜歡逃避事實,尤其是那些讓人不愉快的事實。當你感覺到自己快要被負面情緒吞噬時,千萬不要放任這些負面情緒,而應該將意識集中在「現實」和「現在」。只要將注意力集中在「現在」的「現實」上,就可以解決絕大多數的問題。
記住,是行動不是意志
由於思維的誤區,很多人會自責,為自己貼上「我不行」的標簽。陷入消極的情緒中,不能前行。其實,在我們的人生中,能夠導出結果的只有「行動」。而不採取任何行動,只是頭腦中反復思考「必須擁有更堅強的意志力」之類是毫無意義的事。只能使你的願望永遠都只是願望而已。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幫助我們去的成功的並非「意志」,而是「行動」。只有改變行動,才能改變一切。
所以,不要因為過去的事情而懊惱,也不要因為對未來的不安而畏縮不前,更不要因為周圍的環境而心存怨恨。只有把握「現在」和「現實」,採取合適的行動,你的人生才會變得更加燦爛。
⑵ 社會認知中的四種偏差分別是什麼如何避免
社會認知中的四種偏差分別是第一印象、暈輪效應、刻板印象、近因效應。
避免方法:在生活中,我們要嘗試利用各種方法,提升自己的科學認知能力。比如,我們要有意識地了解認知偏差的類型,並時刻提醒自己警惕陷入認知的陷阱中。又比如,我們可以利用思維工具,快速提升認知能力。像交叉思維、故事思維、矩陣思維、肯定式探尋思維,都能幫助我們從直覺思考上升到理性思考。
在今天這個信息化時代,各種信息撲面而來。我們最不缺的就是信息獲取,而最稀缺的,就是科學認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不要高估自己的認知水平,我們很容易會陷入認知的誤區中。但我們也不要低估自己的認知能力極限,通過學習、思考並在實踐中修正認知偏差,我們的科學認知能力一定能不斷提高。
社會知覺常出現的四種主要偏差
1、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指與陌生人初次相見給自己留下的印象。第一印象鮮明、深刻而牢固,會形成一種固定的看法,影響甚至決定著今後的交往關系,在社會知覺中起重要作用,常常造成「先入為主」的偏差。
2、暈輪效應。暈輪效應是指對人的某些品質、特徵形成的清晰鮮明的印象掩蓋了其餘品質、特徵的知覺。這是以偏概全,「一俊遮百丑」、「一壞百壞」的主觀傾向。
3、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對社會上的各類人群所特有的固定的看法,或是對人概括、泛化的看法。刻板印象能潛在於人的意識之中。一旦形成了刻板印象,個體在對人認知中就會不自覺地、簡單地把某個人歸入某一群體中去,給對人的認知帶來偏差。
4、近因效應。近因效應,是指在時間上最近獲得的有關信息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強烈影響。在與熟人多次交往中,近因效應起很大的作用。熟人行為上表現出來的某種新異性會影響或改變第一印象的影響。
⑶ 先糾正認知偏差,再解決問題
有網友問:我家孩子正上高一,本市頂尖中學,成績名列前茅,科物理太差,化學也是,怎麼辦?
我覺得題主肯定對孩子的真實學習情況並不很清楚,通過提問可以看出來:
城市頂尖中學,尖子之間的比拼,你知道激烈到什麼地步嗎?
往往是:如果你存在著一門薄弱學科,就會被毫不留情地甩到後面!
更別說物理化學兩門課都「太差」了!
這樣兩門都偏科的學生,根本沒有機會進入尖子的行列!
可能是以下幾種情況:
1.對孩子的認知偏差:
孩子成績可能並不是所謂的「名列前茅」:
」名列前茅「這個論斷來自哪裡?是班級成績表?還是孩子的自述?還是你的猜測?
哪個更靠譜?哪個更接近真實情況?
2.對學校的認知偏差:
孩子的學校真的是「頂尖中學」嗎?
有沒有可能學校並不頂尖,甚至很一般?
家長是受了學校的蒙蔽?還是自己自欺欺人自我安慰?
