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茶一般生長在海拔較高的茶山之上,樹齡一般超過300年,海拔較高,無人為因素,環境原始生態。且植株高大,樹干高、根系多,主幹及枝幹明顯,植株稀疏,產量低,不易採摘。
在辨別古樹茶方面,很多人都存在著誤區,往往根據葉底的大小厚薄來判斷,以為葉大葉厚就是古樹茶。其實,葉大葉厚跟古樹與否是沒有必然聯系的,而是跟茶種有關。茶樹有大葉種和小葉種,有厚葉型和薄葉型。市場常有人用大葉厚葉的台地茶,輕度揉捻,製成松拋條,充當古樹茶。說到底,辨別古樹茶,還是要通過口腔品飲、身體感受來辨別。
香韻
此為鑒別古樹茶的重要關鍵之一。不同的茶樹根系深度和土壤環境不同,攝取的養分也不同,香韻更是千差萬別,古樹茶能獲取土壤深層的礦物質成分,能將各山頭的獨特性體現出來,如易武的蜜香及細膩柔滑之湯,又如南糯山的果蜜香韻,剛柔並濟的完美茶性。一定要選擇香氣濃郁持久,具有獨特香韻,且香韻沉穩者。香韻沉穩就是在泡茶時,第一泡茶湯倒出後可聞其公道杯香韻,是否濃郁而下沉,台地茶是很難將此種香韻在公道杯中完美呈現的,香韻越沉穩就代表內質就越足。
甜度
這里的「甜」說的是入口後在舌面上的直接表現,千萬不能與回甘混為一談,古樹茶的甜味一般為高雅清甜,往往被回甘所掩蓋,當您喝茶有一定年限之後,慢慢就能夠將各項滋味分離品味,即可領略。新茶客會很難品出。
茶湯
古樹茶茶湯多為金黃色,色澤通透明亮,而且這是當年早春茶的表現。湯是鑒別內質豐富度的關鍵二。茶湯粘稠感強,厚實度顯著,回甘生津既快又足,苦澀平和,化開速度快,活性足,持久性均能達20-30分鍾持續性:8-12泡後茶性依然穩定,後期陳香轉化速度快,收藏價值較高。台地茶如果內質不足,茶湯表現就會淡薄,這個感覺您可以仔細對比嘗試。
回甘生津
回甘和生津為茶的基本滋味,台地茶回甘和生津體現都比較快,但持久度較差,一般6泡之後就開始減弱,古樹茶此項滋味體現比較穩定,快而持久。
苦澀
苦澀也是鑒別茶好壞的關鍵,苦澀是茶的本性,任何茶都有,苦澀較重的茶只有兩種原因:一種是茶樹齡較小,吸收土壤的養分較少,其他滋味表現較弱,苦澀就體現得尤為突出;另一種則為茶樹施肥,特別是尿素能迅速催長,但它會很快改變土壤結構,台地茶僅能吸收的淺層土壤里鹼性加強,所以就會造成苦澀增加; 根據這兩點原因可以告訴大家,苦澀絕對不是茶氣,也不是說茶很刺激,放久了就不刺激了;還有人說不苦不澀不成茶這些均為錯誤觀點,苦澀是原性,也可說成是茶的缺點;再教大家一招實用的鑒別方法,喝茶時留出一杯茶湯,冷卻之後再來喝,苦澀會加重,但茶香、回甘、生津,甜等都還在,這就是古樹茶內質豐富、茶性穩定的表現。
喉韻
喉韻是鑒別古樹茶的關鍵之三。喉韻就是在喉部形成的清涼舒適感,此感會使您呼吸都尤為順暢,舒爽度較高,還有會形成喉部回甘生津,香韻久留的感受,而且在呼吸時這種韻味會隨呼吸帶入口中,此時您會產生錯覺 「怎麼我的喉部也能嘗到甘甜」。喉韻的產生是因為茶品內質豐富,茶湯喝下時滋味會在喉部累加釋放,台地茶內質不足所以還沒有累加就已經釋放,所以不能形成喉韻,古樹茶在喝完茶後這種喉韻均能持續20-30分鍾之久,喉韻越久就代表內質越足。但如果要收藏,這還不夠,還得看茶體現出的兩性:持續性,穩定性。
