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辨別普洱頭春和二春茶
如何辨別普洱頭春和二春茶?
想要辨別這兩種茶,首先就要對它們有所了解,清楚它們的特徵,它們的不同之處,這樣才不會辨認錯誤。
頭春茶也是每年第一批發芽出來的茶,它是一年之中最上等的茶葉。產量應該佔全年產量的1/4不到,價格也是全年中最貴的,通常比6-7月份產的茶貴一倍以上。第二類春茶,我們稱之為二春茶或者春尾茶。一般在5月10日以前採摘的茶葉都可以歸入此類茶。
頭春茶的特徵就是香氣高,茶味飽滿,韻味好。這主要是從它的口感、觀感上看。頭春茶絨毛比較多,茶葉本身的顏色比較淺。芽頭飽滿,葉片較小,相對來說,比較厚實,葉間距也同樣較短,整個茶葉看上去鮮活度較好。
頭春茶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耐泡!頭春茶的耐泡性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在過去茶葉產量很低的時候,很少用頭春茶單獨作原料生產普洱茶。它僅僅是作為像調味品一樣,拼配進其他季節出產的茶葉中,以提升整個茶葉的品質。現在雖然也有頭春茶做為原料單獨生產的,但數量也不是太多,大部分頭春茶依然是當做配料去拼配其他季節生產的茶。
二春茶的特點就是香氣相比於頭春茶稍弱,茶味稍微淡一些,但無水味,苦澀味也重那麼一點。整個品質與頭春茶差距不是太大,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它的價格與頭春茶的差距也不是很大,大約差個20%左右。外形上與頭春茶差別很小,比較難做區別。因此,許多地方把這一季茶也都統稱作春茶。
其實這一季茶是最受歡迎的,成本低,品質也還比較好。市場上的什麼春尖,頭春之類多半是由這一季的茶加上一點頭春拼配出來的。同時,也留下一部分作為配料去和夏茶拼配的,作為頭春茶的補充。
了解了它們的特徵之後就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具體的辨別方法吧!
1、聞香氣
聞香氣主要是聞干茶的香氣跟茶湯的香氣這兩種。就干茶香來說,頭春茶香氣高揚明顯,濃郁,很容易感受得到,二春茶就差了那麼一點。再來看看茶湯的香氣,茶湯香氣是最重要的一點,茶湯香氣濃郁,如是每一泡都有明顯的香氣,茶葉選料必定是好的,一般是頭春茶無疑了。
2、品口感
茶葉最佳的辨別方法就是「品」了。頭春茶,生長周期長,養分較多,茶湯入口,可以感知到茶湯的濃稠度,在舌面上猶如包含著很多膠質物一般,而不是淡如水味。當然這點,是很多茶品都可以做到的,但是頭春茶湯,絕對是舌面的最好享受,二春茶就不會有頭春茶這樣的體驗了。
3、回甘時間
頭春茶回甘在茶湯入口後,會於整個口腔,或是舌面產生甜韻,而甜韻保留的時間相對較長。如果是二春,或是尾春,可以感受,茶湯入口後甜韻是會產生,但是停留的時間很短。
『貳』 怎樣識別春茶
通常用「看」和「聞」兩大方法;
1、觀色法:春茶顏色鮮、綠意明顯;陳茶則色澤發暗、發黑,綠意比新茶差,春茶剛剛上市時比較乾燥,手指捏之能成粉末,茶梗易折斷,陳茶因放置時間較長,受返潮影響,則不易成粉末,也不易折斷,手感稍重。綠茶湯色綠中透黃,紅茶湯色紅艷顯金圈。。
2、辯味法:春茶香味濃郁,新鮮自然,陳茶香昧偏淡,缺少鮮味,沖泡時,春茶的葉子裹得較緊,顯得肥壯厚實,下沉較快,色澤鮮潤,香氣濃郁持久,口感清爽甜香。
『叄』 如何辨別春茶、夏茶和秋茶
