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鍛煉)揮劍(刀)才有力,才夠猛,才夠快
人常說「熟能生巧」,但是練習也要講究方式與方法。首先正確的運行路線可以保證正常的速度和力量,若想要達到更高的要求,就需要進行專項練習了。包括下肢,上肢,手腕的速度和力量,技巧性練習,持之以恆才能達到真正的境界。
⑵ 劍道中雙手拿劍時用力問題
左手用力,右手控制。
如果你右手比較用力的話揮劍時劍不能保持在中線運動。
簡單來講握劍方法是:
1、想像自己兩手捧著一捧水;
2、把兩手合上;
3、左手向後,右手向前,直到左手指尖到了右手腕關節的位置;
4、就用這個姿勢去握劍,記住你的兩個拇指要越過劍把,我的意思是,不要讓左手拇指和左手其餘四指都在劍柄的一邊,右手也一樣。
⑶ 武術劍術的基本動作有哪些啊
1,握把松活,輕捷活變,腕勁乾脆.
2,運柔為剛,剛柔相濟,以柔克剛.
3,閃展吞吐,步疾眼快,以身輔劍.
(一)劍術的演練風格
1,明劍理,法由理出:法由理出/勢由法生,劍法的發展變法不能違背形制特徵之理.比如劍兩邊有刃,不能做纏頭裹腦;劍器輕薄,不宜做大劈大砍/死格更架等,這些是制約劍法產生的根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必由理出.
因此,練劍首先要反復揣摩劍法/劍理,對演練的每一個招勢要有理解,法出自然,避免胡亂生造動作及動作結構/節奏/用力方式上處理不合劍理的現象.
2,性盡其能,揚長補短:在充分認識/理解劍理的基礎上,不但可以依理練好劍術,還可以發展創新法與不同身體動作的配合,本著形盡其能/揚長補短的原則設計出不同的精彩動作組合及整套動作結構,使劍術的演練能盡情地表演劍的輕捷活變之長,以身法/步法閃展靈活多變補劍之短,突出持短入長之妙,這樣就給教練員/運動員提供了無限的創作空間,從而使劍術套演練的運動形象更加生動,風格更加突出.
3,剛柔得體,韻度自如:運柔為剛/剛柔相濟,這是由劍的形制特徵所決定的劍術技法中勁力規律的重要原則,在演練和訓練中必須刻意追求,加以表現.
而勁力的剛柔與肌肉的張弛,發力的輕重/快慢,動作的伸縮起落/進退轉換等密切相關,造成了劍術演練運動節奏/氣氛的生動變化.古劍諺語"似鳳翱翔偕宮商",形容並說明了劍術運動應似飛鳳翱翔天空並富有音樂的旋律.
以上三個方面是創造劍術套路演練風格的重要因素和重要依據.劍術的演練不但要技法合理/姿勢合法/形盡其能/揚長補短,還需要剛柔得體/韻度自如,方為質善/風格突出.一套完整的劍術演練應該是一個完整的藝術品,完美的運動藝術形象.
(二)劍術的技術訓練
1,劍術基本技術訓練:劍術基本技術訓練是指掌握使用劍器的技能和完成攻防技擊動作的方法,通過訓練使之達到熟練/精確和完善,為在套路演練中的表現運用這些技擊動作打好基礎.
A,持握掂玩練習:准確的劍法是依靠對劍的精確控制來現實的,持握掂玩練習是指提高持握的能力和控制劍器的技巧的訓練,通過訓練熟知劍性/增加劍感/心手相應.
B,基本劍法單勢發力練習:此練習可以一法多勢,如練一個劈劍可結合弓步劈/並步劈,叉步劈,以練好劈劍為中心.
下面對劍術主要基本劍術按勁力規律進行分類分析
A,劈/點/截/斬,此四種劍法發力短促有力,主剛,是最能體現劍器輕捷活變的進攻劍法.
要求以腰帶臂/揮臂松活.最後以腕發力,運柔為剛,力點清晰,部分准確.
