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低濃度檢測方法

低濃度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29 03:05:33

① 當空氣中的被測組分濃度較低或檢測方法靈敏度較低時,用什麼法採集樣品

當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很低,而所用分析方法的靈敏度又不能滿足氣體進行直接測定的要求,便需要在采樣時將大量氣體樣品中的污染物進行濃縮。濃縮采樣法是讓採集的空氣樣品通過吸附劑或吸收液濃縮,或以低溫冷凝法及靜電沉降法濃集等。
A溶液吸收法
空氣中以氣態或蒸氣狀態存在的污染物,可用溶液進行吸收。因為當空氣通過吸收液時,在氣泡和溶液的界面上,污染物的分子由於溶解作用或化學反應而迅速地進人吸收液中。與此同時,氣泡中的氣體分子因本身運動速度極大而擴散到氣-液界面上,使氣泡中的污染物分子很快被溶液吸收。吸收速率的快慢取決於氣-液接觸面枳和吸收動力。吸收過程中,若伴隨有化學反應,則擴散到氣-液界面的氣體分子立即與吸收液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反應產物擴散到溶液中。伴有化學反應的吸收速率比只靠溶解作用(物理吸收)的吸收速率要快得多。物理吸收僅適用那些溶解度較大的氣體樣品,故一般應選伴有化學反應的吸收液。常用的吸收液有水、水溶液及有機溶劑等。所選的吸收液對被採集的空氣污染物一定要有較大的溶解度,以保證較髙的吸收效率。分析的對象不同,所選的吸收液也應不同。污染物吸收以後要有足夠的穩定時間,以滿足分析測定之需要;所選吸收液應有利於下一步的分析測定,且價格便宜,易於購買和回收利用。
B固體吸收劑阻留法
選擇適當長度和大小的玻璃管或聚丙烯塑料管,填充適量的固體吸附劑,當一定流速的空氣通過采樣管時,其中有害物質通過吸附、溶解、化學反應和物理阻留作用而被阻留於填充柱上,使空氣中的待測污染物被濃縮。經過熱解吸或洗脫即可進行測定。填充劑性能和作用可分為吸附型、分配型和反應型三種。
吸附型填充劑又有顆粒狀和纖維狀之分,顆粒甩吸附劑是多孔物質,且有較大的 比表面積,對氣體和蒸氣有較大的吸附作用;纖維狀吸附劑具有吸附和過濾雙重作用,主要用於顆粒狀污染物的採集。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硅膠等。
分配型采樣管中填充的是與氣相色譜柱相同的物質。但當空氣樣品通過采樣管時,對固定液分配系數大的組分被保留在填充劑上而得到濃縮。
反應型采樣管中填充的是一些可與待測組分發生化學反應的填充物如金屬細粒。也可以填充某種多孔惰性物質作載體,再在表面塗潰一層能與被測物質迅速發生化學反應的試劑。當空氣樣品通過采樣管,被測組分在填充劑衣面上發生化學反應被阻留。采樣後,用溶劑洗脫或加熱吹氣解吸附的組分,即可進行分析測定。這種類型采樣管采樣效率高、采樣量和采樣速率均較大,便於保存和輸送,使用方便。
C低溫冷凝濃縮法
這一方法適用於採集空氣中某些低沸點氣態物質。因為這些物質在常溫下固體吸附劑難以完全阻留,而採用低溫冷凝法則可提高采樣效率,低溫冷凝濃縮法用的采樣管為U形或蛇形,將其插乾冷阱中再進行低溫采樣,然後在室溫或熱條件下進行氣化和分析測定。
為防止空氣中的水分和CO2等組分在低溫濃縮采樣過程中冷凝,氣化時又增加氣體體積,降低采樣效率,干擾分離與測定,可在采樣管之前裝上一乾燥管將它們除去。所用乾燥劑應不吸收空氣中待測的微饢污染物。低溫冷凝法常用製冷劑見表8-1。

