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經過哪些環節
(1)省級承辦機構接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申請書》及附報材料後,審查材料是否齊全、完整,核實材料內容是否真實、准確,生產過程是否有禁用農業投入品使用和投入品使用不規范的行為;(2)無公害農產品定點檢測機構進行抽樣、檢測;(3)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完成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包括產地環境監測),並頒發《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4)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所屬專業認證分中心對省級承辦機構提交的初審情況和相關申請資料進行復查,對生產過程式控制制措施的可行性、生產記錄檔案和產品《檢驗報告》的符合性進行審查;(5)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根據專業認證分中心審查情況,組織召開「認證評審專家會」進行最終評審。
(6)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頒發認證證書、核發認證標志,並報農業部和國家認監委聯合公告。
② 如何進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我爸媽種菜的,隔壁某無錫著名生態農業合作社,就是村裡租地,搞好大鵬租給農戶,然後他們去申請認證。。。最後去批發市場批發了送學校超市。。。這就是無公害。和你們想的一樣的無公害。
③ 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證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是為保障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安全而實施的政府質量安全擔保制度,屬於政府行為,公益性事業,不收取任何費用。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採取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相結合的方式,產地認定主要解決產地環境和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安全控制問題,是產品認證的前提和基礎,產品認證主要解決產品安全和市場准入問題。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審批事項是對申報種植業、畜牧業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項目進行審核,審核其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是否符合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相關標准和規范的要求。 四性:公益性、普遍性、公正性、專業性。
公益性:
1、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公眾利益所在。
2、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國家利益。
普遍性:
1、保障基本安全。
2、滿足大眾消費。
3、示範普通農民。
公正性:
1、非歧視合格評定。
2、中立的第三方行為。
專業性:
1、農業生產技術。
2、認證檢測技術。
3、質量認證和管理方法。 ①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完成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包括產地環境監測),並頒發《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
②省級承辦機構接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申請書》及附報材料後,審查材料是否齊全、完整,核實材料內容是否真實、准確,生產過程是否有禁用農業投入品使用不規范的行為;
③無公害農產品定點檢測機構進行抽樣、檢測;
④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所屬專業認證分中心對省級承辦機構提交的初審情況和相關申請材料進行復查,對生產過程式控制制措施的可行性、生產記錄檔案和產品(檢測報告)的符合性進行審查;
⑤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根據專業認證分中心審查情況,組織召開「認證評審專家會」進行最終評審;
⑥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頒發認證證書、核發認證標志,並報農業部和國家認監委聯合公告。
2002年,農業部啟動了「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其中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經過5年的不斷努力,認證企業和產品的數量與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無公害農產品(畜牧業產品)認證方面,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畜牧業產品認證分中心依託全國畜牧總站承擔具體認證工作,各地也相繼成立了認證工作機構,全國共有無公害畜產品認證檢測機構66家,從事無公害畜產品認證工作人員上萬人。初步形成了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對完整的無公害畜產品認證體系,為無公害畜產品認證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從2003年開始實施認證工作以來,無公害農產品(畜牧業產品)產地認定、產品認證數量逐年增加,規模逐步擴大。2003年,畜牧產地認定數量370個;2004年,畜牧產地認定數量1527個;2005年,畜牧產地認定數量1628個;2006年,畜牧產地認定數量1663個;2007年,畜牧產地認定數量3303個。截至2007年底,全國共認定畜牧產地8491個,認定規模達43.2億(頭/只)。(見表1)
2003年,認證畜牧業產品253個,企業241家,產量267.6萬噸;2004年,認證畜牧業產品1050個,企業964家,產量412.79萬噸;2005年,認證畜牧業產品538個,企業495家,產量135.41萬噸;2006年,認證畜牧業產品643個,企業583家,產量260.04萬噸;2007年,認證畜牧業產品1585個,企業1029家,產量340.79萬噸;2008年8月31日前,認證畜牧業產品1352個,企業928家,產量260.2萬噸。截至2008年8月31日,全國共認證畜牧業產品5569個,企業4184家,總產量1676.83萬噸。(見表2)
在全面加快發展、不斷擴大總量規模的同時,農業部加強獲證監管,保證了無公害農產品質量安全穩定可靠。2007年在農業部開展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中,無公害畜產品抽檢合格率達100%;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的例行監督抽檢中,無公害畜產品合格率也是100%。在各地開展的無公害畜產品監督抽檢中,獲證的畜產品質量也是保持在較高水平。畜牧業產品認證分中心始終重視認證的無公害畜產品質量,並提出「質量與數量並重,質量第一」的工作原則。每個申報產品必須經省級工作機構組織進行現場檢查,同時分中心對每年申報的產品按5%的比率進行現場核查。這也充分保障了認證產品的質量水平。
一直以來,畜牧業產品認證分中心十分重視開展專業培訓,提高認證水平。在配合好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培訓安排和滿足各地無公害畜產品培訓需求的同時,分中心也精心組織策劃了專業性強、涉及內容廣、師資力量雄厚的技術培訓班。先後組織現場檢查員培訓、認證技術培訓、標准化生產培訓等5次,培訓人數達500人。參與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全國檢查員、內檢員培訓數十餘次,累計培訓畜牧專業檢查員、內檢員3000餘人。