劈劍/點劍均屬由上向下留腕揮臂,立揮劍身,在接近目標時以腕發力,加速使劍身向下運動的劍法.甩腕/直臂制動劍身運動,使力達於劍身前段即為劈劍;猛抬手提腕制動劍身,使劍身與手臂成一夾角,力達劍尖即為點劍.
截劍/斬劍均屬留腕揮臂/橫揮劍身的劍法.劍身在上下斜方向橫揮制動與手臂成一直線,最後以腕力在劍身前段為截劍;劍身在水平方向橫揮制動,與手臂成一直線,最後於腕發力達劍身即為斬劍.
劈/點/截/斬四種劍法在發力方式上極為近似,都具有揮臂松活/留腕/運柔為剛的特點,區別只在於目標方位的不同,最後發力的手腕動作及握把調節稍有不同.在訓練中要掌握共性,區別個性.
B,撩/抹/雲/掃,此四種劍法均屬於力量有柄端沉劍身向劍尖一端順序傳遞式用力的劍法,其力匯柔,柔中寓剛,整個劍身刃口均可以發揮攻擊效力,攻擊目標可近可遠,速度可急可緩.要求以身帶臂,身領劍隨.
撩劍,以立掄劍身/小指一側劍刃領先由下向上劃弧,動作幅度大圓活柔順為特徵,有左撩/右撩/前撩/後撩之分.
抹劍/雲劍/掃劍,均以劍身橫平劃弧為特點.以劍柄帶動劍身在肩上/頭上做平圓運動即為雲劍;以小指一側劍刃領先抽拉劍柄,劍在肩以下/膝以上做左右橫平劃弧即為抹劍;劍底於膝以下,以小指一側劍刃領先,橫平揮動劍身劃弧即為掃劍.
此四種劍法共有劍身橫向運動和順序傳遞/柔順用力的特徵,區別只在攻擊頭部的高低和弧度的大小不同.
C,穿/刺/提/帶,此四種劍法均屬劍身縱抽向運動,或推送,或抽拉,力量順劍身縱抽順序傳遞,是它們共性的特徵.
穿劍:劍身平,劍尖經胸腹間弧形向前運動,力達劍尖,身推劍走,劍領身隨為前穿;接雲劍/劍尖由前轉向後穿出為後穿.
刺劍:立劍或平劍直出,力達劍尖,臂與劍成一直線為刺,立劍為直刺,平劍為平刺,劍高與頭齊為上刺,劍尖高與膝齊為下刺,向後仰身刺為後刺.
提劍:立劍,劍尖向下,手提劍柄由下向左或右上方順劍身縱軸方向用力抽拉劍身為提劍.
帶劍:平劍或立劍由前向後或側後上方抽拉劍身為帶劍.
此四種劍法,刺劍為尋隙攻擊/放長擊遠的劍法,穿劍為追蹤目標防中攻擊的劍法,此兩種劍法均為身推劍走,力量由柄端順遂傳遞.提劍/帶劍為防守劍法,閃身順引,身領劍隨,身械協調,用力柔順.
D,架/壓/格/掛,此四種劍法屬於防上/防下/防左/防右,阻止對方攻擊的防守性劍法.由於劍器輕薄,忌死招硬架,防守時必須體現順引柔化的特點,劍隨身動須帶弧形,勁力柔和沉實,這屬於它們共性的特徵.
架劍:架劍時成立劍,舉劍橫平過頭並帶有橫向後引的動作,隨身而動掩護身體.
壓劍:壓劍時劍身橫平向下,須借勢乘力/隨身體下沉遂壓實,力達劍身.
格劍:格劍時劍身豎直隨身體左或右轉而動,動作圓滑帶有弧形,用以化解和減小對方攻擊的力量.
掛劍:成立劍,劍尖由向上/向下或向下貼身成立圓劃弧,力達劍身以阻止對方攻擊.掛劍時亦須身劍協調,動作圓滑.
E,崩/挑,此兩重種劍法均屬劍身由下向上運動,以拇指側的劍尖和劍刃發揮攻擊作用.
崩劍:成立劍,沉腕,劍身依橫軸向由下向前運動,猛向前上發力,力量由劍身達於劍尖,臂伸直,劍尖高不過頭,此為崩劍.
