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測試木材水分最准確
測量木材含水率的方法有烘乾法、電測法、干餾法、滴定法和濕度法,在木材加工領域里,通常採用烘乾法。
烘乾法:
烘乾法就是將木材的含水率試片烘至全乾來測其含水率的方法。
首先在被測的木材中鋸取一片順紋厚度為10~12mm的有代表性的含水率試片。所謂代表性就是這塊試片的干濕程度與整塊木材相一致,並沒有夾皮、節疤、腐朽、蟲蛀等缺陷。一般應在距離鋸材端頭250~300mm處截取。將含水率試片刮凈毛刺和鋸屑後,應立即在精確度為0.01g,量程不小於200g的天平上稱其重量,將該重量記為G,然後將試片放入溫度為103±2℃的恆溫箱中烘6h左右,再取出稱重,並作記錄,然後再放回烘箱中繼續烘乾。隨後每隔2h稱重一次,直到最後兩次稱量的重量不變,就是絕乾重,記為Go。這樣就可按下式計算出含水率
W=(G-Go)/ Go×100%
由於薄試片暴露在空氣中其水分容易發生變化,因此,測量時要注意截取試片後或取出烘箱後應立即稱重,如不能立即稱重,須立即用塑料袋包裝,防止水分蒸發。
用烘乾法測量木材含水率准確可靠,而且不受含水率范圍的限制。但測量時需要截取試樣,破壞木材,並需要一定的時間。
烘乾法是測量木材含水率的基本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② 如何判斷木材是否乾燥
1、重量:木材經過自然風干後,自然要比含水的木材輕。到建材市場上挑,可以用上這招;2、手摸不涼就是相對乾的,如果連這個都感受不到,我就沒辦法教你了;3、聽木工刨的聲音,推刨聲音清脆的,刨出來的木材光滑,刨花發熱的,說明是乾的,反之就是濕的;4、開好的木料下面放一張面巾紙,第2天看看是否潮濕了,也基本能判斷出木材的乾燥程度。更多木材知識盡在木界公號。
③ 木材乾燥,這幾個技巧和指標必須知道
1、自然乾燥或風干
空氣乾燥是通過將其暴露於空氣來乾燥木材。空氣乾燥的技術關鍵是需要環境干凈、陰涼,在乾燥和陰涼的地方,在堆積的地基上製作一疊鋸材(層板由貼紙分隔)。 乾燥速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氣候條件和空氣運動。 為了成功的空氣乾燥,需要布置整個木材堆中連續均勻的空氣流。
優點:使用這種乾燥方法與木材的生產成本有關,空氣乾燥通常會產生很好的木材質量。
缺點:根據氣候情況,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對木材進行乾燥。
2、人工乾燥
人造或「烘箱」乾燥的過程基本上是通過引入熱量來進行快速乾燥。可直接使用天然氣或電力,或間接通過蒸汽加熱的熱交換器,太陽能也是一種選擇。在此過程中,通過控制溫度、相對濕度和空氣循環等可變的條件,以達到特定的乾燥特性。為了實現這一點,木材堆放在密閉空間,其中裝有用於控制大氣溫度,相對濕度和循環速率的設備。
乾燥質量的五項內容包括:水分含量梯度和殘留乾燥應力的存在(表面硬化);表面,內部和末端檢查;塌陷;扭曲;乾燥引起的變色。
④ 尋求木材乾燥的簡易方法
密封乾燥室並使乾燥室內環境氣體保持高壓,可以更進一步使木材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的乾燥處理。
木材乾燥方法可以總括分為天然(自然)乾燥和人工乾燥兩大類。根據木材加熱方式的不同又可分為對流乾燥、電介質乾燥、輻射乾燥和接觸乾燥。對流乾燥主要包括大氣乾燥、常規室干、除濕乾燥、太陽能乾燥、真空乾燥(間歇式)等;電介質乾燥包括微波乾燥、高頻乾燥。輻射乾燥主要指紅外線乾燥;接觸乾燥是使被干木材與加熱物體表面直接接觸,傳導熱量,蒸發水分。下面對主要木材乾燥方法作簡要論述。
