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橋梁檢測的評估方法有哪些
橋梁的檢測評估方法:
1、傳統的檢測方法主要針對的是外觀檢測,不同結構的橋梁工程,其養護檢查的重點和部位均有所不同,檢查工作的主要內容主要分以下幾個方面:
1)橋面系的檢查。主要分為橋面橋面鋪裝的檢查、橋面排水設施的檢查、伸縮裝置的檢查以及護欄、扶手及人行道的檢查。
2)橋樑上部結構的檢查。橋樑上部結構是橋梁的主要承重結構,它往往由許多基本構件組成,例如梁、板、支座等。因此對橋樑上部結構的檢查,就是對這些基本受力構件的工作狀況進行檢查。
3)橋梁下部結構的檢查。主要是橋梁墩台的檢查和橋梁基礎的檢查
2、目前傳統的橋梁檢測養護管理工作基本上停留在機那裡技術檔案,清掃橋面,疏通泄水管,修復損壞的欄桿和橋面鋪裝等方面,檢查也主要是人力目測,而且檢測結果帶有很大的主觀性。
3、隨著橋梁跨度和高度不斷加大,傳統的檢測方法以及很難對現有的橋梁做出科學有效的檢測結果,為滿足檢測的需求,近年來出現了諸如超聲波檢測裝置、混凝土保護層測試裝置、鋼筋銹蝕測試裝置等一批橋梁材質狀況檢測儀器設備及其測試分析方法和評價指標標准,用以檢測和評估橋梁的健康狀態;特別是近幾年來,檢測數據無線傳輸設備、光纖感測器、弦式感測器等先進的檢測儀器設備也開始研發和應用,使我國公路橋梁的檢測評定有據可依。而且研究正在走向深入和細化。
㈡ 授權簽字人如何進行檢測結果判定判定
摘要 授權簽字人簽發批准報告是報告三級審核中的最後一關,對保證報告的准確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合法性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㈢ 比對的實驗室比對結果的評價方法
1、對於少數幾家的實驗室開展的比對方法,一般常應用於檢測/校準實驗室自行開展的實驗室比對的方法,常採用En值進行評價:當En值的絕對值小於等於 1時,表示比對結果滿意、通過;當En值的絕對值大於 1時,表示比對結果不滿意,不通過。2、當對於多數幾十家或更多的實驗室開展比對方法,一般常用於政府相關部門對於檢測/校準實驗室開展的能力驗證行為,常採用Z比分數進行評價:當Z值的絕對值小於等於2時,表示比對結果滿意,通過;
當Z值的絕對值大於等於3時,表示比對結果不滿意,不通過; 當Z值的絕對值大於2小於3時,表示比對結果可疑。
㈣ 通過什麼可以提高判斷的可靠性和准確性
1檢驗結果准確性的評價方法:
「測量准確度」就其計量學意義而言,指單次測量結果與被測量真值之間的一致程度,受隨機誤差和系統誤差的影響。在臨床實驗室中,由於檢測的樣本是源自人體的標本,成份及結構復雜,對檢驗結果准確度的評價,可以採用多種方法進行,並從不同角度進行評價。常用的方法評價有回收實驗、干擾實驗、方法比較實驗等,臨床評價的內容包括敏感性、特異性、陽性和陰性預測值等。
2溯源性與准確度
在講到檢驗結果的可溯源性時,通常是關心實驗室的檢驗結果與國際單位、國家法定單位、行業標准單位或其他權威部門所承認的單位之間的關聯和可追溯性。通常情況下,溯源性只解決「正確度」問題,對檢驗方法性能的其他方面,如精密度、線性、抗干擾力等,「溯源」則顯得蒼白無力。實驗室檢驗結果的准確度,取決於測定方法的綜合性能,對臨床實驗室來說,由於其檢驗結果或數據是臨床醫學的輔助信息,測定方法的精密度與再現性有時顯得更為重要。當檢驗結果要在不同的醫院或被不同的醫生使用時,溯源性就顯得格外重要,因為檢驗結果的可溯源性是在保證准確度基礎上實現實驗室間檢驗結果可比性和一致性的基本要求。
3影響准確度的因素
在臨床實踐中,實驗室檢測結果的准確度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除檢測過程外,還包括患者采樣前的准備、標本的採集和處理、參考區間的使用等。患者的飲食、用葯、生活習慣、生理變化等都可直接影響檢驗結果的准確性。對兒童的檢驗結果使用成人的參考區間,也會導致臨床作出錯誤判定,可能實驗室測定結果的數值很「准確」,但仍達不到准確檢驗的目的。人體生理、病理狀態的變化存在較大的波動性,因此,對檢驗方法的准確度要求也需在合理的范圍內。