② 低濃度cod檢測方法

如果是已經對樣品裡面的成分有大概了解的話其實可以用HPLC測啊,然後再計算總的COD,不過我在實驗室都是用Hach公司Dr Lange的LCK試劑作的,可以精確到60mg以下,LCK試劑多數是強氧化劑,比如高錳酸鉀等配成的溶液,用起來方法也非常簡單。若是自己用簡單的滴定方法的話可能不太准吧……

如何准確檢測低濃度臭氧並報警

1ppm臭氧相當等於2.14mg/m3可以採用海~格~通~江生產的BQK-3毒性氣體探測器監測,量程0-1PPM 解析度為0.1ppm,報警點為0.15ppm,相當於0.32 mg/m3報警,基本滿足報警要求。

④ 做毒物檢測時,最低檢出濃度是怎樣定的

我認為方法檢出限應該是指,在滿足其它質控要求的條件下,實驗所用的方法能從樣品中檢出目標物的最小濃度。

在25g中添加0.01ppm標樣,即在樣品中的濃度為(0.01ug/mL×1mL)÷25g=0.4ng/g,這個是實際添加的濃度,在回收實驗之後,將會得到一個測定的濃度,如0.38ng/g,這個值是你通過添加回收實驗得到的,若重復5次。會得到5個在0.4左右的濃度,對這五個濃度計算標准偏差SD,然後根據公式方法檢出限MDL(ng/g)=SD×t,t是指在滿足一定的置信度下的值,可以從t值表查得,如5次重復,在置信度為0.99時,t值為3.7469,此時得的方法檢出限為MDL=3.75×SD(ng/g)。

方法檢出限應該是指,在滿足其它質控要求的條件下,實驗所用的方法能從樣品中檢出目標物的最小濃度。在25g中添加1mL0.01ppm標樣,即在樣品中的濃度為(0.01ug/mL×1mL)÷25g=0.4ng/g,這個是實際添加的濃度,在回收實驗之後,將會得到一個測定的濃度,如0.38ng/g,這個值是你通過添加回收實驗得到的,若重復5次。會得到5個在0.4左右的濃度,對這五個濃度計算標准偏差SD,然後根據公式方法檢出限MDL(ng/g)=SD×t,t是指在滿足一定的置信度下的值,可以從t值表查得,如5次重復,在置信度為0.99時,t值為3.7469,此時得的方法檢出限為MDL=3.75×SD(ng/g)。

. 1.有關檢出限的概念

l947年,德國人H.Kaiser首次提出了有關分析方法檢出限(D.L)的概念。和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准確度一樣,檢出限也是評價一個分析方法測試性能的重要指標,經過若干年的研究考證,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於1975年正式接受了Kaiser的提議,在下屬各有關分會員中推行使用檢出限的概念及相應的估算方法。

IUPAC確定的檢出限的定義是:檢出限為某特定方法在給定的置信度內可從樣品中檢出待測物質的最小濃度或量。所謂「檢出「是指定性檢出,即判定樣品中存有濃度高於空白的待測物質。ACS(美國化學學會)對這一定義作了更簡明的概括:檢出限是一個分析方法能夠可靠地檢測出被分析物的最低濃度。

2.檢出限的計算方法

半個世紀以來,人們在概念上都較為統一的接受了有關檢出限的定義,但在如何正確或更准確地估算檢出限的問題上,國際分析界一直存有爭議,檢出限的特殊意義在於可以對一個給定的分析方法在低濃度水平的檢測能力進行准確地評估。考察一個分析方法在低濃度范圍的檢測性能,可以基於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側重點,如可以從最小信號值與儀器噪音之比來考察;從方法測定空白的平均波動性來統計估算;也可以根據分析方法校準曲線的偏差特性來定量估算等等。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重點考察得到的同一個分析方法的檢出限可能相去甚遠。作者總結了一下,檢出限的計算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