3.對自己的過度自信:
過度自信也會產生認知障礙。
過於相信自己的判斷,會對問題視而不見。明明有問題,卻因過度自信而受到蒙蔽,被忽略。
解決的方法,就是不斷告誡自己,要尊重事實,不懂就問。
孩子究竟怎樣?學校究竟怎樣?自己要去實地調查。
如果你在這個方面不專業,那你完全可以問問身邊專業的人;即便你是本專業,多問問可能會更客觀。
任何一個理性的家長,都會對學校和孩子的各種情況進行一個理性的分析,得出一個靠譜的結論。
充分認識、了解孩子學習的真實情況,物理、化學究竟「差」到怎樣的地步?進一步梳理哪些知識點是漏洞?孩子學習態度怎樣?對物理化學是否有畏難情緒?和孩子、和老師溝通,一點一點梳理清楚,一個一個問題去攻克,慢慢就不太難了。
希望能幫到您。
我是戚老師,感謝關注閱讀。
⑷ "認知偏差"是什麼意思如何減少認知偏差
“認知偏差的定義 所謂認知偏差是指人們在知覺自身、他人或外部環境時常因自身或情景的原因使得知覺結果出失真的現象。”多角度出發。對待同樣的事物,要學會通過不同的角度的觀察,突破原有的思維方式,往往能夠發現更多奧妙,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不要有從眾心理,大部分人的想法不一定是正確的,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注重行動。只有空想,是不能夠促進認識事情的進展的。想要避免認知偏差,關鍵在於實踐,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才能夠完全認識事物。建議將觀察到的事物特徵,採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記錄下來,此方法操作簡單,效率奇高。
⑸ 8種克服認知偏見的策略
我們的很多決策依賴於情緒系統的輸出(從進化時間上比較「舊」的大腦部分)(《How We Decide》,《Synaptic Self》),這部分大腦屬於典型的經過了漫長進化時間所雕琢過的,決策機制嚴重適應遠古社會的模塊(《Mean Genes》)。正是由於人類大腦進化仍然停留在遠古時代,導致我們存在各種各樣的認知偏見:我們的看法是妥協的結果,我們的決定是基於錯誤的信息,我們的反應是基於錯誤的認知。
這些錯誤的產生要歸結於我們大腦獲取信息的機理,我們理解談話內容、閱讀文字信息、體會他人行為、解釋各種動機都有可能產生錯誤。
大腦進化出了快速反應的能力,在古代能夠大大增加人類的存活概率,但是這也許不適合於現代社會。例如,快速做出結論的大腦機制。在茹毛飲血的遠古生活中,食品安全實在是一個反復出現的進化選擇壓力,假想你在吃了某東西之後不久上吐下瀉,即便有可能只是巧合,出於保險起見也還是假定是食物有毒,下次不吃為妙,因為不吃該食物的話還有別的食物可以選擇,無關大局。但吃了的話可能代價就大了。所以通過顏色來判斷食物是否有毒在遠古是十分有用的。
這些「啟發式」導致產生一種非邏輯的線性思維來解釋日常的各類信息。特別是當存在我們自身的內在的驅動時。例如,你習慣於進行自我貶低,那麼你就會採取一種消極的方式解釋各類社會現象。你可能會直接將一次沒有收到朋友宴會邀請,理解成沒有經常和朋友一起就會導致疏遠。
認知偏差產生的直接原因是我們對周圍環境的有限觀察力、對具體事物的有限記憶力、對信息的自動簡化趨向。這其實是一種准確性對速度要求的妥協,畢竟生物是進化而不是設計的產物。我們不可能像電腦一樣擁有速度的同時又擁有準確性。
認知偏見(cognitive bias)概述
人們總是傾向於找尋、解釋、關注和記住與自己先前觀點一致的信息,這就是所謂的 證實偏見 。這一效應在處理與感情相關或者與根深蒂固的信念(entrenched beliefs)相關的事情時表現的特別明顯。這也是其他認知偏見的根源。
還有其他的一些產常見的認知偏見,比如賭徒謬誤,我們總是趨向於認為將來的事情會被過去的事情所改變,而實際上兩者並沒有相關性,如果你投硬幣5次,5次都是正面,你會認為第6次是正面還是背面呢?大部分會認為是背面,而實際上這是錯誤的。前後兩次投擲硬幣的正反面之間沒有任何關系,它們是各自獨立事件。人們犯這個錯誤的思維邏輯是當一件事情重復發生多次時,會不自覺放大下次相反事情發生的概率。很多人在賭博上損失慘重,就是受這個思維邏輯影響。
另一個無處不在的認知偏見就是錨定效應。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在他的著作《思考快與慢》中提到一個實驗。在實驗中被試們被問及一個問題,非洲國家中有多少比例的國家是聯合國成員國?實驗中兩個小組組成人員基本類似。其中一個小組被問是多於還是少於10%,另一個小組被問是多於還是少於65%,第一個小組答案的平均值是25%,第二個小組是45%。這兩個問題都有一個錨點10%和65%。這個數字給予了被試們進行思考的起點,他們根據這個起點推斷出最後的答案。
這里不再過度介紹認知偏見(後面有時間再詳細介紹),而是向大家介紹怎麼避免認知偏見。無論這些偏見被叫做什麼,表現在哪些方面,我們都有辦法去找到它們。現在已經有100多種這類偏見被發現和研究。它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然而,我們可以通過下面8種策略進行理性清晰的思考以避免被這些偏見誤導而得出錯誤的結論。
8種避免認知偏見的策略
