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模具零件檢測方法

模具零件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22 02:17:52

如何檢驗模具做的好壞,這樣的圖解就是牛

來料檢驗
1、模坯來料檢驗內容及方法
(1)外觀檢驗:目視檢驗模坯外觀是否有生銹、劃傷、刀痕、表面粗糙等缺陷。
(2)檢測各模板的厚度:模板厚度公差為±0.02mm,四個角的厚度相差0.02mm以下
(3)檢測模框是否分中:檢測模框四邊厚度,相差0.02mm以下。
模坯
2、司筒來料檢驗內容及方法
(1)目視檢查外觀光潔度。
(2)試裝檢查司筒針與司筒的配合效果。
(3)檢測司筒針及司筒的直徑與長度。
(4)檢測司筒的同心度,未注公差為∮0.02mm。
(5)按圖檢查司筒內孔的避空長度。

司筒及頂針
3、精加工鋼材來料檢驗內容及方法。

(1)檢查鋼料是否做有明確標識(倉管員收貨驗收檢查)。
(2)精料尺寸公差為+0.2mm。
(3)毛料尺寸公差為+1mm。
(4)平行度及垂直度0.02mm以下。
(5)外觀不可有劃傷、打痕、生銹、鈍角等缺陷。
(6)硬度按指定鋼材的硬度標准進行檢測與判定。
模仁坯料
4、熱處理來料檢驗內容及方法
(1)檢測材料硬度,並按標准硬度要求進行判定。
(2)注意多測幾個位置,以確認材料硬度是否均勻。
硬度檢測
過程檢驗
1、銑床加工檢驗
(1)銑床開框,檢測模框大小、深度及中心位置。
(2)運水,檢查運水孔大小,公差±0.2mm;檢查運水孔位置,公差±0.5mm。

(3)螺絲孔,檢查螺絲孔大小,公差±0.2mm;檢查螺絲孔位置,公差±0.2mm按圖紙檢查螺絲孔深度,再用螺絲試配檢驗。

(4)頂針避空孔,檢查避空孔直徑,避空0.5mm,公差±0.2mm;檢查避空孔位置,公差±0.2mm。

(5)斜導柱孔,孔大小公差±0.2mm;孔位置公差±0.2mm;按圖紙要求檢查孔斜度。

2、車床加工檢驗
(1)按圖紙要求檢測加工部位。
(2)檢查外觀是否有彈刀現象及刀紋的粗細程度。
3、磨床加工檢驗
(1)按圖紙要求檢測加工部位。
(2)注意磨切燒壞及表面紋路粗糙度。
(3)磨床送檢測工件前確認工藝。
工藝流程卡
(4)磨床送檢工件檢測前確認
清理碰數面、基準面雜物。每次工件加工前必須確認清楚基準面、碰數面等,並將基準面、碰數面的披鋒、突點、雜物等祛除。
(5)工作台確認
平整工作台:每次工件檢測前必須確認工作台平整,干凈。
(6)工件基準測量及直角檢測
(7)CNC測量
CNC測量時要確定膠位、封膠位、裝配、插穿尺寸測量
4、電極檢驗
(8)電極要特別注意表面刀紋、表面粗糙度。模具大師公眾號仔細對看3D圖檔,有沒有形狀漏加工,外觀有明顯缺陷時提出。
(9)電極要確認預留火花位是否正確,如圖紙無要求,粗公單邊留火花位-0.25±0.02mm,精公單邊留火花位-0.07±0.02mm。
5、火花機加工檢驗
(1)目視檢查外觀,加工部位是否打到火花、各電極加工部位是否接順、加工表面是否有砂眼、電極是否清角。
(2)檢查加工部位深度及長寬方向是否加工到位。
(3)按圖紙檢查加工部位尺寸,仔細對看3D圖檔,有沒有形狀漏加工,外觀有明顯缺陷
EDM每次加工完後測量必須要確定膠位、封膠位、裝配、插穿尺寸測量(插穿、碰穿面+0.02MM)
6、斜頂加工檢驗方法
7、行位加工檢驗方法
每次加工完後測量必須要確定膠位、封膠位、插穿尺寸測量
(插穿、碰穿面+0.02MM),仔細對看3D圖檔,有沒有形狀漏加工,外觀有明顯缺陷

㈡ 模具質量檢驗

1.外購件來料檢驗:

貨倉開出《來料檢驗報告》報檢→檢驗員准備好檢驗資料並實施檢驗→對檢驗結果做好記錄並作出判定,合格品安排入倉→異常時開出《來料異常分析報告》,經品質主管確認後交采購聯系供應商處理→品質負責跟進供應商的改善效果.

