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區分骨盆前傾和後傾呢
骨盆前傾是髖關節往前旋轉的緣故,肚子過於前凸,屁股過翹就是這樣子!骨盆後傾是髖關節往後旋轉的緣故,腰背反弓屁股不翹就是這種體態!
Ⅱ 如何准確判斷自己骨盆是前傾還是後傾
首先,找一面垂直於地面的牆壁,背靠著牆壁將背部,臀部以及足根部緊貼牆面,此時一手握拳塞入腰部的空隙當中,若空隙留有的餘地較大,則表示有骨盆前傾。
如果骨盆出現前傾,它會導致在走路的時候出現了腿部比較直的情況,如果後期的話可能會導致臀部比較大,一般出現這種情況在懷孕的時候都是很容易在生產的時候出現一些問題;
如果骨盆出現前期或者後期一定要到醫院去檢查,是否是對生產孩子有一些影響,如果是有影響,應該要利用剖腹產的方式來進行生孩子。
(2)走路判斷骨盆後傾最簡單的方法擴展閱讀:
骨盆支持著腹部,具有保護內臟及生殖器官的重要功能。骨盆變形會影響盆腔內的臟器及生殖器官。骨盆的傾斜使其中的子宮、卵巢和腸胃等器官本來的形態受到扭曲,以致體液流動的機能受到阻礙,甚至部分地失去作用。比如腸蠕動的機能就會相應減弱。慢性便秘大半與此有關。
閉合不全的骨盆會牽拉腰部周圍的肌肉向左右擴張,使得腰部神經受到壓迫而引起腰痛。另外,從腰部通過後背一直到肩部的肌肉如發生僵硬,勢必影響血液的流通,引起肩膀疼痛。
Ⅲ 怎麼判斷自己骨盆前傾
怎麼判斷自己骨盆前傾
怎麼判斷自己骨盆前傾?愛美是女人的天性,而骨盆前傾是一個非常影響我們的魅力的,所以我們要及時發現。我已經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怎麼判斷自己骨盆前傾的相關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骨盆前傾是什麼樣子
骨盆前傾是指骨盆位置向前傾斜了一定的角度,是骨盆位置偏移的病態現象。 骨盆傾斜的女性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小腹前凸、臀部後翹、腰骶部向前凹陷比較大,她們在走路的時候,有點像屁股在後面撅著,腰挺前面的樣。這類女性看起來有點駝背,儀態不好看。
怎麼判斷自己骨盆前傾
拳頭自測法
具體做法: 1、將臀部、背部貼在牆上,然後將手握成拳狀,塞入腰椎和牆壁間的空隙。
2、如果能放得下一個拳頭,說明是骨盆前傾。 注意:臀部肉肉很多的人不適用該方法。
三角形自測法
具體做法: 1、保持垂直站立姿態,兩只手放在小腹上,沿著「三角形內褲」的形狀,合成一個倒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的平面垂直於地面,就是正常骨盆;如果這個平面向地面傾斜,就是骨盆前傾。 該方法適用於所有人。
骨盆前傾怎麼矯正
1、做平板支撐 俯卧,雙肘彎曲支撐在地面上,肩膀和肘關節垂直於地面,雙腳踩地,身體離開地面,軀干伸直,頭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腹肌收緊,盆底肌收緊,脊椎延長,眼睛看向地面,保持均勻呼吸。 每組保持60秒,每次訓練4組,組與組之間間歇不超過20秒。
2、做臀橋 屈膝,仰卧在地上,以腰、腹部以及背肌的力量,將臀部夾緊慢慢往上抬, 讓大腿、骨盆、腰腹連成直線。然後臀部用力,緩慢而有控制地還原。
3、弓箭步 該動作採用很大的弓箭步,後腿膝蓋貼於瑜伽墊上,重心前移,就能夠充分感受到髖前部肌肉髂腰肌受到牽拉,保持15-30秒,可重復3-5組。
骨盆前傾有什麼危害
1、影響儀態美觀 骨盆前傾的直接影響,就是讓整個腹部向前凸出,體態難看。腹部長時間向前凸出,會給脊柱造成壓力,是身體重心前移,造成脊柱變形,容易駝背。臀部橫向發展,大小腿粗壯。
2、運動容易拉傷 有骨盆前傾症狀的朋友,進行一些健身訓練時,比如深蹲,會因為各種肌群的發力結構變化,而難以找到目標肌群發力點,容易拉傷。
3、其他 骨盆前傾的女性還極容易出現便秘、痛經、經期不適等問題。
如何發現並改善骨盆前傾
骨盆前傾是什麼?