挑劍:成立劍,直腕,舉臂劍身依橫軸向由下向前上運動,力量由劍身向劍尖和傳達為挑劍.
F,腕花/絞劍,均屬防中帶攻/避實擊虛的劍法,運用劍器輕靈之特長,轉移對方視線,或繞開對方攻擊的器械,於動中尋隙而擊,具有因勢善變的特點.腕花和絞繞劍的弧圈可大可小,腕花的圓心點和嬌嬈運動的中心,均可隨意調節,急緩剛柔也可因勢而定.不同者,腕花是向身體前後方向用劍劃圓,絞劍是用劍尖向身體左右方向劃圓做立圓運動.
2,劍術組合技術訓練:劍術套路的組合動作,已不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簡單技法動作的羅列,它將通過動作之間攻擊轉化連結過程表達心志活動/運動情感,智能能力/戰術意識,體現技能和身體素質能力等,它已是構成整套演練的基本"詞彙".因而劍術組合技術訓練的任務是在明劍理,發展技能能力,通過法與勢之間/攻與防之間關系的變化,表現在技擊格鬥中的用劍之道,培養並表現的基本戰術意識,發展技能能力,諸如避實擊虛/後發先至/引進落空/借勢乘力/閃展進擊/持短入長/緊逼連擊/以快制慢/視虛溫實/以靜止動/靈活善變和出其不意等.
3,劍術套路演練技術訓練:套路的演練技術是指運動員在完成整套套路演練中,合理有效地發揮身體能力,充分表現攻防技能技巧,塑造整套完善運動形象的演練方法,是使身體能力與表現攻防技能達到統一與完善的手段.
套路演練技術訓練可分為按表演設計方案所進行的分段練習/整套練習/慢動練習/意念練習等,以及訓練過程中對表演設計方案的調整,最後形成個人演練技術風格的訓練過程.
套路演練技術訓練是在競賽套路確定或形成以後進行的(不包括套路的設計編排過程),套路演練技術訓練的主要任務和核心內容是對套路內容的節奏處理/意識表達和布局結構的處理,以及對整體演練風格的處理.
(1)分段訓練:這里的分段訓練是指按表演方案設計的節奏氣氛及以意識表達為中心來劃分的段落,和只是為了訓練效果來劃分的段落,通過訓練使每一個段落分別落實並實現總體的設計構想.
分段練習以重復練習法為主,它是以突出局部的演練效果,強化改進局部質量水準,以保證在整套演練中能發揮水平的必要訓練手段.
訓練中可根據不同的任務和目的,劃分為重點段/難點段/高潮段/起勢段/收勢段等.
(2)整套訓練:整套訓練是整套演練的設計構想經過反復練習/強化/修訂/調整/使之達到和身體能力的統一與完善,形成整套演練熟練技能和技巧的最後訓練過程.
整套訓練要求達到心動形隨/一氣呵成/按照構想的運動節奏/氣氛/意境去表達/完成套路演練.它是以全力以赴要求進行套路完整練習為主要手段.
(3)套路慢動訓練:套路慢動訓練是以降低套路運動強度和動作速度的練習方式,對套路演練中個別的技術細節進行強化訓練的一種手段.
在訓練中根據套路演練中存在的問題,確定不同的訓練目的和任務,對練習提出各種不同的技術細節要求,達到強化訓練的目的.如著重要求動作規格/套路動作路線布局的處理,重點組合與一般組合的處理,精神意識的表達等等不同的方面.
(4)套路意念訓練:意念訓練也稱念動訓練/想像訓練,在安靜的條件下對套路演練的全過程進行意念訓練,想像自己完成套路的情景,喚起肌肉記憶和運動情感記憶,強化動作意識/節奏意識,達到完善動作細節,提高協調能力,使演練能心動形隨/意到手發的良好訓練效果.
此訓練一般安排在訓練課的前後或利用早操進行.課前訓練可以起到內興作用,達到動員機體活動能力的效果;課後訓練,特別是大強度訓練之後訓練可達到逐步放鬆肌肉,平緩/調節機體活動的效果,是一舉多得的訓練補充手段.
