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拉薩到珠峰旅遊的系列問題。。。。
大本營 就是在絨布寺那個啊
1包車現在挺貴,我09年去4500 4人拼 6天 一人1400 今年夏天朋友去已經高的離譜
2大本營是按車輪收費,一個輪子80,現在不清楚。
3,我騎車去的所以早上很早可以直接從定日逃票上路
4路上幾個景點一定順帶逛了,羊湖(看了所有高山湖波,唯獨忘不掉在岡巴拉山口羊湖給我的驚鴻一別)滿拉水庫,卡惹拉冰川,宗山古堡(可不買票,爬上去看看江孜也是很美的)白居寺。
5大本營海拔5300 第一次去的人壓力比較大
② 如何協調解決我國旅遊業存在的突出問題
雖然近年來我國旅遊業蓬勃發展,但是目前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諸如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卻限制了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本論文主要分析了我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實現我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旅遊的渴求也越來越迫切,旅遊業道德出現在發達國家,這些國家往往很看重旅遊地的非經濟價值;在旅遊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人們則往往更看重旅遊地的經濟價值和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而忽視了旅遊對風景區產生的負面影響。
一、中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盡管許多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遺址,為我國旅遊業的開發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旅遊和相當程度的自然生態支持;但我國旅遊業所面臨的實際環境問題卻不容樂觀。在一些地區,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影響甚至限制了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旅遊城市生態環境惡化。旅遊業的興旺,使旅遊接待地的流卻人口增加。旅遊交通的頻繁`和飛機、汽車、遊艇等交通工具廢氣排放量的增大,致使旅遊接待地的空氣污染、噪音污染和水質污染加劇。許多穿城而過的河流已遭嚴重污染,水色發黃甚至發黑。另外,旅遊接待地人滿為患的狀況,也加重了當地基礎設施的負擔。水、電、交通等的供應因需求量急增而顯不足。
(二)旅遊者環保意識差,加重了旅遊景點的人為破壞因素,在旅遊景點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旅遊者觸摸攀爬名勝古跡,在部分古跡上亂刻亂畫的現象也不時發生,所有這些,都使名勝古跡的本來風貌和存在壽命受到嚴重威脅。一些穿著入時的旅遊者隨手丟垃圾的不良行為,也致使風景區的美觀大打折扣。更有少數旅遊者,竟在旅遊區獰獵、採集、露營、野炊,這既加重了旅遊區的生態負擔,又可能造成物種稀少,甚至滅絕,使旅遊區的平衡受到嚴重破壞。
(三)旅遊資源管理體系不完善,旅遊景點「超負荷」工作屢見不鮮。現階段我國旅遊企業和景區管理部門之間,普遍存在管理人員交叉混編的情況,這使得上層管理者處境尷尬。一方面,作為公司領導,他們要對企業負責,爭取盡可能盈利;另一方面,作為政府專職機關的行政領導,他們又必須綜合考慮環境、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不願做有損景區資源的事,嚴格地說,他們是在良心的制約下做工作,沒有完善的法規制約下的企業化經營,很容易將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推向難以承受的風險之中。
絕大多數的風景區在五一、國慶等旅遊高峰期,均不同程度地「超負荷」工作。景區遊人接肩比踵,空氣污濁,旅遊質量大受影響。我國古文化寶庫「敦煌莫高窟」,因遊客量過多,空氣中HO和CO的含量持高不下,許多精美佛雕的顏色已發生變化,內在物理,化學結構也受到影響。還有許多奇山異洞、秀水珍木,也因過多地被人類光顧而面目「猙獰「。
