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葯飲片的顯微鑒別處理方法
顯微鑒定是利用顯微鏡來觀察葯材的組織結構、細胞形狀以及內含物的特徵,用以鑒定葯材的真偽和純度,甚至品質。顯微鑒別是利用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來觀察飲片的組織構造、細胞形狀及內含物的特徵,用以鑒定真偽。筆者僅就草酸鈣晶體、澱粉粒、菊糖的特徵鑒定中葯飲片真偽。
2.1草酸鈣晶體它是植物細胞生命活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細胞後含物,常以簇晶、方晶、針晶、砂晶、柱晶等不同外形存在於植物類中葯材中,幾種典型的草酸鈣晶體如下:(1)含草酸鈣簇晶的葯材:大黃、虎杖、何首烏、白芍、人參等;(2)含草酸鈣方晶的葯材:山豆根、甘草、生地、石菖蒲、牡丹皮等;(3)含草酸鈣針晶的葯材:龍膽、白術、蒼術、半夏、知母、山葯、天麻等;(4)含草酸鈣砂晶的葯材:懷牛膝、鉤藤、麻黃等;(5)含草酸鈣柱晶的葯材:射干、白木香、沉香等。
2.2澱粉粒它作為植物單糖代謝的貯藏形式和植物細胞內的營養物質普遍存在於植物的薄壁細胞中,一般以球形、卵圓形、長圓形、多角形的單粒、復粒或單復粒存在。例如:黃連、黃芪、三七、川貝母、百合、姜等。
2.3菊糖菊糖作為果糖代謝的貯藏形式在植物中積累時,伴隨著葯物有效成分的生化合成,主要存在於菊科、桔梗科等植物的細胞中,顯微鏡下觀察為球狀、半球狀晶體。例如:桔梗、山茱萸、蒼術、黨參、木香、白術等。
以上是通過飲片中是否含有晶體、澱粉粒、菊糖等作為顯微鑒別要點來鑒定葯材的真偽。
㈡ 勾藤茶是什麼茶
勾藤茶的茶葉很大,用勾藤茶茶葉泡水喝對身體非常有益,同時這種茶葉也屬於中葯的一種,主要功效有降火清熱等。勾藤茶的植株枝葉茂盛,屬於藤本植物
㈢ 鉤藤寄生功效與作用有人知道不
活化血管,良好的抗癌作用
㈣ 有沒有這種中葯的啊~~~~~~熟悉中醫的進~~~~~
你好,你說的中葯叫 』杜仲『。
』杜仲甘溫,腰酸腳弱,陽痿尿頻,安胎良葯『
㈤ 鉤藤有哪些特性
【性味歸經】甘,微寒。入肝、心包經。
【功效主治】
1.熄風止痙用於肝熱風動,驚癇抽搐,小兒急驚風,常配伍天麻、全蠍、羚羊角等,方如鉤藤飲。
2.平降肝陽用於肝陽上亢,頭痛眩暈,常配伍石決明、天麻等。
3.清泄肝火用於肝火上炎,目赤腫痛,頭痛頭漲,常配伍夏枯草、黃芩、菊花等。
4.疏散風熱用於風熱頭痛,常配伍桑葉、菊花等;用於斑疹不透,常配伍紫草、牛蒡子等。
【用量用法】10~15克,不宜久煎。
【按語】鉤藤善清肝熱,有熄風、止痙、平肝之效,但清熱之力不如羚羊角,熄風止痙作用亦較全蠍為弱,故對小兒驚風初起之輕證較為相宜,若屬高熱驚風抽搐,則須配羚羊角、全蠍等。
【類葯鑒別】鉤藤、天麻均能平降肝陽,熄風止痙,每多相須為用。然天麻甘平滋潤,能治一切風證,且平肝力強,兼能祛風通絡;而鉤藤甘涼,兼能清泄肝火,故宜於熱盛動風之證,亦可用治肝火目赤頭痛。
㈥ 雙鉤藤的生葯材鑒定
性狀鑒定
1.雙鉤藤:莖枝圓柱形或類方柱形,直徑2-6mm。表面紅棕色至紫棕色或棕褐色,上有細縱紋,無毛。莖上具略突起的環節,對生兩個向下彎曲的鉤或僅一側有鉤,鉤長1-2cm,形如船鋪,先端漸尖,基部稍圓。鉤基部的枝上可見葉柄脫落後凹點及環狀的托葉痕。體輕,質硬。橫舅面外層棕紅色,髓部淡棕色或淡黃色。氣微,味淡。
2.華鉤藤:莖枝方柱形,四角有棱,直徑2-5mm。表面黃綠色或黃棕色。鉤長1.3-2.8cm,彎曲成長鉤狀。鉤基部枝上常留有半圓形反轉或不反轉的托葉,基部扁闊。體輕,質松。斷面髓部白色。
3.大葉鉤藤:莖枝方柱形,兩側有較深的縱溝,直徑2-5mm。表麵灰棕色至淺棕色,被褐色毛,尤以節部及鉤端明顯。鉤長1.7-3.5cm,向內深彎幾成半圓形,末端膨大成小球。斷面髓部通常中空,偶有髓。均以質堅、色紅褐或棕褐、有鉤者為佳。
顯微鑒定莖橫切面:
(1)雙鉤藤類圓形。皮層、韌皮部及木部之比約為1:1:3。表皮細胞1列,外被略彎曲的角質層。皮層薄壁細胞含棕色內含物。中柱鞘纖維排列成斷續環帶。韌皮部纖維單個或成群散在,較中柱鞘纖維小,微木化。木質部導管常數個徑向相連,皮層及韌皮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砂晶及少數簇晶。本品薄壁細胞含澱粉粒,單粒直徑約4μm,復粒由2-6個分粒組成,直徑約7μm。
(2)華鉤藤四棱形、皮層、韌皮部及木質部之比為1:2:1:2.4。表皮細胞具中間略隆起的角質層。
(3)大葉鉤藤四方形,兩側中間向內凹呈弧形突起。皮層、韌皮部及木質部之比為1:1:3.7。表皮具角質細紋理,單細胞非腺毛。長50-65μm。表面具疣狀突起;多細胞非腺毛,長70-875μm,常有螺狀紋理。髓部中空。
葯物應用鑒別
雙鉤藤與菊花:兩葯均能平肝和疏泄風熱之邪,對於肝經風火上炎之頭痛目眩及風熱外感頭痛目赤證,常相伍為用。但雙鉤藤偏於熄風止痙,菊花偏於疏風泄熱。
中葯化學鑒定
理化鑒別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1g,濃氨水浸潤,以苯提取,回收溶劑,殘渣用苯-乙酸乙酯(2:5)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以鉤藤鹼、異鉤藤鹼、毛鉤藤鹼、翅果定鹼對照品,用無水乙醇配製成各含0.2mg/ml溶液為對照品溶液。分別吸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點於同一高效薄層板(HSGF254板)上,以環已烷-乙醚-甲醇-乙酸乙酯(8:1:1:0.1)展開,晾乾後,紫外類下觀察,樣品色譜在與對照品相應位置處顯相同的褐色暗斑。
㈦ 鉤藤泡水喝的功效與禁忌有哪些
鉤藤有什麼功效和作用
清熱平肝,熄風定驚。治小兒驚癇瘈瘲,大人血壓偏高,頭暈、目眩,婦人子癇。
《別錄》:"主小兒寒熱,驚癇。"
《葯性論》:"主小兒驚啼,瘈瘲熱壅。"
《日華子本草》:"治客忤胎風。"
《綱目》:"大人頭旋目眩,平肝風,除心熱,小兒內釣腹痛,發斑疹。"
《本草征要》:"舒筋除眩,下氣寬中。"
《本草述》:"治中風癱瘓,口眼歪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節攣急。又治遠年痛風癱瘓,筋脈拘急作痛不已者。"
息風止疼:本品味甘、微寒、入心肝二經,善清心包之火,泄肝經之熱而息風定驚止搐。正如《本草綱目》曰:「鉤藤、手、足厥陰葯也。足厥陰主風,手厥陰主火。驚癇眩暈、皆肝風相火之病,鉤藤通心包予肝木,風靜火熄,則諸證自除」。故常用治療厥陰抽搐、小兒急驚、小兒夜啼、婦女子癇、小兒驚風等各種抽搐疾痛。
清熱平肝:鉤藤甘微寒、入肝經,既能清肝熱,又能平肝陽。《葯性賦》曰:「鉤藤甘寒專解痙,功在清熱息肝風」。《本草綱目》:「大人頭旋目眩,平肝風,除心熱」。故臨床常治療肝經有熱的頭暈目眩,頭脹頭痛,風熱頭痛,高血壓,疹出不暢等證。
透疹:鉤藤甘微寒,質輕味薄,輕能透發,寒能解熱。故有透疹之功。小兒麻疹,水痘、風疹疾病,疹出不暢、均可選用。
鑒別應用:鉤藤與菊花、兩葯均能平肝和疏泄風熱之邪,對於肝經風火上炎之頭痛目眩及風熱外感頭痛目赤證,常相伍為用。但鉤藤偏於熄風止痙,菊花偏於疏風泄熱。
鉤藤泡水喝有哪些注意事項
生活中果實出現了大人血壓偏高、頭暈目眩以及女性子癇、小孩驚風等症狀,都可以使用鉤藤來進行治療。不過這種葯材在生活中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以及用量,避免不適合服用的人群,這樣身體才可以越來越好。具體的鉤藤泡水喝的禁忌如下:
第一:不適合服用鉤藤的人群
鉤藤具有很好的清火作用,生活中若是體內無火就不適合服用這種葯材。另外,鉤藤還具有盜氣的功效,所以體虛患者不適合接觸鉤藤。總而言之,生活中無火患者以及體虛患者都不要服用鉤藤,避免健康出現問題。
第二:鉤藤的用法以及用量
一般情況下,鉤藤我們都是用來煎湯服用,不過煎煮的時間不能夠太長避免葯效流失,用量控制在1.5錢到3錢之間,不要大量服用。除此之外,鉤藤也可以製作成葯散來使用,操作將更加的簡單並且效果也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