持續性
簡單來說就是茶的耐泡度。生茶的投茶量一般是8克,精確稱重,泡法標准,使用器皿至少是瓷器蓋碗,玻璃公道杯,厚胎品茶瓷杯,泡茶時採用礦泉水,水第一次煮沸後保持小沸騰的狀態,一般我們採取電磁爐或光波爐燒水,可以保持持續沸騰,每泡開湯時間10秒即可,沖水下去時不直沖,而應順蓋碗邊緣均勻環繞慢慢加水,然後10秒左右後出湯,這樣的泡法您就能客觀能鑒別出每一泡湯水中的持續度。
在品飲時,如果發現上述滋味在任意一泡發生減弱時,證明此茶的持續度到達於此。相比較,普通台地茶的耐泡度會比古樹茶略差,6泡後滋味會明顯淡化。古樹茶一般能持續至8-10泡以上,較好者能持續至12泡以上。持續性決定了茶的穩定性,持續性越久,穩定性越高。通過持續性的鑒別就能得出茶性的穩定度,穩定度越高,就證明此茶的內質豐富,才有存放價值。
以上方法,是鑒別古樹茶的個人經驗之談,不一定全對,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分享經驗。其實,好的茶是不分古樹還是台地茶的,只是目前市場上古樹茶和台地茶的價格差別太大,而利益驅動之下,魚龍混雜者不在少數,作為消費者,必須具備點鑒別能力,方能少交點「學費」。
B. 如何簡便地鑒別古樹茶的優劣
第一,看濾網。除卻碎茶葉外,濾網上雜質的多少能直觀體現一款古樹茶的工藝。被濾網隔絕下來的雜質是什麼?鐵鍋殺青比銅鍋殺青更容易讓茶葉粘鍋,更容易產生焦片;加工過程中(尤其是曬青環節直接曬在地上,收毛茶時直接用掃把掃起)衛生不達標混入的灰塵等雜質。
第二,看湯色渾不渾。茶湯渾濁表明殺青與曬青工藝的不專業。殺青選擇機器殺青,曬青沒有陽光充足的曬場(搭建涼棚陰干)以及
衛生不達標都會導致茶湯渾濁。
第三,看葉底嫩度。眾所周知,茶樹的精華、香味盡在芽頭,採摘越老越靠近主幹則木質化越嚴重,越沒有內含物質。
葉底芽頭越少、老葉片越多、梗越多,則茶滋味越不充分、層次越
單一、內含物質越少,更談不上越陳越香。
第四,搓一下,看活性。將泡過的葉底放在手上搓一下,或是輕輕拉扯,柔韌性與彈性好的茶葉所用原料樹齡越長,輕輕一扯即斷,一搓即爛則所用原料樹齡偏短,或者因為做工不到位、倉儲不當。
C. 怎麼識別普洱茶古樹茶
古樹茶是市場的一個趨勢,這是無疑的。很多人辨別古樹茶都是看葉底的大小厚薄,以為葉大葉厚就是古樹茶。其實這是不客觀的。
葉大葉厚跟古樹與否是沒有必然聯系的,而是跟茶種有關。茶樹有大葉種和小葉種,有厚葉型和薄葉型。我們現場對不同茶樹進行觀察,的確是這樣的。市場上很有些用大葉厚葉的台地茶,採用輕度揉捻,製成松拋條,充當古樹茶。
「六味兩性鑒茶法」鑒別的是茶內質,您只要選到了有內質的茶,那您一定就選到了古樹茶,因為只有喬木型的古樹茶才能擁有內質豐富特點,此方法共分兩部分:一是茶樹生長方式及環境區別,二是用口感的表現來鑒別茶的內含。
六味兩性鑒茶法:
古樹茶(純料製作)
香韻:獨具特殊香型(如易武密香),韻味沉穩
甜度:甜度足,持久
茶湯:
1、湯色:金黃通透
2、粘稠度:粘稠感強,厚實度顯著
回甘生津:快、足、持久
苦澀:苦澀平和,樹齡大者,極難品出,化開速度快,活性足
喉韻:舒爽,持久性均能達20-30分鍾
持續性:8—12泡