(四)對旅遊資源的掠奪性開發,造成了部分資源的破壞。我國雲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已被砍伐1/2,致使雲南的大象、老虎不是向緬甸逃跑,就是竄出自然保護區,毀壞莊稼、傷害人畜。座落在湖南、湖北交界處的著名四大湖泊,目前僅剩下長湖和洪湖。1951年湖泊面積還有217.44萬畝的洪湖市,到1987年只剩下70.29萬畝;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國內外房地產、旅遊開發商加速擠占洪湖水面。還有一些地區,為了追求近期經濟發展,在風景名勝區迅速擴建高檔賓館、飯店、療養所、「培訓中心」,以及索道、滑道、城市娛樂設施等,造成了一些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工、商業,破壞了旅遊資源,這實質上危害了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中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針對我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和障礙,現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以期更好地探索有中國特色的旅遊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一)城市生態環境質量進行綜合治理。針對目前我國旅遊城市存在的空氣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環境問題的多元性,建議採取以下綜合治理方法:
1、對於空氣污染,主要採取減少和切斷污染料源的方法。由機動車輛尾氣所造成的污染,可採用安裝凈化裝置的措施。位於上風向的污染企業一定要責令搬遷或關閉。
2、對於噪音污染,主要採取時空上調配和限制的方法。時間上,在人們午休和夜休期音,建築施工及其它噪音較大的工作應盡量停止;空間上,城市功能分區應明確化,噪音分貝量大的交通站、娛樂區應與行政辦工、文化區,居民區分開,使噪音分貝量降低到國家規定的各種功能區標准。
3、市中水體污染大多為河流污染,因其流動性,污染的治理重點仍然是放到污染源的控制上。湖泊的治理應堅持「誰污染誰出錢治理」的原則,並立出相應的法規條例,將現在污染的治理落到實處,並限制新的污染出現。
4、對於垃圾污染,更多的是採取宣傳和強制的管理措施。
(二)加強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宣傳、教育和培訓,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我們應該樹立起環境質量意識,認識到環境質量的優劣是關系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子孫後代生存發展的大事;並且要樹立環境首先意識,為全人類及其後代保護好環境,保護好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另外還要樹立環境公德意識,不為滿足個人私利,不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損害他人或全局的利益,讓人類貼進自然,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三)完善旅遊資源管理體系,適當限制遊客量。應盡快改變旅遊企業中政企不分的現狀,取消旅遊企業與景區管理部門之間的人事交叉,公司主管與政府官員應各司其職。另外,應建立盡可能完善的規范旅遊企業經營和景區資源管理的法律法規,並加大執法力度使我國旅遊資源的管理真正走上規范化、理性化的道路。
針對個別時期,個別景區遊客量過多的狀況,景區主管部門應注意適當限制售票量;同時,開發增設新的景點、賣點(在不破壞生態平衡的前提下),以分散遊客量,使旅遊資源在其所能承受的限度內接待參觀遊客。
(四)在旅遊資源開發過程中,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方式。資源開發需要各級政府機構、社會組織和公從的廣泛參與和合作,因此,國家應建立全國性的旅遊資源開發規劃和相應的管理法規,以指導和協調旅遊旅遊資源開發,約束旅遊資源開發中的不良行為,把旅遊資源開發中的外部不經濟效應減小到最低限度。同時,政府還應積極組織培養環境資源市場,更多地採取排污收費制度、環境稅、押金制度、排污交易制度等經濟手段,通過客觀財政和金融措施對那些有利於環境保護和有利於資源活動的或是那些能夠產生正的外部性活動者提供支持,包括各種優惠貸款、贈款、補貼以及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基金等形式,使旅遊環境問題解決在旅遊業發展過程之中。
