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測驗法
測驗法即心理測驗法,就是採用標准化的心理測驗量表或精密的測驗儀器,來測量被試有關的心理品質的研究方法。在管理心理學中的研究中,心理測驗常常被作為人員考核、員工選拔、人事安置的一種工具。
測驗法的基本要求是信度和效度,即一個測驗的可靠程度和一個測驗有效地測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質。這種方法的最大特點是對被測試者的心理現象或心理品質進行定量分析,具有很強的科學性,而且心理測驗領域已出現了明顯的計算機化的趨勢,如在機上施測、自動計分、測試結果分析等。
(1)試題檢測算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心理測試形式
1、智力測驗
對人的一般認知功能進行測量,測驗結果常用一個商數,即IQ來表示。智力測驗一般包括知覺、空間意識、語言能力、數字能力和記憶力方面的內容,要求受測者運用比較、排列、分類、運算、理解、聯想、歸納、推理、判斷、評價等技能來解答測試題。
2、職業能力測驗
從內容上看,與職業活動效率有關的能力包括語言理解和運用、數理能力、邏輯推理、空間關系、知覺速度等。職業能力測驗可以分為兩類一般職業能力測驗,如美國勞工就業保險局編制的《一般能力傾向成套測驗(GATB)》;專門職業能力測驗,主要用於職業人員的選拔和錄用。
3、創造力測驗
一般而言,發散性思維為創造力的基本操作模式。創造力包括的基本能力主要是流暢力、變通力、精緻力、敏覺力和獨創力。一些簡單的方法就可施測,如單詞聯想測驗、物件用途測驗、寓言測驗、模型含義、遠隔聯想等。
② 壹心理測試題的計算方法
專業心理測試的統計方法有許多種,需要針對不同的量表才能具體說好。
③ 心理測試題該怎樣製作
對很多人力資源從業人員來說,心理測試依然是很神秘的。如何編制心理測試題更是一個遙遠的話題。
一、人員招聘中為什麼需要採用心理測試
隨著人們之間的分工越來越精細,工作本身對人的素質和心理適應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心理測量的運用可以使人事決策更為科學、准確。通過心理測量,可以對個體的興趣、人格、能力、技能等多方面進行分析,為實現人才的合理安置提供信息,心理測驗也由此受到了各方面的的普遍關注。
二、如何應用心理測量進行人員選拔
由於存在人——事匹配關系,這就要求在人事招聘和安置中,「按圖索驥」,為特定工作尋找合適的人,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按崗找人」,使人與崗位匹配,做到恰當的人做恰當的事。
心理測試程序
1.診斷崗位需要
人員選擇的一步就是診斷崗位需要,制訂、完善工作說明書或者制訂人——事對應表。
制訂工作說明書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觀察法。就是對正在工作的員工進行觀察,將員工正在從事的任務和職責一一記錄下來。
(2)現場訪談法。就是通過對各項職務的員工進行訪談,以了解一項職務的工作內容和對員工素質的要求。
(3)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法是一個常用的收集信息的方法,它是將要收集的信息以為體的形式編成調查表格,交給被試者填寫,以從中獲取信息的一種方法。
(4)工作日誌法。是讓員工按照時間的順序記錄其工作過程,然後經過歸納、整理、提煉,取出所需工作信息的一種工作信息提取方法。
(5)關鍵事件法。是通過某職位上的職工或了解該職位的人員對該職位經半年到一年內能觀察到的一系列關鍵事件的描述來獲取信息的方法。
2.尋找相應的心理測量方法、工具
在企業招聘中,心理測試的應用不是找幾套題目那麼簡單的事,而是一個系統的過程。
由上圖可見,實施心理測試不僅要針對崗位編制或選擇有效的心理測試題,還要對它進行不斷的修正,這是個不斷循環的長期過程。
