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藏錢的好方法又簡單

藏錢的好方法又簡單

發布時間:2022-12-20 13:31:07

❶ 收藏錢幣應該怎樣保存

硬幣的保存方法:

硬幣保存有專門的塑料盒,一方面有一定的密封隔離作用,另一方面材質透明,也便於觀賞。但要注意的是,要避免選用含聚氯乙烯的材料,聚氯乙烯在常溫下會析出增塑劑腐蝕硬幣。整卷的則可以使用硬幣專用的幣筒盛裝。

另外,如果需要手持硬幣觀賞,切忌直接裸手觸摸硬幣表面,可手持錢幣邊齒進行觀賞,如有條件,最好戴上手套或者指套。

紙鈔的保存方法:

首先要確保紙幣足夠乾燥。紙幣長時間與空氣接觸,容易吸入大量水氣,如果買回來就馬上套上塑料護郵袋,濕氣就悶在裡面散不出來,一段時間後容易發霉。

所以拿回來後一定不能偷懶,乾燥的最簡單方法是:在秋季國內很多地區都比較乾燥,可以把紙幣暴露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即可達到乾燥的標准。乾燥時間的長短視乎當時的空氣濕度而定,越乾燥的環境所需時間越短,通常在50%的濕度以下,幾分鍾即可。

對紙幣進行乾燥可以利用常見的筆記本電腦進行乾燥,具體的做法是:把紙幣水平放在距離筆記本電腦散熱口2-3CM處一會,即可完成乾燥過程。注意最好不要使用電吹風,因為風力太強和溫度太高,都容易對紙幣造成傷害。

航天鈔和其他的紙鈔一樣,長期保存時需要注意防潮,避免太陽直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乾燥之後,給每張紙鈔套一個保護袋(專用的塑料袋或者紙質護幣袋),或者整刀存放在紙質的收藏袋中。

(1)藏錢的好方法又簡單擴展閱讀

值得收藏的錢幣:

第一套:共有62種版別可稱之最

第一套人民幣自1948年12月1日開始發行,共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券4種、50000元券2種。

第二套:分分錢硬幣開始發行

1955年3月1日公布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共10種,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1957年12月1日又發行10元1種。同時,為便於流通,國務院發布命令,自1957年12月1日起發行1分、2分、5分三種硬幣,與紙分幣等值流通。

後來,對1元紙幣和5元紙幣的圖案、花紋又分別進行了調整和更換顏色,於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別發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使第二套人民幣的版別分別由開始公布的11種增加到16種。

第三套:取消3元紙幣 增加1角、2角、5角和1元硬幣

我國第三套人民幣是1962年4月20日開始發行。第三套人民幣在第二套人民幣的基礎上對版別進行了全調整、更換,取消了第二套人民幣中的3元紙幣,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種金屬幣。第三套人民幣經過了18年的逐步調整、更換,共陸續收回第二套人民幣(除6種紙、硬分幣外)10種。

陸續發行第三套人民幣13種,其中,10元紙幣1種、5元紙幣1種、2元紙幣1種、1元紙幣1種、5角紙幣1種、2角紙幣1種、1角紙幣3種、1元硬幣1種、5角硬幣1種、2角硬幣1種、1角硬幣1種。

❷ 古錢收藏保存方法

古錢幣收藏的藏友在收藏過程中也遇到不少問題,嚴重影響了古錢幣的收藏。那麼古錢的收藏保存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古錢收藏保存方法,一起來看看。

古錢收藏保存方法

一:目前存放古錢幣比較常用的是一種透明塑料袋,有大、中、小不同規格,有著易於存放、所佔體積小、攜帶觀賞便利等諸多優點,但因這種塑料袋由聚氯乙烯製成,其透氣性能較差,遇梅雨天容易有水氣進入,造成袋內潮溫,古錢銹蝕,使古錢的品相大打折扣。

二:此外,這種塑料袋的進出口較小,極易對一些比較脆弱的錢幣造成直接傷害。所以,如果打算對錢幣作長期保存,還是不用為妙。另外也有人用泡沫塑料加大頭針或硬紙板上穿線等方法來保存古錢,但卻又有存放體積大、成本高、攜帶存放不方便等諸多弊病。且大頭針系鐵質,長期與銅質錢體接觸,容易發生置換反應,產生鐵銹水,污染古錢幣,故目前這種方法也很少採用。對存世的刀布幣而言,體積較大,需要另外存放,但目前尚無特製存放器,少數財大氣粗的藏家往往請人特製存放器具,但開一幅模本是千元以上,這對於中小收藏者來說顯然太珍貴了。