要獲得准確的檢驗結果,實驗室應選擇性能優良的檢測方法,除一般方法學指標外,應考慮其結果的可溯源性。同時,還要注意采樣前的准備工作,樣本的處理、轉運和保存,相應參考區間的設立等。
4准確的檢驗結果對檢驗人員的要求
4.1檢驗質量是檢驗人員自身修養的體現,因此檢驗人員自身要加強自身修養、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本著嚴謹、科學的態度做好本職工作,加強與臨床醫生的交流與合作,時刻不忘以質量為中心,實事求是。
4.2檢驗人員要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只有具備堅實的專業知識和相關知識,才能增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更好的服務於臨床和患者。檢驗人員需要有扎實的檢驗醫學基本理論與嫻熟的基本技能、操作,同時,也要熟知所開展的檢測項目的原理、方法以及其使用設備的性能、特點、操作。
4.3檢驗人員要確保儀器設備處於最佳運行狀態,對儀器設備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維護、校正和保養,對其所有的附件要及時檢查,尤其是各類管道要不定期清洗,以防止一些纖維蛋白、試劑結晶及黴菌等附著管壁,導致管道阻塞,造成檢測結果的准確性下降。
4.4檢驗人員要有較強的臨床意識,多與臨床醫生溝通,特別是當發現明顯異常或自己也不能解釋檢驗結果時。與臨床醫生的交流,一方面有利於檢驗工作者學習臨床知識,增強臨床意識和提高自身素質,另一方面有利於臨床醫生正確的選擇檢驗項目、有效利用檢驗報告、達到共同學習進步的作用,同時也盡到自己救死扶傷的職責。
4.5檢驗人員要認真聽取被檢者與臨床醫務人員的意見和建議,並及時落實完善,以改善服務質量,提高檢測結果的准確性和可靠性。檢驗人員首先要加強分析前的質量控制,包括臨床醫生正確的選擇檢測項目、被檢者的准備、標本的採集、運輸等,其中任何一環疏漏都可造成檢測結果的准確性下降。其次,應加強分析中的質量控制,包括標本處理、分析過程、室內復核、登記及填發報告等。只有在分析中正確處理標本,選用可靠的方法、合格的試劑、正常狀態的儀器設備,具有完善的室內質量控制制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並對檢測結果進行認真復核檢查後填發和等級報告,才能確保整個分析過程的正確性和可靠性。最後,認真對待分析後的質量反饋,檢驗工作者所發出的報告直接評價服務對象的身體狀況,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參考。
㈤ 試舉一例闡述對檢測結果的評價(建材)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檢測機構可通過對特定樣品或對檢測結果有影響的不同關鍵要素條件下的檢測試驗, 得到不同條件下的結果數據或數據源。利用這些數據或數據源, 檢測機構便可以選擇適當的統計方法對檢測結果進行評價, 作為單次檢測的日常監控;也可使用常規控制圖 (又稱休哈克控制圖) 對一定時間段內的檢測過程質量進行統計分析, 作為長期檢測的過程監控。
㈥ 如何評價煤質檢驗檢測報告的結論正確與否
煤炭質量檢驗結果 報告單是判斷煤炭質量的重要依據,作為煤炭化驗儀器的生產廠家專業為您詳解煤炭化驗報告單: 煤炭質量檢驗報告格式各不相同,在閱讀煤質檢驗結果報告單之前,應注意以下信息: 首先要注意煤質檢測結果中,煤的發熱量是否是以「收到基低位」(符號Qnet,ar)的形式提供。因為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煤炭是以「收到基低位發熱量」作為貿易、結算的依據。以收到基低位發熱量作為貿易、結算依據時,不必考慮全水分問題。結算也非常方便。 結算煤款(元)=實際到貨煤炭重量(噸)*結算價格(元/噸) 如果發熱量不是以「收到基低位」的形式,而是以「高位」的形式,不但會帶來很多不便和誤解,而且常常還需進行煤炭重量校正: 結算重量(噸)=實際到貨重量(噸)*(100-實際全水分)/(100-合同規定全水分)。 