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青少年脊柱側彎最佳矯正方法是什麼
1、是特發性脊柱側彎中最常見的類型(約占總人口的3%),但只有很少的患者(0.3%)側彎進展到需要進行治療的程度。
2、女性患者為主,側彎進展到需要治療的可能性也較大。
3、胸彎通常突向右側(不典型的側彎形式提示需要行脊柱的MRI檢查)。
4、青少年型特發性脊柱側彎極少伴有疼痛。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支具治療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手術治療
盡管非手術治療方法是治療特發性脊柱側彎最常用的方法,認識手術治療的必要性也是很重要的。手術治療的適應證並不總是很明確的,但基本指證如下。
(1)生長期兒童不斷增大的側彎。通常,骨骼不成熟病人的側彎超過40º時應行脊柱融合。牢固的脊柱融合可以停止或明顯減緩融合區域的縱向生長,但通過矯正側彎所獲得的脊柱延長常常超過融合所引起的縱向生長的損失。對於一些年齡非常小的病兒,這種程度的側彎可以用支具治療,使脊柱在融合前可繼續生長,以減少「曲軸」現象的可能性。
(2)伴有軀干不對稱的青少年脊柱嚴重畸形,無論脊柱生長是否已經停止。大多數外科醫生認為,50º以上的側彎必須堅決考慮脊柱融合,當成年後脊柱側彎可能繼續發展時,甚至骨骼成熟病人也可以行脊柱融合。但需要融合至腰椎的平衡良好的雙弧側彎可以例外。
㈡ 如何脊椎矯正
注意平時的姿勢,同時可以晚上使用斜面護脊床墊來矯正,這是比較好的方法。如下,經常仰卧糾正幾個小時,然後再放下它帶的枕頭平躺睡覺。
㈢ 脊椎突出怎麼矯正
什麼是脊椎相關性疾病?如何才能康復
當我們的脊椎角度不正,而導致脊椎神經系統的異常,這就能引起百病,從而影響到人體的健康。脊椎矯正醫師會運用手法或器械,來矯正這些由於脊椎移位壓迫脊椎神經所引起的各種毛病,讓病人恢復健康。
脊神經分布情形分述如下:
一、頸椎神經:
我們可以簡單的說:人的上段頸椎神經又叫做頸叢神經,分布於頭部及臉部,若此段神經壓迫,將造成腦神經衰弱、失眠、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等頭部症狀,以及臉色蒼白、皮膚粗糙、如耳聾耳鳴。眩暈。暈車等眼、咽喉炎、梅核氣、鼻嗅覺不靈、眼瞼或顏面肌肉抽搐等臉部症狀。
中段及下段頸椎神經屬於臂叢神經,分布於兩手,包括肩、肘、手臂及手指,若此段神經壓迫,將造成兩手無力、酸麻、疼痛、冬天冰冷、兩手指閉張不全、五十肩、手肘疼痛等症狀。
又因頸椎動脈搏心率不齊,從每節頸椎之橫突孔由下而上貫穿而至腦部,若頸椎中任何一節移位,將壓迫椎動脈,造成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引起腦部缺氧及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因而容易造成頭暈、頭痛、高血壓、腦血管阻塞及中風等症狀。從以上可以初步認識七個頸椎不簡單,好好保護它們的必要性。
二、胸椎神經:
簡單的說:它們十二個胸椎兄弟要負責十二對胸椎神經,所以故事也很多,它們是五臟六腑的總指揮,如上段胸椎神經屬「胸心神經」,負責如心臟及肺等胸腔器官,若此段神經壓迫,將造成心臟、氣管、呼吸道、肺臟、乳房等症狀。較常見的症狀有胸悶、心悸及呼吸困難。中段胸椎神經屬「內臟大神經」,分布於腹腔器官,負責肝、胃、膽、十二指腸及小腸等器官,若此段神經壓迫,將引起這些器官發生問題,較常見的症狀有疲勞、胃口不佳及消化不良等症狀。下段胸椎神經屬於「內臟中神經」,分布於腹腔及腸系膜上器官,負責腎、大腸、膀胱等器官,若此段神經壓迫,將引起這些器官發生問題,較常見的症狀有兩腳水腫、頻尿及消化不良等症狀。由上可以看出十二個胸椎兄弟一定步調一致,才能為我們的五臟六腑盡好義務,所以脊椎保健也就是為了我們的五臟六腑不出毛病 。
