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簡單的電子設備和維修方法

簡單的電子設備和維修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27 12:38:42

怎麼修理電腦呢

1)這是系統在掃描你的硬碟,可能是你自己操作的問題,如果你非法關機,直接斷電或者直接按電源關電,電腦開機的時候會對你的硬體做檢查,包括你的硬碟。
還有就是你的電腦真的硬碟有問題了,建議你使用電腦自己帶的磁碟掃描工具進行掃描修復,如果比較嚴重用下面軟體進行修復(如果這次掃描後下次不在掃描就是正常掃描,如果開機總是掃描硬碟請看下面,由其按下面方法修復一下磁碟試試)。
2)如果也沒有非法關機,硬碟也沒有問題,開機還是掃描,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去掉系統掃描硬碟:
單擊「開始/運行」,輸入「regedit」回車打開注冊表編輯器,依次選擇「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子鍵,然後在右側窗口中找到「BootExecute」鍵值項並將其數值數據清空,重啟即可(清空前選文件導出進行備份,這樣如果需要在恢復備份)。
系統自帶的磁碟修復方法(如果磁碟真有問題,用這個方法修復一下):
具體步驟如下(以Windows XP為例),在我的電腦中選中盤符後單擊滑鼠右鍵,在彈出的驅動器屬性窗口中依次選擇 「工具→開始檢查」並選擇「自動修復文件系統錯誤」和「掃描並恢復壞扇區」,然後點擊開始,掃描時間會因磁碟容量及掃描選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硬碟壞道將導致電腦系統文件損壞或丟失,電腦無法啟動或死機。硬碟壞道可以採用NDD磁碟工具或Scandisk來修復。
還解決不了問題,還原一下系統或重裝系統。

② 電子秤不準怎麼辦教你電子秤維修檢測常用方法

電子秤不準了怎麼調?
1、確認電池是否有電
查看電子秤的電池電量是否充足,電池沒電應及時更換,電量不足也會導致電子秤顯示不準確。實際使用中,60%的電子秤問題常常是無法開機或電量過低。電量低時,電子秤會反應遲緩或讀數不準。所以,必須及時更換電池(且只能按規定使用優質電池)。不過,長期不用電子秤,請將電池取出,以防電池漏液損害電子秤。
2、確認是否放置不正確
電子秤應該水平放置在地板,可如果電子秤一邊高一邊低,或與水平面存在仰角,也會導致秤重不準。電子秤出廠前是在水平檯面上通過校機的,而客戶在不平整或不水平的檯面上使用時,就會出現秤重不準。最好是在相對平整或水平的檯面上使用,並在此位置上重新校機,這樣就可以避免因檯面不平整而導致稱重不準問題。另外,使用時應將秤置於平整堅硬的地面上,且秤下面無雜物。
3、確認稱重時站姿是否正確
確認下稱重時站姿是否正確,要求兩腳豎直站立在電子秤上,身體不要左右晃動。也不可用單腳或蹲立等姿勢秤重,這樣同樣會導致秤重不準確。
4、多稱幾次取平均值
稱重時最好多稱幾次,取平均值。這樣秤出來的重量就比較准確了。
5、確認是否超過最大秤重量
注意秤重的時候,重量不可超過電子秤最大秤重量。超過了最大范圍,肯定也會導致秤重不準確。而且,超載可能會使彈性體產生永久變形,對電子秤造成致命損傷。
6、確認附近是否有輻射干擾
最好不要在靠近電子設備,如電腦、電視、收音機或手機等外使用電子秤。這些設備的輻射會影響電子秤的精準度的。任何電子秤都會不同程度受到輻射影響。電子秤可以接收來自5米以外的干擾信號。所以,應避免在電子秤操作台3米范圍內撥打手機或其他無繩電話。
7、找另一個准確電子秤對比
還可以再找另外一個准確的電子秤進行秤重,取平均值進行對比,如果兩者誤差較大,則說明該電子秤的確內部存在問題,而不是簡單的操作錯誤造成的。此時,應找售後進行維修,電子秤屬於電子產品,電路問題普通用戶是沒有辦法修復的。

③ 電子產品故障檢修常用方法有哪些

電壓法、電流法、電阻法。

④ 簡述檢修電子產品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要想檢修電子產品,首先要對電子子產品有所了解,第一需要了解的是各種電子元器件的功能,及其在電路中的作用,這些在我前面的文章裡面已經有了很多介紹了,
其次,要對電路有所了解,同樣,大家可以在我的文章中找到有關這些方面的知識。
最後,電子產品檢修就像學習其他知識一樣,是有一些方法和技巧的,今天,我們就把這些方法做個簡單的總結歸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路的檢修方法很多, 下面介紹一些最常用的檢修方法。
16.5.1 直觀法
直觀法是指通過看、聽、聞、摸的方式來檢查電子產品的方法。直觀法是一種簡便的檢修方法,有時很快就可以找出故障所在,一般在檢修電子產品時首先使用這種方法,然後再使用別的檢修方法。 在用直觀法檢查時, 可同時輔以撥動元器件、 調整各旋鈕以及輕輕擠壓有關部件等動作。