總之,旅遊業已不再是人們所說的「無煙工業」,它也同樣會影響生態平衡和環境質量。無論從生態方面考慮,還是從經濟方面考慮,我們都不能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了,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促進環境和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而努力。
③ 旅遊在開發利用過程中存在很多管理問題,旅遊管理部門可採取有效措施主要有哪些
就目前狀況來說,盡管這幾年來旅遊業的發展十分迅猛,但其間的管理、社會問題也十分突出,為完善旅遊行業的管理機制,解決現存社會問題,促進旅遊行業健康積極的發展,筆者現針對上述問題提出相關解決措施的建議,期待為旅遊行業市場秩序的規范化、管理的有序化發展做出微薄貢獻。
1、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政策,將強法律規制。
自2013年10月1日起,新《旅遊法》的出台與實施為旅遊業的管理與發展提供了法制上保障,但《旅遊法》畢竟屬於規制旅遊的基本法,我國地區的旅遊發展現狀各異,存在地域性與特殊性,因此,在旅遊管理秩序中,仍存有部分「頑疾」和新的問題難以妥善解決。因此,筆者建議,在《旅遊法》的規制下,各省市、地區、旅遊景點等還需因地制宜,盡快制定相應的配套規章制度,積極響應《旅遊法》的相關精神,進一步促進旅遊管理的有序化與旅遊業的規范發展,為政府和協會的依法監管、相關旅遊企業的守法經營、遊客的文明出行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2、完善內、外部監督機制,明確管理監督責任。
有與旅遊行業管理工作過於繁復、社會問題較為復雜,所以筆者建議針對旅遊行業的管理監督應同時採用內、外部雙重監督機制,賦予旅遊協會以一定的的管理、監督、檢查職能,並建立起專門的民間或政府旅遊執法部門、旅遊管理監督員等執法隊伍,促進旅遊糾紛的盡快解決、維護旅遊管理正常秩序。各個景區景點還可建立內部的管理委員會,完善各自景區的旅遊管理服務體系,加大管理的協調力度,提供有效的管理監督來行業整體的健康發展。
3、實現旅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旅遊資源開發與旅遊管理過程中,需要不斷倡導綠色旅遊、生態旅遊的理念,尊重自然與生態循環規律,提高旅遊的環保意識,減少對原始生態的人為破壞。就我國的特殊情況而言,一些名勝風景區及歷史文化名城每逢節假日便會迎來旅遊高峰期,但只有少數景區做到了合理的容量控制,為了實現經濟效益,部分景區忽視了能夠承受的客流容量,出現超載現象,既破壞了景區環境又導致旅遊服務質量下降。因此,筆者建議,要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旅遊管理還需做好科學的景區規劃,倡導可持續發展理念,促進良性發展。
④ 淺談旅遊景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給你些資料做參考吧。旅遊景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旅遊景區管理體制對於景區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目前 ,國內景區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較多 ,多頭管理、 條塊分割 ,各機構權、 責、利界定不清 ,造成景區資源的閑置、 浪費甚至破壞。針對這一問題 ,本文從景區管理體制現狀出發 ,探討景區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 ,並提出合理化的建議。一、 我國景區管理體制的現狀及問題(一)我國景區管理體制的現狀我國現行景區管理體制的現狀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查:1. 兩級設立 ,屬地管理根據 《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 (2006) ,我國風景名勝區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 ,由國家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風景名勝區的監督管理工作①。