(1)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對檢出限D.L作如下規定:

對各種光學分析方法,可測量的最小分析信號x.以下式確定:

XL=Xb+KSb

式中: Xb——空白多次測得信號的平均值;

Sb——空白多次測得信號的標准偏差:

K——根據一定置信水平確定的系數。

與XL-Xb (即KSb)相應的濃度或量即為檢出限:

D.L=( XL-Xb )/a=KSb/a

式中:r——方法的靈敏度(即校準曲線的斜率)。

為了評估Xb和Sb,實驗次數必須至少20次。

1975年,IUPAC建議對光譜化學分析法取K=3。由於低濃度水平的測量誤差可能不遵從正態分布,且空白的測定次數有限,因而與K=3相應的置信水平大約為90%。此外,尚有將K取為4、4.6、5及6的建議。

(2) 《全球環境監測系統水監測操作指南》中規定:給定置信水平為95%時,樣品測定值與零濃度樣品的測定值有顯著性差異即為檢出限(D.L)。這里的零濃度樣品是不含待測物質的樣品。

D.L=4.60σwb

式中:σwb——空白平行測定(批內)標准偏差(重復測定20次以上)。

(3)美國EPA對方法檢出限的描述為:能夠被檢出並在被分析物濃度大於零時能以99%置信度報告的最低濃度。方法檢出限MDL的計算方法如下:

測定兩組每組七個重復的低濃度加標樣品,加標濃度一般為l一3倍MDL,兩組樣品的濃度相近,其方差經F檢驗無顯著性差異;並按照給定分析方法的全過程進行處理和測定,計算公式為:

MDL=tν1+ν2,1-α×Spooled

ν1,ν2——自由度;

tν1+ν2,1-α——自由度為ν1+ν2的Student』st值(可查表得到),1-α為置信水平。

Spooled——合成標准偏差

若重復測定7次,置信水平為99%,查t值則可簡化為MDL=3.143s。

(4)ISO對檢出限的定義 :

分析方法的檢出限是指:在給定概率,即P=95%,顯著性水平為5%時,能夠定性檢出的最低濃度或量。ISO對出限的估算方法(簡稱VBx法)完全不同於以上方法,它是根據校準曲線的截距、剩餘標准差、斜率及線性工作范圍這些反映曲線的各類誤差和回歸特性的參量來定量描述的。當一條校準曲線作成後,對應曲線上每一個濃度點的置信限,每一個信號值的置信限都可以確定,經統計推導,可得到檢出限Xn(具體計算可參考GBl7378-1998《海洋監測規范》中有關海水水質分析檢出限的計算)。VBx法一般只需要根據一條校準曲線即可計算檢出限,隨著校準曲線的參數(條件)變化,檢出限也發生變化,因而僅僅是個參考值,並不代表一種分析方法所能達到的最佳值。

(5)氣相色譜分析中的最小檢測量系指檢測器恰能產生與噪音相區別的響應信號時所需進入色譜柱的物質的最小值,一般認為恰能辨別的響應信號,最小應為噪音的兩倍,最小檢測濃度系指最小檢測量與進樣量(體積)之比;某些分光光度法中,以與扣除空白值後的0.01吸光度所對應的濃度值定為該方法的檢出限;某些離子選擇電極法規定:當校準曲線的直線部分外延的延長線與通過空白電位且平行於濃度軸的直線相交時,其交點所對應的濃度值即為該離子選擇電極法的檢出限。

3.檢出限的分類

3.1儀器的檢出限(IDL,Instrument Detection Limit):是指分析儀器能夠檢測的被分析物的最低量或最低濃度,這個濃度與特定的儀器能夠從背景噪音中辨別的最小響應信號相對應。儀器檢出限不考慮任何樣品制備步驟的影響,一般以溶劑空白測定檢出限,因此,其值總是比方法檢出限低。儀器檢出限一般用於不同儀器的性能比較。

