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出痧的鑒別方法

出痧的鑒別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21 01:16:57

⑴ 刮痧的手法和順序

刮痧的手法和順序

刮痧的手法和順序,刮痧是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通過特製的刮痧器具和相應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質,在體表進行反復刮動、摩擦,下面給大家分享刮痧的手法和順序。

刮痧的手法和順序1

正確的刮痧方法,要選擇合適的刮痧板,根據所治療的目的來選擇。刮痧之前注意局部皮膚的清潔,選擇合適的刮痧介質、刮痧精油,具有活血止痛的葯油,如紅花油、活絡油或者乳膏等。刮痧的方向從頸部到背部,上肢再到下肢,胸部從內到外進行刮拭。

痧是體內疾病在體表的特殊表現。刮痧是在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施以刮的手法,使皮膚出現片狀或點片狀瘀斑或出血,以達到調整機體、恢復生理狀態、克服病痛的外治法。現代醫學認為刮痧、出痧的過程是一種血管擴張,漸至毛細管破裂、血液外溢、皮膚局部出現瘀血斑的現象。有經驗的施術者,會區分痧的顏色及形狀,而判斷病邪之狀況。

後頸與背部的刮痧,自頸椎颳起,經胸椎第一椎至尾骨,分兩段刮完。刮左、右肩膀筋,先左後右。刮膀胱經俞穴,自大杼至腰部,即距督脈左、右各一寸五分處。以膀胱經為中心,由里向外斜刮,從肩膀筋以下至腰部約刮五至七條斜線,間距以肋骨為准。切勿做地毯式全面刮痧。

刮拭時用力要均勻、適中,力道應由輕漸重,不可忽輕忽重,同時以能耐受的力道為限,而刮拭的面積盡量能拉到最長。刮痧方向,刮痧力量應為單方向用力,回程不刮。

刮痧的手法和順序2

應該怎樣刮痧才正確呢?

1、刮痧順序: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在皮膚上均勻塗上刮痧油等介質,刮痧的手法及操作的順序,按身體的'部位,依序為頭頸部、背部、胸部、手部、腹腰部及腿部。

2、刮痧力量:刮拭時用力要均勻、適中,力道應由輕漸重,不可忽輕忽重,同時以能耐受的力道為限,而刮拭的面積盡量能拉到最長。

3、刮痧方向:刮痧力量應為單方向用力,循經絡刮拭,遇痛點、穴位時重點刮拭,以出痧為度。回程不刮。

4、刮痧角度:刮痧器具與皮膚間的角度以45度為宜,不可成推、削之勢,刮拭方向應由上而下、由內而外,並保持同一角度,每個部位刮20次左右。

5、刮痧頻率:刮痧頻率與療程,則依疾病性質及患者體質狀況而有所不同。每次刮拭的時間,以20至30鍾為宜。初次刮痧時間不宜過長,且手法不宜過重,第二次使用刮痧療法的時間,應間隔1至2周。

刮痧後,需休息片刻,約15分鍾,且注意不要受涼,如有出汗現象請立即拭乾,並需補充溫開水或姜湯,切忌飲用冰水,以利體內之新陳代謝。刮痧期間,若有短暫體溫增高的發燒現象乃屬正常,這是因為體內潛伏的病菌正與白血球在進行對抗,但須注意觀察,以防病情變化。

刮痧的手法和順序3

刮痧是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通過特製的刮痧器具和相應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質,在體表進行反復刮動、摩擦,使皮膚局部出現紅色粟粒狀,或暗紅色出血點等「出痧」變化,從而達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簡、便、廉、效的特點,臨床應用廣泛,適合醫療及家庭保健。還可配合針灸、拔罐、刺絡放血等療法使用,加強活血化瘀、驅邪排毒的效果。

1、操作要點

(1)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在皮膚上均勻塗上刮痧油等介質;

(2)手握刮拭板,先以輕、慢手法為主,待患者適應後,手法逐漸加重、加快,以患者能耐受為度。宜單向、循經絡刮拭,遇痛點、穴位時重點刮拭,以出痧為度。

(3)可先刮拭背部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背俞穴循行路線,振奮一身之陽、調整臟腑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再根據病情刮拭局部阿是穴或經穴,可取得更好療效。

