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中生物種群密度調查方法都有些什麼
調查種群密度用:標志重捕法,樣方法,去除取樣法,直接計數法
1、標志重捕法(調查取樣法、估演算法):
①、在被調查種群的活動范圍內,捕獲一部分個體,做上標記後再放回原來的環境,經過一段時間後再進行重捕,根據重捕到的動物中標記個體數占總個體數的比例,估算種群密度。
②、種群數量=第一次捕獲並標志數×第二次捕獲數÷第二次捕獲中有標志數
2、樣方法:
①、在被調查種群的分布范圍內,隨機選取若干個樣方,通過計算每個樣方內個體數,求得每個樣方的種群密度,以所有樣方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群密度的估算值。
②、常用取樣方法:五點取樣法、等距離取樣法。
3、去除取樣法
在一個封閉的種群里,隨著連續的捕捉,種群數量逐漸減少,同等的捕捉力量所獲取的個體數逐漸降低,逐次捕捉的累積數就逐漸增大。當單位努力的捕捉數等於零時,捕獲累積數就是種群數量的估計值。
4、直接計數法
通過顯微鏡利用血球計數板進行較大單細胞微生物計數的操作方法,這是一種常用的徽生物計數方法,此種方法簡便、快速、直觀。
(1)對魚群用什麼方法檢測種群密度擴展閱讀:
種群密度調查則是構建種群數量變化模型的基礎,其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逐個計數法,適用分布范圍小、個體較大的種群,統計的結果完全符合實際值,是一種精準的方法。
但在一般情況下,由於種群個體數繁多,其大小不一,再加之因動物的穴居、隱藏和飛翔等原因,逐一計數是很困難的,這時常常只計數種群的一小部分,用來估計整個種群的種群密度,這種方法稱為取樣調查法(估演算法),這就是經常用到的另一種方法。
影響因素:
1 種群增長率
出生率、死亡率以及遷入率、遷出率決定種群大小和種群密度。年齡增長型的種群密度會越來越大;性別比例失調,繁殖率低,種群密度將降低;若出生率大於死亡率,種群密度將增大
2 密度制約
一旦種群大小超過了環境的容納量,其個體數必將逐漸減少,要麼出生率有所回落,要麼死亡率有所升高,其中主要受食物資源與天敵種群因素制約。
3 隨機性
在自然狀態下,動植物及微生物種群總是受到隨機過程的干擾。包括環境隨機性與災難性隨機性,以相同的方式作用於所有個體,與種群大小及其他參數無關,任何環境因素都會對種群參數產生不可預測的影響,其中主要是氣候因素和領地面積。
Ⅱ 怎麼調查某條河流的漁業資源密度
主要有以下幾種:①根據水域中氧的產生量、碳的吸收量和浮游植物數量,估算整個水域或海洋、湖泊的一定區域(或某一定深度的水體)的生產力。也可採取測定浮游動物群體數量等方法,估算食性層次較高的漁業資源的數量。②根據漁業生物學基礎資料,如種群年齡結構的調查,結合捕撈統計資料估算資源量(見漁業生物學基礎)。對某些魚類,也可從魚卵的數量分布資料估算資源的概數。③根據大型魚類(或哺乳動物)的胃含物或海鳥的活動等推斷魚類存在與否及粗略估算其資源量。④在船或飛機上觀察水域表層魚群性狀和數量,或潛水觀測水體中的魚群性狀和數量。⑤用大型漁具進行系統試捕,以測定資源變化狀況。最通常的試捕漁具是底拖網;因魚種不同也可採用圍網、中層拖網、流刺網、釣具甚至定置漁具。其中圍網、中層拖網適用於試捕中上層魚類,流刺網和延繩釣可探捕大面積水域的資源分布狀況,手釣、定置網適用於測定各小區之間或一定期限內探捕魚種的相對資源量。⑥聲學調查。既可提供未開發魚群的分布和群體大小的估算量,又可測定海底深度和底質狀況,最適用於調查中上層群體。調查底層群體時,聲學技術宜與試捕結合進行。⑦根據已知海區的漁獲量進行外推法計算資源量。
Ⅲ 種群密度調查方法有哪些