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 ,負責風景名勝區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我國景區實行的是屬地管理 ,省、 自治區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 ,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風景名勝區的監督管理工作②。實際上 ,下級政府要服務上級主管部門的 「指導」,對景區管理不享有排他性處置權 ,從上到下的強制性干預較為平常。2. 景區身份多重 ,管理混亂目前 ,我國景區管理中存在較普遍的現象就是 ,一個風景名勝區同時掛著自然保護區、 森林保護區等多個牌子 ,在接受地方建設部門管理的同時 ,也要受環保局、 林業局等相關部門的管理 ,景區經營活動也要受到這些部門的干預。3. 法律、 法規體系尚不健全就風景名勝區管理而言 ,我國僅存的一部 《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 (以下簡稱 《條例》 )於 2006年 9 月頒布 ,這部條例在 1985 年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 的基礎上進行了部分修改。《條例》 對景區的管理機構、景區的設立、 規劃、 保護、 利用和管理等提出了要求 ,但是 ,這些規定都略顯籠統 ,並沒有對各級政府的權、責、 利進行明確的界定 ,也沒有對景區經營者以及景區內許可企業的條件、資質、選拔、約束及懲罰等細節問題進行明確規定.?旅遊景區管理對策探討1、運用特許經營模式連雲港旅遊景區管理部門可以嘗試採用招標的方式出讓經營權,對於中標的企業進行一系列的資格考核,如專業資格、資金能力、信用等級、經營績效等,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經營風險。特許經營對一些具有壟斷性質的行業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景區經營需要專營,否則就會出現混亂而無法管理。政府通過有償轉讓經營權,既可以保證國家收入,又可以通過專營權的收回或出讓來約束經營者的行為,保證政府對景區的絕對控制,以專營權有償出讓的形式,可以有效地避免國有資源的流失。2、加強旅遊門票價格管理市場經濟發達國家對於必須由管理部門監管的價格,一般都規定有嚴格的法律程序,以程序和規范來保證定價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其中,民主和透明是提高管理部門定價科學性的兩大法寶。基於此,連雲港旅遊景區門票定價原則、定價程序要向社會公開。一是完善價格的透明程度,完善價格的聽證制度。二是建立專家價格審議制度。三是增加價格信息的公開性。各相關部門應加強價格自律,強化監管職能,加強法制,嚴格執法。3、完善旅遊景區的餐飲服務與管理旅遊景區的餐飲業反映著該地區的飲食文化特色。餐飲服務質量是旅遊者非常重視和關心的問題。首先,科學管理。連雲港旅遊景區的管理部門可以通過租賃、承包等方式對景區內餐飲店的使用權進行有償轉讓,並對餐飲經營者進行合理的管理和必要的限制。其次,加強培訓。旅遊景區的餐飲管理部門應組織開展對餐飲單位負責人和員工的技術等級培訓考試,重視對餐飲管理和服務中存在的問題組織適應性訓練。再次,開發特色。特色是旅遊的靈魂,旅遊者每到一地,都渴望品嘗到那裡別具一格的,具有濃郁鄉情的美味佳餚,因此,旅遊餐飲應以鮮明的個性特色吸引旅遊者。另外,也要設法增強飲食環境的文化內涵。最後,控制污染。餐飲業對旅遊景區造成的最大污染就是大氣污染。旅遊景區的餐飲店必須採用無污染的煤氣、液化氣,另外也要更新其他加工設施;在加工方式上,要注重工業化與手工操作相結合,中心廚房配送與分散的餐點加工相結合;食品包裝採用紙質材料包裝、可食性包裝和天然材料包裝。
⑤ 如何協調解決我國旅遊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高起點進行旅遊景區的整體規劃和開發利用。旅遊景區重點應在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規劃和開發:第一,對文化古跡類景區實行嚴格的保護性開發措施。第二,對自然風景類景區實行有節度的交替性開放措施。第三,對紅色旅遊類景區實行逼真的情景式模擬體驗。第四,對生態旅遊類景區實行全程的休閑式度假服務。