使用直觀法時可按下面的方法進行。
① 眼看: 看機器內導線有無斷開, 元器件是否燒黑或炸裂、 是否虛焊脫落, 元器件有無裝錯(新裝配的電子產品) , 元器件之間有無接觸短路, 印製電路板銅箔是否開路等。
② 耳聽: 聽機器聲音有無失真, 旋轉旋鈕聽機器有無雜訊等。
③ 鼻聞: 聞是否有元器件燒焦或別的不正常的氣味。
④ 手摸: 摸元器件是否發熱, 撥動元器件導線看是否有虛焊。
16.5.2 電阻法
電阻法是用萬用表歐姆擋來測量電路或元器件的阻值大小以判斷故障部位的方法。 這種方法在檢修時應用較多, 由於使用這種方法檢修時不需要通電, 比較安全, 所以最適合初學者使用。
1. 電阻法的使用
電阻法常用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 檢查印製電路板銅箔和導線是否相通、 開路或短路。 印製電路板銅箔和導線開路或短路有時用眼睛難以觀察出來, 採用電阻法可以准確判斷。

⑤ 電腦怎麼維修一些簡單常見的方法有哪些

一、 產生原因
1、 硬體質量
電子元件質量較差,很容易引發硬體故障
2、人為因素
由於用戶對電腦操作不當造成的。
3、環境因素
電腦所處的環境不符合硬體正常運行的標准,容易引發故障。
4、病毒
大多數的軟體故障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可使系統運行速度減慢、不斷重啟或無法正常操作電腦,甚至可能對硬體造成破壞。

二、 分 類
根據故障產生的原因分為:硬體故障和軟體故障兩種。
1、 硬體故障
硬體故障是由於硬體的電子元件故障或設置錯誤而引起的電腦不能正常運行的故障。
主要表現方式:
(1) 通電啟動時主板報警
此類故障很可能由不同的電腦部件所引起的,需要根據不同的報警聲音進行綜合分析。
(2) 顯示屏幕出現花屏
多是由顯卡發生故障而造成的。
(3) 電腦頻繁死機
多是由某些硬體不兼容或散熱不良而造成的。
(4) 電腦無故重啟
多是由於電源工作不穩定或電壓不穩而造成的。
(5) 顯示器顯示故障
很可能是由於顯示器受潮或被磁化引起的。

2、 軟體故障
軟體故障是由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引起的,這類故障的處理通常不用對硬體設備進行操作。
主要表現方式:
(1) 電腦自檢後無法初始化系統,此類故障多是由系統啟動相關的文件被破壞所致。
(2) 由於軟體的安裝、設置和使用不當造成某個程序運行不正常。
(3) 系統長期運行產生大量垃圾文件所造成的系統運行緩慢。
(4) 電腦硬體驅動程序安裝錯誤造成運行出錯。
(5) 由於病毒破壞使系統運行不正常。
(6) BIOS設置錯誤造成系統出錯。

三、 故障處理的一般原則
1、 安全性(處理故障最基本的原則。)
2、 多觀察
3、 仔細分析
4、 先軟後硬
5、 先假後真
6、 先外後內
7、 歸類演繹

四、 處理電腦故障時的注意事項
1、 切斷電源
2、 注意靜電
3、 准備工具

一、 分析故障的技巧

直接觀察法、敲打法、拔插法、替換法、比較法和綜合判斷法等方法。

看,就是觀察機器的外部和內部部件的情況。重點查看元器件及接線是否虛焊、脫落和燒焦,插接件的連接是否牢靠,保險絲是否熔斷,尤其是高壓部位有無火花或冒煙等情況。同時,還要注意查看顯示屏的光柵是否為滿屏、圖像是否出現異常等。

聽,就是接通電源後,用耳朵聽喇叭及其他部位有無異常聲音,及用主板的報警聲來判斷故障的部位。

聞,就是接通電源後,如果聞到較濃的焦糊味,則說明有元器件被燒毀。此時不要再接通電源。

摸,就是用手觸摸機箱的內部元器件,通過所感覺的溫度變化來判斷故障的部位。機箱內大部分元器件在接通電源一段時間後,外殼的正常溫度在40~50℃,用手摸上去只有點熱。如果手摸上去發燙,則說明該元器件可能發生了內部短路。