穩定性:茶性穩定,後期陳香轉化速度快,收藏價值較高
1、香韻:鑒別重要關鍵之一
不同的茶樹根系深度不同,攝取的養分就極為不同,香韻就天壤之別,台地茶由於養分不足,內質較差,只能依靠拼配提升滋味,還有耕種施肥行為,只能體現出清香,而且此種清香隨之後期的陳放1-2年就會消失,慢慢轉為陳香。
而古樹茶能獲取土壤深層的礦物質成分,能以內質豐富的最佳狀態將各山頭的獨特性體現出來,如易武的密香及細膩柔滑之湯,又如南糯山的果密香韻,剛柔並濟完美茶性,在香韻上的選擇就一定要選擇香氣濃郁持久,具有獨特香韻,且香韻沉穩者,香韻沉穩可以在泡茶時,第一泡茶湯倒出後可聞其公道杯香韻,是否濃郁而下沉,台地茶是很難出現此種香韻在公道杯中的呈現,此種香韻越沉穩就代表內質就越足,樹齡就越大。
2、甜度:此種甜說的是入口後在舌面上的直接表現,千萬不能把回甘混為一談,但其甜為高雅清甜,往往被回甘所掩蓋,喝茶有一定年限之後,能夠將各項滋味分離品味,既能領略,新茶客很難品出,甜度也是鑒別好壞之處,但不是關鍵,而且只能大家慢慢修煉,所以此項就不重點給大家闡述。
3、茶湯:茶湯是鑒別內質豐富度關鍵二
台地茶茶湯內質不足所以表現為黃綠色,茶湯淡薄如水,喝進口中還會有燙嘴的感覺,這個感覺您可以仔細嘗試,古樹茶內質飽滿,一樣的熱度,喝入口中,燙嘴的感覺區別很大,嘗試一下吧,相信您會收獲不少。
4、回甘生津:回甘和生津為茶的基本滋味台地茶回甘和生津體現都比較快,但持久度較差,一般6泡之後就開始減弱,古樹茶此項滋味體現比較穩定,快而持久,紫雲祥的紫金祥雲的體現就非常強勁持久,茶性尤為陽剛。
5、苦澀:苦澀也是鑒別茶好壞的關鍵,苦澀是茶的本性,任何茶都有,但表現較重的茶只有兩種原因,1、一種是茶樹齡較小,吸收土壤的養分較少,其他滋味表現較弱,此時這種原性就體現的尤為突出;2、另一種則為茶樹施肥,特別是尿素能迅速催長,但它會很快改變土壤結構,在台地茶僅能吸收的淺層土壤里鹼性加強,所以就會造成苦澀增加;根據這兩點原因可以告訴大家,苦澀絕對不是茶氣,也不是說茶很刺激,放久了就不刺激了;還有人說不苦不澀不成茶這些均為錯誤觀點,苦澀是原性,也可說成是茶的缺點。
6、喉韻:喉韻也是鑒別茶好壞的關鍵之三,也是非常之重要,一般台地茶是很少有的,有也是很快散去;喉韻就是在喉部形成的清涼舒適感,此感會使您呼吸都尤為的順暢,舒爽度較高,還有會形成喉部回甘生津,香韻久留的感受,而且在呼吸時這種韻味會隨呼吸帶入口中,此時您會產生錯覺,怎麼我的喉部也能嘗到甘甜,香韻;喉韻的產生是因為茶品內質豐富時,茶湯喝下時滋味會在喉部累加釋放,台地茶內質不足所以還沒有累加就已經釋放,所以不能形成喉韻,這種喉韻古樹茶在喝完茶後均能持續20-30分鍾之久,喉韻越久就代表內質越足。
7、持續性:可以簡單都說成是茶的耐泡度,但您在鑒別的時候您一定得注意,生茶的投茶量一定是8克,而且要精確稱重,泡法要標准,使用器皿至少是瓷器蓋碗,玻璃公道杯,厚胎品茶瓷杯,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泡茶時採用礦泉水,水第一次煮沸後保持小沸騰的狀態,一般我們採取電磁爐或光波爐燒水,可以保持持續沸騰,每泡開湯時間10秒即可,沖水下去時不用直沖其杯中茶葉,應順蓋碗邊緣均勻環繞慢慢加水,然後10秒左右後出湯,這樣標準的泡法您就能客觀能鑒別出6項滋味的各項再每一泡湯水中的持續度,在品飲時,如果發現其中一項滋味在任意一泡發生減弱時,就證明此茶的持續度就只有到達於此,台地茶一般6泡之後就會開始減弱,古樹茶都能持續至8-10泡以上,較好者能持續至12泡以上。