則結算方式應按下式進行: 結算煤款(元)=結算重量(噸)*結算價格(元/噸) 可見,收到基低位發熱量在煤炭貿易和結算中具有準確、方便和快捷特點,可以減少貿易由雨雪自然原因引起煤炭全水分變化而產生的貿易磨擦。 其次還要注意煤質檢測結果中是否含有「全水分(符號Mt)」、「空氣乾燥基水分(符號Mad)」、「全硫(符號St)」和「氫(符號H)」 ,因這四項指標都是計算收到基低位發熱量所必不可少的輔助指標,如果缺少任何一項指標,對收到基低位發熱量准確性都有很大的影響。 第三還要注意除了煤的收到基低位發熱量之外,還要看煤質工業分析結果是否齊全,因為煤炭作為工業的原料,對煤炭進行工業分析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才能粗略估計煤炭的性質和用途。煤的工業分析包括空氣乾燥基水分、灰分、揮發分、焦渣特徵和固定碳。在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控制煤炭燃燒造成的污染也是政府和整個社會都重視的工作,因此還應該進行煤的元素分析,元素分析應包括全硫、氮、碳、氫和氧。其中全硫是很重要的環保指標,全硫和氫又是計算收到基低位發熱量的重要輔助指標。
㈦ 檢測結果的質量評估
3.1.14.1 陰、陽離子總量之間的關系
3.1.14.1.1 評估依據
水是電中性的,其所含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量應等於所含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量。這一關系的另一種表述方式為,陰離子 作基本單元的物質的量濃度之和與陽離子 作基本單元的物質的量濃度之和應相等,即: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式中: 作為基本單元的陰離子物質的量濃度之和,其中 表示Cl-、
作基本單元的陽離子物質的量濃度之和,其中 表示K+、Na+、
3.1.14.1.2 評估標准
因檢測誤差的存在,以實測結果計算得到的 不可能相等。若以下式表示其相對差值: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則對全分析應滿足: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對簡分析應滿足: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以上各式中的 的單位皆為mmol/L。
3.1.14.1.3 鹵水、嚴重污染的水的評估
鹵水、嚴重污染的水不作此項評估。
3.1.14.2 溶解性固體與各單項組分含量之間的關系
3.1.14.2.1 評估依據
溶解性固體與各單項組分質量濃度之間存在下列關系: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式中:B是K+、Na+、Ca2+、Mg2+、Cl-、SO2-4、HCO-3、CO2-3、F-、NO-3、SiO2……即表示各種無機礦物組分,但不包括NH+4和NO-2。∑ρ(B)表示上述各種無機礦物組分的質量濃度之和。在∑ρ(B)中減去重碳酸根質量濃度ρ(HCO-3)的一半,是因為在測定溶解性固體過程中的水樣蒸干步驟有下列反應發生: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3.1.14.2.2 評估標准
因檢測結果存在誤差,溶解性固體的實測值DSd與通過各無機礦物組分測定結果得到的溶解性固體計算值DSc並不相等,若以下式表示其相對差值: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則當ρDSd≤200mg/L時,應滿足: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當ρDSd>200mg/L時,應滿足: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3.1.14.2.3 鹵水、嚴重污染的水的評估
鹵水、嚴重污染的水不作此項評估。
3.1.14.3 電導率實測值與計算值之間的關系
3.1.14.3.1 評估依據