平時在購買茶葉過程中,商家常常會告訴你,這是春茶或是秋茶。對於不常常喝茶的人卻往往難以辨識。「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吃,秋白露(指秋茶)」是人們對春茶、夏茶、秋茶品質的概括,對區分和辨別也有一定的意義。如何辨別春茶、夏茶和秋茶,就需要明白為何有如此之分,自然也就總結出了辨別春茶、夏茶和秋茶的方法。
一、為何有春茶、夏茶、秋茶之分
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區分主要是由於氣溫、雨量、日照等季節氣條件不同,茶樹新梢生長條件不同,導致其外形和內質各異。其區別在四季分明的長江中下游茶葉主產區更明顯。
通常,就江南茶區而言,春茶是指當年5月底之前採制的茶葉;夏茶是指6月初至7月初採制而成的茶葉;7月中以後採制的當年茶葉,就算秋茶了。同時,也會根據茶區有所區別,會自南向北逐漸推遲,南北差異可達3-4個月。
即使是同一茶區,甚至同一塊茶園,不同年份,也會因氣候、管理等原因,相差5-20天。另外,雲南的秋茶時間,有的從立秋開始算起,但在實際原料收購時,通常會是從雨季結束旱季開始的8月中下旬乃至8月底開始算起。
【春茶】
由於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樹經頭年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梢芽葉肥壯。對綠茶而言,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幼嫩芽葉毫毛多,與品質相關的一些物質,特別是氨基酸及相應的全氮量和多種維生素富集,使綠茶滋味鮮爽,香氣濃烈。
因此春茶,特別是早期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綠茶綜合品質最好的時期。許多名茶,諸如西湖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等,都是由春茶早期的幼嫩芽葉經精細加工而成的。
【夏茶】
夏季由於天氣炎熱,茶樹新梢芽葉生長迅速,容易老化,有「茶到立夏一夜粗」之說。夏茶能溶解於茶湯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對減少,特別是氨基酸及全氮量的減少,使得茶湯滋味不及春茶鮮爽,香氣不如春茶濃烈。
由於帶苦澀味的花青素、咖啡喊、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不但使紫色芽葉增加,成茶色澤不一,而且滋味較為苦澀。其中紅茶由於夏季天氣炎熱,茶葉中的茶多酚、咖啡鹼的含量明顯增加,使得干茶和茶湯均顯得紅潤,滋味較強烈。
【秋茶】
秋季氣候條件介於春夏之間,氣候雖較為溫和,但雨量往往不足,茶樹經春夏兩季生長、採摘,新梢內含物質相對減少,葉張大小不一,葉底發脆,葉色泛黃,茶葉滋味、香氣顯得比較平和,但也有部分高香茶的出現。
二、如何辨識春茶、夏茶和秋茶
區分春茶、夏茶和秋茶一方面可看干茶的外形、色澤、香氣,另一方面可在沖泡後,通過茶葉的滋味香氣以及最後的葉底來綜合判定。
【干茶辨別】
干茶主要從其色、香、形三個因子上加以判斷。總體上,春茶由於原料細嫩,春茶外形芽葉碩壯飽滿、色墨綠、潤澤,條索緊結、厚重;夏茶外形條索較粗松,色雜,葉芽木質分明;秋茶外形條索緊細、輕薄、色綠。
此外,還可結合偶爾夾雜在茶葉中的花、果來判斷。春茶期間正是幼果開始成長之際,茶樹幼果大小近似綠豆;夏茶時,茶樹幼果接近豌豆大小;秋茶時,茶樹果實已差不多有桂圓大小了,秋茶正值開花季,會夾雜有花蕾、花朵。
【濕看辨別】