(4)刮痧後囑患者飲用溫開水,以助機體排毒驅邪。

2、用途

刮痧具有調氣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絡、驅邪排毒等功效,已廣泛應用於內、外、婦、兒科的多種病症及美容、保健領域。尤其適宜於疼痛性疾病、骨關節退行性疾病如頸椎病、肩周炎的康復;對於感冒發熱、咳嗽等呼吸系統病證臨床可配合拔罐應用;對於痤瘡、黃褐斑等損容性疾病可配合針灸、刺絡放血等療法;還適用於亞健康、慢性疲勞綜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3、注意事項

(1)刮痧後1~2天局部出現輕微疼痛、癢感等屬正常現象;出痧後30分鍾忌洗涼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風扇或空調直吹;冬季應注意保暖。

(2)刮痧療法具有嚴格的方向、時間、手法、強度和適應證、禁忌證等要求,如操作不當易出現不適反應,甚至病情加重,故應嚴格遵循操作規范或遵醫囑,不應自行在家中隨意操作。

(3)有出血傾向、皮膚高度過敏、極度虛弱、嚴重心衰的患者均應禁刮或慎刮。

背部刮痧手法

背部刮痧通常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後背正中線的督脈,再刮兩側的膀胱經和夾脊穴。肩部應從頸部分別向兩側肩峰處刮拭。用全息刮痧方法時,先對穴區內督脈及兩側膀胱經附近的敏感壓痛點採用局部按揉法,再從上向下刮拭穴區內的經脈。具體方法如下:

1、先刮督脈: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板身與皮膚傾斜45度,由上至下(大椎~骶骨)刮拭督脈,每個動作重復5~8次,直至出痧。

2、用刮痧板的角面分別刮拭與督脈緊鄰的華佗夾脊穴所在的經絡。

3、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刮雙側肩胛縫,刮痧板緊貼皮膚,力度均衡滲透。

4、刮膀胱經:先刮外膀胱經,後刮內膀胱經(內膀胱經在脊椎兩側各旁開1、5寸的位置,外膀胱經在脊椎兩側各旁開3寸的位置)。

5、向下斜刮肋骨縫:刮五條至六條肋縫即可(不可刮在肋骨上),以督脈為刮拭起點,刮至肋骨下為止。

每條刮拭部位都不要可以追求出痧,以所刮拭部位汗毛孔張開為宜。在背部的刮痧過程中,由於背部是人體比較大的反射區,所以在刮痧過的局部會出現痧斑黑紫的現象,這可能就是對應的臟腑功能、經絡出現了問題。

在實行背部刮痧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一些問題。背部刮痧時應避風和注意保暖,背部同一個地方只能刮一次,刮痧完之後要喝一杯熱水。背部刮痧是中醫學上的一種手法,中醫是我們中華文明的瑰寶,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把中醫繼承和發揚光大。

閱讀全文

與出痧的鑒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紅柿盆栽種植方法 瀏覽:794
綠植牆怎麼製作方法 瀏覽:178
如何培養孩子認識字的方法 瀏覽:351
小天鵝冰箱門拆卸安裝方法 瀏覽:495
在教學方法的運用過程中 瀏覽:917
鬆手剎的正確方法 瀏覽:774
芋頭怎麼煎好吃又簡單的方法 瀏覽:362
計算用電器電功率的簡便方法 瀏覽:657
幼兒舞蹈教學方法示範 瀏覽:452
用菜籽油炸薯片要用簡便的方法 瀏覽:527
提魚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50
記憶拼貼的訓練方法 瀏覽:62
防凍害的最佳方法 瀏覽:597
練肩頸的最好方法視頻 瀏覽:846
聚會用香水的正確方法 瀏覽:527
最簡單的房子封頂方法 瀏覽:441
咳嗽灸溫控貼使用方法 瀏覽:899
男士如何美白臉部最快方法 瀏覽:718
學生提分方法怎麼寫 瀏覽:306
國標中檢測金葡萄球菌的三種方法 瀏覽: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