骨盆為人體中心所在,是我們人體重心、協調性與平衡性的關鍵點。骨盆傾斜顧名思義即是骨盆位移的現象,包含骨盆前傾(Anterior Pelvic Tilts)、骨盆後傾(Posterior Pelvic Tilt)以及骨盆側位移(Lateral PelvicTilt)。若腿部、臀部、核心和背部的肌肉處於不平衡狀態,就可能使骨盆無法保持中立位置,形成骨盆傾斜的病態。即是骨盆前側下降、後側上升,最常見的骨盆前傾原因是腿部、臀部、髖部、核心和背部的肌肉處於不平衡狀態,使骨盆無法保持中立位置。
骨盆前傾的原因
身體兩側不平等的運動、久坐的生活方式或是姿勢不正確都可能導致肌肉失衡。嚴重的骨盆前傾肇因於某些較弱/長的肌肉,像是腹直肌、外斜肌、臀肌以及大腿後側肌群,而較強的肌肉則包括髂腰肌、股四頭直肌、闊筋膜張肌及豎脊肌群。當這些肌肉的長度、力量和柔軟度方面失去平衡,將容易形成骨盆前傾的問題。
骨盆後傾的原因
另外這里也和大家解釋骨盆後傾以及骨盆側位移,讓大家做個比較。
骨盆後傾是由核心和腿部肌肉失衡引起的,下半身的肌肉不平衡造成骨盆向後下方傾斜。然而骨盆後傾不像骨盆前傾那樣常見,兩者由相反的肌肉失衡引起的。普遍來說,無論是跑步者還是久坐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大腿後側肌群(又稱膕旁肌Hamstrings)都比股四頭肌和腰大肌弱。有骨盆後傾風險的人主要是過度集中於臀部、大腿後側肌群和腹肌的健身運動人,直腿硬舉和蹬腿訓練是兩種有較高機率導致臀部和大腿後側肌群比腰肌和股四頭肌更緊的健身運動。任何單一專注於腹部肌肉的運動都可能導致腹部和背部不平衡。
骨盆前傾的症狀
骨盆向前傾斜導致身體其他肌肉失衡。由於骨盆向前傾斜,因此骨盆和臀部之間的距離縮短,這使得髖屈肌越來越短且緊縮。隨著時間加長,髖屈肌會保持這種狀態,並繼續將骨盆前部往下拉。由於骨盆的後部向上傾斜(較高),下背部肌肉萎縮因為長度減少並受到緊縮。 結果,腰部會變成拱形、臀部可能會開始突出。 進一步的後果是削弱大腿後側、臀肌和核心肌肉。
結論,緊縮的髖屈肌、股四頭肌/大腿、下背肌,較弱的臀肌、大腿後側肌肉、核心肌群,這些緊綳的肌肉或較弱的肌肉都會對腰背部和脊柱造成額外的壓力,引起疼痛、發炎、抽筋和壓力。
骨盆前傾可能對人體造成的影響
其實大部分的人都有骨盆前傾的問題,只是程度的差別。嚴重的骨盆前傾導致運動表現不佳、膝蓋疼痛、腰痛和其他肌肉骨骼疾病的.風險增加。
如何測試自己是否有骨盆前傾
托馬斯測試(The Thomas Test)是一項很受歡迎的身體檢查測試,用於測試是否有骨盆前傾。該測試以英國骨科醫生休·托馬斯博士(Dr.Hegh Thomas,1834-1891)命名。該利用測量臀部肌肉的長度以確定髖屈肌的松緊度。托馬斯試驗可分析的肌肉包括髂脛肌、股四頭直肌和髂腰肌。
在測試過程中,受測者仰卧在檢查台上,透過彎曲髖部的運動來測試;同時另一條腿保持放鬆垂放。
慢慢地讓受測者仰躺,使脊椎到大腿中間位置放置在檢查台。確保腰部碰觸檢查台。下一個步驟,讓受測者將兩個膝蓋往胸部抬起,然後松開其中一條腿,輕輕放下。
如果受測者垂放腳的大腿能夠觸摸檢查台,代表髂腰肌非常健康。
若大腿稍微離開檢查台,是肌肉緊綳的現象。
如果患者的膝蓋彎曲角度小於或等於70°,則代表股直肌是緊的。
骨盆前傾如何矯正
為了矯正骨盆傾斜的問題,我們必須與造成骨盆前傾的原因反向操作。下面簡要總結您將需要做的幾個重要項目:
釋放並伸展緊縮的髖屈肌
釋放並拉伸股四頭肌/大腿
伸展下腰部
加強臀部和大腿後側
加強核心
骨盆前傾復健 滾動髖屈肌
