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d二聚體檢測首選方法

d二聚體檢測首選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19 15:20:21

㈠ D2聚體的D-二聚體測定較FDP測定的優點

D-二聚體可作為溶栓效果的定量監測指標,而FDP(纖溶蛋白/原降解產物)可來自纖維蛋白原,且在原發性纖溶中也升高。 因此後者不能作為溶栓效果的定量指標。但是,金乳膠顯色的D-二聚體免疫過濾法由於對各種復合有D-二聚體的片斷,如來自纖溶蛋白的 X 碎片復合D-二聚體均敏感,因此使試驗的特異性降低。該測定法在定量檢測中的實際臨床意義尚有待更多臨床實踐資料的證明。
D-二聚體或FDP測定都可作為溶活性增強的某些疾病的輔助診斷,例如DVT、DIC腎功能、衰竭及溶栓療效判斷。理論上, DIC說明纖溶形成的小碎片對FDP檢測法不敏感,而D-二聚體試驗較之敏感。因此某一具體測定方法在疾病後中的敏感性尚有待臨床資料的結論。
D-二聚體可採用血凝標本(血漿), 而FDP是能採用血清標本。後者受血清制備是否完全的影響。
FDP乳膠顆粒法3分鍾完成試驗, D-二聚體膠體金免疫過濾法2分鍾完成試驗。前者為半定量測定, 後者若採用讀數儀可與ELISA法比美。

㈡ D-二聚體是檢測什麼的,主要臨床意義

1、D-二聚體是檢測纖維蛋白溶解功能的。

血液中有纖維蛋白,纖維蛋白經過活化和水解,產生特異的降解產物稱為「纖維蛋白降解產物。D-二聚體是最簡單的纖維蛋白降解產物,D-二聚體水平升高說明體內存在高凝狀態和繼發性的纖維蛋白溶解亢進。

2、D-二聚體質量濃度對血栓性疾病的診斷、療效評估和預後判斷具有重要的意義。

增高:見於繼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亢進,如高凝狀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腎臟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應、溶栓治療等。

心肌梗死、腦梗死、肺栓塞、靜脈血栓形成、手術、腫瘤、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感染及組織壞死等也可導致D-二聚體升高。

(2)d二聚體檢測首選方法擴展閱讀:

纖維蛋白溶解機制:

1、纖溶酶原激活途徑:PLG可通過三條途徑被激活為PL,分別為內激活途徑、外激活途徑和外源激活途徑。

2、纖維蛋白(原)降解機制:PL不僅降解纖維蛋白,而且可以降解纖維蛋白原。PL降解纖維蛋白原產生X片段、Y片段及D、E片段。降解纖維蛋白則產生x'、Y'、D-D、E'片段。上述所有的片段統稱為纖維蛋白降解產物(FDP)。

纖維蛋白溶解:由於某些原因,纖溶酶原被激活為纖溶酶或纖溶酶抑制物減少引起高纖溶酶血症,繼後降解纖維蛋白原水解其他血漿凝血因子,造成以低纖維蛋白原血症為主的低凝狀態,臨床表現為各種部位的嚴重出血。

㈢ D-二聚體(D-Dimer)試劑的操作步驟

用加樣器吸取50µl洗滌液R2加入反應孔中。結果判讀1. 檢測結果須在洗滌液完全吸入膜之後2分鍾內使用金標定量儀立即判讀;請參閱金標定量儀操作說明,測量范圍:0.1-20.0mg/L。2. 檢測結果以D-Dimer的濃度mg/L表示,D-Dimer濃度相當於起始纖維蛋白原(D-Dimer片段的原料)的半數。3. D-Dimer的濃度,如果大於檢測范圍,可用試劑盒中的洗滌液R2稀釋標本後檢測,結果乘以稀釋倍數。4. 陽性質控品:用於監測試劑穩定性和試驗過程,質控的結果應與瓶簽上所示的濃度相符。5. 參考值正常人的含量低於0.3mg/L;接近或高於0.3mg/L處於疾病狀態。注意事項1. 不同批號的產品不能混用2. 離心後的標本,一定要用吸管小心吸出,不可傾倒血漿,以免血細胞等成份污染血漿而影響結果3. 溫度將對結果發生影響,因此試劑、標本在操作前應達到室溫(20-25℃)(相當於放室溫30分鍾)4. 如標本在45秒內完全滲入卡內,即操作成功;如在45秒內未滲入卡內將導致假陽性高值,應保證離心力2000g條件下重新離心血漿標本,也可用微孔濾膜(孔徑0.22微米)過濾處理,直至標本能在45秒內完全滲透卡內。