8、穩定性:通過持續性的鑒別就能得出茶性的穩定度,穩定度越高,就證明此茶的內質尤為豐富,後期存儲時,才能穩中求得後期之陳,所以由此又能證明很多茶客說便宜的新茶買回後刺激性強,放幾年陳化後就好喝了,那我想請問大家,本來茶就不具備內質的時候,請問用何許物質進行陳化;所以一直在堅持我們的制茶理念認真做茶,取茶應取內質豐富的多少為之根本,內質豐而茶性穩,茶性穩方能求得後期之陳,普洱茶是有生命力的,同時茶也有像人一樣有著孕育期,幼年期,少年期,青年期,壯年期,中年期,老年期,老年期過完茶也就慢慢逝去,不是說茶就可以存幾百年的,那些已成為古董之物的茶其實早已逝去了。
D. 古樹茶 台地茶最簡單鑒別方法
色澤:健康自然
茶葉色澤與原料嫩度、加工技術有密切關系,無論何種茶類,好茶均要求色澤一致,油潤鮮活有明亮感,如果色澤不一,暗而無光,說明做工差,品質劣。
外形:緊結重實的為好
各類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規格。長條形茶,看松緊、彎直、壯瘦、圓扁、輕重;圓形茶看顆粒的松緊、勻正、輕重、空實;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規格。
凈度:潔凈無雜質
茶葉的凈度也重要,仔細查看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以及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好茶是沒有夾雜物的。
勻整度:均勻無落差
如果茶葉大小長短相差很大,說明茶葉原料不優,也有可能是多種茶葉參雜、亂拼配的,這樣的茶葉喝起來味道肯定不會好到哪裡去。
湯色:透亮
好茶的茶湯是幾乎看不到雜質的,通透明亮,有光感。質量不好的茶泡出來的湯水較為渾濁,暗淡無光。
香氣:面帶飄香,底帶韻
每種茶都有特定的香氣,無論哪種茶都不能有異味。干香明顯、純凈的為好茶。沖泡之後好茶的香氣會附著在碗蓋或者壺蓋上。葉底香氣明顯,有品種獨特的氣韻。
滋味:特徵明顯,經久耐泡
不同的茶類,滋味也不一樣,綠茶鮮爽、烏龍茶香醇甘爽、紅茶滋味濃厚。茶葉的滋味由苦、澀、甜、鮮、酸等多種成分構成,成分比例得當,滋味就鮮醇可口,這不僅與茶葉原料本身品質有光,而且與持制茶工藝高低密切相關,工藝好就可以調控滋味的細微差別,並且可以提高茶葉的耐泡程度。
葉底:油亮肥厚,富有彈性
經過多次沖泡之後的茶葉就跟美女卸妝後一樣,能讓人看到本質的好壞。好茶葉的葉底是軟亮勻齊的,顏色鮮活,用手指輕輕按壓會表現出彈性。
E. 正宗的古樹紅茶怎麼鑒別
要購買到正宗的古樹紅茶,需要我們對其認真的進行鑒別,這樣才能避免買到劣質的古樹紅茶。那麼,正宗的古樹紅茶怎麼鑒別?接下來我們就了解看看古樹紅茶的鑒別方法。