如果機器運行時出現時好時壞的現象,則可能是由於虛焊、接觸不良或金屬面氧化使接觸電阻增大等原因造成的。用戶可以採用敲打法來進行檢查,通過敲擊相應部件的插件板,從而使故障點接觸不上,再進行檢查就容易發現問題所在。

拔插法是通過將插件拔出或插入的方法來尋找故障原因,此法雖然簡單,但卻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它最適合診斷「死機」,及無任何顯示的故障。

替換法是用好的插件或組件替換懷疑有故障的插件或組件,觀察故障變化的情況,以確定故障部位的方法。

最小化系統就是指電腦由最少的部件組成的能正常啟動的工作環境。
最小化系統法是指在電腦啟動時只安裝最基本的部件,包括CPU、主板、顯卡和內存,並連接顯示器和鍵盤。
(1) 如果電腦能夠正常啟動表明核心部件沒有問題。
(2) 逐步安裝其他設備,可快速找出產生故障的部件。
(3) 如果最小化系統不能啟動,則利用報警聲來分析和排除故障。

(1) 電腦在使用的過程中容易在機箱內部積聚很多的灰塵,並影響主機部件的散熱和正常運行。
(2) 通過對機箱內部的灰塵進行清理可排除一些故障。

(1) BIOS某些重要參數設置錯誤造成電腦無法開機。
(2) 可利用短接主板上的CMOS跳線法清除故障,具體方法在主板說明書中有詳細提示。

軟體分析法就是通過診斷測試卡、診斷測試軟體及其他一些診斷方法來分析和排除電腦故障,這種方法具有判斷快速和准確的優勢。

綜合判斷法即綜合運用多種多機關報方法來檢測和查找故障。任何一個維修人員在檢測機器時,都不只使用一種方法,而是多種方法並用。

二、 常見各種硬體故障

(1) 常見的CPU故障主要有散熱故障和安裝故障兩種。
(2) 由於CPU本身出現故障的幾率非常小。

(一) CPU散熱故障

主要表現:黑屏、重啟或死機等,嚴重的甚至燒毀CPU。
故障原因:CPU散熱不良造成的。如:散熱風扇停轉、散熱器與CPU接觸不良、CPU超頻造成發熱量過大等。
解決方法:更換風扇、塗抹散熱膏、停止超頻。

(二) CPU安裝故障

故障原因:CPU與插槽接觸不良造成電腦無法啟動。
解決方法:取出CPU,先檢查針腳或觸點是否有斷裂或氧化現象, 然後將斷裂的針腳焊接上或除去觸點上的氧化物,最後重新插好CPU。

主板發生故障的原因:
(1) 人為帶電插拔板卡造成插槽的損壞。
(2) 主板元件故障,常見的是主板晶元和電容發生故障。
(3) 在插拔板卡時用力不當造成或方向錯誤,造成主板介面損壞。
(4) 主板上積聚了大量灰塵而導致短路,無法正常工作。
(5) 主板上的CMOS電池沒有電或BIOS被病毒破壞。

內存出現故障,會造成系統運行不穩定、程序出錯或操作系統無法安裝等故障。
內存故障產生的原因:
(1) 內存的兼容性不佳;
(2) 物理損傷損壞內存;
(3) 內存的金手指因為積塵導致和插槽接觸不良。

引起顯卡故障的原因有:
(1) 顯卡與主板上的插槽接觸不良;
(2) 驅動程序安裝不正確或驅動程序出錯。
(3) 利用超頻軟體對顯卡進行超頻而造成顯卡無法正常工作。
(4) 顯卡本身的元件故障。

顯示器如果出現故障,則無法對電腦進行正常的操作。
顯示器發生故障的原因:
(1) 磁場會使顯示器局部出現色塊,磁化會導致顯示器的顯示效果受到很大影響。
(2) 潮濕的環境會導致顯示器屏幕顯示的圖像模糊,並可能損壞其內部元件。
(3) 灰塵可能通過顯示器的散熱孔進入顯示器內部,引起內部電路故障。
(4) 顯像管老化。

(1) 硬碟分區出現壞道
(2) 硬碟可用空間減少
(3) 硬碟的零磁軌被損壞
(4) 硬碟引導扇區被損壞

(1) 啟動電腦後檢測不到光碟機
(IDE連接線是否接好,接頭是否松動或損壞)
(2) 光碟機無法正確讀取碟片數據或提示無盤
(劣質光碟、光碟沒放到位、不同光碟機讀盤能力不同)
(3) 音效卡不能發出聲音
(是否連接音箱或耳機,其是否性能完好,正常發聲、音頻線有無損壞、音量是否打開)

