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鼻飼管的檢測方法

鼻飼管的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31 23:00:17

① 鼻飼的操作流程

鼻飼就是在特殊情況下人工把胃管經鼻腔置入食道中,在醫院中鼻飼的流程如下:

1、插胃管:

(1)核對:備齊用物至床旁,據醫囑核對床號、姓名、住院號;

(2)體位:能配合者取半坐位,昏迷者去枕平卧、頭後仰;

(3)准備:有義齒者先取下,治療巾置於頜下,棉簽清潔通暢鼻腔,測量胃管長度(成人一般45~55cm。測量方式:前額發際至胸骨劍突或鼻尖經耳垂至劍突),石蠟油潤滑胃管前端;

(4)插管:至10~15cm(咽喉部)時,清醒患者囑做吞咽動作,昏迷患者托起頭部,使下頜角靠近胸骨柄;

(5)觀察:若插管中出現惡心、嘔吐,可暫停插管,囑患者深呼吸;若患者嗆咳、發紺、呼吸困難,說明胃管誤入氣管,可拔除重新插;

(6)確認:胃管在胃內。一抽二聽三氣泡;

(7)固定:在鼻翼及頰部用膠布固定。

(1)鼻飼管的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鼻飼的注意事項

1、首先是注入少量溫開水,然後給膳食,最後再用溫開水沖管。

2、兩次膳食之間可加用果汁、菜汁、溫開水等,以增加水分。

3、每次注入膳食前應用紗布過濾,以防胃管堵塞。

4、膳食和飲料的溫度應在攝氏38—40度,流經胃管的速度不宜過快,每次注入量不超過200毫升。

5、每次抽吸鼻飼液後應反折胃管末端,避免灌入空氣,引起腹脹。

6、鼻飼完最後應用溫水沖洗胃管,防止鼻飼液寄存變質造成胃腸炎或堵塞胃管.

7、灌注完畢,將胃管末端反折,用線繩扎緊,紗布包好,整理用物,並做好記錄。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鼻飼

② 胃管插入長度如何測量

胃管插入長度測量方法

1、成人:前額發際至劍突或由鼻尖經耳垂至劍突的距離。

2、小兒:眉間至劍突與臍中點的距離。

(2)鼻飼管的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確定胃管位置,通常有三種方法:

1、抽取胃液法,這是確定胃管是否在胃內最可靠的方法。然後用膠布固定胃管於鼻翼處。

2、聽氣過水聲法。即將聽診器置病人胃區,快速經胃管向胃內注入10ml的空氣,聽到氣過水聲。

3、三是將胃管末端置於盛水的治療碗內,無氣泡逸出。

③ 怎樣檢測鼻飼管已下入胃內

指導意見:
你好,根據你說的情況是需要你到醫院耳鼻喉科給予檢查,這種情況是需要你給予調整治療的

④ 成人插胃管時,測量長度的正確方法什麼

成人插胃管時,測量長度的正確方法是從鼻尖至耳垂,再至劍突。

插胃管也就是口飼或鼻飼。對不能經口進食的患者,人工把胃管經口腔或鼻孔置入食道中,經由咽部,通過食管到達胃部。

通過手動加壓注射器推桿和活塞往患者鼻胃管內和胃裡打水和食物,保證病人攝入足夠的營養、水分和葯物。

這是臨床醫護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術。

(4)鼻飼管的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插胃管適應症:

1、急性胃擴張。

2、上消化道穿孔或胃腸道有梗阻。

3、急腹症有明顯脹氣者或較大的腹部手術前等。

4、昏迷病人或不能經口進食者,如口腔疾患、口腔和咽喉手術後的病人。

5、不能張口的病人,如破傷風病人。

6、早產兒和病情危重的病人以及拒絕進食的病人。

7、服毒自殺或誤食中毒需洗胃患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插胃管



⑤ 插胃管的方法那幾種

只有一種方法。就是從一側鼻腔進入,插入胃部。插入前,先要測量將要插入的胃管長度,測量胃管長度有兩種方法: 1.從發際線到劍突。 2.從鼻尖到耳垂再到劍突。大概是45到55厘米左右。確定長度之後,用石蠟油潤滑胃管前端,並清潔鼻腔,從一側鼻腔緩緩插入。進入到15厘米左右是要囑咐患者盡量將下頜貼近前胸,以保證胃管順利通過咽部。並注意觀察患者情況,看看有無嗆咳,窒息等,如有異常立即將管拔出。在胃管插入到之前測量的位置時,就用20ML或30ML的空針回抽,看是否有胃液,以確定胃管是否在胃內。確定方法還有:1.將胃管末端放入水杯中看是否有氣泡溢出,如有代表胃管在氣道內,而不是胃內,應重新插管。2.往胃管內迅速推入20ML空氣,並同時用聽診器在胃部聽是否有氣過水聲,如有代表胃管在胃內。 胃管的保留時間最多就是一個星期,一周後如果還要繼續留置胃管,應將胃管拔出。在另一側鼻腔重新留置。