水樣中的離子成分對電導率的貢獻,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和一定離子強度下,與該種離子的濃度成正比,水樣的電導率可由下式計算得到: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式中:κ———水樣的電導率,μS/cm;
為基本單元的物質的量濃度,mmol/L;
為基本單元的極限摩爾電導率,S·cm2/mol;
X(Bz±)———由離子Bz±決定的常量,S·cm2/mol;
z———離子所帶電荷數;
I———離子強度,mol/L。
上式中的 和X(Bz±)的值可在表3.1.1中查得。
離子強度I按下式計算: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式中符號的含義和所採用的單位與(3.1.9)式相同。
3.1.14.3.2 評估標准
由於電離理論的不完善和檢測誤差的存在,電導率實測值κd和由單項離子含量檢測結果得到計算值κc並不相等。若以下式表示其相對差值: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則當電導率實測值在50~1500μS/cm時,應滿足: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3.1.14.3.3 嚴重污染水和電導率實測值超出指定范圍的水的評估
嚴重污染水和電導率實測值超出指定范圍的水不作此項評估。
表3.1.1 極限摩爾電導率 和常量X(Bz±)的值
3.1.14.4 電導率與總溶解性固體之間的關系
3.1.14.4.1 評估依據
電導率和溶解性總固體都是與水樣中可溶性離子含量相關聯的水質參數,二者存在一定的相互關系,定量表述這種相互關系的經驗式為: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式中:ρTDS表示溶解性總固體,mg/L;電導率κ的單位為μS/cm。通過該式可由κ的實測值估
算TDS。
式(3.1.13)的適用范圍為:ρTDS=50~5000mg/L。
3.1.14.4.2 評估標准
TDS與κ雖具有相互關系,但由於各種不同來源的水樣各種離子的比例不同,由電導率實測值κd通過(3.1.13)式得到的溶解性總固體計算值ρTDSc與其實測值ρTDSd之間的相對差值往往較大,但也能在一定范圍內變動。若以下式表示此相對差值: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則一般應滿足: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3.1.14.4.3 嚴重污染水和電導率實測值超出指定范圍的水的評估
上述評估標准只能對分析結果的正確性做出粗略判斷。嚴重污染的水(例如含有較多的游離酸或苛性鹼)和超出(3.1.13)式適用范圍的水不作此項評估。
3.1.14.5 pH值與游離CO2、HCO-3含量之間的關系
3.1.14.5.1 評估依據
受離解反應平衡式: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控制,pH值與游離CO2、HCO-3的物質的量濃度[c(fCO2)、c(HCO-3)]之間存在著下列定量關系: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式中:c(HCO-3)———HCO-3的物質的量濃度,mol/L;
c(fCO2)———游離CO2的物質的量濃度,mol/L;
γHCO-3———HCO-3的活度系數。
表3.1.2 不同離子強度的lgγHCO-3值
通過(3.1.10)式計算出離子強度I後,由表3.1.2可查得lgγHCO-3的值。
3.1.14.5.2 評估標准
若以pH(d)表示實測值,以pH(c)表示由(3.1.16)式得出的計算值,則應有: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3.1.14.5.3 其他的評估
上述評估標准適用於pH(d)<8.3,低TDS(I<0.02mol/L)的天然水。含游離無機強酸、有機酸類和有機鹼類的水不作此項評估。