如何維修電路板

1.首先,我們要准備好電路板維修常用的工具,比如直流穩壓電源、電烙鐵、焊錫絲、助焊劑、吸錫器、熱風拆焊台、編程燒錄器、IC起拔器、示波器、萬用表、 短路追蹤儀、電路在線測試儀等。
2.然後是常規檢查,這里為大家簡單分享幾個方法: 直觀檢查 觀形:有無器件封裝斷裂、變形,電解電容鼓脹,引線翹起等; 辨色:有無元器件封裝、引線發黑,變色等; 聞味:有無發出焦糊味的元器件。 對於有以上現象的元器件,可直接判斷為故障元器件加以更換,以免干擾後面的測試。
3.電源短路檢查 電源對地通常有幾十歐姆以上的電阻。使用維修測試儀檢查被測電路板上電源與地

⑦ 監控系統設備維修方法有幾種

迅維提供
電流測量法

電流測量法是通過測量電路中的直流電流是否正常來判斷故障所在的方法,電流測量法往往比電阻測量法和電壓測量法更能定量反映各電路的工作正常與否。

電流測量法需要把萬用表串在電路中進行測量,因此操作比較麻煩。可採用間接測量方法來測量電阻,即測量電阻兩端電壓降,通過計算求得電流值。例如,在測量彩色顯像管束電流時,由於在束電流迴路中常有取樣電阻供測束電流用,因此可以採用間接測最法測量
電流測量法常用於檢測電路是否過流
2.信號注入法

信號注入法超通過將信號注入待檢電子設備的某些電路中,然後觀察信號注入後的反應來判斷故障所在的方法。

注入的信號應與電路相匹配,若電路是低頻電路,則應注入低頻信號;若電路是高頻電路,則應該注入高頻信號。例如,在音頻放大電路的故障檢修中,將低頻信號從後級至前級逐步注入,若電路正常,揚聲器中應有低頻聲;若信號輸入至某點時揚聲器中沒有低頻聲,則故障在該點後面的電路。在音/視頻電子設備中,信號注入法對於確定無圖像或無聲音故障的發生部位非常有效。

在實際檢修過程中,信號注入法要用到信號發生器,這很不方便,比較實用的方法是萬用表,即萬用表的電阻擋進行干擾信號的信號注入法。利用萬用表電阻擋接有電池的功能,將萬用表置於電阻Rx1k擋,並將其正(紅)表筆接地,用負(黑)表筆從後到前級碰觸電路的輸入端,此時, 將產生一系列干擾脈沖信號,由於這種干擾脈沖的諧波分量頻率范圍很寬,故能通過各種電路。對於電視機,當使用萬用表電阻擋干擾法檢修時,通過觀察屏幕干擾噪波或揚聲器干擾雜訊,可以判斷故障部位。在某些反應比較遲鈍的點,可採用萬用表Rx100擋或Rx10擋,因為萬用表的電阻擋越小,萬用表內阻也越小,其輸出電流就越大,反應就越明顯。
3.波形測量法

波形測量法是用示波器對各被測點的信號波形或頻率特性進行測量、觀察、比較和分析,根據波形正確與否來判斷電路是否正常的方法。

電壓測量法只能測直流電壓,而波形測量法則能檢查電路的動態功能是否正確,因此檢測結果更為准確可靠。當使用萬用表不能確定故障部位時,用示波器測交流波形往往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電視機中的振動信號、色度信號、色同步信號及副載波信號的有無檢查,只能採用波形測量法。

由於掃頻儀是一種掃頻信 號發生器與示波器結合的測量儀器,所以可直觀地觀測被測電路的頻率特性曲線,便於在電路工作的情況下觀察其頻率特性是否正常,並調整電路,使其頻率特性符合規定要求。用掃頻儀來觀察頻率特性的方法也稱為波形測量法。另外,掃頻儀除了可檢測頻率特性,還可以測量增益、品質因數、輸入/輸出阻抗和傳輸線特性阻抗等。
4.替代法

替代法就是針對可疑的元器件、印製電路板、插入式單元部件等,通過替換來查找故障的方法,也稱為試換法。

在檢修電子設備時,通常先使用相同型號、相同規格的元器件、印製電路板、插入式部件等,暫時替代有疑問的部分,如故障現象消失,說明被替換部分存在問題,然後進一步檢查故障的原因。該方法對於縮小檢測范圍和確定元器件的好壞很有幫助,特別對於檢修結構復雜的電子設備的故障最為有效。需要注意的是,替換法可確定故障部位或縮小故障范圍,但不一定能確定故障原因。

替代法在板級檢修中經常使用,如筆記本電腦、液晶顯示器或液晶電視機的檢修。更換一塊電路板雖然排除了故障,但檢修成本較高。元器件級檢修應盡量少用替換法,因為將可疑元器件從印製板上拆下來再將替代元器件焊上去,很不方便