三、腰椎及骶椎神經:
說簡單也不簡單,此段神經屬腰叢及骶叢神經,其軀體神經分布於兩腿,包括大腿、膝蓋、小腿、腳踝及腳掌;其內臟神經屬「內臟小神經」、「腰內臟神經」及「內臟骶椎神經」,分布於腸系膜及骨盤內器官,負責子宮、卵巢、膀胱、肛門及生殖器官。較常見症狀有坐骨神經壓迫造成兩腳或單腳疼痛、無力、酸麻、冬天冰冷、膝痛、腳踝痛,以及月經不調、月經疼痛、子宮或卵巢腫瘤、痔瘡及性無能等症狀。脊柱病因只是眾多致病因素之一,不是說所有的疾病都是脊柱異常引起的,而是有些疾病久治不愈或反復發作,現在用脊柱病因學說就能解釋,並通過脊柱矯正治療達到解除疾病效果。可以說脊柱病因治療學的出現,豐富了病因學,提高了治療效果。如果你珍惜生命,你想健康長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保護好脊柱,如果脊柱一旦出了毛病一定及時矯正,並且防止再發生損傷。
脊椎相關疾病醫學」是採用脊椎推拿手法治療內臟疾病,是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相結合的一門新學科。涉及到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康復、預防、養生及保健等多方面,倍受世界醫學重視。據醫學統計人類70%的人脊椎都有病變,其病變結果引起一系列臨床症狀,除頸肩腰腿痛外,還涉及到內科、外科、婦科、神經科及內分泌科等五臟六腑近百餘種疾病。
㈣ 有哪些矯正脊柱側彎的好辦法值得推薦
脊椎向上伸展拉長脊椎,動作,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手上舉伸直,雙掌貼合,身體向上延伸,持續20~30秒後放鬆為1回,共做3回合。貓式拱背放鬆背部,回復脊椎弧度動作可以是雙膝跪在瑜伽墊上,大腿與小腿呈90度,雙手撐地,背部保持平坦,背拱起持續20~30秒後放鬆為1回,共做3回合,希望對你有幫助。
㈤ 脊椎彎曲,用什麼方法可以矯正
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習慣性翹腳、長時間坐在計算機前都會造成我們脊椎歪曲不直,脊椎一旦彎曲歪斜,很多毛病會跟著來,所以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可以矯正脊椎,甚至有人長了骨刺也可以治癒!每天勤快108下(來回一次算一下),骨刺免開刀,不用快,慢慢做,矯正脊椎自己來!
㈥ 脊椎歪了該怎麼矯正呢需要注意哪些呢
如果你坐了很長時間或坐在長凳上用力過大,你會感到疼痛或恐慌。如果這方面有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操作來調整關節,以降低關節壓力,配合針灸、紅外線,松解椎旁軟組織,改善血液供應,治療穩定後進行功能鍛煉,慢慢恢復。靜態伸長,如水平桿的伸長和阻力訓練板對頸部肌肉的支撐,是最安全的,以增加核心肌肉的力量,改善立柱力量線,保持關節的穩定性,從而恢復正常姿勢。
TEM牽引療法對調節關節結構、緩解肌肉和韌帶的張力有一定作用。然而,現有的器械和內牽引方法不能安全有效地矯正脊柱側凸,或療效緩慢,容易造成損傷,因此牽引不應作為保守治療脊柱側凸的首選方法。
㈦ 脊柱側彎如何糾正
脊柱側凸的治療目的是矯正畸形,穩定脊柱,維持平衡,減緩或阻止側彎進展。
對於不同類型的脊柱側凸,其治療原則及方法有所差異,因此對於脊柱側凸的患者需要實施個體化治療,有時需要綜合治療。
急性期治療
脊柱側凸多為緩慢進展,嚴重者將影響呼吸及心臟功能,勞動或上樓時會感到呼吸困難或心慌。此時需要患者休息,保持呼吸通暢,吸氧,如症狀無明顯緩解,應立即撥打120行高級生命支持治療。