首先就是如何編制試題或者是如何選擇試題,編制試題關鍵在於如何利用資源。
要針對某個崗位編制或選擇心理測試題,首先要了解崗位需要什麼樣素質的人,這可以從前面的工作說明書上得到。我們可以從已有的心理測試題庫里去尋找和選擇與這些因素相關的測題,也可以委託心理學家針對這些因素去編制試題,甚至也可以自己製作。不管採取什麼方式,應當注意的是,不要認為試題編制完了就萬事大吉,還要確定試題的信度和效度。
二步,確定試題的效度。一般我們可以通過用編制好的試題對從事這項職位的人員進行測試,使用在職員工的產量記錄或評價作為工作成功的判別標准,將在職員工的工作績效與測試分數聯系起來進行相關分析,計算試題的效度。進而對試題進行修正,在這個步驟中,還要做好宣傳工作,告知員工測試的目的和意義,以獲得在職員工的充分配合。
3.實施測評
實施測評就是對應聘者進行心理測試。在實施測評的過程中,要注意做到客觀化、標准化,保證收集到的測評結果能夠公平、真實的反映應試者的狀況。
4.鑒定測評效果
包括對測量結果的計分、統計、解釋和對測量結果、聘用結果進行跟蹤檢驗。一般心理測試的計分和統計方法都是在編制試題時就預先建立好了,只需按測試說明進行操作即可。對結果的解釋比復雜,需要對主試人進行預先培訓。
鑒定測評的效果關鍵在對測量結果、聘用結果的跟蹤檢驗,這也是對試題進行修訂的一個過程。主要是根據新員工的工作績效對測量結果和聘用的檢驗,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對未聘用者進行跟蹤檢驗。可以說,到了這一階段,才真正完成了一個心理測試過程環路。
④ 請問問卷題目區分度有多少種演算法 T檢驗還是相關
項目區分度一般有三種方法。這三種方法都可以反映題目的區分度。
(1)項目鑒別力指數;D=PH-PL,就是你所說的高低組27%。PH和PL表示高分組和低分組的比率。鑒別力指數靠近0.5左右最好。
(2)方差法:方差法的原理,方差表示離散程度。被試在某一試題上的得分越分散,說明該題的區分度就比較好。
(3)相關法。包括項目與總分的相關,項目與組間的相關,項目效表相關。
項目與總分相關就是你說的題目分數與總分的相關。(其中包括二列相關和點二列相關)。項目與組間的相關指每個題目與題目的相關。效標相關是指根據你的量表題目和別人的區分度很好的量表的相關。(包括內在一致性和效度)
如果還有不懂的,可以繼續留言給我。
⑤ 如何計算一份試卷的難度與區分度
試卷分析的四個度:難度、區分度、信度、效度
一、難度難度是指試題的難易程度,它是衡量試題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參數,它和區分度共同影響並決定試卷的鑒別性。一般認為,試題的難度指數在0.3-0.7之間比較合適,整份試卷的平均難度最好在0.5左右,高於0.7和低於0.3的試題不能太多。1、難度的兩種定義:
(1)P=1—x/w x為某題得分的平均分數,w為該題的滿分。這種定義法,難度值小時表明試題容易,值大時表明試題難,最小值為0,最大值為1。
(2)P=x/w 這種定義法,難度值小時表明試題難,值大時表明試題容易,最小值為0,最大值為1。
2、難度的計算:
(1)主觀性試題的難度
A 基本公式法:P=1—x/w
B 極端分組法 P=1—(XH+XL)∕2W XH:高分組的平均得分(前27%),XL:低分組的平均得分(後27%)。
(2)客觀性試題的難度
A 基本公式法 :P=1—R/N R 為答對人數,N 為全體人數。
B 極端分組法: P=1—(PH+PL)∕2
PH=RH/n 叫高分組通過率,RH:高分組答對人數,n:總人數的前27%。PL=RL/n 叫低分組通過率,RL:低分組答對人數。