2.外發件來料檢驗:

鉗工憑《模具加工結算單》報檢→檢驗員開出《來料檢驗報告》,准備好檢驗資料並實施檢驗→做好記錄並對檢驗結果作出判定,做好零件的標識→異常時開出《外發加工異常報告》,經品質主管確認後交外發專員聯系加工商處理→品質負責跟進加工商的處理效果.

3.製程加工檢驗:

加工作業員加工後自主檢查並報檢→檢驗員開出《零件檢驗報告》,准備好檢驗資料並實施檢驗→做好記錄並對檢驗結果作出判定,做好零件的標識→異常時開出《零件異常處理單》,經品質主管確認→交責任部門主管確認改善方案,交責任組長改善→品質主管追蹤落實情況.

4.成品檢驗:

當模具裝配完成後,鉗工主管會同品質主管、項目工程師及鉗工組長對整套模具進行檢驗,並將結果記錄於《模具終檢記錄表》.

㈢ 模具加工製造的測量方法哪些

在加工過程中,邊加工邊測量加工尺寸,並將所測結果與設計要求的尺寸比較後,或使機床繼續的工作,或使機床停止工作,這就是主動測量法;目前,主動測量中的數值已可用數字的形式展現,主動測量法把測量裝置加入工藝系統(即機床、刀具、夾具和工件組成的統一體)中,成為其第五個因素;主動測量法質量穩定、生產率高,是好的發展方向。這個方法是較為穩定的一個方法。
預先用樣件或標准件調整好機床、夾具、刀具和工件的准確相對位置,用以保證工件的尺寸精度;因為尺寸事先調整到位,所以加工時,不用再進行試切,尺寸自動獲得,並在一批零件加工過程中保持不變,這就是調整的一個方法。
還有一種方法是控製法,這種方法是由測量裝置、進給裝置和控制系統等組成。它是把測量、進給裝置和控制系統組成一個自動加工系統,加工過程依靠系統自動完成;尺寸測量、刀具補償調整和切削加工以及機床停車等一系列工作自動完成,自動達到所要求的尺寸精度。例如在數控機床上加工時,零件就是通過程序的各種指令控制加工順序和加工的精度。

㈣ 鑄造模具的驗收技術和方法都有哪些

(1)驗收檢查項目
鑄造模具經過製造、試模與調整後,要按合同及技術條件規定的內容進行驗收以便交付使用。驗收時的檢查項目有:鑄造模具的外觀檢查:鑄造模具的尺寸檢查;試模後的製品檢查;鑄造模具穩定性檢查;鑄造模具材料和熱處理檢查;鑄造模具動作的檢查。
(2)通過試模進行製品的檢驗
經檢驗合乎尺寸及質量要求的鑄造模具,可安裝在指定的機床上進行試模。通過試模,可以驗證鑄造模具工作的穩定性、動作的靈敏性、定位的准確性。
試模的製品,應檢查其是否符合圖樣要求。但要注意:試模提取的檢驗用試件,應在工藝參數穩定後進行。在最後一次試模時,可連續取一定數量的試件交付鑄造模具製造及用戶雙方聯合檢查。在雙方確認合格後,由鑄造模具製造單位開合格驗收證,連同鑄造模具交付用戶使用。
(3)驗收檢查方法
按鑄造模具的圖樣、技術條件及合同的特殊要求,檢查鑄造模具各零件的尺寸精度、材料及熱處理硬度、表面粗糙度和有無明顯劃痕及創傷等。檢查鑄造模具安裝後的整體外形尺寸、動作狀況及工作性能等。
檢驗部門對其檢查的項目、檢查部位、檢查方法等內容,應逐項填入鑄造模具檢驗卡。
(4)鑄造模具穩定性檢查
鑄造模具的穩定性檢查的批量及製品質量,應按合同協議執行。