⑧ 電子變壓器維修的方法

在電子設備的維修中,經常會遇到電源變壓器的損壞,希望用較簡單方法復修。在新產品的試制中,需要同類電子變壓器的繞制數據做為自己產品借鑒,而不破壞原產品的結構和性能。能否用較簡便的方法達到此目地?回答是肯定的,小兔的朋友在多年的實際工作中積累了一些小小的經驗,告訴了小兔,下面就由小兔給大家介紹一下。


電子變壓器原理

電子變壓器也就是開關穩壓電源。它實際上就是一種逆變器。首先把交流電變為直流電,然後用電子元件組成一個振盪器直流電變為高頻交流電。通過開關變壓器輸出所需要的電壓然後二次整流供用電器使用。電子變壓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低等優點,所以被廣泛用在各種電器中。電子變壓器的原理較復雜。


下面一種電子變壓器電路圖的分析,輸入為ac220v,輸出為ac12v,功率可達50w。它主要是在高頻電子鎮流器電路的基礎上研製出來的一種變壓器電路,其性能穩定,體積小,功率大,因而克服了傳統的硅鋼片變壓器體大、笨重、價高等缺點。

電子變壓器工作原理

本電子變壓器工作原理與開關電源相似,電路原理圖見圖1,由VD1-VD4將市電整流為直流,再把直流變成幾十千赫茲的高頻電流,然後用鐵氧休變壓器對高頻、高壓脈沖降壓。圖中R2、C1、VD5為啟動觸發電路。C2、C3、L1、L2、L3、VT1、VT2構成高頻振盪部分。

元器件選擇與製作

元器件清單見下表。


L1、L2、L3分別繞在H7×4×2mm3的磁環上,L1、L2繞6匝;L3繞1匝。L4、L5繞在H31×18×7mm3的磁環上,L4繞用Φ=0.1mm的高強度線繞340匝;L5用Φ=1.45mm的高強度線繞20匝。VT1、VT2選用耐壓BVceo≥350V大功率硅管。其它元件無特殊要求。

電路正常工作時,A點工作電壓約為215V,B點約為108V,C點約為10V,D點約為25V。如果不振盪,檢查VT1、VT2及L1、L2、L3的相位是否正常(交換L3的兩根接線即可)。改變L5的匝數可改變輸出電壓。

附鹵素燈用電子變壓器原理圖

一般電子變壓器壞了,檢查一定要仔細,因為這類電路故障時,往往會引起多處元件的損壞,(這也是一般都不修的原因)。先用萬用表找出斷路性和短路性故障,(如三極體擊穿短路,電阻燒壞斷路,電容,二極體擊穿,等等)排除故障後,再斷開橋堆負載,看300V是否正常,再看輸出端的整流二極體和濾波電容器是否良好。排除這些明顯的故障後,再通電測各點電壓,只要下功夫,一般都能修好。比較難確定的是電容器漏電,實在不行就換個新的試試。



電子變壓器在電源技術中的應用

電源裝置中的電子變壓器一般要使用由軟磁磁芯製成的電子變壓器(軟磁電磁元件)。雖然,已經有不用軟磁磁芯的空芯電子變壓器和壓電陶瓷變壓器,但是,到21世紀初期,絕大多數的電源裝置中的電子變壓器,仍然使用軟磁磁芯。

因此,討論電源技術與電子變壓器之間的關系:電子變壓器在電源技術中的作用、電源技術對電子變壓器的要求、電子變壓器採用新軟磁材料和新磁芯結構對電源技術發展的影響,一定會引起電源行業和軟磁材料行業的朋友們的興趣。網路提出一些看法,以便促成電源行業與電子變壓器行業和軟磁材料行業之間就電子變壓器和軟磁材料的有關問題進行對話,互相交流,共同發展。


好了以上就是小兔為大家整理的電子變壓器的維修方法,小兔在寫這篇文章後,也對電子的東西更加了解了一點,對以後的生活有所幫助,也希望小兔整理的資料同樣對大家也有所幫助,小兔提醒大家,修理關於電的器材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帶絕緣手套之類的防護,小兔會在這里繼續給大家解決問題,幫助大家,小兔會感到非常開心。

以上就是有關電子變壓器維修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土巴兔裝修網,材料品質化、工藝規范化、管理統一化,建有後期保障服務,讓您放心、省心。在此頁面點擊下列鏈接即可享受專享免費驗房、免費設計與報價等超值優惠。