⑥ 鼻飼技術,你掌握了嗎

一、目的
對不能經口進食的患者,從胃管灌入流質食物,保證病人攝入足夠的營養、水分和葯物,以利於早日康復。
二、實施要點
1.評估患者:
(1)詢問患者身體狀況,了解患者既往有無插管經歷。
(2)向患者解釋,取得患者合作。
(3)評估患者鼻腔狀況,包括鼻腔粘膜有無腫脹、炎症、鼻中隔彎曲、息肉等,既往有無鼻部疾患。
2.操作要點:
(1)核對醫囑,准備用物。
(2)根據醫囑准備鼻飼液。
(3)攜物品至患者旁,為患者取適當體位。
(4)檢查胃管是否通暢,測量胃管放置長度。
(5)為患者進行插管操作,插入適當深度並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
(6)選擇合適位置固定胃管。
(7)灌注鼻飼液。
3.指導要點:
(1)告知患者插胃管和鼻飼可能造成的不良反應。
(2)告知患者鼻飼操作過程中的不適及配合方法。
(3)指導患者在惡心時做深呼吸或者吞咽動作。
(4)指導患者在帶管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避免胃管脫出。
三、注意事項

1.插管過程中患者出現嗆咳、呼吸困難、紫紺等,表示誤入氣管, 應立即拔出,休息片刻重插。
2.昏迷患者插管時,應將患者頭向後仰,當胃管插入會厭部時約15厘米,左手托起頭部,使下頜靠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後壁滑行,插至所需長度。
3.每天檢查胃管插入的深度,鼻飼前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並檢查患者有無胃瀦留,胃內容物超過150毫升時,應當通知醫師減量或者暫停鼻飼。
4.鼻飼給葯時應先研碎,溶解後注入,鼻飼前後均應用20毫升水沖洗導管,防止管道堵塞。
5.鼻飼混合流食,應當間接加溫,以免蛋白凝固。
6.對長期鼻飼的患者,應當定期更換胃管。

⑦ 判斷胃管已插入胃內的方法有哪幾種

1.抽胃液的方法最可靠,做為首選。但有時下胃管時,不一定馬上抽出胃液,有時會過段時間才見有胃液引流出!2.聽氣過水聲比較可靠,可做為其次。3.看胃管末端有無氣泡溢出,最不可靠!

⑧ 正確測量胃管長度的方法

胃管的長度其實對於臨床醫生來講,是再熟悉不過了。胃管的作用對於很多患者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因為患者不能使用口腔進食,都是需要從胃管灌入流質食物的。胃管的長度測量方式就是檢查胃管到達胃部的一側到口腔的長度。

插胃管是一名臨床醫生必須掌握的技術,是對不能經口進食的患者,從胃管灌入流質食物,保證病人攝入足夠的營養、水分和葯物。

操作介紹

插胃管的操作方法是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要求掌握的內容。是作為一名臨床醫生必須掌握的技術。

操作目的

1.經胃腸減壓管引流出胃腸內容物,腹部手術術前准備。

2.對不能經口進食的患者,從胃管灌入流質食物,保證病人攝入足夠的營養、水分和葯物,以利早日康復。

適應證

1.急性胃擴張。2.上消化道穿孔或胃腸道有梗阻。3.急腹症有明顯脹氣者或較大的腹部手術前等。4.昏迷病人或不能經口進食者,如口腔疾患、口腔和咽喉手術後的病人。5.不能張口的病人,如破傷風病人。6.早產兒和病情危重的病人以及拒絕進食的病人。7.服毒自殺或誤食中毒需洗胃患者。

禁忌證

1.鼻咽部有癌腫或急性炎症的患者。

2.食管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胃炎、鼻腔阻塞、食管、賁門狹窄或梗阻、心力衰竭和重度高血壓患者。

3.吞食腐蝕性葯物的患者。
胃管 nasogastric tube 是在特殊情況下幫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輸送必要的水份和食物。胃管一般是聚氨酯或硅膠材料,根據材質,聚氨酯、硅膠胃管應一月一換。粗細長短均有不同規格,胃管分別是口胃管和鼻胃管。其中,口胃管長約45Cm,是經口插入35~40cm即可。鼻飼管長約105cm,需經鼻孔插入55Cm左右,經由咽部,通過食道到達胃部,鼻胃管容易脫出,應粘貼牢固,防止反復插管和誤吸,由管路、胃管注食口接頭、胃管夾、十字結堵帽組成。食管內留置鼻胃管,患者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環境被改變,會導致食道末端括約肌關閉不嚴,氣道不暢劇烈咳嗽等壓力性刺激容易導致食管返流等並發症,也可以通過胃管抽取胃液。胃管的注食口接頭一般有兩個,最上面的堵帽打開只能用小注射器手動加壓推桿和活塞打一些水一樣的流質食物,下面能用助推器和100ml大注射器打一些稠一些的肉菜沫或用機械粉碎成膏狀或糊狀的面條等,可增加膳食纖維,有利於排便,促進消化和營養供給,但不能一次餵食過多過快,會導致胃排空不暢發生食管返流。大顆粒物進入會堵管。最上面是胃管堵帽,飼畢應即刻堵嚴並夾畢 。需要避免胃管污染,胃管膠布應放在密閉的床頭櫃內,防止蟑螂污染。
插管時擺好病人體位,清潔並潤滑鼻腔.將病人的頭向後仰將胃管與鼻孔呈60°角插入,繼續插入至鼻咽部;將胃管插至15CM(會咽部)時,沿著胃管外壁滴注l一2ML滅菌石蠟油,將患者頭部托起,使其下頜緊貼胸壁,以增加咽喉部弧度,便於胃管沿後壁滑行,順利通過咽喉部進入食管.此時囑患者邊吞咽邊將胃管緩緩插至所需長度後固定.之後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胃管插入成功後,需將胃管妥善固定.方法為:

在鼻孔處先用一長約3cm的膠布條環繞胃管2圈作一標記,再在其上用一6-7cm的膠布交叉固定鼻翼部,然後用備好的長約50-60cm的布帶子(帶子寬1.5cm)在鼻孔處環繞胃管打一結(打結時勿影響胃管引流),然後將帶子兩側繞過患者頭部.在一側系一活結,以起到加強固定胃管的作用.

除掌握整個過程外,最好到醫院見習護士的操作,以保證插管安全和成功,防止出現病人黏膜損傷,聲帶破損等後遺症.
胃管護理

A. 每日用棉棒沾水清潔鼻腔。

B. 更換膠帶時,須將臉部皮膚拭凈再貼,並注意勿貼於同一皮膚部位。

C. 鼻胃管外露部位須妥當安置,以免牽扯滑脫。

D. 每日注意鼻胃管刻度,若有脫出,應通知醫務人員處理。

E. 每日清潔口腔,以棉簽清潔口腔;意識清楚合作的可以牙刷清潔。鼓勵病人刷牙漱口,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給予口腔護理。

F. 意識不清或躁動不合作的,需預防鼻胃管被拉出,必要時可將患者雙手做適當的約束保護。

⑨ 鼻飼時檢查胃管在胃內的方法有哪些

抽吸胃內容物和聽診法判斷胃管是否插入胃內

⑩ 鼻飼法插管的長度是多少,怎麼量長

用液體石蠟紗布潤滑胃管前段長約15-20cm,一隻手用紗布托持胃管,另外一隻手用鑷子夾住胃管,然後沿一側鼻孔插入至咽喉時(約14-16cm處),同時將胃管緩慢插入。

胃管插入長度的測量方法是從病人鼻尖至耳垂再至劍突的長度,對於成人約為45-55cm。

(10)鼻飼管的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鼻飼法注意事項:

1.若插管過程中患者出現惡心,嘔吐,可暫停插管,並囑患者做深呼吸,緩解緊張,待緩解後再插管;

2.若胃管誤入氣管,立即拔出胃管,休息後重新更換再插管;

這是在插管中遇到兩個問題的處理方法,千萬不要混淆,一定明確何種情況下暫停插管,何種情況立即拔出胃管。

3.將胃管插入胃內,此項操作也沒有完結,我們還要確定胃管是否在胃內,所以,還要掌握三種確認胃管在胃內的方法:

(1)在胃管末端連接注射器進行抽吸,能抽出胃液;

(2)置聽診器於患者胃部,快速經胃管向胃內注射10ml空氣,能聽到氣過水聲;

(3)將胃管末端置於盛水的治療碗中,無氣泡逸出。

確認成功後,將胃管妥善固定在鼻翼兩側及頰部,方便我們接下來為患者灌注食物、葯物等。

而在每次灌注食物前還要格外注意一點,抽吸胃液以確保胃管在胃內,保持胃管的通暢。說到了灌注食物,那麼就要清楚每次鼻飼的量以及溫度。

閱讀全文

與鼻飼管的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腳氣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瀏覽:255
質量方法中的現狀能力分析圖叫啥 瀏覽:846
2期梅毒治療方法 瀏覽:303
山菍種植方法 瀏覽:281
說明方法舉例子的術語是什麼 瀏覽:173
建築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方法 瀏覽:198
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及技巧視頻 瀏覽:359
固定式幕布安裝方法 瀏覽:479
瀝青路面縱裂的解決方法 瀏覽:488
調經需要哪些方法吃哪些葯 瀏覽:540
自建房大門過門石安裝方法 瀏覽:999
手搖式電腦使用方法 瀏覽:864
蘋果6plus的閃光燈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66
我愛這土地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瀏覽:587
魅族微信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14
抽氣機連接玻璃罩的研究方法 瀏覽:447
治療凍腳的方法 瀏覽:360
女人避孕套使用方法 瀏覽:325
如何優化教育孩子的觀念和方法 瀏覽:410
曹沖稱象用的測量方法是 瀏覽: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