首先,我們將重點放在因為久坐等因素變得又短又緊的髖屈肌。 髖屈肌過緊會拉低骨盆,造成骨盆向前傾斜。
利用泡棉滾筒,並將其放置在地面與髖屈肌之間。滾動這個小區域,在滾筒上施加壓力。
滾動股四頭肌
接下來,滾動的大腿部位。 再次使用泡棉滾筒,一樣將其放置在地面,並利用大腿施加壓力。 慢慢地將您的股四頭肌在滾筒上下滾動。 如果您想要更進階,您可以使用小於泡棉滾筒的東西,如小球如壘球。
滾動闊筋膜張肌
要進一步放鬆臀部,您可以滾動並放鬆位在大腿上端外側的闊筋膜張肌。這個動作與滾動髖屈肌類似,只是多增加身體傾斜45度角。
在透過泡棉滾筒滾動並釋放緊綳的肌肉後,下一個步驟可以繼續伸展它們。
跪姿髖屈肌伸展
目標為伸展您的髖屈肌。從地板上的跪姿開始,將左腳向前移動呈現弓步,兩條腿應該彎曲呈90度角。身體向前傾斜,同時保持背部挺直,並使骨盆向前或向左右傾斜。 保持伸展30到45秒並完成伸展兩到五次。 重復另一邊。
骨盆前傾建議運動 下狗式瑜珈
幫助放鬆下背肌。面朝下的狗以豎脊肌為目標,並延伸腿部後側和臀部後側。開始動作以伏地挺身動作,手掌對齊肩膀下方、核心肌群施力。將您的身體向上移動到倒V形,臀部往天花板施力。若大腿後側肌群過度緊綳,腿部略微彎曲是可以接受的。保持30到60秒。
橋式
橋式以臀部和大腿後側為目標。背部平躺在地板,雙腿彎曲,腳掌平放在地板上、與肩同寬,雙臂輕放在身體兩側。把您的骨盆從地上抬起,直到您的上身和大腿形成一條直線。保持2秒,慢慢降低,然後重復8至12次。
確保在此位置收緊臀肌和腹部肌肉,以保持正確的橋式。
深蹲
有助於加強您的臀肌、大腿肌群和股四頭肌。從站立位置開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直視前方,想像您即將坐在椅子上。當您的大腿與地面平行時,保持腹部收緊,背部保持中立姿勢 將骨盆稍微向前移動,將自己推回站立位置。重復10到15次。注意:須確保在下蹲運動中膝蓋不會越過腳趾,並記住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保持背部處於中立位置。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您進一步了解骨盆前傾,並且好好改善這個問題。健康的髖關節對於有效率的動作非常重要,因為大部分運動時的力量表現都是從髖關節產生的。跳躍、沖刺或硬舉…等等,沒有強壯的臀部,您無法輕易地做出這些運動。一個人的姿態與髖關節同等重要,很多時候錯誤的姿勢肇因於髖關節。因此,您應該更注重髖關節的姿勢,一旦您「修正」您的臀部,很多其他的姿勢問題就會自動改善。
Ⅳ 糾正骨盆傾斜最佳方法
糾正骨盆傾斜最佳方法
糾正骨盆傾斜最佳方法,要想針對骨盆歪斜進行矯正,首先要清楚的是你的骨盆是怎麼動的。骨盆本身並不會動,讓它產生不同方位運動的是肌肉,既然你的骨盆向前運動是肌肉帶動的,下面分享糾正骨盆傾斜最佳方法。
一、骨盆的運動
①骨盆的前後傾斜
骨盆的前後傾,是視覺上最容易辨別出來的,同時也是很多女生會面臨的問題。
當骨盆想要完成向前的運動時,腹部會向前突出,而恥骨聯合則會向下。這一個動作完成所需要的肌群主要為:豎脊肌群以及髂腰肌。如果你是站姿的話,股骨以及脊椎處於固定狀態,這時豎脊肌群將骶骨往上拉,腰椎呈現向前彎曲,同時髂腰肌協同,讓骨盆發生向前的運動。
此外,你身體兩側的多裂肌會收縮,髖關節的外旋肌群、上腹肌群等會伸展出力,為了方便骨盆可以順利的進行前傾。