濕看是通過開湯審評,通過聞香、嘗味、看葉底來進一步作出判斷。一般春茶泡出的茶湯味濃、甘醇爽口,香氣濃,葉底柔軟明亮。夏茶泡出的茶湯味澀,葉底質硬,葉脈顯露,夾雜銅綠色葉子。秋茶泡出的茶湯色淡,湯味平和、微甜,香氣淡或較高,部分有特殊花香,葉底質柔軟,多銅色單片。
茶葉品質的影響因素很多,很難一言蔽之,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不容易一眼分清,需要大家在實踐中細細摸索以積累經驗,但也並非毫無規律可循。
概言之,春茶由於營養物質豐富,茶葉肥壯,條索緊而重實,滋味濃厚,香氣較佳;夏茶生長迅速,葉質硬薄,從而條索粗松、輕拋,滋味淡薄,香氣欠佳;而秋季氣候介於兩者之間,往往乾旱較多,生長速度介於兩者之間,品質也介於兩者之間。
『肆』 春季新茶大批上市,消費者如何辨別春茶的品質
螞蟻庄園:春季新茶大批上市,春茶是採摘越早品質越好嗎?A、不一定哦 B、是,尤其是明前茶。螞蟻庄園:有購物平台聲稱出售盲盒並高價回收,作為消費者最好?A、謹慎對待,有風險 B、賺差價多好,試試。春季新茶大批上市,春茶是採摘越早品質越好嗎?有購物平台聲稱出售盲盒並高價回收,作為消費者最好?這些都是螞蟻庄園的題目,關於春季新茶大批上市,春茶是採摘越早品質越好嗎?的答案,以及,有購物平台聲稱出售盲盒並高價回收,作為消費者最好?的答案,你們覺得答案是什麼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正確的答案解析吧。
應選擇在春茶萌發前一個月進行修剪是影響最小的時期。茶樹修剪應根據品種的特陛,特別是依據發芽遲早來考慮。一般發芽早的,修剪應相應提前。相反,推遲修剪時期。如在廣西茶區種植的一些早芽種桂綠1號、烏牛早、福雲6號,具有發芽早的特點,早春修剪就應提前進行;而遲芽種如凌雲白毫茶、雲南大葉種、福鼎大毫茶及各地本地種等,具有發芽晚的特點,可以適當晚些修剪。茶樹病蟲害無公害防治,要根據病蟲害與茶樹、耕作制度、有益生物及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因地制宜地採取以農業防治為主,結合進行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的策略,將病蟲害控制在允許范圍內。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重點是控制病蟲基數,創造不利於病蟲發生的環境條件。一般採用單行條植法,行距1.5米,叢距0.33米,每叢3株,每畝栽苗4000株。根系帶土移栽,適當深埋,以埋沒根頸為度,舒展根系,適當壓緊,使植株生長健壯,發育良好,抗病蟲能力相應提高。
平衡施肥,按產定量。施足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少施化肥,盡量控制氮肥施用量。適時修剪和清園。每年都要適時修剪,剪去病蟲枝葉,清除枯死病枝;輕修剪深度為3~10厘米,中剪枝為現有樹高的一半,深修剪離地面20~30厘米,台刈為離地面5~10厘米。將病蟲枝深埋或火燒處理,以減少輪斑病、茶枯病的越鼕菌源,減少茶蚜、茶毛蟲、茶黑毒蛾的越鼕蟲卵塊和茶小卷葉蛾、蚧類的殘留基數。中耕培土。這項措施不僅能改善土壤墒情,有利於茶樹根系生長,而且能破壞病蟲越鼕場所,殺滅土壤中茶尺蠖等的越鼕幼蟲,深埋枯枝落葉,減少病原基數。
以上就是螞蟻庄園題目,春季新茶大批上市,春茶是採摘越早品質越好嗎?有購物平台聲稱出售盲盒並高價回收,作為消費者最好?的答案解析,希望大家會喜歡。
螞蟻庄園3月12日答案最新 哪種樹更適合在乾旱地區種植?
