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檢查血清降鈣素(ctn)及ret基因突變檢測
最近這幾年,很多基因檢測機構,都在開發無創DNA檢測方法,來進行高效篩查。從篩查技術角度來說,是不斷完善和進步的。早孕期血清學篩查結合NT檢查,是最符合衛生經濟學的做法,要是無創DNA檢測技術成本繼續下降,更符合衛生經濟學的原則,我們希望讓更多的人能夠享受到無創DNA檢測的好處。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不過在應用無創DNA的過程當中,必須注意假陽性和假陰性的問題,不是說所有病人做無創DNA檢測就可以達到終極目的。
B. hct是什麼意思
「HCT」的意思是:abbr. 血細胞比容(hematocrit),也叫紅細胞壓積,就是指外周血中紅細胞的容積佔全部血液容積的百分比。正常成年男性的范圍是40%-50%,成年女性是37%-48%。
血細胞比容(Hct、Ht、HCT或PCV)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經離心沉澱壓緊的紅細胞在全血樣本中所佔比值。
正常情況下,血細胞比容:男性 0.40-0.50L/L(40-50容積%),平均為0.45L/L;女性 0.37-0.48L/L(37-48容積%),平均0.40L/L。
(2)人降鈣素的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血細胞比容的測定方法及原理:
1、離心法:包括溫氏法(Wintrobe法)、微量法:是將抗凝血置於孔徑統一的溫氏管或毛細玻管中,以一定轉速離心一定時間後,計算紅細胞層佔全血的體積比。
2、血液分析儀法:原理是當細胞通過計數小孔時,形成相應大小的脈沖,脈沖的多少即為細胞數量,脈沖高度為細胞體積,通過紅細胞平均體積(MCV)和紅細胞計數(RBC)即求得血細胞比容,Hct=MCV×RBC。
C. 血清檢驗中降鈣素原指標高是什麼意思
血清降鈣素原是嚴重細菌性炎症和真菌感染的特異性指標,而且也是膿毒血症和炎症活動有關的多臟器衰竭的可靠指標。
1、血清降鈣素原不僅是用於鑒別診斷的急性指標,而且是監控炎症活動趨勢的參數。
2、血清降鈣素原的檢測應是一系列的,即每日檢測和特別病例中的短間隔 檢測,如每8~12h。即使因急性鑒別診斷而做的單個檢測也應該繼續做隨後的監控。
1、細菌性炎性疾病的鑒別診斷在不明原因的炎性疾病中,血清 降鈣素原可提示由細菌引起的可能。在非細菌性疾病中,血清降鈣素原 濃度是低的。在疾病的進一步發展中血清降鈣素原濃度的升高可能是細 菌重復感染或膿毒血症。
2、監控具感染危險的患者可以通過血清降鈣素原監控對有感染 危險的重症患者監護。由於血清降鈣素原只是在全身細菌性感染或膿毒 症時合成,而不在局部炎症和輕微感染中合成,所以血清降鈣素原在監 控嚴重感染時是比C反應蛋白、IL-6、體溫、白細胞計數、紅細胞沉降 率更好的工具。血清降鈣素原在充分刺激下,於2~6h內產生。
降鈣素原_網路
D. 降鈣素原檢測是什麼意思
降鈣素原檢測是檢測細菌感染的參數,鑒別細菌感染或者非細菌感染和炎症。
E. 降鈣素原的檢測方法
目前,檢測PCT的實驗室方法有很多,不僅可以定性,亦可以定量。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1.放射免疫學分析法
利用人工合成的多克隆抗體特異地識別和連接合成氨基酸降鈣素原。該方法能檢測正常人的血清PCT,可靠敏感度為4pm/mL,檢測的是游離PCT、結合型PCT和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前體的混合物,而不能區分上述三種物質。該法檢測耗時長(19~22h),而且有放射性元素的污染使用受到限制。
2.雙抗夾心免疫化學發光法(ILMA)
運用雙單克隆抗體,其中一個抗體為降鈣素抗體,另一個為抗鈣素抗體,分別結合到PCT分子的降鈣素和抗鈣素部位,可排除交叉反應。其中一個抗體是游標記的,另一個未標記的抗體固定在試管的內壁,反應過程中兩個抗體與PCT分子結合而形成三明治復合體,發光部位於反應管的表面。該法操作簡便,特異性強,敏感性高,測定的低限值為0.1ng/mL,2h可以出結果。