三:一般人可選用一些廢棄紙盒,如刀布幣可用較長的放人參的紙盒,最好再在下面添一些棉絮、海綿等以減少磨擦。布幣則可以選用一些帶格子的紙盒。比較珍貴的紙幣,常用圓形塑料盒存放。這種塑料圓盒有多種型號,最好選用與所放古錢大小比較相配的型號,對於比較薄小脆嫩的古錢還可放棉絮、紙等物以作襯墊。特別珍貴的稀世珍品絕品,以前有人用紅木、象牙等盒子裝盛以襯托其之珍貴。當然,我們現在如無條件,大可不必去仿效。為了加強保護措施,倒是可採用真空包裝,充入氮氣等特殊手段以減緩氧化速度。鐵錢由於較易氧化腐蝕,最好存放在乾燥的紙盒或硬塑盒中,周圍盡可能地多放些乾燥劑。

四:有條件的話。則可去五金店買一些"金相防銹紙",把它載成小塊,分別包裝每一枚錢,以起到封閉作用;對於名貴鐵錢,則最好採用真空包裝。平均每隔3至5月,可揀一乾燥晴朗的天氣把鐵錢逐一拿出來通通風,翻動一下。有的古錢由於本身銅質問題或長期處於潮濕、酸性環境等原因會出現極其嚴重的氧化,錢幣學稱這種現象為"脫胎"。由於氧化嚴重,"脫胎"錢非常脆嫩,有如一塊豆腐。因此對"脫胎"錢一般不作任何處理,一定要輕拿輕放,絕不能隨意一扔,弄不好整個錢就會粉身碎骨。先秦的一些刀布幣由於年代比較久遠,"脫胎"現象更為常見。

古錢收藏的誤區

一是要走出只收藏大錢的誤區。有些古錢收藏愛好者,只重視折三型以上大型錢的收藏,而忽視了小平錢等小型錢的收藏。其實,在古錢中,大量的是小平錢等小型錢,折五型以上的大型錢較多的只有大觀通寶、泰和重寶、至正通寶、大中通寶、洪武通寶、天啟通寶(明)、咸豐通寶、太平天國等少數幾種,其他的數量很少,很難找到。如果只收藏這些大型錢,路子就會越來越窄。而且許多小平錢等小型錢也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並不亞於大型錢,如被一些泉家所認為的“古泉五十名珍”中,就有壯泉四十、太夏真興、永光、景和、咸通玄寶、大蜀通寶、大齊通寶、乾亨通寶、應感通寶、天顯通寶、應歷通寶、皇統元寶、大朝通寶(銅)、中統元寶等小型錢近20種。因此,只收藏古錢中的大型錢未免過於片面。

二是要走出只收藏名錢的誤區。名錢的收藏價值要比普通錢高,這是無須置疑的。古錢收藏愛好者能收藏較多的名錢固然很好,但由於名錢價格昂貴,想多收藏也力不從心。而有些雖沒有被列入“古泉五十名珍”的古錢,傳世數量也很少,同樣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未來增值的可能性很大。如背穿上“陝”的宣和通寶,背穿上“河”和背穿右“戶”的萬曆通寶,背穿上“招”或“帥”的大明通寶,背穿上“四”左“手”、背穿上“旨”、“嘉”、“京”的崇禎通寶,背穿上“川”下“戶”的大順通寶,背穿上“南”、“延”、“福”的順治通寶等,在古錢市場上也難以見到,一旦發現,也應像名錢那樣進行收藏,不可錯過機會。

三是要走出只收藏銅錢的誤區。在古代,銅錢是主要流通貨幣,只有少量鐵錢和鉛錫錢。流傳至今,鐵錢和鉛錫錢已不多見,尤其是鐵錢,經多年腐蝕,銹跡斑斑,有的已很難辨認。因此,古錢收藏愛好者應在收藏銅錢的同時,重視收集鐵錢和鉛錫錢。就目前古錢市場而言,由於鐵錢和鉛錫錢較少,價格已遠遠高於銅錢,預計將來價格還會升高。