有購物平台聲稱出售盲盒並高價回收作為消費者最好?螞蟻庄園答案
『伍』 普洱茶春茶、夏茶、秋茶怎麼辨別
春茶有「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之分。明前茶是指清明節以前生產的春茶,統稱早春茶。「明前茶葉是個寶,芽葉細嫩多白毫」,早春茶是一年中最好的茶葉。明前普洱茶分有頭綱茶和二綱茶。「頭綱茶」是一年中第一次萌發第一次採制的春茶,「二綱茶」是第二次抽芽後果制的春茶,又叫「春尖」。雨前茶即「穀雨」節以前採制的春茶,又叫「春中茶」。「穀雨」至「立夏」所採的茶葉
普洱夏茶則是根據二十四節氣立夏後至立秋前所採摘加工茶為定義。普洱夏茶是用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在二十四節氣芒種至小暑期間採制的夏茶。滋味濃厚,又稱「細黑條」。因為夏天高溫,光線照射強,茶樹生長快,有利於茶葉碳代謝的進行,生成大量帶苦澀味的茶多酚。一般夏茶適合制發酵茶,它有充分的茶多酚轉換為茶黃素、茶紅素和茶褐素。夏茶外形一般都是葉片輕飄寬大,嫩梗瘦長,對夾葉多,葉脈較粗,葉緣鋸齒明顯。
普洱秋茶則是是二十四節氣立秋至白露之間採摘加工的茶,雲南又叫「谷花茶」、外形類似夏茶,白毫纖細富光澤,葉條色微黃,內質較夏茶為佳。普洱秋茶、普洱谷花茶的湯色、滋味間於春茶和夏茶之間,香氣平和,葉底柔軟常有銅綠色。葉片輕薄瘦小,對夾葉較多,葉緣鋸齒明顯
普洱冬茶是在二十四節氣白露以後所採制茶葉統稱為冬茶,又叫「底茶」。白毫光亮,葉條枯黃少油潤,多宿葉,內質滋味較淡薄。舊時很少採摘。雲南除低熱地區有少量採摘外,大部分茶區幾乎不產冬茶。普洱冬茶茶樹主要生長部位是在根部,而氨基酸的合成是在茶樹根部合成後再運輸到頂端。茶樹經過冬眠後,內部儲藏了許多營養成分;在冬、春季陽光照射弱,茶樹生長緩慢,是茶葉中某些香氣物質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春茶具有色澤油潤、香氣馥郁、滋味濃厚回甘、葉底柔軟厚實的優點。還有一般春茶都比較肥壯重實,毫毛較多,葉片脈絡細密,葉緣鋸齒不明顯。
『陸』 全國春茶地圖出爐,你知道怎麼鑒別是否為春日好茶嗎
如今正值春茶季,各地春茶紛紛上市,茶友們也到了采購春茶的時候了,那麼在采購春茶時,如何才能正確的分辨春茶的好壞,采購到品質好的春茶呢?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聊聊春茶的那些事兒!
何為春茶?
再次,從口感辨別春茶,春茶的口感滋味濃郁,湯體飽滿,黏稠順滑,有很濃郁的毫香和花香。
最後,春茶條索往往是不均勻的,相比於秋茶,春茶壓餅之後看起來餅面不及秋茶漂亮,在顏色上也要深一點,這也可以作為一個辨別春茶的小辦法。
如何對待新春茶?
新春茶是寒性的,但因為採摘下來又經過高溫炒制和晾曬,導致新春茶喝進去外寒內熱,喝多了身體會很不舒服。
我們在春茶季節常常感覺,因為每天試茶很多次,身體到後面會非常疲憊虛軟。對待新春茶,建議大家先試喝茶樣,一天最多1~2泡茶,身體還是可以接受的。
普洱春茶沒有掛杯香?
很多人喜歡通過聞掛杯香來判斷一款茶的好壞。
但其實,春茶剛剛製作完成的階段,它的所有芳香類物質還沒有沉澱,香氣都含在湯中,這個時候,我們能感受到,香氣是從口腔中進入,反過來進入鼻腔當中的。而對於水含香的敏感度,是需要喝茶的人通過長時間喝茶的積累而獲得的經驗。所以僅僅從掛杯香判斷一款春茶的好壞是不準確的。
春茶發芽的時間?