3.2方法檢出限(MDL,Method Detection Limit):是指在通過某一分析方法全部測定過程後(包括樣品預處理),被分析物產生的信號能以99%置信度區別於空白樣品而被測定出來的最低濃度。方法的檢出限是建立分析方法中較重要的一個參數,特別是評估一個分析方法對於低濃度的樣品檢測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3.3測定下限(RQL,Reliable Quantitation Limit):在測定誤差能滿足預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准確地定量測定待測物質地最小濃度或量,稱為方法的測定下限。

測定下限反映出分析方法能准確地定量測定低濃度水平待測物質的極限可能性。在沒有(或消除了)系統誤差的前提下,它受精密度要求的限制,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要求越高,測定下限高於檢出限越多。

美國.EPA SW-846(固體廢棄物化學物理分析方法)規定4MDL為定量下限(RQL),即4倍檢出限濃度作為測定下限,其測定值的相對標准偏差約為lO%;日本JIS規定定量測定下限為10倍MDL。IUPACl982年的一篇報告中對測定下限作了規定,以空白測量值標准偏差的lO倍相對應的濃度值作為分析方法的測定下限。國內一般都IUPAC採用的建議,採用10倍空白測量值標准偏差對應的濃度作為測定下限,它的置信水平約為90%。

⑤ 低濃度氯氣cl2監測如何做

每種監測方法有其局限性,檢測方法也是一樣的,污染物濃度低於某個水平就測不出來了,不知道你指的低濃度氯氣是指多低的濃度,你還想測的話一個方法就是無限增大採集樣品,通過濃縮富集氯氣的方式來測量直到方法能測出為止,如果本來氯氣濃度就符合標准對人體沒有危害你怎麼做就沒必要了