二、區分度區分度是區分應試者能力水平高低的指標。試題區分度高,可以拉開不同水平應試者分數的距離,使高水平者得高分,低水平者得低分,而區分度低則反映不出不同應試者的水平差異。試題的區分度與試題的難度直接相關,通常來說,中等難度的試題區分度較大。另外,試題的區分度也與應試者的水平密切相關,試題難度只有等於或略低於應試者的實際能力,其區分性能才能充分顯現出來。區分度指標的評價: -1.00≤D≤+1.00,區分度指數越高,試題的區分度就越強。一般認為,區分度指數高於0.3,試題便可以被接受。2、 區分度的計算方法:基本公式法 :D=(H-L)÷N(D代表區分度指數,H代表高分組答對題的人數,L代表低分組答對題的人數,N代表一個組的人數即高分組與低分組人數之和)。極端分組法:
(1)主觀性試題:D=SH—SL∕n(WH-WL)
SH:高分組得分總數,SL:低分組得分總數,WH:該題的最高得分,WL:該題的最低得分,n為高分組(或低分組)的人數,即總人數的27%。
(2) 客觀性試題:D= PH—PL ,或D= RH—RL∕n
(3) 一般也可以用D=XH—XL∕X滿 計算。XH:高分組某試題的平均分,XL:低分組某試題的平均分,X滿:該題的滿分。
三、信度信度是指測得結果的一致性或穩定性,穩定性越大,意味著測評結果越可靠。相反,如果用某套試題對同一應試者先後進行兩次測試,結果第一次得80分,第二次得50分,結果的可靠性就值得懷疑了。信度通常以兩次測評結果的相關系數來表示。相關系數為1,表明測評工具如試卷完全可靠;相關系數為0,則表明該試卷完全不可靠。一般來說,要求信度在0.7以上。1、評價信度的方法:(1)重測法,(2)復本法—副題,(3)折半法,或者說:用再測信度、復本信度和內部一致信度三種方法來進行評估。再測信度是指將同一試卷在相同的條件下對同一組考生先後實施兩次,兩次測評結果的相關系數。復本信度是指用兩份或幾份在構想、內容、難度、題型和題量等方面都平行的試卷進行測試,測評結果之間的相關系數。內部一致信度是指試卷內部各題之間的一致性,通常是將試卷一分為二,然後計算一半試卷與另一半試卷之間的相關系數。
2、 信度系數 γxx=ST2∕SX2 ST2 叫真分數方差,SX2 為獲得分數方差。信度系數的最大值為1,表示測驗的可靠性高,最小值為0,表示測驗的信度低。當γxx≥0.70時,測驗可用於團體間的比較。當γxx≥0.85時,測驗可用於個體之間的比較。
四、效度效度是一個測試能夠測試出它所要測試的東西的程度,即測試結果與測試目標的符合程度.任何測試工具,無論其它方面有多好,若效度太低,測試的結果不是它要測試的東西(如用英語試卷測試學生的數學能力),那麼,對目前所要測試的東西,這個測試將是無價值的。由於心理現象本身的特點,測評的效度尤為重要。心理屬於精神方面的東西,目前人們還無法直接觀察它,只能通過一個人的行為模式或者對測試題目的反應,來推論其心理特質。如智力水於主要是藉助於個體對一些問題的反應及正誤等結果來推斷的。效度是一個相對概念,即效度只有高低之分,沒有全部有效和全部無效之分。效度從種類上可分為卷面效度、內容效度、構想效度、預測效度和共時效度。
⑥ 如何用重測法檢驗問卷信度
檢測方法: 用重測法檢驗問卷信度,檢驗問卷信度信度系數可以用相關系數來表示。第一次測量時的觀測值是X,第二次的觀測值是Y,那麼重測信度就等於X與Y的相關系數。他們的相關系數就是重測信度。
例子:第一次的測試題是a1,a2,a3,那麼第一次的測試包含三列數據,在spss菜單中選:轉換——計算,然後就出現了變數計算框,首先給新變數命名,比如就叫第一次總分。然後在右邊的計算框里輸入a1+a2+a3,然後OK,第一次的總分就加出來了。同樣的方法計算重測的總分。
拓展資料:
重測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又稱再測信度,為常用信度評估方法之一。反映測驗跨越時間的穩定性和一致性,即應用同一測驗方法,對同一組被試者先後兩次進行測查,然後計算兩次測查所得分數的關系系數,相關程度高,表示前後測量一致性高,穩定性好。
⑦ 題目分析的方法包括哪些方面