㈤ 注塑模模具模板的常用檢測方法

缺膠
工藝問題:塑化溫度太低、噴嘴溫度太低、注塑時間太短、注塑速度太慢、模溫太低;
模具問題:流道太小、澆口太小、澆口位置不合理、排氣不良、型腔內有雜物;
原材料問題:流動性太差、混有雜物。
2. 飛邊
工藝問題:塑化溫度過高、注塑時間過長、加料量太多、注塑壓力過高、模溫太高、模板間有雜物;
模具問題:模具變形、型芯與型腔配合尺寸有誤差、模板組合不平行、排氣槽過深;
設備問題:模板不平行、模板閉合不緊;
原材料問題:流動性過高。
3. 變形
工藝條件方面:料溫過高,模溫過高,保壓時間太短,冷卻時間太短強行脫模;
模具方面:澆口位置不當,澆口數量不夠,頂出位置不當使受力不均。
4. 流痕
工藝條件方面:料溫太低未完全塑化、注塑速度太低、注塑壓力太小、保壓壓力不夠、模溫太低、注塑量不足;
模具方面:澆口太小、澆口數量太少、流道澆口粗糙、型面光潔度差;
設備方面:溫控後系統失靈、油泵壓力下降;
原材料方面:含揮發物太多,流動性太差,混入雜料。
5. 氣泡
工藝條件方面:注塑壓力低、保壓壓力不夠、保壓時間不夠、料溫過高;
模具方面:排氣不良、澆口位置不合理、澆口尺寸太小;
原材料方面:含水分未乾燥或乾燥時間不夠、收縮率過大。
6. 縮坑
工藝條件方面:加料量不足、注塑時間過短保壓時間過短、料溫過高、模溫過高、冷卻時間太短;
模具方面:流道太細小、澆口太小、排氣不良;
設備方面:注塑壓力不夠、噴嘴堵有異物;
原材料方面:收縮率過大。
7. 尺寸不穩定
工藝條件方面:注塑壓力過低、料筒溫度過高、保壓時間變動、注塑周期不穩模溫太高;
模具方面:澆口尺寸不均、型腔尺寸不準、型芯松動、模溫太高或未設水道;
原材料方面:牌號品種有變動、顆粒大小不均、含有揮發性物質。
8. 脫模困難
工藝條件方面:注塑壓力太高、保壓時間太長、注塑量太多、模溫太高;
設備方面:頂出力不夠、頂程不夠;
模具方面:無脫模斜度、光潔度不夠、頂出方式不當、配合精度不當、排氣不良、模板變形。
9. 銀紋
工藝條件方面:料溫過高、注塑速度過快、注塑壓力過大、塑化不均、脫模劑過多;
模具方面:澆口太小、模具光潔度差、排氣不良;
設備方面:背壓過低、噴嘴有流延物;
原材料方面:含水分未乾燥、潤滑劑過量
10. 燒焦
工藝條件方面:料溫過高、注塑壓力過高、速度太快、停機時間太長、脫模劑不幹凈;
模具方面:澆口太小、排氣不良、型腔復雜、型腔光潔度差;
原材料方面:料中有雜物混入、顆粒料中有粉末料。
11. 變色
工藝條件方面:料溫過高、注塑壓力太大、成型周期長、模具未冷卻、噴嘴溫度高;
模具方面:澆口太小;
設備方面:料筒或噴嘴中有阻礙物、螺桿轉速高。型芯與噴嘴中心不同心;
原材料方面:材料污染、著色劑分解、揮發物含量高。
12. 熔接痕
工藝條件方面:注射壓力低,注射時間短,料溫低,合模力太大,脫模劑不合適;
模具方面:模具溫度過低,流道細小,澆口位置不對,排氣不良;
設備方面:塑化不良;
原料方面:流動性太差,潤滑劑太多,材料有異物。
13. 光澤缺陷
工藝條件方面:料溫或模溫偏低,注射壓力過低,注射速度過大或過小,冷卻時間太短;
模具方面:模具粗糙度變大,澆口太小,流道太細,排氣不良;
設備方面:供料不足;
原料方面:原料未乾燥處理或含揮發性物質,原料易降解,助劑或脫模劑用量過多或質量不好,含有異物。

㈥ 萬能工具顯微鏡測量模具零件時基本測量方法有幾種

投影式測量,用透射光;接觸式測量,用靈敏杠桿;測量螺紋,接觸式測量,用測量刀;角度測量,用測角目鏡,或者光學分度頭;測量圓弧,用圓弧目鏡比對或者3點測量用軟體計算;方法很多種,主要看測量需要。