3.1.14.6 硬度、鹼度與有關離子之間的關系
3.1.14.6.1 當「總鹼度<總硬度」時: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3.1.14.6.2 當「總鹼度>總硬度」時: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3.1.14.7 現場質量監控樣品檢測結果
3.1.14.7.1 現場空白樣品
現場空白樣品與實驗室空白樣品的檢測應同時進行,在實驗室空白樣品檢測合格的前提下,通過現場空白樣品檢測結果Bf和檢測方法檢出限L(99.6%置信度)的比較,對采樣質量(樣品採集和保存過程中因污染所引入系統誤差的大小)做出評估。
(1)若Bf≤L,則判定采樣過程未引入系統誤差或引入的系統誤差相對於檢測方法的精密度可忽略。
(2)若L<Bf≤3L,則判定在采樣過程中有系統誤差引入,但可對檢測結果進行校正。
(3)若Bf>3L,則判定采樣過程中所引入的系統誤差已使該批樣品對所檢測項目失去了代表性,應查明原因(是否有來自儲樣容器和所加保護劑的污染等),考慮對該項目重新采樣分析。
3.1.14.7.2 現場加標樣品
應同批進行未加標樣品、現場加標樣品和實驗室加標樣品的檢測,在實驗室加標樣品回收率RL合格的前提下,根據測得的現場加標樣品回收率Rf是否落在允許的回收率范圍,對采樣質量做出評估。
(1)若檢測方法中已給出允許回收率范圍,則Rf超出該范圍時,可判定在樣品採集與儲存過程中引入了系統誤差。
(2)若檢測方法中未給出允許回收率范圍,則應進行不少於5次的回收量測定,計算出以90%~110%為目標值的95%置信區間,作為允許回收率范圍: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式中:R下限———回收率允許下限;
R上限———回收率允許上限;
t0.05,n-1———顯著性水平為0.05,測定次數為n的單側t檢驗臨界值;
S———回收量標准偏差;
D———加標量(單位與S相同)。
若Rf在上述允許回收率范圍之內,則認為樣品在採集與儲存過程中未引入系統誤差;否則,應對樣品的代表性作進一步的評估。
3.1.14.7.3 現場平行樣品
(1)現場平行樣品應同批檢測,按下式計算相對差值: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式中的X1和X2為兩個同批檢測結果,單位為mg/L。
(2)根據檢測結果x=(X1+X2)/2,按下式計算允許相對差值:
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技術方法匯編
式中:D允———允許相對差值,%;
f———系數(其值見表3.1.3);
x———水樣中各組分檢測結果的平均值,其單位除主量元素含量應換算為mg/L×10-3外,其餘
均為mg/L(見表3.1.3)
表3.1.3 不同檢測項目允許相對差值計算式中的系數和單位
(3)比較Dr和D允。若Dr>D允,表明現場采樣工作未能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樣品。
㈧ 如何評價分析實驗的結果,指標的表示方法與相互之間的關系
任何一種分析測定方法,根據其使用的對象和要求,都應有相應的效能指標。一般,常用的分析效能評價指標包括:精密度、准確度、檢測限、定量限、選擇性、線性與范圍、重現性、耐用性等;對於生物樣品中葯物分析方法評價的標准與上述的評價指標相比較,有共同之點也有特殊的要求。測定方法的效能指標可以作為對分析測定方法的評價尺度,也可以作為建立新的測定方法的實驗研究依據。 准確度(Accuracy)是指測得結果與真實值接近的程度,表示分析方法測量的正確性。由於「其實值」無法准確知道,因此,通常採用回收率試驗來裴示。
㈨ 如何提高測定的准確度和測定結果的可靠性
檢測結果是質檢機構依據國家各級現行標准檢驗各類樣品的質量向社會和政府部門提供的特殊「產品」,它還是技術監督部門、法院等單位執法的重要依據。關於檢測結果的處理,在日常檢測工作中發現幾種不當做法:一是檢測過程中記錄的有效位數過少。特別是遇到以「0」結尾的數字時,不記錄末尾的「0」,認為這樣做不影響檢測結果。實際上雖不影響檢測結果數值的大小,但影響檢測結果的有效位數,即影響檢測結果的准確程度。