想要讓骨盆出現後傾的動作時,主要的肌群為臀大肌、腘旁肌。動作開始,這兩個肌群開始收縮,使得坐骨向下移動,同時髖關節外旋肌群以及外展肌群協同,髂腰肌則會對臀大肌的動作產生相對的力量伸展,骨盆得以後傾。
②骨盆的上下傾斜
對於骨盆而言,上升與下降是相對的動作,如果你的骨盆一側發生上升,那麼另外一側肯定會相對的進行下降。
當你的骨盆某一側想要抬升,主要的肌肉為腹外斜肌、腹內斜肌以及腰方肌。同時你的腰大肌、豎脊肌群也會協同運動,使得你的側腹彎曲,同時將同側的骨盆往上拉。
在一側上升的同時,另一側發生下降,這里會涉及到臀中肌以及臀小肌等,同時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側腹肌也會伸展,讓骨盆向下。
③骨盆的旋轉
這里講的旋轉,主要是在水平的角度,骨盆以脊椎為軸心進行旋轉。想要骨盆進行旋轉,需要以下的步驟:腹外斜肌收縮的一側使得骨盆往後方移動,同一側的多裂肌、臀大肌、腘旁肌以及另一側的髂腰肌進行協同。最終使得骨盆發生水平旋轉。
二、 擺脫骨盆歪斜的方法
在說完骨盆的運動後,我們再來看看骨盆的歪斜,是什麼導致的。也是按照上面的順序來講。
不過在開始前,還是要強調一下生活習慣的改善。生活中注意坐姿,坐在椅子上,兩腳和雙膝並攏,收緊臀部。坐下後,臀部放鬆,兩腳並攏落地。抬頭,腰挺直,雙肩自然放鬆。
走路姿勢也重要,行走時重心在前腳掌。第一步跨出時,將腳尖微微朝外,兩腳腳掌處於同一直線上,以大腿帶動小腿向前走。挺胸抬頭,目視前方,走路時不要晃動肩膀,保持放鬆狀態,手臂自然在身體兩側擺動。
步幅大約與肩同寬左右兩側膝蓋微微相互摩擦。髖關節向上提升,會使得走路時臀部產生自然動感的曲線。
站姿的話,就是自然站立收緊臀部肌肉,大腿間夾一本薄雜志,雙腿內側用力,不讓雜質落地。肩部放鬆臉向前看。挺直上半身,雙腿並攏,大腳趾和二腳趾用力。
骨盆傾斜,可以採用運動療法或者手術方式加以矯正。
第一,當骨盆傾斜不嚴重的時候,可以通過鍛煉來矯正。首先,需要明確骨盆傾斜的性質,然後選擇相應地鍛煉方法。如果是骨盆前傾,可以通過卷腹運動來改善,如果是骨盆後傾,可以通過坐立姿勢抬腿運動來改善。平時注意不要蹺二郎腿,保持正確的坐姿。
第二,當骨盆傾斜嚴重,對神經造成壓迫,甚至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的時候,需要採取手術的方式,經過醫生評估制定手術方案,對骨盆骨骼進行復位固定,維持骨盆的正常形態。
骨盆左右傾斜,是因為骨盆一側向上抬起,一側向下沉落,而出現了不平整的狀態,稱為骨盆左右傾斜。一側骨盆向左側傾斜,一側骨盆向右側偏歪,造成兩側骨盆不等高。
往往有以下幾種糾正方法:
1、將高的這一側的下肢進行牽引,牽引以後會讓骨盆拉下來;
2、在下拉骨盆的時候,一定要把腰椎與高的骨盆之間的肌肉、韌帶進行鬆弛,要把腰椎向低的骨盆一側進行手法正骨,把腿牽長,腰治到低的這一側,骨盆就歸位了;
3、患者在家中可以用長腿進行單腿跳、單腿站立訓練,來讓骨盆進行恢復,這樣兩側的骨盆就會達到完美的恢復效果。
第一,生活習慣的改善。
生活中注意坐姿,坐在椅子上兩腿和雙膝並攏,收緊臀部坐下後臀部放鬆,兩腳並攏落地,抬頭挺胸將腰挺直,雙肩放鬆。
第二就是走路姿勢。
行走時重心在前腳掌,一步跨出以後將腳尖朝外,兩腳腳掌處於同一直線上,以大腿帶動小腿向前走,挺胸抬頭、目視前方,走路不要搖晃胳膊,保持放鬆的狀態,這樣對骨盆傾斜是非常有好處的,長時間的這樣做就慢慢的可以得到矯正。