從發芽先後順序進行排列,其具體發芽順序是:勐海茶區 --- 臨滄茶區 --- 易武茶區。勐海茶區是一年當中普洱茶產區中最早開始發芽的,由於勐海茶區緯度較低,海拔1200米的勐海以及海拔1300-1800米之間的南糯山、勐宋、布朗山中整個日照時間長且充足,緯度低,常年溫度稍微偏高,導致它是整個產區當中最早發芽的。
臨滄茶區的緯度較高,日照強,導致其常年溫度低,所以發芽時間略晚於勐海茶區。雖然易武茶區的緯度幾乎和勐海茶區相等,但其發芽時間的早晚和它小的生態環境息息相關,易武茶區的茶常年處於森林中,有很強的漫反射,潮濕度高,日照直射沒勐海茶區多,雖然其和勐海茶區緯度相同,但其發芽時間卻相對較晚。
『柒』 如何辨別普洱春茶
1、春茶普洱:
春茶,是二十四節氣立春至立夏期間採摘加工的茶。春茶有「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之分。明前茶是指清明節以前生產的春茶,統稱早春茶。「明前茶葉是個寶,芽葉細嫩多白毫」,早春茶是一年中最好的茶葉。它可分為「頭綱茶」(又名「頭幫茶」)、「二綱茶」(又名「二幫茶」)兩類。「頭綱茶」是一年中第一次萌發第一次採制的春茶,「二綱茶」是第二次抽芽後果制的春茶,又叫「春尖」。雨前茶即「穀雨」節以前採制的春茶,又叫「春中茶」。「穀雨」至「立夏」所採的茶葉,叫「春尾茶」。
2、春茶鑒別方法:
在春茶鑒別方法上,我們都知道在冬天,茶樹主要生長部位是在根部,而氨基酸的合成是在茶樹根部合成後再運輸到頂端。茶樹經過冬眠後,內部儲藏了許多營養成分;在冬、春季陽光照射弱,茶樹生長緩慢,是茶葉中某些香氣物質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春茶具有色澤油潤、香氣馥郁、滋味濃厚回甘、葉底柔軟厚實的優點。還有一般春茶都比較肥壯重實,毫毛較多,葉片脈絡細密,葉緣鋸齒不明
3
3、秋茶普洱鑒別:
秋茶,是二十四節氣立秋至白露之間採摘加工的茶,雲南又叫「谷花茶」、外形類似夏茶,白毫纖細富光澤,葉條色微黃,內質較夏茶為佳。在鑒別秋茶普洱時,我們可以細細看秋茶秋茶的湯色、滋味間於春茶和夏茶之間,香氣平和,葉底柔軟常有銅綠色。葉片輕薄瘦小,對夾葉較多,葉緣鋸齒明顯。
『捌』 怎樣辨別春茶
春天來臨,又到每一年選購品嘗春茶的時節,但是怎麼分辨茶為春茶,選購春茶之時又有哪些小技巧你都清楚嗎?
01、觀外形
春茶的葉子一般裹得較緊,顯得肥壯厚實,有的還有較多毫毛,色澤鮮潤,香氣濃郁而新鮮。夏茶和秋茶則葉子鬆散,顏色暗,香氣平和,與春茶有很大區別。
02、察湯色
茶葉在貯藏過程中,構成茶葉色澤的一些物質,會被緩慢分解或氧化,使茶的色澤變得枯灰無光。而隔年茶茶褐素的增加,則會使茶湯色變得黃褐不清,失去原有的新鮮色澤;春茶沖泡時茶葉下沉較快,香氣濃烈持久,滋味醇厚;夏茶和秋茶在沖泡時茶葉下沉較慢,香氣不高。
03、品茶香
在貯藏過程中,茶中的各類構成味道的物質,有的分解揮發,有的縮成不溶於水的物質,因此不管何種茶類,新茶的味道都醇厚、鮮爽,而陳茶喝起來淡而不爽口。
04、看茶底
茶葉泡完後,新茶茶底綠中帶黃,顯鮮嫩,而隔年茶茶底偏黃,沒有鮮嫩感。
『玖』 春茶秋茶如何辨別
分春茶、夏茶和秋茶小常識