㈦ 沖壓件都有哪些檢測方法

一、觸摸檢驗
用干凈的紗布將外覆蓋件的表面擦乾凈。檢驗員需戴上觸摸手套沿著沖壓件縱向緊貼沖壓件表面觸摸,這種檢驗方法取決於檢驗員的經驗。必要時可用油石打磨被探知的可疑區域並加以驗證,但這種方法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快速檢驗方法。
二、油石打磨
1、首先用干凈的紗布將外覆蓋件的表面擦乾凈,然後打磨用油石(20×20×100mm或更大),有圓弧的地方和難以接觸到的地方用相對較小的油石打磨(例如:8×100mm的半圓形油石)
2、油石粒度的選擇取決於表面狀況(如粗糙度,鍍鋅等)。建議用細粒度的油石。油石打磨的方向基本上沿縱向進行,並且很好地貼合沖壓件的表面,部分特殊的地方還可以補充橫向的打磨。
三、柔性紗網打磨
用干凈的紗布將外覆蓋件的表面擦乾凈。用柔性砂網緊貼沖壓件表面沿縱向打磨至整個表面,任何麻點、壓痕會很容易地被發現。
四、塗油檢驗
用干凈的紗布將外覆蓋件的表面擦乾凈。再用干凈的刷子沿著同一個方向均勻地塗油至沖壓件的整個外表面。把塗完油的沖壓件放在強光下檢驗,建議把沖壓件豎在車身位置上。用此法可很容易地發現沖壓件上的微小的麻點、癟塘、波紋。
五、目視檢驗
目視檢測主要用於發現沖壓件的外觀異常和宏觀缺陷。
六、檢具檢測
將沖壓件放入檢具,依據檢具說明書操作要求,對沖壓件進行檢測。
七、生產問題安全生產
在實際生產中,常用與沖壓過程近似的工藝性試驗,如拉深性能試驗、脹形性能試驗等檢驗材料的沖壓性能,以保證成品質量和高的合格率。
模具的精度和結構直接影響沖壓件的成形和精度。模具製造成本和壽命則是影響沖壓件成本和質量的重要因素。模具設計和製造需要較多的時間,這就延長了新沖壓件的生產准備時間。
模座、模架、導向件的標准化和發展簡易模具(供小批量生產)、復合模、多工位級進模(供大量生產),以及研製快速換模裝置,可減少沖壓生產准備工作量和縮短准備時間,能使適用於減少沖壓生產准備工作量和縮短准備時間,能使適用於大批量生產的先進沖壓技術合理地應用於小批量多品種生產。
沖壓設備除了厚板用水壓機成形外,一般都採用機械壓力機。輸送等機械以及模具庫和快速換模裝置,並利用計算機程序控制,可組成高生產率的自動沖壓生產線。
在每分鍾生產數十、數百件沖壓件的情況下,在短暫時間內完成送料、沖壓、出件、排廢料等工序,常常發生人身、設備和質量事故。因此,沖壓中的安全生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一般工件在沖壓過程中,由於沖壓過程中,尤其是在冷鍛沖壓加工過程中,溫度會很快升高,必須加潤滑產品潤滑,如果不使用潤滑而直接沖壓,焊接-組裝,表面沒有油的部件便於焊接和組裝。研究和實踐表明愛美可金屬極惰性氣體電弧焊,鎢極氣體保護電弧焊,電阻焊的應用上都有上佳結果。