⑨ 怎麼維修電子電路板

原始的檢測方法大致分為三種:觀察法;靜態測量法;在線測量法

1 觀察法
當我們拿到一塊待維修的電路板時, 首先對它的外觀進行仔細的觀察。如果電路板被燒過, 那麼在給電路板通電前, 一定要仔細檢查電源電路是否正常, 在確保不會引起二次損傷後再通電。觀察法是屬於靜態檢查法的一種,在運用觀察法時,一般遵循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觀察電路板有沒有被人為損壞, 這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① 看是否電路板被摔過, 導致了板角發生變形,或是板上晶元被摔變形或摔壞的。
② 觀察晶元的插座, 看是否由於沒有專用工具,而被強制撬壞的。
③ 觀察電路板上的晶元,若是帶插座的,首先觀察晶元是否被插錯, 這主要是防止操作者自己維修電路板時將晶元的位置或方向插錯。如果沒有及時把錯誤改正,當給電路板通電時,有可能會燒壞晶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④ 如果電路板上帶有短接端子的,觀察短接端子是否被插錯。
電路板的維修需要的是理論上的扎實功底,工作上的仔細認真,通過維修者的仔細觀察,有時在這一步就能判斷出發生問題的原因。
第二步觀察電路板上的元器件有沒有被燒壞的。比如電阻、電容、二極體有沒有發黑、變糊的情況。正常情況下,電阻即使被燒糊了,它的阻值也不會有變化,性能不會改變,不影響正常使用,這時需要使用萬用表輔助測量。但是如果是電容、二極體被燒糊了,他們的性能就會發生改變,在電路中就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將會影響整個電路的正常運行,這時必須更換新的元器件。
第三步觀察電路板上的集成電路, 比如74 系列、CPU、協處理器、AD 等等晶元, 有沒有鼓包、裂口、燒糊、發黑的情況。如果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基本可以確定晶元已經被燒壞,必須更換。
第四步觀察電路板上的走線有沒有起皮、燒糊斷路的情況。沉銅孔有沒有脫離焊盤的。
第五步:觀察電路板上的保險(包括保險管和熱敏電阻),看保險絲是否被熔斷。有時由於保險絲太細,看不清楚,可以藉助輔助工具-萬用表來判斷保險管是否損壞。
以上四種情況的發生, 大都是由於電路中電流過大造成的後果。但是具體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電流過大, 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查找問題的總體思路是首先要仔細分析電路板的原理圖, 然後根據所燒毀的元器件所在電路,查找它的上級電路,一步一步向上推導,再憑工作中積累的一些經驗,分析最容易發生問題的地方,找出故障發生的原因。

2 靜態測量法
對大部分的電路板來說,通過前面的觀察法,並不能發現問題。只要少部分的電路板會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發生物理變形,輕易的找出故障原因,大部分發生故障的電路板,還是需要藉助萬用表,對電路板上的一些主要元器件、關鍵點進行有序的測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在測量之前, 首先要判斷電路是以模擬信號為主, 還是以數字信號為主。對於有原理圖的電路板來說,通過查看原理圖就能判斷。但是對於沒有原理圖的電路板來說,一般通過以下兩種方法判斷:①觀察電路板上的元器件,看電路板上是否有微處理器,不管是早期的80、51 系列,還是現在廣泛應用的DSP,只要電路板上出現這樣的晶元,就說明板子上有匯流排結構,數字信號必將佔有很大的一部分, 就可以把它當做數字板來處理。②對於沒有微處理器的電路板,觀察板上元器件,看應用5V 電源的晶元多不多。如果5V 電源晶元很多,也可以把它當做數字電路來進行修理。對於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的維修方式是不同的, 一般來說模擬電路維修起來更簡單一些,可以一步一步的向前推導,找出問題。但是對於數字電路來說,由於電路都掛在匯流排上,沒有明確的上下級關系。因此維修起來要更困難一些,下面只著重闡述數字電路的靜態測量法,維修主要遵循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
第一步:使用萬用表檢查電源與地之間是否短路。
檢查的方法是:找一個5V 電源供電的晶元,測量對角線上的兩點(比如14 腳的晶元,則測量7 腳與14 腳。
16 腳的晶元,則測量8 腳與16 腳)。如果兩點之間沒有短路,說明電源工作大致正常。若發生短路現象,則需要通過排查法找到原因。
這些步驟只是電源維修的基本思路, 具體到特別復雜的電路板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電源是電路的基礎,只有電源工作正常,才能談到後續電路的應用。因此電源的測量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特別容易被維修者忽略的一步。
第二步:使用萬用表測量二極體,觀察其工作是否正常。正常情況下,用電阻檔測正負極,正相測量為幾十到幾百歐,反相為一千到幾千歐。一般來說二極體發生損壞的情況,都是由於電路中的電流過大導致二極體被擊穿。
第三步:使用萬用表電阻檔測量電容,看是否有短路、斷路的情況,如果有,則說明這部分電路有問題。下一步就需要確定是元件本身有問題, 還是跟它相連的電路有問題, 方法是將可疑元件的一腳焊下來,看元件是否有斷路、斷路情況。這樣就可以一步確定問題所在。
第四步: 同樣使用萬用表對電路板上的集成電路、三極體、電阻等進行測量,看其是否符合本身的邏輯性能。如果電路板上包括匯流排結構的, 一般在匯流排上,都會有提拉電阻排。電阻排的測量,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過它的好壞可以初步檢驗掛在匯流排上的晶元的好壞。
通過觀察法和靜態測量法的檢查之後, 電路板維修中出現的大部分問題可以被解決,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一定要確保電源的正常, 避免在下一步進行後造成對電路板的二次損傷。