(二)加大旅遊產品創新和旅遊業與文化、科技融合的力度。通過產品的不斷創新,增強旅遊業的時代變遷性和地域魅力,通過科技的支撐和文化的滲透,增強旅遊業的現代性和大眾感染力。需要注意的是,旅遊業與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不是帶有普遍意義的固定模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靜止模式,而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而不斷完善補充的。第一,結合市場需求持續加大旅遊產品創新力度。第二,加強旅遊業與歷史文化、地域文化和行業文化的融合。第三,加強旅遊業與現代科技和新興媒體的融合。
(三)健全旅遊星級評定和評估制度。實事求是地說,星級評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旅遊業相關產業的發展和服務業的標准化、規范化,但現實情況是,一方面,大多旅遊飯店和旅遊景區沒有將工作重心放在服務質量的持續改進上,往往一勞永逸,造成旅遊服務層次與星級標准名不副實。另一方面,旅遊飯店和旅遊景區星級評定機構在星級審批和復核中忽視明查暗訪、社會測評等考核分值,星級摘牌和星級否決的情況較少。要規范旅遊星級創建秩序,必須從兩個方面著手突破:第一,分類開展旅遊景區星級評定,嚴格控制旅遊景區星級評定規模及速度。第二,嚴格控制星級旅遊飯店的評定規模和區域分布,全面加強對星級旅遊飯店的日常監管和動態考核,確保旅遊性價比始終處於相對合理的區間范圍內,不因供需矛盾而變動。
(四)構築全國統一的旅遊誠信體系。現階段,各地也都探索建立了商業誠信體系,但是誠信體系的碎片化、孤立性、結構性矛盾等特徵比較突出,難以對那些違背道德倫理、侵犯遊客合法權益的旅遊欺詐行為構成警戒。因而,加快構築全國統一的旅遊信用體系成為當務之急。第一,建立旅遊誠信信息查詢和反饋體系。第二,建立旅遊消費明碼標價體系。第三,建立旅遊購物質量保障體系。
(五)全面提高旅遊業的服務質量和層次。當前,需要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提高旅遊業的服務質量和層次:第一,努力提高導游服務水平。一方面需要提高導游的解說水平,另一方面需要拓展導游的向導功能。而提高導游服務水平要從三個方面努力:一是優化導游收入結構,通過多重途徑激發導游隊伍活力,增強導游崗位的吸引力;二是加大業務培訓和知識更新力度,各級政府拿出專項資金進行城市營銷、公關禮儀等專題培訓,提高導游整體素質;三是從當地大學、科研院所中聘請部分專家學者做兼職導游,並以此培育鍛煉年齡結構相對合理的導游隊伍。第二,努力提高旅行社服務水平。一方面通過擴大服務外包、鼓勵服務創新、拓展服務外沿等增強旅行社運營活力,另一方面按照規模化經營要求通過相關政策安排支持和引導旅遊社做大做強、強化區域間旅遊合作。第三,努力提高旅遊景區服務水平。要提高旅遊景區的服務水平,應該促成旅遊業及其相關產業全面開放,通過引進和激勵競爭機制,吸收外資和先進技術及管理經驗,幫助我國旅遊業的管理革新、技術改造和轉型發展。當然,全面開放有多重形式和路徑。筆者認為,在現行條件下,加強旅遊景區的上市是一個重要途徑,既拓寬了旅遊基礎設施的融資渠道,又加強了旅遊景區的社會監督。
(六)高度重視旅遊營銷和旅遊開發能力的培育。培育旅遊營銷和旅遊開發能力的重點是優化大旅遊格局、堅守大協作原則、深化大市場理念。第一,優化大旅遊格局,確保旅遊營銷和旅遊開發的統籌兼顧。所謂大旅遊,即整合和優化旅遊資源及相關要素,強調旅遊業發展的協調性、相對性和社會性。對於政府來說,需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功能,立足本地資源稟賦選擇適銷對路的差異化競爭路徑,保障替代性旅遊景區的適度擴張和同質性景區的錯位發展,並適當降低或結構性調低景區門票價格,兼顧旅遊業的全民性資源基礎和引致性消費特徵,提高購買旅遊紀念品等第二、第三消費的比例。第二,堅守大協作原則,確保旅遊營銷和旅遊開發的無縫對接。第三,深化大市場理念,確保旅遊營銷和旅遊開發的健康穩定。一方面,通過多重有效的合作途徑和投資形式,面向國內外全面開放旅遊開發市場;另一方面,結合旅遊景區的特點,加強旅遊消費市場的細分和統合,大力拓寬旅遊客源市場特別是家庭式旅遊和團隊性旅遊市場。
⑥ 珠峰旅遊注意事項
珠峰旅遊注意事項
珠峰大本營海拔5200米,一個讓人提起就感覺全身發麻的高度。其實那裡並不可怕,去珠峰大本營的旅客很多,你也可以去!
