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保護提高土壤質量
第一,保護土壤資源,提高利用潛力。掌握我國土壤資源數量、質量動態變化狀況和突出環境問題,建立全國土壤資源和土壤質量數據信息系統,實施生態環境脆弱區的土壤保護,進一步加大區域水土流失、沙塵暴源頭區和退化土壤的治理力度,使全國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沙漠化、鹽鹼化和石漠化面積擴大趨勢得到有效控制,退化區得到明顯治理恢復。加強重要生態保護功能區(如水源涵養區、洪水調蓄區、防風固沙區、水土保持區及重要物種資源集中分布區等)和自然保護區的土壤保護與治理,使土壤環境質量達到滿足保護生物和水質的標准。
第二,加強耕地建設,促進「三農」發展。加強耕地數量與質量建設,加大對農業主產區基本農田的土壤保護力度,嚴守耕地基本紅線。要堅定不移地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盡快轉到數量質量效益並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技術創新、注重可持續的集約化發展上來,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要深化農村改革,完善強農惠農政策,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完善農業補貼辦法,強化金融服務。要完善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政策,搞好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健全公開規范的土地流轉市場。要完善職業培訓政策,提高培訓質量,造就一支適應現代土壤科學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高素質職業農民隊伍。
一、威脅國家糧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土壤污染帶來耕地質量下降,直接威脅18億畝耕地紅線,導致糧食和農產品重金屬等含量超標,影響食物安全。
二、危害人體健康。土壤中的重金屬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後,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危害。
三、影響社會穩定。土壤污染防治涉及搬遷工礦企業的職工安置,農民經濟受損和人民群眾健康受損的補償問題等,如不能妥善處理將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防治土壤污染的方法:
一、轉變理念,建立生態文明考核體系。要把土壤污染防治與轉變發展方式結合起來,與發展現代農業結合起來。要加快健全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推動將其納入幹部績效考核,進一步發揮好考核「指揮棒」作用。
二、全民動員,建立公眾參與機制。土壤孕育萬物,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要形成全民動員、地方負責、部門支持的土壤污染防治總格局。防治土壤污染,保護人民健康,時不我待、刻不容緩。
❸ 治理土壤污染可以採取哪些方法
治理土壤污染一般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大面積的治理更困難。常用的措施:把污染物質濃度高的上層翻至下層,而把濃度低的下層翻至上層,以此稀釋耕層中污染物質的濃度。如果耕層以下土層中污染物質濃度高,則此法無效。此外,土層淺薄,翻耕法也無效。再者,為使翻上來的心土熟化,還必須考慮施用土壤改良劑和增加施肥量。
施用客土系指在現有的污染土上覆上一層未污染土壤。換土系指將受污染的耕層挖除至適當深度後再填入未污染土壤。覆蓋客土使耕地地面增高,因此在稻田的情況下會使水漿管理產生困難,所以客土量是受限制的,客土效果常常是不大的。目前,採取換土的辦法居多。無論客土、換土或深翻,對小面積污染嚴重的土壤均可採用。但對換下來的土壤一定要妥善處理,客土的厚度一般為10~25厘米。將污染的土壤深翻到下層也可以。這些工程都很大,一般的人力手工操作難以辦到。故對大面積的換土與深翻,適用於機械操作。