3 在線測量法
在線測量法一般應用在批量生產電路板的廠家,生產廠商為了維修方便,一般會搭建一個比較通用的調試維修平台, 它可以方便的提供電路板所需的電源以及一些必要的初始信號。在線測量法主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將上兩個步驟中發現的問題細分, 最終鎖定到出現問題的元器件。二是通過上面兩步的檢查,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的,需要通過在線測量找出故障原因。在線測量法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
第一步: 給電路板通電, 在這步中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電路板電源並不是單一的,可能需要5V,還會需要正負12V,24V 等等,不要把該加的電源漏加了。電路板通電後,通過手摸電路板上的元器件,看是否有發燙發熱的元件, 重點檢查74 系列晶元,如果元件有燙手的情況, 則說明此元件有可能已經損壞。更換元件後,檢查電路板故障是否已解決。
第二步:用示波器測量電路板上的門電路,觀察其是否符合邏輯關系。若輸出不符合邏輯, 需要分兩種情況分別對待,一種是輸出應該是低電平的,實際測量為高電平,可以直接判斷晶元損壞;另一種是輸出應該是高電平的,實際測量為低的,並不能就此判定晶元已經損壞, 還需要將晶元與後面的電路斷開,再次測量,觀察邏輯是否合理,判定晶元的好壞。
第三步:用示波器測量數字電路里的晶振,看其是否有輸出。若無輸出, 則需要將與晶振相連的晶元盡可能都摘掉後再進行測量。若還無輸出, 則初步判定晶振已經損壞;若有輸出,需要將摘掉的晶元一片一片裝回去,裝一片測一片,找出故障所在。
第四步: 帶匯流排結構的數字電路, 一般包括數字、地址、控制匯流排三路。用示波器測量三路匯流排,對比原理圖,觀察信號是否正常,找出問題。
在線測量法主要用於兩塊好壞電路板的對比,通過對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完成電路板的維修。

隨著現代技術發展越來越成熟,各種新型儀器、設備不斷涌現,檢測手段也層出不窮,原始的檢測設備、方法越來越不被重視。但是對一個從事電子工程的人員來說,依賴簡單的檢測工具,如萬用表、示波器等進行測量、檢修,仍然是一個電子工程師必備的技能。

而電路板的維修也要注意幾個原則:

原則一:先看後量

對待修的電路板首先應對其進行目測。必要時還要藉助於放大鏡觀察。
主要看:
1.是否有斷線和短路處;尤其是電路板上的印製電路板連接線是否存在斷裂粘連等現象;
2.有關元器件如電阻電容電感二極體三極體等是否存在斷開現象;
3.是否有人修理過?動過哪些元器件?是否存在虛焊漏焊插反插錯等問題。
排除上述狀況後這時候先用萬用表測量電路板電源與地之間的阻值通常電路板的阻值不應小於70Ω。若阻值太小,才幾或十幾歐姆。說明電路板上有元器件被擊穿或部分擊穿就必須採取措施將被擊穿的元器件找出來。具體辦法是給被修板加電(注意!此時一定要搞清該板的工作電壓的電壓值與正負極性不可接錯和加入高於工作電壓值。否則將對待修電路板有傷害!老故障沒排除又增新毛病!!)用點溫計測電路板上各器件的溫度,溫度升的較快較高的視為重點懷疑對象。
若阻值正常後再用萬用表測量板上的阻容器件二、三極體場效應管以及剝段開關等元器件。其目的就是首先要確保被測量過的元器件是正常的。能用一般測試工具(如萬用表等)解決的問題就不要把它復雜化。

原則二:先外後內
如果情況允許最好是有一塊與待修板一樣的好電路板作為參照。然後使用測試儀的雙梆VI曲線掃描功能對兩塊板進行好、壞對比測試。開始的對比測試點可以從電路板的埠開始;然後由表及裡尤其是對電容器的對比測試。這可彌補萬用表在線難以測出電容是否漏電的缺憾。