種群密度調查方法有標志重捕法、調查取樣法、估演算法等。在被調查種群的活動范圍內,捕獲一部分個體,做上標記後再放回原來的環境,經過一段時間後,再進行重捕,根據重捕到的動物中標記個體數占總個體數的比例,估算種群密度。或者在被調查種群的分布范圍內,隨機選取若干個樣方,通過計算每個樣方內個體數,求得每個樣方的種群密度,以所有樣方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群密度的估算值。
更多關於種群密度調查方法有哪些,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92aa11161610094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Ⅳ 生物:調查池塘中鯉魚的種群密度用什麼方法
標志重捕法。這個方法是用於調查運動能力強的生物的種群密度的;樣方法是針對運動能力弱或者根本不能運動的生物的,比如蚜蟲和植物。
Ⅳ 調查魚的種群密度的方法叫什麼
標志重捕法。活動范圍大,活動能力強的動物,統計種群密度,都用這種方法
Ⅵ 調查種群密度的幾種方法及特點
1.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很多,有的方法可以使用多種生物,有的生物可能可以用多種方法都可以進行。
2.每一種方法都有適用范圍,比如標志重捕法一般適用於哺乳類、鳥類、魚類、昆蟲和腹足類等動物,但只是一般,應該也有特例。我認為蝸牛的活動力不較弱,可能用樣方法更適合,也許這是一個特例。
Ⅶ 如何調查浮游生物種群密度
對浮游生物這類原生動物和藻類計數一般採用PFU(聚氨酯塑料泡沫塊)方法。製作固定大小的泡沫塊在各采樣位置懸掛一定時間後將樣品取出現場用顯微鏡對活體種類進行觀察鑒定和計數從而得到指定種的種群密度。
Ⅷ 種群密度調查方法有哪些
種群密度調查方法以及具體操作如下:
1、樣方法
其原理是:在被調查種群的分布范圍內,隨機選取若干個樣方,通過計數每個樣方內的個體數,求得每個樣方的種群密度,以所有樣方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群的種群密度估值。
2、標志重捕法
其原理是:在被調查種群的活動范圍內,捕獲一部分個體,做上標記後再放回原環境,經過一段時間後再進行重捕,根據重捕到的動物中標記個體占總個體數的比例,來估計種群密度。
即若將該地段種群個體總數記為N,其中標志數(重捕前放回的標志個體數)為M,重新捕獲的個體數為n,重捕中被標志的個體數為m,則有N:M=n:m。
3、去除取樣法
在一個封閉的種群里,隨著連續的捕捉,種群數量逐漸減少,同等的捕捉力量所獲取的個體數逐漸降低,逐次捕捉的累積數就逐漸增大。當單位努力的捕捉數等於零時,捕獲累積數就是種群數量的估計值。
4、直接計數法
通過顯微鏡利用血球計數板進行較大單細胞微生物計數的操作方法,稱為顯微鏡直接計數法。
這是一種常用的徽生物計數方法,此種方法簡便、快速、直觀。顯微鏡直接計數法是將少量待測樣品的懸浮液置於一種特別的具有確定面積和容積的載玻片上(血球計數板),在顯微鏡下直接計數,然後推算出含菌數的方法。
血球計數板是常用的計菌器之一,有兩種規格:一種規格是 2mm x 2mm x 0.1mm方格,另一種規格是1mm x 1mm x 0.1mm方格。
(8)對魚群用什麼方法檢測種群密度擴展閱讀:
標記重組法的注意事項:
1、選擇的區域必須隨機,不能有太多的主觀選擇;
2、對生物的標記不能對其正常生命活動及其行為產生任何干擾;
3、標記不會在短時間內損壞,也不會對此生物再次被捕捉產生任何影響;
4、重捕的空間與方法必須同上次一樣;
5、標記個體與自然個體的混合所需時間需要正確估計;
6、對生物的標記不能對它的捕食者有吸引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種群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