另外,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來補充自身所需要的營養成分。另外,可以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強人的體質,對病情恢復也是有好處的。
一、靠牆站
病人應先讓腰、臀緊靠牆,但腰椎不能緊靠牆,然後骨盆向後傾斜,在鍛煉時,應遵循慢慢來、深呼吸的原則,每次可鍛煉20秒左右,最好重復20至30次,可根據身體素質調整鍛煉時間和強度。此方法有助於矯正骨骼,增強腹肌力量。
二、髖關節關節炎的治療
如病人因髖關節發炎這一病理性因素引起骨盆傾斜,一般需要到骨科就診。病人首先要謹遵醫囑服用葯物,主要包括止痛葯、消炎葯、軟骨保護劑等,有利於增加軟骨基質的合成,減少炎症對骨骼的損害。與此同時,病人需要接受物理治療,如紅外線照射或按摩等。
三、臀橋練習
髖橋練習是矯正骨盆傾斜的有效方法,病人可以先在干凈的墊子上仰卧,然後膝關節要彎曲,腳跟要靠近自己的臀部,然後雙手放於兩側,盡量保持掌心向下,最後臀部離開地面。病人做臀壁練習時應保持呼吸勻速。
總而言之,骨盆傾斜的病人需要足夠的耐力去運動,如果想一步一步地運動,只會對骨骼和肌肉造成更大的傷害。為降低骨盆前傾反復發作的可能性,病人還需要控制自己的體重,不能讓身體承受過多的重量,最好定期去醫院做骨骼檢查,否則會給以後的健康和美貌帶來難以恢復的傷害。
Ⅳ 如何准確判斷自己是骨盆前傾還是後傾或正常大家能分享些實用方法嗎
想要准確判斷自己是骨盆前傾還是後傾或正常,可以讓自己貼牆站立,如果發現自己的整個背部以及臀部是能夠緊緊的貼在牆面上,並且可以能夠放入一個手掌的距離,那就說明自己的身姿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發現自己的腰部位置和牆壁有著比較大的距離,這就是骨盆前傾還有發現自己的臀部比較的寬,扁並且在踝關節的周圍還會有很多的贅肉,這可能就意味著骨盆是後傾的狀況,會出現不自覺而且沒有辦法去控制的駝背。
最後骨盆前傾並不是短時間內產生的是一些小的細節,讓自己的身體出現了問題,所以在改善的時候也是需要花時間和精力以及耐心來進行調整。
Ⅵ 我們該如何自測是否骨盆後傾什麼動作能糾正骨盆後傾
骨盆後傾的檢測方法是將背部靠在牆面上站立,將手握成拳狀放在腰部和牆面中間的空隙中,如果沒有間隙,就說明是骨盆屬於理想化的狀態。如果盆骨與椎間盤之間的傾斜度過小,拳頭就塞不進去間隙,這屬於骨盆後傾。骨盆的健康對人而言是有很大的意義的,如果出現骨盆後傾的現象就需要及時矯正。
在日常生活中還可以通過練習正確的站姿來改善,來改善骨盆後傾。讓整個身體的重心保持在一條線上,每天在吃完飯之後背靠牆站立練習,每次練習保持三分鍾左右。患者只有通過每天花費20多分鍾來練習動作,才能使自己的骨盆得到改善。嚴重的患者需要通過手術進行矯正,具體的細節就需要問醫生。
Ⅶ 別盲目矯正,先學會正確判斷骨盆問題,什麼是骨盆後傾
骨盆後傾就是指骨盆向後病態地偏移,由此造成腰椎不正常地生理後凸。
如果對於自己是否是骨盆後傾通過目測法還是覺得模稜兩可不能確定,可以通過以下三個簡單的方法判斷是不是骨盆後傾:
背靠牆站立立法:背部和臀部貼牆,手揮拳後看腰椎與壁的間隙,正常腰椎弧度剛好填滿拳頭的間隙,骨盆向後傾斜者的拳頭不能塞進這個間隙; 稱重方法:使用兩個相同的電子秤,左右兩側骨盆有不同的重量問題; 坐姿檢測方法:以坐姿前屈的姿勢檢測骨盆是否向後傾,會感到背部腿部肌肉僵硬,伸直不能伸直,腰部背部肌肉容易緊張,背部弓起。
Ⅷ 干貨!怎麼判斷骨盆前傾、骨盆旋移
不論是為了治療腰腿疼痛,還是糾正不良體態,或者是產後康復,我們都要去評估和判斷骨盆的位置。那麼,你是怎麼做的呢?