一般治療
脊柱側凸的類型及嚴重程度不同,治療方法各異。
觀察
主要目的是觀察脊柱側凸是否發展。每4~6個月隨診1次,常規行站立位脊柱X線檢查,前後對比脊柱側凸角度、旋轉程度等。以免延誤手術時機。
運動矯正
對於輕度側彎患者(Cobb角<40°),可以通過加強肌肉鍛煉使凸側肌力更加有力,針對性的加強凸側肌肉的收縮,糾正側凸。常用運動矯正方法包括游泳及吊單杠。需要注意的是,運動鍛煉方法對特發性脊柱側凸矯正效果較好,但對先天性骨畸形患者收效甚微。
支具治療
適用於年齡小,彎度20°~40°患者,對於柔軟性側彎治療效果好。一般根據患者身材定做支具,每天需佩戴16~23小時,隨年齡增長適時更換合適的支具,直至骨骼發育成熟。在支具治療期間需要定期復查,按時調整或更換支具,如支具治療無效,側凸角度超過40°~50°,應手術治療。
葯物治療
葯物治療多為對症治療當患者因脊柱畸形出現背部疼痛不適時,可以使用非甾體抗炎葯治療,起效迅速,能減輕組織炎症、腫脹以緩解疼痛。
手術治療
手術矯形為脊柱側凸治療的有效手段,側彎早期治療效果好,因為此時年齡輕,彎度小,脊柱柔韌性可。但脊柱側凸矯正手術不是一般小手術,側彎波及的脊椎節段長,差不多整個背部都要切開,因此手術創傷極大,並發症多,手術費用高昂。患者及家屬應與醫生充分溝通,慎重決定是否行手術治療。
手術指征
約25%的先天性脊柱側凸患者由於進展較慢或身體代償而無需手術,但需要定期評估。而約75%的先天性脊柱側凸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時機主要取決於脊柱側凸的嚴重程度,通常局部側凸角度大於40°時考慮進行手術。對於一些先天性畸形影響心肺功能的患者,應當盡早進行手術。
青少年手術指征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的患者,當側彎角度大於45°~50°時,應採用手術治療。由於特發性脊柱側凸的分型復雜,對於不同的患者要進行個性化的方案制定。醫生需要根據側彎的形態、嚴重程度以及進展趨勢,綜合評估後決定手術時機和具體方案。
當醫生建議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的患者手術時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推遲可能因側彎繼續進展導致其繼發的畸形產生或加重,再手術時融合階段會相應增加,術後脊柱活動度減少,同時也增加了手術治療的風險和費用。
成人手術指征
成人脊柱側凸的主要手術指征為疼痛、畸形進展、功能障礙以及畸形對患者心理的影響。
術前准備
脊柱側凸患者術前需要進行以下特殊安排。
術前牽引:術前縱向牽引能把軀干拉直,減少彎度,牽引時間具體視病情而定。此方法能使各個椎骨間的韌帶、小關節初步松解,提高手術矯正效果。
呼吸訓練:脊柱側凸患者肺活量減少,手術常採用全身麻醉,術後容易發生肺炎或肺不張肺活量進一步下降,出現呼吸困難,引起嚴重的生命危險。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發生,需要患者每天進行深呼吸運動,也可以用器械輔助,如吹氣球,加強呼吸功能。
手術方法
由於脊柱側凸手術術式和時機受多種因素決定,所以術前需要完善檢查評價畸形的類型及其潛在進展風險,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後路手術:後路脊柱融合是矯正脊柱側凸最廣泛應用的方法。此術式首先對脊柱椎小關節進行松解,並採用椎弓根螺釘固定技術,可以很好地達到側彎畸形矯形的目的。
前路手術:適應證較少,主要適用於胸腰段及腰段為主的彎曲,特點在於融合節段少、椎體融合率高。但對於彎曲的矯正程度有限,如過度矯正則常帶來術後失代償。同時由於前路手術操作臨近腹部重要臟器、血管、神經等,手術風險較大 ,並可能影響肺功能。
