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冰點檢測儀和乳化液濃度檢測儀有啥區別
名字不同
⑵ 乳化液濃度折射儀兩個刻度是什麼意思
折光系數*刻度值=所測液體的濃度。
一般乳化液的折光系數是1,半合成,微乳化液在1.2-1.8左右,全合成一般是在2左右。
⑶ 乳化油的使用方法
【方川潤滑】,請網路方川潤滑科技!
乳化油與水調配而成
使用方法:
1、調配濃度根據加工工藝及工件要求而定,對防銹及潤滑性能要求高,可調配濃度高一些,對清洗及冷卻性能要求高,可調配濃度低一些。一般使用濃度為4~6%。
2、調配時先用少量冷水(冬天用溫水)將本品調成糊狀,再將餘量水沖入,攪拌成均勻的乳化油,這樣比一次調成乳化狀效果好。
3、更換不同牌號乳化油時,應將原使用之廢液放凈,以免影響使用效果。一直使用乳化油,如發現乳化液量不足,可再補入一部分,不必全部更換。
⑷ 乳化液泵站的乳化液泵站操作規程
第1條 未經專門培訓,未持合格證的人員不準操作泵站。
第2條 按規定壓力供液,不準隨意更改。
第3條 各種液壓、電氣保護裝置必須靈敏可靠,不準甩掉,特殊情況,應制定措施報總工程師批准,但不允許長期無保護運行。
第4條 按規定配製乳化液,配比嚴格控制在3%~5%。
第5條 泵體和箱體應保持水平穩定,每次移動後要及時調整。
第6條 泵站司機有權拒絕違章指揮。 第7條 各部件的連接螺栓是否齊全、牢固,特別要仔細檢查泵柱塞蓋的螺釘。
第8條 泵站至工作面的管路接頭連接是否牢靠、漏夜。
第9條 各截止閥的手柄是否靈活可靠、吸液閥、手動卸載閥及工作面回液閥是否在開啟位置,向工作面供液的截止閥是否在關閉位置,各壓力表是否齊全、完整、動作靈敏。
第10條 乳化液有無析油、析皂、沉澱、變色、變味等現象;用折射儀檢查乳化液配比濃度是否符合規定,液面是否在液箱的2/3高度位置以上,潤滑油是否達到規定位置。 第11條 確認無誤後,把吸液腔空氣放盡並出液,擰緊放氣堵。
第12條 打開乳化液箱上的吸液管及回液管上的閥門。
第13條 點動電機,觀察電機轉向與箭頭所示方向是否一致,否則應將開關換向。
第14條 啟動電動機,慢慢關閉手動卸載閥,使泵壓逐漸升到額定值,然後按要求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否則不準工作。
第15條 接到工作面開車信號後,要向工作面喊話:「開泵了!」,然後啟動電動機,慢慢打開向工作面供液管路上的截止閥,開始向工作面供液。 第16條 運轉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
(1)各種儀表顯示情況。
(2)機器聲音是否正常。
(3)機器溫度是否超限。
(4)乳化液箱中的液位是否保持在規定范圍內。
(5)柱塞是否潤滑,密封是否良好。
(6)乳化液箱內乳化油液面是否有污染物。
第17條 發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泵:
(1)異聲異味;
(2)溫度超過規定;
(3)壓力表指示不正常;
(4)乳化液溫度超過規定,濃度達不到規定,或乳化液箱中液面低於規定位置而自動配液裝置仍未起動;
(5)控制閥失效、失控;
(6)過濾器損壞或被堵不能過濾;
(7)供液管路破裂、脫開,大量泄液。
第18條 事故停泵或收工停泵都應按下列順序操作:
(1)打開手動卸載閥,使泵空載運行;
(2)關閉高壓供液閥和吸液閥;
(3)按泵的停止按鈕,並將控制開關手把扳到斷電位置。
第19條 注意工作面停泵呼叫,停泵動作迅速,停泵期間,司機不準脫離崗位。
第20條 工作面呼收停泵後,必須得到工作面呼叫人員的開泵信號可再次開泵,無論是本機故障停泵,還是工作面呼叫停泵,再次開泵前必須向工作面發出開泵信號。
第21條 泵正常運轉中安全閥不應動作。 第22條 泵站檢修必須停泵,切斷電源並進行可靠的閉鎖。
第23條 供液系統檢修必須用正確方法,將系統余壓完全釋放後方可進行。
第24條 泵站系統各種壓力控制元件,如安全閥、卸載閥等不準在井下拆檢,定期清洗各種過濾器。
第25條 部件檢修更換,注油配液應採取有效防塵防污措施,保持設備、油質部件清潔。 第26條 堅持正常使用自動配液裝置,不準擱置不用。
第27條 液箱清洗後或第一次配製應邊檢測濃度,邊調整供水壓力及吸油節流孔,直達到配比濃度要求,一旦調定合適,不準隨意改動。
第28條 定期檢查清洗水箱、液箱、油箱、分離設施,至少每周清洗液箱一次,以保證乳化液質量。