㈣ D-D二聚體

D-二聚體是纖維蛋白單體經活化因子XIII交聯後,再經纖溶酶水解所產生的一種特異性降解產物,是一個特異性的纖溶過程標記物。D-二聚體來源於纖溶酶溶解的交聯纖維蛋白凝塊。

D-D二聚體是機體凝血過程可能會產生的一種二聚體復合物。正常機體中一般不產生或產生量極少。

為維護正常生理狀態,在外傷或血管受損的情況下,血栓的形成可防止血液從損傷的血管中流失。病理狀態下,機體發生凝血時,凝血酶作用於纖維蛋白,轉變為交聯纖維蛋白,同時纖溶系統被激活,降解纖維蛋白形成各種碎片。r鏈能把二個含D片斷的碎片連接起來,形成D-二聚體。

D-二聚體水平的上升,代表血塊在血管循環系統中形成,是急性血栓形成的一個敏感的標記物,但不具特異性。D-二聚體的升高反映了體內存在著凝血及纖溶活性增強的重要分子標志物。

增高:見於繼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亢進,如高凝狀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腎臟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應、溶栓治療等。

心肌梗死、腦梗死、肺栓塞、靜脈血栓形成、手術、腫瘤、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感染及組織壞死等也可導致D-二聚體升高。

正常值參考范圍 <0.2mg/L。

(4)d二聚體檢測首選方法擴展閱讀:

D-二聚體_網路

㈤ D-二聚體的臨床應用

DVT和PE的排除
1.D-二聚體檢測最主要的臨床價值是用於排除靜脈血栓性疾病(如DVT和PE等)。
目前臨床結合驗前概率(pretest probability, PTP)同時檢測患者D-二聚體濃度,來排除DVT和PE。當PTP評估為低、中風險,D-二聚體檢測cutoff值為陰性(<0.5mg/L FEU),即可排除DVT和PE,無需再做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
2.PTP評估為高風險,D-二聚體檢測cutoff值為陽性(>0.5mg/L FEU),提示有發展為DVT、PE、DIC等的可能,需做進一步的檢查。
3.研究表明,D-二聚體檢測結合PTP可使30-35%懷疑有DVT/PE的病人免受進一步檢查,從而減少不必要的痛苦和費用。
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的診斷
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作為繼發性纖溶亢進的標志性物質,D-二聚體在DIC的診斷和病程監測上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DIC是一種復雜的病理生理過程和嚴重的獲得性、全身性血栓-出血綜合征。其特點是體內凝血和抗凝機制失衡導致彌漫性小血管內血栓形成和繼發性纖溶亢進。在DIC形成早期即有D-二聚體升高,比FDP更靈敏,而且隨病程的發展,D-二聚體可持續升高達10倍以上。因此,D-二聚體可作為DIC早期診斷和病程監測的主要指標。
溶栓治療的監測
1.D-二聚體可作為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療的特異性監測指標。
2.在溶栓治療中,D-二聚體含量變化一般有以下特點:①溶栓後D-二聚體含量在短期內明顯上升,而後逐漸下降,提示治療有效;②溶栓後D-二聚體含量持續升高或下降緩慢,提示溶栓葯物用量不足;③溶栓治療應持續到D-二聚體含量下降至正常范圍。
另外,溶栓治療結束後,應定期觀察一段時間的D-二聚體的變化以防血栓復發。
多種疾病引起D-二聚體升高的動態監測
在心腦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絞痛、高血壓、冠心病、腦梗塞、腦出血等),惡性腫瘤,手術或創傷後,妊高症、先兆子癇,嚴重感染,肝臟疾病,腎臟疾病,口服避孕葯,絕經後激素替代治療等許多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都有可能引起D-二聚體的升高,結合臨床表現和其他檢查,選擇恰當時機動態監測D-二聚體的變化,可為臨床預防血栓形成,病情轉歸評估等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D-二聚體測定較FDP測定的優點
D-二聚體可作為溶栓效果的定量監測指標,而FDP(纖溶蛋白/原降解產物)可來自纖維蛋白原,且在原發性纖溶中也升高。因此後者不能作為溶栓效果的定量指標。但是,金乳膠顯色的D-二聚體免疫過濾法由於對各種復合有D-二聚體的片斷,如來自纖溶蛋白的 X 碎片復合D-二聚體均敏感,因此使試驗的特異性降低。該測定法在定量檢測中的實際臨床意義尚有待更多臨床實踐資料的證明。
D-二聚體或FDP測定都可作為纖溶活性增強的某些疾病的輔助診斷,例如DVT、DIC、腎功能衰竭及溶栓療效判斷。理論上,DIC時纖溶形成的小碎片對FDP檢測法不敏感,而D-二聚體試驗較之敏感。因此某一具體測定方法在疾病診斷中的敏感性尚有待臨床資料的結論。
D-二聚體可採用血凝標本(血漿),而FDP是能採用血清標本。後者受血清制備是否完全的影響。
FDP乳膠顆粒法3分鍾完成試驗,D-二聚體膠體金免疫過濾法2分鍾完成試驗。前者為半定量測定,後者若採用讀數儀可與ELISA法比美。