四是要走出只收藏好錢的誤區。收藏古錢,當然是品相越好越值錢。不過,有些古錢因年深日久,已缺廓少邊,有的甚至還少了一角。這種古錢,若是罕見的,收藏價值同樣很高。

❸ 地主埋藏金銀的方法

古代有錢的地主會找很多瓷罐,然後把金銀放在瓷罐裡面,然後用油紙封口,這樣金銀埋藏在土裡面就不會生銹了也不會壞,過上十幾二十年把它挖出來都是完好無損的。

埋地下這是最傳統,也是最簡單的存錢方法。古人喜歡挖坑,好的壞的全埋地下。如果出突發事件,當事人來不及留話,那錢容易成無主之物。古代自然也有老年痴呆症,要是埋哪兒忘記了,夠子孫抓狂的。

還有藏牆夾縫里,在砌牆的時候,砌上里外兩堵,反正古代地方寬敞,也不在乎多堵牆佔了套內使用面積。這樣隱蔽性強,安全系數比較高。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拆房都不能算是個小工程。與埋地下一樣,若是來不及留話,寶貝容易成為無主之物。

茅廁、豬圈這種惡心的地方也是地主埋寶者最青睞的寶地。不好之處是,偷盜者挖起來固然艱難,你想用錢時挖起來也夠惡心的。



❹ 現代人會把錢藏在各個隱蔽的地方,古人是如何藏錢的

老祖宗愛存錢的習慣那是由來已久。錢庄出現後,愛存錢的這個愛好就有了著落。問題是,沒有錢庄的時候呢,古代人那些又沉又佔地方的金子銀子銅錢該往哪兒藏呢?

方法一 ·

埋地下。

這是最傳統,也是最簡單的存錢方法。古人喜歡挖坑,好的壞的全埋地下,習慣了。

優勢:盜賊定位有較高困難。除非你豎個牌子,上書:某某埋寶於此。


(此處敲黑板)古代人的住房是尖頂,就是那種我們學齡前時畫的房子造型。古人抬頭是看見房梁,現代人抬頭看的是天花板。房梁,通常是一座房子里木頭最大的一根。古時候很多地方衡量這家人是不是富裕,就看他家的房梁粗不粗。

優勢:這方法沒什麼明顯優勢,最多就是離著人比較近,可以直接看著財物。

風險:知道了這種藏錢習慣後,把錢藏房樑上基本跟放桌子上區別不大。當然,夠不夠得著是另一個問題。房梁結實而粗,承重好,藏錢藏小偷兩相宜。

典故:樑上君子。小偷的雅號由此而來。《後漢書·陳寔傳》:「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於樑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樑上君子者是矣!』」這位陳老先生多半是政工幹部出身。生生的把一堂偵緝課上成了政治課。

怎麼藏私房錢不會被發現(兄弟們支支招)

第一步,開一張銀行卡,把錢的面積變成最小化。
第二步,將銀行卡偽裝,比如套個膠套、皮套、紙套、鐵盒什麼的。
第三步,把偽裝好的銀行卡藏在電器里。(比如電腦主機,顯示器,筆記本電腦,電視機等等)。
個人推薦:把銀行卡偽裝到她不會去拆開的電腦主機里,(主機空間大,配件多,容易藏,存取方便,藏在主板下)。
如果拆開一個硬碟,把裡面掏空,銀行卡放到裡面去,把數據線接在主板上,誰能找到。

❻ 有哪些藏私房錢的奇招

藏私房錢的妙招,可以藏在自己衣服的內兜里,或者是自己可以在自己的衣服內側縫一個,多餘的都這樣就可以藏私房錢,並不會被別人偷走,也不會被別人發現,還可以藏在自己的鞋裡,這樣也是很安全的,還有就是曹一些干到自己最重要的,你找不到的地方

❼ 古人出門錢藏在哪裡,用什麼藏的

華夏五千年的發展歷史中,涌現出了無數的文化、藝術成就,它們都是中華民族寶庫中的瑰寶,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我國的貨幣發展史就是中華文化畫卷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是世界歷史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我國的貨幣發展史長達五千年之久,也就是說,早在四五千年之前我國就有人使用貨幣了。眾所周知,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此,自古時候起,人們就有存錢的習慣了。然而在古代沒有銀行可以幫助人們安全存錢,那麼古人是怎麼藏錢的呢?實際上,古人的藏錢方法還真不少。