(一)大氣乾燥 簡稱氣干,是天然乾燥的主要形式。它是利用自然界中大氣的熱力蒸發木材的水分,達到乾燥的目的。氣干可以分為普通氣乾和強制氣干。強制氣乾的乾燥質量較好,木材不致霉爛變色,可以減少端裂,乾燥時間較普通氣干約可縮短1/2—2/3,但乾燥成本約增加1/3。大氣乾燥的優點是:技術簡單,容易實施,節約能源,比較經濟,可以滿足氣乾材的要求。另外如與室干、微波乾燥等其他乾燥方法相配合,還可收到縮短乾燥時間、保證乾燥質量、降低乾燥成本的明顯效果。缺點是乾燥條件不易控制,乾燥時間較長,佔用場地較大,乾燥期間木材易遭菌、蟲危害,最含水率只能乾燥到與大氣狀態相平衡的氣干程度。
(二)室干 指在常規乾燥室內人為地控制乾燥介質的參數對木材進行乾燥處理。室干按照乾燥介質溫度的高低不同,可以分為低濕室干、常溫室干及高溫室干。所謂低溫、常溫及高溫,意指在乾燥過程中介質溫度可以分別達到50-60℃、100℃及100℃以上的范圍。低溫室干周期較長,但能保證乾燥質量,保持木材的天然色澤。常溫室干對材性及顏色的影響較小,一般可以允許。高溫室干可以分為以濕空氣為介質的高溫室乾和以常壓過熱蒸汽為介質的高溫室干兩種。高溫乾燥周期較短,但對部分材性有影響,使木材表面變硬,不易刨削加工,嚴重時變脆、變焦,容易碰損,顏色變深,影響美觀,應該根據被干木材的樹種、厚度、用途、乾燥室性能等條件,對上述三種室干進行正確應用。室乾的優點是乾燥質量好,乾燥周期短(比氣干快很多倍),乾燥條件可以靈活調節,可以干到比氣干程度低的任何最終含水率,裝卸和運搬作業集中,使於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缺點是設備和工藝較氣干復雜,投資較多,成本較高。
氣乾和室干屬於傳統乾燥方法,一般稱為常規乾燥。至於其它乾燥方法,一般稱為特種乾燥,主要如下。
(三)除濕乾燥 (冷凝乾燥)與室乾的區別是不將濕空氣排出室外,而是流過除濕器,先經冷卻使部分水蒸汽冷凝成水而排出,空氣變干,再經加熱而後流入材堆,乾燥木材。即濕空氣是在封閉系統內作「冷凝一加熱一乾燥」往復循環。除濕乾燥的優點是能夠回收水蒸汽的潛熱,能量消耗顯著低於常規室干,特別是在乾燥過程的前期;乾燥質量好,木材降等少,容易操作。缺點是乾燥溫度受到製冷劑的限制,一般較低,乾燥緩慢,周期較長,特別是當含水率低於20%時;由於採用電能,能源成本較高;一般無蒸汽發生器,難以進行調濕處理。
(四)真空乾燥(負壓乾燥)真空乾燥是在密閉容器內、在真空條件下對木材進行乾燥。按照作業方式可分為間歇真空法和連續真空法兩種。前者按常壓加熱和負壓乾燥兩個階段間歇交替地進行,用蒸汽、熱水、煙氣、或電加熱。後者是加熱和真空同時連續地進行,用熱板、薄膜、高頻、微波實現加熱。真空乾燥的優點是在真空條件下水的沸點降低,木材內部壓力較高,因而可以在較低濕度下加快乾燥速度,縮短乾燥周期,保證乾燥質量,特別適合於透氣性好或易皺縮的木材,以及厚度較大的硬闊葉樹材的乾燥。缺點是設備復雜,容量較小,投資較大。
(五)太陽能乾燥太陽能乾燥是利用集熱器吸收太陽輻射能加熱空氣,再通過空氣的對流傳熱,乾燥木材。太陽能乾燥室可分為溫室型和外部集加器型;又可分為主動式(即有貯熱裝置或輔助熱源,少受或不受天氣影響而能持續工作)和被動式(即只能在有日照時運轉,受天氣制約)。太陽能乾燥速度一般比氣干快,比室干慢,因氣候、樹種、集熱器的結構和比面積、控制方法等而異。太陽能乾燥的突出優點是節約能源,可以利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能。與其他人工乾燥方法相比,能耗較少,乾燥成本較低;乾燥降等較氣干少,最終含水度較氣干低,乾燥質量較好。缺點是受氣候影響較大,高緯度地區冬季乾燥效果差,不能穩定供應乾材量;設務投資與室干相仿,但乾材產量卻比室干少的多。
(六)高頻與微波乾燥是將濕木材伯為電介質置於高頻或微波電磁場中,在交變電場作用下木材分子極化,摩擦生熱,乾燥木材。木材乾燥所用的高頻頻率為幾到幾十MHz,微波頻率為915及2450 MHz。微波乾燥由於頻率比高頻乾燥高,乾燥效率也更好。高頻乾燥的應用趨向於聯合乾燥,如高頻-對流聯合乾燥,高頻-真空聯合乾燥等。高頻與微波乾燥的優點是木材內外同時加熱,加熱均勻,乾燥速度很快,乾燥時間很短,乾燥質量好,保持木材的天然色澤等。缺點是使用電能,電費較貴,部分材種乾燥成本較高,設備投資也較大。