初到拉薩有的人會有高原反應,一般兩天後就適應了。如果想去珠峰,先要在拉薩適應一下,最少三天吧。三天後沒有什麼感覺了,就完全可以赴珠峰。有的人上西藏前提前吃紅景天,據說有些作用,能提高耐氧力。我出發去西藏前兩天吃上了紅景天,不管是不是紅景天的作用,我的西藏沒有出現高原反應。
去珠峰要有邊防證,在北京可以到各分局去辦理,單位開證明,帶照片去,不用花錢。在拉薩由旅行社到邊防簽證處辦理,不用照片,旅行社出證明,簽證費10元,旅行社收50元。簽證要上班才能辦理,拉薩是9:00上班,簽證要排隊,簽完證往往就11點了。再出發先到日喀則市,第二天上珠峰。
珠峰早晚溫差很大,不過不用太擔心。帶沖鋒衣,抓絨內膽、沖鋒褲、薄毛褲就足夠。有的人租大衣和睡袋,很沒必要。
從拉薩到珠峰都是越野車,一般是4個人包一輛車,拼車的話最少是每公里4塊錢,如果是旅行社安排也是拼車4個人一組。從拉薩沿318國道一直走到定日縣,在那裡購進珠峰的票,個人票180元,車票400元。票上面圖片是一溜兒的雪山,有珠峰、洛子峰、卓奧友峰、馬卡魯峰等一群雪山列隊歡迎你,這個實景可以在去珠峰的路上看到,有個埡口觀景台,專門看雪山列隊。珠峰票可是很好的紀念喲。我們去時票賣完了,是開的發票,有點可惜。
離開318國道拐向珠峰的路是碎石路,標準的搓板路,顛得全身零件都動,要有思想准備。路雖然不好走,但路面很寬,上下盤山道,不會感到危險。
珠峰大本營在兩山間的山谷里,山谷比較平坦,是一個河床,河床上鋪滿鵝卵石,山谷的盡頭就是珠峰。大本營的場地是經過平整的,場地很大,四周是帳篷,都是臨時建築。每年四月份藏民用拖拉機把帳篷拉上山,九月底把帳篷拆除拉下山。其他時間大本營沒人。大本營的珠峰郵局也是帳篷郵局。
從珠峰流下的雪水匯成小河,河水渾濁乳白,嘩嘩地從大本營旁邊湍急而過,晚上睡覺時感覺河水的聲音很大。在大本營有很多鴿子,是野生的。還有一種小鳥,很像麻雀,但不是。它們都不怕人,你可以拿麵包喂它們。
大本營的帳篷旅館內很乾凈,地下鋪有地毯,四周擺著床鋪,被子也干凈暖和。有人說大本營的被子很臟,是沒有根據的,帳篷旅館不分男女,所以住宿的不會脫光了睡,氣溫又低,人也不出汗,細菌也沒辦法繁殖,所以被子看上去很乾凈,雖然有的'帳篷地下有些潮濕,但絕沒有霉味。每個床位60元。
下午四五點鍾到達大本營後先將行李放下,建議穿上沖鋒衣褲,不必穿抓絨內膽,買環保車票到大本營石碑那裡近距離看看珠峰,那裡有個邊防哨所,武警戰士守衛,收身份證,等你返回時再給你。那裡有個二三十米高的小山包,如果攀登一定要慢慢地上,走快點就喘不過氣來。你也可以在河灘上踅摸一下,說不定就可以找到一塊很美的化石,找化石的人不少喲。如果沿公路步行走約一個半小時可以到石碑處,走上去可以坐環保車下來,不查票。
晚飯可以在帳篷里吃,有炒菜什麼的,菜樣不多。方便麵15元,雞蛋西紅柿面20元。飯後出來賞景,建議你穿上抓絨內膽,太陽落山後會很冷滴。早晨也要這樣打扮,早晨也冷。去珠峰要帶頭燈或手電筒,晚上早上去廁所要用得著的。
晚上睡覺時,帳篷內會點爐子加溫,這時帳篷內氧氣含量會下降,多數人會有些反應,慢慢就好了。如果帶氧氣瓶上來,可以吸點氧氣。我當時的感覺像喝多了酒,想吐又吐不出,後來風起卷簾,新鮮空氣進來,立馬就好了。
珠峰旅遊攻略
門票:180元/人。
開放時間:全天。
位置:位於喜馬拉雅山中段之中尼邊界,西藏日喀則地區定日縣正南方。
最佳旅遊時節:9-10月適宜登山。
如果您只有三天時間,其實也可以從日喀則出發前往珠峰。在這里,遙望聖潔的珠穆朗瑪峰,觀看絕美的日出和高大的冰川,一定會讓你不虛此行。
景點 - 珠峰大本營
珠峰大本營,指為了保護珠峰核心區環境而設立的保護地帶,位於海拔5200米,與珠峰峰頂的直線距離約19公里。名震世界登山界的大本營,雲集了膚色各異的挑戰者。這里是攀登珠峰的補給站,更是國人心中的驕傲。
景點 - 絨布冰川
絨布冰川上有千姿百態、瑰麗罕見的冰塔林、冰茸、冰橋、冰塔等千奇百怪,美不勝收。又有高達數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阱的明暗冰裂隙,還有險象環生的冰崩雪崩區。
景點 - 絨布寺
全稱“拉堆查絨布冬阿曲林寺”,是屬西藏寧瑪派寺廟,是一個富有地方特色的僧尼混居寺。 絨布寺始建於1899年,由紅教喇嘛阿旺丹增羅布創建。它位於珠峰北麓的絨布冰川末端,海拔5154米,距珠峰峰頂約20公里。