⑷ 劍道 / (轉)擊面切返之要領——許介白老師(七段)
內文 一、被打擊者﹝指導者﹞
中段交劍視打擊者准備攻擊之氣勢完成時,解劍做出正擊面之機會。當打擊者正擊面之體沖時,丹田用力以腰身頂抵雙手持竹刀置前腹成右斜後退一小步以緩和化解對方之強大沖力,待對方體沖之力、氣完結時,後退或前進方式引導打擊者作前進及後退左右面之打擊,竹刀作左右面之防守。
二、打擊者﹝學習者﹞
中段交劍出長聲以充沛之攻擊意識找尋打擊之機會。當被打擊者﹝指導者﹞解劍做出被打擊機會時之瞬間,大口吸氣正擊面出聲擊之,在當身體即將接觸時迅速收雙手置腹前竹刀成右斜﹝避免雙拳撞擊受傷﹞,雙手勿用力以腰身丹田用力似撞球之定球方式沖撞被打擊者。保持此姿勢至前正擊面之氣繼續出聲完為止是為「體沖」。當正擊面之體沖完成後,視被打擊者之進、退做前進後退之左右面打擊。另一種「體沖」方式為當沖撞發生時迅速利用雙手用力往前推,藉對方身體反彈後退回原來位置,殘心,為後續動作之准備,有別於切返時。
三、打擊者之前進後退應視被打擊者之位置而定。由於被打擊者後退,太遠了打不到,所以要前進擊面,反之被打擊者前進,太近了打擊無效,所以須後退擊之。是故前進後退是由被打擊者引導之。
四、打擊者之前進後退左右面打擊時,左拳在中心線及心窩高度,右手決定左右,以正擊面之要領擊之。
五、身體之前進後退以水平行之,一劍一足用力擊之,勿如波浪樣的上下移動。
六、以口呼吸,出氣之聲音要大、要長,大口張開以丹田之力呼出,原則上劍提起之時吸氣,打擊、出聲之時呼氣。然連續左右面打擊時是一氣呵成至次一回之正擊面前之殘心。
劍道之基本動作幾乎全包含在擊面切返裡面,確確實實在每一次的練習中做好它,對自身劍技進步有很大的幫助,以上粗見並請同好先進們指正以求更完美,是所至盼。
對於初學者的建議:
對於初學者,因正擊面之後的姿勢尚未能體會及保持,然為正擊面之後的體沖,而把姿勢做壞了影響學習。是故建議初學者的擊面切返指導者不要讓他「體沖」而以後退來引導一個正確漂亮的面,而後繼續前進後退的左右面。
岡憲次郎范士的主張也在此一並提供參考:
切返是為欲除去肩部多餘的力氣,故須放鬆肩部,不能聳肩,兩手舉劍至頭上時,要在兩腕之間能看見對方為度,再從其處向對方頭部兩角劈下,是在護具頭盔之第三根面鐵處,從上斜劈下來,此時竹劍不宜作水平式的旋迴打擊;又將竹劍舉到劍尖碰到脊椎之舉法,可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者也。又守方受擊時,要能將對方之力量引導出來,從上而下以拉引似地化解來劍接招,決不要以反彈式地接法,並要盡量使對方做前進打擊,即使對方擊退時也可,繞過去接招,使對方能繼續作前進之打擊,在打到精疲力盡剩一口氣時,做好一刀一足之距離,給予最後一支面之打擊。此時,換一口氣再打也無妨,主要是要能在精疲力竭時,再擊出一支面,如此在比賽時方能擊出面來。
———————————————— 後續自己找的一些補充 ————————————————
切返練習要素及效益:
1。在快速的移動中腳法與重心移動配合的練習:學會以腰部重心來控制足下的移動
2。中心線的練習:學會隨時掌握對方的中心線而不偏移,讓自己的劍走最短路線
3。體碰的練習:學會利用腰力來沖擊對方,或是利用腰部力量來抵擋對方過來的沖擊力道