④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流程
專家解答
根據《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第12號令),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分為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產地認定由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產品認證由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組織實施,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的產品方可申請產品認證。具體操作環節如下:
(1)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完成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包括產地環境監測),並頒發《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2)省級承辦機構接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申請書》及附報材料後,審查材料是否齊全、完整,核實材料內容是否真實、准確,生產過程是否有禁用農業投入品使用和投入品使用不規范的行為;(3)無公害農產品定點檢測機構進行抽樣、檢測;(4)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所屬專業認證分中心對省級承辦機構提交的初審情況和相關申請資料進行復查,對生產過程式控制制措施的可行性、生產記錄檔案和產品《檢驗報告》的符合性進行審查;(5)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根據專業認證分中心審查情況,組織召開「認證評審專家會」進行最終評審;(6)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頒發認證證書、核發認證標志,並報農業部和國家認監委聯合公告。
提示板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辦理機構是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是政府行為,認證不收費。目前我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依據的標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頒布的農業行業標准。
⑤ 農產品檢測都有哪些項目
產品質量檢測項目是依據國家標准來選定的,不同產品有不同的標准規定。
大米:農葯殘留、污染物(重金屬元素)、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劑等;
小麥粉:白度、麵筋的含量及數量、灰分、水分、降落數值、麵粉的粗細度等。
所以質量檢測,要具體到什麼從產品,國家對該產品的質量依據是那個標准,該標准具體項目有哪些,檢測具體項目實測數據,依據標准范圍判斷產品是否合格。
(5)無公害農產品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專科課程設置:
專業核心課程及主要實踐環節:食品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食品衛生安全、儀器分析、農產品質量檢測標准、農產品質量檢測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企業經營管理、有機化合物基本性質分析技能訓練、微生物實驗技術技能訓練。
儀器分析應用技術訓練、農產品質量檢測技能訓練、崗位就業綜合實訓、畢業論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核心課程: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分析化學、植物生長與環境、植物化學保護、微生物檢測技術、現代儀器分析、食品營養與衛生、農產品安全生產技術、種子檢驗、農產品質量檢測技術、農產品安全性檢測技術、農產品貯藏加工、食品質量管理、安全食品標准與認證、環境監測技術、農產品市場營銷等課程。
⑥ 無公害蔬菜如何申請鑒定
專家解答
目前具體的無公害蔬菜認證辦法還沒有出台,現在關於無公害蔬菜認證還主要參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辦法,同時,應滿足有關對無公害蔬菜產品的特殊要求。
申請無公害產品認證的單位或者個人(以下簡稱「申請人」),應當向認證機構提交書面申請,書面申請應當包括以下內容:(一)申請人的姓名(名稱)、地址、電話號碼;(二)產品品種、產地的區域范圍和生產規模;(三)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計劃;(四)產地環境說明;(五)無公害農產品質量控制措施;(六)有關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的資質證明材料;(七)保證執行無公害農產品標准和規范的聲明;(八)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九)生產過程記錄檔案;(十)認證機構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符合要求的,認證機構可以根據需要派員對產地環境、區域范圍、生產規模、質量控制措施、生產計劃、標准和規范的執行情況等進行現場檢查。現場檢查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
提示板
綠色壁壘是指在國際貿易領域,一些發達國家憑借其科技優勢,以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為目的,通過立法,制定繁雜的環保公約、法律法規和標准、標志等形式對國外商品進行的准入限制。它屬於一種新的非關稅壁壘形式,已經逐步成為國際貿易政策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⑦ 怎麼申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工作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開展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工作是促進結構調整、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實施農業名牌戰略、提升農產品競爭力和擴大出口的重要手段。
申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需要經過如下六個步驟:
(1)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完成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包括產地環境監測),並頒發《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
(2)無公害農產品省級工作機構接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申請書》及附報材料後,審查材料是否齊全、完整,核實材料內容是否真實、准確,生產過程是否有禁用農業投入品使用和投入品使用不規范的行為。
(3)無公害農產品定點檢測機構進行抽樣、檢測。
(4)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所屬專業認證分中心對省級工作機構提交的初審情況和相關申請資料進行復查,對生產過程式控制制措施的可信性、生產記錄檔案和產品《檢驗報告》的符合性進行審查。
(5)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根據專業認證分中心審查情況再次進行形式審查,符合要求的組織召開「認證評審專家會」進行最終評審。
(6)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頒發無公害農產品證書,核發無公害農產品標志,並報農業部和國家認監委聯合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