了解有害金屬元素的特性及其在土壤中的活動,對於研究某些能使作物減少吸收該元素的方法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在自然條件下重金屬的自然背景值保持著極為緩慢的動平衡而很少發生變化。與此相反,在耕種條件下人為活動使土壤環境發生變化,從而也使土壤中重金屬的活動發生變化。這就是說,在自然土壤中這些物質的變化是在很長的時間里完成的,而在耕種土壤中這些變化是在極短的時間里完成的,這些變化對制定減少有毒物質吸收的措施則是很重要的。從這一觀點出發,改良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壤的根本措施是施用客土,但是我們不能在任何情況下總是局限於追求永久性效果,排土、客土這樣的根本性措施也不是一成不變。即使是採取這樣的根本性措施也要作到因地制宜,在污染程度輕而不宜於採取排土、客土措施的情況下,可考慮利用土壤中污染物質的特性(難溶化),施用改良劑來防治土壤污染。在土壤受重金屬(如鎘、銅、鋅等)污染的情況下,施用石灰性物質提高土壤pH可使重金屬形成氫氧化物沉澱;施用促進還原的有機物質可使重金屬形成硫化物沉澱;施用磷酸鹽物質可使重金屬形成難溶性磷酸鹽;利用離子拮抗減少植物對重金屬的吸收,所有這些措施都可考慮採用。
❹ 土壤質量很差該怎麼辦啊
土壤的水分和通氣狀況土壤水分達到田間大持水量的60%-80%時,適合根系的生長。水分過多,導致空氣不足,明顯仰制根系生長,嚴重時會使根系腐爛。
土壤通氣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根系的分布和延伸。在缺氧的情況下,根系的正常呼吸作用和生理活動受阻,而二氧化碳和其它有毒氣體就會積累在根系周圍,引起根系中毒。
土壤溫度與根系生長活動有密切關系。低溫會降低根系的生理活動,土溫過高會造成根系灼傷死亡。土壤結構土壤深厚、松軟,根系生長速度加快,分布范圍擴大。
土壤的營養條件在一般情況下,根系總是向肥多的區域延伸,在肥沃的土壤中,根系發達,吸收根多,而在瘠薄的土壤中,根系生長弱,吸收根少。、調節耕層土壤pH值
多數作物適合的土壤耕層pH值在6.5-7.5之間。長年的不合理施肥,導致的耕層土壤pH值變化,是當今土壤問題發生的根源。
2、合理排灌
大水漫灌方式有三項弊端,一是浪費水源,二是引起土壤板結,三是淋洗掉施用的化學肥料,造成肥料利用率人為降低。
建議採取小水勤澆或微灌或滴灌方式,增加水肥的雙重利用率,同時保護了土壤的團粒結構,利於根系生長。另外,露地作物在雨季排水系統同灌水系統一樣重要,防澇災,防死根。
3、選擇生根產品-促根壯苗高氮型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生根王
❺ 改良土壤土質的方法有哪些具體該如何操作
果樹由於果園的生長周期比較長,加上部分果農在施肥方面存在問題,果園土壤容易出現問題。果樹會長期吸收必要的養分,導致土壤養分不平衡,根在吸收養分時會分泌有毒有害的物質,污染土壤。這樣會產生土壤板結、氯化等問題,影響果樹的正常生長和果實品質。那麼,如何改善土壤呢?
各地情況不同。例如,南方果園土壤可能會發生酸化現象,北方果園土壤可能會有更多的鹽鹼花現象。同一個地方的果園土壤有問題的程度可能不同。因此,要想改良果園土壤,就要根據自己果園土壤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方法。認為改良土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結論果園改良土壤的方法比較多,但關鍵是根據自己果園土壤的具體情況,用適當的方法改良土壤,不增加勞動量,為今後果樹的生長奠定基礎。
❻ 如何改良修復土壤呢影響土壤的因素是什麼
不同程度的土壤受損害要採取不同的措施,如土壤缺少肥力,就施用綠色有機肥,增加土壤有機質,恢復和提升土壤肥力。影響土壤的因素有許多種,如土壤中的肥料對土壤產生的影響等等。下面就講講土壤受損害要採取什麼措施以及土壤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
列舉:
1:土壤肥力下降:因為農田長期不施用農家肥,秸稈還田很少進行就會讓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土壤的結構破壞、板結情況比較嚴重。採取的措施:增加農家肥的使用,農家肥裡面含有的養分比較多,可以補充土壤裡面缺少的養分,提升土壤裡面的有機質含量。此外還可以使用秸稈還田的方法,這種方法對於提升土壤有機質有著比較好的作用。
❼ 多年種植的土壤都會出現哪些問題,該如何去應對
重茬是在同一塊土地上重復種植同一種作物的耕作方式,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生物屬性和抗病毒能力。因此,有的作物連作無害,如葉萊類。而有的作物如連作就極易從土壤中感染上病毒,造成生產後期損失慘重,如茄果類。所以種植應因種制宜,可以連茬的就連作,不能連茬的就輪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豐產豐收。
所謂土壤重茬指的是在同一塊田地上連續種植同一種作物,造成土壤的肥力下降、抗病蟲害的能力削弱的現象。如何緩解、解決土壤重茬問題.