⑥ MIC的幾種測定抗菌葯物最低抑菌濃度(MIC)方法

1.1.常量肉湯稀釋法
1.1.1.抗菌葯物貯存液制備 抗菌葯物貯存液濃度不應低於1000μg/ml(如1280μg/ml)或10倍於最高測定濃度。溶解度低的抗菌葯物可稍低於上述濃度。抗菌葯物直接購自廠商或相關機構。所需抗菌葯物溶液量或粉劑量可公式進行計算。例如:需配製100 ml濃度為1280μg/ml的抗生素貯存液,所用抗生素為粉劑,其葯物的有效力為750μg/mg。用分析天平精確稱取抗生素粉劑的量為182.6 mg。根據公式計算所需稀釋劑用量為:(182.6 mg×750μg/mg)/1280μg/ml=107.0ml,然後將182.6 mg抗生素粉劑溶解於107.0ml稀釋劑中。制備抗菌葯物貯存液所用的溶劑和稀釋劑見表5。配製好的抗菌葯物貯存液應貯存於-60℃以下環境,保存期不超過6個月。
1.1.2.葯敏試驗用抗菌葯物濃度范圍 根據NCCLS抗菌葯物敏感性試驗操作標准,葯物濃度范圍應包含耐葯、中介和敏感分界點值,特殊情況例外。
1.1.3. 培養基 NCCLS推薦使用Mueller-Hinton(MH)肉湯,pH7.2~7.4。需氧菌及兼性厭氧菌在此培養基中生長良好。在測試葡萄球菌對苯唑西林的敏感性時,應在肉湯中加入2%(W/V)氯化鈉,按製造廠家的要求配製需要量的MH肉湯。嗜血桿菌屬菌使用HTM肉湯,肺炎鏈球菌和其它鏈球菌使用含2%~5%溶解馬血的MH肉湯。
1.1.4.接種物的制備 有2種方法配製接種物,一是細菌生長方法,用接種環挑取形態相似待檢菌落3-5個,接種於4-5ml的水解酪蛋白(MH)肉湯中,35℃孵育2-6h。增菌後的對數生長期菌液用生理鹽水或MH肉湯校正濃度至0.5麥氏比濁標准,約含1~2×108CFU/ml。二是直接菌落懸液配製法,對某些苛養菌,如流感嗜血桿菌、淋病奈瑟菌和鏈球菌及甲氧西林耐葯的葡萄球菌等菌株,推薦直接取培養18~24h的菌落調配成0.5麥氏比濁標準的菌懸液。用MH肉湯將上述菌懸液進行1∶100稀釋後備用。注意應在15分鍾內接種完配製好的接種物,並取一份接種物在非選擇性瓊脂平板上傳代培養,以檢查接種物純度。
1.1.5.稀釋抗菌葯物的制備及菌液接種 取無菌試管(13×100mm)13支,排成一排,除第1管加入1.6mlMH肉湯外,其餘每管加入MH肉湯1ml,在第1管加入抗菌葯物原液(如1280μg/ml) 0.4ml混勻,然後吸取1ml至第2管,混勻後再吸取1ml至第3管,如此連續倍比稀釋至第11管,並從第11管中吸取1ml棄去,第12管為不含葯物的生長對照。此時各管葯物濃度依次為256、128、64、32、16、8、4、2、1、0.5、0.25μg/ml。然後在每管內加入上述制備好的接種物各1ml,使每管最終菌液濃度約為5×105CFU/ml。第1管至第11管葯物濃度分別為128、64、32、16、8、4、2、1、05、0.25、0.125μg/ml。
1.1.6.孵育 將接種好的稀釋管塞好塞子,置35℃普通空氣孵箱中孵育16~20h;嗜血桿菌和鏈球菌在普通空氣孵箱中孵育20~24h;對可能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耐萬古黴素腸球菌應持續孵育滿24h。
1.1.7.結果判斷與解釋 在讀取和報告所測試菌株的MIC前,應檢查生長對照管的細菌生長情況是否良好,同時還應檢查接種物的傳代培養情況以確定其是否污染,質控菌株的MIC值是否處於質控范圍。以肉眼觀察,葯物最低濃度管無細菌生長者,即為受試菌的MIC。甲氧苄胺嘧啶或磺胺葯物的肉湯稀釋法終點判斷,與陽性生長對照管比較抑制80%細菌生長管葯物濃度為受試菌MIC。
根據NCCLS推薦的分界點值標准,判斷耐葯(resistant, R)、敏感(susceptible, S)或中介(intermediate, I)。S表示被測菌株所引起的感染可以用該抗菌葯物的常用劑量治療有效,禁忌症除外。R指該菌不能被抗菌葯物的常用劑量在組織液內或血液中所達到的濃度所抑制,或屬於具有特定耐葯機理(如β-內醯胺酶),所以臨床治療效果不佳。I是指MIC接近葯物的血液或組織液濃度,療效低於敏感菌。還表示被測菌株可以通過提高劑量(如β-內醯胺類葯物)被抑制,或在葯物生理性濃集的部位(如尿液)被抑制。另外,中介還作為「緩沖域」,以防止由微小的技術因素失控,所導致較大的錯誤解釋。