4。靈活的手腕運力的練習:學會利用手腕的運動來控制劍揮出的行進路線
5。一刀一足的練習:在打擊的過程之中,觀察竹劍打擊對方時的部位,來調整自己與對手之間的距離
練習程序:
正擊面-〉體碰-〉前進左右斜面4支-〉後退前進左右斜面5支-〉正擊面-〉體碰-〉前進左右斜面4支-〉後退前進左右斜面5支-〉正擊面如此循環數組
練習中的要點:
1。練習過程中,所有的動作最好採用大的基本動作實施
2。移動時體要正,腰要發力,脊椎骨要挺直不可為了揮劍而低頭,雙眼要注視對手
3。揮劍的動作:左手推劍上舉時吸氣入丹田.右腳便隨腰的推進而送出.當劍揮下時.左腳便隨丹田的收縮用力呼氣向前靠腿收回.並且.兩足底輕拂地面般的運行.身體也不可因動作上下起伏
4。練習過程之中,左手永遠要在中心線上,右手在太陽穴附近轉換刀路成45度角形成斜擊,打擊完成要停刀,右手移向中心線位置沿中心線後再次舉劍上揮
5。在打擊過程之中,應與對手保持適當距離,以竹刀的有效部位進行打擊,切不可因為打擊距離過短而使左手脫離中心線
6。每一刀打擊完成時都必須有有擰劍,停劍的意圖,准確地打擊到目標部位上
7。練習過程之中,應慢慢的將每一刀確實到位完成動作,切莫為求快速而導致變形打擊
練習過程中的目標:
1。先練習姿勢(協調性)
2。再練習準度
3。練習速度
4。練習反應
切返包含了所有劍道的基礎在裡面(正面打擊、手腕的反轉、步法、呼吸等),所以是非常重要的練習方法,不能單純的考慮為准備運動。
切返的5個原則:
1、所有動作要大
2、始終保持正確的「間合」(距離)
3、左手始終不離開中心線,右手打擊時一定要伸直
4、不能用身體來助勢
5、利用太刀的反轉進行打擊
切返的8個效果:
1、有利於培養「氣劍體」一致
2、有助於改正使用多餘力氣打擊的毛病
3、有助於養成正確的姿勢
4、增強持久力,加深呼吸
5、有助於掌握「間合」,目光變得敏銳
6、增強體力,加強腰腿力量
7、培養旺盛氣力
8、有助於提高太刀的反轉
————————轉自尚武館的——————
第一部分
切返如同是書法練習中的永字八法 或者英語學習中的國際音標,它在劍道練習中的重要性,無論怎麼強調都不過分,正如文中所說,切返打得好,劍技就差不到那裡去,引申一句話,切返打不好,技術也就強不到那裡去。
從開始練劍,切返的訓練就如影隨形跟了我們好多年,每次練習當做熱身,練習結束前磨練耐力,精神力,尤其是初學那幾年,就好像軍中體能訓練,一有空就叫你伏地挺身,做個沒完,說真的,還有點膩煩,年紀漸長,才慢慢發現切返的重要性.
切返看起來很簡單,大支的正擊面,體沖(TAIATARI)後,進四退五的右左面打擊,如此重復兩次,最後再打一支大支的正擊面沖過去,單調而制式,打久了有些人就當作例行公式,變的漫不經心,在很多練習場都可見如此虛應故事的打法,(切返的訓練方法很多,現在只就一般練習方式做討論.)
其實切返是劍道訓練最重要的課程,所有打擊要點(包含間距的測量, 肩.肘.腕.指.操持竹刀的順序方法,打擊時刃筋角度正確否,如何抓住適當的出手時機,腰的移位,體.膝.腳依次跟進,腳步的運作,喊聲,氣合),全部包含在內,其重要性猶如居合道或拔刀術的初發刀, 只要在老師正確的指導下,持之有恆不斷的練習,打擊的進步是與日俱增的.