茶樹由於在年生發育周期內受氣溫、雨量、日照等季節氣候的影響,以及茶樹自身營養條件的差異,使得加工而成的各季節茶葉自然品質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這是人們對季節茶自然品質的概括。在我國四季分明的長江中下游茶葉主產區,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劃分,一般是從季節變化結合茶樹新梢生長的間歇性進行的,通常,春茶是指當年5月底之前採制的茶葉;夏茶是指6月初至7月初採制而成的茶葉;7月中以後採制的當年茶葉,其外形和內質有明顯的差異。對綠茶而言,由於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樹經頭年秋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梢芽葉肥壯,是色澤翠綠,葉底柔軟,幼嫩芽葉毫毛,與品質相關的一些有效物質,特別的氨基酸及相應的全氨量和多種維生素富集,不但使綠茶滋味鮮爽,香氣濃烈,而且保健作用也佳,因此春茶,特別是早期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綠茶品質最好的時期。許多名茶都是由春茶早期的幼芽嫩葉經精細加工而成的。所以,在我國歷代文獻中,都有「以春茶為貴」的記載。
夏季由於天氣炎熱,茶樹新梢芽生長迅速,使得能溶解於茶湯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對減少,特別是氨基酸及全氮量的減少,使得茶湯滋味不及春茶鮮爽,香氣不如春茶濃烈。相反,由於帶苦澀的花青素、咖啡鹼、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但使紫色芽葉增加,成茶色澤不一,而且滋味較為苦澀。
秋季氣候條件介於春夏之間,茶樹經春夏兩季生長、採摘,新梢內含物質相對減少,葉張大小不一,葉底發脆,葉色泛黃,茶葉滋味、香氣顯得比較平和。
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品質特徵如下:
干看主要從茶葉的外形、色澤、香氣上加以判斷。凡紅茶、綠茶條索是緊結,珠茶顆粒肥壯;紅茶色烏潤,綠茶色澤綠烏潤綠茶色澤潤;茶葉肥壯重實,或有較多毫毛;且又香氣馥郁者,乃是春茶的品質特徵。凡紅茶、綠茶條索鬆散,珠茶顆粒松泡;紅茶色澤紅潤,綠茶色澤灰暗或烏黑;茶葉輕飄寬大,嫩梗瘦長;香氣略帶粗老者,乃是夏茶的品質特徵。凡茶葉大小不一,葉張輕薄瘦小;綠茶色澤黃綠,紅茶色澤暗綠;且茶葉香氣平和者,乃是秋茶的品質特徵。
另外,還可以結合偶爾夾雜在茶葉中的花、果來判斷,如果發現有茶樹幼果,估計鮮果大小近似綠豆,那麼,可以判斷為春茶早期正是幼果開始成長之際。若茶果大小如同佛珠一般可以判斷為春茶,因為茶樹通常在9-11月茶花受精,春茶期間正是幼果開始成長之際。若茶果大小如同佛珠一般,可以判斷為夏茶。到秋茶時,茶樹鮮果已差不多有桂圓大小了,一般不易混雜在茶葉,但7-8月間茶樹花蕾已經形成,9月開始,又出現開花盛期,因此,凡茶葉中夾雜有花蕾、花朵者,乃秋茶也,但通常在茶葉加工過程中,經過篩分、揀剔,是很少混雜花果的,因此,必須進行綜合分析,方可避免片面性。
濕看就是進行開湯審評,通過聞香、嘗味、看葉底來進一步做出判斷。沖泡時茶葉下沉較快,香氣濃烈持久,滋味醇厚;綠茶湯色綠中透黃,紅茶湯色紅艷顯金圈;茶底柔軟厚實,正常芽葉多;葉張脈絡細密,葉緣鋸齒不明顯者,為春茶。凡沖泡時茶葉下沉較慢,香氣欠高;綠茶滋味苦澀,湯色青綠,葉底較紅亮,葉脈較粗,葉緣鋸齒明顯,此為夏茶。凡香氣不高,滋味淡薄,葉底夾有銅綠色芽葉,葉張大小不一,對夾葉多,葉緣鋸齒明顯的,當屬秋茶。
『拾』 頭春茶、頭採茶、和二春茶有什麼區別如何能辨別這三種茶葉
關於茶葉的常識,春茶的葉子很嫩,質量會比其他時期採摘的茶好,但在春茶中,不同的品質有很大的差異。例如,雖然第二種春茶也是春茶,但其質量低於第一種春茶。讓我們介紹一下頭春茶,頭採茶,二春茶的採摘時間,以及如何識別頭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