㈥ 血漿D-二聚體測試

1 D-二聚體的形成 當機體發生凝血時,凝血酶作用於纖維蛋白原,使其轉變為交聯纖維蛋白,同時,纖溶系統被激活,降解交聯纖維蛋白形成各種FDP碎片。由於r鏈的交聯,便產生了包含r鏈相連的2個D片段,即D-二聚體。 2 D-二聚體的檢測方法 D-二聚體是交聯纖維蛋白的降解產物,具有較強的抗原性。D-二聚體抗原分析方法很多:有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滲濾法和膠乳凝集法。以上三種方法均有不同的特點,免疫ELISA測定法精確、定量,有很高的敏感性,能較好的起到血栓性疾病的篩查作用,但由於操作要求嚴格且費時,不能滿足急診要求。膠乳凝集法快速簡單,但只是半定量,敏感性低,不能完全起到篩查作用,而免疫滲濾法具有前二者的優點,有較高的應用前景。 3 D-二聚體測定的臨床意義 D-二聚體測定是診斷活動性纖溶較好的指標,對血栓形成性疾病如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深靜脈血栓形成、腦血管疾病、肺栓塞、肝臟疾病、惡性腫瘤、外科手術後、急性心梗等疾病均有重要的診斷價值,同時D-二聚體檢測還可用於溶栓葯物的治療監測指標。 3.1 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 D-二聚體測定是診斷DIC的特異性試驗之一,通過對DIC患者進行血小板計數、纖維蛋白原定量、FDP和D-二聚體測定,其中僅D-二聚體能反映凝血酶原和纖溶酶的活性;若D-二聚體的含量>0.5mg/L,對DIC高危患者具有極高的預報價值。 3.2 深靜脈血栓形成(DIV)的篩查 深靜脈血栓形成單憑臨床症狀不能完全確診,必須依賴靜脈造影術,但靜脈造影屬有創傷性檢查。因此,有效的篩查試驗顯得尤為重要。臨床實踐證明D-二聚體檢測是DIV篩查的有效手段。靜脈造影確診為DIV的病人D-二聚體水平均升高。所以臨床上懷疑為DIV時如果血漿D-二聚體測定結果正常,可完全排除DIV的診斷,從而避免了做靜脈造影檢查給病人帶來的痛苦和危險。 3.3 腦血管疾病 我們對80例腦血管患者的血漿D-二聚體進行檢測並作統計處理,其結果顯著高於正常對照組(P

閱讀全文

與d二聚體檢測首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乳腺癌治療方法及中葯 瀏覽:552
老年人駝背有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742
圖片批量重命名編號的方法 瀏覽:283
目前測量兒童發育最常用的方法 瀏覽:437
重鏈沉積病最新治療方法 瀏覽:5
斑禿怎麼治療方法好 瀏覽:936
如何做香乾好吃的方法 瀏覽:507
室外管道連接的方法 瀏覽:471
西紅柿盆栽種植方法 瀏覽:795
綠植牆怎麼製作方法 瀏覽:179
如何培養孩子認識字的方法 瀏覽:351
小天鵝冰箱門拆卸安裝方法 瀏覽:495
在教學方法的運用過程中 瀏覽:917
鬆手剎的正確方法 瀏覽:774
芋頭怎麼煎好吃又簡單的方法 瀏覽:362
計算用電器電功率的簡便方法 瀏覽:657
幼兒舞蹈教學方法示範 瀏覽:452
用菜籽油炸薯片要用簡便的方法 瀏覽:527
提魚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50
記憶拼貼的訓練方法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