以骨盆前傾為例,我先列出聽說過的一些判斷方法:
1.整體看。 從側面觀察是否有挺肚子和翹屁股,如果有就是骨盆前傾。
2.看腰椎曲度。 站著靠牆,或者平躺在床上,看腰椎與牆面/床面之間的距離,如果超過一個手掌就說明腰椎生理曲度過大,同時也說明骨盆前傾。
3.觸診。 仰卧位觸摸兩側髂前上棘是否突出高起,俯卧位,觸診兩側髂前上棘與床面的距離是否過近,同時觸摸腰椎曲度是否增加。
4.看骶骨。 如果骶骨下部和尾骨明顯上翹,就是骨盆前傾。
5.看骨盆冠狀面。 站立位,如果兩側髂前上棘的垂線超過了恥骨聯合的垂線,就是骨盆前傾。
6.看骨盆水平面。 站立位,將髂前上棘與髂後上棘做一連線,如果髂後上棘高於髂前上棘就是骨盆前傾。
這些方法都有道理,很多時候也管用。不過,我們今天要做一個分析總結,找出最有道理的評估方法,下面我就逐一分析。
第一個方法「整體看」 ,過於主觀和模糊,無法當做標准。
第二個方法「看腰椎曲度」 ,這個有致命缺陷,腰椎曲度增加不一定就是骨盆前傾,兩者並無必然聯系,只能說骨盆前傾多數時候腰椎曲度會增加。
第三個方法「觸診」 ,看的是髂前上棘與腰椎曲度,兩者結合算比較准確了,不過同樣也有問題。一是腰椎曲度無法作為指標,二是髂前上棘的位置需要有參照物。
第四個方法「看骶骨」 ,骨盆由骶骨和髖骨構成,即便骶骨有前傾,也無法說明骨盆前傾,因為有很多人尾巴高高翹起,但兩側髂骨卻是後傾的。
第五個方法「看骨盆冠狀面」 ,這個也是看髂前上棘的位置,引入恥骨聯合作為參照物,對於判斷髖骨的位置很有價值,不過缺少了骶骨。
第六個方法「看骨盆水平面」 ,這個方法也是在看髂骨的位置,不過本身有缺陷,就是骨盆的位置主要不是由橫向的水平面來決定,更何況,根據大量X光片測量,很多人髂後上棘就是高於髂前上棘的,有說是7 15度,也有說是15 35度。
很遺憾,我聽說過的六個方法都不夠全面和科學,不過看了我上面的分析,相信你也能猜到我心中的答案了。
既然骨盆是由髖骨和骶骨兩個組成的,那麼在判斷骨盆位置的時候,肯定就要同時考慮髖骨和骶骨的位置。
我認為判斷骨盆的位置,要同時看兩個指標:
只有同時滿足上面兩個指標,才能算是骨盆前傾。
後來,我又從朱國苗博士那裡聽到了一種動態評估的方法。同時,我還發現我判斷骨盆前傾的思路跟他是一樣的。
對骨盆進行動態評估的方法,我用文字來表述一下。
被檢查者平躺在床上,仰卧。
第一步,直腿抬高。 兩側分別抬高,抬高 到10度就放下,反饋哪一側更容易。
分析:抬高容易的那一側骨盆是旋後(後傾)的,困難的一側骨盆是旋前(前傾)的。當一側骨盆旋後,那麼這一側下肢會略微抬高(可以理解為股直肌牽拉下肢翹起),這時候被檢查者主動抬高就會更容易。另一側相反。
第二步,肌肉和筋膜鏈測試。 以此來判斷骨盆旋移是否因肌筋膜導致。與骨盆旋移相關的肌肉有很多,最常見的有三個:
第三步,骨關節測試。 這一步是判斷骨盆旋移是否是由於骶髂關節導致。
這個動態評估的方法還有很多操作的變體,關鍵是明白原理。使用動態評估的好處有兩個:
骨盆很重要,也很復雜,最後,留一個問題,骨盆旋移與長短腿到底什麼關系,短腿這一側的骨盆是旋前還是旋後呢?
Ⅸ 骨盆後傾的原因_骨盆後傾是怎樣產生的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骨盆後傾,卻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病症。骨盆後傾的原因是什麼?下面就由我告訴大家骨盆後傾的原因吧!