1.2.微量肉湯稀釋法
1.2.1.抗菌葯物和培養基制備 同常量肉湯稀釋法。
1.2.2.MIC板制備 無菌操作,將倍比稀釋後不同濃度的抗菌葯物溶液分別加到滅菌的96孔聚苯乙烯板中,第1至第11孔加葯液,每孔10μl,第12孔不加葯作為生長對照,冰凍乾燥後密封,-20℃以下保存備用。
1.2.3.接種物制備 將用生長法或直接菌懸液法制備的濃度相當於0.5麥氏比濁標準的菌懸液,經MH肉湯1∶1000稀釋後,向每孔中加100μl,密封後置35℃普通空氣孵箱中,孵育16~20h判斷結果。當試驗嗜血桿菌屬,鏈球菌屬時,孵育時間為20~24h,試驗葡萄球菌和腸球菌對苯唑西林和萬古黴素的葯敏試驗時孵育時間必須滿24h。此時,第1孔至第11孔葯物濃度分別為128、64、32、16、8、4、2、1、0.5、0.25、0.125μg/ml。
1.2.4.結果判斷 以在小孔內完全抑制細菌生長的最低葯物濃度為MIC。當陽性對照孔(即不含抗生素)內細菌明顯生長試驗才有意義。當在微量肉湯稀釋法出現單一的跳孔時,應記錄抑制細菌生長的最高葯物濃度。如出現多處跳孔,則不應報告結果,需重復試驗。通常對革蘭陰性桿菌而言,微量肉湯稀釋法測得的MIC與常量肉湯稀釋法測得的結果相同或低一個稀釋度(1孔或2倍)。
2.瓊脂稀釋法 瓊脂稀釋法是將不同劑量的抗菌葯物,加入融化並冷至50℃左右的定量MH瓊脂中,製成含不同遞減濃度抗菌葯物的平板,接種受試菌,孵育後觀察細菌生長情況,以抑制細菌生長的瓊脂平板所含最低葯物濃度為MIC。本法優點是可在一個平板上同時作多株菌MIC測定,結果可靠,易發現污染菌;缺點是制備含葯瓊脂平板費時費力。
2.1.培養基制備 使用MH瓊脂,按商品說明書進行配製,pH7.2~7.4。淋病奈瑟菌使用GC瓊脂基礎加1%添加劑;其它鏈球菌使用含5%(V/V)綿羊血的MH瓊脂(當試驗磺胺葯時,使用溶解的馬血)。
2.2.含葯瓊脂平板制備 根據實驗設計,將已倍比稀釋的不同濃度的抗菌葯物分別加入已加熱溶解,並在45~50℃水浴中平衡的MH瓊脂中,充分混勻傾倒滅菌平皿,瓊脂厚度3~4mm。通常按1∶9比例配製葯物瓊脂平板,根據需要來選擇葯物濃度范圍。配製好的含葯瓊脂平板應裝入密封塑料袋中,置2~8℃冰箱可貯存5天。
2.3.接種物制備與接種 制備濃度相當於0.5麥氏標准比濁管的菌懸液,再1∶10稀釋,以多點接種器吸取制備好菌液(約1~2μl)接種於瓊脂平板表面,每點菌數約為104CFU,形成直徑為5~8mm的菌斑。接種好後置35℃孵育16~20h(甲氧西林耐葯葡萄球菌、萬古黴素耐葯腸球菌孵育時間應滿24h),觀察結果。奈瑟菌屬、鏈球菌屬細菌置5%二氧化碳、幽門螺桿菌置微需氧環境中孵育。
2.4.結果判斷 將平板置於暗色、無反光物體表面上判斷試驗終點,以抑制細菌生長的最低葯物濃度為MIC。在含甲氧苄胺嘧啶或磺胺瓊脂平板上可見輕微細菌生長,與生長對照比較抑制80%以上細菌生長的最低葯物濃度作為終點濃度。
如果出現有2個以上菌落生長於含葯濃度高於終點水平的瓊脂平板上,或低濃度葯物瓊脂平板上不長而高濃度葯物瓊脂平板上生長現象,則應檢查培養物純度或重復試驗。
3.E試驗(E-test) E試驗是指濃度梯度瓊脂擴散試驗,其原理基本同擴散法,即濃度呈連續梯度的抗菌葯物從塑料試條中向瓊脂中擴散,在試條周圍抑菌濃度范圍內受試菌的生長被抑制,從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E試驗綜合了稀釋法和擴散法的原理和特點,同時還彌補了二者的一些不足,可以像稀釋法一樣直接定量測出抗菌葯物對受試菌的MIC。
3.1.培養基、菌液制備和接種 同紙片擴散法。
3.2.貼E試驗條 同紙片擴散法,E試驗條的刻度面朝上,不得貼反,一旦接觸瓊脂後不得再移動。直徑150mm的平皿內可放置6根E試驗試條,90mm者一般只能放置1根。
3.3.孵育時間和溫度 同紙片擴散法。
3.4.結果閱讀 孵育後圍繞試條可形成一個橢圓形的抑菌圈,在抑菌圈和試條的橫切相交處試條上的讀數刻度即是測定抗菌葯物對受試菌的MIC。閱讀時應注意的問題見供應商的產品說明書。