鑒別古樹紅茶,一方面我們需要找值得信任的商家進行購買,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對古樹紅茶有個初步的了解。如果實在是不懂得怎麼鑒別古樹紅茶的話,那麼我們就找自己身邊懂茶的朋友代為購買也是不錯的。古樹紅茶內在營養價值豐富,經常適量的飲用對身體健康是很有好處的。
F. 怎麼識別古樹茶茶葉
怎麼識別古樹茶茶葉
古樹茶是市場的一個趨勢,這是無疑的。很多人辨別古樹茶都是看葉底的大小厚薄,以為葉大葉厚就是古樹茶。
我們就這個問題,專門請教了茶科所的專家。據專家介紹,葉大葉厚跟古樹與否是沒有必然聯系的,而是跟茶種有關。茶樹有大葉種和小葉種,有厚葉型和薄葉型。我們現場對不同茶樹進行觀察,的確是這樣的。市場上很有些用大葉厚葉的台地茶,採用輕度揉捻,製成松拋條,充當古樹茶。很多顧客都存在著一個誤區,以為大片葉就是古樹茶,或是樹齡較長的,所以現在市場大多造茶都是做成松拋型的。
「六味兩性鑒茶法」鑒別的是茶內質,您只要選到了有內質的茶,那您一定就選到了古樹茶,因為只有喬木型的古樹茶才能擁有內質豐富特點,此方法共分兩部分:一是茶樹生長方式及環境區別,二是用口感的表現來鑒別茶的內含;
一、茶樹生長方式及環境區別:
古樹茶
樹種:喬木科
海拔:1600米以上以上
樹齡:300年
環境:原生原態的自然環境
生長方式:自然生長
樹高:0.8-1米
根系:主根生長,樹干多高根系多深
內含區別:內質豐富,飽滿
1、樹種、樹齡:
古樹茶,喬木科,特點:植株高大,主幹及枝幹明顯,植株稀疏,產量低,不易採摘,樹齡達300年以上
2、海拔、環境:
古樹茶一般均生長在海拔較高的古茶山之上,海拔較高,無人為因素,環境可稱得上原生原態的自然環境;就想易武刮風寨是易武七寨中海拔最高的,而且此地自然風光極其優美,清晨雲霧繚繞,日出時,猶如夢境般色彩斑斕,奇幻悠悠,所以紫雲祥易武刮風寨就以此命名為「夢幻易武」;
3、生長方式、樹高、根系:
古樹茶:均無人為管理,純屬天生天養之物,在廣別老寨茶山,有一棵800年的古樹茶,由勐海縣茶科所06年鑒定,樹高8.5-9米左右,根系深入土壤的深度即為8.5-9米,此時它能吸收得到的礦物質養分是非常豐富飽滿的,所以此種茶樹不能喝起來口感飽滿,變化豐富,還能具有獨特的地域性風貌特徵,也就是常說的山頭特點,如:易武密香,細膩,猶如少女般的陰柔之美;景邁山獨特的王者之香:密蘭香韻,老班章的茶性剛勁有力,獨具英雄之氣概等等,每個茶山均有各自獨特特點。
G. 怎樣分辨古茶樹的好壞
一、香韻
此為鑒別古樹茶的重要關鍵之一。不同的茶樹根系深度和土壤環境不同,攝取的養分也不同,香韻更是千差萬別,古樹茶能獲取土壤深層的礦物質成分,能將各山頭的獨特性體現出來,如易武的蜜香及細膩柔滑之湯,又如白鶯山本山茶的花香型,香氣持久沉穩。第一泡茶湯倒出後可聞其公道杯香韻,是否濃郁而下沉,台地茶是很難將此種香韻在公道中完美呈現的,香韻越沉穩就代表其內質就越足。
二、甜度
這里的「甜」說的是入口後在舌面上的直接表現,千萬不能與回甘混為一談,古樹茶的甜味一般為高雅清甜,往往被回甘所掩蓋,當你喝茶有一定年限之後,慢慢就能夠將各項滋味分離品味,即可領略。新茶客會很難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