重茬問題問題主要是由於
1.長期連作種植,造成土壤中有害菌、蟲卵積聚。有益菌缺失。
2.長期施肥種類單一、過量等不科學措施造成有機質缺乏、土壤板結、酸化、鹽漬化。影響作物根系生長,作物吸收養分受阻。
3.同一作物連作導致某些微量元素缺乏,營養失衡。
解決重茬問題:
1.通過測土,確定土壤中缺失的養分。有的放矢,補足缺失養分。
2.施用有機菌肥,補充有機質和有益菌。
3.補充微量元素。
❽ 土壤污染有哪些修復方法
1物理修復方法
主要包括客土、換土和深耕翻土等措施。通過客土、換土和深耕翻土與污土混合,可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減少重金屬對土壤一植物系統產生的毒害,從而使農產品達到食品衛生標准。
2物理化學修復
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方法。
①電動修復是通過電流的作用,在電場的作用下,使土壤中的重金屬離子(如Pb、Cd、Cr、Zn等)和無機離子以電透滲和電遷移的方式向電極運輸,然後進行集中收集處理。
②電熱修復是利用高頻電壓產生電磁波,產生熱能,對土壤進行加熱,使污染物從土壤顆粒內解吸出來,加快一些易揮發性重金屬從土壤中分離,從而達到修復的目的。
③土壤淋洗是利用淋洗液把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屬轉移到土壤液相中去,再把富含重金屬的廢水進一步回收處理的土壤修復方法。該方法的技術關鍵是尋找一種既能提取各種形態的重金屬,又不破壞土壤結構的淋洗液。
3化學修復
化學修復是利用經濟有效的石灰、沸石、碳酸鈣、磷酸鹽、硅酸鹽等不同改良劑,通過對重金屬的吸附、氧化還原、拮抗或沉澱作用,以降低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
4生物修復
生物修復是目前普遍認為的一種比較經濟的修復技術,也稱生物恢復、生物整治等,是利用生物技術和方法來治理污染土壤使其恢復其正常功能的途徑。
❾ 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問題要如何解決
1.土壤污染防治:是防止土壤遭受污染和對已污染土壤進行改良、治理的活動;
2.預防的重點應放在對各種污染源排放進行濃度和總量控制;
3.對農業用水進行經常性監測、監督,使之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准;
4.合理施用化肥、農葯,慎重使用下水污泥、河泥、塘泥;
5.利用城市污水灌溉,必須進行凈化處理;
6.推廣病蟲草害的生物防治和綜合防治;
7.改良治理方面,因重金屬污染者採用排土、客土改良或使用化學改良劑,以及改變土壤的氧化還原條件使重金屬轉變為難溶物質,降低其活性;
8.對有機污染物如三氯乙醛可採用鬆土、施加鹼性肥料、翻耕曬壟、灌水沖洗等措施加以治理;
9.加強環境立法和管理。
❿ 土壤治理的方法
場地土壤受到重金屬污染時,可通過以下途徑進行修復或治理:
1.土方開挖,異位修復:可通過分離細小土粒部分來實現修復,結合使用提取(溶解金屬)或對分離後的泥沙進行後續處理。
2.土方開挖,不經過處理即作他用:中度污染土壤可用作建築材料,例如在土木工程建設中加高堤壩。
3.土方開挖後填埋:無法經過土壤修復或者通過固定化處理轉化為建築材料的土壤,必須在IBC條件下進行填埋處理。
4.固定化處理:將土壤與能夠結合固定污染物的物質混合,從而滿足相關的土壤污染物釋放標准。原則上,經過處理的土壤既可以原位回填,也可以用於其他方面,比如建築材料、路基填埋等等。
5.此外,還可以採用IBC措施對場地進行修復,如應用生物棲息層(habitat layer),這可防止直接接觸污染物,並可以阻斷植物對重金屬污染物的吸收。
6.原位法土壤修復:採用酸和電動修復提取重金屬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