試題以教材為載體,立足基礎、適當增加難度、增大容量、體現出靈活性、綜合性。側重考查學生聯系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經過必要的字、詞、句、段的理解和體會,去理解、去感受、去運用。考核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基本技能。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本試卷評價導向功能的作用很明顯。這次語文學科的試捲成績基本反映出小學語文教學的現實狀況。學生基礎知識比較扎實,積累運用的量不足,閱讀習慣的養成和獨立閱讀能力欠功夫,年級習作水平總體不錯。下面就各年級情況做具體分析:
二、試題分析
從整個卷面來看,基礎知識學生掌握較好。學生在拓展閱讀的能力這方面知識欠缺太多,教師平時拓展還不夠。學生成語積累與運用能力失分率原因為:一是積累的量少,雖有一定的積累量,但錯別字太多。可見學生平時的積累習慣沒養成;在積累方法上只注重背,忽略寫;語文課外閱讀量不夠。學生對句子的掌握和應用能力訓練力度不夠。縮句、擬人句、比喻句、反問句的,只局限於教材上的,沒有充分利用身邊、課外資源,缺少實踐運用的過程。修改病句,學生對病句類型掌握不全(詞語搭配不當、前後矛盾、語序顛倒、句子不完整等)。以上內容,教師在指導上要講究方法,使學生掌握要領,訓練的廣度上和靈活性上要加強,不能只做教材上的練習,淺嘗輒止。
課內部分主要考查學生的課內閱讀能力,反映出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欠功夫。最集中的表現是學生聯繫上下文體會詞語、句子的能力薄弱,一是對詞語體會不準確,意義完全不對;二是體會句子的意思還停留在表層意義上;三是根本不做答。語文閱讀重在過程,學生獨立閱讀能力是在過程中培養起來的,而老師忽略了過程中讀、悟、用、說、寫、等方法的指導;學生閱讀態度不認真,文章瀏覽一遍即開始作答,對不理解的詞語、句子不去認真揣摩,體會,感悟。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在積累方面的吸收與內化,逐步形成能力。課外部分主要考查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學生在整體把握文章的基礎上,給文章加題目、畫中心句、加標點符號、解釋詞語這幾道題答的還算可以。而對句子的理解雖然做答了,但答案不貼切;有的學生根本不答。反映出教師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欠功夫。閱讀部分學生在分析、概括、語言表達能力三方面失分率高,明顯地反映出學生缺乏舉一反三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習作部分主要考查學生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從自己經歷過的生活中選材,自擬題目,寫起來有話可說,也能寫出真情實感。但是有的學生還沒有養成修改文章的習慣,在分段、錯別字、標點符號等問題上而被分也不少。與《語文課程標准》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有待加強和提高。
⑧ 試卷檢查用什麼軟體
試卷檢查可以用企鵝速算檢查、Z作業、愛作業、小猿口算等軟體。
1、企鵝速算檢查。
這是一款微信上的小程序,可直接在微信上添加使用不需要下載。進入軟體後只需要家長對孩子的作業進行拍照,就可以馬上識別孩子數學作業做得對不對,孩子數學作業分高不高等。
⑨ 一份試題對學生重復測試是驗證試題——的方法之一 A信度 B效度 c區分度 D難
B 信度。 即某一測驗在多次施測後所得到的分數的穩定、一致的程度。
⑩ 做數學題目,計算完了之後,用什麼方法檢驗最快最准確
1、根據「加法和減法」是互為逆運算;「乘法和除法」是互為逆運算,進行互為驗算。
2、從結論往回逆運算,直至得出題中的已知條件為止。
3、抓住題中的幾個關鍵的步驟,知識點,進行局部驗算,然後類推即可。