二是檢測結果保留的有效位數過多。第一種原因是不懂有效數字的計算規則,無意中多保留,第二種原因是故意多保留,希望以此「提高」結果的准確程度。
三是在對外出具的檢驗報告或者提交各級主管部門的總結材料中照搬檢驗原始數據,不知按檢驗方法要求合理保留檢測結果的有效數字位數,更不知按評判(限量值、指標值)標准換算計量單位,或換算計量單位時任意增減有效數字位數,這些做法都會影響檢驗機構的公正性、權威性。
因此質檢機構的質量管理一個關鍵環節就是對檢測結果的質量控制,它是確保檢測數據的准確性,檢驗結論的科學性和公正性,並具有可追溯性的重要環節。
質檢機構對檢測結果質量控制的技術要點筆者認為應考慮以下幾方面:
1 嚴格數據處理與控制
計算機在科研、實驗以及各方面管理上的應用已成為發展趨勢,對檢驗機構而言,檢驗人員除了日常的檢驗工作以外,相當一部分時間花在儀器設備物資的管理上。另外在檢驗工作中,已廣范利用微機進行數據採集、結果處理以及檢驗報告的輸出上。如何藉助計算機進行有效地科學管理?這就需要檢驗人員具備一定的管理知識和經驗,以及掌握計算機的實際操作應用,藉助計算機使管理規范化、科學化,提高工作效率。實驗室應有適當的計算和數據轉換及處理規定,並有效實施。
2 正確記錄測量觀察值
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檢驗人員由於概念模糊不清楚怎樣准確無誤的記錄測量觀察值,從而影響最終的檢驗結果准確性,正確記錄測量觀察值要掌握的原則就是:首先,要正確理解有效數字的概念,它是指測量中實際能測得的數字,包括全部准確值和一位可疑值。其次,記錄測定結果的有效數字位數應與所有計量器具、儀器設備的測定精度一致,不能任意多取或少取,這里的儀器精準度還包括標准物質的有效示值,下面對分析中常用的幾類儀器、量具、標准物質舉例說明。
(1)用分析天平(最小分度值為0.1mg)進行稱量時,有效數字可以記錄到小數點後面第四位,如2.1453g此時有效數字為五位;稱取0.5687g,則為四位,用百分之一天平(最小分度值為0.01g)稱取25克試樣,應記錄為25.00 g,記錄為25g就是錯誤的。
(2)常量滴定管和移液管記錄至毫升為單位的小數點後2位數字;2ml以下的微量滴定管,其讀數應記錄至毫升為單位的小數點後3位數字。也就是說滴定管最多可取4位有效數字,如10.23ml,有時只有3位,如5.23ml,有時也有2位與1位的,如0.48ml與0.03ml等。100~1000ml容量瓶應記錄至小數點後1位數字,50 ml以下的容量瓶應記錄至小數點後2位數字。如單標線A級50 ml容量瓶,准確容積為50.00 ml,有效數字為四位。比色管在檢驗中的稀釋至刻度的操作可視同容量瓶的定容,可取4位有效數,但要注意的是其精度不如容量瓶。
(3)分光光度計最小分度值為0.005,因此,吸光度一般可記錄到小數點後第3位,有效數字一般最多也只有3位。
(4)帶有計算機處理系統的分析儀器,往往根據計算機自身的設定列印或顯示結果,可以有很多位數,但這並不增加儀器的精度和可讀的有效位數,在一系列操作中,使用多種計量儀器時,有效數字以最少的一種記錄儀器的位數表示。因此,色譜類的一般取3位有效數字,最多取4位,如液相的紫外檢測器其實就是分光光度計,氣相類的如FID檢測器,其實就是電流檢測器,盡管儀器給出的信號值很多位,但其有效數與一般的電流表一樣同時色譜的有效數又受制於進樣針的有效位數,如氣相的1.00微升,液相的20.00微升。
(5)買來的標准溶液一般是4位有效數,我們在稀釋後特別是高倍數稀釋後,一般要降低其有效位數方為合理。如是自己配製的標液,還要注意原配試劑的含量示值的有效位數,如其標明為≥99.95%,可取4位,如為≥99.9%,則只能取3位。
3 准確計算檢測結果
檢驗人員在檢測中不僅要精確測定各種數據、正確記錄,而且要按運算規則進行准確計算檢測結果。因為檢測結果數值不僅表示被測項目含量多少,還反映了檢測方法、檢驗過程的准確程度,所以正確地處理檢測數據至關重要。其一,檢測人員對檢測方法中的計算公式應正確理解,保證檢測數據的計算和計量單位之間轉換不出差錯,計算結果進行自校和復核。其二,檢測結果的有效位數應與檢測方法中的規定相符計算中間所得數據的有效位數應多保留一位。