我們擁有一個強大的多功能機器---大腦,它可以通過實踐訓練,形成下面這些思維習慣:
1.聚焦數據:在任何需要做決定的場合中,專注於各類證據或者數據,即使是一些蛛絲馬跡。數據有時候很難獲取,但是能夠通過推算得出。一旦形成了這樣的思維習慣,那麼我們的大腦會不自覺的運轉,讓它變得毫不費力。
2.尋找相反的數據和結論。學會注意哪些不好的負面評論。100個好評非常有用,但是100個好評加一些差評更有用。這是對抗證實偏見的最好武器,這也許是這8條策略里最重要的一條。如果存在哪些支持這個觀點的數據,那麼嘗試去找到不支持的。這樣你對每件事情將會形成更加清晰全面的認識。事實上,這也是科學調查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學習也是如此,通過試圖推翻現有的知識體系,能夠幫助我們建立起更加全面的知識體系。
3.尋找噪音。我們很難消除噪音影響,但是學會如何尋找噪音並避免它是相當有用的。假如你想要找出誰是博客圈最有影響力的人,你可以選擇以關注者數量作為評價標准。假設你找到了一個有20萬關注者的博主。但是假如關注數是一種噪音會怎麼樣呢?這里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這個噪音。第一個層面就是,最有影響力的博主通常有15到25萬關注者,在這個范圍裡面,20萬只是普通水平。如果你需要找出最好的,那麼肯定超過20萬這個數。第二個層面是這些關注只是為了炒作的一種互動,對你的評價沒有意義。它們沒有作為粉絲的價值,從來沒有點贊也不會閱讀相關博文。噪音就是那些對你來說毫無用處的背景信息。
4.測試和再測試。考慮下面這個例子。你正在和一個朋友聊天,他表現的不是很友好。你也許會想你們的友誼已經變淡了或者他今天心情不好又或者你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為了找出上面這些猜測的真憑實據,我們可以進行各種測試。嘗試開始一個相同的談話或者主動問他那天做了什麼。也許你得出你的朋友在星期三容易生氣的結論。然後不要僅僅在星期三測試這個假設,你可以在其他時間進行測試。也許你的朋友從來心情就沒好過,或者他只是隨機的心情不好。是因為工作壓力嗎?再進行測試。這里需要注意,稍不謹慎,你就可能掉入證實偏見的誤區。
5.做出有根據的猜測。尋找錨點。我們可以問一些包含特定信息的誘導性問題,引導別人按照一定的邏輯進行思考。例如,你問他是不是一個糟糕的人,別人很可能回答:是的,他不是那麼糟糕。但是如果你問:他是不是一個很好的人?那麼這個答案可能會是:他是一個很好的人。當我們嘗試去做出一個有根據的猜測時,要學會重新思考假設,找出錨點,使用數據,並嘗試得出答案。
6.避免分心和錯誤歸因。有時,你會被那些與產品無關的廣告所吸引,因為裡面存在很多喚起情緒反應的信息,我們要嘗試去克服這種反應。這些廣告的動機很可能是出於彌補產品本身並沒什麼卵用這個根本缺陷。這與錯誤歸因非常相似。例如,一個餐飲店的宣傳海報做的不好,其實這不是重點,海報不好菜就不好了呢?不是的,即使海報不好菜也可能很好,海報的好壞並不影響菜品的好壞。
7.多視角思考。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或者別人的視角看問題。這樣,你可能獲得不同的信息,形成不一樣的觀點。從別人的視角比從一個純想像的視角看問題相對容易。例如,可以從飛行員、乘客或者機械師的角度來看待飛機飛行。你不必知道其他人在想什麼,你的大腦會召喚那些足以改變你觀點的各種假設,不管它是不是有用。這非常重要。
8.假設你不知道你不知道。在很多情況下,理解導致這個現象的具體原因是不可能的。學會放下你的假設,接受超出你理解能力范圍這一客觀事實。存在那種你不知道的不知道。例如,音樂愛好者、非專業人士、音樂家和音樂技術人員對歌曲文件大小及其質量存在很多爭論。了解音樂波形的人會爭論說大的文件包含更多的音頻信息,會使得音質更好。這里有一個不知道的假設,那些多出來的信息可以轉化為更好的音效。這個假設實際上是錯誤的。這就是那不知道不知道的部分,因為跟隨高頻的低頻不能被大腦所識別,我們的大腦實際上不能記錄這部分信息,所以這部分信息是沒有意義的。
克服認知偏見的意義
人類具有先進性、技術性和社會性,主要是由於前額葉皮層和額葉,因為這部分與執行功能有關,它包括做決定、做計劃、解決問題、進行復雜條件分析等等。認知偏見涉及到很多功能,通過認識這些錯誤並設法減輕影響,你可以更好的處理和理解各類信息。你可以知道怎樣在寬松和緊張條件下做出同樣好決定。你可以更好的購物,更好的管理各類資源,可以進行更健康無誤解的談話。個人在工作場所和社交互動中將會表現的更加優秀,因為你已經學會了如何做出更好的判斷。
⑹ 和男朋友感情認知出現偏差後,要如何進行調整呢
在很多人的眼中,愛情是那麼的美好,讓人很嚮往。在感情路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會一帆風順,跟自己的男朋友有了感情認知偏差之後,應該怎樣進行調整呢?
在感情方面出現了一定的認知偏差,要努力的去理解對方的思想和認知,同時也要加強自己相關方面的修養,不要覺得自卑。在問題解決之後,雙方都不應該抓著這個問題,糾結著不放。而是是向遠方看去,對兩人的感情充滿著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