原則三:先易後難
為提高測試效果在對電路板進行在線功能測試前應對被修板做一些技術處理以盡量削弱各種干擾對測試過程中帶來的影響。具體措施如下:
1.測試前的准備
將晶振短路(注意對四腳的晶振要搞清那兩腳為信號輸出腳可短路此兩腳。記住一般情況下另外兩腳為電源腳千萬不可短接!!)對於大容量的電解電容器也要焊下一腳使其開路。因為大容量電容的充放電同樣也會帶來干擾。
2.採用排除法對器件進行測試
對器件進行在線測試或比較測試過程中凡是測試通過(或比較正常)的器件請直接確認測試結果給以記錄。對測試未通過(或比較超差)的可再測試一遍。若還是未通過也可先確認測試結果。這樣一直測試下去直到將板上的器件測試(或比較)完。然後再來處理那些未通過測試(或比較超差)的器件。
對未通過功能在線測試的器件有些測試儀器還提供了一種不太正規卻又比較實用的處理方法:由於該種測試儀器對電路板的供電還可以通過測試夾施加到器件相應的電源與地線腳上若對器件的電源腳實施刃割則這個器件將脫離電路板供電系統。
這時再對該器件進行在線功能測試;由於電路板上的其他器件將不會得電工作消除了干擾作用。此時的實際測試效果將等同於「准離線測試」測准率將獲得很大提高。

⑩ 維修電子產品需要哪些工具

常用工具包括:五金工具、焊接工具和常用的專用設備等。

1、 五金工具

主要是指運用機械原理,來進行電子產品安裝和加工的工具。一般分為普通工具和專用工具兩大類。普通工具常用的有:螺釘旋具(也稱螺絲刀,俗稱改錐或起子);尖嘴鉗;斜口鉗;鋼絲鉗;剪刀;鑷子;扳手;手錘;銼刀。專用工具常用的有:剝線鉗;繞接器;壓接鉗;熱熔膠槍;手槍式線扣鉗;元器件引線成形夾具;無感小旋具(無感起子);鍾表起子。





2、焊接工具

焊接工具是指電氣焊接用的工具。主要有:電烙鐵;電熱風槍;烙鐵架。

(1)電烙鐵:

作用:用於各類無線電整機產品的手工焊接、補焊、維修及更換元器件。

工作原理:烙鐵芯內的電熱絲通電後,將電能轉換成熱能,經烙鐵頭把熱量傳給被焊工件,對被焊接點部位的金屬加熱,同時熔化焊錫,完成焊接任務。

電烙鐵的分類:根據傳熱方式分,可分為內熱式電烙鐵和外熱式電烙鐵,如圖2.17、2.18所示。內熱式電烙鐵由烙鐵芯、烙鐵頭、彈簧夾、連接桿、手柄、接線柱、電源線及緊固螺絲等部分組成。其熱效率高(高達85%~90%),烙鐵頭升溫快、體積小、重量輕;但使用壽命較短(與外熱式的相比)。內熱式電烙鐵的規格多為小功率的,常用的有20W、25W、35W、50W等。外熱式電烙鐵的組成部分與內熱式電烙鐵相同,但外熱式電烙鐵的烙鐵頭安裝在烙鐵芯的裡面,即產生熱能的烙鐵芯在烙鐵頭外面,故稱為外熱式電烙鐵。外熱式烙鐵的優點是經久耐用、使用壽命長,長時間工作時溫度平穩,焊接時不易燙壞元器件,但其體積較大、升溫慢。外熱式烙鐵常用的規格有25W、45W、75W、100W、200W等;根據用途分,可分為恆溫電烙鐵、吸錫電烙鐵、防靜電電烙鐵、自動送錫電烙鐵、感應式烙鐵(又稱速烙鐵,俗稱焊槍),其中恆溫電烙鐵

閱讀全文

與簡單的電子設備和維修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裁線機操作方法 瀏覽:522
水泵葉輪外圓磨損的修理方法如何 瀏覽:97
文竹的養殖方法大全圖片 瀏覽:29
hiv快速檢測方法及應用 瀏覽:397
教學設計的方法和技巧初中美術 瀏覽:201
單腿獨立站不穩怎麼破方法來了 瀏覽:590
電腦wps打表的方法 瀏覽:543
皮膚皮炎治療方法 瀏覽:623
如何讓腳踝扭傷的方法 瀏覽:423
怎麼交費最快方法 瀏覽:760
國內外中學生物教學方法 瀏覽:862
簡單易學的切牌方法 瀏覽:772
lol手游跳fps嚴重解決方法 瀏覽:376
塑料薄膜吸水率檢測方法 瀏覽:663
植物中葯的鑒別方法 瀏覽:143
如何練習口才方法 瀏覽:410
裸色隔離霜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771
玻璃水種真假的鑒別方法 瀏覽:600
識字教學方法幼小銜接 瀏覽:827
論文類似於swot的分析方法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