具體的操作流程如下:
(1)首先根據測試過程中的分析方法和儀器精準確度,確定各參與運算的數值的有效位數,先進行運算,按《GB8170-2008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進行修約,得出原始的檢測數據這一過程要掌握有效數字的確認、數字修約和有效數字運算的原則。
4 合理報告與判定檢測結果
(1)檢測結果報告的示例
常量組分分析中,含量≥10%的結果用四位有效數字表示;含量在1~10%的用三位有效數字表示,含量≤1%微量組分分析通常用兩到三位有效數字表示分析結果。如用滴定法或質量法檢驗,當被測物的濃度含量較高且取樣量較大時,測量的相對誤差可低至千分之一,則檢測結果可報告4位有效數字。使用各類儀器分析法檢驗時,檢驗結果的有效位數一般為2至3位,在檢測限附近時常為1位,所以實驗室審核者應注意檢測報告中不應出現5位及以上有效數字的檢測結果。
測定結果的計量單位應採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並且一般要求與判定標准,如產品標准或限量標准,保持一致,以便比較和評判,如按方法標准GB/T5009.22中9檢驗,稻穀黃麴黴B1為8.6ng/g,檢測報告應按限量標准GB2715-2005的規定換算報告為8.6ug/kg; 如按方法標准GB/T5009.15-2003第一法檢驗,小麥鎘含量為35 ug/kg,檢測報告應按限量標准GB2715-2005的規定換算報告為0.035mg/kg;
分析結果在檢出限以下,可以用「未檢出」表述,並註明檢出限數值或以最低檢出限報告測定結果,如0.02mg/kg。
平行樣測定結果在允許偏差范圍之內時,報告用其平均值表示測定結果,並報告計算結果表示到小數點後的位數或有效位數,首先,結果要保留到檢測方法要求的有效數字;其次,測定值的有效數的位數應能滿足衛生標準的要求。如大豆、菜籽等原油溶劑殘留GB2716-2005衛生標准要求是≤100mg/kg,而檢測方法GB/T5009.37要求保留3位有效數字,假如做出的數值是100.3 mg/kg,就可報告為100mg/kg。結論為合格, 而大豆、菜籽等三、四級成品油溶劑殘留衛生標准要求是≤50mg/kg, 假如做出的數值是50.34 mg/kg,就只可報告為50.3mg/kg,結論為不合格。
當被測物濃度含量太高或太低時, 應使用科學計數法,因有效數字來源於測量儀器,反映了測量儀器的測量精確程度,所以單位的變換不應改變有效數字的位數,如檢測數據12.2g/kg若標准中要用mg /kg和ug /kg作單位時,雖然從數學角度來看,可記為12200mg/kg和12200000ug/kg,但從測量角度來看,這一做法改變了有效數字的位數,是錯誤的採用科學計數法可以保證在單位變換下,有效數字位數的不變,因此,檢測報告中要求盡量使用科學計數法表示實驗數據。
通常情況下,實驗做雙實驗,平行樣測定結果在允許偏差范圍之內時,報告用其平均值表示測定結果,但檢測分析也有一些特例,如油脂的色澤、麵粉的磁性金屬物等測定結果要以高的試驗結果為測定結果,而不是平均值,這要引起注意,不要按習慣性處理數據,否則也將導致檢驗結論錯誤。
5 總結
因為作為對外服務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報告的嚴謹性、科學性集中體現在檢測數據和檢驗結論的准確性上,要確保檢測數據的科學性和准確性,質檢機構的管理者應採取多種方式有重點地培養和提高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素質,培訓突出基本技能和高精尖技能並重,工作中按照國家標准和實驗室質量控制規范操作,掌握各環節檢測數據處理和質量控制的技術要點,才能提高檢測技術水平和實驗室管理水平,更好地向社會和政府部門出具真實的檢測結果和准確的檢測結論。答案來自
㈩ 食品安全檢測結果要怎麼看呀,沒有參照物對比,判斷依據怎麼看呢
視頻的檢測主要看它的生產日期和做到的日期來對比,和它所至商品的添加劑等各方面都要觀察是否符合食品安軍人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