正確的切返,是要充滿氣勢,氣力的打擊,必須從頭到尾一氣呵成,老師常說:打切返每次都要盡全力,打擊動作及喊聲要大,剛開始正確最重要,不要求快,右左面打擊刃筋的角度掌握尤其重要,如不了解可用木刀作調整,揮砍時左拳永遠在中線上下,在打擊及移位前進後退中,喊聲拉長盡量不中斷,呼吸的調整以訓練腹式呼吸為原則,一般要求是敬完禮,就先後退至適當距離,沖上前打面後體沖,撞開後取適當間距(換氣)打進四退五的右左面,再拉回中段,退至適當距離,打第二支正擊面,體沖後(第二次換氣)再打一次進四退伍的右左面,再拉回中段,退到適當距離後,沖上去打第三支正擊面,沖過去後轉身殘心(第三次換氣),集體指導時最好找一位動作標准,喊聲宏亮者先打一次示範後,再集體打切返,這樣能帶動氣氛,如能經常如此練習,久而久之,功力自然大增.(所謂三次換氣,是盡量這樣做,如果打的動作慢,中途依然可以換氣,但喊聲勿中斷)
日本國士舘大學對劍道部一年級新生(因系武道大學,所謂新生是各地劍道資優保送生)的基礎訓練式施行一學期的切返重點訓練,我有位學弟去該校留學,看過他們的訓練,據他的形容只有四個字.......驚心動魄..............
以往老師規定在 和指導 老師及前輩練習前後都要切返,這是有它深沉的意義,第一是對老師或前輩表示尊重,再來就是未對打前先消耗你的體力,因為指導者都較年長,有的大你2-30歲或4-50歲,在年輕氣壯的學生車輪戰下,利用切返先磨掉你的體力,另方面經由切返了解你的程度,以便作適切的指導,尤其是素未謀面的對手或國外來的老師.,這也是為何升段審查時審查員看重切返的原因,內行的一眼就看出你的程度,因為切返打的好,劍技也不會差到哪裡.
至於年長(一般高齡者,泛指60歲以上)的切返作法就要倒過來,君不見YouTube上,日本谷口安則范士九段在50屆日本選手權示範指導三位七.八段高手,他們是先對練後,再對指導者切返,為何如此?那三位高手都已5-60歲,如果先打切返,後面的對打就沒啥看頭,蓋已體力不支,調整是有它的道理.
黃共芳老師數十年前曾去日本皇家道館,親眼目睹出來示範的兩位五段選手打切返,他回憶說:在表演過程中,不間斷的喊聲,打擊聲,地板的震動,氣勢強到屋頂好像要被掀掉.後來就變成我們追循的目標.
第二部分
切返的自我練習方法
目前道場里的練習時間有限,不可能讓各位在道場大量練習,一般是四組熱身量以後練習其他基本技術和對人技術,各位騷年如果不想被人虐的話,下面發福利了。照著練吧,三個月見效,無效不退款。
劍是死的,人是活得,沒有不能練,只有不想練。下面是我偶然在古川和男先生的早期教學視頻中發現的一種單人練習方法,其實古川先生當時不是真的教學生單人這樣練,只是在示範標準的切返動作而已,不過我發現自己一個人在家確實可以這樣練習。(順帶提一下 這個視頻我估計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或八十年代早期,我們敬仰的榮花直輝大神應該還是男子高生正太一枚)
基本的雙人對練是要求氣合,沖擊面,體碰。因為這里是單人練習,所以不作體碰的動作。
1中段構擺好
2深吸氣的同時,向前送出右腳,同時將刀舉過頭頂(送足步法的大動作打面),左腳迅速跟進的同時,向前擊面,同時氣合
3就著剛剛深吸進去的氣,一氣合成打完前四後五九個左右面,後退最後一個面打完,後退一步回到中段構,同時把最後一口氣吐出。
4將以上1 2 3重復一遍,兩組打完後,一口氣兩次沖擊面,打完後前沖三步或四步就可以,這個看你家裡場地長短。
練習多少的問題自己解決吧,時間體力綜合考慮,總之是打游戲一樣,在線時間越長,級別越高。
⑸ 劍術練習方法
很鍛煉人的反應能力和靈活性的,最開始要鍛煉左手的力量,因為日本劍道是左手托劍,右手扶劍,力量是在左手上,除非你是左撇子,上肢力量很重要,還要配合步法練習,小步跳動大步跨越等,這就是初學要掌握的,還是多請教教練吧,在家不要瞎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