3.膠體金比色法(B.R.A.H.M.SPCT-Q-半定量快速實驗)
採用膠體金技術,包括膠體金標記的抗抗鈣素的單克隆抗體和用作包被的抗降鈣素多克隆抗體,當標本(血清或血漿)加人標本孔,金標單克隆抗體與標本中的PCT結合,形成金標記的抗原抗體復合物。該復合物在反應膜上移動,與固定在膜上的抗降鈣素抗體結合形成更大的復合物。當PCT濃度超過0.5ng/mL,該復合物顯示紅色,紅色的深淺與PCT的濃度成正比,與標准比色板比較即可得出PCT的濃度范圍。結果分為四級:正常<0.5ng/mL;輕度升高>0.5ng/mL;明顯升高>2ng/mL;顯著升高>10ng/mL。該法具有快速簡便,易觀察的特點。
4.透射免疫濁度法
樣品中的PCT與試劑中的PCT單克隆抗體發生抗原-抗體反應,使反應液濁度增加,並在一定范圍內反應液濁度與所加人抗原的量呈線性關系,可使用生化分析儀或其它光學檢測儀器在6O0nm波長處測定反應液吸光度值,反應液吸光度值與所測PCT濃度成正比。該測定方法簡便、快速,可自動化,適合於批量檢測。2005年國內已有研製開發的PCT免疫比濁試劑盒供應,為PCT的廣泛應用提供了方便條件。雖然免疫透射比濁的方法學及臨床應用尚需做進一步的驗證,但其應用前景非常看好。
F. 正常人能檢測到降鈣素原嗎
您好,正常人是可以檢測到降鈣素原的,但是不會太高,這個是衡量感染程度的指標
G. 降鈣素測定值說明什麼
癌胚抗原是1965年Gold和Freedman首先從胎兒及結腸癌組織中發現的。CEA是一種分子量為22KD的多糖蛋白復合物,45%為蛋白質。CEA的編碼基因位於19號染色體。一般情況下,CEA是由胎兒胃腸道上皮組織、胰和肝細胞所合成。通常在妊娠前6個月內CEA含量增高,出生後血清中含量已很低。96%-97%非吸煙健康成年人血清中CEA濃度小於2.5μg/L,大量吸煙者有20%-40%的人CEA>2.5μg/L,少數CEA>5.0μg/L。
CEA屬於非器官特異性腫瘤相關抗原,分泌CEA的腫瘤大多位於空腔臟器,如胃腸道、呼吸道、泌尿道等。正常情況下CEA經胃腸道代謝,而腫瘤狀態時的CEA則進入血和淋巴循環,引起血清CEA異常增高,使上述各種腫瘤患者的血清CEA均有增高。在臨床上,當CEA大於60μg/L時,可見於結腸癌、直腸癌、胃癌和肺癌。CEA值升高,表明有病變殘存或進展。如肺癌、乳腺癌、膀胱癌和卵巢癌患者血清CEA量會明顯升高,大多顯示為腫瘤浸潤,其中約70%為轉移性癌。一般來說,手術切除後6周,CEA水平恢復正常,否則提示有殘存腫瘤,若CEA濃度持續不斷升高,或其數值超過正常5-6倍者均提示預後不良。連續隨訪定量檢測血清CEA含量,對腫瘤病情判斷更具有意義。
除血液之外,其它生物液體,如胰液和膽汁內CEA定量可用於診斷胰腺或膽道癌;漿液性滲出液的CEA定量可作為細胞學檢查的輔助手段;尿液CEA定量可作為判斷膀胱癌預後的參考。血清CEA定量結合甲狀腺降鈣素測定,有助於甲狀腺髓樣癌的診斷和復發的估計。
癌胚抗原(CEA)一度被認為是消化道癌腫尤其是結腸癌的特異性免疫學表現。但以後發現某些良性疾患尤其是肝病時,循環內CEA也常升高,故認為其特異性不強。⑴原發性肝癌時血清CEA常升高;各種原發癌(特別是結腸、肺和乳房)肝轉移時,CEA水平較無肝轉移者為高,近年研究發現各種來源的肝轉移性癌腫組織內均有大量CEA存在。⑵良性肝病也常有CEA升高,一般為2.5~5毫微克/毫升,罕有超過10毫微克/毫升者,在各種肝病中,以酒精性肝病時升高者最多,特別是伴有活動性肝細胞損害病例;膽道疾患時血清CEA也可升高。
肝病時血清CEA升高的原理和臨床意義。目前認為,正常腸粘膜和有炎症、癌腫的腸粘膜均能產生CEA。肝損害時,肝對血循環中CEA的攝取和降解能力減低,血清CEA即升高;如病人系腸癌伴肝轉移,則一方面CEA產生增多,另一方面被癌腫損害的肝不能攝取、降解CEA,則血清CEA更加升高。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血清CEA濃度反映了肝功能狀態,肝病時如血清CEA升高,反映肝功能不良;如癌腫病人CEA明顯升高,應疑及肝內轉移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