⑦ 高效液相驗證-----最小檢驗濃度測試

感覺你說的是關於檢測限和定量限的問題,希望這些對你有些幫助:
檢測限是指試樣中被測物質能被檢測出的最低濃度或量。檢測限是一種限度檢驗效能指標,即反映方法與儀器的靈敏度和噪音的大小,也表明樣品經處理後空白 ( 本底 ) 值的高低。它無需定量測定,只要指出高於或低於該規定的濃度或量即可。根據所採用的分析方法來確定檢測限。
當用 GC 和 HPLC 法時,可用已知低濃度樣品測出的信號與空白樣品測出的信號進行比較,計算出能被可靠地檢測出的最低濃度或量。一般以 S / N = 2 或 S / N = 3 時的相應濃度或注入儀器的量確定檢測限。
檢測限的報告數據應附圖譜,說明測試過程和檢測限結果。
定量限是指樣品中被測物質能被定量測定的最低量,其測定結果應具有一定準確度和精密度。 常用信噪比法測定定量限。一般以 S / N = 10 時相應的濃度或注入儀器的量進行確定。
由上可知,不一定要用萘樣品,用你的方法所要測定的物質即可,濃度及標准根據上面的描述來做即可。

⑧ 如何利用氣相色譜檢測低濃度甲醛

可以測定.樓上的一竅不通,可能是在哪兒聽說過頂空進樣這個詞.
大致步驟:首先需要用大孔吸附樹脂吸附收集空氣中的一些有機物,包含甲醇.
然後熱解吸,進樣,檢測.由於成分過於復雜,最好用GC-MS,光用GC難以定性.
頂空進樣器:把液態樣品汽化成氣態再進樣,適合沸點較低的有機物.

⑨ 測定水中的總磷有哪些方法 主要是測低濃度的總磷

消解方法有幾種,比色法比較可靠.主要是消除污染.空白做的穩定才行,國標、行標、還有些推薦的方法

⑩ 低濃度過氧化氫中含有乙醇,過氧化氫含量的測定方法

過氧化氫含量的測定計算公式:F=V*M/2000。過氧化氫(hydrogenperoxide),化學式H2O2。
純過氧化氫是淡藍色的黏稠液體,可任意比例與水混溶,是一種強氧化劑,水溶液俗稱雙氧水,為無色透明液體。
氧化劑具有的得電子的性質稱為氧化性,氧化性的決定因素是該物質中高價態元素的得電子傾向

閱讀全文

與低濃度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學初三英語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493
快速簡單安全的減肥方法 瀏覽:933
常用硫酸制備方法 瀏覽:814
非淋性前列腺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678
過濾煙嘴使用方法 瀏覽:550
臉部紅血絲的治療方法 瀏覽:329
雙面羊絨的邊如何縫制方法視頻 瀏覽:754
腦血管堵塞手腳無力用什麼方法治 瀏覽:534
貴州學習方法哪裡學 瀏覽:408
變壓器串連接方法 瀏覽:399
愛衛唾液試紙使用方法 瀏覽:624
魚鉤魚線魚竿的連接方法 瀏覽:245
一建各科內各種計算方法編制方法 瀏覽:577
葛藤蔓的種植方法 瀏覽:505
小米平板的照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91
毛囊增生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568
99999999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332
蔚來汽車倒車剎車異響解決方法 瀏覽:176
蝗蟲飛機的製作方法簡單 瀏覽:948
預防治療近視的方法 瀏覽: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