骨盆後傾的原因判斷:正確的腰椎弧度應該可以讓拳頭剛好塞滿腰椎和牆壁間的空隙。如果拳頭放在腰椎和牆壁之間還有些空間,這就表示你的骨盆可能前傾了;而骨盆後傾的人,則無法將拳頭塞進這個空隙里。
原因是因為身體為了平衡,在骨盆前傾時,會在腰椎產生一個過彎的弧度;如果是骨盆後傾,則會有平背的情形。不管是前傾或後傾,因為弧度不對,都會使的受力不完整,而有"駝背"的現象,只是駝背的區塊不同。這兩者都是不正確的體態,還會往上、往下影響到其他的關節受力與步態的發展。
骨盆後傾典型姿勢:駝背、臀下垂
這種姿態會導致重心向前,讓膝關節承重更多重量,最終可能導致受傷幾率增加,磨損嚴重。
另外,由於骨盆部位是承載生殖功能和撐托臟器的重要位置,所以骨盆後傾還會影響內分泌和生理循環等。
肌肉表現:腹肌、髂腰肌、腰背部的肌肉力量弱,腘繩肌處於緊張的狀態
原因分析:這類型的人腘繩肌的緊綳度比較高,臀部肌肉力量較弱,所以骨盆處於往後方下沉的狀態,導致看起來像是屁股下垂的感覺;而腰背部的肌肉、髂腰肌與腹肌的弱化會導致不能維持骨盆的位置而使骨盆後傾,重心在後;上半身為了維持前後平衡,因此會產生駝背狀況。
骨盆後傾的處理 方法
1.翹臀熱身運動
左膝往上彎曲,將小腿微微向下收攏,右腿往外屈膝,將腳腕架在左膝上,雙腳都綳直,雙手抱著左側大腿地躺卧在地上,以這個姿勢往上抬起臀部,保持10秒。
雙臂伸直放於身旁,手掌貼地,左腿屈膝,右腿伸直並往上高高抬起,與地面垂直,上身隨之提拉上升,令腰背、臀部、雙腿均離地,只用頭部、雙臂、兩肩支撐全身,保持姿勢10秒。
2.重整骨盆
雙手叉腰站立,利用骨盆施力,分別前後傾斜。當骨盆向後傾斜時,從鼻子深深吸氣,腹部肌肉隨著骨盆的移動充分舒展開來。當骨盆向前傾時,臀部往下收,腹部肌肉收縮,同時保持緩緩的呼氣。
3.轉動股關節
雙腿自然伸直躺卧,腳掌微微向前綳直,兩腳之間相離1個拳頭的空位,腿部下側、臀部、腰部、肩胛骨、頭部都貼緊地面,雙手叉腰,手肘落於地上。
保持全身躺平的姿勢,雙腿交替地往上抬起,然後在空中繞動股關鍵,用腳畫圈,內轉與外轉各5次。
4.抬臀
雙腿屈膝躺卧,兩腳間相離1個拳頭的空位,雙臂屈肘叉腰,臀部肌肉收緊,與大腿保持直線,骨盆微微後傾。然後伸直雙臂,貼於地面,臀部往上抬起,令大腿、骨盆、腰腹連成直線。
5.抬臀
雙腿屈膝躺卧,兩腳間相離1個拳頭的空位,雙臂屈肘叉腰,臀部肌肉收緊,與大腿保持直線,骨盆微微後傾。然後伸直雙臂,貼於地面,臀部往上抬起,令大腿、骨盆、腰腹連成直線。
保持抬臀姿勢5秒後,臀部下沉,收緊腹部,但注意臀部不要著地,與地面微微相離,保持數秒後恢復姿勢。注意,抬臀時候要注意不要太過用力,不然很容易拉傷。
骨盆後傾是怎樣產生的造成骨盆後傾的原因主要是生活習慣的問題,f象喜歡靠很軟的沙發上睡覺或看電視,上班時的椅子支撐不夠好,運動量不夠,或者運動方式不對等等。如果發現自己的肩頸、腰推常感到酸痛,做很多治療也沒有太大改善時,也許問題就來自於骨盆,而不是疼痛出現的地方。
有骨盆後傾的人,腰椎的弧度都會過於平直,所以受力很直接,容易造成椎間盤的壓力,腰部的肌肉也會感到特別吃力。因此,骨盆後傾引起的拷大多都來自於腰椎。另外,胸椎的弧度會受到影響,胸椎上半段靠近腰椎的地方會比校直,肩胛骨會比較突出,肩頸會很容易酸痛。通常這類型的人,頸部也會特別前傾,甚至引起頭痛的問題。
骨盆後傾的人走起路來,會讓人覺得很沒精神,這是因為他們很容易有內外八字的步態。無論是骨盆前傾或後傾,因為弧度不對,人都會“駝背”,只是駝背的區塊會有點不同。骨盆後傾所造成的駝背,其實是因為頸部前傾加上胸椎上半部弧度較大引起的視覺效果。但是這兩者都是不正確的體態,都會牽涉身體其他的關節受力和步態的發展。
壞習慣傷害骨骼健康1.長時間頭側一邊講電話或在沙發上睡著了
將話筒夾在脖子上講電話,肌肉會過度用力收縮,頸椎容易受傷。如果不得已必須這樣講電話,時間要縮短,絕不可講超過半小時以上,專家建議最好使用耳機或擴音。