一、撲滿

在許多現代人家中,估計都有一種存錢物件,叫做存錢罐。在古代也有這樣一種類似存錢罐的小型存錢物件叫做撲滿。撲滿,就是一種用陶土製成的單孔容器,這種容器或呈圓形或呈方形,但相同的是,它們的頂部都會開一個用於投幣的小小的狹窄的口,這和現在的存錢罐很像。不同的是,有的撲滿的腹部會有一個凸起的圓環用來繫上繩子懸掛在房樑上。"撲滿"之所以叫撲滿,是因為"滿則撲之",等撲滿裝滿了就將其打碎取出銀錢。

撲滿這種存錢罐很早就出現了,撲滿為人們使用的時間也很長。早在秦漢時期,史書上就有對撲滿的記載,而它真正的流行是在漢唐時期。蒲松齡在《聊齋志異·辛十四娘》中曾寫道:"又時出金帛作生計。日有贏餘,輒投撲滿。"由此可見,到了清朝,撲滿依然是民間常用的儲蓄物件。現代的儲蓄罐也有撲滿的影子,只是儲蓄罐的形狀更加豐富多樣,而且不作為主要的儲蓄方式。

二、埋在地下的錢壇

除去撲滿這種小型存錢物件,古代還有一種大型存錢物件叫做錢壇。人們將富餘的珠寶和錢財放進錢壇里,然後將錢壇埋進自家地下,並對它進行一定的偽裝。關於錢壇子的掩埋方法也是頗為講究,有一種方法叫做"多層掩埋法",顧名思義,就是先把裝有較多錢財的錢壇埋進較深的地下,在其上方覆蓋一層土進行偽裝,然後再把裝著少量錢財的錢壇放在淺層的土裡進行掩埋,起到一種偽裝的作用。這樣一來,即便是錢壇子被盜取了,也只是竊取了較少的錢財,損失相對較小。

三、錢窖

一般的平民家庭存錢用撲滿和錢壇基本就可以解決了,可如果家財萬貫,金銀成堆,那該如何解決存錢的問題呢?古人想了一種辦法,那就是建錢窖。通常意義上,我們所了解的窖是收藏東西的地洞,這些窖大多用於儲藏糧食蔬菜一類的食物;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種用於躲避戰亂的地窖,而錢窖卻是鮮為人知。古代的富人家從地窖中取得靈感,因此深挖地窖用於存放萬貫家財。

四、將錢存放在牆里

古人除了將錢放撲滿、錢壇、錢窖里,還有另外一個存錢的地方,那就是把錢放在牆里。最簡單的藏法,是把錢藏在牆板的暗格內,不僅可以防止小偷盜取,還能方便取用,比藏在撲滿和錢壇里都便捷。另一種方法就是把牆的厚度擴大,然後將錢藏在牆壁的空格之間,這樣藏錢相對前一種辦法更安全,但是卻難以取用,在剛需的時候還要把牆砸了才能將錢取出來。

閱讀全文

與藏錢的好方法又簡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乳腺癌治療方法及中葯 瀏覽:552
老年人駝背有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742
圖片批量重命名編號的方法 瀏覽:283
目前測量兒童發育最常用的方法 瀏覽:437
重鏈沉積病最新治療方法 瀏覽:5
斑禿怎麼治療方法好 瀏覽:936
如何做香乾好吃的方法 瀏覽:507
室外管道連接的方法 瀏覽:471
西紅柿盆栽種植方法 瀏覽:795
綠植牆怎麼製作方法 瀏覽:179
如何培養孩子認識字的方法 瀏覽:351
小天鵝冰箱門拆卸安裝方法 瀏覽:495
在教學方法的運用過程中 瀏覽:917
鬆手剎的正確方法 瀏覽:774
芋頭怎麼煎好吃又簡單的方法 瀏覽:362
計算用電器電功率的簡便方法 瀏覽:657
幼兒舞蹈教學方法示範 瀏覽:452
用菜籽油炸薯片要用簡便的方法 瀏覽:527
提魚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50
記憶拼貼的訓練方法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