珠峰旅遊登頂攻略
高海拔登山都要面對惡劣的天氣,雪崩,裂縫,滑墜,高山病等等巨大的風險,甚至會有很多致命的可能。所以,盡管你有強烈的願望,但還是要量力而行。
入門級(6000-7000m)
主要選擇的山峰有啟孜峰(6206m)、魯孜峰(6154m),桑丹康桑峰(6590m),姜桑拉姆峰(6590m),唐拉昂曲峰(海拔6330米)。
進階級(7000-8000m)
主要選擇的山峰有寧金抗沙峰(7206m),念青唐古拉中央峰(7117m),那木那尼峰(7694m),攀登時間要半月。
巔峰級(8000m以上)
主要選擇的山峰有卓奧友峰(8201m),希夏邦馬中央峰(8012m),珠峰(8848m)攀登時間要一個半月。
登頂珠峰攻略:進山路線
珠峰遠在中尼公路南大約100公里的過境線上。從拉薩乘車沿中尼公路經江孜、日喀則至協格爾,總計670公里,行程兩天。再經帕卓區沿簡易公路南下,行車110公里後就到珠峰北麓,海拔5145米的絨布冰川末端——絨布寺。
注意:從日喀則、拉孜找便車到新定日不是很困難,但是餘下到珠峰大本營的100公里,能搭上便車的機會相當低,所以建議從拉薩包車前往。
登頂珠峰攻略:食宿
珠峰大本營附近只能住絨布寺(10-15元/床),這里的住宿方便觀看早晚景色。絨布寺門口有一個藏族小夥子開的餐館。老闆不會講漢語,但是可以用英語點菜和討價還價。
位於新定日的珠峰賓館是進珠峰之前最後一個條件比較好的地方,能洗澡、帶衛生間的標准間費用330~340元/間。
⑦ 西藏生態旅遊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措施
西藏,一個對許多人都充滿誘惑力的地方。壯美的雪域風光,危聳的皚皚雪峰,恢弘的自然造化,曠廖的高原牧場,迷人的名山明湖明水,眾多的古剎古跡古風,獨特的民族風情,多彩的民族文化。面對這么多的旅遊資源,我們應該將旅遊業作為西藏發展的支柱產業,從而促進西藏經濟的發展。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正式開通運行,格爾木、昆侖山口、不凍泉、五道梁、沱沱河、唐古拉山口、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最後到達拉薩。北京、成都、上海和廣州等城市都開通了至西藏的列車,入藏旅遊的遊客也急劇上升,並且發展出了6條著名的旅遊路線。有以拉薩為主的南線,雅礱江-聖湖景區-加查-米林-林芝線的東南線,拉薩-日喀則-珠峰-樟木口岸的西南線,日喀則-拉孜-普蘭-札達-獅泉河-日土的西線,那曲-尼瑪-獅泉河的北線,達孜-墨竹工卡-工布江達-林芝-波密-邦達-昌都-芒康的東線,這6條路線已經成為來藏遊客的主要旅遊線路。這幾條線路集河谷、森林、山地、雪峰冰川與高山草地於一身,名勝古跡眾多,擴大了旅遊者的活動范圍。
目前,西藏業已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拉薩、藏西、藏西南、藏南四個旅遊區,形成了以拉薩為中心,日喀則、山南相結合,輻射那曲、阿里、林芝的旅遊資源開發利用格局,可供旅遊者為觀光游覽的參觀點已達60多餘處。拉薩的大昭寺、布達拉宮、羅布林卡、西藏博物館和林芝地區巴松錯湖共5個旅遊區也已經被評委西藏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單位。
在自治區各級政府 和國家旅遊局、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旅遊組織的幫助下,西藏旅遊部門立足當地實際,突出西藏旅遊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不斷開發新的旅遊項目。除觀光旅遊、文化旅遊、民俗風情旅遊、生態旅遊外,登山、滑雪、探險、汽車、自行車、徒步、騎馬、劃船、狩獵、釣魚、熱氣球、日光浴、溫泉浴等特種旅遊項目日益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包括宗教、歷史、考古、文化、藝術、醫葯、民族、藏學、氣象、地質、水利、地理、貿易、建築、高原疾病、高原生物等研究領域的可靠旅遊業接連不斷,商務旅遊、度假旅遊也已經出現良好勢頭。