前後路聯合手術:前、後路手術松解可以增加脊柱的柔韌性,再進行椎體融合將獲得更好的畸形矯正效果,主要用於解決非常嚴重的脊柱畸形。該術式手術創傷大、風險極高,對於術者水平要求嚴格。
對於復雜的合並多個椎體節段畸形的脊柱側凸患者,在進行常規手術時常需要進行椎體切除及椎體截骨,以獲得較好的畸形矯正。但這樣也大大增加了術中出血及神經損傷的風險,需要術前做好充分評估,同時術中進行輸血、實時電生理監測、術中喚醒等。
對於早發型脊柱側凸可以採用的非融合手術治療(以生長棒技術為代表)。最適合的年齡為5~8歲。其目的為控制畸形進展、維持脊柱生長、保持胸廓和肺的發育進而改善肺功能。
中醫治療
該疾病的中醫治療暫無循證醫學證據支持,但一些中醫治療方法或葯物可緩解症狀,建議到正規醫療機構,在醫師指導下治療。
㈧ 脊椎彎曲,用什麼方法可以矯正
只要是人類,背脊或多或少都有不正常的彎曲。如果把此種(不正常的彎曲)矯正,則各部的關節會伸長,使你的高度增加,你不要小看一個關節由彎曲到伸直能長多少,人體的關節有那麼多,積少成多,當然可觀。
力學治療法,不僅對小兒麻痹及半身不遂有顯著效果,同時能治療嚴重的貓背及O型腳,並使脊椎恢復正常,使體態轉好,增加身高。除此之外,也能夠治療婦女生理的不順、冷症等。因此,從事於這種美容體操的婦女日益增多。只要每天施行3次,3個月之後,最少能長高3厘米,體態會變得婀娜多姿,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美容體操。
(一)並攏兩腳,筆直地站立,把一條腿向後移開半步,然後把上體向前彎曲,不要彎膝蓋,使手指能觸到地面為止,如此,連續做15~20次。這個動作,可以使大腿及膝蓋的線條優美柔和,令左右兩腿勻稱。
(二)兩腳打開30~60厘米,挺直地站立,把一條腿向後退半步,然後把上身扭曲,使指尖能夠觸及另一側的腳趾。並連續做10~15次。這個動作,可以使兩腕的線條優美柔和,腰圍縮小,並矯正脊椎柱的彎曲。
(三)兩腳打開60~70厘米,把一條腿向後退半步,再抬起雙臂,與肩膀同高,然後把雙臂水平地向後甩去。向長腿的方向扭轉7次,向短腿的方向扭轉4次。這動作,可以使腰圍緊縮,體態嬌美。
(四)面向牆壁,保持30厘米的距離站住,一條腿向後退半步,腳後跟張開,讓足尖朝向內側,再把兩手按在牆壁上,挺起胸部,以臀部向後突起的姿勢,並攏著兩個膝蓋,曲伸雙腿。連續做20~50次。這個動作,可以讓股關節有了轉位,能治好兩腿不勻稱的毛病,而且能使腿部線條美麗。
(五)做一個長度乃厘米,闊度約有手腕兩倍的腰枕系在腰部,把一條腿向後退半步,深深地坐人椅子裡面,再把肩膀向後面靠去,挺起胸部,連續做20次。這個動作,能治好疲勞及肩膀酸痛的毛病,並可以收縮腹部。
(六)拿起一條繩子站立,把一條腿向後退半步,然後,以這種姿勢,有韻律地跳躍60~70次。跳繩是一種很好的全身運動,不僅對健康及美容有很大的幫助,同時能收縮全身的肌肉,增加身高。
(七)正坐在小腿上,把一條腿的膝蓋向後退3~5厘米,兩肩向後扳開,手臂筆直地向上舉起,以此姿勢,把上體向前傾倒,盡量貼近地板。連續做20~40次。這個動作,是矯正貓背最有效的運動,不僅能使背部挺直,同時能美化腕部的線條。
(八)坐下來,用布條將兩膝蓋上部綁好,兩手抱住小腿,讓一條腿的膝蓋與另外一條腿的膝蓋保持平整一般高,再利用兩手拉身體彎曲,使下巴觸到膝蓋,連續做20~30次,這個動作,可以拉緊臀部肌肉。
(九)做過上述8項運動之後,暫時不要解除膝蓋上的布,用一個枕頭墊在背部,伸直兩腿,躺上15分鍾。如果你具有冷症,夜晚可以綁著布條入睡,如此,經過一段時間即可把冷症治癒。對於貓背及O型腳的人來說,這些是最有效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