(七)加壓乾燥是將木材置於密閉容器內,在壓力高於1個大氣壓、溫度高於100℃的條件下乾燥木材。室內壓力可達0.25Mpa、溫度可達148.9℃。這種乾燥方法的特點是在高溫條件下能夠保持較高的平衡含水率,不易導致較大的含水率梯度和應力。加壓乾燥屬於一種高溫乾燥,優點是乾燥速度快,乾燥周期短,能耗較少。缺點是乾燥難干木材如胡桃、櫟木等容易開裂。
⑤ 木材乾燥的方法有哪些 木材乾燥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1、常規乾燥:這種乾燥方法就是使用常壓濕空氣作為乾燥介質,然後用蒸汽或者熱水做熱媒,之後再簡介的加入空氣,通過空氣對流的方式對木材進行加熱起到乾燥的目的。
2、高溫乾燥:高溫乾燥和常規乾燥的主要區別就是使用的乾燥介質的溫度是比較高的。高溫乾燥不僅乾燥速度快,而且穩定性好,材料的顏色會變深,而且表面會硬化。
3、除濕乾燥:和常規乾燥類似,使用的介質是常壓濕空氣。除濕乾燥不僅質量好,而且還不會產生污染,還節能。
4、太陽能乾燥:就是使用太陽能輻射的熱能然後把空氣加熱,之後熱氣集中到集熱器和材堆間循環對木材進行乾燥。太陽能是比較廉價的,而且是間歇能源。
5、真空乾燥:乾燥使用的介質可以是濕空氣,之後在大氣壓的條件下進行乾燥。這種乾燥方法速度快,周期短,而且乾燥質量好。
6、高頻乾燥和微波乾燥:這兩種乾燥方法都是使用濕木材作為電介質的,之後在磁場的作用下,木材中的水分子就會進行高速度的轉動,水分子轉動發生摩擦,摩擦生熱,達到乾燥的目的。
7、煙氣乾燥:這種乾燥方法一般是用於常規的爐氣乾燥的最開始的階段。使用的都是土法建造的一些小型的乾燥室。這種乾燥方法投資比較少,而且成本低,但是煙塵對於環境的污染是比較嚴重的,乾燥的質量不容易保證。
⑥ 木材如何檢驗
森林采運生產過程中,對原木和原條進行檢量、評等和驗收的工作。是組織生產管理的基礎。根據采運生產工藝類型,有兩種木材檢驗方式。①原木集材的檢驗方式。在伐區原條經過造材後,木材檢驗人員進行檢尺評等,在原木小頭端面打上徑級和等級號印。在集體林作業區,常在收購站收購木材的同時進行逐根驗收。山場裝車時,檢驗員按車逐根統計記在托運小票上。托運小票交給運材司機隨車運到貯木場。卸車前或卸車後由檢驗人員按車逐根對照復查驗收。②原條運材的檢驗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山場裝車過程中,逐根量取原條直徑和長度並記入托運小票,貯木場卸車前或卸車後按車逐根對照復查;另一種是原條裝車時不檢量不統計,運到貯木場後,用地衡或吊秤稱重,換算出材積作為原條驗收的依據。
在貯木場,不論是原木還是原條到材,經選材(或卸車)到達各自的楞號以後,都要經過仔細的復查。復查合格並記入野帳,即認為木材經過驗收繳入了木材倉庫。如發現徑級或等級有誤,則需訂正(將原號印注銷,重新加蓋新號印);如發現不屬於這個楞號的原木,則不予驗收,並在原木端面標明甩出字樣,通知有關人員進行轉楞。木材驗收入庫通常採用的辦法是描號,即將復查合格原木的徑級、等級用油筆或毛筆描寫在楞堆中同一側面的原木端面上並記入野帳,作為繳庫的依據。未經描號的表示未經驗收入庫的原木。當原木裝車出庫時,也需要由檢驗人員如實地逐根抄尺登記,作為原木撥出的依據。木材檢驗誤差(按材積計算)在尺寸檢量方面不超過±1%,等級鑒定誤差(提等或降等)不超過±2%。木材檢驗應配備一定數量的人員。檢驗人員按從事的具體工作,各有其不同的名稱。例如,從事木材檢量的稱檢尺員,從事等級評定的稱鑒定員,從事野帳記載的稱記帳員,從事數額統計的稱統計員等。
⑦ 鋸末含水率怎麼檢測,木材水分檢測標准和方法
測試鋸末含水率、木材水分檢測標準的常規方法是用乾燥箱加天平,但是時間周期比較長,效率低、能耗高,如果是加工企業這種方法就不適用。如果是用快速法測試,幾分鍾就可以了。滿足GB/T 1931-2009 木材含水率測定方法標准。用於干木材、濕木材、刨花、鋸末、壓縮板、木漿以及木漿固含量的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