但是,畢竟西藏的地理位置比較偏僻,自然環境比較惡劣,多數沿途路段食宿及給養不甚理想,住宿和飲食條件簡陋,同時,個人的安全問題也不得得到良好的保障。因此,具有探索精神的旅遊者不妨考慮自駕車方式前往西藏區旅遊。
現在,西藏的旅遊業呈現出一片朝氣蓬勃的景象,而他的發展的前景也會是一片光明。未來,我們還必須大力發展西藏的交通運輸業,也別是發展公交系統和鐵路運輸系統;其次,提高安全衛生格局,打造良好的旅遊環境和旅遊氛圍。最後,醫療這方面也是及其重要的,畢竟西藏的自然環境比較惡劣,氣候與中國內陸其他地方差別比較大,缺氧情況也比較嚴重,因此,更加必須把好醫療衛生這一關,才能夠吸引更多的遊客可以前來觀光游覽。
⑧ 若打通一條山洞直通珠穆朗瑪峰頂用來發展旅遊,可行嗎
不可行。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高度8848米,想要打通一條山洞直通珠穆朗瑪峰頂用來旅遊,我認為存在以下幾個難點:
一、電梯設備不允許。直達峰頂肯定要選擇電梯,電梯也只能選擇曳引式電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曳引式電梯在迪拜的哈利法塔,高度僅為828米。可想而知,以人類目前的技術水平很難製造一條直通山頂的電梯。並且電梯的建造和維護成本也是很高的,通過查詢資料可知,一般的六層樓電梯的安裝費用在40萬左右,這只是安裝費用不包括維護費用,建造一台高8000多米的電梯,成本極高。
二、地質條件不允許。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而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地球板塊運動造成的,山脈岩石堅硬,越往下鑽難度越大,打穿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極大的成本由誰來承擔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最後,我認為旅遊不僅是看景點更重要的是周邊配套設施的完善,許多地方盲目的開發景點,卻沒有完善的配套設施造成了景點遊客很少,沒辦法收回成本,造成了財政損失。打通一條山洞直通珠穆朗瑪峰頂用來發展旅遊這樣的想法,或許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實施起來非常困難,就目前來說是不可行的。您認為還有哪些難題,歡迎留言交流。
⑨ 歷史上的今天珠穆朗瑪峰獲得正名,珠峰發展旅遊業的同時如何關注環保
在當今強調人地協調發展的大環境下,可持續發展逐漸被更多的國家和個人所接受。並付諸實踐。旅遊經濟是一個地區的朝陽產業,發展旅遊可以帶來可觀的稅收,增加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有利於基礎設施的完善。但隨著遊客的大量湧入,旅遊景區環境壓力加大,甚至會出現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環境問題。因此擺在旅遊開發者面前的最大問題就是在旅遊發展中如何保護環境,如何使環保與旅遊平衡發展。
珠峰有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旅遊資源優勢,發展旅遊可以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但珠峰又是人類的最後一方凈土,生態脆弱,一旦遭到破壞,難以恢復對整個區域的生態是一個大的災難,因此保護珠峰環境就是保護人類家園。那麼如何做呢?個人認為:
一、政府部門要制定環保法律法規,規范旅遊開發,經量降低開發中的破壞行為,同事要加強對景區和遊客的管理。
二、旅遊經營部門要制定應急處置辦法,控制遊客數量,加大環保宣傳,在景區安裝垃圾回收裝置,提高景區的垃圾處理能力。
三、遊客個人要文明出遊,做文明遊客。
總之,保護珠峰環境需要各部門協同合作,共同作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