㈧ 模具沖壓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五金沖壓就是利用沖床及模具將不銹鋼、鐵、鋁、銅等材質的板材、薄壁管、薄型材及異性材使其變形或斷裂,達到具有一定形狀和尺寸的一種工藝。汽車的車身、底盤、油箱、散熱器片,鍋爐的汽包,容器的殼體,電機、電器的鐵芯硅鋼片等都是沖壓加工的。儀器儀表、家用電器、自行車、辦公機械、生活器皿等產品中,也有大量沖壓件。下面簡單介紹下沖壓加工的工件質量檢查方法:
一、對沖壓工件的質量檢查
沖壓工件的質量判定一般包括外觀質量、成型質量、返修質量。保障不影響沖壓工件的裝配、使用等關鍵功能前提下,使用一定的檢測工具來實現判定:
1、表面質量。一般沖壓工件的表面質量判定方法分為目測和觸摸檢查。目測:無裂紋、縮頸、坑包、變形、材料缺陷、起皺、疊料及其他明顯材料缺陷。觸摸:無明顯毛刺、壓痕、劃傷、圓角不順等。
2、返修質量。返修質量檢驗的標准參照合格品檢驗標准,主要包括外觀檢驗和尺寸檢驗,特別注意返修點的質量檢驗。除了外觀質量,還有成型質量,成型尺寸要滿足設計圖上的公差要求或通過檢具檢驗用。
二、沖壓工件表面出現問題的因素
沖壓工件表面出現裂紋、坑包、變形、劃痕等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工件材質、工藝精度、人員操作等均可能導致工件質量問題:
1、沖壓工件外觀最常出現的問題是表面不平,這大多是由於原料或者模具外觀附著灰塵或鐵屑引起的,使產品外觀品質低的同時也使生產率下降。
2、沖壓工作中的作業者操作不當,製件在收支料時移位到模具大約傳送帶拐角處發生碰撞、傳送帶高度調整不同理、自動設備調整不同理。工位器具的裝載和存入被壓變形重疊堆放,工位器具搬運時產生碰撞等一些問題都會產生沖壓工件的變形和不平。
3、機械手速度設置不合理導致其進入模具內部時發生碰撞等現象從而產生最終製件不良。拉延筋灼傷時產生鐵粉,卷料截斷後截斷面留有毛刺。
4、沖壓油的性能無法滿足工藝要求,油膜強度不夠會在沖壓瞬間破裂導致工件出現裂紋、破損等問題。
三、如何處理沖壓工件廢料
除非廢料廢料不得不人工進行處理,否則最好採用自動化處理,在處理過程中應採取下列措施:
1、為了防止事故的發生,我們應該要加設防護罩,還有不能讓廢料在操作的時候在操作人員附近流出或是飛散。
2、我們可以在沖壓模具上設個切刀加以切斷廢料,在由傳送帶輸送到打包機處壓塊,另外我們要注意一下在進行沖壓機的時候隔一段距離切斷一次。
3、廢料的最好不要喧尖角或是毛刺,以免傷害到人,並且在切廢料的時候大小要適當,以免在操作人員附近藻下,傷害到操作人員。
4、廢料若不能靠自重下落,一旦在刃口處掛住,則應使用拋擲、頂出等助落裝置,使其強迫落下。
以上就是沖壓五金件出現質量問題後的解決方法,合理安排工藝能有效提高工件精度和生產效率。

㈨ 怎樣判斷一副模具質量的好壞

怎樣判斷一副模具質量的好壞?

模具質量的好壞相信是我們模具行業的朋友們最常關心的話題之一,因為模具質量的好壞、高低,將會直接影響到我們模具製品的質量、迭代周期等方面。

若是模具質量不達標,造成不僅是模具損耗更換的費用,還有因此而造成的效率低下及產品不佳所帶來的經濟成本。那麼,模具質量的好壞如何判斷呢?一起來和泓美模塑來看看吧~~

五、樣品尺寸和塑料模具尺寸的驗收檢查:

質量控制部門應在塑料模具測試後的24小時內進行產品檢查並提交測試報告。報告應包括對產品尺寸,外觀,注射技術和物理參數的全方位測試和分析。我們針對不同的產品使用不同的檢驗標准和工具。在我們的實驗室中,我們對高壓注入,高速注入,長時間自動運行測試等進行了不同的測試。品管部門針對拒收產品的修改和改進提出建議。我們泓美模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適用於塑料模具生產,並為越來越多的客戶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隨著我們對設備以及測量和測試儀器的不斷改進,我們的產品檢驗趨於更加專業。

以上是泓美模塑對於「怎樣判斷一副好模具的好壞」發表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㈩ 常用模具曲面零件尺寸的手工測量有哪些方法

採用靠模樣板測量方法對球體測量,靠模板用一毫米厚鋁皮或銅皮根據圓弧大小長短自製。

閱讀全文

與模具零件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幼兒舞蹈教學方法示範 瀏覽:451
用菜籽油炸薯片要用簡便的方法 瀏覽:527
提魚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50
記憶拼貼的訓練方法 瀏覽:61
防凍害的最佳方法 瀏覽:596
練肩頸的最好方法視頻 瀏覽:846
聚會用香水的正確方法 瀏覽:527
最簡單的房子封頂方法 瀏覽:441
咳嗽灸溫控貼使用方法 瀏覽:899
男士如何美白臉部最快方法 瀏覽:718
學生提分方法怎麼寫 瀏覽:306
國標中檢測金葡萄球菌的三種方法 瀏覽:805
文言文劃分停頓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343
檢測酶活性方法 瀏覽:228
常用心理測驗的應用方法 瀏覽:520
快速取戒指的方法 瀏覽:518
紫甘藍正確服用方法 瀏覽:751
喉原位癌早期浸潤的治療方法 瀏覽:299
桂花樹苗嫁接方法視頻 瀏覽:956
如何判斷出貨方法 瀏覽: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