第29條 每周檢測乳化液混溶狀況和使用的水質變化情況,如發現乳化液有分油、析皂、沉澱現象,應立即分析檢查,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第30條 每班至少檢查2次乳化液濃度配比並做好記錄,如發現濃度升高或降低應及時分析處理。 (1)接到停泵信號後立即停泵,並把各控制閥打到非工作位置。
(2)清擦開關、電動機、泵體和乳化液箱上的粉塵。
(3)向接班司機交清情況後,填寫運轉和交接班記錄。
⑸ 乳化液怎樣維護和管理
乳化液的一些特性對使用效果極其重要,建議定期維護和管理以下指標:濃度、pH值、電導率、生物控制。具體控制數據范圍與拉絲油產品有關,參照生產廠商有關維護。達到控制的范圍內,從而達到延長使用壽命的目的。
(1)濃度使用濃度根據操作類型和油品特性確定,一般乳化液的常用濃度范圍為5%~13%,濃度過高泡沫多,剌激皮膚,冷卻性差;濃度過低則防銹性能、抑制細菌能力和潤滑性都變差。所以需要定期檢查,維持該濃度值濃度有兩種檢則方法:折光儀測定法(簡便近似)、乳化液分離法。
(2)pH值pH控制范圍:8-9。呈鹼性,以防止機床的銹蝕,同時也為了控制細菌和真菌的滋長。使用中乳化液的pH值會慢慢降低,所以必須及時加入調整劑。
(3)電導率乳化液不可能永久維持不變。隨著液槽內乳化液的碳酸化,水分蒸發,在銅線上殘留鹽分,以及添加硬水,乳化液中鹽含量會隨時間增多。僅由於蒸發損失造成鹽含量增加也會使電導率提高。乳化液的不穩定性與古鹽量有關,因此通過測定電導率,可確定其使用狀況,決定是否應該換液。
(4)生物控制乳化液的生物平衡必須控制,可延長乳化液的使用壽命。除了總細菌含量以外,還應當找出乳化液是否含有厭氧脫硫苗,它們會附著在銅線上。同時,控制真菌、黴菌和酵母菌也非常重要,這些苗類可能由空氣、水、系境殘留物及意外污染源,帶進系統。真菌、酵母菌及黴菌會阻塞管路,因而造成拉絲斷線,拉絲模、導輪磨損,機器荇染。生物菌類或含量測定可由一般的測菌片快速測出:總細菌含量、脫硫細菌、真菌、酵母菌及黴菌。
根據檢測結果,如菌污染嚴重,應馬上採取措施,使用特定殺菌劑。
⑹ 如何測試乳化液配比濃度
目前比較常用的有三種方法:
1、折光儀,最常用的方法,檢測簡單。需要折光儀,取一滴乳液放在鏡頭前,讀取一個折光讀數,然後折光讀數乘以產品的折光系數就是乳化液濃度。折光系數可向廠家索要,也可自己做,很簡單。
2、滴定
3、酸分離
⑺ 大家好,請教個問題,煤礦乳化液用糖量儀測得的讀數就是乳化液濃度么
恩 好像要乘以2
⑻ 如何用乳化液濃度計檢測乳化油濃度
您是說糖度計嗎,就是對著光看的那種,需要廠家提供系數,然後每次讀出來的數據乘以這個系數就可以了
⑼ 乳化液濃度與該濃度下的折光指數又什麼關系 乳化液濃度的測定有什麼國家標准沒有啊
你說的乳化液確切的講是指切削液吧。切削液的濃度可以通過折光率儀檢測,但前提是該切削液與該儀器要做折光系數標准曲線,比如配置三個乳化液濃度0.5,1.0,1.5,通過折光率儀測出的是0.7,1.3,1.6,通過這三個點算出系數,以後讀取折光率儀的數據乘以系數就可以得到濃度了。
乳化液濃度的測定沒有國家標准。
⑽ 乳化液濃度折射儀上有兩個讀數怎麼讀啊誰給我舉例說明下,感激不盡…
一、產品結構
①折光棱鏡 ②蓋板 ③校準螺栓 ④光學系統管路 ⑤目鏡(視度調節環)
二、使用步驟
1、將折光棱鏡①對准光亮方向,調節目鏡視度環⑤,直到標線清晰為止。
2、調整基準:測定前首先使用標准液(有零刻度的為純凈水,量程起點不是零刻度的,得使用對應的標准液)、儀器及待測液體基於同一溫度。掀開蓋板②,然後取2~3滴標准液滴於折光棱鏡①上,並用手輕輕按壓平蓋板②,通過目鏡⑤看到一條藍白分界線。旋轉校準螺栓③使目鏡視場中的藍白分界線與基準線重合(0%)(註:本光學儀器出廠時已調校好,可直接使用)。
3、測量:用柔軟絨布擦凈棱鏡①表面及蓋板,掀開蓋板②,取2~3滴被測溶液滴於折光棱鏡①上,蓋上蓋板②輕輕按壓平,裡面不要有氣泡,然後通過目鏡⑤讀取藍白分界線的相對刻度,即為被測液體的含量(大都是百分比,0-10%鹽度計為千分比與比重)。
4、測量完畢後,直接用潮濕絨布擦乾凈棱鏡表面及蓋板上的附著物,待乾燥後,妥善保存起來。
三、注意事項及維護
1、使用完畢後,嚴禁用水直接沖洗,避免光學系統管路進水。
2、在使用與保養中應輕拿輕放,不得任意松動儀器各連接部分,不得跌落、碰撞,儀器要精心保養,光學零件表面不應碰傷、劃傷。
3、本儀器應在乾燥、無塵、無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保存,以免光學零件表面發霉。
4、與被測物接觸的棱鏡屬易耗品,不能修復,請予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