同樣地,側著身子在沙發上睡著了,如果長期往右側彎,右邊的椎間盤或關節容易退化。
2.起床時動作太快
很多人趕著上班,一起床就從床上彈起,趕著刷牙洗臉,即使是年輕人也常常閃到腰。這主要是因為平時肌肉就僵硬,在床上躺了一晚,肌肉還沒放鬆就瞬間下床,肌肉很容易受傷。
建議起床時先翻身,採取右或左側躺,然後用手部的力量將上半身撐起來,再把腳移到床外,放在地板上,慢慢起身。
3.坐時身體往前傾或背後懸空
很多人喜歡斜癱在沙發上或坐著時身體往前彎,這種不良坐姿都會對腰椎產生很大的負擔。建議將臀部坐到底,使背部平貼椅背,或者使用腰墊,雙腳要平放地面,如果椅子太高可拿個小板凳墊腳。
理論上,坐著時,膝蓋跟髖關節要差不多高或稍微高一些些,如果膝蓋過低,表示椅子太高了,要調整高度,或者放腳墊。
4.彎腰駝背站、走
經常駝背走路或站立的人要留意了。
駝背時,身體為了平衡肚子會凸出來,這時上半身的力量會壓迫在腰椎上,長期下來容易腰酸、腰椎長骨刺或滑脫。
另外一種是“平背型”,腰椎過直,容易導致骨盆後傾,身體的重量落在膝蓋,讓膝關節受力不平均,長期下來,膝蓋容易退化。
尤其愛穿細跟高跟鞋的女生,身體的肌肉要更收縮才能維持穩定性,使得背部與腹部的肌肉緊縮,並且腰會過度往前挺,增加腰椎負擔。如果非穿不可,就穿粗跟的高跟鞋,支撐力較好。
此外,如果工作需要久站,可以在腳下方放個小矮凳,兩腳輪流踩在上面,並且要調整桌面高度,避免長期彎腰站立。
5.長期低頭打計算機、玩手機
身體往前彎(這時會因為代償作用使得背拱起來)、駝背、低頭打計算機,這種典型的猿人姿勢,會使得肩頸過度緊綳、腰酸背痛、腰椎負擔大甚至合並脊椎側彎或椎間盤突出,甚至許多年輕人頸椎提早退化,長骨刺。
當眼睛平視時,頸椎可維持正常應有的弧度,當頭部往前傾,頸椎的弧度增加甚至出現明顯的轉折點,產生頸椎壓迫,如果長期低頭,頸椎會被拉長、過直,肩頸容易僵硬酸痛。
建議:
打計算機時,臀部坐到底,背部平貼椅背,雙腳平放地面,兩側肩膀放鬆,當身體需要前傾時,應該彎曲髖部並保持背部平直,使用滑鼠的手最好有個支撐,避免肩膀壓力過大,同時計算機不要放太低。
眼睛俯視約15~20度,也就是水平線下來一點點的地方。
6.趴睡
不要趴在床上睡覺,對腰椎與頸椎壓力很大,因為這會讓腰椎與頸椎過度往後仰,對神經造成壓迫,尤其有背痛或頸痛的人,要正躺或側睡。
平躺時,膝蓋後面墊個小枕頭,可避免腰椎因過分伸展造成僵硬並減少腰椎的壓力,如果將小枕頭放在足踝下,除了可減少水腫,還可讓髖關節有些彎曲,促進血液循環。如果側躺時,記得膝蓋微彎,一腳伸直一腳屈曲,或者在兩腳之間夾枕頭,避免上側骨盆傾斜。
此外,睡覺時避免不睡枕頭或睡太高的枕頭,以免造成肌肉緊綳,頸椎無法放鬆。很多人的頭痛就是頸部長期緊綳所造成的“壓力型頭痛”。
建議:
頸椎一整天唯一可以放鬆的時間,就是躺下來好好睡一覺時。
記得,枕頭要整個塞滿頸椎,不要讓頸椎懸空,仰睡時,額頭跟下巴要和床面呈平行,側睡時,頸椎要與床面呈平行,掌握這個要訣去挑選適合自己頭型的枕頭,至於床墊的選擇,要適中偏硬,床墊過軟,將無法支撐脊椎。
7.靠坐在床上看書
很多人喜歡在睡前將頭、背靠在床頭,整隻腳平放,或坐或卧在床上看書。這個姿勢其實很傷脊椎、骨盆與膝蓋。許多肩頸痛、頭痛、落枕、腰酸、腿麻、無力都由此來。
這姿勢會讓整個身體因床墊柔軟造成骨盆搖晃下陷,也可能因僵硬造成壓迫推擠,身體重量完全壓迫在骨盆的坐骨及臀肌上,這兩者都會使骨盆及脊椎周邊肌肉為維持身體平衡而過度收縮用力,也可能在造成骨盆結構斜歪扭轉的同時,更增加脊椎關節間極大的壓力。
而雙腳也可能因骨盆姿勢不良而不自覺用力,使後腿肌變得更加緊縮,甚至帶動雙腿、雙腳內外轉,加速髖骨及膝蓋關節斜歪磨損退化的程度。
猜您感興趣:
1. 懷孕左腰部隱痛的原因是什麼
2. 產後腰疼的原因是什麼
3. 背會痛是什麼原因引起
4. 盆腔瘀血的原因有哪些
5. 五天鍛煉成美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